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半夜子时,这与喻玉儿来说,早已过了该安寝的时辰。
喻玉儿的身子骨自小便弱,自幼养得便很精细。似今夜这般硬生生熬到子时的,是十几年来头一遭。
常嬷嬷蹲在外头吃了一嘴的冷气,终于是死了心。
“这郡王府怎能这般行事?我可怜的姑娘啊……”常嬷嬷在外头默默地抹眼泪。
绿芜跟红苕伺候着喻玉儿沐浴更衣,隔着屏风,眼泪也忍不住掉下来。
姑娘婚事定下后,老太太为了不叫王府小瞧自家姑娘。花重金请了燕京宫里头的嬷嬷教导她们,学了两年的规矩。入府后,更是等闲不敢有差错。却没想到规矩学了却没什么用,新郎官新婚之夜就给了自家姑娘一个下马威。
这往后,姑娘在这府中,不是要被人磋磨死……
喻玉儿靠着浴桶,心情愉悦地撩了几片花瓣,叼在嘴里。
躺榻上不能动弹的日子太长,她快要记不得身体康健的人是如何活了。
此时坐在浴桶中,身体浸没在温热的水中。手脚能自如的撩水,这样的闲适自如是在上辈子后来的人生里想都不敢想的。喻玉儿活动了手,每一根手指都听从她心意动弹。
若非此时时机不好,她甚至想叫绿芜将她箱奁里焦尾琴拿出来,弹奏一曲。
喻玉儿是擅音律的。
自幼身体孱弱,许多事旁人做得,她做不得。祖母怕她闺中寂寞,特意寻了西席入府教她琴技。不过往日能弹奏的曲目不多,也就教的那几首。并非她学艺不精,盖因如今世道,市面上流通的琴谱极少。孤本都被世家大族所收藏,外人便是有钱也买不到。
不过如今记起了后世记忆,她能弹奏的曲目可就多了。
绿芜红苕本哭得难过,低头却瞥见喻玉儿一副心情不错的模样,不由的愣住。
“主子?”
“嗯。”喻玉儿吐出嘴里的花瓣。
“主子不难受吗?”忍了忍,绿芜还是没忍住问出口。
“为何要难受?”
喻玉儿掀起眼帘,一双眸子在灯火下顾盼生辉,“祖母给的嫁妆还不够多吗?便是他郡王府将咱们主仆连夜赶出府,我们主仆几辈子坐吃山空,也饿不死。何况他郡王府顶多是对我不管不问,不至于将咱们赶出去。”
还别说,绿芜她们本哭自家姑娘前途未卜,往后几十年怕是要受尽磋磨了。喻玉儿一句话说完,愣是给说的哭不出来。
外头常嬷嬷小声的呜咽也停了,整个屋子安静得呼吸声都清清楚楚。
“……是这个理儿。这府中其他人不敢说,郡王爷是个一言九鼎的性子。咱们喻家对镇北军有恩。就是郡王爷,也容不得他人磋磨咱主子。”
两人手脚麻利地伺候着喻玉儿洗漱好,外头常嬷嬷打起精神,“红苕你伺候好姑娘,我去库房点点嫁妆。”
说完,又嘱咐绿芜去后头小厨房端一盏桂花蜜水过来,自己扭头去了后院库房。
喝蜜水是喻玉儿打小吃药养成的习惯。药太苦,她年幼时总不愿喝。祖母为了哄她,每每吃完药都给她喂点甜食。如此,给养成了她嗜甜的毛病。
喻玉儿慢条斯理地喝着桂花蜜水,绿芜瞧着屋里有红苕伺候,也去了后院点嫁妆。
有事情做,总比愁眉苦脸好。喻玉儿也随她们去。
这世道的两家结亲,可不是后世的过家家游戏。结了亲便等闲不能和离。盖因大楚有过律令,和离或休弃的妇人,无论何种缘由,均不得带走嫁妆离开夫家。
换句现代话翻译,就是女子想和离,可以,必须是净身出户。
净身出户什么概念?古代女子净身出户,那就是死路一条。
喝完蜜水准备歇息了。
喻玉儿便挥了挥袖子,让红苕下去歇息。
红苕有些不放心。她们主仆初来乍到,自家主子又是最怕生的性子。夜里若是没人陪着,怕是会一宿都睡不着:“主子,奴婢守着你吧。”
“不必,嘱咐嬷嬷跟绿芜,夜里都不用过来了。”
红苕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喻玉儿才披了件衣裳去外间窗边坐下。
下午睡了一觉,此时她还不是太困。
窗外的风声渐渐停下,雨声却清晰入耳。雨滴打在院落的枯草上淅淅沥沥,已经有了快入冬的寒凉。喻玉儿脑海中又浮现了上辈子的种种。
虽说生死已过,爱恨变淡,但有些事还是会因为太过刻骨烙印在人心中。
周长卿这个人……真的很出色。若不是这样,她不会执迷不悟十几年。但守着别人巴望着别人过一辈子实在太苦了,她最怕吃苦了……
桌案上的灯芯劈啪作响,光色在她脸上抖动,更显得她身影单薄。
慢吞吞地吐出胸口不知何时又积郁起来的郁气,喻玉儿告诫自己莫要再反复咀嚼痛苦,将心神挪开。
事实上,在成为喻玉儿之前她还有一个现代的名字,喻穗安,小名穗穗。
说来也巧,这辈子她的小名也叫穗穗。
喻玉儿摩挲着茶杯沿儿的花纹,现代的很多人和事她已经记不得。如今能回想起来的,只有她本硕六年的求学的经历。不知是不是学医太苦太累,她清晰地记起了自己在实验室解剖青蛙、兔子,给医用假人缝合伤口的种种。
她正想的出神,门突然吱呀一声轻响。
一阵夹杂了雨腥气的风拂过纱帐,吹进了内室。
喻玉儿收回了神思,就见一个修长挺拔的人立在门边。
那人身上还穿着款式极简的喜袍,在灯火下鲜红似血。
宽肩窄腰,上好的绸缎料子自然垂坠下来。腰上挂着白玉坠子,广袖上金丝绣成的云纹若隐若现。身形很高,约莫八尺有余。摇曳的烛光下,能清晰地看到他深邃优越的眉骨和鼻梁,乌黑的发丝与红丝绦一起被风吹得飘散……
——是周长卿。
喻玉儿一愣,印象中,周长卿已经是十年后冷峻沉稳,气势骇人的模样。这通身的清贵干净,冷着脸却压不住眼角眉梢心高气傲的少年模样,倒是久违了。
四目相对,喻玉儿坐在贵妃榻上没有动。消薄的身子端正,身上的喜袍已经解下,只穿着单薄的同色中衣。
灯火照着,有些清透。光拢着她巴掌大的脸,好一个琼鼻秀目,玉骨冰肌。
似是听见动静侧身扭过头看来,一双墨玉般的眼睛此时沉静地凝视他。
屋中龙凤烛已经燃了大半,屋中弥散着冷梅香气。
周长卿也有些意外。他料到过喻家女生得必定不算差,却没想到生得如此绝艳。姿态也没有寻常闺阁女子的忸怩,安安静静,坦坦荡荡。这叫见惯了女子羞红脸颊的周长卿不禁诧异。
不得不说,这一个照面,叫他这些日子以来胸口积郁的愤懑与郁气,莫名散开了些。
顿了顿,周长卿敛了神色,转身阖上门走进来。
屋里静悄悄,脚踩在地毯上沙沙的声音。靠得近了,他见这新妇生的美。只是身子骨儿看起来好似要比一般姑娘家单薄许多,脸色也差,很有些病弱的样子。
周长卿此时才想起当初婚事定下时,长随侯东曾提过一句,喻家姑娘乃难得一见的姝色。
周长卿扯了扯嘴角,垂眸静静地盯了喻玉儿许久。
嗯,确实生得罕见美貌。
“盖头是你自己揭了?”
周长卿今夜过来是来敷衍完成任务的。但面对喻玉儿,鬼使神差冒出这句话。
喻玉儿也被他问的一顿,蹙了蹙眉头,她看向窗外。反问:“我不能揭吗?”
放下了讨他喜欢的心思,她说出口的话也变得理直气壮。
窗外早已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因为秋雨,更添了几分夜雨寒凉之意。
周长的卿喉咙一噎,知她这是在怪他来得晚。
他心中不悦。但有些话放到台面上来说,问责谁对谁错,未免太过小气。默了默,他放弃了与新妇争口舌,取了桌上的合卺酒端来。
喻玉儿端起其中一杯,正准备抬手,鼻尖嗅到一股清淡的木质香。周长卿不知何时站得离她这般近,正垂眸凝视着她。那双总是叫人看不透的凤眸中清晰映出了玩味。
喻玉儿想了想,起身往内室走,在喜床坐下。
遥遥地朝他举杯,而后仰头一口饮尽。
酒水用的是清酒,但喻玉儿几辈子没有喝过酒,陡然一口灌下,引得她剧烈咳嗽起来。
等她终于将喉咙里那股辛辣的味道吞下去,苍白的脸颊也因咳嗽浮现出薄红。氤氲的眼角也泣泪泛红。喻玉儿擦了擦眼角,淡声:“我知世子娶我乃权宜之计,只因长辈之命不可违。世子安心,我有自知之明,不会过多打搅。今后你我井水不犯河水。”
想说的话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被人抢了去。周长卿皱眉看着床榻上的少女,手指慢慢地捏紧了。胸口那股散开了不少的闷气,不知怎么滴又骤然回来了。
这自己不愿,跟旁人不愿,是两个意思。
周长卿长这么大,对他有意的女子如过江之鲫,他还从未被人如此直白的拒绝过。
心中有气,他面色不由更冷。
他仰头将杯中酒一口饮尽,笑道:“那正好。今夜你且安心在内室歇息,我在外间将就一晚。明儿一早,见过父王母妃,我便会搬去书房。”
喻玉儿对他的冷脸早就习惯,此时也不在意。点点头,鞋子一踢,被子一盖,倒头就睡。
天大地大,她保养身子最大。
屋子里很快安静下来。廊下的灯笼左右摇摆,突然一阵大风,灯笼噗地一声灭了。
四周暗下来。
月色透过雨幕照着纱窗,周长卿躺在榻上,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自幼习武,他耳力惊人。听见内室那人呼吸趋于平缓,知道她睡熟了。
这喻氏与他以为的不大一样,瞧着怎么比他更像那个被胁迫的人?
心中疑虑,周长卿这一晚都没睡好。
软榻铺的再软,终究不是床榻。他身量又高,常年习武身材又比一般少年健硕,这般长手长脚地蜷缩在软榻上,当真是睡了比没睡还累。
蹙眉揉着肩膀缓缓起身,一抬头,方惊觉内室的姑娘早已经起来了。
正披头散发赤脚站在不远处,一双白玉也似的脚就这般大喇喇的曝露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红色中衣衬得她白雪一团,她毫不在意,就这么皱着眉头看着他。
那神色,仿佛在琢磨用什么法子把他给弄醒。
周长卿:“……”
喻玉儿也确实在思考怎么把他弄醒。
上辈子,周长卿来的虽晚,两人该做的却是都做了的。但这回她不想跟他有太多瓜葛,一开头就掐断了这件事的苗头。一会儿思懿院那边嬷嬷过来收喜帕,怕是会交代不过去。
周长卿瞥了眼外面还黑着的天,修长的手指慢条斯理地将胸前的墨发拨到身后,骤然起身。
正准备叫下人送水进来,却见那少女抬脚跟过来。他扭过头,垂眸看向跟着自己的人。
两人这般站着,他才发现少女只到他胸口的位置,想看他还得仰着头。
周长卿:“……怎么?”
“还请世子把昨夜睡的被子搬到床榻上去。”
周长卿:“?”
回头看了眼内室,他立即明了。这姑娘是怕一会儿母妃那边来人不好说。但是,他为何要帮她?说井水不犯河水的人可不是他。
周长卿鞠了一捧水洗了手,又取了帕子慢慢擦拭着手指。
这人生得一双如玉好手,指节修长,手骨均匀。不似一般文人遵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规矩,指甲剪得干干净净。此时有水从他指缝滑落,更显得手骨美如玉雕。
外头已经有人敲门,小声地询问他们是否起了。
周长卿没说话,喻玉儿也没搭理。两人这般站着,这姑娘跟犟种一样杵在他身边。
“世子,我知你一心为国家大义为北地百姓,无心风月。今日我嫁入郡王府,虽非你所愿,但你我大礼已成,已经是夫妻。新婚次日便闹出动静,于你于我,都不算好事一桩。”
喻玉儿清楚他的芥蒂,开门见山道,“今日你若能帮我,往后军中有难,我亦会伸出援手。”
“你伸出援手?”
周长卿听到这话不禁笑了,扭过头,看见灯火下,少女还有些稚气,一双莹亮的双眸闪烁着略有几分倔强的光彩。顿了顿,他低低的嗓音:“呵,好大的口气。”
喻玉儿喉咙一哽,脸上闪过不悦。
不过很快又恢复,她装作不在意地道,“口气大不大,不要紧。喻家是我的底气。只要有喻家在,我就有张这个口的能力。”
周长卿眨了眨眼,想了下,也是。
他的世子妃位置都能买来,喻家还有什么不能买的?
笑了笑,他也没有为难她。将手中帕子放下,周长卿转身出去。转动的瞬间,带起一阵清风。他将褥子搬去了内室,弄出一副夜里行过周公之礼的凌乱样子。
翻动被褥时,瞥见了下面垫着的白绸喜帕,顺手将喜帕的事儿也一并解决。
下人已经开门进来,送了热水。他看也没看站在屏风边盯着他做这一切的喻玉儿,转身进了盥洗室。
等他洗漱完离开,常嬷嬷才敢领着丫头们进来伺候喻玉儿梳洗。这会儿天色已经大亮,已经是辰时。常嬷嬷见自家主子还赤着脚,连忙去内室取鞋。
“主子哟,这天儿都凉了,你怎么能赤脚乱走?”
常嬷嬷赶忙伺候喻玉儿穿鞋,屋外进来一个人,说是思懿院来人了。
喻玉儿猜测是来收喜帕的,没拦着,就叫人进来了。
果不然,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穿着十分体面的嬷嬷。
这嬷嬷生的一张容长脸,有些胖。四十岁上下的年纪,穿着墨绿的褙子。满头乌发梳得一丝不苟,拿了根翠绿的玉簪簪着。耳间坠着同色的碧玉耳坠,瞧着是一套的头面。身后跟了个小丫头,小丫头手里提着一件食盒。
见了喻玉儿行了一礼,态度颇为倨傲:“奴婢是思懿院的张妈妈,世子妃这厢有礼。”
自称张妈妈的人先是去内室收了喜帕,而后又招了招手,把那小丫头叫过来。
小丫头笑嘻嘻地将食盒提过来,当着喻玉儿的面打开。
——里面一碗黑乎乎的汤药,闻着味儿有些刺鼻。
张妈妈笑道:“昨夜,辛苦世子妃了。这是王妃娘娘心善慈爱,体恤世子妃夜里劳累,特地嘱咐后厨煎的补身子的药,一大早叫老奴送来。世子妃快趁热喝了。”
喻玉儿谢过了王妃,一口应下,那张妈妈才笑眯眯地带着人离开了。
等人一走,常嬷嬷闻着那药有些犹豫。虽说王妃是好心,可自家主子身体与一般女子不一样。延医用药都得精细,不能胡乱地进补。
“倒了吧。”喻玉儿对着镜子抹上口脂,“那不是补药,是避子汤。”
喻玉儿的身子骨自小便弱,自幼养得便很精细。似今夜这般硬生生熬到子时的,是十几年来头一遭。
常嬷嬷蹲在外头吃了一嘴的冷气,终于是死了心。
“这郡王府怎能这般行事?我可怜的姑娘啊……”常嬷嬷在外头默默地抹眼泪。
绿芜跟红苕伺候着喻玉儿沐浴更衣,隔着屏风,眼泪也忍不住掉下来。
姑娘婚事定下后,老太太为了不叫王府小瞧自家姑娘。花重金请了燕京宫里头的嬷嬷教导她们,学了两年的规矩。入府后,更是等闲不敢有差错。却没想到规矩学了却没什么用,新郎官新婚之夜就给了自家姑娘一个下马威。
这往后,姑娘在这府中,不是要被人磋磨死……
喻玉儿靠着浴桶,心情愉悦地撩了几片花瓣,叼在嘴里。
躺榻上不能动弹的日子太长,她快要记不得身体康健的人是如何活了。
此时坐在浴桶中,身体浸没在温热的水中。手脚能自如的撩水,这样的闲适自如是在上辈子后来的人生里想都不敢想的。喻玉儿活动了手,每一根手指都听从她心意动弹。
若非此时时机不好,她甚至想叫绿芜将她箱奁里焦尾琴拿出来,弹奏一曲。
喻玉儿是擅音律的。
自幼身体孱弱,许多事旁人做得,她做不得。祖母怕她闺中寂寞,特意寻了西席入府教她琴技。不过往日能弹奏的曲目不多,也就教的那几首。并非她学艺不精,盖因如今世道,市面上流通的琴谱极少。孤本都被世家大族所收藏,外人便是有钱也买不到。
不过如今记起了后世记忆,她能弹奏的曲目可就多了。
绿芜红苕本哭得难过,低头却瞥见喻玉儿一副心情不错的模样,不由的愣住。
“主子?”
“嗯。”喻玉儿吐出嘴里的花瓣。
“主子不难受吗?”忍了忍,绿芜还是没忍住问出口。
“为何要难受?”
喻玉儿掀起眼帘,一双眸子在灯火下顾盼生辉,“祖母给的嫁妆还不够多吗?便是他郡王府将咱们主仆连夜赶出府,我们主仆几辈子坐吃山空,也饿不死。何况他郡王府顶多是对我不管不问,不至于将咱们赶出去。”
还别说,绿芜她们本哭自家姑娘前途未卜,往后几十年怕是要受尽磋磨了。喻玉儿一句话说完,愣是给说的哭不出来。
外头常嬷嬷小声的呜咽也停了,整个屋子安静得呼吸声都清清楚楚。
“……是这个理儿。这府中其他人不敢说,郡王爷是个一言九鼎的性子。咱们喻家对镇北军有恩。就是郡王爷,也容不得他人磋磨咱主子。”
两人手脚麻利地伺候着喻玉儿洗漱好,外头常嬷嬷打起精神,“红苕你伺候好姑娘,我去库房点点嫁妆。”
说完,又嘱咐绿芜去后头小厨房端一盏桂花蜜水过来,自己扭头去了后院库房。
喝蜜水是喻玉儿打小吃药养成的习惯。药太苦,她年幼时总不愿喝。祖母为了哄她,每每吃完药都给她喂点甜食。如此,给养成了她嗜甜的毛病。
喻玉儿慢条斯理地喝着桂花蜜水,绿芜瞧着屋里有红苕伺候,也去了后院点嫁妆。
有事情做,总比愁眉苦脸好。喻玉儿也随她们去。
这世道的两家结亲,可不是后世的过家家游戏。结了亲便等闲不能和离。盖因大楚有过律令,和离或休弃的妇人,无论何种缘由,均不得带走嫁妆离开夫家。
换句现代话翻译,就是女子想和离,可以,必须是净身出户。
净身出户什么概念?古代女子净身出户,那就是死路一条。
喝完蜜水准备歇息了。
喻玉儿便挥了挥袖子,让红苕下去歇息。
红苕有些不放心。她们主仆初来乍到,自家主子又是最怕生的性子。夜里若是没人陪着,怕是会一宿都睡不着:“主子,奴婢守着你吧。”
“不必,嘱咐嬷嬷跟绿芜,夜里都不用过来了。”
红苕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喻玉儿才披了件衣裳去外间窗边坐下。
下午睡了一觉,此时她还不是太困。
窗外的风声渐渐停下,雨声却清晰入耳。雨滴打在院落的枯草上淅淅沥沥,已经有了快入冬的寒凉。喻玉儿脑海中又浮现了上辈子的种种。
虽说生死已过,爱恨变淡,但有些事还是会因为太过刻骨烙印在人心中。
周长卿这个人……真的很出色。若不是这样,她不会执迷不悟十几年。但守着别人巴望着别人过一辈子实在太苦了,她最怕吃苦了……
桌案上的灯芯劈啪作响,光色在她脸上抖动,更显得她身影单薄。
慢吞吞地吐出胸口不知何时又积郁起来的郁气,喻玉儿告诫自己莫要再反复咀嚼痛苦,将心神挪开。
事实上,在成为喻玉儿之前她还有一个现代的名字,喻穗安,小名穗穗。
说来也巧,这辈子她的小名也叫穗穗。
喻玉儿摩挲着茶杯沿儿的花纹,现代的很多人和事她已经记不得。如今能回想起来的,只有她本硕六年的求学的经历。不知是不是学医太苦太累,她清晰地记起了自己在实验室解剖青蛙、兔子,给医用假人缝合伤口的种种。
她正想的出神,门突然吱呀一声轻响。
一阵夹杂了雨腥气的风拂过纱帐,吹进了内室。
喻玉儿收回了神思,就见一个修长挺拔的人立在门边。
那人身上还穿着款式极简的喜袍,在灯火下鲜红似血。
宽肩窄腰,上好的绸缎料子自然垂坠下来。腰上挂着白玉坠子,广袖上金丝绣成的云纹若隐若现。身形很高,约莫八尺有余。摇曳的烛光下,能清晰地看到他深邃优越的眉骨和鼻梁,乌黑的发丝与红丝绦一起被风吹得飘散……
——是周长卿。
喻玉儿一愣,印象中,周长卿已经是十年后冷峻沉稳,气势骇人的模样。这通身的清贵干净,冷着脸却压不住眼角眉梢心高气傲的少年模样,倒是久违了。
四目相对,喻玉儿坐在贵妃榻上没有动。消薄的身子端正,身上的喜袍已经解下,只穿着单薄的同色中衣。
灯火照着,有些清透。光拢着她巴掌大的脸,好一个琼鼻秀目,玉骨冰肌。
似是听见动静侧身扭过头看来,一双墨玉般的眼睛此时沉静地凝视他。
屋中龙凤烛已经燃了大半,屋中弥散着冷梅香气。
周长卿也有些意外。他料到过喻家女生得必定不算差,却没想到生得如此绝艳。姿态也没有寻常闺阁女子的忸怩,安安静静,坦坦荡荡。这叫见惯了女子羞红脸颊的周长卿不禁诧异。
不得不说,这一个照面,叫他这些日子以来胸口积郁的愤懑与郁气,莫名散开了些。
顿了顿,周长卿敛了神色,转身阖上门走进来。
屋里静悄悄,脚踩在地毯上沙沙的声音。靠得近了,他见这新妇生的美。只是身子骨儿看起来好似要比一般姑娘家单薄许多,脸色也差,很有些病弱的样子。
周长卿此时才想起当初婚事定下时,长随侯东曾提过一句,喻家姑娘乃难得一见的姝色。
周长卿扯了扯嘴角,垂眸静静地盯了喻玉儿许久。
嗯,确实生得罕见美貌。
“盖头是你自己揭了?”
周长卿今夜过来是来敷衍完成任务的。但面对喻玉儿,鬼使神差冒出这句话。
喻玉儿也被他问的一顿,蹙了蹙眉头,她看向窗外。反问:“我不能揭吗?”
放下了讨他喜欢的心思,她说出口的话也变得理直气壮。
窗外早已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因为秋雨,更添了几分夜雨寒凉之意。
周长的卿喉咙一噎,知她这是在怪他来得晚。
他心中不悦。但有些话放到台面上来说,问责谁对谁错,未免太过小气。默了默,他放弃了与新妇争口舌,取了桌上的合卺酒端来。
喻玉儿端起其中一杯,正准备抬手,鼻尖嗅到一股清淡的木质香。周长卿不知何时站得离她这般近,正垂眸凝视着她。那双总是叫人看不透的凤眸中清晰映出了玩味。
喻玉儿想了想,起身往内室走,在喜床坐下。
遥遥地朝他举杯,而后仰头一口饮尽。
酒水用的是清酒,但喻玉儿几辈子没有喝过酒,陡然一口灌下,引得她剧烈咳嗽起来。
等她终于将喉咙里那股辛辣的味道吞下去,苍白的脸颊也因咳嗽浮现出薄红。氤氲的眼角也泣泪泛红。喻玉儿擦了擦眼角,淡声:“我知世子娶我乃权宜之计,只因长辈之命不可违。世子安心,我有自知之明,不会过多打搅。今后你我井水不犯河水。”
想说的话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被人抢了去。周长卿皱眉看着床榻上的少女,手指慢慢地捏紧了。胸口那股散开了不少的闷气,不知怎么滴又骤然回来了。
这自己不愿,跟旁人不愿,是两个意思。
周长卿长这么大,对他有意的女子如过江之鲫,他还从未被人如此直白的拒绝过。
心中有气,他面色不由更冷。
他仰头将杯中酒一口饮尽,笑道:“那正好。今夜你且安心在内室歇息,我在外间将就一晚。明儿一早,见过父王母妃,我便会搬去书房。”
喻玉儿对他的冷脸早就习惯,此时也不在意。点点头,鞋子一踢,被子一盖,倒头就睡。
天大地大,她保养身子最大。
屋子里很快安静下来。廊下的灯笼左右摇摆,突然一阵大风,灯笼噗地一声灭了。
四周暗下来。
月色透过雨幕照着纱窗,周长卿躺在榻上,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自幼习武,他耳力惊人。听见内室那人呼吸趋于平缓,知道她睡熟了。
这喻氏与他以为的不大一样,瞧着怎么比他更像那个被胁迫的人?
心中疑虑,周长卿这一晚都没睡好。
软榻铺的再软,终究不是床榻。他身量又高,常年习武身材又比一般少年健硕,这般长手长脚地蜷缩在软榻上,当真是睡了比没睡还累。
蹙眉揉着肩膀缓缓起身,一抬头,方惊觉内室的姑娘早已经起来了。
正披头散发赤脚站在不远处,一双白玉也似的脚就这般大喇喇的曝露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红色中衣衬得她白雪一团,她毫不在意,就这么皱着眉头看着他。
那神色,仿佛在琢磨用什么法子把他给弄醒。
周长卿:“……”
喻玉儿也确实在思考怎么把他弄醒。
上辈子,周长卿来的虽晚,两人该做的却是都做了的。但这回她不想跟他有太多瓜葛,一开头就掐断了这件事的苗头。一会儿思懿院那边嬷嬷过来收喜帕,怕是会交代不过去。
周长卿瞥了眼外面还黑着的天,修长的手指慢条斯理地将胸前的墨发拨到身后,骤然起身。
正准备叫下人送水进来,却见那少女抬脚跟过来。他扭过头,垂眸看向跟着自己的人。
两人这般站着,他才发现少女只到他胸口的位置,想看他还得仰着头。
周长卿:“……怎么?”
“还请世子把昨夜睡的被子搬到床榻上去。”
周长卿:“?”
回头看了眼内室,他立即明了。这姑娘是怕一会儿母妃那边来人不好说。但是,他为何要帮她?说井水不犯河水的人可不是他。
周长卿鞠了一捧水洗了手,又取了帕子慢慢擦拭着手指。
这人生得一双如玉好手,指节修长,手骨均匀。不似一般文人遵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规矩,指甲剪得干干净净。此时有水从他指缝滑落,更显得手骨美如玉雕。
外头已经有人敲门,小声地询问他们是否起了。
周长卿没说话,喻玉儿也没搭理。两人这般站着,这姑娘跟犟种一样杵在他身边。
“世子,我知你一心为国家大义为北地百姓,无心风月。今日我嫁入郡王府,虽非你所愿,但你我大礼已成,已经是夫妻。新婚次日便闹出动静,于你于我,都不算好事一桩。”
喻玉儿清楚他的芥蒂,开门见山道,“今日你若能帮我,往后军中有难,我亦会伸出援手。”
“你伸出援手?”
周长卿听到这话不禁笑了,扭过头,看见灯火下,少女还有些稚气,一双莹亮的双眸闪烁着略有几分倔强的光彩。顿了顿,他低低的嗓音:“呵,好大的口气。”
喻玉儿喉咙一哽,脸上闪过不悦。
不过很快又恢复,她装作不在意地道,“口气大不大,不要紧。喻家是我的底气。只要有喻家在,我就有张这个口的能力。”
周长卿眨了眨眼,想了下,也是。
他的世子妃位置都能买来,喻家还有什么不能买的?
笑了笑,他也没有为难她。将手中帕子放下,周长卿转身出去。转动的瞬间,带起一阵清风。他将褥子搬去了内室,弄出一副夜里行过周公之礼的凌乱样子。
翻动被褥时,瞥见了下面垫着的白绸喜帕,顺手将喜帕的事儿也一并解决。
下人已经开门进来,送了热水。他看也没看站在屏风边盯着他做这一切的喻玉儿,转身进了盥洗室。
等他洗漱完离开,常嬷嬷才敢领着丫头们进来伺候喻玉儿梳洗。这会儿天色已经大亮,已经是辰时。常嬷嬷见自家主子还赤着脚,连忙去内室取鞋。
“主子哟,这天儿都凉了,你怎么能赤脚乱走?”
常嬷嬷赶忙伺候喻玉儿穿鞋,屋外进来一个人,说是思懿院来人了。
喻玉儿猜测是来收喜帕的,没拦着,就叫人进来了。
果不然,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穿着十分体面的嬷嬷。
这嬷嬷生的一张容长脸,有些胖。四十岁上下的年纪,穿着墨绿的褙子。满头乌发梳得一丝不苟,拿了根翠绿的玉簪簪着。耳间坠着同色的碧玉耳坠,瞧着是一套的头面。身后跟了个小丫头,小丫头手里提着一件食盒。
见了喻玉儿行了一礼,态度颇为倨傲:“奴婢是思懿院的张妈妈,世子妃这厢有礼。”
自称张妈妈的人先是去内室收了喜帕,而后又招了招手,把那小丫头叫过来。
小丫头笑嘻嘻地将食盒提过来,当着喻玉儿的面打开。
——里面一碗黑乎乎的汤药,闻着味儿有些刺鼻。
张妈妈笑道:“昨夜,辛苦世子妃了。这是王妃娘娘心善慈爱,体恤世子妃夜里劳累,特地嘱咐后厨煎的补身子的药,一大早叫老奴送来。世子妃快趁热喝了。”
喻玉儿谢过了王妃,一口应下,那张妈妈才笑眯眯地带着人离开了。
等人一走,常嬷嬷闻着那药有些犹豫。虽说王妃是好心,可自家主子身体与一般女子不一样。延医用药都得精细,不能胡乱地进补。
“倒了吧。”喻玉儿对着镜子抹上口脂,“那不是补药,是避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