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长沙府
张文双看了欧藏华写得弹词后,认为其中的用词过于华丽繁复,并不贴合乡间百姓的欣赏口味。
于是,她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弹词进行了一番改编,使其更加贴近乡野,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完成改编后,她心中带着忐忑,恭敬的请欧藏华审阅她的修改版本。
欧藏华心中有些惊讶,整个大明朝,敢改他文章的人可不多。
不过当他拿起来读了一遍后,又不得不承认,张文双修改之后的版本更加朗朗上口,虽然其中夹杂着不少黄段子.
抬头看向一脸紧张低着头装鹌鹑的师妹,欧藏华不禁笑着喊道:“张师妹。”
“大师兄我在!”
“你当衡山派掌门,我很放心。”
张文双先是一愣,接着反应了过来,一脸惊喜的抬头看向欧藏华。
欧藏华又继续说道:“不过这篇弹词的作者.就你来当吧!”
“啊?”
张文双下意识说道:“可这是大师兄的心血啊!”
“它不是!”
欧藏华顿了顿,才说道:“张师妹比我更适合做这个作者,若署名是我,反而不好。”
“好吧!”
张文双不明白欧藏华这话的意思,但想到对方可是朝廷大员,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也就不再深思了。
随后,她修书一封发回衡山,传令山上六十四名弟子长沙府集合,她自己带着两名武臣风雨兼程的赶了过去。
这些弟子之中,有的擅长二胡,有的擅长笛箫,有的擅长琵琶,有的擅长三弦。
张文双谨记欧藏华的要求,将他们按照乐器分成了三十二组,接着又用了五天时间,让他们背下了八千余字的《喜迎丈清地》,武臣们则逐字跟这些江湖游侠儿解释其中的缘由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确保他们在面对百姓的好奇询问时,能够条理清晰的做出解答。
看着六十四名弟子两两一组分散出去,张文双才算是松了口气。
欧藏华从应天府来到了南昌府,亲自为江西丈清土地之事收尾,其中牵扯到的大小官员,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了处罚,有的被一撸到底,换上了新科进士。有的则调任贵州,去为儒学传播做贡献。
总体来说,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紧接着,他便抽调走了武臣和部分京营将士,从江西进入湖广,开始为湖广的丈清土地做准备。
只是欧藏华没想到的是,他才刚刚进入湖广,就被一位大儒拦了下来。
此人名为叶性,科举不甚理想,不提也罢。
但叶性却以其高洁的人品和德行闻名于天下,是李东阳、王阳明、罗钦顺、余祜等人的好友。
弘治九年,长沙府通判陈钢恢复岳麓书院的旧貌,首创崇道祠,然后亲自请来叶性担任岳麓书院山长。
叶性也没有让陈钢失望,他一直致力振兴湖南文教,亲力亲为请来许多大儒讲学,为岳麓书院打响名声。
正德三年,王阳明因言事被贬为龙场驿丞,途经长沙府时曾到岳麓书院游览,并在书院留下了三首诗,但并未讲学。
直到正德十四年,从西北赶回来‘抢人’,才挤出一点空闲时间去岳麓书院讲学。
如今,王阳明已走,欧藏华又来,叶性自然不会放过这位本朝最年轻的尚书。
“欧大人出生湖广,饮湘江之水,食湘江之鱼,乃潇湘第一才子,名扬四海,声震寰宇。”
“今有末学后进,心怀仰慕之情,恳请欧大人拨冗垂顾,于百忙之中挤出些许宝贵时日,为后辈们指点迷津。”
叶性不愧是当世大儒,这话说得就很漂亮。
上来就先点明欧藏华的出身,然后吹捧,接着又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总而言之,你欧藏华出生潇湘,如今有本事了,你的后辈向你请教一些问题,请你抽出一点点时间,为大家解惑。
欧藏华想了想,长沙府就是三湘四水的中心,而在岳麓书院读书的,又都是长沙府、岳州府等地的乡绅子弟,正好可以跟他们说一说丈清土地的好处。
于是,他点了点头,对叶性说道:“叶先生如此看重我这微末之名,实乃我之荣幸。既然先生如此抬爱,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日子就定在三月二十,如何?”
“好哇!”
叶性听闻此言,很是高兴,当即说道:“多谢欧大人慨然允诺,实乃书院之幸,学子之福。老朽即刻启程,返回书院筹措一切事宜,以期妥善迎接欧大人莅临指导学问。”
说完,这老书生也顾不上休息,坐着他那辆略微老旧的马车,哼哧哼哧就往回赶,欧藏华拦都拦不住。
见此情形,他忍不住摇头苦笑一声,接着便深感佩服。
难怪此人能让那荒废百年之久的书院重新焕发生机,单凭他这份矢志不渝的执着以及对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就值得许多人学习。
而随着欧藏华进入潇湘地界,长沙府和岳州府的几位大地主默默的走到了一起。
一位面容狭长、须发飘逸的男子,语气凝重说道:“诸位同仁,江西同僚的悲惨境遇,已然摆在眼前,若湖广之地不想重蹈覆辙,我们必须设法自救,方能免于劫难。”
“怎么自救?”
坐在对面的白胖男子双手一摊,冷声道:“人家带着五军营精锐来的,江西三个月起义十多次,全部被镇压,全族发配西北!我算是看清了,就凭咱们手底下这群泥腿子,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一旁的白发老者道:“镇压起义的人是王阳明。”
白胖男子冷笑一声,反问道:“欧藏华三万对十万还能赢,这不比王王阳明更可怕?”
白发老者听闻此言,满意的闭上了嘴。
另一位肤色略显黝黑的男子,声音中带着不屈,反驳道:“难道依黄先生之见,我等就只能坐以待毙,束手无策了吗?”
此言一出,那位白白胖胖的黄地主顿时哑口无言,面露尴尬之色。他心中暗自思量,自己绝非坐以待毙之人,但更不愿送死。
“其实.在下还有一法!”
听闻这话,立刻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扭头看去,原来是华容县的周地主,这人子承父业没多久,见识不够,所以大家又默默的收回了目光。
周地主脸色一沉,知道自己这是被看轻了。
他咬了咬牙,冷声道:“既然无法正面击败欧藏华,那是否可以聘请杀手呢?”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这个方法早就在大家的脑海中盘旋了,只是有些上不得台面,大家都是读书人,说出来多伤名誉啊!
但现在不一样了,周先生说出来了,那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了.
于是,她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弹词进行了一番改编,使其更加贴近乡野,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完成改编后,她心中带着忐忑,恭敬的请欧藏华审阅她的修改版本。
欧藏华心中有些惊讶,整个大明朝,敢改他文章的人可不多。
不过当他拿起来读了一遍后,又不得不承认,张文双修改之后的版本更加朗朗上口,虽然其中夹杂着不少黄段子.
抬头看向一脸紧张低着头装鹌鹑的师妹,欧藏华不禁笑着喊道:“张师妹。”
“大师兄我在!”
“你当衡山派掌门,我很放心。”
张文双先是一愣,接着反应了过来,一脸惊喜的抬头看向欧藏华。
欧藏华又继续说道:“不过这篇弹词的作者.就你来当吧!”
“啊?”
张文双下意识说道:“可这是大师兄的心血啊!”
“它不是!”
欧藏华顿了顿,才说道:“张师妹比我更适合做这个作者,若署名是我,反而不好。”
“好吧!”
张文双不明白欧藏华这话的意思,但想到对方可是朝廷大员,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也就不再深思了。
随后,她修书一封发回衡山,传令山上六十四名弟子长沙府集合,她自己带着两名武臣风雨兼程的赶了过去。
这些弟子之中,有的擅长二胡,有的擅长笛箫,有的擅长琵琶,有的擅长三弦。
张文双谨记欧藏华的要求,将他们按照乐器分成了三十二组,接着又用了五天时间,让他们背下了八千余字的《喜迎丈清地》,武臣们则逐字跟这些江湖游侠儿解释其中的缘由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确保他们在面对百姓的好奇询问时,能够条理清晰的做出解答。
看着六十四名弟子两两一组分散出去,张文双才算是松了口气。
欧藏华从应天府来到了南昌府,亲自为江西丈清土地之事收尾,其中牵扯到的大小官员,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了处罚,有的被一撸到底,换上了新科进士。有的则调任贵州,去为儒学传播做贡献。
总体来说,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紧接着,他便抽调走了武臣和部分京营将士,从江西进入湖广,开始为湖广的丈清土地做准备。
只是欧藏华没想到的是,他才刚刚进入湖广,就被一位大儒拦了下来。
此人名为叶性,科举不甚理想,不提也罢。
但叶性却以其高洁的人品和德行闻名于天下,是李东阳、王阳明、罗钦顺、余祜等人的好友。
弘治九年,长沙府通判陈钢恢复岳麓书院的旧貌,首创崇道祠,然后亲自请来叶性担任岳麓书院山长。
叶性也没有让陈钢失望,他一直致力振兴湖南文教,亲力亲为请来许多大儒讲学,为岳麓书院打响名声。
正德三年,王阳明因言事被贬为龙场驿丞,途经长沙府时曾到岳麓书院游览,并在书院留下了三首诗,但并未讲学。
直到正德十四年,从西北赶回来‘抢人’,才挤出一点空闲时间去岳麓书院讲学。
如今,王阳明已走,欧藏华又来,叶性自然不会放过这位本朝最年轻的尚书。
“欧大人出生湖广,饮湘江之水,食湘江之鱼,乃潇湘第一才子,名扬四海,声震寰宇。”
“今有末学后进,心怀仰慕之情,恳请欧大人拨冗垂顾,于百忙之中挤出些许宝贵时日,为后辈们指点迷津。”
叶性不愧是当世大儒,这话说得就很漂亮。
上来就先点明欧藏华的出身,然后吹捧,接着又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总而言之,你欧藏华出生潇湘,如今有本事了,你的后辈向你请教一些问题,请你抽出一点点时间,为大家解惑。
欧藏华想了想,长沙府就是三湘四水的中心,而在岳麓书院读书的,又都是长沙府、岳州府等地的乡绅子弟,正好可以跟他们说一说丈清土地的好处。
于是,他点了点头,对叶性说道:“叶先生如此看重我这微末之名,实乃我之荣幸。既然先生如此抬爱,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日子就定在三月二十,如何?”
“好哇!”
叶性听闻此言,很是高兴,当即说道:“多谢欧大人慨然允诺,实乃书院之幸,学子之福。老朽即刻启程,返回书院筹措一切事宜,以期妥善迎接欧大人莅临指导学问。”
说完,这老书生也顾不上休息,坐着他那辆略微老旧的马车,哼哧哼哧就往回赶,欧藏华拦都拦不住。
见此情形,他忍不住摇头苦笑一声,接着便深感佩服。
难怪此人能让那荒废百年之久的书院重新焕发生机,单凭他这份矢志不渝的执着以及对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就值得许多人学习。
而随着欧藏华进入潇湘地界,长沙府和岳州府的几位大地主默默的走到了一起。
一位面容狭长、须发飘逸的男子,语气凝重说道:“诸位同仁,江西同僚的悲惨境遇,已然摆在眼前,若湖广之地不想重蹈覆辙,我们必须设法自救,方能免于劫难。”
“怎么自救?”
坐在对面的白胖男子双手一摊,冷声道:“人家带着五军营精锐来的,江西三个月起义十多次,全部被镇压,全族发配西北!我算是看清了,就凭咱们手底下这群泥腿子,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一旁的白发老者道:“镇压起义的人是王阳明。”
白胖男子冷笑一声,反问道:“欧藏华三万对十万还能赢,这不比王王阳明更可怕?”
白发老者听闻此言,满意的闭上了嘴。
另一位肤色略显黝黑的男子,声音中带着不屈,反驳道:“难道依黄先生之见,我等就只能坐以待毙,束手无策了吗?”
此言一出,那位白白胖胖的黄地主顿时哑口无言,面露尴尬之色。他心中暗自思量,自己绝非坐以待毙之人,但更不愿送死。
“其实.在下还有一法!”
听闻这话,立刻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扭头看去,原来是华容县的周地主,这人子承父业没多久,见识不够,所以大家又默默的收回了目光。
周地主脸色一沉,知道自己这是被看轻了。
他咬了咬牙,冷声道:“既然无法正面击败欧藏华,那是否可以聘请杀手呢?”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这个方法早就在大家的脑海中盘旋了,只是有些上不得台面,大家都是读书人,说出来多伤名誉啊!
但现在不一样了,周先生说出来了,那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