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律回就要启程前往蔡州了。

    趁着这最后一天,她约了初歆到城东的柳湖凉亭见面。

    “明日你就要走了,何时能回来?”初歆一脸落寞。

    “暂时还不清楚,但最多两年吧。”律回握住她放在石桌上的手。“时间好长啊,你不会忘了我吧?”

    她听出了律回的打趣,直到她是在安慰她,噗嗤一声轻笑“徐大小姐这么受欢迎,该我担心你会不会忘了我吧?”

    “怎么可能,你可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

    “是啊,我怎么可能忘了你呢?我们可是最好的朋友。”

    风轻轻拂过水面,二人相视一笑。

    “你听到风声了吗?听说朝廷要招收女官,这可真是天大的消息了,不用想也知道是那位姚皇后的旨意,都能想到那群老古板们暴跳如雷反对的模样了。”律回轻扯嘴角。

    “凌羽肯定最开心了。”

    “是啊,她那么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时间在闲聊中慢慢消逝,初歆是偷偷出来的,待不了太久就得回去了。

    临走之前,初歆抱住律回“我期待再见时你的模样,一定会更加耀眼。”

    “我也是,我们都会变得更加优秀,拉勾。”她伸出小拇指轻轻勾住初歆的。“拉勾。”

    次日一早,天气有些阴沉。

    律回带的东西不多,几个包袱放到马车上就算准备好了。

    “天气阴沉沉的,看着就要下雨了,这路得多难走啊,要不等天气好了再走吧 ?”李要眇拉着律回的手,轻轻摩挲着,满脸不舍。

    “不了,母亲,路途遥远,还是早走的好,这雨要下也下不大,您不用担心。”

    “那你要照顾好自己啊,有洛初陪着你,我还放心些,洛初,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啊。”说着李要眇也爱惜地摸了摸洛初的头。

    “夫人您放心,我肯定会照顾好小姐的。”

    “律回,我虽然已经跟师姐写过信了,但她。。她脾气古怪,你可要有准备 。”徐承悉皱着眉,表情是一言难尽,欲言又止。

    “父亲 ,您放心,我肯定会听师姑的话的。”

    “倒也不是。。。唉,你自己体会吧。”

    律回看父亲就是担忧太过了,没放在心上。

    跟兄长,妹妹都打过招呼,她看向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宋宁。

    宋宁抬起头,细细看了律回,拿出一个布袋,“那边冬日太冷 ,这里面是防冻疮的药膏,你记得涂。”他得过冻疮 ,知道有多难受,不想律回也遭这个罪。

    ”好,多谢。”律回接过来,就要转身上马车。

    “我。。我能给你写信吗。。时间好久。。”宋宁看她要走,这句憋了好久的话一下蹦了出来。

    “当然,你不给我写,我还会给你写呢,我肯定会写很多很多,你不嫌我啰嗦就好。”

    “当然不会,怎么会。”她会给自己写信,宋宁现在就有些期待了,但一想到好久见不到面,又是一阵失落。

    “那我出发了!”

    律回扬起鞭子,马车逐渐变成黑点,直至消失不见。

    走了一段路程,下起小雨,淅淅沥沥的打在马车车顶,洛初在车里面昏昏睡着,四周雾蒙蒙的。

    律回打开宋宁给的布袋,里面是五六罐药膏,她被逗笑了“这也太多了。”

    她摸出来一个香囊。米白色的上面绣着两个黄橙橙的橘子,凑近一闻,是一股淡淡的橘皮香。

    律回不爱熏香,闻到会头疼,但她喜欢橘子味,会在腰间挂着橘皮香囊,时间久了,身上总是一股橘香。

    “不会是自己绣的吧?他还会绣花呢?”律回新奇地仔细瞧着这个小巧香囊,把旧的那个解了下来,这个系到了腰间。

    这个香囊是宋宁自己挑的布料,一针一针绣出来的,这个手艺是一年前才学会的,他绣得认真但也绣坏了好几个,好在最后成品还算不错。

    香囊这种私密的礼物,不好直接拿出来送给她,他只能压在布袋下。

    她发现了吗?她会喜欢吗?宋宁走在回院的路上,脸红红的。

    律回轻吸一口气,橘香混着雨气闯进鼻腔“好好闻。”

    从京城到蔡州,五千九百多里地,还要走水路,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到。

    二人一天能走二十多里地,马车坐累了会下车放放风。

    现在正值农时,放眼望去是大片大片绿油油的农田,百姓们弯腰在田里穿梭。

    “小姐,你看!那有好大一片向日葵呀!”洛初指着不远处的一片花田,虽还没到花期,但今年天气较暖,花开得也很旺盛。

    律回刚下车,伸了伸懒腰,顺着看过去“走,去看看。”

    走进了,发现有的向日葵大脸盘里都结了瓜子,虽然还没熟,拨下来几个,尝一尝,甜甜的。

    “真漂亮呀,亮澄澄的。”洛初眼睛亮晶晶的。

    “你很喜欢向日葵呀?”

    “是啊,向日葵,向日葵,总是追寻着太阳,还有它橙色的花瓣,翠绿的叶子,多有生命力!”

    “喂!干什么的!”一阵陌生的大喊吓了两人一跳。

    一个矮老头举着铁锹跑了过来,一看是两个姑娘,赶忙停下脚步。

    “对不住,我这老头子吓到二位姑娘了,我隐约听到这葵花地有说话声,我以为有人来偷折葵花了呢。”老人摘下草帽,擦了擦汗 。

    “也是我们不好,打扰您老人家了,我们是看这葵花开得好,过来欣赏欣赏,并没有折花,这花开得这样好,哪里舍得折呢。”律回给老者作了一下揖。

    “哈哈哈,开得好吧!我家老婆子种得,她可宝贝她这个花田了,这葵花啊,好看,还能结瓜子,瓜子还能榨油,能耐大着嘞。”老者一脸自豪得摸着葵花,“二位姑娘是出来游玩的?”

    “不,我们要去蔡州奔亲人。”

    “蔡州啊,那可远着嘞。”老者抬头看了看“这晌午头,怪热的,也到吃晌午饭的时候了,二位姑娘如若不嫌弃,来我老头子家吃一顿便饭吧,当给姑娘们赔罪了。”

    “您太客气了,这哪里好打扰您。”

    “嗨,这有什么打扰的,走!”耐不住老人的热情款待,律回二人只得跟着老人走。

    “小姐,这老人不会有坏心吧?”洛初小声凑到律回身边。

    “这附近就是村庄,老人应该就是这的村民,不会放心。”律回环顾了下四周,这个村不大,田地很大片的围绕在村庄附近,有炊烟缓缓飘过。

    二人跟着来到一个院前,老人推开木门“老婆子,我回来了,还带了两个客人来,花儿出来接客啦 。”

    “姑娘坐。”

    两人坐到屋檐下的木凳上。

    院子不算大,东面搭着鸡棚 ,母鸡带着三四只小鸡在院中溜达,木杆上搭着衣服,小却十分整洁。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跑了出来扑到老人腿上“爷爷,爷爷,我想吃麦芽糖!”

    “哎呦,爷爷不是昨天才在集市上给你买了吗?都吃完啦?牙还要不要了?去,去跟这两个姐姐打声招呼。”老人推了推小女孩。

    花儿一脸羞涩地笑着,扭着衣角,走到她们面前,甜甜地叫了声姐姐。

    律回看着这个比自己妹妹还要小的小姑娘,蹲下身,捏了捏她的小肉手“你好呀,花儿?这名字可真可爱,适合你呀。”

    一位围着围裙的矮小女人搓了搓手走出来的时候,花儿已经搂着律回的脖子喊着漂亮姐姐了。

    “哎,正好也开饭了,二位姑娘稍等,我再去炒个菜!”老婆婆笑得慈祥转身又进了屋子。

    “姑娘们,尝尝这沙瓤瓜,可甜了,是我老头子自己种得。”老人端着一个大白碗,碗里放着刚切好的西瓜,红红的瓜瓤好看极了。

    律回二人道过谢,拿起西瓜啃了一口,汁甜肉脆,瓜肉在嘴里还带着沙沙的口感,一口下肚,滋润了干燥的身体,清爽可口。

    老人笑眯眯地看着她们二人吃得开心。

    饭摆到桌上,一碟自己腌的咸菜干,白嫩青翠的白葱拌豆腐,篮子里放着玉米窝窝头和两个蒸好的鸡蛋,一盆稀淡的白粥,还有刚炒得一盘芹菜,里面带着细细的肉。

    “家里就这些菜了,姑娘们不要嫌弃,多多吃些。”老婆婆擦擦手坐在木凳上。

    律回看着这一桌可以说得上简陋的菜,可她清楚这是这家最好的招待了。

    “赶了半个多月的路,吃得都是自己带的干粮,好久没吃到这样一顿热腾腾的饭菜了,辛苦您了。”

    “嗨呀,姑娘不嫌弃就好啊,快吃快吃。”老婆婆一听这好好的姑娘这么长时间都没吃上一顿正经饭就心疼得不得了。

    律回拿起一个窝窝头 ,大口咬下,淡淡的甜混着粗糙的口感充斥在口腔,好吃。

    老人拿起那两个鸡蛋放到她们碗里“吃,吃。"

    洛初看到花儿安安静静地啃着窝窝头,把鸡蛋拨干净放到花儿碗里“花儿也吃。”

    花儿笑得开心“谢谢姐姐。”

    律回则把另一个鸡蛋掰了一半给洛初。

    一顿饭吃得满足。

    “家里就您二人和花儿?”

    “花儿她娘生花儿时难产大出血死了,她爹征兵走了,三四年没回来了,就留我们这俩老家伙带着孙儿。”老人抽着一杆旱烟 ,吐出一口雾气,模糊了他满脸的皱纹。

    “二位姑娘从京城来?听说前一阵京城发生了大事儿啊,嗨,那些贵人的事儿,我们这平头老百姓可够不上,我们能填饱肚子可就是天大的好事儿喽。”老人嘿嘿一笑,摇摇头。

    律回默默听着老人的话,洛初在一旁逗花儿玩。

    “今日麻烦您了,我们就不再叨扰,这就赶路了。”她们向老人作了一揖,律回笑看着老婆婆“您做的饭菜太好吃了,辛苦您了。”

    “哎,这有啥辛苦的,二位姑娘一路顺风,等回来再来咱家吃饭。”老婆婆泪眼婆娑得摸了摸她胳膊。

    两位老人牵着花看着她们走远。

    回到马车,律回拿出一包吃食还有些碎银告诉洛初“你去把这些偷偷送到他们院子里,里面有些碎银,多少能让二位老人宽裕些。”

    “哎,好。”

    收拾好了,二人接着赶路,半个月后进入了蔡州地界。

    又赶了三天,终于到了汝阳县大安村。

章节目录

律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不同大不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同大不同并收藏律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