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中枢定位之争
四月二十八日,内阁。
赵祯脚步轻快,心情愉悦的走入议事厅,三位阁老起身见礼。
“臣等参见官家,官家圣躬安否?”
“朕安,三位阁老请坐。”赵祯一边说着,一边走上主位,四人依次落座后,内侍们将今日需要议定的奏疏搬上长桌。
赵祯拿出第一本奏疏,神情自然的开口道:
“权御史中丞范讽上奏:今设内阁议政之所,使万事皆决于内,而不关二府三司径自行下,时日一久,则是中枢之外又一中枢也。臣恐内阁集权日广,终将对峙中枢,大弊朝廷,请官家罢免内阁判部差遣,使内阁定位议政,而使中枢尽执政之责。”
赵祯放下奏疏,看向三人道:“朕以为范中丞所言不无道理,内阁成立的初衷就是为朕批答票拟,阁老们对于奏疏的内容也是各抒己见,形成决议后施行。”
“然以内阁判六部,终究名不正言不顺,中枢虽未明言,但积日久之,难免心生嫌隙,一旦二府三司与内阁争权,形成实质对立,确实大弊于朝廷。”
“三位阁老觉得,内阁是维持现状好,还是彻底定位于议政之所好?”赵祯想听听三人的想法。
吕夷简率先开口:“官家,臣以为范中丞所言有理,内阁还是定为议政机构为好。”
“国朝创设至今,天下之权理应尽集官家一人之手,内阁也好,中枢也罢,都是为官家施政的机构。”
“内阁为官家拟策,二府三司为官家执政,诸司百僚为官家牧民,如此各司其职,天下有序,国朝才能长远。”
吕夷简身为首辅,皇帝既然问了,他就不能不答,赵祯虽然没有下决定,但话里话外都是希望内阁能够自我限权,吕夷简自然不会当着皇帝的面说‘我不同意’,他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赵祯点了点头,继续看向张耆。
“官家,臣一介武臣,能为官家驱策已是天幸,官家希望臣如何,臣便如何。”张耆没有那么多废话,直接表明了态度。
赵祯笑着点头,心道:“武臣果然直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李谘听完前两者的言语,微微皱眉,拱手道:“官家,臣以为内阁所议皆由官家一言而决,内阁所拟皆为官家诏令,内阁之权本就在皇权之内,哪里还需要集权?”
“官家设内阁,命内阁判六部,其目的乃是为尽快厘清中枢各机构的权责,使百官能各司其职,各归其位,各行其政。”
“内阁成立至今虽不足月,然以六部统百司确已初见成效,若今日罢去内阁判部差遣,恢复二府三司统百司,天下又要陷入令出多门的泥沼。”
“范中丞担心内阁会成为第二个中枢,确有道理,那么臣建议,不如改‘中书门下’为‘政事院’,使其与‘枢密院’一同定位执政,皆承官家诏令行事。”
李谘态度鲜明的表示反对,这个往日里最圆滑的阁老,今日竟一反常态的发表反对意见,赵祯思考了起来:
世间安有万世不易之法?赵祯认为没有,不同时期要用不同手段。() ()
秦始皇麾下的丞相可以助其开创大秦基业。
汉献帝麾下的丞相可以篡汉自立为王。
都是高度集权的丞相,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究其根本在于统治者本人能力不行。
那么赵祯成立内阁的目的是什么呢?
以一个穿越者的眼光来看,不久之后,西北党项一族崛起,会对大宋发起进攻。
为了应对战事,历史上的宋仁宗选择了提升宰相的权力,让宰相一人身兼二府,担任‘总判’差遣。
此名创设伊始,开两宋权臣当道先河,使宋初分权制衡以御天下的制度建设,从此破坏。
中书门下的主官为:平章政事
‘平章’意为评议辨别,引申为断决处理。
‘政事’则是限权,意为评议范围是政事。
宋仁宗初命吕夷简‘平章政事兼判枢密院事’,后得人建议,认为‘总判’之名太重,于是改为‘兼枢密使’,但无论改授何名,对于吕夷简这种只想做实事的官僚来说,只要事权到手,其他都好说。
对于君主而言,同样是为了打破事权壁垒,设‘总判’是一条路,其最糟糕的结果就是通向‘靖康之耻’;设‘内阁’是另一条路,其最糟糕的结果是通向‘吾非相,乃摄之’。
那么对于赵祯而言,选择就很明显了,他宁可扶植一个‘张居正’,也不想扶植一个‘蔡京’。
‘总判’站在了官僚阶级的尽头,‘内阁’则站在了官僚阶级的对面,一步之差,天地之别。
‘权臣’也许只需哄皇帝开心就够了,有没有才能并不主要,因此其造就的示范作用就是天下百官都在想方设法的哄皇帝。
而‘摄宗’却不是只哄皇帝开心就能够的,他必须要做出成绩,否则会被天下官僚弹劾死。
且就算他做出了成绩,百官同样会弹劾他,这是制度设计所决定,内阁身为皇权的一部分,天然就要受到臣权针对,位置决定脑袋。
简单来说,权力就像一块完整的蛋糕,总判是分得蛋糕最多的那個人,而内阁则是参与分蛋糕的人。
从前只有皇帝能分蛋糕,现在皇帝愿意问问内阁,他应该如何分蛋糕,这对于封建社会而言,是进步不是后退。
赵祯只能保证自己勤快些,尽量做个贤能君主,但他无法保证自己的继任者个个都贤能。
有内阁为皇帝分忧,哪怕内阁把后世君主架空了,让它当个吉祥物,也比亡国灭种强。
毕竟‘靖康之耻’后面还有‘神州陆沉’,自己来这一趟,总得做点改变。
收拢思绪,赵祯开口道:
“朕设内阁就是为了使令出一门,如今范中丞上奏,担心内阁会成为第二个中枢,既然如此,就如李阁老所言:改‘中书门下’为‘政事院’;改‘权知中书门下事’为‘权知政事院事’;‘政事院’和‘枢密院’均由朕亲掌。”
三人心中大喜,起身行礼道:“臣等谨遵圣谕。”
赵祯脚步轻快,心情愉悦的走入议事厅,三位阁老起身见礼。
“臣等参见官家,官家圣躬安否?”
“朕安,三位阁老请坐。”赵祯一边说着,一边走上主位,四人依次落座后,内侍们将今日需要议定的奏疏搬上长桌。
赵祯拿出第一本奏疏,神情自然的开口道:
“权御史中丞范讽上奏:今设内阁议政之所,使万事皆决于内,而不关二府三司径自行下,时日一久,则是中枢之外又一中枢也。臣恐内阁集权日广,终将对峙中枢,大弊朝廷,请官家罢免内阁判部差遣,使内阁定位议政,而使中枢尽执政之责。”
赵祯放下奏疏,看向三人道:“朕以为范中丞所言不无道理,内阁成立的初衷就是为朕批答票拟,阁老们对于奏疏的内容也是各抒己见,形成决议后施行。”
“然以内阁判六部,终究名不正言不顺,中枢虽未明言,但积日久之,难免心生嫌隙,一旦二府三司与内阁争权,形成实质对立,确实大弊于朝廷。”
“三位阁老觉得,内阁是维持现状好,还是彻底定位于议政之所好?”赵祯想听听三人的想法。
吕夷简率先开口:“官家,臣以为范中丞所言有理,内阁还是定为议政机构为好。”
“国朝创设至今,天下之权理应尽集官家一人之手,内阁也好,中枢也罢,都是为官家施政的机构。”
“内阁为官家拟策,二府三司为官家执政,诸司百僚为官家牧民,如此各司其职,天下有序,国朝才能长远。”
吕夷简身为首辅,皇帝既然问了,他就不能不答,赵祯虽然没有下决定,但话里话外都是希望内阁能够自我限权,吕夷简自然不会当着皇帝的面说‘我不同意’,他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赵祯点了点头,继续看向张耆。
“官家,臣一介武臣,能为官家驱策已是天幸,官家希望臣如何,臣便如何。”张耆没有那么多废话,直接表明了态度。
赵祯笑着点头,心道:“武臣果然直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李谘听完前两者的言语,微微皱眉,拱手道:“官家,臣以为内阁所议皆由官家一言而决,内阁所拟皆为官家诏令,内阁之权本就在皇权之内,哪里还需要集权?”
“官家设内阁,命内阁判六部,其目的乃是为尽快厘清中枢各机构的权责,使百官能各司其职,各归其位,各行其政。”
“内阁成立至今虽不足月,然以六部统百司确已初见成效,若今日罢去内阁判部差遣,恢复二府三司统百司,天下又要陷入令出多门的泥沼。”
“范中丞担心内阁会成为第二个中枢,确有道理,那么臣建议,不如改‘中书门下’为‘政事院’,使其与‘枢密院’一同定位执政,皆承官家诏令行事。”
李谘态度鲜明的表示反对,这个往日里最圆滑的阁老,今日竟一反常态的发表反对意见,赵祯思考了起来:
世间安有万世不易之法?赵祯认为没有,不同时期要用不同手段。() ()
秦始皇麾下的丞相可以助其开创大秦基业。
汉献帝麾下的丞相可以篡汉自立为王。
都是高度集权的丞相,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究其根本在于统治者本人能力不行。
那么赵祯成立内阁的目的是什么呢?
以一个穿越者的眼光来看,不久之后,西北党项一族崛起,会对大宋发起进攻。
为了应对战事,历史上的宋仁宗选择了提升宰相的权力,让宰相一人身兼二府,担任‘总判’差遣。
此名创设伊始,开两宋权臣当道先河,使宋初分权制衡以御天下的制度建设,从此破坏。
中书门下的主官为:平章政事
‘平章’意为评议辨别,引申为断决处理。
‘政事’则是限权,意为评议范围是政事。
宋仁宗初命吕夷简‘平章政事兼判枢密院事’,后得人建议,认为‘总判’之名太重,于是改为‘兼枢密使’,但无论改授何名,对于吕夷简这种只想做实事的官僚来说,只要事权到手,其他都好说。
对于君主而言,同样是为了打破事权壁垒,设‘总判’是一条路,其最糟糕的结果就是通向‘靖康之耻’;设‘内阁’是另一条路,其最糟糕的结果是通向‘吾非相,乃摄之’。
那么对于赵祯而言,选择就很明显了,他宁可扶植一个‘张居正’,也不想扶植一个‘蔡京’。
‘总判’站在了官僚阶级的尽头,‘内阁’则站在了官僚阶级的对面,一步之差,天地之别。
‘权臣’也许只需哄皇帝开心就够了,有没有才能并不主要,因此其造就的示范作用就是天下百官都在想方设法的哄皇帝。
而‘摄宗’却不是只哄皇帝开心就能够的,他必须要做出成绩,否则会被天下官僚弹劾死。
且就算他做出了成绩,百官同样会弹劾他,这是制度设计所决定,内阁身为皇权的一部分,天然就要受到臣权针对,位置决定脑袋。
简单来说,权力就像一块完整的蛋糕,总判是分得蛋糕最多的那個人,而内阁则是参与分蛋糕的人。
从前只有皇帝能分蛋糕,现在皇帝愿意问问内阁,他应该如何分蛋糕,这对于封建社会而言,是进步不是后退。
赵祯只能保证自己勤快些,尽量做个贤能君主,但他无法保证自己的继任者个个都贤能。
有内阁为皇帝分忧,哪怕内阁把后世君主架空了,让它当个吉祥物,也比亡国灭种强。
毕竟‘靖康之耻’后面还有‘神州陆沉’,自己来这一趟,总得做点改变。
收拢思绪,赵祯开口道:
“朕设内阁就是为了使令出一门,如今范中丞上奏,担心内阁会成为第二个中枢,既然如此,就如李阁老所言:改‘中书门下’为‘政事院’;改‘权知中书门下事’为‘权知政事院事’;‘政事院’和‘枢密院’均由朕亲掌。”
三人心中大喜,起身行礼道:“臣等谨遵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