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的大明不会去盲目的学习其他文明,但是大明目前的行政管理体系也需要整体梳理一下了。

    大明的全面工业建设持续了将近二十年了,本土城市和乡村的情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人口比例迅速上升了一大截,特别是大规模官营产业所在的府县,建成区的规模都迅速扩张了两三倍。

    朱简烜曾经提前做了预判性的规定,禁止在原有的府州县城墙之内建设工厂,城墙之内只有行政、文化、商业、居住区域。

    即便如此,主要工业府县城内的空地也已经基本填满了,城墙外的建成区也已经超过了原有城池的规模。

    只有顺天府的情况比较特殊,朱简烜当初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禁止在顺天府城区建设工厂,城外乃至周围县城也不行。

    当初还按照老皇帝的专门要求,完成了嘉靖留下的烂尾工程外城城墙,目前建成区仍然都在城墙之内。

    美洲大战和绵延十余年的欧洲战争都结束了,未来几年内应该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

    美洲基本纳入了大明的掌控,欧洲局势应该也能逐步稳定下来。

    除了前太子梁王和北伐功劳最大的闽国公,非洲大部分藩镇的支持将在两年后结束。

    现在大明本土和海外的行政体系,需要做一次整体上的梳理修缮了。

    根据大明当前的现状,参考自己前世的经验。

    现在大明的疆域异常广阔,已经超过历史上的任何王朝,甚至已经超出了一个数量级。

    曾经的神洲古典王朝的统治集团,往往以中原边角的小块平原为核心和基础,完成政治构建后统治整个中原大地。

    有点类似围棋上“金角银边草肚皮”。

    汉唐的长安和洛阳两城,对应的关中平原和洛阳盆地。

    应天府对应的中原最南端的江南地区,顺天府对应华北最北端的燕山脚下。

    这些古都和地区都可以算是这种策略的直观表现。

    现在的大明如果要继续参考这种策略,就要整体上扩大内在概念的规模了。

    大明要以神洲本土为核心来掌控整个世界。

    神洲本土现在是全世界最富裕,工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未来也应该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和优势。

    这块核心区域的行政区划和管理方式,应该比边沿和海外地区更加的高效。

    这些富裕的地方也能够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

    太祖朱元璋设立的南直隶,所有的府直接隶属于六部,本质上是一批直辖市。

    不过数量太多了,很多府和直隶州的规模太小,增加了不必要的管理难度,最后逐步事实上的省份化了。

    对于富裕繁荣的核心区,理论上最合适的方案应该是重庆模式,也就是小省直辖县的模式。

    现有的江南布政使辖区已经是这种形式了,顺天府周围其实也可以尝试。

    但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局部,没办法在神洲普遍应用。

    在省直辖县的状态下,一个省最好不要有超过三十个县,再多就真的管不过来了。

    而大明本土核心区的主要省份很多都有上百个县,这样的一个主要省份可能要拆成至少三个小省才行。

    即便只限于辽东到广东,东海到甘肃的真正核心范围,如果全面推广小省直辖县模式,估计也要设置五十到六十个省。

    中央朝廷各部如果有五六十个下属机构,那肯定就管不过来了。

    只能把这些小省再分成几批,每几个省安排一个派出机构去专门分管,这就是让行政级别再次恢复三级了。

    神洲本土搞普遍的两级行政区划根本不现实。

    只能利用现在的新的交通和通讯技术,确保本土最多只有三级行政区划,将管县散州、直隶州、分守道全部撤并取消。

    隶属于府的散州再分管县,实际上就变成了省-府-州-县四级区划了。

    如果再加上分管几个府的分守道,行政层级就变成省-道-府-州-县这种最极端的五级了。

    散州管县的情况曾经长期实际存在,通常是由于某些地区交通不便,府城直接管辖当地的县会比较困难。

    而当地人口土地规模又大于一个县,却恰好又达不到不到一个府的指标,所以在当地设立一个州,分管少数几个县。

    分守道是府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府人口不断增多,事务不断复杂化,省直接管辖困难时的折中产物。

    现在有了铁路、公路、机动车、飞机、电报、电话,交通和通讯都不再是问题。

    规模比较大的管县散州,可以从周围府分几个县,变成一个正常规模的府,直接交给省份管辖。

    规模比较小的管县散州,可以和所辖县一起划归附近的府管辖。

    直接隶属于省的直隶州同时管县,虽然事实上是规模较小的府,他们的存在不会增加行政级别。

    但是多个“小府”存在却会增加省的行政开销,可以整并为正常府的规模。

    州全部变成不管县的散州,事实上就是规模较大的县,地位类似于前世现代的县级市。

    有了电报和电话,本土核心区的分守道可以直接撤销。

    在这样的基础上,在本土全面落实基层管理机构,在所有府县城区设立坊、市、厂,在城外乡村地区设立乡、镇。

    所有衙门内的所有人员,逐步完全纳入朝廷官方编制,将所有职务逐步完全纳入科举体系。

    同时逐步扩大基础科举规模,进一步调整科举考试的形式。

    最低拥有生员(秀才)功名,或者官办大学毕业证书,即可参加具体职务考试,担任各级衙门基层办事吏员。

    秀才进衙门基础待遇为不入流,最高可以晋升到正八品。

    最高可以担任坊市厂乡镇主官,县级衙门部门典吏,以及其他衙门同品级官吏。

    同时,所有人员在朝廷正式任职之后,仍然可以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考取举人功名之后,最高可以担任府级衙门主官、布政使司参议、清吏司郎中。

    举人进衙门基础待遇为从八品,不过具体职务仍然要从吏员开始做,最高可以晋升到正五品。

    考取进士功能之后,可以担任朝廷所有官职。

    进士进衙门基础待遇为从七品,可以直接担任县衙各房典吏或者坊市厂乡镇主官,最高品级不限制。

    对于海外省份,可以有选择的保留分守道,因为海外省份普遍规模巨大。

    美洲绝大部分地区直属于朝廷,只有北美的美国自治领和自由邦,南美的圭亚那地区,在形式上属于藩国。

    现有的美洲省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实际上管理的是洛基山以西区域。

    现在可以将美洲省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北美洲,再在美洲省以下设立十几个分守道,分守道下再设府州县。

    帕山-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所有原美国自由邦和自治领区域,设置为美洲东道。

    洛基山以西,加利福尼亚以北,包括西雅图、温哥华直到阿拉斯加地区,设置为美洲西道。

    加利福尼亚和周围的山地丛林,设置为红杉道。

    洛基山中部的高原、山谷、台地、盆地。大盐湖区域,设置为山中道。

    墨西哥地区,向南一直到巴拿马地区以北,设置为美洲南道。

    五大湖和老河(圣劳伦斯河)流域,设置为五湖道。

    美河(俄亥俄河)流域设置为美河道。

    大河(密西西比河)上游和艄公河(密苏里河)上游流域及以北区域,设置为草原道。

    草原道以南,主要是德克萨斯和周边地区,设置为平原道。

    北美大河中下游,美河道以南地区、平原道以东地区,设为大河道。

    佛罗里达地区,古巴、海地等加勒比岛屿,设置为美洲群岛道。

    与此同时,以后在大明体系内,美洲二字单独指北美洲,南美洲则单独命名为霖洲。

    因为这里是全世界降水最为丰富,也是全世界最为温暖湿润的地方。

    设立一个霖洲省,霖洲省以下同样设置一批分守道,同样按照山川河流地形去划分。

    亚马孙河流域单独一个道,取名霖洲大江道。

    亚马孙流域以北设立一个道,取名霖洲北道。

    亚马孙流域以东,巴西高原地区,设立一个高原道。

    巴拿马地区面积不大,但是重要性属于新大陆最高,所以单独设立一个运河道。

    霖洲北道以南,安第斯山脉以西的狭长区域,大部分都是荒漠地带,单独设立一个霖洲西道。

    霖洲南部的拉普拉塔河,其名字的本意是银河,大明采用的正式名称也是银河。

    银河上游的两条重要支流,巴那拉河和巴拉圭河汇合之前,两条支流的流域范围各设一道,分别为银河东道,银河西道。

    两条支流汇合之后的银河中游地区,设置为银河中道,下游两岸设置为银河南道。

    银河南道与高原道之间的区域,设置为霖洲东道。

    霖洲最南端设置为霖洲南道。

    按照山脉划分行政区,与按照河流划分行政区,看上去属于用“山川河流”作为自然边界,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

    山脉天然具有阻碍作用,山脉两侧的风俗习惯大概率有差异,大概率属于不同文化区域。

    河流天然具有联通作用,水流能够将流域内更广阔区域的人联系在一起,河流两岸大概率属于相同的文化区。

    比如说方言区的分界线大多是山脉而不是河流。

    例如湘江、赣江两岸都是相同的方言区,吴语和江淮官话区的分界线也不是长江。

    神洲本土的省份大多不用河流做边界,湘江在湖南中部,赣江也在江西中部,长江穿过四川和湖北中部。

    只有山西和陕西有很长的边界在黄河上。

    用河道划分行政区边界线,容易将相同文化区的人拆开,也不利于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为边界地区的管理比较麻烦,双方对河道的使用都会更加谨慎。

    如果按照山脉划界,会将相同文化的人放在一起,容易形成割据并产生排外情绪。

    所以古代有把山脉放在中间,让一个行政区内有两种文化的做法。

    现在的美洲大部分区域还是空的,朱简烜将一段河流流域内的地区划到一个行政区,方便未来利用河道深入开发内陆。

    南北美洲的一个分守道,面积超过了绝大部分本土省份。

    分守道继续向下分设的府,单个府的规模很可能也不会比本土的省小。

    还是因为美洲人口太少了,内部的广阔区域基本上都是空的,设立太多的省份也没有意义。

    与此同时,府、州、县的概念,通常要对应具体的一点一地一城,分守道则不需要。

    分守道名义上是省的分支机构,可以随时改换驻地,甚至没有固定驻地,乃至于继续留在省城都没问题。

    分守道衙门具体有多少人也无所谓,可以只有一个参政,也可以只有几个办事员。

    分守道分管区域内,也可以没有具体的府州县机构。

    说分守道这个机构非常的灵活,可以用来处理复杂多变的海外事务。

    相比于美洲,非洲和欧洲的情况更加复杂。

    非洲和欧洲的人口虽然众多,但是两地大部分区域都是藩国,朝廷直辖区域只占一少部分。

    所以仍然只设置一个欧洲省,一个非洲省,两省同样下设几个分守道。

    欧洲的分守道大部分直接对应到国家和地区。

    像是尼德兰道、莱茵兰道、不列颠道、法兰西道、德意志道、意大利道、奥地利道、波兰道等。

    非洲的分守道则主要以方位和山川河流来划分。

    梁王湖(维多利亚湖)周围列为大湖道,刚果河流域列为刚果道,尼罗河中下游列为埃及道。

    再加上非洲东、西、南、北、中道,马岛道。

    少部分朝廷直辖区域的分守道衙门、设施、官员齐备,大部分分守道职责是跟藩国打交道,记录、监督、协调、协助。

    朱简烜规划梳理这些海外领地的行政区划,也下意识的够想着这些地方的继续治理和开发。

    也就理所当然的联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军屯卫所。

    自己二十多年来的战略落实,高度依赖再次重建的军屯卫所制度。

    但前人留下经验教训,让朱简烜非常清楚的知道,军屯卫所是一种动员制度。

    也就是说,军屯卫所本质上只是一种应急手段。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人口基数,动员出尽可能多的人力资源。

    这种将人口集中管理,将家庭和土地与军事义务绑定的制度,必然是不能长久保持活力的。

    因为卫所军官管的实在太多,实际的权力实在太大,卫所的普通成员自主性太低,长期存续会迅速滋生腐败。

    军屯卫所组建早期,通过朝廷直接分配的土地和发放的资源,让卫所普通成员愿意为之奋战。

    刚刚获得身份的军官们,也还相对比较小心谨慎,不敢过于任性妄为,也没有摸索出压榨普通成员的太多手段。

    但机构存在的时间长了,普通成员已经习惯了自己获得的资源,理所当然的认为那就是自己的。

    军官也摸索出了为自己牟利的手段,不容易被发现的压榨普通成员的手段。

    机构就会开始腐败,动员能力和作战能力逐渐下降。

    北朝到隋唐的府兵,洪武到崇祯朝的卫所,清代的八旗子弟,全都有类似的衰退轨迹。

    所以这些军团卫所不能长久保持,最多在三代人以内就必须撤销。

    最好在第一代卫所成员离世之前就撤销。

    同时在开拓区基本稳定后,也要在卫所实施流官制度以及出身卫所回避制度,本卫所的人不能在本卫所当官。

    为了保持大明的人口增长速度,也不能将卫所直接转为城市,而是应该分田到户。

    将卫所的大部分普通成员转化成有一定资产的自耕农。

    小农家庭是生育率最高的。

    大明本土的土地当然早就不够分了,本土得卫所子弟不能在本地分田。

    最多留下一个子女继承父母原有的土地。

    其他子女要么进城成为工人,要么在结婚之后去东北和南洋的边疆分地,要么直接去海外开荒。

    离开本土之后,土地资源就丰富了。

    所以只要有一对夫妻,在外海就可以算是一户人家,一户人家就就能分到一百亩地。

    一家兄弟五个都分家结婚,那每个人都能有一百亩,总共就是五百亩了。

    现在工业化尚未全面完成,社会认知尚未改变,土地仍然是公认的最有价值的财富。

    这种生子越多分田越多的制度,应该能最大化的提高生育率,让普通人继续不计后果的生育。

    新一代的海外移民,仍然要以卫所形式集中开垦,以提高总体的开拓效率和安全。

    新大陆的旧卫所家庭,同样也只能安排一个子女继承已经开拓的土地。

    其他子弟要去组建新卫所,在旧卫所周围选择荒地开拓然后分地,仍然是每家都有一百亩地。

    也就是说,军屯卫所并不是直接全面废止,而是不断撤销成立时间比较久的旧卫所,同时用新移民建设新的卫所。

    这样开荒、分田,分家、再开荒、再分田的模式循环下去。

    朱简烜计划在美洲和霖洲总共创造一亿个家庭,每个家庭至少分到一百亩土地,之后再停止官方的屯田开拓行动。

    一亿个家庭,总共需要一百亿亩土地,约合六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

    美洲和霖洲的两个大平原,以及两处低矮的高原地区,能够开垦的土地面积,其实是远远超过这个规模的。

    前世美洲统计在册的耕地面积没有这么多,是因为那时候的美洲人口并不算太多。

    美洲有很多的耕地没有开发,还有很多欧洲人不认为是耕地,但对大明人而言可以改造成水稻田的土地。

    按照大明的标准,就算是朝廷统一开发六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耕地之后,美洲和霖洲仍然有规模足够的待开垦土地,可以留给未来的子孙继续自行开垦。

    这六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开垦出来的时候,大明也差不多总体进入工业时代了。

    按照前世的经验,工业化和城市化似乎就是天然的避孕药,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旦完成,生育率就会大幅度降低。

    这个魔咒不知道会不会在这个世界的大明再次生效。

    朱简烜只能按照它会生效来做准备,要在全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攒出尽可能多的人口。

    至少要有二十亿以上,最好是有超过三十亿大明人,铺满全世界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

    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限制其他人类的生存空间。

    欧洲人的数量不能出现大规模的增长,限制他们向美洲移民的速度。

    非洲人的数量要尽可能的降低。

    所以应该在欧洲和非洲主动加速城市化,在当地组建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章节目录

大明不革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王子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子虚并收藏大明不革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