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头押注事小,若在马场上受伤,甚至折了腿,才叫得不偿失。
“贺将军好身手啊。”
“若非他眼疾手快地捞着了张小公子,”说话人撇撇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方才看得我心惊肉跳的,这张小公子险些因小失大啊。”
“向公主殿下任意讨的彩头,哪能差啊?”有人道:“也怪不得张小公子不肯相让。”
面上是恭维萧钰,话里话外却说她节外生枝,非要在校考前设彩头,差点让人出意外受了伤。
萧钰面上的沉稳纹丝不动,这般话如耳边一道风,也掀不起什么波澜。
她本想着拿张楚淮开刀,给张瑞霖一个提醒,坠马确实意料之外的事情。
萧钰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猜想,且甚合她意。
未等侍卫将命令带去,贺修筠已经朝她这边走来。
“张小公子受了惊吓,所幸并未受伤。”贺修筠禀告道:“已经将人带下去歇息了。”
萧钰点头示意知道了,“去查清楚,马匹何故受惊?”
他一直在等萧钰的意思,此刻得令,他坦言:“方才臣在张小公子坠马的地方发现了此物。”
贺修筠摊开掌心,是一颗通体圆润的弹珠,个头比寻常打鸟的珠子大许多。
所有人都瞧见张楚淮所乘的黑马突然打了个趔趄后失控——有人故意绊场上的马。
萧钰使了个眼色,旁的侍卫立马俯身领命。
“去搜马场上还有没有此般的弹珠。”
张楚淮坠马之处在靠近中场,若观赛人中有故意用此方法使绊子的,距离之远需用弹弓才能打到中场,但台下井然有序,全然没有人用弹弓。
只会是马场上的四人。
“嚯——心忒狠了。”刘翎冉是个直言不讳的性子,她恰巧对上了萧钰审视的目光,当即道:“殿下,绊了马搞不好会死人的。”
二人虽关系要好,但也不能逾越君臣礼数,在大庭广众之下,刘翎冉素来规规矩矩地称呼萧钰。
“你可曾看清当时是何情况?”
刘翎冉摇头:“事发突然,待注意到时张公子已经跌下马了。”
场外人看在眼里,彼时刘翎冉的确离张楚淮距离最远。
剩下二人只剩贺修筠与萧明尘。
贺修筠眼疾手快,救了张楚淮半条命,平定北疆的大将军若在马球场上使阴招绊马,这话说出口未免太过荒谬。
刘翎冉一语罢,自始至终缄默不言的萧懿恒道:“偌大个马场,张公子的马恰巧不偏不倚地踩到这颗弹珠,除了有人存心而为,孤想不出其他可能了。”
萧懿恒这番话激起一层浪,将所有人的疑窦道出口,矛头又转向了一旁沉默不言的萧明尘。
萧明尘的父亲是瑞王,这关头萧懿恒不忘趁乱点把火,看来他已经得薛傅延提点,尽早跟瑞王划开界限。
而庆和郡王素来规矩守礼,在京中惹的麻烦祸端还没有刘翎冉多,况且他有什么动机去绊张楚淮的马?
萧钰厘清缘由,面上一如既往地从容:“皇弟所言极是,但口说无凭,加之现场未勘察完毕,此事尚待定论。”
她陈述的是事实,萧懿恒无可辩驳,他问:“皇姐有何打算?”
马场上有四人,理论上每一位都值得被怀疑,那就不能排除张楚淮自己。
萧钰开口,打住台下的私语议论。
“不论罪魁祸首是何动机,张小公子坠马因本宫而起,理应由本宫操持做主,彻查此事始末,给张小公子一个交代,但是非出自于口,未有确凿证据之前,还请诸位莫要揣测置喙。”
字字句句掷地有声,泠泠如泉。
闻言,底下看热闹的人不敢妄言,起码不敢再当着萧钰的面谈及此事。
萧钰莞尔,看着台下逐渐平息下来的人浪:“时辰也快到了,今日当以校考为重,预祝各位取得佳绩。”
在场最有话语权的无非是三位皇子皇女,萧懿姝巴不得看张楚淮吃瘪出丑,经萧钰一番自觉过意不去要彻查此事的说法后,萧懿恒也识趣地噤了声。
既然长宁公主放话了,那便是一定会做到,多说只会引得贵主不悦,众人将心底关于萧明尘的猜测又埋深了几分。
况且张楚淮意外坠马,却只是受了惊吓,若张瑞霖不深究,此事便不了了之;若他对此事耿耿于怀,那生了嫌隙的是瑞王和御史大夫,与他们何干。
权当校考前的小插曲,国子监先生陆续到场,场地已经布置完成,台下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氛围中。
等待间隙,刘翎冉同萧钰待在一处,她左顾右盼,确认没有旁人后才悄声问:“你知道是谁做的?”
“我猜是张小公子自己投放的弹珠。”
“哦?”刘翎冉没料到她会这般回答,他问:“为何这么说?”
“其一,为的是绊你和贺修筠,从而赢下球赛。”
“若真是这样,那张楚淮也太蠢了。”刘翎冉更像是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话,她笑得眼角泛泪花:“他是缺心眼还是猪油蒙了眼,怎么险些将自己摔得个狗啃泥啊!”
“这便是其二了,张楚淮故意绊了自己,”萧钰问:“他是受害者,场上其余三人中最容易被怀疑的是谁?”
刘翎冉思忖着说:“不是我……就是庆和郡王。”
萧钰点头肯定:“是了。”
“不难看出,多数人都怀疑是庆和郡王,若传开来,张瑞霖必定追究张楚淮坠马受惊一事,”萧钰若有所思:“御史大夫直属今上,虽为官清正,不站队结党,但趋利避害乃人之本能,他是借此机会彻底拨清与瑞王一党的关系。”
听完萧钰一番解释后,刘翎冉醍醐灌顶,随后锐评道:“张楚淮可没有这个脑子,多半是他兄长指使的。”
萧钰不置可否,御史大夫的那位嫡长子是个能人。
“那自始至终萧明尘就是个冤大头?”
“如若第二种猜想属实,”萧钰笑道:“当是如此。”
“瑞王与御史大夫生嫌……不是桩好事?”刘翎冉狐疑道:“你为何要蹚这趟浑水?”
“无辜的受害者,这是给张小公子最好的交代。”萧钰话锋一转:“我可未说要将事实剖之于众。”
刘翎冉只觉萧钰的笑容里、温婉的语气里都藏了刀子。
她是要将这水搅得越浑。
“贺将军好身手啊。”
“若非他眼疾手快地捞着了张小公子,”说话人撇撇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方才看得我心惊肉跳的,这张小公子险些因小失大啊。”
“向公主殿下任意讨的彩头,哪能差啊?”有人道:“也怪不得张小公子不肯相让。”
面上是恭维萧钰,话里话外却说她节外生枝,非要在校考前设彩头,差点让人出意外受了伤。
萧钰面上的沉稳纹丝不动,这般话如耳边一道风,也掀不起什么波澜。
她本想着拿张楚淮开刀,给张瑞霖一个提醒,坠马确实意料之外的事情。
萧钰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猜想,且甚合她意。
未等侍卫将命令带去,贺修筠已经朝她这边走来。
“张小公子受了惊吓,所幸并未受伤。”贺修筠禀告道:“已经将人带下去歇息了。”
萧钰点头示意知道了,“去查清楚,马匹何故受惊?”
他一直在等萧钰的意思,此刻得令,他坦言:“方才臣在张小公子坠马的地方发现了此物。”
贺修筠摊开掌心,是一颗通体圆润的弹珠,个头比寻常打鸟的珠子大许多。
所有人都瞧见张楚淮所乘的黑马突然打了个趔趄后失控——有人故意绊场上的马。
萧钰使了个眼色,旁的侍卫立马俯身领命。
“去搜马场上还有没有此般的弹珠。”
张楚淮坠马之处在靠近中场,若观赛人中有故意用此方法使绊子的,距离之远需用弹弓才能打到中场,但台下井然有序,全然没有人用弹弓。
只会是马场上的四人。
“嚯——心忒狠了。”刘翎冉是个直言不讳的性子,她恰巧对上了萧钰审视的目光,当即道:“殿下,绊了马搞不好会死人的。”
二人虽关系要好,但也不能逾越君臣礼数,在大庭广众之下,刘翎冉素来规规矩矩地称呼萧钰。
“你可曾看清当时是何情况?”
刘翎冉摇头:“事发突然,待注意到时张公子已经跌下马了。”
场外人看在眼里,彼时刘翎冉的确离张楚淮距离最远。
剩下二人只剩贺修筠与萧明尘。
贺修筠眼疾手快,救了张楚淮半条命,平定北疆的大将军若在马球场上使阴招绊马,这话说出口未免太过荒谬。
刘翎冉一语罢,自始至终缄默不言的萧懿恒道:“偌大个马场,张公子的马恰巧不偏不倚地踩到这颗弹珠,除了有人存心而为,孤想不出其他可能了。”
萧懿恒这番话激起一层浪,将所有人的疑窦道出口,矛头又转向了一旁沉默不言的萧明尘。
萧明尘的父亲是瑞王,这关头萧懿恒不忘趁乱点把火,看来他已经得薛傅延提点,尽早跟瑞王划开界限。
而庆和郡王素来规矩守礼,在京中惹的麻烦祸端还没有刘翎冉多,况且他有什么动机去绊张楚淮的马?
萧钰厘清缘由,面上一如既往地从容:“皇弟所言极是,但口说无凭,加之现场未勘察完毕,此事尚待定论。”
她陈述的是事实,萧懿恒无可辩驳,他问:“皇姐有何打算?”
马场上有四人,理论上每一位都值得被怀疑,那就不能排除张楚淮自己。
萧钰开口,打住台下的私语议论。
“不论罪魁祸首是何动机,张小公子坠马因本宫而起,理应由本宫操持做主,彻查此事始末,给张小公子一个交代,但是非出自于口,未有确凿证据之前,还请诸位莫要揣测置喙。”
字字句句掷地有声,泠泠如泉。
闻言,底下看热闹的人不敢妄言,起码不敢再当着萧钰的面谈及此事。
萧钰莞尔,看着台下逐渐平息下来的人浪:“时辰也快到了,今日当以校考为重,预祝各位取得佳绩。”
在场最有话语权的无非是三位皇子皇女,萧懿姝巴不得看张楚淮吃瘪出丑,经萧钰一番自觉过意不去要彻查此事的说法后,萧懿恒也识趣地噤了声。
既然长宁公主放话了,那便是一定会做到,多说只会引得贵主不悦,众人将心底关于萧明尘的猜测又埋深了几分。
况且张楚淮意外坠马,却只是受了惊吓,若张瑞霖不深究,此事便不了了之;若他对此事耿耿于怀,那生了嫌隙的是瑞王和御史大夫,与他们何干。
权当校考前的小插曲,国子监先生陆续到场,场地已经布置完成,台下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氛围中。
等待间隙,刘翎冉同萧钰待在一处,她左顾右盼,确认没有旁人后才悄声问:“你知道是谁做的?”
“我猜是张小公子自己投放的弹珠。”
“哦?”刘翎冉没料到她会这般回答,他问:“为何这么说?”
“其一,为的是绊你和贺修筠,从而赢下球赛。”
“若真是这样,那张楚淮也太蠢了。”刘翎冉更像是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话,她笑得眼角泛泪花:“他是缺心眼还是猪油蒙了眼,怎么险些将自己摔得个狗啃泥啊!”
“这便是其二了,张楚淮故意绊了自己,”萧钰问:“他是受害者,场上其余三人中最容易被怀疑的是谁?”
刘翎冉思忖着说:“不是我……就是庆和郡王。”
萧钰点头肯定:“是了。”
“不难看出,多数人都怀疑是庆和郡王,若传开来,张瑞霖必定追究张楚淮坠马受惊一事,”萧钰若有所思:“御史大夫直属今上,虽为官清正,不站队结党,但趋利避害乃人之本能,他是借此机会彻底拨清与瑞王一党的关系。”
听完萧钰一番解释后,刘翎冉醍醐灌顶,随后锐评道:“张楚淮可没有这个脑子,多半是他兄长指使的。”
萧钰不置可否,御史大夫的那位嫡长子是个能人。
“那自始至终萧明尘就是个冤大头?”
“如若第二种猜想属实,”萧钰笑道:“当是如此。”
“瑞王与御史大夫生嫌……不是桩好事?”刘翎冉狐疑道:“你为何要蹚这趟浑水?”
“无辜的受害者,这是给张小公子最好的交代。”萧钰话锋一转:“我可未说要将事实剖之于众。”
刘翎冉只觉萧钰的笑容里、温婉的语气里都藏了刀子。
她是要将这水搅得越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