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后,晏主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晏明曜本是紧随其后,却被身后人别开,他刚想出生,后面陆陆续续的人从他身边撞过,拥堵在女帝身后。
“陛下可算是回京了,臣递上去的三百本折子要尽快批复哈!”褚师行被挤到最后,只能高声叫唤着。
“陛下,臣能否见一见陆……陆兰君?”陆壑说这话时意外的没底气,晏主本想回他,却蓦地被一封奏折挡住视线。
“陛下,春闱不到十日,陛下速速与微臣商议!”吏部尚书梁旌难得这么强硬。
晏主手还拉着东方策,一时腾不出空闲接折子,另一边江正初挤了进来,在混乱中朝她作揖,“陛下平安归来,微臣可算放心了,这一月商会各地情报,陛下可要听一听……呀哟!”
他被人群淹没了。
“陛下。”声音近在咫尺,晏主回头,对上东方策含着笑意的眼睛,“一月不见,诸位大臣们可是思君如狂了。”
晏主尴尬地笑笑,她原本以为,至少有一部分臣子会转去投奔晏明曜的,倒没想到自己回来这么受人欢迎。
“那陛下想要先见谁呢?”东方策扶住她左右乱动的脑袋,晏主只能将视线放在他脸上了。
“朕现在相见御前宦官!”晏主闭眼高吼一声,“御前宦官呢!朕的俸禄是白给的吗?把这些人拉开!”
东方策:“……”
“陛下!”脚底幽幽伸出几只手,“是小的办事不利……!”
晏主:“……”
“这都是在做什么。”
仿如天籁,刘命长声音出现的一刻,朝堂上安静了。他红袍滚滚,绣着金丝的莽靴从侧殿踏入,看着眼前的混乱,脸上还是波澜不惊。
“阁首……!”
她叫出这声时,声音里带着上位掩藏好的愉悦,让东方策的手楞地松开了。
晏主并未察觉,喘了口气,如果继续堵下去,她甚至会怀疑这些臣子是想弑君。
东方策默然替她理了理被撞乱的头饰,淡淡看向刘命长。
“陛下不在一月而已,各位是都把礼仪忘了个干净?”刘命长的语调轻松,但话里威压沉沉的。
“各位同僚只是见陛下回来了,情难自制,阁首何必如此严肃。”元太傅试图出来打圆场。
刘命长瞥了一眼白发苍苍的老者,毫不客气道:“太傅身为四朝元老,平日里最是守矩,也要担起监察礼仪一职,今日这般,可否失职了。”
元太傅双眼一瞪,晏主见势不妙,急忙出来打圆场,“爱卿们的好意朕都感受到了,爱卿们若还有要与朕商讨之处,便来北宸殿慢慢商议,莫急莫急。”
东方策低声劝慰:“陛下才回京,舟车劳顿,需要先休息。”
刘命长不置可否。
晏主却摆摆手,“除了你们要告知朕的,朕也有要与三省六部商议之事,国事为重。”
东方策正欲再劝,却被刘命长的话打断:“如此,五品以上如有意义,前往北宸殿恭候,五品以下照例出宫,按律上奏,听候召见。”
他的话一落,算是定性了,无人再提出意义。
晏主看了殿下的刘命长两眼,心里头琢磨着什么,见他吩咐完就想走,沉声制止他。
“阁首平日琐事繁杂,若无必要,便无需来上朝了。”
殿内鸦雀无声,各个心里都却都是如麻乱。女帝这是什么意思?公然剥夺阁首会见众臣的权力了?!
高台之上的女帝神情淡淡,俯视着位高权重的臣子,他仰头对上她的视线,微微勾唇,弯下了腰。
众目睽睽之下,位极人臣的宦官低下头,恭敬下拜,“内臣谨遵陛下圣意。”
这意味着什么呢?众臣纷纷猜测,只有东方策感受到,身旁人紧紧收拢的手,指甲刺进皮肤带来微微的刺痛。
众人目视刘命长的退场,久久不能回神。
“好了诸位,随朕来北宸殿吧。”
刘命长离开后,守在大殿的天策使们却并未跟着离开。该离宫的离宫,该进殿的进殿。东方策并未跟他们一同去北宸殿,身为君后,他并不能干预朝政。
他望了望热闹非凡堪比宫宴的北宸殿,转身去了承恩殿。
四月芳菲尚未尽,元殷躺在摇椅上,闲看落花,摇着折扇。见来者,他丝毫不意外。
“如何?”
“你如何知道,陛下是今日回宫的?”
元殷露出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邀他入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嘛,只是我想不到陛下会直接禁止刘阁首上朝。”
东方策讳莫如深地看了他一眼,“你的消息不是一般的快。”
元殷笑了笑,摊手无辜道:“还好我不是他国的间谍。”
东方策觉得这个玩笑并不好笑。
元殷只好兀自感叹:“谁叫我生在了北昱是四世三公之家。”
东方策凉凉道:“东方家也曾是世代侯爵。”
元殷笑道:“还好我并非家中独子呢。”
眼瞧着东方策的眼中怒意渐起,元殷紧接着说:“陛下罢了刘阁首上朝之权,阁首虽然没有意见,但不代表大臣们没有意见。”
东方策狐疑的反问:“朝中尽数都是被他威胁之人,还有真心投靠的党羽?”
元殷扇着扇子,悠然道:“不论真不真心,利益绑在一起,又怎么舍得割肉呢?东方兄,你觉得今日之举,是为什么?”
东方策皱起了眉头,猜测道:“或许只是陛下在一点一点收回实权,也或许,就是鲁莽了。今日我想劝劝她,休息休息,她却一心想着国事,我觉得她有些心急了。还有……”他闭嘴,忽地想起了晏主追随刘命长的目光,只觉得喉头发涩,又压下了这匪夷所思的想法。
元殷笑着摇头,“东方兄总是把陛下当成小女儿家呢。”
东方策紧皱眉头。
元殷道:“陛下上位,也有半年了。你细数她都做成了什么?”
东方策闻言,搜刮起关于晏主的一点一滴,手指在桌上画着圈,“纳了四个妃子了。”
“哈哈哈哈!”元殷直接笑出了声,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拳头敲打着石桌,仿佛他说了什么天大的玩笑。
“……别笑了!”东方策脸上浮起的红,后知后觉发现他这句话听起来醋意很大似的。
元殷笑累了,喝了口水,才慢悠悠回道:“是,陛下收了四人入后宫,以你为代表的宗亲,我为代表的文臣,陆兄为代表的武将,以及那虽然足不出户,却也代表着外域势力的异族人。”
东方策挑眉:“你与陆川是礼部安排的人。”
元殷摇头,“不,名义上是陈太妃安排的。”
东方策心头一震,入宫之前,虽然是晏主亲自来找的他,但入宫后,陈太妃也来过。
“你和优昙是陛下自己物色的,显然,陛下也知道联姻的人选意味着什么。”
东方策沉默下去了。
“一开始,许多大臣,包括我,都以为陈太妃会垂帘听政。但宫宴之后,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陈太妃了。”元殷望向遥远的西宫,那处的视线被宫墙挡住。
“陛下亲政,这不是挺好的吗?”东方策扯出个苦笑。
“是啊!”元殷夸张的赞同着,“连刘阁首几乎都没有干预陛下的亲政,在我们北昱还是挺难得的,不是吗?”
“你能叫得动天策使,想必陛下给了你中官令吧。”
东方策的手微微收紧了。
“也真是奇怪,一向宛如空气的谢相,也能使唤起天策使了。”
“他本就是右相,陛下给了他实权,有什么奇怪的。”
“嗯嗯。”元殷点头称是,“至少谢相一定会感恩戴德,那些从未得到重用的人,也会想着出头,好让陛下瞧见。比如乘着江尚书落势,跃迁至四品侍郎的曲舟。”
东方策叹了口气,“江正初名义上是被刘命长打压下去的。”
“是啊,然后陛下又把他提携回来了。现在家族世代从商的江大人可谓是忠心耿耿呢。”
见他又不说话了,元殷自顾自说了下去:“云家曾经多威风啊,五世三公,我们元氏都近而远之。名誉满天下的家族,却落得个谋逆、不忠不孝的名头,虽然也是咎由自取。”
他弯弯眼角,“陛下已经拿了江氏、云氏开刀了,也不知下一个倒霉的世族是哪家呢?”
东方策抬起了头,见元殷眼中并未又忌惮之意,冷冷道:“至少不会有元、陆二家。”
元殷沉默片刻,伸了个懒腰,惬意道:“那这么想,我们家老头子还挺有先见之明的。”
东方策再度陷入了沉默。他已想不起,自己入宫的目的了。
“说起来。”肩膀被人拍了拍,东方策没有动弹,只听到元殷似是关切地说:“东方兄,帝王不论是男是女,都是不能奢求真心的,你知道这个道理吗?”
东方策微微张口,自嘲般地笑了:“我连见她一面都是奢求,又怎么敢贪求真心?”
真心未得,门第已失,空有高位,所求已惘。
“陛下可算是回京了,臣递上去的三百本折子要尽快批复哈!”褚师行被挤到最后,只能高声叫唤着。
“陛下,臣能否见一见陆……陆兰君?”陆壑说这话时意外的没底气,晏主本想回他,却蓦地被一封奏折挡住视线。
“陛下,春闱不到十日,陛下速速与微臣商议!”吏部尚书梁旌难得这么强硬。
晏主手还拉着东方策,一时腾不出空闲接折子,另一边江正初挤了进来,在混乱中朝她作揖,“陛下平安归来,微臣可算放心了,这一月商会各地情报,陛下可要听一听……呀哟!”
他被人群淹没了。
“陛下。”声音近在咫尺,晏主回头,对上东方策含着笑意的眼睛,“一月不见,诸位大臣们可是思君如狂了。”
晏主尴尬地笑笑,她原本以为,至少有一部分臣子会转去投奔晏明曜的,倒没想到自己回来这么受人欢迎。
“那陛下想要先见谁呢?”东方策扶住她左右乱动的脑袋,晏主只能将视线放在他脸上了。
“朕现在相见御前宦官!”晏主闭眼高吼一声,“御前宦官呢!朕的俸禄是白给的吗?把这些人拉开!”
东方策:“……”
“陛下!”脚底幽幽伸出几只手,“是小的办事不利……!”
晏主:“……”
“这都是在做什么。”
仿如天籁,刘命长声音出现的一刻,朝堂上安静了。他红袍滚滚,绣着金丝的莽靴从侧殿踏入,看着眼前的混乱,脸上还是波澜不惊。
“阁首……!”
她叫出这声时,声音里带着上位掩藏好的愉悦,让东方策的手楞地松开了。
晏主并未察觉,喘了口气,如果继续堵下去,她甚至会怀疑这些臣子是想弑君。
东方策默然替她理了理被撞乱的头饰,淡淡看向刘命长。
“陛下不在一月而已,各位是都把礼仪忘了个干净?”刘命长的语调轻松,但话里威压沉沉的。
“各位同僚只是见陛下回来了,情难自制,阁首何必如此严肃。”元太傅试图出来打圆场。
刘命长瞥了一眼白发苍苍的老者,毫不客气道:“太傅身为四朝元老,平日里最是守矩,也要担起监察礼仪一职,今日这般,可否失职了。”
元太傅双眼一瞪,晏主见势不妙,急忙出来打圆场,“爱卿们的好意朕都感受到了,爱卿们若还有要与朕商讨之处,便来北宸殿慢慢商议,莫急莫急。”
东方策低声劝慰:“陛下才回京,舟车劳顿,需要先休息。”
刘命长不置可否。
晏主却摆摆手,“除了你们要告知朕的,朕也有要与三省六部商议之事,国事为重。”
东方策正欲再劝,却被刘命长的话打断:“如此,五品以上如有意义,前往北宸殿恭候,五品以下照例出宫,按律上奏,听候召见。”
他的话一落,算是定性了,无人再提出意义。
晏主看了殿下的刘命长两眼,心里头琢磨着什么,见他吩咐完就想走,沉声制止他。
“阁首平日琐事繁杂,若无必要,便无需来上朝了。”
殿内鸦雀无声,各个心里都却都是如麻乱。女帝这是什么意思?公然剥夺阁首会见众臣的权力了?!
高台之上的女帝神情淡淡,俯视着位高权重的臣子,他仰头对上她的视线,微微勾唇,弯下了腰。
众目睽睽之下,位极人臣的宦官低下头,恭敬下拜,“内臣谨遵陛下圣意。”
这意味着什么呢?众臣纷纷猜测,只有东方策感受到,身旁人紧紧收拢的手,指甲刺进皮肤带来微微的刺痛。
众人目视刘命长的退场,久久不能回神。
“好了诸位,随朕来北宸殿吧。”
刘命长离开后,守在大殿的天策使们却并未跟着离开。该离宫的离宫,该进殿的进殿。东方策并未跟他们一同去北宸殿,身为君后,他并不能干预朝政。
他望了望热闹非凡堪比宫宴的北宸殿,转身去了承恩殿。
四月芳菲尚未尽,元殷躺在摇椅上,闲看落花,摇着折扇。见来者,他丝毫不意外。
“如何?”
“你如何知道,陛下是今日回宫的?”
元殷露出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邀他入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嘛,只是我想不到陛下会直接禁止刘阁首上朝。”
东方策讳莫如深地看了他一眼,“你的消息不是一般的快。”
元殷笑了笑,摊手无辜道:“还好我不是他国的间谍。”
东方策觉得这个玩笑并不好笑。
元殷只好兀自感叹:“谁叫我生在了北昱是四世三公之家。”
东方策凉凉道:“东方家也曾是世代侯爵。”
元殷笑道:“还好我并非家中独子呢。”
眼瞧着东方策的眼中怒意渐起,元殷紧接着说:“陛下罢了刘阁首上朝之权,阁首虽然没有意见,但不代表大臣们没有意见。”
东方策狐疑的反问:“朝中尽数都是被他威胁之人,还有真心投靠的党羽?”
元殷扇着扇子,悠然道:“不论真不真心,利益绑在一起,又怎么舍得割肉呢?东方兄,你觉得今日之举,是为什么?”
东方策皱起了眉头,猜测道:“或许只是陛下在一点一点收回实权,也或许,就是鲁莽了。今日我想劝劝她,休息休息,她却一心想着国事,我觉得她有些心急了。还有……”他闭嘴,忽地想起了晏主追随刘命长的目光,只觉得喉头发涩,又压下了这匪夷所思的想法。
元殷笑着摇头,“东方兄总是把陛下当成小女儿家呢。”
东方策紧皱眉头。
元殷道:“陛下上位,也有半年了。你细数她都做成了什么?”
东方策闻言,搜刮起关于晏主的一点一滴,手指在桌上画着圈,“纳了四个妃子了。”
“哈哈哈哈!”元殷直接笑出了声,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拳头敲打着石桌,仿佛他说了什么天大的玩笑。
“……别笑了!”东方策脸上浮起的红,后知后觉发现他这句话听起来醋意很大似的。
元殷笑累了,喝了口水,才慢悠悠回道:“是,陛下收了四人入后宫,以你为代表的宗亲,我为代表的文臣,陆兄为代表的武将,以及那虽然足不出户,却也代表着外域势力的异族人。”
东方策挑眉:“你与陆川是礼部安排的人。”
元殷摇头,“不,名义上是陈太妃安排的。”
东方策心头一震,入宫之前,虽然是晏主亲自来找的他,但入宫后,陈太妃也来过。
“你和优昙是陛下自己物色的,显然,陛下也知道联姻的人选意味着什么。”
东方策沉默下去了。
“一开始,许多大臣,包括我,都以为陈太妃会垂帘听政。但宫宴之后,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陈太妃了。”元殷望向遥远的西宫,那处的视线被宫墙挡住。
“陛下亲政,这不是挺好的吗?”东方策扯出个苦笑。
“是啊!”元殷夸张的赞同着,“连刘阁首几乎都没有干预陛下的亲政,在我们北昱还是挺难得的,不是吗?”
“你能叫得动天策使,想必陛下给了你中官令吧。”
东方策的手微微收紧了。
“也真是奇怪,一向宛如空气的谢相,也能使唤起天策使了。”
“他本就是右相,陛下给了他实权,有什么奇怪的。”
“嗯嗯。”元殷点头称是,“至少谢相一定会感恩戴德,那些从未得到重用的人,也会想着出头,好让陛下瞧见。比如乘着江尚书落势,跃迁至四品侍郎的曲舟。”
东方策叹了口气,“江正初名义上是被刘命长打压下去的。”
“是啊,然后陛下又把他提携回来了。现在家族世代从商的江大人可谓是忠心耿耿呢。”
见他又不说话了,元殷自顾自说了下去:“云家曾经多威风啊,五世三公,我们元氏都近而远之。名誉满天下的家族,却落得个谋逆、不忠不孝的名头,虽然也是咎由自取。”
他弯弯眼角,“陛下已经拿了江氏、云氏开刀了,也不知下一个倒霉的世族是哪家呢?”
东方策抬起了头,见元殷眼中并未又忌惮之意,冷冷道:“至少不会有元、陆二家。”
元殷沉默片刻,伸了个懒腰,惬意道:“那这么想,我们家老头子还挺有先见之明的。”
东方策再度陷入了沉默。他已想不起,自己入宫的目的了。
“说起来。”肩膀被人拍了拍,东方策没有动弹,只听到元殷似是关切地说:“东方兄,帝王不论是男是女,都是不能奢求真心的,你知道这个道理吗?”
东方策微微张口,自嘲般地笑了:“我连见她一面都是奢求,又怎么敢贪求真心?”
真心未得,门第已失,空有高位,所求已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