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柏杨身上的淤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只是额头上还会时不时的抽痛。
毕竟是皮开肉绽,伤口尚未长好,除了默默等待也别无他法。
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习惯于默默忍受。
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一笔而就的书,那么他自开篇起便留下了大段大段的空白。无人需要他,他也不希望打扰任何人。沉默是个好东西,它不仅可以遮盖伤痛,它还可以掩饰慌张。
这段时间他的生活变化多到应接不暇:先是生日那天受了伤,妈妈把他从姥姥家带走了;接着姥姥找了过来,妈妈和她吵了一架;然后不知怎么妈妈丢了工作,他们即将无处可去。
那一天,妈妈匆忙地收拾着东西,带着他离开了宿舍。虽然她表面上装得非常平静,仿佛早已心有定论,但他实在是太清楚一个人故作坚强的模样了。
他的心里一样慌乱。
他怕妈妈因为现实而选择妥协,又把他送回姥姥家。他怕眼前的自由到了底,乍亮之后,又重归黑暗。
他不想……
但也没有资格去要求。
为什么每个人生来都有身份,唯独他在哪里都显得如此多余?
敏感早慧的孩子,早已经对自身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忧虑。
好在他的忧虑并没有发生,许久不见的表舅奇迹般地出现了,而他的出现也将改变柳柏杨的今后的人生轨迹。
表舅带着他们母子二人坐上了火车,去往他口中的“家”。
这是柳柏杨第一次坐火车,他有些新鲜,也有些害怕,只好一动不动地贴着妈妈坐下。
当火车开动时,他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内心不禁一阵激荡。
身边表舅正和妈妈说着话,他无心听,只不转睛地盯着窗外流动着地景色,目送自己去向更远、更远的地方。
他这次是真的离开了,他想。
这个念头一升起,他便感受到一种无声的畅快。
慢慢地,视线开始模糊,他在火车上一派安心的睡着了。
等他再次醒来时,火车即将到站,映入眼帘的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从出生到现在,他眼前的世界从未如此破败。
城市里惯有的高楼大厦统统消失不见,每晚点缀夜空的霓虹灯火也化作缕缕炊烟。
视野不远处坐落着成排的农家小院,在旷野星河间显得渺小而寥落。
表舅和妈妈领着他走进了其中的一间,一进入院子里,妈妈就不断地发出感叹声,她一边感慨、一边流泪,柳柏杨也分不清她究竟是开心还是难过。
大抵应该是开心的吧,因为这里装载着她美好的回忆。
而他,也即将在这里开启新的生活。
破一些也没关系,好在天地广阔,月朗风清,他讨厌的人都不在这个世界里。
第一天晚上,睡惯床铺的柳柏杨被身下硌得睡不着觉,不过时间自有它的力量,一段时间后,他已经渐渐习惯睡在农村硬邦邦的土炕上了。
这里一直很安静,只有他和妈妈两个人,有时妈妈出门,表舅就溜达过来帮忙看孩子。
其实柳柏杨哪里用看着呢?他不爱动,即使大人不在也从不乱跑。
一开始表舅还很好奇,“你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跟只皮猴一样,翻栅栏爬果树我都撵不上她,怎么就生出你这么文静的孩子呢?”
柳柏杨撑着头,懒得搭理他。
只剩陈俊威抓耳挠腮地对着外甥研究着,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招小孩子喜欢。
他不知道的是,柳柏杨就像一头被长期圈养的小象,即使侥幸被放归到大自然,也忘记了该如何奔跑。
他漫长的沉默何尝不是一种等待,等待也许有个人会过来,等待有一天牢笼被打开。
可能是怕他无聊,表舅再来看他的时候,给柳柏杨拿了一些白纸和蜡笔,还有少儿算数拼音的图书卡片,让他平时除了发呆也有些事做,不过他还没有动过。
每次妈妈外出回来,也会给他拎回来不少水果和零食,偶尔还有一些玩具,有次甚至还有一把长长的玩具枪。
妈妈说,那是王叔叔给买的。
是了,他额头上的伤正在慢慢长好,妈妈的话语中渐渐多了一个王叔叔。
玩具枪他还没有拆封,他头上的伤却要拆封了。
伤口拆线的那天,他第一次见到那个王叔叔,由他开车载着他和妈妈去镇上的医院。
去医院的路上,他有些晕车,等他拆完线后再回到车里,王叔叔掏出了一袋未开封的奶糖给他,还夸他刚刚拆线的时候不哭也不闹,真是个男子汉。
王叔叔说,他家里有个比他大半岁的姐姐,要让姐姐以后要向他学习,变得坚强一些。
柳柏杨撕开糖袋,倒出一颗糖含在嘴里,他全程都没怎么说话,好像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王叔叔说到他家的那个姐姐时,柳柏杨忽然想起了柳俊丞。
为什么要变得坚强一些呢?明明有些人即使不坚强也一样可以活的很好。
回家后,妈妈问他喜不喜欢王叔叔。
他利落地点了点头。
见他点了头,妈妈看下来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柳柏杨仍旧讷讷的,对妈妈接下来的话再无回应。
他其实不太确定什么样的感觉是是喜欢。
他更清楚,什么是不喜欢。
他点头,是因为他猜到了,妈妈喜欢。
毕竟是皮开肉绽,伤口尚未长好,除了默默等待也别无他法。
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习惯于默默忍受。
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一笔而就的书,那么他自开篇起便留下了大段大段的空白。无人需要他,他也不希望打扰任何人。沉默是个好东西,它不仅可以遮盖伤痛,它还可以掩饰慌张。
这段时间他的生活变化多到应接不暇:先是生日那天受了伤,妈妈把他从姥姥家带走了;接着姥姥找了过来,妈妈和她吵了一架;然后不知怎么妈妈丢了工作,他们即将无处可去。
那一天,妈妈匆忙地收拾着东西,带着他离开了宿舍。虽然她表面上装得非常平静,仿佛早已心有定论,但他实在是太清楚一个人故作坚强的模样了。
他的心里一样慌乱。
他怕妈妈因为现实而选择妥协,又把他送回姥姥家。他怕眼前的自由到了底,乍亮之后,又重归黑暗。
他不想……
但也没有资格去要求。
为什么每个人生来都有身份,唯独他在哪里都显得如此多余?
敏感早慧的孩子,早已经对自身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忧虑。
好在他的忧虑并没有发生,许久不见的表舅奇迹般地出现了,而他的出现也将改变柳柏杨的今后的人生轨迹。
表舅带着他们母子二人坐上了火车,去往他口中的“家”。
这是柳柏杨第一次坐火车,他有些新鲜,也有些害怕,只好一动不动地贴着妈妈坐下。
当火车开动时,他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内心不禁一阵激荡。
身边表舅正和妈妈说着话,他无心听,只不转睛地盯着窗外流动着地景色,目送自己去向更远、更远的地方。
他这次是真的离开了,他想。
这个念头一升起,他便感受到一种无声的畅快。
慢慢地,视线开始模糊,他在火车上一派安心的睡着了。
等他再次醒来时,火车即将到站,映入眼帘的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从出生到现在,他眼前的世界从未如此破败。
城市里惯有的高楼大厦统统消失不见,每晚点缀夜空的霓虹灯火也化作缕缕炊烟。
视野不远处坐落着成排的农家小院,在旷野星河间显得渺小而寥落。
表舅和妈妈领着他走进了其中的一间,一进入院子里,妈妈就不断地发出感叹声,她一边感慨、一边流泪,柳柏杨也分不清她究竟是开心还是难过。
大抵应该是开心的吧,因为这里装载着她美好的回忆。
而他,也即将在这里开启新的生活。
破一些也没关系,好在天地广阔,月朗风清,他讨厌的人都不在这个世界里。
第一天晚上,睡惯床铺的柳柏杨被身下硌得睡不着觉,不过时间自有它的力量,一段时间后,他已经渐渐习惯睡在农村硬邦邦的土炕上了。
这里一直很安静,只有他和妈妈两个人,有时妈妈出门,表舅就溜达过来帮忙看孩子。
其实柳柏杨哪里用看着呢?他不爱动,即使大人不在也从不乱跑。
一开始表舅还很好奇,“你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跟只皮猴一样,翻栅栏爬果树我都撵不上她,怎么就生出你这么文静的孩子呢?”
柳柏杨撑着头,懒得搭理他。
只剩陈俊威抓耳挠腮地对着外甥研究着,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招小孩子喜欢。
他不知道的是,柳柏杨就像一头被长期圈养的小象,即使侥幸被放归到大自然,也忘记了该如何奔跑。
他漫长的沉默何尝不是一种等待,等待也许有个人会过来,等待有一天牢笼被打开。
可能是怕他无聊,表舅再来看他的时候,给柳柏杨拿了一些白纸和蜡笔,还有少儿算数拼音的图书卡片,让他平时除了发呆也有些事做,不过他还没有动过。
每次妈妈外出回来,也会给他拎回来不少水果和零食,偶尔还有一些玩具,有次甚至还有一把长长的玩具枪。
妈妈说,那是王叔叔给买的。
是了,他额头上的伤正在慢慢长好,妈妈的话语中渐渐多了一个王叔叔。
玩具枪他还没有拆封,他头上的伤却要拆封了。
伤口拆线的那天,他第一次见到那个王叔叔,由他开车载着他和妈妈去镇上的医院。
去医院的路上,他有些晕车,等他拆完线后再回到车里,王叔叔掏出了一袋未开封的奶糖给他,还夸他刚刚拆线的时候不哭也不闹,真是个男子汉。
王叔叔说,他家里有个比他大半岁的姐姐,要让姐姐以后要向他学习,变得坚强一些。
柳柏杨撕开糖袋,倒出一颗糖含在嘴里,他全程都没怎么说话,好像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王叔叔说到他家的那个姐姐时,柳柏杨忽然想起了柳俊丞。
为什么要变得坚强一些呢?明明有些人即使不坚强也一样可以活的很好。
回家后,妈妈问他喜不喜欢王叔叔。
他利落地点了点头。
见他点了头,妈妈看下来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柳柏杨仍旧讷讷的,对妈妈接下来的话再无回应。
他其实不太确定什么样的感觉是是喜欢。
他更清楚,什么是不喜欢。
他点头,是因为他猜到了,妈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