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大捷!大捷!”
“淮安光复,元军被打的溃不成军,仓皇逃窜!”
“昭勇将军自襄阳转战淮安,大破敌军!”
“如今更是亲率铁骑,往淮水北岸追杀王保保去了!”
李善长手捧军报,连跑带颠,老脸上满是笑出来的褶子。
作为勋贵之首,李善长那是发自内心的希望大明强盛,并且一直以朱元璋麾下头号谋士自居。
什么刘伯温,什么朱升,在李善长眼中,除了年龄比自己大点,剩下的不值一提!
如今北伐建功,光复汉人河山,指日可待,李善长更是自认,自己的功绩足以比肩,不,是超过了诸葛武侯,必定名留青史!
大明朝的开国宰相!
嘿,这几个字哪怕只是想一想,都能让李善长感到浑身舒坦,飘飘欲仙。
“快给咱看看!”
朱元璋直接用眼神斥退毛骧,大步走下龙椅,亲自从手中接过军报,细细端详。
“好!这仗打的好!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
“季秋这小子,当真是越来越勇武了!”
“从襄阳一路转战到淮安,真是难为他这么积极!”
朱元璋的语气颇为唏嘘,为季秋此战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大感意外。
只能说在某些时候,朱元璋还是不太理解季秋的脑回路。
加班?不存在的!
加班是为了更好的摸鱼!
李善长也是适时附和道。
“上位,说到底,文和这孩子,虽然平时怠惰了些。”
“可他毕竟是您的义子,耳濡目染之下,岂会不愿意为大明尽一份力?”
“以我观之,文和之勇,不亚于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
李善长举的这个例子,着实是不太恰当。
和朱元璋与季秋之间的关系一样,李存孝与其主公李克用,也是义父义子的关系。
只可惜,父子二人未能善始善终,堂堂的五代第一猛将,被李克用亲自下令,车裂而死。
李善长以李存孝类比季秋,不知道是他蠢,还是真的意有所指。
略感意外的看了看李善长,朱元璋随即想起了什么,似笑非笑的开口道。
“咱差点忘了。”
“出征前不久,这小子还拜入你门下了。”
“看来他这次能这么积极,和你的教导,不无关系!”
“咱应该好好谢谢你才是啊!”
李善长顿时一愣,迎着朱元璋审视的目光,心中天人交战。
此时的他,终于体会到了刘伯温的感受...
还教导季秋?
教导个屁!
自打拜完师后,季秋一次都没去过他府中,估计早把他这个便宜老师忘在脑后了。
明明什么都没干,却要莫名其妙被上位夸赞...
这种感觉...
还特么挺爽!
李善长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厚着脸皮,故作谦虚的说道。
“当不得上位如此夸奖...”
“只不过是为人师表的本分罢了...”
这便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之间,最大的差别了。
面对这些从天而降的“功劳”,刘伯温视其为烫手的山芋,心中是一万个抗拒,生怕被人盯上。
而李善长哪怕明知道这些事,跟自己一毛钱没有,也会厚着脸皮承认下来,背锅背的是无比开心,无比光荣!
从某种角度来说,李善长这种心态...
还挺乐观的...
有助于延年益寿...
“呵呵,莫要谦虚了。”
“善长啊,这些年,辛苦你了。”
“说句心里话,若是没了你,咱都不知道该怎么治理打下的江山了。”
此言一出,李善长立刻五体投地,感激涕零道。
“承蒙上位厚爱,老臣无以言表!”
“请上位放心,老臣愿为上位,为大明,效忠到最后一刻!”
朱元璋满是老茧的大手,出现在李善长面前,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
起身后,李善长依旧低着头,表现非常受宠若惊。
“善长,有你这句话,咱就知道你的心意了。”
“中书省事务繁多,离不开你这位相国,咱就不留你吃饭了。”
“老臣遵命!”
全程低头离开大殿,李善长小心翼翼走下台阶,忽然停下脚步,望向万里无云的晴空。
果然!上位最仰赖的人,还是我!
老夫一定会当好这个百官之首,给大明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朝气象!
李善长再次向台阶下走去,步伐稳健,丝毫不见老态,心中满是豪情壮志。
“脚步还挺利索...”
“利索就好啊!”
“是福气!”
朱元璋站在大殿门口,一直目送着李善长离开。
“毛骧。”
毛骧自阴影出浮现,一声不吭的来到朱元璋身后。
“上位。”
“去把刘伯温,汪广洋喊过来。”
“咱要让他们两个,出趟远门。”
“是。”
朱元璋缓缓走回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径直落座,以手扶腮,眼神闪烁。
作为当世最杰出的统帅之一,朱元璋知道,黄河以南,元廷已经没了继续抵抗下去的资本。
将元廷的势力扫出黄河,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黄河以南,依旧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势力,并且还都是汉人势力。
陇西的张家,李家。
齐鲁的王家,孔家。
彩云之南的段家,杨家。
以及于蜀中建国,定都重庆的明家,刘家。
说来也是可笑,明明元廷才是中原和北方大地,真正的主人。
然而这些地域,全部都在汉人豪强的掌控之下,并且兵力强盛,动辄便可纠十数万之众。
南方的这些士族和这群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豪族比起来,当真是除了有钱,啥也不是。
如何处置这些人,才是朱元璋,乃至于整个大明接下来要头疼的事。
作为一代雄主,朱元璋自是不可能和元廷一样,搞什么“皇权不下省”,任由这些豪族鱼肉乡里,自己反过头来还要为这些豪族背锅,被百姓戳着脊梁骨骂娘。
同时,朱元璋也需要利用这些北方豪族的力量,来和朝中日益壮大的南方士族互相抗衡,形成政治生态上的平衡。
哪些人该留,哪些人该打。
着实是一个令朱元璋颇为纠结的问题。
“拜见圣上。”
刘伯温和汪广洋的问候声,将朱元璋的思绪拉回现实。
“你俩来的还挺快。”
刘伯温和汪广洋对视一眼,心说我俩都是中书省的官员,就在皇城脚下办公,来的可不快么!() ()
“不知圣上...”
不等汪广洋说完,朱元璋便摆手打断道。
“咱打算让你们两个,分别出使陇西,齐鲁,劝降当地的士族。”
“伯温呐,你就去陇西吧,一路上不必着急,勿要颠簸。”
“大军一时半会,还到不了陇西。”
安排完刘伯温,朱元璋又命汪广洋出使齐鲁。
别看齐鲁的距离近,但汪广洋需要星夜兼程,若是换成刘伯温去,估计不等到地方就硬了。
这年头,出远门是一个非常遭罪的活。
不是所有人都能和司马懿一样,动不动就是日行一二百里,完了还能活蹦乱跳的活到七十多才咽气。
刘伯温顿时皱起眉头,朝着朱元璋发问道。
“圣上...”
“那川蜀和云南...?”
朱元璋毫不迟疑,立刻说道。
“这俩地方,无需特意派人出使。”
“大军便是咱劝降的使节!”
“若他们不识数,直接剿灭便是!”
寥寥几句,尽显朱元璋作为一代雄主的霸气与远见!
巴蜀,云南等地,地处险远,一旦天下有乱,轻易便能割据一方,并且大军难以讨伐。
是以这两个地方,必须对当地的豪族,进行清理,将来还要掌握在朱元璋绝对心腹的手中。
而陇西,齐鲁,位于中原腹地和草原边关的交界处,就算有什么乱子,位于首都的禁军和抗击外敌的边军,随时都能朝发夕至,平息叛乱。
并且其中的几家豪族,底蕴深厚,平时恨不得用鼻孔看南方士族,用他们来朝堂之上,进行制衡,非常合适。
汪广洋二话不说,很快就应下了差事。
刘伯温则是略显踌躇,好半天才摇头道。
“圣上,臣并非是不想为圣上效劳...”
“只是臣年老体衰...”
“所以咱才会让你慢慢去啊!”
朱元璋猛地走下台阶,拉起刘伯温的手,满是笑容的说道。
“伯温呐,除了你,咱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
“难不成你要让我派宋濂出使?又或者是将朱升请回来?”
其实如今的大明,文臣当中声望最高,在整个天下都享有赞誉的佼佼者,并非是刘伯温,更不是李善长。
而是朱元璋刚刚提到的朱升。
这才是刘伯温之前,朱元璋麾下的第一幕僚。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套朱元璋称霸天下,于群雄之中脱颖而出的行动纲领,便是朱升提出来的。
在学术界,朱升属于颇多领域,毫无争议的第一人,是能够给各派名著,做注释的大家。
这么一看,朱升确实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但这老头今年不多不少,正好七十...
去年初就因为年老,向朱元璋乞骸骨归乡,如今含饴弄孙,好不自在。
让他出远门劝降?
那和蓄意谋杀有什么区别?
见朱元璋把朱升都拿出来说事了,刘伯温无奈之下,只得应承下来。
回到家中后,刘伯温的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好不容易季秋不在,刘伯温落得几天消停日子。
这下又要出远门!
等到劝降归来,季秋这个冤家估计也要班师回朝了。
一想到这,刘伯温顿时停下手中的动作,叹息连连。
莫不是老夫,上辈子欠下了他们父子孽债?
老夫只不过想归隐山林,过几天消停日子。
过分么!过分么!
这叫什么事啊!
次日,刘伯温和汪广洋先后离开了金陵。
而一直跟随朱元璋,侍奉左右的毛骧,同样不见了身影。
......
“昭勇将军回来了!”
“秋哥儿回来了?”
闻讯,常遇春等人顿时起身,欣喜不已,准备亲自前去迎接季秋。
季秋可是此次北伐的大功臣,东西转战,杀得元军看见玄甲便是心里发颤。
甚至还给季秋与其亲兵,起了一个独特的称呼。
玄甲军。
在俘虏元兵的口中,玄甲军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有说其中有几千人的,也有说几万人的。
唯一的共同点,便是玄甲军的统帅,格外凶悍!
漆黑身影,给无数元军带去了死亡与恐惧!
搞得常遇春甚至想把自己的铠甲,也涂成黑色,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吓唬元军。
“走!咱们去迎接玄甲军的统帅!”
“哈哈哈!”
众将嬉笑不已,径直朝营门处走去。
“秋...”
“驾!”
季秋拍马直入大营,对着众人喊了一句“有事找崔兴”之后,便一头钻进了常遇春的大帐,没了动静。
一时间,众将面面相觑,暗道谁说这小子长大了?
不特么还是这个德性?
半晌后,还是常遇春最先回过神来,哈哈大笑,率先朝着自己的大帐中走去。
“你这小子!”
“跟我说说,王保保那个老小子被你追死没有?”
季秋正眼神涣散的躺在常遇春床上,嘴里还不断念叨着“没了,全没了...”
“啥玩意没了?”
常遇春满是疑惑的大脸,突然出现在季秋面前,吓季秋一跳。
“没...没啥...”
看着季秋魂不守舍的模样,常遇春顿时担心的询问道。
“臭小子,你是不是受伤了?”
闻言,季秋先是一愣,随即不假思索的点头道!
“对!副将军!我受伤了!”
“受的是内伤,需要静养!”
“接下来再有什么大战,我怕是帮不上忙了...”
“咳咳咳...”
为了彰显伤势的严重,季秋还装模作样的咳嗽了几声,看起来虚弱极了。
见状,徐达顿时皱起眉头,正欲唤来军医,便听到帐外传来一阵故作儒雅的声音。
“听闻昭勇将军回来了?”
随着汪广洋步入帐中,原本热闹的氛围,一瞬间便冷了下来。
很明显,在场的所有勋贵,跟汪广洋都不太对付。
季秋更是眯起眼睛,语气颇为危险的说道。
“你来干什么了?”
“想看看我死没死?”
此言一出,所有武将立刻齐刷刷的看向汪广洋,眼神凶悍无比!
汪广洋看似面色如常,心里却是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小子是怎么知道的?
“淮安光复,元军被打的溃不成军,仓皇逃窜!”
“昭勇将军自襄阳转战淮安,大破敌军!”
“如今更是亲率铁骑,往淮水北岸追杀王保保去了!”
李善长手捧军报,连跑带颠,老脸上满是笑出来的褶子。
作为勋贵之首,李善长那是发自内心的希望大明强盛,并且一直以朱元璋麾下头号谋士自居。
什么刘伯温,什么朱升,在李善长眼中,除了年龄比自己大点,剩下的不值一提!
如今北伐建功,光复汉人河山,指日可待,李善长更是自认,自己的功绩足以比肩,不,是超过了诸葛武侯,必定名留青史!
大明朝的开国宰相!
嘿,这几个字哪怕只是想一想,都能让李善长感到浑身舒坦,飘飘欲仙。
“快给咱看看!”
朱元璋直接用眼神斥退毛骧,大步走下龙椅,亲自从手中接过军报,细细端详。
“好!这仗打的好!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
“季秋这小子,当真是越来越勇武了!”
“从襄阳一路转战到淮安,真是难为他这么积极!”
朱元璋的语气颇为唏嘘,为季秋此战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大感意外。
只能说在某些时候,朱元璋还是不太理解季秋的脑回路。
加班?不存在的!
加班是为了更好的摸鱼!
李善长也是适时附和道。
“上位,说到底,文和这孩子,虽然平时怠惰了些。”
“可他毕竟是您的义子,耳濡目染之下,岂会不愿意为大明尽一份力?”
“以我观之,文和之勇,不亚于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
李善长举的这个例子,着实是不太恰当。
和朱元璋与季秋之间的关系一样,李存孝与其主公李克用,也是义父义子的关系。
只可惜,父子二人未能善始善终,堂堂的五代第一猛将,被李克用亲自下令,车裂而死。
李善长以李存孝类比季秋,不知道是他蠢,还是真的意有所指。
略感意外的看了看李善长,朱元璋随即想起了什么,似笑非笑的开口道。
“咱差点忘了。”
“出征前不久,这小子还拜入你门下了。”
“看来他这次能这么积极,和你的教导,不无关系!”
“咱应该好好谢谢你才是啊!”
李善长顿时一愣,迎着朱元璋审视的目光,心中天人交战。
此时的他,终于体会到了刘伯温的感受...
还教导季秋?
教导个屁!
自打拜完师后,季秋一次都没去过他府中,估计早把他这个便宜老师忘在脑后了。
明明什么都没干,却要莫名其妙被上位夸赞...
这种感觉...
还特么挺爽!
李善长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厚着脸皮,故作谦虚的说道。
“当不得上位如此夸奖...”
“只不过是为人师表的本分罢了...”
这便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之间,最大的差别了。
面对这些从天而降的“功劳”,刘伯温视其为烫手的山芋,心中是一万个抗拒,生怕被人盯上。
而李善长哪怕明知道这些事,跟自己一毛钱没有,也会厚着脸皮承认下来,背锅背的是无比开心,无比光荣!
从某种角度来说,李善长这种心态...
还挺乐观的...
有助于延年益寿...
“呵呵,莫要谦虚了。”
“善长啊,这些年,辛苦你了。”
“说句心里话,若是没了你,咱都不知道该怎么治理打下的江山了。”
此言一出,李善长立刻五体投地,感激涕零道。
“承蒙上位厚爱,老臣无以言表!”
“请上位放心,老臣愿为上位,为大明,效忠到最后一刻!”
朱元璋满是老茧的大手,出现在李善长面前,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
起身后,李善长依旧低着头,表现非常受宠若惊。
“善长,有你这句话,咱就知道你的心意了。”
“中书省事务繁多,离不开你这位相国,咱就不留你吃饭了。”
“老臣遵命!”
全程低头离开大殿,李善长小心翼翼走下台阶,忽然停下脚步,望向万里无云的晴空。
果然!上位最仰赖的人,还是我!
老夫一定会当好这个百官之首,给大明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朝气象!
李善长再次向台阶下走去,步伐稳健,丝毫不见老态,心中满是豪情壮志。
“脚步还挺利索...”
“利索就好啊!”
“是福气!”
朱元璋站在大殿门口,一直目送着李善长离开。
“毛骧。”
毛骧自阴影出浮现,一声不吭的来到朱元璋身后。
“上位。”
“去把刘伯温,汪广洋喊过来。”
“咱要让他们两个,出趟远门。”
“是。”
朱元璋缓缓走回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径直落座,以手扶腮,眼神闪烁。
作为当世最杰出的统帅之一,朱元璋知道,黄河以南,元廷已经没了继续抵抗下去的资本。
将元廷的势力扫出黄河,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黄河以南,依旧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势力,并且还都是汉人势力。
陇西的张家,李家。
齐鲁的王家,孔家。
彩云之南的段家,杨家。
以及于蜀中建国,定都重庆的明家,刘家。
说来也是可笑,明明元廷才是中原和北方大地,真正的主人。
然而这些地域,全部都在汉人豪强的掌控之下,并且兵力强盛,动辄便可纠十数万之众。
南方的这些士族和这群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豪族比起来,当真是除了有钱,啥也不是。
如何处置这些人,才是朱元璋,乃至于整个大明接下来要头疼的事。
作为一代雄主,朱元璋自是不可能和元廷一样,搞什么“皇权不下省”,任由这些豪族鱼肉乡里,自己反过头来还要为这些豪族背锅,被百姓戳着脊梁骨骂娘。
同时,朱元璋也需要利用这些北方豪族的力量,来和朝中日益壮大的南方士族互相抗衡,形成政治生态上的平衡。
哪些人该留,哪些人该打。
着实是一个令朱元璋颇为纠结的问题。
“拜见圣上。”
刘伯温和汪广洋的问候声,将朱元璋的思绪拉回现实。
“你俩来的还挺快。”
刘伯温和汪广洋对视一眼,心说我俩都是中书省的官员,就在皇城脚下办公,来的可不快么!() ()
“不知圣上...”
不等汪广洋说完,朱元璋便摆手打断道。
“咱打算让你们两个,分别出使陇西,齐鲁,劝降当地的士族。”
“伯温呐,你就去陇西吧,一路上不必着急,勿要颠簸。”
“大军一时半会,还到不了陇西。”
安排完刘伯温,朱元璋又命汪广洋出使齐鲁。
别看齐鲁的距离近,但汪广洋需要星夜兼程,若是换成刘伯温去,估计不等到地方就硬了。
这年头,出远门是一个非常遭罪的活。
不是所有人都能和司马懿一样,动不动就是日行一二百里,完了还能活蹦乱跳的活到七十多才咽气。
刘伯温顿时皱起眉头,朝着朱元璋发问道。
“圣上...”
“那川蜀和云南...?”
朱元璋毫不迟疑,立刻说道。
“这俩地方,无需特意派人出使。”
“大军便是咱劝降的使节!”
“若他们不识数,直接剿灭便是!”
寥寥几句,尽显朱元璋作为一代雄主的霸气与远见!
巴蜀,云南等地,地处险远,一旦天下有乱,轻易便能割据一方,并且大军难以讨伐。
是以这两个地方,必须对当地的豪族,进行清理,将来还要掌握在朱元璋绝对心腹的手中。
而陇西,齐鲁,位于中原腹地和草原边关的交界处,就算有什么乱子,位于首都的禁军和抗击外敌的边军,随时都能朝发夕至,平息叛乱。
并且其中的几家豪族,底蕴深厚,平时恨不得用鼻孔看南方士族,用他们来朝堂之上,进行制衡,非常合适。
汪广洋二话不说,很快就应下了差事。
刘伯温则是略显踌躇,好半天才摇头道。
“圣上,臣并非是不想为圣上效劳...”
“只是臣年老体衰...”
“所以咱才会让你慢慢去啊!”
朱元璋猛地走下台阶,拉起刘伯温的手,满是笑容的说道。
“伯温呐,除了你,咱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
“难不成你要让我派宋濂出使?又或者是将朱升请回来?”
其实如今的大明,文臣当中声望最高,在整个天下都享有赞誉的佼佼者,并非是刘伯温,更不是李善长。
而是朱元璋刚刚提到的朱升。
这才是刘伯温之前,朱元璋麾下的第一幕僚。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套朱元璋称霸天下,于群雄之中脱颖而出的行动纲领,便是朱升提出来的。
在学术界,朱升属于颇多领域,毫无争议的第一人,是能够给各派名著,做注释的大家。
这么一看,朱升确实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但这老头今年不多不少,正好七十...
去年初就因为年老,向朱元璋乞骸骨归乡,如今含饴弄孙,好不自在。
让他出远门劝降?
那和蓄意谋杀有什么区别?
见朱元璋把朱升都拿出来说事了,刘伯温无奈之下,只得应承下来。
回到家中后,刘伯温的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好不容易季秋不在,刘伯温落得几天消停日子。
这下又要出远门!
等到劝降归来,季秋这个冤家估计也要班师回朝了。
一想到这,刘伯温顿时停下手中的动作,叹息连连。
莫不是老夫,上辈子欠下了他们父子孽债?
老夫只不过想归隐山林,过几天消停日子。
过分么!过分么!
这叫什么事啊!
次日,刘伯温和汪广洋先后离开了金陵。
而一直跟随朱元璋,侍奉左右的毛骧,同样不见了身影。
......
“昭勇将军回来了!”
“秋哥儿回来了?”
闻讯,常遇春等人顿时起身,欣喜不已,准备亲自前去迎接季秋。
季秋可是此次北伐的大功臣,东西转战,杀得元军看见玄甲便是心里发颤。
甚至还给季秋与其亲兵,起了一个独特的称呼。
玄甲军。
在俘虏元兵的口中,玄甲军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有说其中有几千人的,也有说几万人的。
唯一的共同点,便是玄甲军的统帅,格外凶悍!
漆黑身影,给无数元军带去了死亡与恐惧!
搞得常遇春甚至想把自己的铠甲,也涂成黑色,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吓唬元军。
“走!咱们去迎接玄甲军的统帅!”
“哈哈哈!”
众将嬉笑不已,径直朝营门处走去。
“秋...”
“驾!”
季秋拍马直入大营,对着众人喊了一句“有事找崔兴”之后,便一头钻进了常遇春的大帐,没了动静。
一时间,众将面面相觑,暗道谁说这小子长大了?
不特么还是这个德性?
半晌后,还是常遇春最先回过神来,哈哈大笑,率先朝着自己的大帐中走去。
“你这小子!”
“跟我说说,王保保那个老小子被你追死没有?”
季秋正眼神涣散的躺在常遇春床上,嘴里还不断念叨着“没了,全没了...”
“啥玩意没了?”
常遇春满是疑惑的大脸,突然出现在季秋面前,吓季秋一跳。
“没...没啥...”
看着季秋魂不守舍的模样,常遇春顿时担心的询问道。
“臭小子,你是不是受伤了?”
闻言,季秋先是一愣,随即不假思索的点头道!
“对!副将军!我受伤了!”
“受的是内伤,需要静养!”
“接下来再有什么大战,我怕是帮不上忙了...”
“咳咳咳...”
为了彰显伤势的严重,季秋还装模作样的咳嗽了几声,看起来虚弱极了。
见状,徐达顿时皱起眉头,正欲唤来军医,便听到帐外传来一阵故作儒雅的声音。
“听闻昭勇将军回来了?”
随着汪广洋步入帐中,原本热闹的氛围,一瞬间便冷了下来。
很明显,在场的所有勋贵,跟汪广洋都不太对付。
季秋更是眯起眼睛,语气颇为危险的说道。
“你来干什么了?”
“想看看我死没死?”
此言一出,所有武将立刻齐刷刷的看向汪广洋,眼神凶悍无比!
汪广洋看似面色如常,心里却是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小子是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