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太医跪在地上直打哆嗦,丝毫不敢抬眼。
“怎么回事?”明德帝不悦地问道。
萧钰锐利的目光击碎了一室柔和,她望向明德帝:“父皇,这碗药有问题。”
“藜芦味苦,泻热止咳;沙参味甘,益胃生津,功效甚佳。但将这两味药一同使用,乃是剧毒。儿臣方才看过药渣,恰巧含这两味药。”
潋滟的美眸如穿云利剑,她瞥了眼瑟瑟发抖的太医,面不改色反问道:“不习药理懂此忌讳的人门可罗雀,但你二人在太医院当值三年,难道不知?”
出口的语气诡谲危险,冰冷似刀刃,能削肉剔骨。
萧钰一针见血:“分明就是居心叵测,意欲谋害母后!”
“微臣自然知道,沙参尚可辨认,可藜芦煅根为粉,早就没了原先的样子,公主怎能凭一捧药渣给臣定罪?”胆大的太医咬牙道。
另一名太医老实地垂着头,脸色早已煞白。
明德帝问道:“药草既已熬成了渣,你怎笃定里面有何种药材?人命关天,朕可容不得你胡搅蛮缠!”
“儿臣虽没有医死人肉白骨的功夫,但此方子药材不杂,儿臣尚可辨认。”萧钰抬眼,赫然对上明德帝若有所思的眸子,目光如炬,没有一丝犹豫:“父皇若是不信,大可找李大人来查验炉中药渣和地上汤药。”
萧钰口中的“李大人”名为李鸿祯,太医院的左院判,官不是御医中最大,但资历却最老,侍奉明德帝多年。
明德帝万万没想到萧钰对自己这般自信,他的嗓音冰冷无情,嗔怒她道:“你母后还躺在榻上,生死攸关,朕没工夫陪你闲闹,若查出与你所说的药材不符,可是欺君之罪!”
明德帝在恐吓自己收回请示,他其实早已对病危的陈皇后虎视眈眈。
太医得了指令,能对陈皇后的药动手脚;查验的人又何尝不会撒谎,给她冠上一顶欺君的帽子?
可她不能退却。
萧钰手心出了冷汗,仍斩钉截铁道:“儿臣没有胡闹,若有半分虚假,愿当欺君之罪!”
明德帝微怔,派人唤来了李鸿祯。
萧钰哂笑,给陈皇后诊病怎么不见召见他李鸿祯?也好,起码这人暂时是清白的。
“微臣参见皇上,公主殿下。”李鸿祯挎着药箱,跪身行礼。
常年操劳,五十出头的他,须髯早已蒙了霜,突出的颧骨顶着一张褶皱的皮,眼睛浑浊却温润,透着一股祥和与淡定。
“平身。”明德帝揉了揉太阳穴,面色有些疲,“去查查这药渣。”
如履薄冰是当官的常态,李鸿祯能在宫中屹立多年,医术本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懂察言观色。臣子说出口的往往不是实话,而是皇帝此时想听的东西。
此时气氛剑拔弩张,旁边还有两个糠筛似的小太医,李鸿祯心中有了数,“些许药材煅制成粉才可入药,准确查验出来不容易,请陛下给微臣些时间。”
明德帝知道,李鸿祯是换了种法子问他。
萧钰的目光随李鸿祯落到明德帝身上,袖中玉手早已攥成拳,寸长的指甲深深嵌入了掌心。
她在赌。
“李爱卿当值数十年,你的医术朕不言而信,当是在钰儿之上的。钰儿顷刻便能识出来下了定论,李爱卿莫要谦虚。”明德帝拧了拧眉,目光深不见底。
他面色愠怒:“你给朕查清楚,朕绝不允许任何人在眼皮底下为非作歹!”
李鸿祯忙应是。
一番折腾后,他说:“陛下,药渣中混了两味性质相斥的药材,能致人死。”
两个太医泪眼还未干涸,两股颤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明德帝眼神阴骛,厉声开口:“成何体统!来人!欲谋害皇后,今日当诊的人全部拖去刑部,凌迟处刑!”
一声令下,殿外的侍卫迅速进来拖走了浑身瘫软的太医。凄惨的求饶声如同蒙了一层雾,只有滂沱夜雨声清晰萦绕在萧钰的耳畔。
昏黄的烛火下,萧钰额角迸沁的冷汗依稀可见。
她算对了。
她若活着,明德帝暂时不会摆明了与她为敌,镇国公一家可还垂涎着长宁公主这块肥肉。
右肩处的伤口袭来铺天盖地的疼痛,她看着地上的那团狼藉没有说话,唇角勾起一丝讥讽笑意。
能坐上皇位的人,总有一套欺罔视听的本事。
她的父皇,一点儿也不心疼母后和她的命。
*
院内蝉鸣聒噪,树桠缝隙漏下的阳光被筛成了斑驳的铜钱,落在窗牖上。
萧钰双眸紧闭,弓样的眼睫不停地翕动着,额角渗出一层薄薄的细汗,随即一个激灵,猛地从噩梦中跌了出来。
头顶的锦绣绫罗帐将所有的热烈都隔绝在外,周遭光线柔和舒适,萧钰的胸口剧烈起伏,她平躺着缓了缓神。
浑身的骨头如同被捣碎后又重塑,她忍着肩膀的酸痛不适,偏头拨开肩侧雪白的衣物,伤口已经包裹了干净的纱布。
“公主,您醒啦!”侍女春雨小声惊叫,她轻轻掀开了帐幔一角,刺眼的阳光没有溜进床帏。
萧钰揉了揉额头,“什么时辰了?”
“快午时了。”春雨边扶她坐起来边问道:“公主可觉得好些了?您连夜回宫,受伤淋雨又拖着身子守了皇后娘娘一夜,硬是昏睡了两天,眼看着退了热却不见醒,奴婢还寻思着再去找太医一趟。”
萧钰不放心旁人,忍着伤亲自写方子、煎药。明德帝后半夜便移驾养心殿,她守到了第二天清早雨停,天际吐鱼肚白,终于撑不住疲软的身子晕了过去。
榻上的少女不施粉黛肤色却如朝霞映雪,一头青丝如瀑垂下,受伤生病的缘故,她的脸有些憔悴,粉唇干裂。
“公主,要不要喝点水?”夏婵递上一盏温水。
萧钰看着面前的贴身侍女,有种久违的亲切感。春雨聪明伶俐,夏婵沉稳缜密,公主府的其他丫头小厮们,估计和她一起死在了那场大火中。
没想到再见已是隔世,面前两个丫头好端端地,笑盈盈地看着自己,就像是被阳光给包围了起来,心涧暖洋洋的。
她接过瓷杯抿了一口,问道:“墨玦回来了吗?母后那边怎么样?”
“墨统领昨天清早就回来了,您一直没醒,他没来打扰。”夏婵道。
春雨又说:“您要说给皇后娘娘的话,奴婢让莫统领带到了,娘娘身子好多了,今儿个早上坤宁宫来看公主的宫娥说,娘娘清早饮了一大碗粥呢!”
萧钰心中的石头彻底落下了,“去备一桌午膳,叫墨玦过来。”
府上准备的饭菜很清淡,莼菜鲈鱼羹,豆沙冰糕,炒雪冬,芦嵩鱼圆汤……点心圆子软糯清香,羹汤饭菜热气氤氲,香味诱人,两天没吃饭的萧钰馋虫都要钻出来了。
“殿下。”墨玦仍穿着一身黑色劲装,俯身行礼。
萧钰白皙纤长的手指轻轻拨弄了下桌上的糕点,从瓷碟中拣起一块缓缓咬了一口,洁白的贝齿在糕点边缘留下弧状的残缺。
“墨玦,可查到那晚怎么回事?”
“属下无能。殿下走后属下与另外三人缠斗,他们身手不错且都是死士,嘴里藏了毒,重伤后全部自尽,藏在树丛中的弓箭手逃了,属下没查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墨玦道。
“无需自责,敌明我暗,你也分身乏术。”萧钰若有所思:“母后险些遇害与京郊的刺客,幕后当是一只手。你们记住,以后多留意太子和安国公主,皇上身边的人也不可轻信。”
春雨有些不解,捂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公主,您是怀疑……”
不仅如此,她还要在这次端午御宴上为亲爱的皇妹准备一份惊喜。
那双杏眼幽瞳透着寒意,目光凌冽如冬日的碎琼乱玉,萧钰冷声道:“恶狗咬人,不是个稀奇事。”
赤乌西坠。
“公主,这是端午宴的名册,您看看可还需要请什么人?”春雨脸蛋儿通红,当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还有一旬便是端午佳节,本是百官休沐的日子,明德帝御宴群臣,说要与臣同乐,实际是为萧钰内定了驸马,在宴会上赐一纸婚。
萧钰伏案而坐,她拢了拢烛火,火光映亮了少女的幽瞳。
她在名册上瞧见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唯独缺了一个人。
萧钰勾起唇角轻轻一笑,磨墨提笔写下几个名字后交给春雨,“带话给皇后娘娘,以坤宁宫名义宴请的宾客中再加几人。”
她的想见的只有一个。
景小侯爷,单名一个珩字。
深藏野心,赢到最后坐拥天下,还封自己为皇后的逆臣,有点意思。
“怎么回事?”明德帝不悦地问道。
萧钰锐利的目光击碎了一室柔和,她望向明德帝:“父皇,这碗药有问题。”
“藜芦味苦,泻热止咳;沙参味甘,益胃生津,功效甚佳。但将这两味药一同使用,乃是剧毒。儿臣方才看过药渣,恰巧含这两味药。”
潋滟的美眸如穿云利剑,她瞥了眼瑟瑟发抖的太医,面不改色反问道:“不习药理懂此忌讳的人门可罗雀,但你二人在太医院当值三年,难道不知?”
出口的语气诡谲危险,冰冷似刀刃,能削肉剔骨。
萧钰一针见血:“分明就是居心叵测,意欲谋害母后!”
“微臣自然知道,沙参尚可辨认,可藜芦煅根为粉,早就没了原先的样子,公主怎能凭一捧药渣给臣定罪?”胆大的太医咬牙道。
另一名太医老实地垂着头,脸色早已煞白。
明德帝问道:“药草既已熬成了渣,你怎笃定里面有何种药材?人命关天,朕可容不得你胡搅蛮缠!”
“儿臣虽没有医死人肉白骨的功夫,但此方子药材不杂,儿臣尚可辨认。”萧钰抬眼,赫然对上明德帝若有所思的眸子,目光如炬,没有一丝犹豫:“父皇若是不信,大可找李大人来查验炉中药渣和地上汤药。”
萧钰口中的“李大人”名为李鸿祯,太医院的左院判,官不是御医中最大,但资历却最老,侍奉明德帝多年。
明德帝万万没想到萧钰对自己这般自信,他的嗓音冰冷无情,嗔怒她道:“你母后还躺在榻上,生死攸关,朕没工夫陪你闲闹,若查出与你所说的药材不符,可是欺君之罪!”
明德帝在恐吓自己收回请示,他其实早已对病危的陈皇后虎视眈眈。
太医得了指令,能对陈皇后的药动手脚;查验的人又何尝不会撒谎,给她冠上一顶欺君的帽子?
可她不能退却。
萧钰手心出了冷汗,仍斩钉截铁道:“儿臣没有胡闹,若有半分虚假,愿当欺君之罪!”
明德帝微怔,派人唤来了李鸿祯。
萧钰哂笑,给陈皇后诊病怎么不见召见他李鸿祯?也好,起码这人暂时是清白的。
“微臣参见皇上,公主殿下。”李鸿祯挎着药箱,跪身行礼。
常年操劳,五十出头的他,须髯早已蒙了霜,突出的颧骨顶着一张褶皱的皮,眼睛浑浊却温润,透着一股祥和与淡定。
“平身。”明德帝揉了揉太阳穴,面色有些疲,“去查查这药渣。”
如履薄冰是当官的常态,李鸿祯能在宫中屹立多年,医术本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懂察言观色。臣子说出口的往往不是实话,而是皇帝此时想听的东西。
此时气氛剑拔弩张,旁边还有两个糠筛似的小太医,李鸿祯心中有了数,“些许药材煅制成粉才可入药,准确查验出来不容易,请陛下给微臣些时间。”
明德帝知道,李鸿祯是换了种法子问他。
萧钰的目光随李鸿祯落到明德帝身上,袖中玉手早已攥成拳,寸长的指甲深深嵌入了掌心。
她在赌。
“李爱卿当值数十年,你的医术朕不言而信,当是在钰儿之上的。钰儿顷刻便能识出来下了定论,李爱卿莫要谦虚。”明德帝拧了拧眉,目光深不见底。
他面色愠怒:“你给朕查清楚,朕绝不允许任何人在眼皮底下为非作歹!”
李鸿祯忙应是。
一番折腾后,他说:“陛下,药渣中混了两味性质相斥的药材,能致人死。”
两个太医泪眼还未干涸,两股颤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明德帝眼神阴骛,厉声开口:“成何体统!来人!欲谋害皇后,今日当诊的人全部拖去刑部,凌迟处刑!”
一声令下,殿外的侍卫迅速进来拖走了浑身瘫软的太医。凄惨的求饶声如同蒙了一层雾,只有滂沱夜雨声清晰萦绕在萧钰的耳畔。
昏黄的烛火下,萧钰额角迸沁的冷汗依稀可见。
她算对了。
她若活着,明德帝暂时不会摆明了与她为敌,镇国公一家可还垂涎着长宁公主这块肥肉。
右肩处的伤口袭来铺天盖地的疼痛,她看着地上的那团狼藉没有说话,唇角勾起一丝讥讽笑意。
能坐上皇位的人,总有一套欺罔视听的本事。
她的父皇,一点儿也不心疼母后和她的命。
*
院内蝉鸣聒噪,树桠缝隙漏下的阳光被筛成了斑驳的铜钱,落在窗牖上。
萧钰双眸紧闭,弓样的眼睫不停地翕动着,额角渗出一层薄薄的细汗,随即一个激灵,猛地从噩梦中跌了出来。
头顶的锦绣绫罗帐将所有的热烈都隔绝在外,周遭光线柔和舒适,萧钰的胸口剧烈起伏,她平躺着缓了缓神。
浑身的骨头如同被捣碎后又重塑,她忍着肩膀的酸痛不适,偏头拨开肩侧雪白的衣物,伤口已经包裹了干净的纱布。
“公主,您醒啦!”侍女春雨小声惊叫,她轻轻掀开了帐幔一角,刺眼的阳光没有溜进床帏。
萧钰揉了揉额头,“什么时辰了?”
“快午时了。”春雨边扶她坐起来边问道:“公主可觉得好些了?您连夜回宫,受伤淋雨又拖着身子守了皇后娘娘一夜,硬是昏睡了两天,眼看着退了热却不见醒,奴婢还寻思着再去找太医一趟。”
萧钰不放心旁人,忍着伤亲自写方子、煎药。明德帝后半夜便移驾养心殿,她守到了第二天清早雨停,天际吐鱼肚白,终于撑不住疲软的身子晕了过去。
榻上的少女不施粉黛肤色却如朝霞映雪,一头青丝如瀑垂下,受伤生病的缘故,她的脸有些憔悴,粉唇干裂。
“公主,要不要喝点水?”夏婵递上一盏温水。
萧钰看着面前的贴身侍女,有种久违的亲切感。春雨聪明伶俐,夏婵沉稳缜密,公主府的其他丫头小厮们,估计和她一起死在了那场大火中。
没想到再见已是隔世,面前两个丫头好端端地,笑盈盈地看着自己,就像是被阳光给包围了起来,心涧暖洋洋的。
她接过瓷杯抿了一口,问道:“墨玦回来了吗?母后那边怎么样?”
“墨统领昨天清早就回来了,您一直没醒,他没来打扰。”夏婵道。
春雨又说:“您要说给皇后娘娘的话,奴婢让莫统领带到了,娘娘身子好多了,今儿个早上坤宁宫来看公主的宫娥说,娘娘清早饮了一大碗粥呢!”
萧钰心中的石头彻底落下了,“去备一桌午膳,叫墨玦过来。”
府上准备的饭菜很清淡,莼菜鲈鱼羹,豆沙冰糕,炒雪冬,芦嵩鱼圆汤……点心圆子软糯清香,羹汤饭菜热气氤氲,香味诱人,两天没吃饭的萧钰馋虫都要钻出来了。
“殿下。”墨玦仍穿着一身黑色劲装,俯身行礼。
萧钰白皙纤长的手指轻轻拨弄了下桌上的糕点,从瓷碟中拣起一块缓缓咬了一口,洁白的贝齿在糕点边缘留下弧状的残缺。
“墨玦,可查到那晚怎么回事?”
“属下无能。殿下走后属下与另外三人缠斗,他们身手不错且都是死士,嘴里藏了毒,重伤后全部自尽,藏在树丛中的弓箭手逃了,属下没查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墨玦道。
“无需自责,敌明我暗,你也分身乏术。”萧钰若有所思:“母后险些遇害与京郊的刺客,幕后当是一只手。你们记住,以后多留意太子和安国公主,皇上身边的人也不可轻信。”
春雨有些不解,捂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公主,您是怀疑……”
不仅如此,她还要在这次端午御宴上为亲爱的皇妹准备一份惊喜。
那双杏眼幽瞳透着寒意,目光凌冽如冬日的碎琼乱玉,萧钰冷声道:“恶狗咬人,不是个稀奇事。”
赤乌西坠。
“公主,这是端午宴的名册,您看看可还需要请什么人?”春雨脸蛋儿通红,当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还有一旬便是端午佳节,本是百官休沐的日子,明德帝御宴群臣,说要与臣同乐,实际是为萧钰内定了驸马,在宴会上赐一纸婚。
萧钰伏案而坐,她拢了拢烛火,火光映亮了少女的幽瞳。
她在名册上瞧见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唯独缺了一个人。
萧钰勾起唇角轻轻一笑,磨墨提笔写下几个名字后交给春雨,“带话给皇后娘娘,以坤宁宫名义宴请的宾客中再加几人。”
她的想见的只有一个。
景小侯爷,单名一个珩字。
深藏野心,赢到最后坐拥天下,还封自己为皇后的逆臣,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