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切都在欧大人的掌控之中
陈善回到县衙,刚刚坐下,连茶都没来得及喝一口,三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乡绅就站在门口,讪笑着看着他。
“三位快请进来吧!”陈善一脸无奈,这三个古稀老人,他也得罪不起。
三位老丈乐呵呵进入大厅,坐下后,一人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陈大人,我们仨就是想问问,欧大人怎么说啊?”
“.欧大人的意思是,现在官兵人力、火力都不足,要下个月才去剿匪。”陈善挤出一个笑容,复述着欧藏华的话。
另一人顿时不满的说道:“上个月就说人力不足,找了四千民丁,天天训练。现在又说下个月剿匪,这一来一回,两个月过去了。”
第三人也开口道:“老朽看呐,欧大人就是被那姚源贼寇吓破了胆!若是老朽年少个二十岁,必定亲自带兵去剿灭了那帮贼寇!”
陈善一脸淡定的说道:“三位不如直接跟欧大人说?当面催催他也好嘛!”
三个老人表情一囧,因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欧藏华就热心的打听了他们三家的底细,连有多少个儿子和孙子都清清楚楚。
他们当时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心塞。
要是敢这么催欧藏华,对方指不定就强招他们的儿子孙子上前线,那不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三个老头在县衙内墨迹了一阵,见陈善咬死了一个月后出兵,也只得无奈离开。
虽然知道这个情报不靠谱,但总算心里有点慰藉。
几天后,王浩八一脸懵逼的领着弟兄们去巡逻。
他自己都没想到,巡逻这么重要的工作,欧藏华居然会把他们这些才投降不到十天的人也给安排上。
当带着小队走出校场,跟着总旗往山里走去时,王浩八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这份信任,简直让他无地之容。
花了将近两个时辰,巡逻小队走到了安仁县与姚源县的交界处。
然后,王浩八看到了更震惊的一幕,这地方不知何时有了一个小集市。
看到巡逻将士过来时,这些起义军立马迎了上来,拿出各种山里摘得或者自家做得食物兜售。
“所有将士,休息半个时辰!记住了,不得欺辱百姓,不得饮酒!有违反者,杖三十。”
总旗邓八公转身看着众人,喊完之后,就拿出一些铜钱,从一个少年起义军手里购买了一箩筐梨子,接着说道:“请你们吃梨,都他么给我老实点。”
“多谢邓总旗!”其他巡逻的将士笑着应道。
接着很自然走了过去,一人拿一个。然后啃着梨去其他摊位转转,买点饼子或者别的水果。
若是有人售卖熟肉,必定会被这帮巡逻将士一抢而空。
那卖梨的少年收下钱,看着一箩筐的梨卖完,露出喜悦的神情问道:“邓大叔,明日还要给您送梨么?”
邓八公一脸随意的说道:“还有的话,你送过来便是,不过明日我不走这条线这是明日的钱,你把梨交给总旗就行。”
“好叻,谢谢邓大叔!”卖梨少年接过铜钱,开心的跑了。
王浩八一脸呆滞的看着这一切,他作为起义军的二把手,居然不知道下面有人已经跟官兵做起了生意,而且看样子还做了有一段时间了。
他咬了一口梨,见邓八公坐在一个面摊里喝茶吃东西,便走了过去。
邓八公目光一凝,见是王浩八之后,才放松警惕,问道:“伱怎么不去买点吃的?我告诉你,往西走一点,有个小铺子,那家的鱼汤最是鲜美。”
“我不饿,所以想跟总旗大人聊聊天。”
王浩八笑了笑,坐在了邓八公对面,神情欣喜的问道:“看起来,邓总旗经常照顾他们的生意?”
“这不是欧大人说的么?大家都不容易,也没人想打仗,平和一点挺好。我跟你说,他们一开始也不信我们,见着我们就举枪举刀的。于是,我就去问欧大人该怎么办?”
“欧大人就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下次直接扔一把铜钱,说要收梨,明日来拿。第一个给我送梨的,就是今日那个小哥。”
“我们来来回回交易次数多了,其他人也就跟着加入进来。你瞧,也不到二十天,就有这个规模了。”
邓八公两三口吃完梨,对着不远处的老板喊道:“李老头,今天怎么回事?我的光头面是出不来了么?”
李老头看了一眼王浩八,讪笑着回应道:“邓总旗稍等,面有点糊。”
王浩八自然认出李老头是起义军的老人之一,没想到他也在这里,还开起了店。
“邓总旗就不怕起义军在梨里面下毒么?”王浩八有些迟疑的问道。
邓八公不屑的说道:“呵我怎么说也混了十多年江湖,什么毒没见过?而且就他们穷成那副鸟样,哪有钱买无色无味还能毫无痕迹的注入梨子里的毒药?”
“有这本事,毒我这个总旗做什么?去毒欧大人不是更好?”
王浩八被怼得无话可说,只得摇头苦笑。
这时,李老头端着两碗光头面走了过来,一碗放在邓八公面前,一碗递给王浩八的时候,故意手滑一下,把面倒在了他身上。
“对不住对不住,这位官爷,”
李老头一惊,一边用汗巾给王浩八擦,一边说道:“老朽里面有清水,不如请官爷进去洗一下吧!”
“你!.”
王浩八看着不断道歉的李老头,故作无奈的说道:“邓总旗,我去去就来。”
“去吧去吧!”邓八公看了一眼两人,随意的说道。
两人走到后厨,李老头立即拱手道:“二当家我们…”
“不必多说,我知道你们的难处。”
王浩八用瓢装了些水,一边清洗衣服,一边说道:“当初你们就是活不下去了,才跟着我们兄弟几个起义的。现在生活好起来,日子有了盼头,不想拼死也能理解。”
“二当家”
李老头有些感动,他叹了口气说道:“我觉着欧大人跟别的官儿不一样,欧大人来了之后,当兵的也不一样了…他们没有欺负我等。”
王浩八心中一惊,原来欧藏华早就开始蚕食起义军了么?
可他们居然有点消息都没收到!
还是说.这一切都在欧大人的掌控之中?
天下真有诸葛丞相那般智多近妖的人?
王浩八越想越吃惊,他看向李老头,交代道:“你去一趟黄家墩,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大当家的。”
“啊?”
李老头一愣,满脸写着拒绝。
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了大当家的,那他们还能做生意赚钱?
王浩八一眼就看穿了李老头的心思,只得补充道:“你单独跟大当家的说,就说是我邀请他过来看看。你若不去,我便说服各位总旗,以后走另一条线。你是知道的,我认得很多山路。”
李老头心中一惊,只得应了下来:“好吧.我后日就去黄家墩”
“今日就得去!”
李老头看着王浩八坚定的眼神,只得点头同意。
王浩八出来时,邓八公已经吃完了面,坐在树荫下立着一根木棍,然后看着影子发呆。
他刚刚靠近,就听到邓八公说道:“别挡着我的影子。”
“是”王浩八绕到一边,也看着地上的影子,好奇的问道:“邓总旗,您在看什么?”
“看时辰,天门师弟教过我。”邓八公王浩八也跟着看了起来,好像是有点变化。
片刻后,邓八公掏出木哨子,用力吹响三次,然后喊道:“集合!”
将士们立刻从四面八方跑回来,快速的排好队。
邓八公扫了一眼,确定人数无误之后,便喊道:“出发!”
“是!”
王浩八跟在队伍里,他回头看了一眼,见那个小集市的人正在收拾摊子,脸上都带着笑容,显然对今日的收获比较满意。
他心中莫名有些感叹,那位欧大人.他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而欧藏华每天的安排没什么变化,只不过教导小旗的教材从《三字经》变成了《大明律》。
县城里对《大明律》感兴趣的人更多,他们早早就吃过饭,然后拖家带口带着凳子来到校场外,听欧藏华讲课。
欧藏华为了让更多人听到,每次都运用内力,将自己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还好他修炼的是《五龙同朝神功》,内功深厚到让左冷禅都颇为吃惊。
老左怎么也想不通,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内功怎么会跟他这个修炼四十载的老江湖不相上下?
“太祖高皇帝裁定大明律,其律文曰:诸律,犯者无所逃。凡民有犯,其罪有轻重。轻者杖,重者流,极重者死。必以法律为准,不得有所私枉。”
“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欧藏华看着下方的小旗,又看了看校场内的将士,以及围在场外的百姓们,缓缓开口道:
“任何犯罪行为都会被追究!对于犯罪行为,根据其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惩罚,轻者用杖刑,重者流放,最严重的罪行则是死刑。一切罪责以律法为准,不得有所偏袒。”
(本章完)
“三位快请进来吧!”陈善一脸无奈,这三个古稀老人,他也得罪不起。
三位老丈乐呵呵进入大厅,坐下后,一人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陈大人,我们仨就是想问问,欧大人怎么说啊?”
“.欧大人的意思是,现在官兵人力、火力都不足,要下个月才去剿匪。”陈善挤出一个笑容,复述着欧藏华的话。
另一人顿时不满的说道:“上个月就说人力不足,找了四千民丁,天天训练。现在又说下个月剿匪,这一来一回,两个月过去了。”
第三人也开口道:“老朽看呐,欧大人就是被那姚源贼寇吓破了胆!若是老朽年少个二十岁,必定亲自带兵去剿灭了那帮贼寇!”
陈善一脸淡定的说道:“三位不如直接跟欧大人说?当面催催他也好嘛!”
三个老人表情一囧,因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欧藏华就热心的打听了他们三家的底细,连有多少个儿子和孙子都清清楚楚。
他们当时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心塞。
要是敢这么催欧藏华,对方指不定就强招他们的儿子孙子上前线,那不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三个老头在县衙内墨迹了一阵,见陈善咬死了一个月后出兵,也只得无奈离开。
虽然知道这个情报不靠谱,但总算心里有点慰藉。
几天后,王浩八一脸懵逼的领着弟兄们去巡逻。
他自己都没想到,巡逻这么重要的工作,欧藏华居然会把他们这些才投降不到十天的人也给安排上。
当带着小队走出校场,跟着总旗往山里走去时,王浩八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这份信任,简直让他无地之容。
花了将近两个时辰,巡逻小队走到了安仁县与姚源县的交界处。
然后,王浩八看到了更震惊的一幕,这地方不知何时有了一个小集市。
看到巡逻将士过来时,这些起义军立马迎了上来,拿出各种山里摘得或者自家做得食物兜售。
“所有将士,休息半个时辰!记住了,不得欺辱百姓,不得饮酒!有违反者,杖三十。”
总旗邓八公转身看着众人,喊完之后,就拿出一些铜钱,从一个少年起义军手里购买了一箩筐梨子,接着说道:“请你们吃梨,都他么给我老实点。”
“多谢邓总旗!”其他巡逻的将士笑着应道。
接着很自然走了过去,一人拿一个。然后啃着梨去其他摊位转转,买点饼子或者别的水果。
若是有人售卖熟肉,必定会被这帮巡逻将士一抢而空。
那卖梨的少年收下钱,看着一箩筐的梨卖完,露出喜悦的神情问道:“邓大叔,明日还要给您送梨么?”
邓八公一脸随意的说道:“还有的话,你送过来便是,不过明日我不走这条线这是明日的钱,你把梨交给总旗就行。”
“好叻,谢谢邓大叔!”卖梨少年接过铜钱,开心的跑了。
王浩八一脸呆滞的看着这一切,他作为起义军的二把手,居然不知道下面有人已经跟官兵做起了生意,而且看样子还做了有一段时间了。
他咬了一口梨,见邓八公坐在一个面摊里喝茶吃东西,便走了过去。
邓八公目光一凝,见是王浩八之后,才放松警惕,问道:“伱怎么不去买点吃的?我告诉你,往西走一点,有个小铺子,那家的鱼汤最是鲜美。”
“我不饿,所以想跟总旗大人聊聊天。”
王浩八笑了笑,坐在了邓八公对面,神情欣喜的问道:“看起来,邓总旗经常照顾他们的生意?”
“这不是欧大人说的么?大家都不容易,也没人想打仗,平和一点挺好。我跟你说,他们一开始也不信我们,见着我们就举枪举刀的。于是,我就去问欧大人该怎么办?”
“欧大人就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下次直接扔一把铜钱,说要收梨,明日来拿。第一个给我送梨的,就是今日那个小哥。”
“我们来来回回交易次数多了,其他人也就跟着加入进来。你瞧,也不到二十天,就有这个规模了。”
邓八公两三口吃完梨,对着不远处的老板喊道:“李老头,今天怎么回事?我的光头面是出不来了么?”
李老头看了一眼王浩八,讪笑着回应道:“邓总旗稍等,面有点糊。”
王浩八自然认出李老头是起义军的老人之一,没想到他也在这里,还开起了店。
“邓总旗就不怕起义军在梨里面下毒么?”王浩八有些迟疑的问道。
邓八公不屑的说道:“呵我怎么说也混了十多年江湖,什么毒没见过?而且就他们穷成那副鸟样,哪有钱买无色无味还能毫无痕迹的注入梨子里的毒药?”
“有这本事,毒我这个总旗做什么?去毒欧大人不是更好?”
王浩八被怼得无话可说,只得摇头苦笑。
这时,李老头端着两碗光头面走了过来,一碗放在邓八公面前,一碗递给王浩八的时候,故意手滑一下,把面倒在了他身上。
“对不住对不住,这位官爷,”
李老头一惊,一边用汗巾给王浩八擦,一边说道:“老朽里面有清水,不如请官爷进去洗一下吧!”
“你!.”
王浩八看着不断道歉的李老头,故作无奈的说道:“邓总旗,我去去就来。”
“去吧去吧!”邓八公看了一眼两人,随意的说道。
两人走到后厨,李老头立即拱手道:“二当家我们…”
“不必多说,我知道你们的难处。”
王浩八用瓢装了些水,一边清洗衣服,一边说道:“当初你们就是活不下去了,才跟着我们兄弟几个起义的。现在生活好起来,日子有了盼头,不想拼死也能理解。”
“二当家”
李老头有些感动,他叹了口气说道:“我觉着欧大人跟别的官儿不一样,欧大人来了之后,当兵的也不一样了…他们没有欺负我等。”
王浩八心中一惊,原来欧藏华早就开始蚕食起义军了么?
可他们居然有点消息都没收到!
还是说.这一切都在欧大人的掌控之中?
天下真有诸葛丞相那般智多近妖的人?
王浩八越想越吃惊,他看向李老头,交代道:“你去一趟黄家墩,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大当家的。”
“啊?”
李老头一愣,满脸写着拒绝。
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了大当家的,那他们还能做生意赚钱?
王浩八一眼就看穿了李老头的心思,只得补充道:“你单独跟大当家的说,就说是我邀请他过来看看。你若不去,我便说服各位总旗,以后走另一条线。你是知道的,我认得很多山路。”
李老头心中一惊,只得应了下来:“好吧.我后日就去黄家墩”
“今日就得去!”
李老头看着王浩八坚定的眼神,只得点头同意。
王浩八出来时,邓八公已经吃完了面,坐在树荫下立着一根木棍,然后看着影子发呆。
他刚刚靠近,就听到邓八公说道:“别挡着我的影子。”
“是”王浩八绕到一边,也看着地上的影子,好奇的问道:“邓总旗,您在看什么?”
“看时辰,天门师弟教过我。”邓八公王浩八也跟着看了起来,好像是有点变化。
片刻后,邓八公掏出木哨子,用力吹响三次,然后喊道:“集合!”
将士们立刻从四面八方跑回来,快速的排好队。
邓八公扫了一眼,确定人数无误之后,便喊道:“出发!”
“是!”
王浩八跟在队伍里,他回头看了一眼,见那个小集市的人正在收拾摊子,脸上都带着笑容,显然对今日的收获比较满意。
他心中莫名有些感叹,那位欧大人.他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而欧藏华每天的安排没什么变化,只不过教导小旗的教材从《三字经》变成了《大明律》。
县城里对《大明律》感兴趣的人更多,他们早早就吃过饭,然后拖家带口带着凳子来到校场外,听欧藏华讲课。
欧藏华为了让更多人听到,每次都运用内力,将自己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还好他修炼的是《五龙同朝神功》,内功深厚到让左冷禅都颇为吃惊。
老左怎么也想不通,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内功怎么会跟他这个修炼四十载的老江湖不相上下?
“太祖高皇帝裁定大明律,其律文曰:诸律,犯者无所逃。凡民有犯,其罪有轻重。轻者杖,重者流,极重者死。必以法律为准,不得有所私枉。”
“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欧藏华看着下方的小旗,又看了看校场内的将士,以及围在场外的百姓们,缓缓开口道:
“任何犯罪行为都会被追究!对于犯罪行为,根据其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惩罚,轻者用杖刑,重者流放,最严重的罪行则是死刑。一切罪责以律法为准,不得有所偏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