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藏华为什么会放慢抄家的脚步?

    因为应天府周围与宁王深度捆绑的家族已经被抄完,城郊的军营之中都塞得装不下了。

    而这也是调鄱阳湖水师来应天府的原因,欧藏华需要他们将一批物资和青壮年运到辽东半岛去。

    如今的辽东半岛森林资源很是丰富,到处都是百年巨木,缺的是伐木工人,这一批青壮年就是过去伐木的,为后续的大部队提供建筑材料。

    如今已经是十月,所以鄱阳湖水师的任务是先把物资从应天府转移到天津卫,再由天津卫护送到抚宁,等到明年开春,再通过海运送到盖州城。

    听完陈述之后,钱中义等人纷纷表态,保证决不辜负重托。

    在他们之中,有多位曾在正德六年随欧藏华前往过天津卫,对于这条路线,他们熟悉至极。

    欧藏华自然是相信他们的,勉励了几句便让他们去准备准备,趁着如今天气尚好,过两日就出发。

    向大年站起身来,与钱中义三人并肩向外行去。在西北逗留的这段时间里,他搜集了不少珍贵的礼物,满心想着孝敬师父师母。起初他是打算让大师兄带回去的,但得知大师兄近期并无返北之意后,他便决定委托钱中义将这些心意转送至京城。

    俞大猷在一旁坐立不安,按照礼节,他现在应该跟钱大哥他们一起走才是,可好不容易遇到偶像,他又不想就这么离开。

    于是就在那纠结,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欧藏华见此,不禁笑了出来,便开口问道:“大猷师从何处啊?”

    “小子剑术棍法是‘荆楚长剑’李良钦李师教导的。”俞大猷立刻抱拳回答道。

    “看你谈吐,应该是有功名在身吧?”欧藏华点了点头,完全没听说过李良钦这号人,但俞大猷剑法着实不错,想来此人也是个有本事的。

    “是的,去年侥幸考得秀才。”俞大猷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如今在林福林先生、虚舟先生门下学习《易经》与兵书。”

    欧藏华神情中透露出几分迷茫,林福是谁?

    虚舟先生又是谁?

    一旁的王阳明微笑着开口道:“原来是赵本学的弟子啊!”

    “王师兄知道此人?”欧藏华听闻此言,立刻递了个梯子过去。

    王阳明温和的介绍道:“这也是一位奇人,乃赵宋宗室后裔,是当初南宋南下泉州的宋太祖系子孙,精于易学和兵法。”

    “那大猷找对老师了。”欧藏华听后,便点了点头道。

    俞大猷摸着脑袋憨笑两声说道:“虚舟先生很厉害,跟在他身边,我学到了很多。”

    王阳明看出了欧藏华对人才的心动,便决定推一把:“虚舟的军事理论,以及对《孙子兵法》的见解,我亦钦佩。但战场非同一般,用瞬息万变来形容完全不为过。所以只学习理论,缺乏实践,总归是落不到实处,更难以在实战中发挥出应有的才华。”

    看着俞大猷面露不愉之色正要开口,王阳明便笑着阻止了他,并说道:“俞小友莫要觉得我冒犯你的老师,这话我当着虚舟的面也说过。”

    正德十二年,小王巡抚南赣,总制汀、漳二府军政时,曾亲赴漳南平乱,并奏设平和县治。而漳州就在泉州旁边,赵本学花了点心思,才见到的王阳明。

    俞大猷呆了呆,随后站起来拱手道:“小子并无不尊重王先生之意,只是事关家师名声,小子便想与王大人辩论一番。”

    “家师并非纸上谈兵,他强调过,并不是熟读兵书就可以打胜仗,但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学习和研究兵书。只有将兵书中的精髓领悟透彻,再结合战场变化而运用,才能提高胜利的可能性。”

    “然也,”王阳明点了点头说道:“这就是我提醒虚舟的。”

    “啊???”俞大猷愣住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欧藏华坐在一旁,忍不住笑出了声,接过话头道:“你先去旁边休息一下吧!”

    “是,王先生,冒犯了!”俞大猷回过神来,赶紧拱了拱手,快步走出了亭子。

    王阳明乐呵呵的说道:“我就提前恭喜欧师弟喜得佳徒了。”

    “王师兄就这么肯定?”

    “当然!”

    两人继续深入交流了许多关于西北治理的问题,尽管在许多具体事务上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吻合,但彼此间的交流却异常和谐愉快。

    待到夕阳西下,照映在江面时,王阳明看向欧藏华,略带不舍的说道:“欧师弟,今日前来,除了畅谈之外,也是与你告别的。”

    “明日我将启程前往江西,安排各个家族北上的事宜,下次何时能见面,就得看天意啦!”

    “相信不会等很久的!”

    欧藏华端起茶杯,敬王阳明道:“师弟在此,祝师兄一路顺风!另外,我有个小小的请求,还望师兄能够成全。”

    王阳明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说道:“哦?请求若是太过苛刻,我可不答应。”

    欧藏华哈哈一笑,道:“哈哈……对师兄而言,这请求简直易如反掌。我只求师兄能留一份墨宝于我,以作纪念。”

    “这个请求的确简单!”王阳明大笑着应了下来,待人准备好笔墨纸砚之后,他未加思索,便挥洒自如地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江上群山落照晴,江边万木起秋声。

    莫将分手看容易,知是重逢定几时。

    王阳明深谙古人之法,又主张“以书写心”,他曾遍观晋、唐、宋、元名家真迹,尤善楷、草二体,草书更是有“翩翩然凤翥而龙蟠”的美誉。

    这首离别诗,便是用草书而写。

    欧藏华凑近些欣赏,只觉得结字遒媚而灵活,间架内紧外松,颇有“道器合一以出天然”之意,忍不住称赞道:“好诗,更是好字!就算抄家也要秘密保留的那种好。”

    “那倒也不必!”王阳明见欧藏华喜欢,也很开心,听到他的话后也是吓了一跳。

    接着,他将笔递给了欧藏华,笑着说道:“也请欧师弟留一份墨宝吧!”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欧藏华笑着接过笔,王阳明便为他摊开了白纸。

    他稍加思索,才提笔写道:

    芦花舞雪映水波,一曲离愁醉中歌。

    异乡频送别离客,知己难寻日渐疏。

    人生交心无老少,论友何须先共鸣。

    欧藏华善于楷书与行书,每一笔一划轻盈而不失力度,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动,既有清新脱俗之感,又不失生命的灵动之美。

    王阳明满心欢喜的收下墨宝,这首送别诗他喜欢,字更喜欢!

章节目录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笔尖的梦想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笔尖的梦想乡并收藏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