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敌相见
杨采薇和潘樾婚后没几日,杨采薇的好友阿江闻讯赶来,持剑将这对新婚夫妇堵在县衙门口。
准确来说,阿江手里那把剑是悬在潘樾脖子上的。
禾阳水深。来者不善。此刻利刃加身,潘樾不躲不避,面上依旧一派从容。
潘县令处事淡然,杨仵作却被好友的这番行径给惊到了。敢在县衙门口公然对朝廷命官亮剑,这家伙到底有几条性命?几个胆子啊?
大庭广众的,杨采薇眼神示意阿江冷静冷静再冷静。
阿江读懂了她眼中的劝阻之意,眉头蹙起,嘴唇微抿,并做不理会。
杨采薇无奈出言阻止:“阿江,你这是做什么,快放下剑,真伤到人可不好。”
阿江冷冷回复:“刀剑出鞘本就是为了伤人。”
杨采薇诧异地看对方一眼,道:“但也不能,不问缘由……”但也不能不问缘由,无缘无故就伤人啊。
“狗官潘樾,强娶民女。”阿江一面陈述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一面出言安慰杨采薇,“杨采薇,有我在,你不用害怕。”
他说着,动手将剑往潘樾精致的下颌挪了挪。
眼见剑锋迫近,杨采薇有些担心便宜夫君这张绝世好脸蛋,她下意识想要伸手制止。
眼前倏地闪过一道极犀利的银光。
却是阿江怕伤到她先一步收了剑。
潘樾亦是眼疾手快,略一闪身,紧紧攥住她的手掌。这人手劲极大,竟硬生生将她带至身后。
杨采薇在心底暗暗唾弃自己方才的鲁莽。真是关心则乱,她居然忘了,潘樾也是有武艺在身的,唉!
潘樾眼中的责怪之意太过明显,杨采薇有些心虚地移开眼睛。
接触到阿江那不可置信的目光,杨采薇后知后觉,今日的阿江看上去有些不大一样。
观他眼神凌厉,穿着不俗,浑身上下没有半点儿从前小混混的影子。不仅如此,他带领的人手更是比县衙的衙役还多,真是好大的排场。
杨采薇正觉得莫名,潘樾似笑非笑地凑过来替她解惑:“少主既视我娘子为友,那便不该遮遮掩掩,掩藏身份。”
阿江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周围百姓议论纷纷,杨采薇这才知道,阿江的真实身份其实是银雨楼少主卓澜江。
“银雨罩禾阳”的那个银雨楼。
得知真相的杨采薇谴责她这位朋友:“你!你怎么不早说你是……”
阿江的回答是:“我怕你觉得不自在。”
“有银雨楼少主做朋友,我怎会不自在。”杨采薇心说:有银雨楼少主做朋友,我在禾阳这地界儿横着走好嘛!
见杨采薇并没有因他的隐瞒而产生不快,阿江面露喜色:“当真?”
“自然是真。”
“我真是太高兴了!”
“呵呵,你高兴就好。”
故友重逢,这二人越说越起劲。自觉被忽视的潘县令轻咳两声,适时展现自己的存在感。
杨采薇狐疑地望过去。
潘樾顺势将人纳入怀中,然后用只有他们三个能听到的声音说:“娘子你想想,有我这禾阳县令——公府中人与你做夫君,难道不是更添光彩?”
杨采薇附在他耳边打趣道:“虽则朝廷是朝廷,江湖是江湖,但是在我们禾阳,还是银雨楼比较有威望。”
潘樾了然微笑:“娘子一语中的。我此来禾阳,就是为扭转这一局面。”
“哦。”
年纪轻轻耳力绝佳的卓少主:“哦?不知潘大人打算如何扭转局面?”
潘樾正色道:“卓少主,这不是你这位局中人该打听的。
今日之事,念你是初犯,你又是采薇的朋友,本官不与你为难,你走吧。”
阿江想也不想便顺着他的话回怼:“今日本少主本想取你性命,念在你是杨,采薇的……”觉出哪里不对,这话音戛然而止。
“哦?我是杨采薇的什么?”潘樾饶有兴致地对卓澜江说,“卓少主,接着说啊。”
“潘樾你找死!”阿江怒气冲冲地拔剑。
潘樾身边的阿泽亦拔剑。
眼见停下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杨采薇忍无可忍,丢下他们两个,转身步入县衙。
阿江立即追上去。
潘樾抬手拦住他的去路,眼中含戏谑:“县衙乃是官府重地,照规定,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不过,念在你是采薇的朋友……”
阿江:“……”得,又是以人丈夫名义装大度这招。
来都来了,杨采薇便做主留阿江吃饭。
饭桌上,杨采薇忍不住问阿江今天搞这一出是什么意思。
阿江皮笑肉不笑道:“哦,听说新来的狗官潘樾强娶民女,我是来替天行道的。”
正殷勤给娘子布菜的潘樾听后直言荒唐:“荒唐,本官明媒正娶,何来强娶一说。”
阿江根本不信潘樾的说辞,他满心期待杨采薇能够立刻否认这一切:“采薇你说……”
“阿江你放心。”杨采薇笑着同他保证,“我不想做的事,没人能够强迫我。”
意思就是,她是自愿和潘樾成亲的。
这话听起来真是叫人舒心。潘樾得意之余,又出手替自家娘子盛了碗羹汤。
同样一句话,落在不同的人耳中是不同的效果。阿江的脸色顷刻变得微妙:“真的?!”
杨采薇无从察觉,低头替他斟了杯酒:“当然是真的。”
阿江喃喃:“为什么?”
杨采薇只道:“此事说来话长。”
“那便长话短说。”阿江仰头饮尽杯中物。
他一再坚持,杨采薇只得坦诚:“阿江,不知你可有听说过——先皇赐婚,潘杨之好……”
“这是什么意思?”
“我与杨采薇自小便有婚约的意思。”潘樾说。
这一日,从县衙离开后,卓澜江又去了同杨采薇约好每月一醉的地方。何以解忧,一醉方休。
二、心病心药
婚前,潘樾以御史之名上奏朝廷,参原禾阳县令贪赃枉法,逼供成风……历数此人为害地方数条罪名。狗官倒台后,潘樾走马上任,成为了新的禾阳县令。
婚后,杨采薇依旧在县衙做仵作差事。潘县令和杨仵作配合默契,查案缉凶,起底冤案,很快就在当地累积起不小的声名。
现如今,杨采薇走在街上,不会遭陌生人的冷眼,也没有顽童再敢朝她扔石头。当然,这很大原因得归功于她的新身份——谁又敢对堂堂县尊夫人不敬呢?
除了这些因她身份变化而对她产生忌惮的人们,接下来的日子里,杨采薇也遇到了许多真正感谢她的人,从前也有,现下则更多。有家人,有好友,有想做的事情……杨采薇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婚后生活总体一帆风顺,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烦恼。
杨采薇当前的烦恼在于——如何把自己的夫君潘樾从分离焦虑中解救出来。
因为新婚之夜歹人行刺一事,潘樾连发好几日噩梦。
夫君绝口不提噩梦的内容,杨采薇却也能够凭他的表现猜出一二。知他忌讳,她便只做不知,不谈此事。
梦中情形惨烈,人沉溺其中,长此以往,易患得患失。潘樾的问题在于,他这些时日以来的行为处事着实是过度了。
最初被噩梦惊醒,他也只是将身边沉睡的妻子紧紧搂在怀中,不断做些确认意味的“小动作”打搅妻子的美梦。到后来,杨采薇在睡梦中都能察觉到周围有一双红眼睛彻夜注视着她,手中持剑,不眠不休。
真是的,哪有人为了虚无缥缈的梦魇这般折腾自己的!杨采薇不得不睁开眼睛,一次次将人拉回榻上:“咱们府上的侍卫个个本领高强,很是得用,你又何苦这样。”
潘樾神情紧绷:“我亲自守着比较安心。”
杨采薇摸摸他泛青的脸颊:“你白天不用去县衙当值了?”
“自然要去。”
“那你还不睡?”
“不睡。”
“爱睡不睡。”
话虽如此。天明后,杨采薇看着丈夫日益严重的黑眼圈,在心里默默拟定了计策:尽管心病还需心药医,但在没找到心药之前,还是先找大夫开一剂安神药吧。
当晚,杨采薇哄潘樾喝了一大碗安神汤,然后哄孩子似的,将人揽在怀里轻唱儿时熟悉的歌谣。
妻子的怀抱十分温暖柔软,她的声音也很令人安心。潘樾不自觉陷入其中,开始觉得眼皮越来越沉……
估摸着这人睡熟了,杨采薇轻手轻脚在他身边躺下,少不得对着这张憔悴的美人面喟叹一声:“傻子。”
翌日晨起,潘樾对杨采薇说:“娘子今晚不要再逼为夫吃药了,可好?”
这句话知道内情的人听在耳里没什么,什么都不知道的外人听起来却有歧义。清晨进来侍候的丫鬟小厮因此纷纷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更有甚者由于太过震惊摔了手里的东西。
偏偏始作俑者一无所觉,眼神诚挚地看着自家夫人。
瞬间明白发生了什么的杨采薇忍俊不禁道:“郎君既然不想吃,那咱们就不吃。”
“真的?”
“当然是真的。”
潘樾忍不住亲了亲杨采薇的额头:“娘子真好。”
杨采薇微笑着,继续给人挖坑:“那我们从今晚开始便分房睡。”
“那我还是吃药吧。”明镜高悬的潘县令很快在分房睡和吃药这两件事上做出了权衡。
潘樾服了几日安神药,心神稍稍安定,又有杨采薇时常宽慰,心病自是好转不提。
很久以后才注意到自己被下人传了荒唐谣言的潘樾:“……”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三、妇唱夫随
师承姜仵作学艺以来,杨采薇一直有一个心愿,那便是把师父教给她的,还有她自己在剖验时得出的经验教训编纂成册,供人参考。
在杨采薇的构想中,这应当是一本承上启下的实用性书籍。当然啦,若是此书能够流传开来,顺便破除一下大家对于验尸和收殓这些丧葬行当的偏见,那就更好了。
然而,想归想,做归做,基于一些现实原因,杨仵作的这个心愿一直无法达成。
底层人民维持眼前的温饱已是不易,更别提转眼又出了姜仵作生病这档子事,那之后,杨采薇整日只想着攒钱买灵蛇给师父治病,其余的什么梦想啊愿望的都被她推到记忆深处,就此尘封。
和潘樾成亲后,他们夫妻二人携手,接连侦破许多大案要案。朝廷几次嘉奖下来,收尸人杨采薇之名在附近州县传得越来越响亮,杨采薇的仵作生涯也因此便宜不少。
现下禾阳县衙人手日益充足,杨采薇手下也多了两名徒弟。教导徒弟的过程中,杨采薇终于有机会审视她那落了灰的梦想。
一日得闲,杨采薇向潘樾提了提这回事。
潘樾对此大为激赏,激动之余,这人甚至提出想要亲自给这本仵作之书作序。
潘郎名声在外,出门必是掷果盈车,万人追捧。全城老少为了追随美男争相购买一本验尸参考书……这场面……杨采薇想想都觉得恐怖。
杨采薇于是婉拒道:“这太过于招摇了。”
“这有什么!”潘樾却不以为然,“你只管放手去写,待到书成之日,我还要上表朝廷,让各地的书局多多刊印此书。”
他说得这样动情,杨采薇受到鼓舞,恨不能立刻就动笔。
瞧见妻子眼中的憧憬,潘樾笑着解释:“我愿意这样做,并非全然出于私情。依我看,此书总结前人,启发后世,价值将不可估量。我是县令,你是仵作,我助你治此推衍断案之利器,有何不可?”
杨采薇彻底被说服了。
万事开头难。杨采薇开始写书稿没多久就遇上了拦路虎。
赶上衙门休沐,她跑去请教正在书房作画的潘樾:“潘樾,我那书里,需要附一些参考图。”
潘樾此人不但相貌出众,亦是当世不可多得的文画双绝之才,近水楼台,请教谁也没有请教他合适。
潘樾收了笔触,好整以暇地看着面有焦色的妻子:“怎么?想让我帮忙画?”
杨采薇悄悄欣赏了一回镇纸下墨迹未干的画像,闻言体贴地摇摇头:“我知你只喜画山水和美人,且并不乐见那些尸体的状态。我是想让你教我画画。”
潘樾恍惚道:“我记得,我们幼时曾一起习画……”
杨采薇垂下眼帘:“许久不练,已然生疏。”
“自古拜师学艺,尊师重道,最讲究的便是礼节。”隔着书案,潘樾朝她伸出手,“你的束脩呢?”
杨采薇瞪大了眼睛:“好你个潘樾!之前说得那般冠冕堂皇!说好的助我治推衍断案之利器,转头你就告诉我你要收礼!”
潘樾与人辩论从来都很有一套,此刻振振有词道:“治书是治书,学画是学画,一码归一码。”
送礼就送礼!又不是送不起!事已至此,杨采薇只得妥协:“你想要什么?”
“杨采薇,我寻了你十年,为你画了无数的画像。”迎着杨采薇一门心思等待答案的目光,潘樾徐徐说道,“待你从我这里学有所成,也要为我画一幅。”
以为对方要提什么高难度要求的杨采薇:“……就这么简单?”
对面的人略一沉吟:“那就画两幅。”
杨采薇简直想放声大笑:潘樾啊潘樾,想让我为你画像可以直说,犯不着用这么迂回的方式。
习得画技,除了绘制尸体图解,当然也可以描摹心上人什么的。思及此,杨采薇痛痛快快地应下了上面的条件。
??
杨采薇和潘樾婚后没几日,杨采薇的好友阿江闻讯赶来,持剑将这对新婚夫妇堵在县衙门口。
准确来说,阿江手里那把剑是悬在潘樾脖子上的。
禾阳水深。来者不善。此刻利刃加身,潘樾不躲不避,面上依旧一派从容。
潘县令处事淡然,杨仵作却被好友的这番行径给惊到了。敢在县衙门口公然对朝廷命官亮剑,这家伙到底有几条性命?几个胆子啊?
大庭广众的,杨采薇眼神示意阿江冷静冷静再冷静。
阿江读懂了她眼中的劝阻之意,眉头蹙起,嘴唇微抿,并做不理会。
杨采薇无奈出言阻止:“阿江,你这是做什么,快放下剑,真伤到人可不好。”
阿江冷冷回复:“刀剑出鞘本就是为了伤人。”
杨采薇诧异地看对方一眼,道:“但也不能,不问缘由……”但也不能不问缘由,无缘无故就伤人啊。
“狗官潘樾,强娶民女。”阿江一面陈述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一面出言安慰杨采薇,“杨采薇,有我在,你不用害怕。”
他说着,动手将剑往潘樾精致的下颌挪了挪。
眼见剑锋迫近,杨采薇有些担心便宜夫君这张绝世好脸蛋,她下意识想要伸手制止。
眼前倏地闪过一道极犀利的银光。
却是阿江怕伤到她先一步收了剑。
潘樾亦是眼疾手快,略一闪身,紧紧攥住她的手掌。这人手劲极大,竟硬生生将她带至身后。
杨采薇在心底暗暗唾弃自己方才的鲁莽。真是关心则乱,她居然忘了,潘樾也是有武艺在身的,唉!
潘樾眼中的责怪之意太过明显,杨采薇有些心虚地移开眼睛。
接触到阿江那不可置信的目光,杨采薇后知后觉,今日的阿江看上去有些不大一样。
观他眼神凌厉,穿着不俗,浑身上下没有半点儿从前小混混的影子。不仅如此,他带领的人手更是比县衙的衙役还多,真是好大的排场。
杨采薇正觉得莫名,潘樾似笑非笑地凑过来替她解惑:“少主既视我娘子为友,那便不该遮遮掩掩,掩藏身份。”
阿江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周围百姓议论纷纷,杨采薇这才知道,阿江的真实身份其实是银雨楼少主卓澜江。
“银雨罩禾阳”的那个银雨楼。
得知真相的杨采薇谴责她这位朋友:“你!你怎么不早说你是……”
阿江的回答是:“我怕你觉得不自在。”
“有银雨楼少主做朋友,我怎会不自在。”杨采薇心说:有银雨楼少主做朋友,我在禾阳这地界儿横着走好嘛!
见杨采薇并没有因他的隐瞒而产生不快,阿江面露喜色:“当真?”
“自然是真。”
“我真是太高兴了!”
“呵呵,你高兴就好。”
故友重逢,这二人越说越起劲。自觉被忽视的潘县令轻咳两声,适时展现自己的存在感。
杨采薇狐疑地望过去。
潘樾顺势将人纳入怀中,然后用只有他们三个能听到的声音说:“娘子你想想,有我这禾阳县令——公府中人与你做夫君,难道不是更添光彩?”
杨采薇附在他耳边打趣道:“虽则朝廷是朝廷,江湖是江湖,但是在我们禾阳,还是银雨楼比较有威望。”
潘樾了然微笑:“娘子一语中的。我此来禾阳,就是为扭转这一局面。”
“哦。”
年纪轻轻耳力绝佳的卓少主:“哦?不知潘大人打算如何扭转局面?”
潘樾正色道:“卓少主,这不是你这位局中人该打听的。
今日之事,念你是初犯,你又是采薇的朋友,本官不与你为难,你走吧。”
阿江想也不想便顺着他的话回怼:“今日本少主本想取你性命,念在你是杨,采薇的……”觉出哪里不对,这话音戛然而止。
“哦?我是杨采薇的什么?”潘樾饶有兴致地对卓澜江说,“卓少主,接着说啊。”
“潘樾你找死!”阿江怒气冲冲地拔剑。
潘樾身边的阿泽亦拔剑。
眼见停下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杨采薇忍无可忍,丢下他们两个,转身步入县衙。
阿江立即追上去。
潘樾抬手拦住他的去路,眼中含戏谑:“县衙乃是官府重地,照规定,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不过,念在你是采薇的朋友……”
阿江:“……”得,又是以人丈夫名义装大度这招。
来都来了,杨采薇便做主留阿江吃饭。
饭桌上,杨采薇忍不住问阿江今天搞这一出是什么意思。
阿江皮笑肉不笑道:“哦,听说新来的狗官潘樾强娶民女,我是来替天行道的。”
正殷勤给娘子布菜的潘樾听后直言荒唐:“荒唐,本官明媒正娶,何来强娶一说。”
阿江根本不信潘樾的说辞,他满心期待杨采薇能够立刻否认这一切:“采薇你说……”
“阿江你放心。”杨采薇笑着同他保证,“我不想做的事,没人能够强迫我。”
意思就是,她是自愿和潘樾成亲的。
这话听起来真是叫人舒心。潘樾得意之余,又出手替自家娘子盛了碗羹汤。
同样一句话,落在不同的人耳中是不同的效果。阿江的脸色顷刻变得微妙:“真的?!”
杨采薇无从察觉,低头替他斟了杯酒:“当然是真的。”
阿江喃喃:“为什么?”
杨采薇只道:“此事说来话长。”
“那便长话短说。”阿江仰头饮尽杯中物。
他一再坚持,杨采薇只得坦诚:“阿江,不知你可有听说过——先皇赐婚,潘杨之好……”
“这是什么意思?”
“我与杨采薇自小便有婚约的意思。”潘樾说。
这一日,从县衙离开后,卓澜江又去了同杨采薇约好每月一醉的地方。何以解忧,一醉方休。
二、心病心药
婚前,潘樾以御史之名上奏朝廷,参原禾阳县令贪赃枉法,逼供成风……历数此人为害地方数条罪名。狗官倒台后,潘樾走马上任,成为了新的禾阳县令。
婚后,杨采薇依旧在县衙做仵作差事。潘县令和杨仵作配合默契,查案缉凶,起底冤案,很快就在当地累积起不小的声名。
现如今,杨采薇走在街上,不会遭陌生人的冷眼,也没有顽童再敢朝她扔石头。当然,这很大原因得归功于她的新身份——谁又敢对堂堂县尊夫人不敬呢?
除了这些因她身份变化而对她产生忌惮的人们,接下来的日子里,杨采薇也遇到了许多真正感谢她的人,从前也有,现下则更多。有家人,有好友,有想做的事情……杨采薇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婚后生活总体一帆风顺,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烦恼。
杨采薇当前的烦恼在于——如何把自己的夫君潘樾从分离焦虑中解救出来。
因为新婚之夜歹人行刺一事,潘樾连发好几日噩梦。
夫君绝口不提噩梦的内容,杨采薇却也能够凭他的表现猜出一二。知他忌讳,她便只做不知,不谈此事。
梦中情形惨烈,人沉溺其中,长此以往,易患得患失。潘樾的问题在于,他这些时日以来的行为处事着实是过度了。
最初被噩梦惊醒,他也只是将身边沉睡的妻子紧紧搂在怀中,不断做些确认意味的“小动作”打搅妻子的美梦。到后来,杨采薇在睡梦中都能察觉到周围有一双红眼睛彻夜注视着她,手中持剑,不眠不休。
真是的,哪有人为了虚无缥缈的梦魇这般折腾自己的!杨采薇不得不睁开眼睛,一次次将人拉回榻上:“咱们府上的侍卫个个本领高强,很是得用,你又何苦这样。”
潘樾神情紧绷:“我亲自守着比较安心。”
杨采薇摸摸他泛青的脸颊:“你白天不用去县衙当值了?”
“自然要去。”
“那你还不睡?”
“不睡。”
“爱睡不睡。”
话虽如此。天明后,杨采薇看着丈夫日益严重的黑眼圈,在心里默默拟定了计策:尽管心病还需心药医,但在没找到心药之前,还是先找大夫开一剂安神药吧。
当晚,杨采薇哄潘樾喝了一大碗安神汤,然后哄孩子似的,将人揽在怀里轻唱儿时熟悉的歌谣。
妻子的怀抱十分温暖柔软,她的声音也很令人安心。潘樾不自觉陷入其中,开始觉得眼皮越来越沉……
估摸着这人睡熟了,杨采薇轻手轻脚在他身边躺下,少不得对着这张憔悴的美人面喟叹一声:“傻子。”
翌日晨起,潘樾对杨采薇说:“娘子今晚不要再逼为夫吃药了,可好?”
这句话知道内情的人听在耳里没什么,什么都不知道的外人听起来却有歧义。清晨进来侍候的丫鬟小厮因此纷纷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更有甚者由于太过震惊摔了手里的东西。
偏偏始作俑者一无所觉,眼神诚挚地看着自家夫人。
瞬间明白发生了什么的杨采薇忍俊不禁道:“郎君既然不想吃,那咱们就不吃。”
“真的?”
“当然是真的。”
潘樾忍不住亲了亲杨采薇的额头:“娘子真好。”
杨采薇微笑着,继续给人挖坑:“那我们从今晚开始便分房睡。”
“那我还是吃药吧。”明镜高悬的潘县令很快在分房睡和吃药这两件事上做出了权衡。
潘樾服了几日安神药,心神稍稍安定,又有杨采薇时常宽慰,心病自是好转不提。
很久以后才注意到自己被下人传了荒唐谣言的潘樾:“……”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三、妇唱夫随
师承姜仵作学艺以来,杨采薇一直有一个心愿,那便是把师父教给她的,还有她自己在剖验时得出的经验教训编纂成册,供人参考。
在杨采薇的构想中,这应当是一本承上启下的实用性书籍。当然啦,若是此书能够流传开来,顺便破除一下大家对于验尸和收殓这些丧葬行当的偏见,那就更好了。
然而,想归想,做归做,基于一些现实原因,杨仵作的这个心愿一直无法达成。
底层人民维持眼前的温饱已是不易,更别提转眼又出了姜仵作生病这档子事,那之后,杨采薇整日只想着攒钱买灵蛇给师父治病,其余的什么梦想啊愿望的都被她推到记忆深处,就此尘封。
和潘樾成亲后,他们夫妻二人携手,接连侦破许多大案要案。朝廷几次嘉奖下来,收尸人杨采薇之名在附近州县传得越来越响亮,杨采薇的仵作生涯也因此便宜不少。
现下禾阳县衙人手日益充足,杨采薇手下也多了两名徒弟。教导徒弟的过程中,杨采薇终于有机会审视她那落了灰的梦想。
一日得闲,杨采薇向潘樾提了提这回事。
潘樾对此大为激赏,激动之余,这人甚至提出想要亲自给这本仵作之书作序。
潘郎名声在外,出门必是掷果盈车,万人追捧。全城老少为了追随美男争相购买一本验尸参考书……这场面……杨采薇想想都觉得恐怖。
杨采薇于是婉拒道:“这太过于招摇了。”
“这有什么!”潘樾却不以为然,“你只管放手去写,待到书成之日,我还要上表朝廷,让各地的书局多多刊印此书。”
他说得这样动情,杨采薇受到鼓舞,恨不能立刻就动笔。
瞧见妻子眼中的憧憬,潘樾笑着解释:“我愿意这样做,并非全然出于私情。依我看,此书总结前人,启发后世,价值将不可估量。我是县令,你是仵作,我助你治此推衍断案之利器,有何不可?”
杨采薇彻底被说服了。
万事开头难。杨采薇开始写书稿没多久就遇上了拦路虎。
赶上衙门休沐,她跑去请教正在书房作画的潘樾:“潘樾,我那书里,需要附一些参考图。”
潘樾此人不但相貌出众,亦是当世不可多得的文画双绝之才,近水楼台,请教谁也没有请教他合适。
潘樾收了笔触,好整以暇地看着面有焦色的妻子:“怎么?想让我帮忙画?”
杨采薇悄悄欣赏了一回镇纸下墨迹未干的画像,闻言体贴地摇摇头:“我知你只喜画山水和美人,且并不乐见那些尸体的状态。我是想让你教我画画。”
潘樾恍惚道:“我记得,我们幼时曾一起习画……”
杨采薇垂下眼帘:“许久不练,已然生疏。”
“自古拜师学艺,尊师重道,最讲究的便是礼节。”隔着书案,潘樾朝她伸出手,“你的束脩呢?”
杨采薇瞪大了眼睛:“好你个潘樾!之前说得那般冠冕堂皇!说好的助我治推衍断案之利器,转头你就告诉我你要收礼!”
潘樾与人辩论从来都很有一套,此刻振振有词道:“治书是治书,学画是学画,一码归一码。”
送礼就送礼!又不是送不起!事已至此,杨采薇只得妥协:“你想要什么?”
“杨采薇,我寻了你十年,为你画了无数的画像。”迎着杨采薇一门心思等待答案的目光,潘樾徐徐说道,“待你从我这里学有所成,也要为我画一幅。”
以为对方要提什么高难度要求的杨采薇:“……就这么简单?”
对面的人略一沉吟:“那就画两幅。”
杨采薇简直想放声大笑:潘樾啊潘樾,想让我为你画像可以直说,犯不着用这么迂回的方式。
习得画技,除了绘制尸体图解,当然也可以描摹心上人什么的。思及此,杨采薇痛痛快快地应下了上面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