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解苓儿进得上房院子时,菘蓝正从书房里走出来,见了解苓儿便请她备两份茶水送进书房。
“有客来了吗?”解苓儿问道。
“离掌事来了,正在书房和家主议事。”菘蓝答道。
……
片刻后,解苓儿端着茶盘走进了萧君迁书房,进屋之后,就见得萧君迁坐在上首,萧离则坐在下首一点的小几旁。
解苓儿先将一只粉瓣水青瓷的茶盏奉给了萧君迁,又将另一只白瓷茶盏放在了萧离手边的小几上。萧离朝她看了一眼,面上神色仍是冷冷的没什么表情,解苓儿已是习惯他的脸色,只朝他轻笑了下,而后退到一旁,默默着整理起了萧君迁堆放在一旁架子上的文书来。
“家主,此次我们去庆城,来回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一路上人力物力花费无数。若是我们在庆城也设一家清宜堂分堂,届时有了自己的库房,再于当地置些田庄自行种植药材,便也就免了来回运送之耗费,也解了庆城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片刻后,便听得萧离对着萧君迁开口说话了。
萧君迁听得面露沉吟之色,过了片刻才道:“你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只是,
在庆城设分堂,倒不若在距离应城仅百里的越州设的好。”
“越州?可据我所知,可越州人口不足万户,较之庆城明显稍逊一些啊。”萧离有些惊讶地道。
“越州如今虽比不上庆城,可用不了多久,越州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届时周边州县,包括庆城在城,大多数人都会争相涌入越州。”萧君迁轻缓着声音一脸笃定地道。
“这是为何?他们为什么都要涌入越州?”萧离越发疑惑不解了。
萧君迁闻言朝萧离看了一眼,而后敛着眉眼道:“你忘了,朝中那位新相,他原籍是在哪里的吗?”
萧离听得这话,先是愣了下,而后却是一拍脑门道:“哎呀,我怎么没想起这岔,那秦相爷可是土生土长的越州人啊!”
萧离说话之时,看向萧君迁的双眼之中迸出了光彩,面上也都是崇拜和佩服之意,完全没了平日里那般阴沉冷郁之息,就是个恣意开朗,意气风发的少年人模样。
解苓儿站在一旁,手上慢慢整理着文书,可眼神总有意无意地朝萧离这边看一眼,这会儿见了萧离的神色,她越发生了惊讶。她感觉得出来,萧离在萧君迁跟前,便会卸掉浑身的尖锐与防备,满眼满心里都是欢喜,崇敬和信赖。
“不知当年的江离被那人牙子带去了什么地方?他有没有受过什么苦,后来又是怎么到萧君迁身边的?”解苓儿在心里暗自嘀咕着道。
“家主,等忙过了过阵子我就去趟越州,只要您允可,我争取年底之前落实越州清宜堂所有的事宜。”解苓儿正走神间,便听得萧离站起身来,对着萧君迁一拱手道。
“你这倒是听风就是雨了。”萧君迁的语气听起来像是斥责,可他面含笑意,分明是认同萧离的想法。
“家主一向看得远看得准,萧离听家主的,保准不会出一丁点差子!”萧离也笑了起来。
萧君迁听得这话也轻笑了下,抬手朝萧离轻挥了下,萧离立即会意,于是行礼告退出门去了。
解苓儿又下意识地朝萧离的背影看了过去,她这个动作却是引来了萧君迁的注目。
“看什么呢?”萧君迁开口了,语气淡淡的,似是隐着一丝不悦。
被他冷不丁的这样一问,解苓儿倒有些心虚了,赶紧将眼光自门口收了回去,转脸过去见得萧君迁冷着脸好似有些不高兴,她只得有些尴尬地轻笑了下,口中却是道:“我在琢磨家主和离掌事说的话呢。”
“什么话?”萧君迁冷声问道。
“为什么不在庆城设清宜堂分堂,而非要去越州设,这与当朝相爷又有什么关系?家主怎么又知晓越州马上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解苓儿看着萧君迁问得一脸的疑惑之色。
原来她在琢磨这事,萧君迁听得这话似是松了一口气,顿了片刻才开口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富贵不还故乡,如锦衣夜行?”
“嗯,在书上看过,是西楚霸王说的。”解苓儿点头答道。
“当朝新相秦玉,为人狷巧且好大喜功,他为相之后,曾在圣上跟前进言,力邀圣上去他的家乡越州巡游。圣上虽暂时未应,但相信以秦玉之能,游说圣上越州之行只在早晚。届时越州势必要大兴土木,而越州的人力物力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工事,这对于其周边州县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商机,到候各商户、能工巧匠以及三教九流皆会涌入越州。”萧君迁耐着性子为解苓儿仔细解释了起来。
解苓儿听得这才恍然大悟,看向萧君迁的眼神内也有了一丝佩服来,她上前一步面上浅笑盈盈道:“人吃五谷杂粮,总会有个头痛脑热的,这入越州城内的人多了,药铺医馆的需求便也要多起来,清宜堂赶在此之前于越州设立分堂,便算得未雨绸缪,占得先机了。”
萧君迁听得点了点头,见他面含轻笑一脸愉悦之状,解苓儿不由得胆子大了些,口中紧接着道:“圣上出巡,宰相荣归,可谓是百年难遇。到时候,要是能跟着离掌事去一趟越州,去亲眼目睹这一盛事就好了!”
解苓儿是半开玩笑的口气说的,可萧君迁一听这话,脸色竟是黯了下,瞥了她一眼,没有接着话,只状似无意般地问道:“你觉得……萧离如何?”
“离掌事嘛,人生得好看,又是个聪明能干的,当真是个百里挑一的人物!”解苓儿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道。
萧君迁哪料到她不仅答得贼快,还用了“百里挑一”这样的词来形容萧离,一时间心里就极不舒服起来,面上又不好发作,只得伸手拿起几上的茶盏,递到嘴边一口气喝了好几口。
“家主,您这是渴了么?我再去给您续些水来?”解苓儿见状赶紧很是贴心地问道。
“不必,喝饱了。”萧君迁声音将闷闷的,还将茶盏重重搁在了茶几上。
他这是怎么了?看着萧君迁的神色,解苓儿有些纳闷了,心道刚刚明明还是和颜悦色的,这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解苓儿还在心里犯着嘀咕,这时便听得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又声音在院外响了起来。
“二哥,二哥,你在吗?”
是萧南星的声音,解苓儿听得面上露了些许惊讶来,自上次在书房对弈之后,已是好一阵子没见过萧南星,也不知这会儿火急火燎地做什么来了。
解苓儿对着萧君迁轻轻福了个礼,正待退至一旁去,可这时萧南星就已经推开门大步走了进来。
“二哥……”萧南星进门就喊了一声,一眼又见得解苓儿也在,当即面上一喜,赶紧又道:“苓儿你也在啊!还真巧!”
解苓儿只得转过身来,面对着萧南星行礼问了安。
“苓儿,我才刚到家,就听人说你在大街上被人抢走了又被毒蛇咬了,怎么回事?你如今可都好了?”萧南星快步走到了解苓儿跟前,将她一下打量着又一脸关切地问道。
“谢三爷关心,没什么大事,那天我被贼人绑了去,侥幸逃了出来又被人救了,回来后家主替我治好了毒蛇,如今都好了。”解苓儿赶紧回答道。
萧南星听得这话面露轻松之色,顿了下又转脸看向萧君迁道:“二哥,贼人可曾找到了?他竟敢抢我们家的人,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找到人后交给我,我定要给他大卸八块给苓儿解气!”
“这事不劳你费心。”萧君迁一副不怎么想理会他的模样。
萧南星听了也不在意,只转过身朝门外喊了喊了一声道:“你们进来吧!”
门外有人立即应声,片刻过后,就有几个着蓝衫的小厮抬着三只箱子进了门,萧南星指挥着小厮们将箱子放了下来又打发他们出门去了。
“这些是什么?”萧君迁指着箱子问。
“惠州土仪啊,从前二哥每次出远门归来,总不忘给我捎回各色礼物,我可都记在心上的。这次应朋友邀约出惠州玩了一阵,就随便买了一些当地土仪,也算是我这做弟弟的一点心意。”萧南星笑嘻嘻地道。
“花言巧语。”萧君迁低斥了一声,可面上还是忍不住露了一丝欢喜来。
萧南星见了萧君迁的神色,面上笑意越发多了,他走到一只箱子跟前道:“二哥,我给你打开看看可喜欢?”
萧君迁听得没说话,可人已是自座上起了身,踱步至了萧南星的身侧。萧南星伸手将箱子打开了,便见里面放着些文房四宝,各色檀香扇,还有香囊扇坠之类的物件儿。萧君迁抬手拿起一只砚台,放在手里摩挲了下,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有给大哥带一份吗?”萧君迁转向萧南星问道。
“人家可是谪仙下凡,我这大俗人买的东西,可不敢拿去污他的眼……”萧南星说得一脸的不屑之色。
“你哪来这些歪道理?”萧君迁斜了他一眼。
萧南星还准备还嘴,可眼一抬见了萧君迁的眼神,立即面上一怂,口中嘟囊着道:“行行行,我回去拿些东西叫人送过去就是了。”
萧君迁听得不再说话,只弯起唇角轻笑了下,而后又看向第二只箱子,示意萧南星也打开看看,萧南星一脸欣然地走了过去,可当那箱子盖子打开一半时,萧南星突然想来什么来,竟是“叭”的一声将盖子又给合了起来。
“嘿嘿,这里面的东西有些特殊,大白天不适合看,等到夜静人深的时候,二哥再慢慢欣赏才好。”萧南星一边笑着,一边还看了解苓儿一眼,面上的笑得有些心虚的感觉。
什么劳什子,还白天不能看晚上看的,不就是不想当着我的面看吗?解苓儿在心里嘀咕了一声。
萧南星则不待萧君迁有所反应,已是抬手飞快打开了另外一只箱子。这只箱子内竟装着的泥塑彩绘小人,一只只都用青绡罩的匣子装着的,整整齐齐的一溜子排开。那些泥人个个雕得精细圆润,不仅神态惟妙惟肖,色彩更是秀丽明隽,令人一见就生了喜爱之意。
解苓儿也忍不住踮着脚朝那些泥塑看着,萧南星抬眼间发现了,于是朝她招手道:“苓儿,你过来……”
解苓儿以为萧南星要吩咐她什么,于是答应一声走了过去。却不料萧南星却是指子装泥塑的箱子道:“苓儿,你挑几个你喜欢的。”
“啊,这,不,我不能要……”解苓儿忙摆手婉拒道。
“让你挑你就挑好了,这么些呢,又不能当饭吃。”萧君迁见她推辞,于是瞥她一眼道。
解苓儿听得这话倒是不好意思再拒绝了,于是道了声谢,而后便微弯了腰,眼光在那箱泥塑小人身上来回看了起来。
解苓儿看了一圈过后,竟是有了一个意外发现,其中有个泥塑雕的是位小公子,一头乌发,身上是一件黛色的束腰袍子。解苓儿一眼看见就有些喜欢了,于是伸手过去,将那泥塑自青纱匣子里拿了起来,拿到手上一仔细看了看,就发现这个泥塑小公子雕得极为传神,不仅面容隽秀,五官精致,神情里还透着一般清冷儒雅的气息。
“怎么只拿一个,不再多挑些吗?”萧南星看着解苓儿问道。
“不用了,这个就极好。多谢三爷。”解苓儿将只泥塑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笑得眉眼弯弯。
“这样好了,我那屋里还好些别的小玩意儿,你空了就过去看一看,有喜欢的就尽管拿。”萧南星大手一挥很是大方地道。
我躲着你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往青琅苑去?解苓儿心里嘀咕了一声,面上还是笑盈盈点头道谢。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句说得一团和气,完全没有注意萧君迁此时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准确的说,自打解苓儿自箱子里拿出那只泥塑小人时,他的脸色就骤然变了。
那只泥塑小人身上塑的黛色袍子,无论是色彩还是样式,都与今日萧离身上穿的那件黛色锦袍很是相像。
……
午饭的时候,解苓儿回了住处,将那只小泥塑拿出来放在了桌子上,自己坐在桌边仔细看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喜欢,还用指尖轻轻戳了戳那小人的脸颊。
“咦,这哪来的泥塑,倒是好看得紧……”紫苏进门来看见了,也凑至解苓儿跟前一块看了看,然后一脸好奇地问道。
“是三爷自惠州带回来的,今日他去家主房里送土仪,顺手送了一个给我。”解苓儿解释道。
“紫苏,你仔细瞧瞧,可觉得眼熟?”解苓儿拉住了正要起身收拾桌子吃饭的紫苏。
紫苏无奈只得又坐下看了看,过了片刻,唇角就弯了起来,看向解苓儿的眼神里也带了一丝深意来。
“你看着也像吧?我呀,特意挑的这个。以后我当差时要是受了气,回来就可以拿它解气儿。”解苓儿一边说着,一边又用指尖在那泥塑小人的额头上点了点。
紫苏见状“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桌子上的那泥塑小人,五官隽秀精致,神情清冷儒雅,分明与萧君迁有几份神似。
“有客来了吗?”解苓儿问道。
“离掌事来了,正在书房和家主议事。”菘蓝答道。
……
片刻后,解苓儿端着茶盘走进了萧君迁书房,进屋之后,就见得萧君迁坐在上首,萧离则坐在下首一点的小几旁。
解苓儿先将一只粉瓣水青瓷的茶盏奉给了萧君迁,又将另一只白瓷茶盏放在了萧离手边的小几上。萧离朝她看了一眼,面上神色仍是冷冷的没什么表情,解苓儿已是习惯他的脸色,只朝他轻笑了下,而后退到一旁,默默着整理起了萧君迁堆放在一旁架子上的文书来。
“家主,此次我们去庆城,来回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一路上人力物力花费无数。若是我们在庆城也设一家清宜堂分堂,届时有了自己的库房,再于当地置些田庄自行种植药材,便也就免了来回运送之耗费,也解了庆城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片刻后,便听得萧离对着萧君迁开口说话了。
萧君迁听得面露沉吟之色,过了片刻才道:“你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只是,
在庆城设分堂,倒不若在距离应城仅百里的越州设的好。”
“越州?可据我所知,可越州人口不足万户,较之庆城明显稍逊一些啊。”萧离有些惊讶地道。
“越州如今虽比不上庆城,可用不了多久,越州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届时周边州县,包括庆城在城,大多数人都会争相涌入越州。”萧君迁轻缓着声音一脸笃定地道。
“这是为何?他们为什么都要涌入越州?”萧离越发疑惑不解了。
萧君迁闻言朝萧离看了一眼,而后敛着眉眼道:“你忘了,朝中那位新相,他原籍是在哪里的吗?”
萧离听得这话,先是愣了下,而后却是一拍脑门道:“哎呀,我怎么没想起这岔,那秦相爷可是土生土长的越州人啊!”
萧离说话之时,看向萧君迁的双眼之中迸出了光彩,面上也都是崇拜和佩服之意,完全没了平日里那般阴沉冷郁之息,就是个恣意开朗,意气风发的少年人模样。
解苓儿站在一旁,手上慢慢整理着文书,可眼神总有意无意地朝萧离这边看一眼,这会儿见了萧离的神色,她越发生了惊讶。她感觉得出来,萧离在萧君迁跟前,便会卸掉浑身的尖锐与防备,满眼满心里都是欢喜,崇敬和信赖。
“不知当年的江离被那人牙子带去了什么地方?他有没有受过什么苦,后来又是怎么到萧君迁身边的?”解苓儿在心里暗自嘀咕着道。
“家主,等忙过了过阵子我就去趟越州,只要您允可,我争取年底之前落实越州清宜堂所有的事宜。”解苓儿正走神间,便听得萧离站起身来,对着萧君迁一拱手道。
“你这倒是听风就是雨了。”萧君迁的语气听起来像是斥责,可他面含笑意,分明是认同萧离的想法。
“家主一向看得远看得准,萧离听家主的,保准不会出一丁点差子!”萧离也笑了起来。
萧君迁听得这话也轻笑了下,抬手朝萧离轻挥了下,萧离立即会意,于是行礼告退出门去了。
解苓儿又下意识地朝萧离的背影看了过去,她这个动作却是引来了萧君迁的注目。
“看什么呢?”萧君迁开口了,语气淡淡的,似是隐着一丝不悦。
被他冷不丁的这样一问,解苓儿倒有些心虚了,赶紧将眼光自门口收了回去,转脸过去见得萧君迁冷着脸好似有些不高兴,她只得有些尴尬地轻笑了下,口中却是道:“我在琢磨家主和离掌事说的话呢。”
“什么话?”萧君迁冷声问道。
“为什么不在庆城设清宜堂分堂,而非要去越州设,这与当朝相爷又有什么关系?家主怎么又知晓越州马上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解苓儿看着萧君迁问得一脸的疑惑之色。
原来她在琢磨这事,萧君迁听得这话似是松了一口气,顿了片刻才开口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富贵不还故乡,如锦衣夜行?”
“嗯,在书上看过,是西楚霸王说的。”解苓儿点头答道。
“当朝新相秦玉,为人狷巧且好大喜功,他为相之后,曾在圣上跟前进言,力邀圣上去他的家乡越州巡游。圣上虽暂时未应,但相信以秦玉之能,游说圣上越州之行只在早晚。届时越州势必要大兴土木,而越州的人力物力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工事,这对于其周边州县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商机,到候各商户、能工巧匠以及三教九流皆会涌入越州。”萧君迁耐着性子为解苓儿仔细解释了起来。
解苓儿听得这才恍然大悟,看向萧君迁的眼神内也有了一丝佩服来,她上前一步面上浅笑盈盈道:“人吃五谷杂粮,总会有个头痛脑热的,这入越州城内的人多了,药铺医馆的需求便也要多起来,清宜堂赶在此之前于越州设立分堂,便算得未雨绸缪,占得先机了。”
萧君迁听得点了点头,见他面含轻笑一脸愉悦之状,解苓儿不由得胆子大了些,口中紧接着道:“圣上出巡,宰相荣归,可谓是百年难遇。到时候,要是能跟着离掌事去一趟越州,去亲眼目睹这一盛事就好了!”
解苓儿是半开玩笑的口气说的,可萧君迁一听这话,脸色竟是黯了下,瞥了她一眼,没有接着话,只状似无意般地问道:“你觉得……萧离如何?”
“离掌事嘛,人生得好看,又是个聪明能干的,当真是个百里挑一的人物!”解苓儿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道。
萧君迁哪料到她不仅答得贼快,还用了“百里挑一”这样的词来形容萧离,一时间心里就极不舒服起来,面上又不好发作,只得伸手拿起几上的茶盏,递到嘴边一口气喝了好几口。
“家主,您这是渴了么?我再去给您续些水来?”解苓儿见状赶紧很是贴心地问道。
“不必,喝饱了。”萧君迁声音将闷闷的,还将茶盏重重搁在了茶几上。
他这是怎么了?看着萧君迁的神色,解苓儿有些纳闷了,心道刚刚明明还是和颜悦色的,这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解苓儿还在心里犯着嘀咕,这时便听得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又声音在院外响了起来。
“二哥,二哥,你在吗?”
是萧南星的声音,解苓儿听得面上露了些许惊讶来,自上次在书房对弈之后,已是好一阵子没见过萧南星,也不知这会儿火急火燎地做什么来了。
解苓儿对着萧君迁轻轻福了个礼,正待退至一旁去,可这时萧南星就已经推开门大步走了进来。
“二哥……”萧南星进门就喊了一声,一眼又见得解苓儿也在,当即面上一喜,赶紧又道:“苓儿你也在啊!还真巧!”
解苓儿只得转过身来,面对着萧南星行礼问了安。
“苓儿,我才刚到家,就听人说你在大街上被人抢走了又被毒蛇咬了,怎么回事?你如今可都好了?”萧南星快步走到了解苓儿跟前,将她一下打量着又一脸关切地问道。
“谢三爷关心,没什么大事,那天我被贼人绑了去,侥幸逃了出来又被人救了,回来后家主替我治好了毒蛇,如今都好了。”解苓儿赶紧回答道。
萧南星听得这话面露轻松之色,顿了下又转脸看向萧君迁道:“二哥,贼人可曾找到了?他竟敢抢我们家的人,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找到人后交给我,我定要给他大卸八块给苓儿解气!”
“这事不劳你费心。”萧君迁一副不怎么想理会他的模样。
萧南星听了也不在意,只转过身朝门外喊了喊了一声道:“你们进来吧!”
门外有人立即应声,片刻过后,就有几个着蓝衫的小厮抬着三只箱子进了门,萧南星指挥着小厮们将箱子放了下来又打发他们出门去了。
“这些是什么?”萧君迁指着箱子问。
“惠州土仪啊,从前二哥每次出远门归来,总不忘给我捎回各色礼物,我可都记在心上的。这次应朋友邀约出惠州玩了一阵,就随便买了一些当地土仪,也算是我这做弟弟的一点心意。”萧南星笑嘻嘻地道。
“花言巧语。”萧君迁低斥了一声,可面上还是忍不住露了一丝欢喜来。
萧南星见了萧君迁的神色,面上笑意越发多了,他走到一只箱子跟前道:“二哥,我给你打开看看可喜欢?”
萧君迁听得没说话,可人已是自座上起了身,踱步至了萧南星的身侧。萧南星伸手将箱子打开了,便见里面放着些文房四宝,各色檀香扇,还有香囊扇坠之类的物件儿。萧君迁抬手拿起一只砚台,放在手里摩挲了下,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有给大哥带一份吗?”萧君迁转向萧南星问道。
“人家可是谪仙下凡,我这大俗人买的东西,可不敢拿去污他的眼……”萧南星说得一脸的不屑之色。
“你哪来这些歪道理?”萧君迁斜了他一眼。
萧南星还准备还嘴,可眼一抬见了萧君迁的眼神,立即面上一怂,口中嘟囊着道:“行行行,我回去拿些东西叫人送过去就是了。”
萧君迁听得不再说话,只弯起唇角轻笑了下,而后又看向第二只箱子,示意萧南星也打开看看,萧南星一脸欣然地走了过去,可当那箱子盖子打开一半时,萧南星突然想来什么来,竟是“叭”的一声将盖子又给合了起来。
“嘿嘿,这里面的东西有些特殊,大白天不适合看,等到夜静人深的时候,二哥再慢慢欣赏才好。”萧南星一边笑着,一边还看了解苓儿一眼,面上的笑得有些心虚的感觉。
什么劳什子,还白天不能看晚上看的,不就是不想当着我的面看吗?解苓儿在心里嘀咕了一声。
萧南星则不待萧君迁有所反应,已是抬手飞快打开了另外一只箱子。这只箱子内竟装着的泥塑彩绘小人,一只只都用青绡罩的匣子装着的,整整齐齐的一溜子排开。那些泥人个个雕得精细圆润,不仅神态惟妙惟肖,色彩更是秀丽明隽,令人一见就生了喜爱之意。
解苓儿也忍不住踮着脚朝那些泥塑看着,萧南星抬眼间发现了,于是朝她招手道:“苓儿,你过来……”
解苓儿以为萧南星要吩咐她什么,于是答应一声走了过去。却不料萧南星却是指子装泥塑的箱子道:“苓儿,你挑几个你喜欢的。”
“啊,这,不,我不能要……”解苓儿忙摆手婉拒道。
“让你挑你就挑好了,这么些呢,又不能当饭吃。”萧君迁见她推辞,于是瞥她一眼道。
解苓儿听得这话倒是不好意思再拒绝了,于是道了声谢,而后便微弯了腰,眼光在那箱泥塑小人身上来回看了起来。
解苓儿看了一圈过后,竟是有了一个意外发现,其中有个泥塑雕的是位小公子,一头乌发,身上是一件黛色的束腰袍子。解苓儿一眼看见就有些喜欢了,于是伸手过去,将那泥塑自青纱匣子里拿了起来,拿到手上一仔细看了看,就发现这个泥塑小公子雕得极为传神,不仅面容隽秀,五官精致,神情里还透着一般清冷儒雅的气息。
“怎么只拿一个,不再多挑些吗?”萧南星看着解苓儿问道。
“不用了,这个就极好。多谢三爷。”解苓儿将只泥塑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笑得眉眼弯弯。
“这样好了,我那屋里还好些别的小玩意儿,你空了就过去看一看,有喜欢的就尽管拿。”萧南星大手一挥很是大方地道。
我躲着你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往青琅苑去?解苓儿心里嘀咕了一声,面上还是笑盈盈点头道谢。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句说得一团和气,完全没有注意萧君迁此时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准确的说,自打解苓儿自箱子里拿出那只泥塑小人时,他的脸色就骤然变了。
那只泥塑小人身上塑的黛色袍子,无论是色彩还是样式,都与今日萧离身上穿的那件黛色锦袍很是相像。
……
午饭的时候,解苓儿回了住处,将那只小泥塑拿出来放在了桌子上,自己坐在桌边仔细看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喜欢,还用指尖轻轻戳了戳那小人的脸颊。
“咦,这哪来的泥塑,倒是好看得紧……”紫苏进门来看见了,也凑至解苓儿跟前一块看了看,然后一脸好奇地问道。
“是三爷自惠州带回来的,今日他去家主房里送土仪,顺手送了一个给我。”解苓儿解释道。
“紫苏,你仔细瞧瞧,可觉得眼熟?”解苓儿拉住了正要起身收拾桌子吃饭的紫苏。
紫苏无奈只得又坐下看了看,过了片刻,唇角就弯了起来,看向解苓儿的眼神里也带了一丝深意来。
“你看着也像吧?我呀,特意挑的这个。以后我当差时要是受了气,回来就可以拿它解气儿。”解苓儿一边说着,一边又用指尖在那泥塑小人的额头上点了点。
紫苏见状“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桌子上的那泥塑小人,五官隽秀精致,神情清冷儒雅,分明与萧君迁有几份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