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后,三所学堂步入正轨。
朱楩,沐晟两队,同时学成。
接到陈集消息后,朱允熥先去查验了一遍。
之后,才又禀明老朱。
彼时,信国公汤和正好至京,拜见老朱。
老朱顺水推舟,直接命汤和去校阅。
反正合格都是真的,谁去都一样。
是不是五军都督府,都不会网开一面的。
朱允熥陪着汤和,坐上了马车。
洪武二十三年,汤和突然身患急症,老朱安排其回乡修养。
今年刚好了些,才又被老朱招于京中。
但也仅限好了而已,身体佝偻,走路颤歪,老态龙钟明显。
朱允熥扶着汤和上了马车,又给汤和腿上盖上薄毯。
“信国公身体欠佳,皇爷爷不该让信国公舟车劳顿,更不应让信国公刚至京师,就去营中校阅的。”
汤和身体不咋地,但耳不聋眼不花,头脑还是很清楚的。
微微一笑,咳了几声。
“当年淮西出来的老家伙没几个了,上位是怕再见不到臣,想在臣身体还算康健时,再与臣聚聚,同时也让臣在还有些精力的时候,看看年轻时为之拼杀过的地方。”
“臣自见上位始,上位对三皇孙便多有提及,其实让臣去校阅,不过是让臣看看三皇孙的本事,与臣炫耀罢了。”
“看得出来上位对三皇孙厚望很甚,三皇孙切要戒骄戒躁,稳扎稳打,学好本事。有太子在,殿下有的是时间,千万莫要急于求成。”
“上位年纪大了,三皇孙要少惹上位生气,上位一辈子饱尝人间冷暖,吃了常人所说的两苦之二,实属不易,现在这个年纪,无非不过就是求儿孙孝顺,又肯努力而已。”
汤和一口气说完,又是不断的呼吸。
“信国公说的,我都清楚。”
“皇爷爷脾气不好,但却极其重情。”
“我会努力的,为了皇爷爷,也为了社稷。”
一些话大致意思知道就行,没必要非得掰开揉碎了说。
没用多久,营地到达。
朱允熥扶着汤和下了马车,在点将台上安顿好。
随之,又命陈集招呼来了被检阅的几人。
“信国公,你们都认得吧?”
“皇爷爷命信国公过来检阅,你们准备一下,一炷香后检阅开始。”
训练了一个月,是否过关,就在这一举了。
“这个是训练计划,从哪检阅,由信国公指定。”
汤和才是检阅的人,该咋检阅,当然由于汤和决定。
“这個先不急,上位说三皇孙兵练的不错,不知臣是否可以一饱眼福。”
要真像汤和说的那样,老朱是用他来炫耀。
那他肯定得好好表现,不能让老朱失望的。
“当然可以,陈千户你去集合,给信国公展示一下我们的那两个战术。”
他军中最大的优势,就在队列以及战术。
汤和也是带过兵的,到底咋样,一眼就能看出来。
片刻之后,一阵气势如虹的跑步声,从四面八方整齐奔来。
先是汇聚成一列,向朱允熥见了礼。
之后,先是三段击。
相互配合,三轮打完,换到了鸳鸯阵。
鸳鸯阵统筹要求高,但一千人配合默契,每队步骤相同,宛如一人。
“不管是三段击,还是鸳鸯阵,相互组合并非特定,随时都会打乱重组。”
“这样做的目的,能有效防止战场上,队员损伤后整队彻底形成不了战斗力。”
老朱都说好的,只要不是鸡蛋里挑骨头,那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确实不错。”
“你这叫什么鸳鸯的阵,是专为对付倭寇的?”
汤和多次巡视海防,与倭寇打过不少交道。
“是,大明在倭刀下并不占优势,这鸳鸯阵就是专门克他们的。”
“大明山河,岂容蛮夷践踏。”
“完善过后,就能请皇爷爷推广沿海卫所,让那些倭寇有来无回。”
朱允熥挥着拳头,宛若即将领兵出征的将军。
“三皇孙,有如此雄心,是我大明之福。”
“我们这些家伙都老了,大明的辉煌就要靠三皇孙创造了。”
汤和拍着朱允熥肩膀,感慨良多。
没用多久,校阅正式开始。() ()
先是列队,随后是拳脚。
无论哪种,皆都一板一眼,和普通军卒相差无几。
若不是提前说明的话,根本不知道他们这几人,不是王爷就是勋戚子弟。
“能把他们训练成这样,三皇孙咋办到的啊?”
还能咋办,练就是。
“信国公移步,还有一项未曾检阅。”
朱允熥笑着,把汤和带去营房。
这当然是他瞧过,确定没啥大问题的。
“这是最后一项,内务。”
“内务看似简单,实则能训练军卒作风,连自个儿的东西都整理不好,还谈何干其他的。”
汤和转于营房之中。
被子是豆腐块,脸盆毛巾,桌椅,水杯都朝向一个方向。
地板打扫的干净整洁,所有容易落灰处,干干净净。
“臣当初咋就没想到这样带兵,这样带出来的兵,必将能严守军纪,听从指挥的。”
走了几步,走至曹炳跟前。
“你是曹家小子吧?”
“记得前几年去你家,你小子还在你爹茶缸里放蚂蚱呢。”
这些勋戚子弟,都是些混不吝,哪个没有些这样那样的功绩。
“报告,那都是过去的事情。”
曹炳一个立正,扯着嗓子回应。
不知是被曹炳突然一喊吓了一跳,还是震惊于曹炳的变化。
反正,汤和有了些许诧异。
停顿片刻,才抬脚往营房外走。
“当年,臣去曹震家,那厮拿了一罐珍藏了许久的好茶招待臣,哪知盖子一开,蹦出一绿头蚂蚱。
曹家那小子,还躲在门外看热闹,曹震鞭子都操起来了,最终还是没舍得打。”
汤和一边一走,一边谈论往事。
“再次一见,竟有了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
“看来,上位把他们放于三皇孙这里训练,是个明智之举了。”
朱允熥至始至终,陪在汤和身后。
汤和身体不佳,要是在他这里有个三长两短,那老朱还不得扒了他的皮。
“信国公的意思是,他们过关了?”
朱允熥的询问后,他身后的几人屏息凝神,静静倾听。
“臣会把在三皇孙这里看到的,如实禀明于上位,是否过关,自有上位圣裁。”
老狐狸。
“辛苦信国公,他们几个在我这儿待了一个月,早就憋不住了,校阅通过,至少休息几天。”
从营地离开,朱允熥又把汤和送回宫中。
在老朱面前,汤和对朱允熥营地一阵猛夸。
陪同在一旁的朱允熥,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老朱这次倒没再含蓄,笑得花枝乱颤。
“咱家这小子,比你家的如何?”
汤和子嗣稀薄,三子四日早夭,长子幺子战死,孙辈中只有一棵独苗。
“三皇孙不仅比臣家的强,在满朝勋戚子弟...”
“不,臣在乡中就曾听闻三皇孙编著了《弟子规》,因是在天下少年中,那都是首屈一指的。”
朱允熥实力摆在那儿,汤和真话明显大于恭维。
老朱笑容满面,朱允熥咧着嘴,像地主家傻儿子似的。
突然,一个茶杯盖飞来。
现在的朱允熥,在老朱面前,那可随时开着防御的。
感受到有异物,朱允熥眼疾手快,刚忙捧住了那东西。
“愣着干啥,还不快给信国公看茶。”
朱允熥指了指旁边的伺候太监,一脸的无辜。
他就是送汤和回来的,怎端茶送水的事儿也归他管了?
“你还不能倒了,快倒。”
老朱呵斥,朱允熥只能挪动。
茶水端过去,汤和双手接过。
“上位授命之事,臣也去瞧过了,那几个小子练的和普通军卒不相上下了,几人的变化都挺大,臣都快认不出他们了。”
“与你的兵相比呢?”
知道这些人的真实水平,才知道该咋用他们。
“不能比,是臣的兵比不上,臣之前还和三皇孙说,要是当年上位能把三皇孙的练兵方法借鉴上,说不定还能早几年消灭北元。”
朱允熥咋练兵,老朱也曾亲眼所见。
汤和所言,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既如此,那就算他们合格吧。”
朱楩,沐晟两队,同时学成。
接到陈集消息后,朱允熥先去查验了一遍。
之后,才又禀明老朱。
彼时,信国公汤和正好至京,拜见老朱。
老朱顺水推舟,直接命汤和去校阅。
反正合格都是真的,谁去都一样。
是不是五军都督府,都不会网开一面的。
朱允熥陪着汤和,坐上了马车。
洪武二十三年,汤和突然身患急症,老朱安排其回乡修养。
今年刚好了些,才又被老朱招于京中。
但也仅限好了而已,身体佝偻,走路颤歪,老态龙钟明显。
朱允熥扶着汤和上了马车,又给汤和腿上盖上薄毯。
“信国公身体欠佳,皇爷爷不该让信国公舟车劳顿,更不应让信国公刚至京师,就去营中校阅的。”
汤和身体不咋地,但耳不聋眼不花,头脑还是很清楚的。
微微一笑,咳了几声。
“当年淮西出来的老家伙没几个了,上位是怕再见不到臣,想在臣身体还算康健时,再与臣聚聚,同时也让臣在还有些精力的时候,看看年轻时为之拼杀过的地方。”
“臣自见上位始,上位对三皇孙便多有提及,其实让臣去校阅,不过是让臣看看三皇孙的本事,与臣炫耀罢了。”
“看得出来上位对三皇孙厚望很甚,三皇孙切要戒骄戒躁,稳扎稳打,学好本事。有太子在,殿下有的是时间,千万莫要急于求成。”
“上位年纪大了,三皇孙要少惹上位生气,上位一辈子饱尝人间冷暖,吃了常人所说的两苦之二,实属不易,现在这个年纪,无非不过就是求儿孙孝顺,又肯努力而已。”
汤和一口气说完,又是不断的呼吸。
“信国公说的,我都清楚。”
“皇爷爷脾气不好,但却极其重情。”
“我会努力的,为了皇爷爷,也为了社稷。”
一些话大致意思知道就行,没必要非得掰开揉碎了说。
没用多久,营地到达。
朱允熥扶着汤和下了马车,在点将台上安顿好。
随之,又命陈集招呼来了被检阅的几人。
“信国公,你们都认得吧?”
“皇爷爷命信国公过来检阅,你们准备一下,一炷香后检阅开始。”
训练了一个月,是否过关,就在这一举了。
“这个是训练计划,从哪检阅,由信国公指定。”
汤和才是检阅的人,该咋检阅,当然由于汤和决定。
“这個先不急,上位说三皇孙兵练的不错,不知臣是否可以一饱眼福。”
要真像汤和说的那样,老朱是用他来炫耀。
那他肯定得好好表现,不能让老朱失望的。
“当然可以,陈千户你去集合,给信国公展示一下我们的那两个战术。”
他军中最大的优势,就在队列以及战术。
汤和也是带过兵的,到底咋样,一眼就能看出来。
片刻之后,一阵气势如虹的跑步声,从四面八方整齐奔来。
先是汇聚成一列,向朱允熥见了礼。
之后,先是三段击。
相互配合,三轮打完,换到了鸳鸯阵。
鸳鸯阵统筹要求高,但一千人配合默契,每队步骤相同,宛如一人。
“不管是三段击,还是鸳鸯阵,相互组合并非特定,随时都会打乱重组。”
“这样做的目的,能有效防止战场上,队员损伤后整队彻底形成不了战斗力。”
老朱都说好的,只要不是鸡蛋里挑骨头,那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确实不错。”
“你这叫什么鸳鸯的阵,是专为对付倭寇的?”
汤和多次巡视海防,与倭寇打过不少交道。
“是,大明在倭刀下并不占优势,这鸳鸯阵就是专门克他们的。”
“大明山河,岂容蛮夷践踏。”
“完善过后,就能请皇爷爷推广沿海卫所,让那些倭寇有来无回。”
朱允熥挥着拳头,宛若即将领兵出征的将军。
“三皇孙,有如此雄心,是我大明之福。”
“我们这些家伙都老了,大明的辉煌就要靠三皇孙创造了。”
汤和拍着朱允熥肩膀,感慨良多。
没用多久,校阅正式开始。() ()
先是列队,随后是拳脚。
无论哪种,皆都一板一眼,和普通军卒相差无几。
若不是提前说明的话,根本不知道他们这几人,不是王爷就是勋戚子弟。
“能把他们训练成这样,三皇孙咋办到的啊?”
还能咋办,练就是。
“信国公移步,还有一项未曾检阅。”
朱允熥笑着,把汤和带去营房。
这当然是他瞧过,确定没啥大问题的。
“这是最后一项,内务。”
“内务看似简单,实则能训练军卒作风,连自个儿的东西都整理不好,还谈何干其他的。”
汤和转于营房之中。
被子是豆腐块,脸盆毛巾,桌椅,水杯都朝向一个方向。
地板打扫的干净整洁,所有容易落灰处,干干净净。
“臣当初咋就没想到这样带兵,这样带出来的兵,必将能严守军纪,听从指挥的。”
走了几步,走至曹炳跟前。
“你是曹家小子吧?”
“记得前几年去你家,你小子还在你爹茶缸里放蚂蚱呢。”
这些勋戚子弟,都是些混不吝,哪个没有些这样那样的功绩。
“报告,那都是过去的事情。”
曹炳一个立正,扯着嗓子回应。
不知是被曹炳突然一喊吓了一跳,还是震惊于曹炳的变化。
反正,汤和有了些许诧异。
停顿片刻,才抬脚往营房外走。
“当年,臣去曹震家,那厮拿了一罐珍藏了许久的好茶招待臣,哪知盖子一开,蹦出一绿头蚂蚱。
曹家那小子,还躲在门外看热闹,曹震鞭子都操起来了,最终还是没舍得打。”
汤和一边一走,一边谈论往事。
“再次一见,竟有了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
“看来,上位把他们放于三皇孙这里训练,是个明智之举了。”
朱允熥至始至终,陪在汤和身后。
汤和身体不佳,要是在他这里有个三长两短,那老朱还不得扒了他的皮。
“信国公的意思是,他们过关了?”
朱允熥的询问后,他身后的几人屏息凝神,静静倾听。
“臣会把在三皇孙这里看到的,如实禀明于上位,是否过关,自有上位圣裁。”
老狐狸。
“辛苦信国公,他们几个在我这儿待了一个月,早就憋不住了,校阅通过,至少休息几天。”
从营地离开,朱允熥又把汤和送回宫中。
在老朱面前,汤和对朱允熥营地一阵猛夸。
陪同在一旁的朱允熥,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老朱这次倒没再含蓄,笑得花枝乱颤。
“咱家这小子,比你家的如何?”
汤和子嗣稀薄,三子四日早夭,长子幺子战死,孙辈中只有一棵独苗。
“三皇孙不仅比臣家的强,在满朝勋戚子弟...”
“不,臣在乡中就曾听闻三皇孙编著了《弟子规》,因是在天下少年中,那都是首屈一指的。”
朱允熥实力摆在那儿,汤和真话明显大于恭维。
老朱笑容满面,朱允熥咧着嘴,像地主家傻儿子似的。
突然,一个茶杯盖飞来。
现在的朱允熥,在老朱面前,那可随时开着防御的。
感受到有异物,朱允熥眼疾手快,刚忙捧住了那东西。
“愣着干啥,还不快给信国公看茶。”
朱允熥指了指旁边的伺候太监,一脸的无辜。
他就是送汤和回来的,怎端茶送水的事儿也归他管了?
“你还不能倒了,快倒。”
老朱呵斥,朱允熥只能挪动。
茶水端过去,汤和双手接过。
“上位授命之事,臣也去瞧过了,那几个小子练的和普通军卒不相上下了,几人的变化都挺大,臣都快认不出他们了。”
“与你的兵相比呢?”
知道这些人的真实水平,才知道该咋用他们。
“不能比,是臣的兵比不上,臣之前还和三皇孙说,要是当年上位能把三皇孙的练兵方法借鉴上,说不定还能早几年消灭北元。”
朱允熥咋练兵,老朱也曾亲眼所见。
汤和所言,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既如此,那就算他们合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