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康熙
吕春秋听了这话,顿时额头冒出冷汗,甚至生出向永乐帝磕头请罪的冲动!
他的文信侯世袭爵位,虽然是源自前朝,但从宋、清、明三国太祖时就被认可。
因此,历代文信侯即便不算三国真正的下臣,却也有不必跪拜三帝的特权。
永乐帝的御驾率先抵达吕城,今天更正式招揽吕城并入大明朝。
吕春秋早就听闻,永乐帝是一代雄主,确实有统一天下的可能,他并非没有考虑过正式将吕城并入大明。
然而,当真正面对永乐帝之后,吕春秋心中莫名生出一种危险的感觉!
吕春秋的修行境界,是合道境九品大圆满,只差一步就进入大乘期!
但永乐帝带给他的危险感觉,并不来自双方战力的差
距。
这种直觉,深藏在吕氏世世代代的血脉之中,是一种名为‘商机的商道天赋。
吕春秋的太祖,当年就是凭着‘商机'直觉,追随了一位前朝皇子。
当那位皇子继承大统、君临天下之后,吕氏便顺势成为天下第一望族。
“择主,竟如此之难。”吕春秋在心中暗暗发苦。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当初吕氏先祖建城时,已经料到吕城不能永远中立。
只是吕春秋没想到,几千年的中立太平岁月,到他这一代恐怕就要结束了。
幸好,永乐帝没有继续威逼他。
“朕乏了,先回去休息。希望【三帝会盟】结束之前,文信侯能给朕一个明确的答复。”
“多谢陛下宽宏!”
永乐帝主动宽限时间,算是退了半步。
吕春秋自然要就坡下驴,他大礼称谢,而后亲自将永乐帝送出文信侯府。
“爹爹!”
一道清脆的女声,婉转优美如夜莺。
“福宝?”吕春秋见是自己爱女,脸上愁容稍稍消散,露出宽慰的笑容。
吕福宝梳着双丫髻,年纪约莫十五六岁,清秀俏皮。
“爹爹,东城门传来消息,宋、清二帝的仪仗就要入城了。
“两帝距城不足三里,爹爹为何不像对待永乐帝那般,出城十里迎接?”
几天前,永乐帝抵达吕城,吕春秋曾经出城郊远迎十
里。
如今,宋清二帝距城不足三里,但吕春秋还在侯府待
着。
吕春秋叹了口气:“清帝被架空多年,大清如今是少保鳌拜掌握大权。至于大宋那边..…
他连连摇头,似乎都懒得再提。
“哦!
吕福宝似乎想起什么,她替父亲说出来。
“宋帝还不如清帝,登基只数月,权力早早被丞相杨凡架空。女儿还听说,宋帝被逼得在朝廷上称他为‘相父’呢!
吕春秋苦笑道:“如此弱主,自己已是朝不保夕,我迎他做什么?
但他想起宋清二帝是同时入城,便又改了主意。
“罢了,好歹也是两位天子的面子,我去迎一迎吧。”
“女儿与爹爹同去!”吕福宝笑道。
待到两人抵达城门口,宋清皇帝仪仗已离城门口不足一百丈远。
两台龙辇,几乎是并排挨着摆放的。
清帝康熙的容貌,比赵姚看过的画卷更显苍老,尤其须发灰白。
“清帝比朕,似乎过得还要不开心?”赵姚在心中暗想。
两位都是弱主,初次见面居然十分投缘。
尤其是某种弱者的惺惺相惜,清帝康熙刚一见到赵姚,就有着强烈的倾述欲望。
“宋帝辛苦了,竟带着那人同来。”
康熙隔着龙辇的扶手,小声与隔壁的赵姚说话。
此时,杨凡已经不蹭车了,免得被人说闲话。
他骑一匹御马,在相隔十几米的地方远眺风景。
杨凡想不到,初次见面的清帝康熙,正用十分厌恶的眼神偷瞄他。
康熙收回目光,苦中作乐道:“朕此次外出,鳌少保没有跟来。他新纳了一位宠姬,名唤甄嬛
.”
“与朕同行而来的,乃是大清的三位忠臣。司空韦小宝、左将军索尼、车骑将军年羹尧,这三人文武双全,而且对朕都是忠心耿耿,还有朕的九个儿子,只恨根基尚浅,不足以对抗鳌拜。”
康熙说着,突然压低声音道:“朕听说陛下只是闭关修炼,却没有在朝中培养新人。若不早做准备,难道陛下想等天雷劈死奸臣?”
“额”
赵姚一阵尴尬。
她和康熙见面不过片刻功夫,对方似乎已经将自己视作忘年交了。
这一路上听他大吐苦水,赵姚连插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宋清联姻的大事。
清帝急于铲除朝中奸臣,但朕与杨凡…...”
赵姚的心情有些乱。
说实话,她对杨凡并没有必杀的心思。
尤其是听康熙一路诉说,赵姚突然发现,宋清两家的情况不太一样。
虽然杨凡和鳌拜都被称为权臣奸相,但奸得却不太一样?
鳌拜祸乱朝堂、屠戮大臣、虐害百姓,实在罪该万死!
大清刚刚完成迁都,但不论旧都、新都,都已经被鳌拜祸害的不像样了。
至于杨凡.……
“杨凡确实经常欺负朕,但我大宋国事蒸蒸日上。”
“岳心柔回归,国力增强。”
“杨氏商会贸易繁忙,百姓安居乐业。”
“大宋军备充足,将士精练。尤其十万烈阳军,更是雄狮劲旅。”
康熙发泄一阵,心情似乎舒畅许多。
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才想起什么,皱眉道:“朕听
说,吕春秋出城十里迎接大明永乐帝。如今朕与陛下距离城门不过百丈,吕春秋却还未出城迎接?”
康熙小声嘟囔一句,像是清朝那边的土话,而且是在骂人。
杨凡哭笑不得,心想今天这气氛,自己实在不方便开口提亲了。
她正想安慰两句,就看见吕城东门,城门大开。
“文信侯吕春秋,恭迎二位陛下。”
吕春秋的声音如同念诵诗经般,清虚幽远。
随着他话音落下,吕城中传出丝竹之声,又有钟鸣鼓响,乐舞齐出。
赵姚初次感受到吕城的文气,却还不太懂得欣赏,只是觉得这乐舞比大宋皇宫的更专业。
康熙却赞道:“这定是前朝乐舞,相隔数千年。也只有吕氏,才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文信侯用心了。”
他脸上愁容尽退,露出满意的笑容。
赵姚有点郁闷,心想清帝也太没脾气了。明明被人怠慢,只一曲乐舞就哄开心了?
他的文信侯世袭爵位,虽然是源自前朝,但从宋、清、明三国太祖时就被认可。
因此,历代文信侯即便不算三国真正的下臣,却也有不必跪拜三帝的特权。
永乐帝的御驾率先抵达吕城,今天更正式招揽吕城并入大明朝。
吕春秋早就听闻,永乐帝是一代雄主,确实有统一天下的可能,他并非没有考虑过正式将吕城并入大明。
然而,当真正面对永乐帝之后,吕春秋心中莫名生出一种危险的感觉!
吕春秋的修行境界,是合道境九品大圆满,只差一步就进入大乘期!
但永乐帝带给他的危险感觉,并不来自双方战力的差
距。
这种直觉,深藏在吕氏世世代代的血脉之中,是一种名为‘商机的商道天赋。
吕春秋的太祖,当年就是凭着‘商机'直觉,追随了一位前朝皇子。
当那位皇子继承大统、君临天下之后,吕氏便顺势成为天下第一望族。
“择主,竟如此之难。”吕春秋在心中暗暗发苦。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当初吕氏先祖建城时,已经料到吕城不能永远中立。
只是吕春秋没想到,几千年的中立太平岁月,到他这一代恐怕就要结束了。
幸好,永乐帝没有继续威逼他。
“朕乏了,先回去休息。希望【三帝会盟】结束之前,文信侯能给朕一个明确的答复。”
“多谢陛下宽宏!”
永乐帝主动宽限时间,算是退了半步。
吕春秋自然要就坡下驴,他大礼称谢,而后亲自将永乐帝送出文信侯府。
“爹爹!”
一道清脆的女声,婉转优美如夜莺。
“福宝?”吕春秋见是自己爱女,脸上愁容稍稍消散,露出宽慰的笑容。
吕福宝梳着双丫髻,年纪约莫十五六岁,清秀俏皮。
“爹爹,东城门传来消息,宋、清二帝的仪仗就要入城了。
“两帝距城不足三里,爹爹为何不像对待永乐帝那般,出城十里迎接?”
几天前,永乐帝抵达吕城,吕春秋曾经出城郊远迎十
里。
如今,宋清二帝距城不足三里,但吕春秋还在侯府待
着。
吕春秋叹了口气:“清帝被架空多年,大清如今是少保鳌拜掌握大权。至于大宋那边..…
他连连摇头,似乎都懒得再提。
“哦!
吕福宝似乎想起什么,她替父亲说出来。
“宋帝还不如清帝,登基只数月,权力早早被丞相杨凡架空。女儿还听说,宋帝被逼得在朝廷上称他为‘相父’呢!
吕春秋苦笑道:“如此弱主,自己已是朝不保夕,我迎他做什么?
但他想起宋清二帝是同时入城,便又改了主意。
“罢了,好歹也是两位天子的面子,我去迎一迎吧。”
“女儿与爹爹同去!”吕福宝笑道。
待到两人抵达城门口,宋清皇帝仪仗已离城门口不足一百丈远。
两台龙辇,几乎是并排挨着摆放的。
清帝康熙的容貌,比赵姚看过的画卷更显苍老,尤其须发灰白。
“清帝比朕,似乎过得还要不开心?”赵姚在心中暗想。
两位都是弱主,初次见面居然十分投缘。
尤其是某种弱者的惺惺相惜,清帝康熙刚一见到赵姚,就有着强烈的倾述欲望。
“宋帝辛苦了,竟带着那人同来。”
康熙隔着龙辇的扶手,小声与隔壁的赵姚说话。
此时,杨凡已经不蹭车了,免得被人说闲话。
他骑一匹御马,在相隔十几米的地方远眺风景。
杨凡想不到,初次见面的清帝康熙,正用十分厌恶的眼神偷瞄他。
康熙收回目光,苦中作乐道:“朕此次外出,鳌少保没有跟来。他新纳了一位宠姬,名唤甄嬛
.”
“与朕同行而来的,乃是大清的三位忠臣。司空韦小宝、左将军索尼、车骑将军年羹尧,这三人文武双全,而且对朕都是忠心耿耿,还有朕的九个儿子,只恨根基尚浅,不足以对抗鳌拜。”
康熙说着,突然压低声音道:“朕听说陛下只是闭关修炼,却没有在朝中培养新人。若不早做准备,难道陛下想等天雷劈死奸臣?”
“额”
赵姚一阵尴尬。
她和康熙见面不过片刻功夫,对方似乎已经将自己视作忘年交了。
这一路上听他大吐苦水,赵姚连插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宋清联姻的大事。
清帝急于铲除朝中奸臣,但朕与杨凡…...”
赵姚的心情有些乱。
说实话,她对杨凡并没有必杀的心思。
尤其是听康熙一路诉说,赵姚突然发现,宋清两家的情况不太一样。
虽然杨凡和鳌拜都被称为权臣奸相,但奸得却不太一样?
鳌拜祸乱朝堂、屠戮大臣、虐害百姓,实在罪该万死!
大清刚刚完成迁都,但不论旧都、新都,都已经被鳌拜祸害的不像样了。
至于杨凡.……
“杨凡确实经常欺负朕,但我大宋国事蒸蒸日上。”
“岳心柔回归,国力增强。”
“杨氏商会贸易繁忙,百姓安居乐业。”
“大宋军备充足,将士精练。尤其十万烈阳军,更是雄狮劲旅。”
康熙发泄一阵,心情似乎舒畅许多。
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才想起什么,皱眉道:“朕听
说,吕春秋出城十里迎接大明永乐帝。如今朕与陛下距离城门不过百丈,吕春秋却还未出城迎接?”
康熙小声嘟囔一句,像是清朝那边的土话,而且是在骂人。
杨凡哭笑不得,心想今天这气氛,自己实在不方便开口提亲了。
她正想安慰两句,就看见吕城东门,城门大开。
“文信侯吕春秋,恭迎二位陛下。”
吕春秋的声音如同念诵诗经般,清虚幽远。
随着他话音落下,吕城中传出丝竹之声,又有钟鸣鼓响,乐舞齐出。
赵姚初次感受到吕城的文气,却还不太懂得欣赏,只是觉得这乐舞比大宋皇宫的更专业。
康熙却赞道:“这定是前朝乐舞,相隔数千年。也只有吕氏,才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文信侯用心了。”
他脸上愁容尽退,露出满意的笑容。
赵姚有点郁闷,心想清帝也太没脾气了。明明被人怠慢,只一曲乐舞就哄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