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酒是故乡浓
菜肴准备就绪,吃饭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到场。
大伯把爷爷安排到主座位上就坐。
爷爷也并没有再推辞。
来到了老祖居这里,一切还是客随主便吧。
既然主人已经这样安排了,再说其他的,就会显得太过于见外了。
杨高给爷爷盛了一大碗饭,让米饭在碗中堆得高高的。
他知道爷爷的饭量和体能。
要不然,一个年已七旬的老人,也不可跋山涉水一百多公里,还要经过一番的舟车劳顿地来到老祖居这里。
“我说杨高,你把二叔的饭碗装得那么满,是不是不想给他吃菜了啊。”
大伯娘张碧珍面向儿子杨高轻声地说道。
从她的口气里,可以听得出,有一点责备杨高的意思在里面。
“这碗米饭不多,吃得完。我已经到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每餐都是以米饭为主。有菜来配把饭吃饱就得了。如果肉类吃得太多,反倒不利于消化。至于菜煮多了,桌上不是还有一大群的侄儿、侄孙辈的吗。他们现在还小,多吃一点对长身体也会有所帮助的。”
爷爷的这一番话,让在座的主家,猛地一下子就感到释怀了。
这时,只见大伯拿起酒杯站了起来:
他说道:“让我们共同举起桌子面前的酒杯,欢迎开明二叔和杨辰回到老祖居并顺便看望大家。喝酒的人就先敬爷爷一杯,喝汽水饮料的就喝汽水,喝茶的,就以茶代酒。”
说完,他拿起面前的小酒杯一饮而尽。
爷爷还是“老规矩”,以酒拌饭。
这是他一辈子保留下来的“习惯”。
从来没有喝过酒的杨辰,也跟着与大家“碰杯”。
然后,他学着大伯的样子。
他仰起头,将一小杯子酒,一滴不剩全部倒入了自己的口中……
顿时,他感到到喉咙有一股温热的流体经过。
那种感觉又苦又辣,又有一点说不出的感觉!
这种感觉,也说不出它究竟好在哪里?
然而,却有人把它喻为液体之火。
从古至今,留下了多少传神之话,也不乏有人洋相百出。
刘伶醉酒,至死不渝。李白以酒为媒,留下了绝世不朽的诗篇。
一般的普通百姓,又有多少人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就大众而言,至多是以酒助兴。在杯来盏往的沟通和交流中,增加一些乐趣罢了。
至少,杨辰是这样认为的。
毕竟,自己才刚刚开始走出校门,社会历练不多。
现在的他,自然不能对眼前遇到或看见的一些事物,随意下一个有什么哲理性的定论。
酒过一巡,大伯说道:“二叔,杨辰,你们随意一些,想吃什么就自己夹来吃,不用客气。喝酒也一样,不能喝就不要勉强,适可而止。”
大伯嘴上这样说,但是他还是希望有人陪着喝,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自己是做了大半辈子苦力活的人,平时做工累了,也就喝上个二三两酒。
用别人的话来说,他算得上是有点“小酒瘾”的人。
但是,一般他不会喝得烂醉。
以前,孩子还小。全家八口人吃饭,你这个做父亲的要是不努力地去做工,一大家老小全都得喝“西北风”!
现在,杨高和妹妹杨燕不读书了。自己的担子才稍微减轻一点。
今晚上的情况不同,因为心里高兴,就算多喝一点,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他知道自己的酒量。
……
“杨辰,你现在也毕业并出了校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啊?”
“目前也还没有什么打算,所以前些天还在家的时候。爷爷对我说,想回老祖居这里走一趟。我把这个事情跟父母说了,他们也很支持爷爷的想法。所以,我们才有了这次的祖居之行。”() ()
杨辰回应着大伯的话语。
“你不考虑做一些合适自己的工作呀,既然是走上社会了,就得考虑要怎样养活自己,帮助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像我家的杨高、杨燕两兄妹,他们一走出校门,我就让他们帮着做农活,看鱼塘,再养一些猪、鸡、鸭、鹅等。”
大伯一边吃菜,一边向杨辰说着自己家里面的情况。
“大伯,我们那里与你们这里的情况不尽相同。虽然说也是进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职工只有经营权,而没像你们一样可以让子女继续接着承包下去。一旦职工退休了,生产队又要把管理权限收回去。”
杨辰对着大伯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的。要是不听见你这样讲,我还是真的不知道,我还以为和我们这里的农村一个样呢?”
“再讲,我父母都是承包了生产队里面所养的猪,每一个饲养员养多少头猪,都有定数,是不能随便增加人的,所以,尽管我毕业了,还是有时间到这里来玩的。”
“你们那里又说是集体性质的,那么,职工子弟毕业了都没有工作分配了啊。”
“以前是有的,现在改革了以后变化就不一样了。好多人都开始自谋职业了呢?”
说到这里,杨辰显得有几分的叹息和无奈。
“那你们同届毕业的那么多学生,也不可能就这样一直等待下去吧,人总得有饭来吃才行的啊。”
杨辰说道:“毕业后的前几天,我去问过生产队长,他说如果上面有分配工作的指标下来。最快也要到八月底,慢的话可能要到九月初才知道情况如何。”
大伯夹起一块鸡肉放到嘴中,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杨辰道:“做农工,也要由上面分配?”
杨辰点了点头,说道:“基本上就是这样。”
听到杨辰这样说,杨高和杨燕两兄妹差点就笑出声来。
“耕田种地做农活,也要上面来安排。实在是少见,也没听说过!像我在家里面耕田,只要我爸批准就可以了。”
杨高快言快语道。
“杨高,你不知道人家那里的情况,就不要乱说,杨辰所讲,那可是真的。”
“实行了联产承包之后,那些做农工的人,好像有人管,好像又没有。看着,又有点像自找自吃的性质。可是,没有土地,你叫人家怎样生存呀,对不对。”
杨辰将自己生产队那里的现状讲得更细致一些。
“要是这样长久下去,总不是办法呀。”
大伯爷觉得,杨辰目前的这种情况,确实很值得同情。
“有些事情,你去空想也没有用,还是顺其自然吧。”
杨辰看着大伯,他语气平和的说道。
“杨辰弟弟,别想那么多。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天忧与愁。来,喝酒,让我们把这杯酒干了。”
他端起酒杯,和杨辰碰了一下杯。
杨高随即把杯中酒喝了。
既然杨高哥哥都喝了,自己要是不喝,好像也说不过去。
第二杯酒下肚,这次,杨辰感觉到好像比第一杯顺喉多了。
看来酒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要不然,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去喜欢它呢?
“杨高哥哥,我刚才跟着你到池塘边网鱼,看到你养鱼那么有经验,是不是可以介绍一下给我呢?”
杨辰趁着酒兴,向杨高缓缓说道。
“我说杨辰,你是不是以后也想着养鱼啊?如果有这个想法的话,你回去的时候,我再送给你一本关于淡水鱼养殖方面的书籍。”
面对杨辰提出的要求,杨高回答得干脆利落。
待到晚饭结束,杨辰也有了四杯酒下肚。
全靠酒杯不是很大,算起来,他也喝有四两到半斤了。
这是他第一次跨入“酒场”之门。
也是他第一次喝这么多的酒。
大伯把爷爷安排到主座位上就坐。
爷爷也并没有再推辞。
来到了老祖居这里,一切还是客随主便吧。
既然主人已经这样安排了,再说其他的,就会显得太过于见外了。
杨高给爷爷盛了一大碗饭,让米饭在碗中堆得高高的。
他知道爷爷的饭量和体能。
要不然,一个年已七旬的老人,也不可跋山涉水一百多公里,还要经过一番的舟车劳顿地来到老祖居这里。
“我说杨高,你把二叔的饭碗装得那么满,是不是不想给他吃菜了啊。”
大伯娘张碧珍面向儿子杨高轻声地说道。
从她的口气里,可以听得出,有一点责备杨高的意思在里面。
“这碗米饭不多,吃得完。我已经到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每餐都是以米饭为主。有菜来配把饭吃饱就得了。如果肉类吃得太多,反倒不利于消化。至于菜煮多了,桌上不是还有一大群的侄儿、侄孙辈的吗。他们现在还小,多吃一点对长身体也会有所帮助的。”
爷爷的这一番话,让在座的主家,猛地一下子就感到释怀了。
这时,只见大伯拿起酒杯站了起来:
他说道:“让我们共同举起桌子面前的酒杯,欢迎开明二叔和杨辰回到老祖居并顺便看望大家。喝酒的人就先敬爷爷一杯,喝汽水饮料的就喝汽水,喝茶的,就以茶代酒。”
说完,他拿起面前的小酒杯一饮而尽。
爷爷还是“老规矩”,以酒拌饭。
这是他一辈子保留下来的“习惯”。
从来没有喝过酒的杨辰,也跟着与大家“碰杯”。
然后,他学着大伯的样子。
他仰起头,将一小杯子酒,一滴不剩全部倒入了自己的口中……
顿时,他感到到喉咙有一股温热的流体经过。
那种感觉又苦又辣,又有一点说不出的感觉!
这种感觉,也说不出它究竟好在哪里?
然而,却有人把它喻为液体之火。
从古至今,留下了多少传神之话,也不乏有人洋相百出。
刘伶醉酒,至死不渝。李白以酒为媒,留下了绝世不朽的诗篇。
一般的普通百姓,又有多少人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就大众而言,至多是以酒助兴。在杯来盏往的沟通和交流中,增加一些乐趣罢了。
至少,杨辰是这样认为的。
毕竟,自己才刚刚开始走出校门,社会历练不多。
现在的他,自然不能对眼前遇到或看见的一些事物,随意下一个有什么哲理性的定论。
酒过一巡,大伯说道:“二叔,杨辰,你们随意一些,想吃什么就自己夹来吃,不用客气。喝酒也一样,不能喝就不要勉强,适可而止。”
大伯嘴上这样说,但是他还是希望有人陪着喝,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自己是做了大半辈子苦力活的人,平时做工累了,也就喝上个二三两酒。
用别人的话来说,他算得上是有点“小酒瘾”的人。
但是,一般他不会喝得烂醉。
以前,孩子还小。全家八口人吃饭,你这个做父亲的要是不努力地去做工,一大家老小全都得喝“西北风”!
现在,杨高和妹妹杨燕不读书了。自己的担子才稍微减轻一点。
今晚上的情况不同,因为心里高兴,就算多喝一点,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他知道自己的酒量。
……
“杨辰,你现在也毕业并出了校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啊?”
“目前也还没有什么打算,所以前些天还在家的时候。爷爷对我说,想回老祖居这里走一趟。我把这个事情跟父母说了,他们也很支持爷爷的想法。所以,我们才有了这次的祖居之行。”() ()
杨辰回应着大伯的话语。
“你不考虑做一些合适自己的工作呀,既然是走上社会了,就得考虑要怎样养活自己,帮助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像我家的杨高、杨燕两兄妹,他们一走出校门,我就让他们帮着做农活,看鱼塘,再养一些猪、鸡、鸭、鹅等。”
大伯一边吃菜,一边向杨辰说着自己家里面的情况。
“大伯,我们那里与你们这里的情况不尽相同。虽然说也是进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职工只有经营权,而没像你们一样可以让子女继续接着承包下去。一旦职工退休了,生产队又要把管理权限收回去。”
杨辰对着大伯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的。要是不听见你这样讲,我还是真的不知道,我还以为和我们这里的农村一个样呢?”
“再讲,我父母都是承包了生产队里面所养的猪,每一个饲养员养多少头猪,都有定数,是不能随便增加人的,所以,尽管我毕业了,还是有时间到这里来玩的。”
“你们那里又说是集体性质的,那么,职工子弟毕业了都没有工作分配了啊。”
“以前是有的,现在改革了以后变化就不一样了。好多人都开始自谋职业了呢?”
说到这里,杨辰显得有几分的叹息和无奈。
“那你们同届毕业的那么多学生,也不可能就这样一直等待下去吧,人总得有饭来吃才行的啊。”
杨辰说道:“毕业后的前几天,我去问过生产队长,他说如果上面有分配工作的指标下来。最快也要到八月底,慢的话可能要到九月初才知道情况如何。”
大伯夹起一块鸡肉放到嘴中,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杨辰道:“做农工,也要由上面分配?”
杨辰点了点头,说道:“基本上就是这样。”
听到杨辰这样说,杨高和杨燕两兄妹差点就笑出声来。
“耕田种地做农活,也要上面来安排。实在是少见,也没听说过!像我在家里面耕田,只要我爸批准就可以了。”
杨高快言快语道。
“杨高,你不知道人家那里的情况,就不要乱说,杨辰所讲,那可是真的。”
“实行了联产承包之后,那些做农工的人,好像有人管,好像又没有。看着,又有点像自找自吃的性质。可是,没有土地,你叫人家怎样生存呀,对不对。”
杨辰将自己生产队那里的现状讲得更细致一些。
“要是这样长久下去,总不是办法呀。”
大伯爷觉得,杨辰目前的这种情况,确实很值得同情。
“有些事情,你去空想也没有用,还是顺其自然吧。”
杨辰看着大伯,他语气平和的说道。
“杨辰弟弟,别想那么多。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天忧与愁。来,喝酒,让我们把这杯酒干了。”
他端起酒杯,和杨辰碰了一下杯。
杨高随即把杯中酒喝了。
既然杨高哥哥都喝了,自己要是不喝,好像也说不过去。
第二杯酒下肚,这次,杨辰感觉到好像比第一杯顺喉多了。
看来酒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要不然,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去喜欢它呢?
“杨高哥哥,我刚才跟着你到池塘边网鱼,看到你养鱼那么有经验,是不是可以介绍一下给我呢?”
杨辰趁着酒兴,向杨高缓缓说道。
“我说杨辰,你是不是以后也想着养鱼啊?如果有这个想法的话,你回去的时候,我再送给你一本关于淡水鱼养殖方面的书籍。”
面对杨辰提出的要求,杨高回答得干脆利落。
待到晚饭结束,杨辰也有了四杯酒下肚。
全靠酒杯不是很大,算起来,他也喝有四两到半斤了。
这是他第一次跨入“酒场”之门。
也是他第一次喝这么多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