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卷着湿意铺满大地,傍晚春雷阵阵,没多久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益晖堂里,谢老夫人晚膳一向用得早,小丫头来报王氏来了的时候,她刚拿起筷箸。
“这时候她来做什么。”谢老夫人让小丫头添副碗筷。
王氏身边的小丫头落下油纸伞甩了甩,放置在门边,撩开帘子扶着她走进屋子里。
“母亲,今日上街幸不辱命,给芸丫头置办好了。”
王氏倒也不傻,进门并没有直接告状,反而是将今日出门采买置办行头的结果一一说给谢老夫人听。
听到她们母女俩买成衣被如意楼的人暗中取笑,谢老夫人皱了皱眉头道:
“原的确是该叫了人上门量身做春衫,可时间紧凑,只能去成衣店直接买现成的。也是我忘记嘱咐你们母女,回头我便派童妈妈给荼丫头知会一声,把你们三人照着府里人的旧例置办。”
这也是安抚她的意思,今后的衣衫都会有定例送到他们朝晖堂去。
可王氏的目的不止于此。
既然提到了谢荼,王氏不由分说就将在珍宝馆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全部说了出来。
“……既然是她母亲的嫁妆铺子,我们好歹是亲戚一场,她不出面来帮我们解决矛盾不说,还躲在掌柜后面看我们的笑话,最后还原价收了钱。”
“这丫头怎生如此见外?母亲你也不管管那个她!”
这段时间,王氏在谢老夫人这里得了不少的好处,毫不客气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来的目的。
可出乎她意料的是,这一次谢老夫人并没有帮腔,反而仅仅是斜着眼睛睨了她一眼。
她端着汤碗小口慢条斯理地喝着,主动岔开话题:“今日的菌菇松茸炖鸽子着实鲜美,你带点回去给芸丫头尝尝。”
一旁候着的小丫头立刻上来拿汤碗也给王氏盛了一碗,又取出一个八宝雕花食盒,装了一小盅汤,准备给王氏带走。
王氏并未气馁,重新挑起断开的话头说道:“虽说那是二伯那过世的妻子的嫁妆铺子,可眼下英哥儿也大了,即便是给荼丫头,也只是分出一部分,哪有她一个人拿捏在手中一家独大的?”
“二伯宠着姑娘家虽不是什么坏事,可若是将她养成这不知天高地厚、不顾亲眷的性子,当真是不应该啊!”
说完,王氏便一脸期盼地看着谢老夫人。
谢老夫人用勺子吃完汤碗里的东西,用帕子擦了擦嘴巴,这才沉声道:
“铺子虽说是她母亲的嫁妆,可你看她根本没出面,只能说明这些东西还捏在老二的手里。”
“难道你要让我亲自去找老二,帮你要铺子里的东西吗?”
“做人不能太贪心,我这里给你们的东西还不够吗?”
“如果这事情传出去,只会说我身为祖母,却去帮着隔房的婶娘欺压一个没了母亲的孤女,觊觎她母亲的嫁妆,你是想让我成为京城中茶余饭后的谈资吗?”
————
“姑娘,您为何笃定这一次老夫人不会帮着王氏?”
典心一边帮着布菜,一边好奇地问。
今日厨房做了道当归生姜羊肉汤,配了碗雪梨枸杞燕窝百合粥,最是滋补养气,谢荼一连喝了两大碗。
面对典心的疑惑,谢荼有心提点,大大方方同她分析了起来:
“自古以来,觊觎女方嫁妆的人家,都会被旁人耻笑。”
“王氏和谢芸今日在同顾家姐姐争吵之时,已然知晓珍宝馆是我母亲的嫁妆,祖母同样是个知情之人。我不出面,且已经明确告知这铺子在父亲手中掌管。”
“他们若想坚持让珍宝馆让利于人,只能去找父亲说项,可若父亲动了铺子,世人只会认为他们谢家人是觊觎我母亲的嫁妆。”
“祖母她老人家虽然是个偏心的,可在这种事情上,她尚且清醒,不会为了这点金银之物同父亲交恶。”
“是以,祖母不会如王氏的愿,找父亲商议此事的。”
典心面上一喜,雀跃道:“那么三夫人他们就不会动到姑娘您利益了吧?”
谢荼神色微凛,摇了摇头:
“这也不一定,若谢芸果真如他们所愿,找了个如意郎君,那么祖母依旧可以用‘孝道’的名义,让我做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瞧着父亲的态度,似乎并不反对自己同朝晖堂那头对上。
那自己该不该提前给父亲一个预警?
————
大约是为了这次隆山寺的出行精心做准备,朝晖堂和飞烟阁的三人安安静静了几日,没有再到谢荼的面前找茬。
绵绵细雨下了数日,直到谢荼起床的时候,天空中仍然飘着几缕绵密雨丝。
一大早,谢府的二门口,仆妇小厮们便忙忙碌碌地来回搬着早已备好的出门箱笼,往停着的三辆马车上搬。
益晖堂和朝晖堂那边出门要带的物什早已登记成册送到谢荼的手里。
但谢荼仅仅当着童妈妈的面假装打开一瞬随即便合上了:“祖母和三婶婶准备得自是妥当,我也不便随意议论。”
她将册子递回童妈妈的手中。
说实话,她根本不关心谢芸到底整理了多少华贵的衣裙、奢靡的朱钗头面出门。
童妈妈接过,微微一笑道:“姑娘心细,食宿一应安排妥当,老夫人很是放心,只是姑娘可已知晓,同我们谢府同期投宿的人家是哪些?”
“老夫人想要提醒姑娘一声,若是咱们老爷的同科或朝中同僚,必得拿了拜帖去见上一面,不能让旁人以为我们谢家的姑娘没有礼数。”
童妈妈这一段话说得很有技巧,一来是询问同期投宿人家的身份,二来是表明届时是要借着谢愉恩的身份结交。
她这是被谢老夫人借着由头来提前敲打她呢!
“顾侍郎家的顾姐姐母女两人会去,其余的若非刻意打听,外人不得而知。”谢荼嘴角含笑,不卑不亢道,“隆山寺的禅会素来一座难求,且按着各家递的帖子先后顺序排位,谢家无权干涉。”
“请祖母放心,昨儿个晚上,父亲已经着人将他的名帖送予我。等今日上山后,我便派人去各家拜访。”
童妈妈“欸”了一声,冲谢荼行礼,转身回了益晖堂。
卯时三刻,典心亲自看着箱笼全部装上马车后,才转身去重峦院回话。
谢荼正往身上套一件鹅黄色锦缎披风,闻言道:
“可有告诉哥哥我要去隆山寺几日,让他时刻提防着飞烟阁的那位?”
典心点了点头:“我特意拉了公子身边的竹翠姐姐细细说了一番,念叨得竹翠姐姐想打人。”
谢荼莞尔。
典心就是这样,自己不信任的事情,她便会提起十二分的精力提防。
能让竹翠姐姐想打人的“唠叨”,可见并不是个简简单单的“交代”了。
二门处候着三辆黑漆平顶马车,与之前谢荼出门所乘车辆不同,这三辆马车都挂着“谢”字牌匾,牌匾上还有他们谢府惯用的徽记。
如此,远行时就能让人远远看出乘坐车辆上人的身份,避免不必要的打扰。
原本三辆马车应是谢荼同谢芸一辆,王氏同谢老夫人一辆,还有一辆装着一应物什箱笼。
可临出发前,谢老夫人叫走了谢芸,说是有重要事情交代她。
于是倒成了谢荼一人乘坐一辆马车,她倒也乐得清静。
顾茹娘亲自做了一盒子谢荼爱吃的软糯糕点,一大早便派了小丫头送到了谢荼的手中。
以至于马车晃晃悠悠地出发,嘚嘚地往城门驶去的时候,谢荼正靠在软垫上同吟心、典心两人分食着糕点。
“顾姑娘的手艺又精进了。”典心鼓着腮帮子咀嚼着香甜软糯的糕点,“这里面塞了姑娘最爱吃的桂花红豆沙,真好吃!”
谢荼小口抿着茶水,冲吟心笑道:
“也不知道这丫头的肚子是什么做的。早晨怕路程远路上会饿,自己跑到小厨房要了一大碗火腿肘子皮肚面,吃了个精光。这会儿又连塞了三块软糕下去。”
“可得提醒车夫马车驾得稳些,一个不小心,我都怕她的肚子颠破了。”
吟心用帕子捂着嘴巴直笑,被谢荼取笑了的典心大囧,忙放下手中咬了一角的第四块软糕,懊恼道:
“怪只怪顾家姑娘的糕点实在太过美味。”她的视线粘在青瓷盘上舍不得移开,“我没忍得住嘛!”
看见典心这幅难得一见的羞愧模样,谢荼笑得端着茶盏得手直抖,吟心则彻底笑倒在软垫上。
绵绵雨丝渐渐停下,春风挑起帘布一角,窥见了一室春风。
说说笑笑间,马车终于驶出了城门。
跟在后面的马车中,不同于她们的气氛松快,谢老夫人正紧抓时辰,向谢芸大致说着京城中各户人家的人际关系。
与此同时,城门外树林附近的一座简陋茶摊上,一名戴着低帽檐帷帽的男子在一张坐满四人的方桌边坐下。
他抬手往桌子上扔出一只布袋,“哗啦”响声像是一包银子。
“各位好汉,可想好了接这门生意?”
益晖堂里,谢老夫人晚膳一向用得早,小丫头来报王氏来了的时候,她刚拿起筷箸。
“这时候她来做什么。”谢老夫人让小丫头添副碗筷。
王氏身边的小丫头落下油纸伞甩了甩,放置在门边,撩开帘子扶着她走进屋子里。
“母亲,今日上街幸不辱命,给芸丫头置办好了。”
王氏倒也不傻,进门并没有直接告状,反而是将今日出门采买置办行头的结果一一说给谢老夫人听。
听到她们母女俩买成衣被如意楼的人暗中取笑,谢老夫人皱了皱眉头道:
“原的确是该叫了人上门量身做春衫,可时间紧凑,只能去成衣店直接买现成的。也是我忘记嘱咐你们母女,回头我便派童妈妈给荼丫头知会一声,把你们三人照着府里人的旧例置办。”
这也是安抚她的意思,今后的衣衫都会有定例送到他们朝晖堂去。
可王氏的目的不止于此。
既然提到了谢荼,王氏不由分说就将在珍宝馆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全部说了出来。
“……既然是她母亲的嫁妆铺子,我们好歹是亲戚一场,她不出面来帮我们解决矛盾不说,还躲在掌柜后面看我们的笑话,最后还原价收了钱。”
“这丫头怎生如此见外?母亲你也不管管那个她!”
这段时间,王氏在谢老夫人这里得了不少的好处,毫不客气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来的目的。
可出乎她意料的是,这一次谢老夫人并没有帮腔,反而仅仅是斜着眼睛睨了她一眼。
她端着汤碗小口慢条斯理地喝着,主动岔开话题:“今日的菌菇松茸炖鸽子着实鲜美,你带点回去给芸丫头尝尝。”
一旁候着的小丫头立刻上来拿汤碗也给王氏盛了一碗,又取出一个八宝雕花食盒,装了一小盅汤,准备给王氏带走。
王氏并未气馁,重新挑起断开的话头说道:“虽说那是二伯那过世的妻子的嫁妆铺子,可眼下英哥儿也大了,即便是给荼丫头,也只是分出一部分,哪有她一个人拿捏在手中一家独大的?”
“二伯宠着姑娘家虽不是什么坏事,可若是将她养成这不知天高地厚、不顾亲眷的性子,当真是不应该啊!”
说完,王氏便一脸期盼地看着谢老夫人。
谢老夫人用勺子吃完汤碗里的东西,用帕子擦了擦嘴巴,这才沉声道:
“铺子虽说是她母亲的嫁妆,可你看她根本没出面,只能说明这些东西还捏在老二的手里。”
“难道你要让我亲自去找老二,帮你要铺子里的东西吗?”
“做人不能太贪心,我这里给你们的东西还不够吗?”
“如果这事情传出去,只会说我身为祖母,却去帮着隔房的婶娘欺压一个没了母亲的孤女,觊觎她母亲的嫁妆,你是想让我成为京城中茶余饭后的谈资吗?”
————
“姑娘,您为何笃定这一次老夫人不会帮着王氏?”
典心一边帮着布菜,一边好奇地问。
今日厨房做了道当归生姜羊肉汤,配了碗雪梨枸杞燕窝百合粥,最是滋补养气,谢荼一连喝了两大碗。
面对典心的疑惑,谢荼有心提点,大大方方同她分析了起来:
“自古以来,觊觎女方嫁妆的人家,都会被旁人耻笑。”
“王氏和谢芸今日在同顾家姐姐争吵之时,已然知晓珍宝馆是我母亲的嫁妆,祖母同样是个知情之人。我不出面,且已经明确告知这铺子在父亲手中掌管。”
“他们若想坚持让珍宝馆让利于人,只能去找父亲说项,可若父亲动了铺子,世人只会认为他们谢家人是觊觎我母亲的嫁妆。”
“祖母她老人家虽然是个偏心的,可在这种事情上,她尚且清醒,不会为了这点金银之物同父亲交恶。”
“是以,祖母不会如王氏的愿,找父亲商议此事的。”
典心面上一喜,雀跃道:“那么三夫人他们就不会动到姑娘您利益了吧?”
谢荼神色微凛,摇了摇头:
“这也不一定,若谢芸果真如他们所愿,找了个如意郎君,那么祖母依旧可以用‘孝道’的名义,让我做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瞧着父亲的态度,似乎并不反对自己同朝晖堂那头对上。
那自己该不该提前给父亲一个预警?
————
大约是为了这次隆山寺的出行精心做准备,朝晖堂和飞烟阁的三人安安静静了几日,没有再到谢荼的面前找茬。
绵绵细雨下了数日,直到谢荼起床的时候,天空中仍然飘着几缕绵密雨丝。
一大早,谢府的二门口,仆妇小厮们便忙忙碌碌地来回搬着早已备好的出门箱笼,往停着的三辆马车上搬。
益晖堂和朝晖堂那边出门要带的物什早已登记成册送到谢荼的手里。
但谢荼仅仅当着童妈妈的面假装打开一瞬随即便合上了:“祖母和三婶婶准备得自是妥当,我也不便随意议论。”
她将册子递回童妈妈的手中。
说实话,她根本不关心谢芸到底整理了多少华贵的衣裙、奢靡的朱钗头面出门。
童妈妈接过,微微一笑道:“姑娘心细,食宿一应安排妥当,老夫人很是放心,只是姑娘可已知晓,同我们谢府同期投宿的人家是哪些?”
“老夫人想要提醒姑娘一声,若是咱们老爷的同科或朝中同僚,必得拿了拜帖去见上一面,不能让旁人以为我们谢家的姑娘没有礼数。”
童妈妈这一段话说得很有技巧,一来是询问同期投宿人家的身份,二来是表明届时是要借着谢愉恩的身份结交。
她这是被谢老夫人借着由头来提前敲打她呢!
“顾侍郎家的顾姐姐母女两人会去,其余的若非刻意打听,外人不得而知。”谢荼嘴角含笑,不卑不亢道,“隆山寺的禅会素来一座难求,且按着各家递的帖子先后顺序排位,谢家无权干涉。”
“请祖母放心,昨儿个晚上,父亲已经着人将他的名帖送予我。等今日上山后,我便派人去各家拜访。”
童妈妈“欸”了一声,冲谢荼行礼,转身回了益晖堂。
卯时三刻,典心亲自看着箱笼全部装上马车后,才转身去重峦院回话。
谢荼正往身上套一件鹅黄色锦缎披风,闻言道:
“可有告诉哥哥我要去隆山寺几日,让他时刻提防着飞烟阁的那位?”
典心点了点头:“我特意拉了公子身边的竹翠姐姐细细说了一番,念叨得竹翠姐姐想打人。”
谢荼莞尔。
典心就是这样,自己不信任的事情,她便会提起十二分的精力提防。
能让竹翠姐姐想打人的“唠叨”,可见并不是个简简单单的“交代”了。
二门处候着三辆黑漆平顶马车,与之前谢荼出门所乘车辆不同,这三辆马车都挂着“谢”字牌匾,牌匾上还有他们谢府惯用的徽记。
如此,远行时就能让人远远看出乘坐车辆上人的身份,避免不必要的打扰。
原本三辆马车应是谢荼同谢芸一辆,王氏同谢老夫人一辆,还有一辆装着一应物什箱笼。
可临出发前,谢老夫人叫走了谢芸,说是有重要事情交代她。
于是倒成了谢荼一人乘坐一辆马车,她倒也乐得清静。
顾茹娘亲自做了一盒子谢荼爱吃的软糯糕点,一大早便派了小丫头送到了谢荼的手中。
以至于马车晃晃悠悠地出发,嘚嘚地往城门驶去的时候,谢荼正靠在软垫上同吟心、典心两人分食着糕点。
“顾姑娘的手艺又精进了。”典心鼓着腮帮子咀嚼着香甜软糯的糕点,“这里面塞了姑娘最爱吃的桂花红豆沙,真好吃!”
谢荼小口抿着茶水,冲吟心笑道:
“也不知道这丫头的肚子是什么做的。早晨怕路程远路上会饿,自己跑到小厨房要了一大碗火腿肘子皮肚面,吃了个精光。这会儿又连塞了三块软糕下去。”
“可得提醒车夫马车驾得稳些,一个不小心,我都怕她的肚子颠破了。”
吟心用帕子捂着嘴巴直笑,被谢荼取笑了的典心大囧,忙放下手中咬了一角的第四块软糕,懊恼道:
“怪只怪顾家姑娘的糕点实在太过美味。”她的视线粘在青瓷盘上舍不得移开,“我没忍得住嘛!”
看见典心这幅难得一见的羞愧模样,谢荼笑得端着茶盏得手直抖,吟心则彻底笑倒在软垫上。
绵绵雨丝渐渐停下,春风挑起帘布一角,窥见了一室春风。
说说笑笑间,马车终于驶出了城门。
跟在后面的马车中,不同于她们的气氛松快,谢老夫人正紧抓时辰,向谢芸大致说着京城中各户人家的人际关系。
与此同时,城门外树林附近的一座简陋茶摊上,一名戴着低帽檐帷帽的男子在一张坐满四人的方桌边坐下。
他抬手往桌子上扔出一只布袋,“哗啦”响声像是一包银子。
“各位好汉,可想好了接这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