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跑得飞快,约莫着两盏茶的功夫过后就缓缓减速然后停了下来。
“家主,安济院到了!”萧离站在车外唤了一声,又伸手掀开了车帘。
萧君迁听得立即起了身,弯着腰又搭着萧离的手臂下了车。解苓儿也赶紧抱起了药箱,猫着腰下车之时,一眼便见萧离站在车外,她赶紧露了笑意,口中很是热络地打招呼道:“离掌事!”
萧离却是面无表情,只伸手将她怀里的药箱一把拿了过去,然后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大步跟着萧君迁身后。
“这家伙……”被萧离一脸冷漠对待的解苓儿气笑不得的嘀咕了一声,然后也利索着跳了下马车,飞起脚步追了上前。
安济院的门口已是有一群人候在那里,见得萧君迁前来,纷纷上前来见礼。
“都免了,那孩子在那里?”萧君迁脚下不停道。
“请家主随小人来!”一着长袍的中年清瘦男子上了前。
萧君迁点点头,那男子便快步在前带起了路,解苓儿在跟在众人身后赶了进去。
进得院门,便发现里面甚是宽阔,东西两边,分列着一排排整齐的大瓦房。瓦房的廊下,或坐或站,皆是些老人或是孩童。见得众人簇拥着萧君迁进来,那些人的脸上,都露了十分欢喜的神色。
“家主来了,小平安有救了!”有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激动着声音道。
“家主,小平安哥哥太可怜了,您一定要治好他!”有稚嫩的童音响了起来。
解苓儿循声看了过去,就发现说话的是个小姑娘,只有七八岁的模样,生得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看起来甚是可爱。只是,她的右边衣袖,却是空荡荡的耷拉了下来。
“她,她只有一只手吗?”解苓儿一时惊愕住了,再抬眼仔细看看,就发现这里的孩子,大多身体都有些缺陷,有缺胳膊,也柱着拐杖跛着腿的,有眼神空洞一看就是盲人的,还是面有大块胎记样貌异于常人的。
“大家伙且放宽心,我会尽力的!”萧君迁脚步不停,却还是不忘朝众人挥手宽慰着,与众人都是一副很是熟稔的模样。
一行人很快进了后院的一间屋子内,进门后就发现里面的榻上躺着一个孩子,榻边围着好几个人。见得有人进来,榻边一个留着髭须作医士装扮的中年男子赶紧站起身来。
“家主……”那男子向萧君迁行礼。
“刘医士,先说说病人的状况。”萧俊迁摆着手,人已是到了榻前。
“家主,这孩子状况不太好,昨天才救回来时,就发现他形体消瘦极为虚弱,细查之下,他身患心疾,且身体多处有伤,双腿已然溃烂流脓,已是垂危之像,虽经一夜急救,也只能堪堪保住了他心脉,如今他意识全无,口噤不开,药石一点也不能进,实在令人担心……”刘医士说得一脸的焦灼之色。
这是谁家的苦命孩子?不但有病,身上还有多处旧伤?解苓儿听得心中惊讶,忙悄悄走到榻边看了一眼,这一看却是心中一揪,面露不忍之色。榻上躺着一名男孩儿,约莫八、九岁的模样。一张脸如同蜡纸一般,双眼紧紧闭着,整个人都瘦得脱了形,颧骨突起,两腮凹陷。细木棒一样的脖子以及四肢之上,皆是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伤疤,有新有旧,令人不忍直视。一双小腿都被裹上了厚厚的纱布,想是刚才刘医士所说的溃烂流脓之处。
“是什么人竟如此恶毒,竟对一个孩子下如此狠手?”
解苓儿轻轻低喃了一声,然后又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向侧的萧离,一时就发现他的神色好像有些不大对劲。他的一双眼睛定定地看着榻上的孩子,平日里一向冷傲的脸上,此刻皆是深深的愤怒之色,一双手也是紧捏着拳头似是在颤抖。
“他这是怎么了,是由这孩子想到了从前的遭遇吗?这孩子身上的伤一看就是被人虐待而成的,当年的他也曾被人牙子毒打,给他敷药的时候,看他的背上也和这孩子一样,密密麻麻的全是伤疤……”解苓儿心中这般想着,看向萧离的眸光内,就又多了一线关切之意。
解苓儿的注视终于引起了萧离的注意,他转过脸看了解苓儿一眼,见得解苓儿一脸探究加关切的眼神,他顿时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神色骤然转冷,眼神内还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这人,还是那副德性……”解苓儿在心里嘀咕了一声,而后若无其事地收回眼光,看向正坐在榻前实施救治的萧君迁身上。
萧君迁已是自药箱内拿了银针出来,这会儿正在孩子的头顶,人中,肩上以及足底等处依次下针。
约莫两盏茶功夫过后,萧君迁依次将银针收了起来。从首至终,众人皆都屏住呼吸盯着那孩子看着,这会儿见得已是收了针,可榻上的孩子还是静悄悄的一丝动静没有,所有人的心一时间都悬到了嗓子眼。
“家主,动了,他手指动了下。”就在众人心焦之时,刘医士突然指着榻上的孩子惊呼了一声。
手指动了,说明是有意识了,也就是这孩子有救了!解苓儿听得心里一阵兴奋,忙踮脚朝榻上看了过去,这次她也看得清楚了,那孩子的手指的确在微微动弹着。她心头一阵狂喜,忙朝萧君迁看了一眼。
萧君迁不似众人那般激动,他面色平静,伸手搭在了那孩子的手腕脉息之上,片刻之后收回了手,又看向刘医士道:“备了何药?”
“回家主,已早早备下了参附汤。”刘医士赶紧答道。
萧君迁听得点了点头,口中又吩咐道:“可用,立刻灌下汤药。”
刘医士立即答应一声,站在刘医士身后的小徒弟立即快步走出门外,片刻后返回来,手里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刘医士在榻边伏下身子,伸手托了那孩子的下巴微微用了力,就发现他口齿已开,已是能灌进了药了。刘医士面露惊喜之色,赶紧让小徒弟上前来,托起那孩子的脑袋,将碗中的慢慢灌入了他的口中。
“家主这一手针刺之法可谓是出神入化。先前这孩子一直口噤不开,小人用过白矾,冰片,也试过细辛、皂角吹鼻,可都一点也不奏效。没想到家主一出手,便有这般奇效。”刘医医看着碗内的汤药渐渐见底,忍不住由衷称赞起了萧君迁的医术,语气中皆是崇敬和羡慕之意。
萧君迁听得没说话,只微微笑了下,然后眼光又自那孩子的脸上及四肢慢慢看过,顿了片刻便又问道:“这孩子身上的伤,应是长期受虐所致,你们是从哪里救他回来的,知道是什么人伤他如此吗?”
听得萧君迁相问,屋内一位生着一张圆脸的大婶上了前,对着萧君迁福身一礼道:“家主,这孩子,是我们院里人外出巡视之时,在城中万福楼的后门口发现的,当时他已是趴在地上不能动弹。听万福楼里的人说了,这孩子来了有几天了,刚来还能慢慢走,后来只能用爬的,他一直在周边几个饭馆附近转悠,靠吃泔水桶里的食物果裹腹……”
那位大婶说到这里,语气哽咽面露不忍之色,抬眼朝榻上的瘦弱身子看了一眼,紧接着又道:“昨晚他未完全昏厥之前,我曾听见他梦中呓语,说的是,阿娘,求您别打了,我这就去干活……唉,想来他口中的阿娘,不是亲娘,是个心狠的后母……”
大婶说到这里,忍不住抬袖轻轻拭了下眼角,解苓儿听得也忍不住心头一阵难受,又下意识地朝身侧萧离看了一眼,这时就发现萧离神色大变,他眼角发红,一双手也捏成了拳头,手背青筋绽出,似是在竭力按捺着自己的情绪。
解苓儿此时已是可以确定,萧离之所以这般模样,皆是由这孩子想起了自己幼年之年遭遇的不幸。她有心劝慰一声,却又担心让他因此让他生出恼怒来。当即也就没开口,只悄悄朝他注视着。
片刻之后,萧离再次发现了解苓儿的目光,他果然面生蕴怒,朝解苓儿冷冷瞥了一眼,然后转过身去,默默朝门外方向走了出去。
解苓儿看着萧离的背影,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再抬眼看向榻上的孩子时,就发现他脸色已是有些回还,额上的大汗也渐渐止了。而萧君迁正在与刘医士及那位大婶在嘱咐着什么。
这孩子已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是萧君迁凭借精湛的医术硬生生将他拉了回来。解苓儿心里这般想着,看向萧君迁的眼神内,便多了一丝崇敬之意。
见他仍在忙碌着,她没有打扰他,只悄悄挪了脚步往门外走了出去。
“萧离他去了哪里,莫不是寻个僻静地儿哭去了吧?”出门之后,解苓儿自言自语一声,而后便避了人,往一旁的一条巷道走了进去。
果然,穿过巷道,便是个僻静的园子,园中有一个小池塘,池塘边横着的一截枯木之上,坐着个一身玄色的身影,正是才自屋内走出来的萧离。
“你来干什么?”萧离虽未回头,却是听见了身后动静,还准备的猜出了来人是解苓儿。
“这人,后背长眼睛了不成?”解苓儿在心里嘀咕了一声,还是继续迈着步子。
“你别过来。”解苓儿才走出去两步,就听得萧离冷声喝止道。
解苓儿却是丝毫不在意,像是似是没听见萧离的声音,快着脚步就走过去站在了萧离的身侧。
“我叫你不要过来,你听不见吗?”萧离转过脸看着她有些恼怒地问道。
“这池塘又不是你的,你能来我怎么就不能来了?”解苓儿嘟囊着声音,一边说着一边还在树桩上坐了下来。
她这举动及颇感意外,他一时语塞,只拿眼冷冷地看向了她。
“怎么了,离掌事你是心情不好吗?所以一个人跑来这里了?”解苓儿看着萧离问得一脸的探究之色。
“与你何干?”萧离冷着声音收回了眼光,然后转过脸去一副不愿意搭理她的模样。
见得萧离这一副浑身是刺的模样,解苓儿顿时有些气笑不得,过一会儿过后,却是无视他的态度岔开了话题问道:“离掌事,请问下,这安济院也是萧家的产业吗?”
萧离听得没有立即作答,过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道:“是,安济院本是萧家祖上为安置在外流浪无依的穷苦病患而设的。不过,多年以来,形式大于实质。是家主上任之后,花了大量的人力及财物,才得以将安济院修缮扩大,专门用来救治流落在外的孤寡老人和病弱孩童。”
原来是这样,解苓儿听得点点头,心里不由得对萧君迁生了敬佩之心。怪不得她从来都没听说过安济堂的存在,想来是萧君迁行事低调,从不张扬此事为自己标榜。世人都知萧家富可敌国,打心眼内羡慕萧家的财富与地位,却不知萧君迁暗地里耗费如此人力物力,默默行此大善之事,实不愧“济世良医”之称。
“我猜,离掌事从前也是这安济院救治回来的孩童之一,是不是?”片刻后,解苓儿又突然开口问萧离道。她在心里大约也猜了出来,当年无论人牙子将萧离卖往何处,依着他那副倔强性子,下场想也想像得出来。若非来到安济院,他蔫还有性命在?
萧离没料到解苓儿会突然这般问,意外之余竟是忘记了要生气,只看着她愣住了神。
“我猜对了,是不是?”见得萧离脸上隐隐的伤痛之色,解苓儿不自觉的软下了声音。
萧离本是定定地看着她,这会儿见她声音轻柔,眸光中竟似是有关切心疼之意,萧离越发心生疑惑的同时也生了些窘迫来,连忙转过脸去避开了她的注视。
“你用不着胡乱猜,我是家主六年前从大街上捡回来的。”过了好一会儿,萧离才声音闷闷地回她道。
六年前?解苓儿听得心中微惊,十年前他来的陵州,可六年前才被萧君迁所救,也就是说,他一个人竟撑过了四年的时光。当年他也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这四年间他是怎么度过的?萧君迁在街上捡到他时,是否同刚才榻上那孩子一样,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解苓儿有心相问,可又不知从哪里下口。如今的萧离,比起当年的江离,多了一副足以保护自己的坚硬铠甲,再也不是她那个软声哄着就能听话顺从的受伤小兽。
她想了想,还是没有直接道破心里的那个秘密,只将眼光看向远处,口中低喃着道:“多亏遇上了家主……”
解苓儿说完之后就沉默了,只抬眼看着远方。萧离没料到她没有继续追问,有些诧异地转过脸来看了她一眼。解苓儿也不说话,只冲他轻笑了下。然后低头解下了自己腰间的一只荷包,从里面慢慢掏出一样东西来,又用指头轻轻剥着上面的糯米纸。片刻后,她的手里便多了一颗糖,洁白如玉,外层裹着一层厚厚糖霜的莲子糖。
“你不是心情不好吗?喏,吃一颗,吃了心情就变好了。”解苓儿一边笑着,一边将手里的剥好莲子糖递到了萧离跟前。
萧离看着她手里的糖,似是突然被什么击中了一样,一下子就呆愣住了,脸上皆是震惊与意外。良久之后,他的眼光从才她的手中慢慢移到了她的脸颊上,面上现出思索之色,似是竭力想从她的面容中找出埋藏心底已久的记忆。
“你,你,你是……”萧离蠕动着嘴唇,情绪变得激动,想问的话一时就哽在了喉咙内。
解苓儿却是不容他相问,她将手中莲子糖直接递到了萧离的唇边,萧离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只下意识的张开了嘴,将那颗糖含入了口中,就如同十年前一样。
萧离含着口中的莲子糖,久违的熟悉味道让他尘封的记忆如同洪水般冲闸而出,他定定地看向了她,眼内已是有些微微泛红了。
“家主,安济院到了!”萧离站在车外唤了一声,又伸手掀开了车帘。
萧君迁听得立即起了身,弯着腰又搭着萧离的手臂下了车。解苓儿也赶紧抱起了药箱,猫着腰下车之时,一眼便见萧离站在车外,她赶紧露了笑意,口中很是热络地打招呼道:“离掌事!”
萧离却是面无表情,只伸手将她怀里的药箱一把拿了过去,然后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大步跟着萧君迁身后。
“这家伙……”被萧离一脸冷漠对待的解苓儿气笑不得的嘀咕了一声,然后也利索着跳了下马车,飞起脚步追了上前。
安济院的门口已是有一群人候在那里,见得萧君迁前来,纷纷上前来见礼。
“都免了,那孩子在那里?”萧君迁脚下不停道。
“请家主随小人来!”一着长袍的中年清瘦男子上了前。
萧君迁点点头,那男子便快步在前带起了路,解苓儿在跟在众人身后赶了进去。
进得院门,便发现里面甚是宽阔,东西两边,分列着一排排整齐的大瓦房。瓦房的廊下,或坐或站,皆是些老人或是孩童。见得众人簇拥着萧君迁进来,那些人的脸上,都露了十分欢喜的神色。
“家主来了,小平安有救了!”有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激动着声音道。
“家主,小平安哥哥太可怜了,您一定要治好他!”有稚嫩的童音响了起来。
解苓儿循声看了过去,就发现说话的是个小姑娘,只有七八岁的模样,生得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看起来甚是可爱。只是,她的右边衣袖,却是空荡荡的耷拉了下来。
“她,她只有一只手吗?”解苓儿一时惊愕住了,再抬眼仔细看看,就发现这里的孩子,大多身体都有些缺陷,有缺胳膊,也柱着拐杖跛着腿的,有眼神空洞一看就是盲人的,还是面有大块胎记样貌异于常人的。
“大家伙且放宽心,我会尽力的!”萧君迁脚步不停,却还是不忘朝众人挥手宽慰着,与众人都是一副很是熟稔的模样。
一行人很快进了后院的一间屋子内,进门后就发现里面的榻上躺着一个孩子,榻边围着好几个人。见得有人进来,榻边一个留着髭须作医士装扮的中年男子赶紧站起身来。
“家主……”那男子向萧君迁行礼。
“刘医士,先说说病人的状况。”萧俊迁摆着手,人已是到了榻前。
“家主,这孩子状况不太好,昨天才救回来时,就发现他形体消瘦极为虚弱,细查之下,他身患心疾,且身体多处有伤,双腿已然溃烂流脓,已是垂危之像,虽经一夜急救,也只能堪堪保住了他心脉,如今他意识全无,口噤不开,药石一点也不能进,实在令人担心……”刘医士说得一脸的焦灼之色。
这是谁家的苦命孩子?不但有病,身上还有多处旧伤?解苓儿听得心中惊讶,忙悄悄走到榻边看了一眼,这一看却是心中一揪,面露不忍之色。榻上躺着一名男孩儿,约莫八、九岁的模样。一张脸如同蜡纸一般,双眼紧紧闭着,整个人都瘦得脱了形,颧骨突起,两腮凹陷。细木棒一样的脖子以及四肢之上,皆是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伤疤,有新有旧,令人不忍直视。一双小腿都被裹上了厚厚的纱布,想是刚才刘医士所说的溃烂流脓之处。
“是什么人竟如此恶毒,竟对一个孩子下如此狠手?”
解苓儿轻轻低喃了一声,然后又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向侧的萧离,一时就发现他的神色好像有些不大对劲。他的一双眼睛定定地看着榻上的孩子,平日里一向冷傲的脸上,此刻皆是深深的愤怒之色,一双手也是紧捏着拳头似是在颤抖。
“他这是怎么了,是由这孩子想到了从前的遭遇吗?这孩子身上的伤一看就是被人虐待而成的,当年的他也曾被人牙子毒打,给他敷药的时候,看他的背上也和这孩子一样,密密麻麻的全是伤疤……”解苓儿心中这般想着,看向萧离的眸光内,就又多了一线关切之意。
解苓儿的注视终于引起了萧离的注意,他转过脸看了解苓儿一眼,见得解苓儿一脸探究加关切的眼神,他顿时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神色骤然转冷,眼神内还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这人,还是那副德性……”解苓儿在心里嘀咕了一声,而后若无其事地收回眼光,看向正坐在榻前实施救治的萧君迁身上。
萧君迁已是自药箱内拿了银针出来,这会儿正在孩子的头顶,人中,肩上以及足底等处依次下针。
约莫两盏茶功夫过后,萧君迁依次将银针收了起来。从首至终,众人皆都屏住呼吸盯着那孩子看着,这会儿见得已是收了针,可榻上的孩子还是静悄悄的一丝动静没有,所有人的心一时间都悬到了嗓子眼。
“家主,动了,他手指动了下。”就在众人心焦之时,刘医士突然指着榻上的孩子惊呼了一声。
手指动了,说明是有意识了,也就是这孩子有救了!解苓儿听得心里一阵兴奋,忙踮脚朝榻上看了过去,这次她也看得清楚了,那孩子的手指的确在微微动弹着。她心头一阵狂喜,忙朝萧君迁看了一眼。
萧君迁不似众人那般激动,他面色平静,伸手搭在了那孩子的手腕脉息之上,片刻之后收回了手,又看向刘医士道:“备了何药?”
“回家主,已早早备下了参附汤。”刘医士赶紧答道。
萧君迁听得点了点头,口中又吩咐道:“可用,立刻灌下汤药。”
刘医士立即答应一声,站在刘医士身后的小徒弟立即快步走出门外,片刻后返回来,手里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刘医士在榻边伏下身子,伸手托了那孩子的下巴微微用了力,就发现他口齿已开,已是能灌进了药了。刘医士面露惊喜之色,赶紧让小徒弟上前来,托起那孩子的脑袋,将碗中的慢慢灌入了他的口中。
“家主这一手针刺之法可谓是出神入化。先前这孩子一直口噤不开,小人用过白矾,冰片,也试过细辛、皂角吹鼻,可都一点也不奏效。没想到家主一出手,便有这般奇效。”刘医医看着碗内的汤药渐渐见底,忍不住由衷称赞起了萧君迁的医术,语气中皆是崇敬和羡慕之意。
萧君迁听得没说话,只微微笑了下,然后眼光又自那孩子的脸上及四肢慢慢看过,顿了片刻便又问道:“这孩子身上的伤,应是长期受虐所致,你们是从哪里救他回来的,知道是什么人伤他如此吗?”
听得萧君迁相问,屋内一位生着一张圆脸的大婶上了前,对着萧君迁福身一礼道:“家主,这孩子,是我们院里人外出巡视之时,在城中万福楼的后门口发现的,当时他已是趴在地上不能动弹。听万福楼里的人说了,这孩子来了有几天了,刚来还能慢慢走,后来只能用爬的,他一直在周边几个饭馆附近转悠,靠吃泔水桶里的食物果裹腹……”
那位大婶说到这里,语气哽咽面露不忍之色,抬眼朝榻上的瘦弱身子看了一眼,紧接着又道:“昨晚他未完全昏厥之前,我曾听见他梦中呓语,说的是,阿娘,求您别打了,我这就去干活……唉,想来他口中的阿娘,不是亲娘,是个心狠的后母……”
大婶说到这里,忍不住抬袖轻轻拭了下眼角,解苓儿听得也忍不住心头一阵难受,又下意识地朝身侧萧离看了一眼,这时就发现萧离神色大变,他眼角发红,一双手也捏成了拳头,手背青筋绽出,似是在竭力按捺着自己的情绪。
解苓儿此时已是可以确定,萧离之所以这般模样,皆是由这孩子想起了自己幼年之年遭遇的不幸。她有心劝慰一声,却又担心让他因此让他生出恼怒来。当即也就没开口,只悄悄朝他注视着。
片刻之后,萧离再次发现了解苓儿的目光,他果然面生蕴怒,朝解苓儿冷冷瞥了一眼,然后转过身去,默默朝门外方向走了出去。
解苓儿看着萧离的背影,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再抬眼看向榻上的孩子时,就发现他脸色已是有些回还,额上的大汗也渐渐止了。而萧君迁正在与刘医士及那位大婶在嘱咐着什么。
这孩子已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是萧君迁凭借精湛的医术硬生生将他拉了回来。解苓儿心里这般想着,看向萧君迁的眼神内,便多了一丝崇敬之意。
见他仍在忙碌着,她没有打扰他,只悄悄挪了脚步往门外走了出去。
“萧离他去了哪里,莫不是寻个僻静地儿哭去了吧?”出门之后,解苓儿自言自语一声,而后便避了人,往一旁的一条巷道走了进去。
果然,穿过巷道,便是个僻静的园子,园中有一个小池塘,池塘边横着的一截枯木之上,坐着个一身玄色的身影,正是才自屋内走出来的萧离。
“你来干什么?”萧离虽未回头,却是听见了身后动静,还准备的猜出了来人是解苓儿。
“这人,后背长眼睛了不成?”解苓儿在心里嘀咕了一声,还是继续迈着步子。
“你别过来。”解苓儿才走出去两步,就听得萧离冷声喝止道。
解苓儿却是丝毫不在意,像是似是没听见萧离的声音,快着脚步就走过去站在了萧离的身侧。
“我叫你不要过来,你听不见吗?”萧离转过脸看着她有些恼怒地问道。
“这池塘又不是你的,你能来我怎么就不能来了?”解苓儿嘟囊着声音,一边说着一边还在树桩上坐了下来。
她这举动及颇感意外,他一时语塞,只拿眼冷冷地看向了她。
“怎么了,离掌事你是心情不好吗?所以一个人跑来这里了?”解苓儿看着萧离问得一脸的探究之色。
“与你何干?”萧离冷着声音收回了眼光,然后转过脸去一副不愿意搭理她的模样。
见得萧离这一副浑身是刺的模样,解苓儿顿时有些气笑不得,过一会儿过后,却是无视他的态度岔开了话题问道:“离掌事,请问下,这安济院也是萧家的产业吗?”
萧离听得没有立即作答,过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道:“是,安济院本是萧家祖上为安置在外流浪无依的穷苦病患而设的。不过,多年以来,形式大于实质。是家主上任之后,花了大量的人力及财物,才得以将安济院修缮扩大,专门用来救治流落在外的孤寡老人和病弱孩童。”
原来是这样,解苓儿听得点点头,心里不由得对萧君迁生了敬佩之心。怪不得她从来都没听说过安济堂的存在,想来是萧君迁行事低调,从不张扬此事为自己标榜。世人都知萧家富可敌国,打心眼内羡慕萧家的财富与地位,却不知萧君迁暗地里耗费如此人力物力,默默行此大善之事,实不愧“济世良医”之称。
“我猜,离掌事从前也是这安济院救治回来的孩童之一,是不是?”片刻后,解苓儿又突然开口问萧离道。她在心里大约也猜了出来,当年无论人牙子将萧离卖往何处,依着他那副倔强性子,下场想也想像得出来。若非来到安济院,他蔫还有性命在?
萧离没料到解苓儿会突然这般问,意外之余竟是忘记了要生气,只看着她愣住了神。
“我猜对了,是不是?”见得萧离脸上隐隐的伤痛之色,解苓儿不自觉的软下了声音。
萧离本是定定地看着她,这会儿见她声音轻柔,眸光中竟似是有关切心疼之意,萧离越发心生疑惑的同时也生了些窘迫来,连忙转过脸去避开了她的注视。
“你用不着胡乱猜,我是家主六年前从大街上捡回来的。”过了好一会儿,萧离才声音闷闷地回她道。
六年前?解苓儿听得心中微惊,十年前他来的陵州,可六年前才被萧君迁所救,也就是说,他一个人竟撑过了四年的时光。当年他也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这四年间他是怎么度过的?萧君迁在街上捡到他时,是否同刚才榻上那孩子一样,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解苓儿有心相问,可又不知从哪里下口。如今的萧离,比起当年的江离,多了一副足以保护自己的坚硬铠甲,再也不是她那个软声哄着就能听话顺从的受伤小兽。
她想了想,还是没有直接道破心里的那个秘密,只将眼光看向远处,口中低喃着道:“多亏遇上了家主……”
解苓儿说完之后就沉默了,只抬眼看着远方。萧离没料到她没有继续追问,有些诧异地转过脸来看了她一眼。解苓儿也不说话,只冲他轻笑了下。然后低头解下了自己腰间的一只荷包,从里面慢慢掏出一样东西来,又用指头轻轻剥着上面的糯米纸。片刻后,她的手里便多了一颗糖,洁白如玉,外层裹着一层厚厚糖霜的莲子糖。
“你不是心情不好吗?喏,吃一颗,吃了心情就变好了。”解苓儿一边笑着,一边将手里的剥好莲子糖递到了萧离跟前。
萧离看着她手里的糖,似是突然被什么击中了一样,一下子就呆愣住了,脸上皆是震惊与意外。良久之后,他的眼光从才她的手中慢慢移到了她的脸颊上,面上现出思索之色,似是竭力想从她的面容中找出埋藏心底已久的记忆。
“你,你,你是……”萧离蠕动着嘴唇,情绪变得激动,想问的话一时就哽在了喉咙内。
解苓儿却是不容他相问,她将手中莲子糖直接递到了萧离的唇边,萧离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只下意识的张开了嘴,将那颗糖含入了口中,就如同十年前一样。
萧离含着口中的莲子糖,久违的熟悉味道让他尘封的记忆如同洪水般冲闸而出,他定定地看向了她,眼内已是有些微微泛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