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云璃住进宣平公府的第三日,宫内一连发了三道圣旨,沉寂了三日的大案似乎终能见分晓,朝野上下无数双眼睛无不盯着这三道圣旨所到之地,并个个引颈期待着里面的内容。
第一道圣旨到的是京兆府衙,皇帝圣旨上怒斥危合办事不力,使两位侯府夫人和遗珠郡主受苦多日不能救回,并言明已从多方奏议中了解到侯夫人与郡主获救时牵出的京郊文元寺案。良家女子,平白受辱,此事不可不查,圣旨明令危合,即日倾力彻查梨娘上告之案,十日内不能办结此案,即可挂帽回乡。
危合冷汗涔涔领了圣旨,两腿一软倒在了府衙后堂之内,师爷并所有衙役七手八脚将危合抬了回去,一时之间,民议鼎沸。
而第二道圣旨到的是宣平国公府,皇帝先是嘉奖宣平公楚玚于疆梨和谈中震慑外族,扬我大庆武威,擢重赏忠武将军职位,协助永安侯褚齐共同整肃临安军。
而民女贺云璃,先是于疆梨和谈中立下首功,有羌夷大王达太亲笔感谢书信,后又于回到长京后成功营救两位侯夫人及郡主,功劳颇大,以此为据,赦免贺云璃之前的罪女身份,并擢升忠武将军楚玚近卫副指挥史之职,与楚玚一同行走于临安军治下。
贺云璃接下皇帝的第二道圣旨时正赶上楚煜白和楚煜城双双赶来国公府向她庆贺。
国公府的正厅之上,楚煜白接过丫鬟递来的热茶,一脸放松和坦然的笑意:“我早说过,父王和母后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孰是孰非,他们比谁都分得清!”
而楚煜城眉飞色舞,更是开心:“贺云璃,你果真厉害!民女能告倒侯府世子,你这还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可两人的庆贺还没来得及落地,宣平公府打探消息的管家匆匆带来的第三道圣旨内容几乎让在场所有人惊愕当场。
第三道圣旨到的竟是永安侯府,皇帝圣旨先是抚慰侯夫人和遗珠郡主此番受惊,后又安抚褚齐,并于圣旨中言道,一双子女被恶胆包天的恶民所偷换,骨肉分离,实是人间大痛,可如褚泰、褚纯、贺云璃之小辈当年亦是心智不明的婴孩,望永安侯放下心中执念,安心抚养郡主长大成人,弥补亲情缺憾!
宣平国公府的正厅之上,所有人呆住了!贺云璃冷寂着一双眼眸向厅上的楚玚望过去,后者虽沉默不语,可双眸波涛汹涌,而楚玚的身侧,刚刚还眉眼含笑欣慰替皇帝解释赞扬的楚煜白此时脸色苍白,目光茫然。
皇帝真的太冷酷了!他这一招弃车保帅,为了保住永安侯府与遗珠郡主的名声,直接将褚泰也划为当年被平民贺家偷换的孩子!
既原本出身就是一个庶民,那犯了如此滔天大错,与侯府,又与贵权,有任何关系?侯府依旧是那个干干净净的侯府!它不过是一时大意被人偷偷塞进了一个肮脏血统的孩子!它也是受害者!
三道圣旨,道道触目惊心,风云暗涌,当天不及天黑,三道圣旨的传闻就于整个长京内掀起惊涛骇浪般的民声沸议!
所有的茶铺、酒楼、聚会,有身份的,没身份的,有官衔的,没官衔的,甚至连街头巷尾都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论的人。
男子们聚在一起讨论宣平公楚玚的擢升和永安侯褚齐的衰落,楚玚年纪轻轻,武艺超群,在军中素来威望甚高,一个早就袭名国公之高位的人竟一直不得实权确实也一直是朝政之迷,如今他终于得了,却偏偏又只是永安侯褚齐的协助。一个国公爷去协理一个侯爷,他们到底孰正孰副,这还真是得好好论较一番。
再道褚齐,临安军他已治理十余年之久,如今突然天降了一个协助之人,偏又还是一个武神一般的人,皇帝是信不过褚齐了吗?想给褚齐分权?君心似海,没人知道。
而女子们聚在一起讨论的则是文元寺案里让人心疼不已的梨娘遭遇,皇帝面前,贺云璃那一句‘同为女子,感同身受’掀起了所有女人悲苦自卑的心肠,出生时都是有血有肉,长大时也都知事明礼,为何女子不能读书?只能待字闺中,任男子挑选?
如果运气碰到个良人是好命,可若碰到如褚泰那一般的禽兽贵门呢?泱泱大庆,谁又知道有多少个梨娘香凋尘泥,命如草芥?
女子们在这一场文元寺案中好似忽然看清了自己承受千百年的委屈,是该清醒了,该做些什么的,就如同侯府换子案中从疆梨灿烂归来,震动长京的贺云璃那样!
贺云璃成为了所有男子女子共同讨论的中心,昔日侯府换子案她有多没落,如今她就让人多么刮目相看!现在有皇帝金口,连褚泰也是被平民换子的对象,可这能信吗?长京上下没人敢明着讨论,可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如果真的连世子也被换了,当时贺家被屠满门时为何审不出来?
更有甚者,有一些胆子大不怕闹事的,甚至在背地里暗暗讨论,说不定当时被换的真的是世子,而不是郡主。
贺云璃如此聪慧大体,勇敢智谋,她才像配得上大庆侯府的真正贵女!
宣平国公府,三道圣旨的内容一一被呈上来之后正厅之上沉默许久,贺云璃望着一脸怔怔犹带余惊的望着自己的楚煜白、楚玚、楚煜城三人,尤其此时已明显心神意动的楚玚,眼中浮起一阵细碎冷笑:“我知你们此时最担心的人是谁,永安侯府此时大约已经乱成一锅粥,有人能去帮帮,自然是好事!”
话落,她未再多言,带着九梅勿自向府内后花园行去。
而正厅之上,楚煜白转头望向楚玚:“借你的拜帖,我们一起去一趟永安侯府吧!”
“嗯,”楚玚沉声答,
不料,一旁一直沉默的楚煜城脸上却挂上不快:“皇兄,你们要去就去好了,我不去,我陪着贺云璃料理上告之事。”
二人沉默。桌上刚刚泡好的香茶此时已经冷透。
楚煜城低声:“皇兄,我知这话说出来可能有些无礼,可我还是想说,你们一个两个只知怜香惜玉郡主,可我却觉得贺云璃明明更加可怜,在疆梨时,她出手救达太是为了大庆和平,为了救戍守边疆的士兵,后来她被我们从疆梨强带回来又是为了救她的灭门仇人,她上告褚泰,又是因为可怜那民女梨娘身世,从头到尾,她几乎从不曾为自己的私心,她不哭不闹,可不代表她真的不委屈。哦,要说私心可能也有一点,就是为了接近楚玚。”
话至此处,楚煜城沉默一瞬,忽然语带真心望向楚玚开口道:“楚玚,我真羡慕你!”
一向年少懵懂、憨直无城府的楚煜城竟会忽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有什么窗户纸在三人之间被捅破了,两人有惊讶,但却并不意外,楚煜城年少气盛,心胸朗朗,他的心意,恨不得在疆梨之时,就全军皆懂了。
国公府雪棠轩前的空地里,刚刚还在忙着指挥府内小厮干活的丹娘此时稳稳拜倒在贺云璃的面前,她磕了一个头,方肃容开口道:“柳月丹替家姐梨娘感谢贺姑娘的伸冤之恩,大恩大德,丹娘愿一生追随,尽心侍侯,为您尽忠。”
贺云璃弯下身去搀她:“丹娘,如今皇帝命危合严审此案,大约是已经弃了褚泰,褚泰伏法是必然的,只是永安侯府……”贺云璃沉吟,不知该如何开口。
丹娘却沉声:“贺姑娘,害我姐姐的人是褚泰,我们姐妹俩恩怨分明,不会随意怨赖他人,只要褚泰能伏法,我们柳家,就算得偿所愿了。姐姐九泉之下,也必会向您磕头的!”
“好!”身后忽然响起一个朗朗声音,两人一怔,回了头,看到曲折游廊之上,楚煜城双目含笑,一脸赞叹,“贺云璃,这小丫头才跟着你几天,已然识大体多了。”
贺云璃冲楚煜城弯唇一笑,转身看向丹娘:“既如此,待京兆府衙判决下来的那天,我陪你去文元寺,扶你姐姐灵柩下山,入土为安吧。”
“谢贺姑娘。”丹娘再向贺云璃磕了一个响头。
贺云璃扶丹娘起身,眼前却突然几支红艳梅枝斜在眼前,贺云璃转头:“瑞王殿下,怎么你不去永安侯府的吗?”
楚煜城今日穿宝蓝长衫,头束赤金冠,回京日子长了,眉眼也不似在疆梨时干涩锋利,更显出几分皇家贵胄的富贵悠闲,天之骄子,灼灼少年。
“那儿有什么意思!”楚煜城将花塞到贺云璃手中,转目看了看刚刚丹娘带着小厮干到一半的活计,“怎么,你们在扎秋千?”
“是的,殿下。”丹娘起身答着。
楚煜城回头看贺云璃:“你想坐?”
贺云璃望着面前刚搭起的木架子,老实点了点头:“嗯。”昔年落瑶仙山上,穆玄怕她无聊,便在她最喜欢的那株千年桃树下为她扎了一架秋千,每每桃花盛放之时,她乘秋千嬉戏,总也会一时忘了自己的神女身份,仿若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无名无姓的少女。
“那我帮你!”回忆戛然而止,面前宝蓝长衫的少年已经脸带微笑,一卷衣袖快手快脚的蹬着梯子爬上木架的高处,转了头冲小厮道,“你们,把绳子递我!”
贺云璃怔怔的。
面前几人又热火朝天干了起来,贺云璃看着楚煜城毫无皇子架子招呼着下人利落的系着手中的绳子,心头忍不住一暖。
楚煜城还是她自这幻境醒来相识的第一个凡人,按照他的身份,天家贵胄出生,又自小有皇后兄长庇护照拂,就算当真养成个嚣张跋扈、颐指气使的性子也没谁会惊讶,他有这个资本!
可楚煜城却偏没有长歪,性格憨直爽朗,遇事大方,心性善良,可越是这样贺云璃却越不敢与他太过接近,连她似乎都能隐隐看出些楚煜城的心思,她很怕自己会伤害他。
正想着,架子上的楚煜城却已眉眼含笑自高而下的看着自己:“贺云璃,我昨天才听说,你在我母后那里似乎受了委屈,我母后因为有身份压着,所以平日难免脾气急了些,而且这事又间接和我皇兄相关,关心则乱,希望你能体谅,我替我母后向你道歉!”
贺云璃又是心中一暖,却是缓笑一声:“倒也不用!”
“还有我皇兄,”少年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已经绑完一边,又继续去系另一边,“他刚刚在厅上不是故意要伤你心,他办事向来公正无私,可为人却又妥帖全面,如今这事,他确实是因为要帮柳月梨伸冤伤害了侯府,以他的身份,他不能不去。”
贺云璃却再次笑出声来:“怎么,接下来,你是不是还要替楚玚也道一次歉?以前在疆梨时,还看不出殿下是如此会替他人着想之人!”
不想少年听了脸上露出略显得色的一笑,大方道:“我的好处,你没见过的还多着呢!”
绳已经扎完了,少年转了个身,两步便从梯上跳了下来:“来吧,试试看!”丹娘已经带着小厮静悄悄退下了。
贺云璃从善如流,她右手握着刚刚楚煜城送的梅枝,转身坐上了秋千,楚煜城人站在她的身后,轻轻推了推她的背。
身侧的风忽然大起来了,右手梅枝随着风动传来缕缕花香,阳光暖洋洋照着,贺云璃惬意的闭起眼,却不想身后忽然响起少年略有些赌气似的不豫声音:“我才不要替楚玚道歉呢!”
贺云璃一怔,忽然想起,他这是在接自己刚刚说的话,她刚想笑着转身答他,却不料楚煜城却自顾自接下去道,“我羡慕他还来不及!”
贺云璃呆了,她没再动,也装作什么也没听到,只依旧闭起了眼,任凭身后少年郎将自己越推越高,风吹在耳边越来越响。
第一道圣旨到的是京兆府衙,皇帝圣旨上怒斥危合办事不力,使两位侯府夫人和遗珠郡主受苦多日不能救回,并言明已从多方奏议中了解到侯夫人与郡主获救时牵出的京郊文元寺案。良家女子,平白受辱,此事不可不查,圣旨明令危合,即日倾力彻查梨娘上告之案,十日内不能办结此案,即可挂帽回乡。
危合冷汗涔涔领了圣旨,两腿一软倒在了府衙后堂之内,师爷并所有衙役七手八脚将危合抬了回去,一时之间,民议鼎沸。
而第二道圣旨到的是宣平国公府,皇帝先是嘉奖宣平公楚玚于疆梨和谈中震慑外族,扬我大庆武威,擢重赏忠武将军职位,协助永安侯褚齐共同整肃临安军。
而民女贺云璃,先是于疆梨和谈中立下首功,有羌夷大王达太亲笔感谢书信,后又于回到长京后成功营救两位侯夫人及郡主,功劳颇大,以此为据,赦免贺云璃之前的罪女身份,并擢升忠武将军楚玚近卫副指挥史之职,与楚玚一同行走于临安军治下。
贺云璃接下皇帝的第二道圣旨时正赶上楚煜白和楚煜城双双赶来国公府向她庆贺。
国公府的正厅之上,楚煜白接过丫鬟递来的热茶,一脸放松和坦然的笑意:“我早说过,父王和母后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孰是孰非,他们比谁都分得清!”
而楚煜城眉飞色舞,更是开心:“贺云璃,你果真厉害!民女能告倒侯府世子,你这还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可两人的庆贺还没来得及落地,宣平公府打探消息的管家匆匆带来的第三道圣旨内容几乎让在场所有人惊愕当场。
第三道圣旨到的竟是永安侯府,皇帝圣旨先是抚慰侯夫人和遗珠郡主此番受惊,后又安抚褚齐,并于圣旨中言道,一双子女被恶胆包天的恶民所偷换,骨肉分离,实是人间大痛,可如褚泰、褚纯、贺云璃之小辈当年亦是心智不明的婴孩,望永安侯放下心中执念,安心抚养郡主长大成人,弥补亲情缺憾!
宣平国公府的正厅之上,所有人呆住了!贺云璃冷寂着一双眼眸向厅上的楚玚望过去,后者虽沉默不语,可双眸波涛汹涌,而楚玚的身侧,刚刚还眉眼含笑欣慰替皇帝解释赞扬的楚煜白此时脸色苍白,目光茫然。
皇帝真的太冷酷了!他这一招弃车保帅,为了保住永安侯府与遗珠郡主的名声,直接将褚泰也划为当年被平民贺家偷换的孩子!
既原本出身就是一个庶民,那犯了如此滔天大错,与侯府,又与贵权,有任何关系?侯府依旧是那个干干净净的侯府!它不过是一时大意被人偷偷塞进了一个肮脏血统的孩子!它也是受害者!
三道圣旨,道道触目惊心,风云暗涌,当天不及天黑,三道圣旨的传闻就于整个长京内掀起惊涛骇浪般的民声沸议!
所有的茶铺、酒楼、聚会,有身份的,没身份的,有官衔的,没官衔的,甚至连街头巷尾都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论的人。
男子们聚在一起讨论宣平公楚玚的擢升和永安侯褚齐的衰落,楚玚年纪轻轻,武艺超群,在军中素来威望甚高,一个早就袭名国公之高位的人竟一直不得实权确实也一直是朝政之迷,如今他终于得了,却偏偏又只是永安侯褚齐的协助。一个国公爷去协理一个侯爷,他们到底孰正孰副,这还真是得好好论较一番。
再道褚齐,临安军他已治理十余年之久,如今突然天降了一个协助之人,偏又还是一个武神一般的人,皇帝是信不过褚齐了吗?想给褚齐分权?君心似海,没人知道。
而女子们聚在一起讨论的则是文元寺案里让人心疼不已的梨娘遭遇,皇帝面前,贺云璃那一句‘同为女子,感同身受’掀起了所有女人悲苦自卑的心肠,出生时都是有血有肉,长大时也都知事明礼,为何女子不能读书?只能待字闺中,任男子挑选?
如果运气碰到个良人是好命,可若碰到如褚泰那一般的禽兽贵门呢?泱泱大庆,谁又知道有多少个梨娘香凋尘泥,命如草芥?
女子们在这一场文元寺案中好似忽然看清了自己承受千百年的委屈,是该清醒了,该做些什么的,就如同侯府换子案中从疆梨灿烂归来,震动长京的贺云璃那样!
贺云璃成为了所有男子女子共同讨论的中心,昔日侯府换子案她有多没落,如今她就让人多么刮目相看!现在有皇帝金口,连褚泰也是被平民换子的对象,可这能信吗?长京上下没人敢明着讨论,可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如果真的连世子也被换了,当时贺家被屠满门时为何审不出来?
更有甚者,有一些胆子大不怕闹事的,甚至在背地里暗暗讨论,说不定当时被换的真的是世子,而不是郡主。
贺云璃如此聪慧大体,勇敢智谋,她才像配得上大庆侯府的真正贵女!
宣平国公府,三道圣旨的内容一一被呈上来之后正厅之上沉默许久,贺云璃望着一脸怔怔犹带余惊的望着自己的楚煜白、楚玚、楚煜城三人,尤其此时已明显心神意动的楚玚,眼中浮起一阵细碎冷笑:“我知你们此时最担心的人是谁,永安侯府此时大约已经乱成一锅粥,有人能去帮帮,自然是好事!”
话落,她未再多言,带着九梅勿自向府内后花园行去。
而正厅之上,楚煜白转头望向楚玚:“借你的拜帖,我们一起去一趟永安侯府吧!”
“嗯,”楚玚沉声答,
不料,一旁一直沉默的楚煜城脸上却挂上不快:“皇兄,你们要去就去好了,我不去,我陪着贺云璃料理上告之事。”
二人沉默。桌上刚刚泡好的香茶此时已经冷透。
楚煜城低声:“皇兄,我知这话说出来可能有些无礼,可我还是想说,你们一个两个只知怜香惜玉郡主,可我却觉得贺云璃明明更加可怜,在疆梨时,她出手救达太是为了大庆和平,为了救戍守边疆的士兵,后来她被我们从疆梨强带回来又是为了救她的灭门仇人,她上告褚泰,又是因为可怜那民女梨娘身世,从头到尾,她几乎从不曾为自己的私心,她不哭不闹,可不代表她真的不委屈。哦,要说私心可能也有一点,就是为了接近楚玚。”
话至此处,楚煜城沉默一瞬,忽然语带真心望向楚玚开口道:“楚玚,我真羡慕你!”
一向年少懵懂、憨直无城府的楚煜城竟会忽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有什么窗户纸在三人之间被捅破了,两人有惊讶,但却并不意外,楚煜城年少气盛,心胸朗朗,他的心意,恨不得在疆梨之时,就全军皆懂了。
国公府雪棠轩前的空地里,刚刚还在忙着指挥府内小厮干活的丹娘此时稳稳拜倒在贺云璃的面前,她磕了一个头,方肃容开口道:“柳月丹替家姐梨娘感谢贺姑娘的伸冤之恩,大恩大德,丹娘愿一生追随,尽心侍侯,为您尽忠。”
贺云璃弯下身去搀她:“丹娘,如今皇帝命危合严审此案,大约是已经弃了褚泰,褚泰伏法是必然的,只是永安侯府……”贺云璃沉吟,不知该如何开口。
丹娘却沉声:“贺姑娘,害我姐姐的人是褚泰,我们姐妹俩恩怨分明,不会随意怨赖他人,只要褚泰能伏法,我们柳家,就算得偿所愿了。姐姐九泉之下,也必会向您磕头的!”
“好!”身后忽然响起一个朗朗声音,两人一怔,回了头,看到曲折游廊之上,楚煜城双目含笑,一脸赞叹,“贺云璃,这小丫头才跟着你几天,已然识大体多了。”
贺云璃冲楚煜城弯唇一笑,转身看向丹娘:“既如此,待京兆府衙判决下来的那天,我陪你去文元寺,扶你姐姐灵柩下山,入土为安吧。”
“谢贺姑娘。”丹娘再向贺云璃磕了一个响头。
贺云璃扶丹娘起身,眼前却突然几支红艳梅枝斜在眼前,贺云璃转头:“瑞王殿下,怎么你不去永安侯府的吗?”
楚煜城今日穿宝蓝长衫,头束赤金冠,回京日子长了,眉眼也不似在疆梨时干涩锋利,更显出几分皇家贵胄的富贵悠闲,天之骄子,灼灼少年。
“那儿有什么意思!”楚煜城将花塞到贺云璃手中,转目看了看刚刚丹娘带着小厮干到一半的活计,“怎么,你们在扎秋千?”
“是的,殿下。”丹娘起身答着。
楚煜城回头看贺云璃:“你想坐?”
贺云璃望着面前刚搭起的木架子,老实点了点头:“嗯。”昔年落瑶仙山上,穆玄怕她无聊,便在她最喜欢的那株千年桃树下为她扎了一架秋千,每每桃花盛放之时,她乘秋千嬉戏,总也会一时忘了自己的神女身份,仿若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无名无姓的少女。
“那我帮你!”回忆戛然而止,面前宝蓝长衫的少年已经脸带微笑,一卷衣袖快手快脚的蹬着梯子爬上木架的高处,转了头冲小厮道,“你们,把绳子递我!”
贺云璃怔怔的。
面前几人又热火朝天干了起来,贺云璃看着楚煜城毫无皇子架子招呼着下人利落的系着手中的绳子,心头忍不住一暖。
楚煜城还是她自这幻境醒来相识的第一个凡人,按照他的身份,天家贵胄出生,又自小有皇后兄长庇护照拂,就算当真养成个嚣张跋扈、颐指气使的性子也没谁会惊讶,他有这个资本!
可楚煜城却偏没有长歪,性格憨直爽朗,遇事大方,心性善良,可越是这样贺云璃却越不敢与他太过接近,连她似乎都能隐隐看出些楚煜城的心思,她很怕自己会伤害他。
正想着,架子上的楚煜城却已眉眼含笑自高而下的看着自己:“贺云璃,我昨天才听说,你在我母后那里似乎受了委屈,我母后因为有身份压着,所以平日难免脾气急了些,而且这事又间接和我皇兄相关,关心则乱,希望你能体谅,我替我母后向你道歉!”
贺云璃又是心中一暖,却是缓笑一声:“倒也不用!”
“还有我皇兄,”少年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已经绑完一边,又继续去系另一边,“他刚刚在厅上不是故意要伤你心,他办事向来公正无私,可为人却又妥帖全面,如今这事,他确实是因为要帮柳月梨伸冤伤害了侯府,以他的身份,他不能不去。”
贺云璃却再次笑出声来:“怎么,接下来,你是不是还要替楚玚也道一次歉?以前在疆梨时,还看不出殿下是如此会替他人着想之人!”
不想少年听了脸上露出略显得色的一笑,大方道:“我的好处,你没见过的还多着呢!”
绳已经扎完了,少年转了个身,两步便从梯上跳了下来:“来吧,试试看!”丹娘已经带着小厮静悄悄退下了。
贺云璃从善如流,她右手握着刚刚楚煜城送的梅枝,转身坐上了秋千,楚煜城人站在她的身后,轻轻推了推她的背。
身侧的风忽然大起来了,右手梅枝随着风动传来缕缕花香,阳光暖洋洋照着,贺云璃惬意的闭起眼,却不想身后忽然响起少年略有些赌气似的不豫声音:“我才不要替楚玚道歉呢!”
贺云璃一怔,忽然想起,他这是在接自己刚刚说的话,她刚想笑着转身答他,却不料楚煜城却自顾自接下去道,“我羡慕他还来不及!”
贺云璃呆了,她没再动,也装作什么也没听到,只依旧闭起了眼,任凭身后少年郎将自己越推越高,风吹在耳边越来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