黛玉喂完萧钰透汤药后,攒了攒她的被角。“你叫什么名字?”
萧钰透一惊。这位天人似的白衣少年竟然是位女子。
“不要害怕,我们都是女孩子。”黛玉指了指和她同样穿着白衣的湘云,以及穿着铠甲的迎春。
萧钰透仔细看了看湘云和迎春,白皙而细腻的肌肤,精致的眉目,果然都是女孩子。
萧钰透的心又放下一些。她虽然对黛玉的施药之恩颇为感激,但是她依旧害怕身份被揭穿后,会被送回黎国。她装作听不懂,一脸茫然地看着黛玉。
“她好像听不懂,不过没关系,我可以说一点点黎语。”湘云道。
黛玉和迎春一脸好奇地看着湘云。“云姑娘,可以啊。什么时候学的啊?”
“就是照顾萧珂涟的时候学的。”湘云道。
黛玉笑眯眯:“明白明白。”
迎春努力点头。
湘云被她俩盯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理你们了。”
黛玉和迎春相视一笑:“我们说什么了?”
湘云转向萧钰透,用黎语简单地问道:“你,名字,是什么?”
萧钰透从她们对话中得知,她的二皇兄萧珂涟竟然还活着,不由得喜从中来。
二皇兄和她虽然不是同母所出,但是待她胜似嫡亲的妹妹,护着她长大,还教她学武。
萧钰透琢磨着,现在二皇兄还活着,在大礼朝的人手里。而大礼朝现在和黎国罢兵联姻。她信任医者黛玉,不知道却不知道能不能信任大礼朝的其它人。
萧钰透知道她不能再装听不懂湘云的话了,因为湘云的那一句黎语说得很好,但是萧钰透不愿意暴露她自己,于是,她选择了装晕。
只是,萧钰透本性纯善,平素并不善于撒谎装病。
黛玉已经了然,这个黎族姑娘并不简单,她恐怕不是听不懂,还是不愿意说罢了。
黛玉带着湘云和迎春退出了萧钰透所在的营帐:“这位姑娘伤未痊愈,我们先让她好好静养,一切等她好了再说。”
就在黛玉完全退出营帐之际,她从尚未关好的帘缝中,看到了萧钰透正睁开了一只眼睛偷偷看她们有没有出去。
黛玉莞尔一笑,飘然离去。
*
三日后,东平王的和亲小分队抵达礼朝和黎国的边界。
迎春一身银甲站在卓耀阳身侧,迎接东平王。
顾神瑛笑眯眯:“卓将军,你这副将看着很是眼熟啊!”
卓耀阳叹了口气:“王爷若见到军医,只怕是更眼熟。”
顾神瑛在见到迎春时,便也料到黛玉在此了。
他想起在京都时和黛玉见的最后一面时,她说,你放心,我会好好的,就先走了,我不想看背影。
黛玉没有来送和亲的队伍。当时,他以为她因为他要“娶”别人而不愿意再见他,心中还一阵窃喜。同时,他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为了所谓的“和亲”顺利进行,除了朝廷和军中要员知道计划,所有人都以为东平王真的要和亲入赘黎国了。
所以,她说她先走了,原来只是跟着卓耀阳先行一步,已经在礼朝和黎国的边境了……
顾神瑛远远地看着那个有些单薄,又有些孤傲的“俊俏少年”的身影,加紧了几步。
他几乎就想告诉她,他不是真的要娶黎国公主。
然而,他身边那位黎国二皇子萧珂涟更沉不住气,三步两步走到湘云面前,用汉语道:“你怎么来了,这里很危险,你知道吗?”
一旁的黛玉:“啧啧啧。”不过,她的表情还是淡淡的。
顾神瑛则是一脸挂笑:“啧啧啧。”
黛玉知道卓耀阳陈兵十万在此,事情就没那么简单,和亲八成是和不成的。她也知道顾神瑛不把计划告诉她,是怕她担心。但是,不知为何,她看到他后,就是不想跟他说话。
湘云本来觉得她和“小可怜”之间没什么,但被黛玉和东平王这么一打趣,脸都红了。忽然间,湘云又想起些什么:“对了,我们救了一个黎国来的女子,我可以说一点点黎语,不知道她听不听得懂,反正就是什么都问不出来。”
待到萧珂涟被引入萧钰透的帐中时,兄妹俩就那么一望。萧钰透瞬间泪目。
萧珂涟见她手上的绷带被绑得整整齐齐的,知道她被照顾得很好,对黛玉、迎春,还有湘云都非常感激。
萧珂涟和她用黎语说了好一阵话,湘云已经完全听不懂了。
卓耀阳由于常年驻扎在边境,他倒是会一些黎语,但是照顾萧钰透的一直是几个姑娘。况且萧钰透的伤还比较重,他就没有在这几天来找她问供词。
卓耀阳道:“这位姑娘叫萧钰透,是黎国公主。她跑出来的原因是皇后逼着她要她嫁给礼朝来的东平王。她听说东平王已经瘫痪了十几年,她抵死不嫁半身不遂的老头子……”
听到此,迎春和湘云都哈哈大笑,笑这位姑娘的消息太滞后了。
萧珂涟正准备告诉萧钰透,和他一起进来的那位少年王爷,就是东平王啊!
黛玉却在这时抛出几句冷冰冰的话:“麻烦告诉小芋头一声,她亏大了,东平王的瘫痪早就被治好了,而且才貌双绝,多少大礼朝女子恨嫁不得。”
卓耀阳眼睛一亮。他猜的果然没有错。东平王多年隐姓埋名跟在林姑娘身后背药箱,是有原因的。
迎春和湘云纷纷激动地握住彼此的手。我们终于听到林姑娘的心里话了。
萧钰透听了萧珂涟的转述,淡淡地看了顾神瑛一眼。“皇兄,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我不嫁。”
萧珂涟:“哦?是哪位?皇兄为你做主。”
萧钰透垂下长睫。在她第一眼看到林姑娘的时候,在她误以为林姑娘是男子的时候。那位白衣翩然,宛若天神的影子,已经刻进了她的心里。若遇不到这样的男子,萧钰透宁愿一辈子不嫁。
萧珂涟见她不愿意说,以为是她不想在众人面前说穿心事,便不再逼问她。但是,他也不便现在就告诉她,娶亲是假,回去在众人面前揭穿皇后的诡计是真的。
黛玉也以为小芋头已经有了心上人,所以,即使是假的婚礼,黎国和礼朝的人都将看到小芋头批嫁衣,这对小芋头和小芋头喜欢的人都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将心比心,黛玉自己也不愿意和别人举办“婚礼”。
“你的命是我们姐妹三个守回来的,我们不许你不开心。”黛玉对小芋头道。
小芋头看了黛玉一眼,给出一个勉强的笑容,随即垂睫点点头。
黛玉抱了抱小芋头:“你的婚礼,我替你去。”
“林姐姐!”萧钰透没有想到,救了她命的林姑娘,将再救她一次。
可是,婚礼对女子多么重要,还是在两国举行,给别人当替身拜天地,是一件多么委屈的事情啊!
众人才发现,原来这位黎国公主竟然也能说汉语。
“小芋头放心好了。下个月初五一过,坏人得到惩罚,你们一家也能团聚了。”黛玉温柔地道。
小芋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林姐姐,你救了我,我不能让你替我和不喜欢的人举行婚礼。”
黛玉轻轻在小芋头耳畔说了一句话,小芋头又看了看东平王一眼,破涕而笑。
待众人走后,萧珂涟悄悄问萧钰透,黛玉后来跟她说的那句话是什么。
萧钰透几番欲言又止,最终道了一句。“林姐姐不让我讲。”
*
大礼朝的军帐大营开展着秘密会议。
黛玉、湘云和迎春不请自来。
“来来来,我们来聊聊你们的计划是什么?”黛玉走路带风,径直走到沙盘前主帅的位置。
卓耀阳以为是东平王喊黛玉她们进来的,还往旁边让了让。
顾神英则是一脸疑问地看着卓耀阳,卓耀阳回以一个更疑惑的面容。
萧珂涟以为东平王和卓耀阳将黛玉等人纳入了计划,便继续道:“在黎国皇室的婚俗中,新人需要登九十九步楼梯,前往祭坛在祖先的见证下完成仪式,皇帝和皇后在祭坛上主持,百官在祭坛下作见证。”
“也就是说,婚礼有一个流程只有皇帝、皇后,以及那对新人在祭坛上?”黛玉听完后,便大致了解了他们从先前的计划。
“正是。”萧珂涟道,“原本我们计划就此时间,向众人拆穿皇后的诡计。”
“很好,算我一个。”黛玉将沙盘上祭台上的一个小人拿了小来,换上一株她随手带来的小草。
萧珂涟忙拱手道谢:“此行凶险……”
黛玉示意他不用谢:“正是因为凶险,小芋头身上有伤,她不能去冒险。”
卓耀阳忽然想到些什么,向东平王:“末将愿替黎公主,做替嫁新娘。”
萧珂涟上下打量了这个人高马大的将军,弱弱地道了一声:“皇后虽然手段很辣,但是眼睛不瞎啊……”
迎春和湘云也“噗嗤”笑出了声。卓将军哪里像新娘,分明就像去抢新娘的。
“我和萧氏公主身量相仿,我愿替嫁。”黛玉站了出来,她想了想又问了一句,“二皇子,请问贵国婚俗新娘会用盖头吗?”
萧珂涟道:“我国皇室婚俗中,祭祀祖先之前,新娘的面孔用团扇所挡。祭祀之后新娘,便拿下团扇,新人携手昭告天下。”
“那我就没有问题了。”黛玉转向所有人,“还有没有异议?”
迎春和湘云比黛玉、萧钰透的身形要高和丰腴许多,她俩并不能顶替萧钰透,营帐中剩下的只有男子。
卓耀阳见过黛玉的惊人身手,料她定能出奇制胜,只是他看到东平王眉宇间有隐隐的担忧之色。卓耀阳不置可否,因此,也没有回答黛玉的问话。
黛玉细细的观察了在场所有人面色,迎春和湘云对她表示信任;卓耀阳,信任,并沉默;萧珂涟,信任,并非常感激。剩下一位东平王顾神瑛,位蹙眉头,不发一言。
黛玉慢慢转向顾神瑛:“王爷是不愿意和我走完婚礼咯?”
顾神瑛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怎么不愿意?”说完才发现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
黛玉飒爽地双掌一击:“很好,我们按计划行事,给萧二皇子和三公主一个公道,还黎国和礼朝边境以和平。”
*
萧钰透被搀扶着出帐走走,河边长着人高的芦苇。
她想起幼年时曾经背过的一首汉语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而她缓缓念出来的却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姐姐,在水一方。”
萧钰透一惊。这位天人似的白衣少年竟然是位女子。
“不要害怕,我们都是女孩子。”黛玉指了指和她同样穿着白衣的湘云,以及穿着铠甲的迎春。
萧钰透仔细看了看湘云和迎春,白皙而细腻的肌肤,精致的眉目,果然都是女孩子。
萧钰透的心又放下一些。她虽然对黛玉的施药之恩颇为感激,但是她依旧害怕身份被揭穿后,会被送回黎国。她装作听不懂,一脸茫然地看着黛玉。
“她好像听不懂,不过没关系,我可以说一点点黎语。”湘云道。
黛玉和迎春一脸好奇地看着湘云。“云姑娘,可以啊。什么时候学的啊?”
“就是照顾萧珂涟的时候学的。”湘云道。
黛玉笑眯眯:“明白明白。”
迎春努力点头。
湘云被她俩盯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理你们了。”
黛玉和迎春相视一笑:“我们说什么了?”
湘云转向萧钰透,用黎语简单地问道:“你,名字,是什么?”
萧钰透从她们对话中得知,她的二皇兄萧珂涟竟然还活着,不由得喜从中来。
二皇兄和她虽然不是同母所出,但是待她胜似嫡亲的妹妹,护着她长大,还教她学武。
萧钰透琢磨着,现在二皇兄还活着,在大礼朝的人手里。而大礼朝现在和黎国罢兵联姻。她信任医者黛玉,不知道却不知道能不能信任大礼朝的其它人。
萧钰透知道她不能再装听不懂湘云的话了,因为湘云的那一句黎语说得很好,但是萧钰透不愿意暴露她自己,于是,她选择了装晕。
只是,萧钰透本性纯善,平素并不善于撒谎装病。
黛玉已经了然,这个黎族姑娘并不简单,她恐怕不是听不懂,还是不愿意说罢了。
黛玉带着湘云和迎春退出了萧钰透所在的营帐:“这位姑娘伤未痊愈,我们先让她好好静养,一切等她好了再说。”
就在黛玉完全退出营帐之际,她从尚未关好的帘缝中,看到了萧钰透正睁开了一只眼睛偷偷看她们有没有出去。
黛玉莞尔一笑,飘然离去。
*
三日后,东平王的和亲小分队抵达礼朝和黎国的边界。
迎春一身银甲站在卓耀阳身侧,迎接东平王。
顾神瑛笑眯眯:“卓将军,你这副将看着很是眼熟啊!”
卓耀阳叹了口气:“王爷若见到军医,只怕是更眼熟。”
顾神瑛在见到迎春时,便也料到黛玉在此了。
他想起在京都时和黛玉见的最后一面时,她说,你放心,我会好好的,就先走了,我不想看背影。
黛玉没有来送和亲的队伍。当时,他以为她因为他要“娶”别人而不愿意再见他,心中还一阵窃喜。同时,他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为了所谓的“和亲”顺利进行,除了朝廷和军中要员知道计划,所有人都以为东平王真的要和亲入赘黎国了。
所以,她说她先走了,原来只是跟着卓耀阳先行一步,已经在礼朝和黎国的边境了……
顾神瑛远远地看着那个有些单薄,又有些孤傲的“俊俏少年”的身影,加紧了几步。
他几乎就想告诉她,他不是真的要娶黎国公主。
然而,他身边那位黎国二皇子萧珂涟更沉不住气,三步两步走到湘云面前,用汉语道:“你怎么来了,这里很危险,你知道吗?”
一旁的黛玉:“啧啧啧。”不过,她的表情还是淡淡的。
顾神瑛则是一脸挂笑:“啧啧啧。”
黛玉知道卓耀阳陈兵十万在此,事情就没那么简单,和亲八成是和不成的。她也知道顾神瑛不把计划告诉她,是怕她担心。但是,不知为何,她看到他后,就是不想跟他说话。
湘云本来觉得她和“小可怜”之间没什么,但被黛玉和东平王这么一打趣,脸都红了。忽然间,湘云又想起些什么:“对了,我们救了一个黎国来的女子,我可以说一点点黎语,不知道她听不听得懂,反正就是什么都问不出来。”
待到萧珂涟被引入萧钰透的帐中时,兄妹俩就那么一望。萧钰透瞬间泪目。
萧珂涟见她手上的绷带被绑得整整齐齐的,知道她被照顾得很好,对黛玉、迎春,还有湘云都非常感激。
萧珂涟和她用黎语说了好一阵话,湘云已经完全听不懂了。
卓耀阳由于常年驻扎在边境,他倒是会一些黎语,但是照顾萧钰透的一直是几个姑娘。况且萧钰透的伤还比较重,他就没有在这几天来找她问供词。
卓耀阳道:“这位姑娘叫萧钰透,是黎国公主。她跑出来的原因是皇后逼着她要她嫁给礼朝来的东平王。她听说东平王已经瘫痪了十几年,她抵死不嫁半身不遂的老头子……”
听到此,迎春和湘云都哈哈大笑,笑这位姑娘的消息太滞后了。
萧珂涟正准备告诉萧钰透,和他一起进来的那位少年王爷,就是东平王啊!
黛玉却在这时抛出几句冷冰冰的话:“麻烦告诉小芋头一声,她亏大了,东平王的瘫痪早就被治好了,而且才貌双绝,多少大礼朝女子恨嫁不得。”
卓耀阳眼睛一亮。他猜的果然没有错。东平王多年隐姓埋名跟在林姑娘身后背药箱,是有原因的。
迎春和湘云纷纷激动地握住彼此的手。我们终于听到林姑娘的心里话了。
萧钰透听了萧珂涟的转述,淡淡地看了顾神瑛一眼。“皇兄,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我不嫁。”
萧珂涟:“哦?是哪位?皇兄为你做主。”
萧钰透垂下长睫。在她第一眼看到林姑娘的时候,在她误以为林姑娘是男子的时候。那位白衣翩然,宛若天神的影子,已经刻进了她的心里。若遇不到这样的男子,萧钰透宁愿一辈子不嫁。
萧珂涟见她不愿意说,以为是她不想在众人面前说穿心事,便不再逼问她。但是,他也不便现在就告诉她,娶亲是假,回去在众人面前揭穿皇后的诡计是真的。
黛玉也以为小芋头已经有了心上人,所以,即使是假的婚礼,黎国和礼朝的人都将看到小芋头批嫁衣,这对小芋头和小芋头喜欢的人都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将心比心,黛玉自己也不愿意和别人举办“婚礼”。
“你的命是我们姐妹三个守回来的,我们不许你不开心。”黛玉对小芋头道。
小芋头看了黛玉一眼,给出一个勉强的笑容,随即垂睫点点头。
黛玉抱了抱小芋头:“你的婚礼,我替你去。”
“林姐姐!”萧钰透没有想到,救了她命的林姑娘,将再救她一次。
可是,婚礼对女子多么重要,还是在两国举行,给别人当替身拜天地,是一件多么委屈的事情啊!
众人才发现,原来这位黎国公主竟然也能说汉语。
“小芋头放心好了。下个月初五一过,坏人得到惩罚,你们一家也能团聚了。”黛玉温柔地道。
小芋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林姐姐,你救了我,我不能让你替我和不喜欢的人举行婚礼。”
黛玉轻轻在小芋头耳畔说了一句话,小芋头又看了看东平王一眼,破涕而笑。
待众人走后,萧珂涟悄悄问萧钰透,黛玉后来跟她说的那句话是什么。
萧钰透几番欲言又止,最终道了一句。“林姐姐不让我讲。”
*
大礼朝的军帐大营开展着秘密会议。
黛玉、湘云和迎春不请自来。
“来来来,我们来聊聊你们的计划是什么?”黛玉走路带风,径直走到沙盘前主帅的位置。
卓耀阳以为是东平王喊黛玉她们进来的,还往旁边让了让。
顾神英则是一脸疑问地看着卓耀阳,卓耀阳回以一个更疑惑的面容。
萧珂涟以为东平王和卓耀阳将黛玉等人纳入了计划,便继续道:“在黎国皇室的婚俗中,新人需要登九十九步楼梯,前往祭坛在祖先的见证下完成仪式,皇帝和皇后在祭坛上主持,百官在祭坛下作见证。”
“也就是说,婚礼有一个流程只有皇帝、皇后,以及那对新人在祭坛上?”黛玉听完后,便大致了解了他们从先前的计划。
“正是。”萧珂涟道,“原本我们计划就此时间,向众人拆穿皇后的诡计。”
“很好,算我一个。”黛玉将沙盘上祭台上的一个小人拿了小来,换上一株她随手带来的小草。
萧珂涟忙拱手道谢:“此行凶险……”
黛玉示意他不用谢:“正是因为凶险,小芋头身上有伤,她不能去冒险。”
卓耀阳忽然想到些什么,向东平王:“末将愿替黎公主,做替嫁新娘。”
萧珂涟上下打量了这个人高马大的将军,弱弱地道了一声:“皇后虽然手段很辣,但是眼睛不瞎啊……”
迎春和湘云也“噗嗤”笑出了声。卓将军哪里像新娘,分明就像去抢新娘的。
“我和萧氏公主身量相仿,我愿替嫁。”黛玉站了出来,她想了想又问了一句,“二皇子,请问贵国婚俗新娘会用盖头吗?”
萧珂涟道:“我国皇室婚俗中,祭祀祖先之前,新娘的面孔用团扇所挡。祭祀之后新娘,便拿下团扇,新人携手昭告天下。”
“那我就没有问题了。”黛玉转向所有人,“还有没有异议?”
迎春和湘云比黛玉、萧钰透的身形要高和丰腴许多,她俩并不能顶替萧钰透,营帐中剩下的只有男子。
卓耀阳见过黛玉的惊人身手,料她定能出奇制胜,只是他看到东平王眉宇间有隐隐的担忧之色。卓耀阳不置可否,因此,也没有回答黛玉的问话。
黛玉细细的观察了在场所有人面色,迎春和湘云对她表示信任;卓耀阳,信任,并沉默;萧珂涟,信任,并非常感激。剩下一位东平王顾神瑛,位蹙眉头,不发一言。
黛玉慢慢转向顾神瑛:“王爷是不愿意和我走完婚礼咯?”
顾神瑛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怎么不愿意?”说完才发现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
黛玉飒爽地双掌一击:“很好,我们按计划行事,给萧二皇子和三公主一个公道,还黎国和礼朝边境以和平。”
*
萧钰透被搀扶着出帐走走,河边长着人高的芦苇。
她想起幼年时曾经背过的一首汉语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而她缓缓念出来的却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姐姐,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