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晗坐在中央的蒲团上,嗅着混杂藏香檀木香火味,思绪逐渐渺茫。
佛门清净地本不应该携带刀兵杀伐之器进来的,只因慧觉大师识得宋晗的真实身份,见着她腰间佩着刀也未曾多言。
宋晗取下腰间长刀,微微抽出,复回鞘中,声响细微如渊底沉吟。
这柄刀长度堪比□□,但刀身宽度却要略窄些,一面厚重钝沉,另一开刃薄而利。
此刀名为九千名,将刀放置在供台上,沉黑的刀鞘处在此处殿中长明灯映照下,可见密密麻麻篆刻在其上的小字。
都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
统统皆在拥雪关一战时候被吞没在无声的雪谷之中。
宋晗第一次进入铁骑营时,年轻也自负,倚仗着自己一身还不错的武艺,低估了边地战场的残酷。
她贵为皇子在当时营中也不足以服众,在人们看来,不过是个来踩在千万将士枯骨上边混军功的天潢贵胄罢了。
这种人在边地想也是呆不长久的。
那时候铁骑营中人瞧不上她,她亦不屑他人认可。
宋晗眯着眼,伸手手触碰沉黑刀鞘,上面有磨得有些看不清的名字。
时间久了,而此处又在刀鞘时常手持处,字迹已经模糊,但磨蚀得再严重但她清楚记得刻在此处这个名字。
何三合,何大将军,前任铁骑营大将。
一个于宋晗而言,亦师亦友之人。
这个刚入营看她这个大殿下不顺眼的老将,嘴里嘲讽着她身娇体贵的皇子就别跟着瞎掺和战场了,乖乖待在营帐里头便是。
也是这个老头指点她着看清西境战况各势力排布,教授她如何排兵布阵,告诉她真正西境战场拼杀对抗是何等残忍。
西境的战事本应该在三年前三月就结束了,营中诸人还笑言谈到时得胜回京受赏时候,正正赶上帝京春景。
但那次雪拥关之围,是有人透露了铁骑营行军路径,等待他们深入雪谷低处后,迅速合围缠斗,九千人葬送谷底。
刀上镌刻九千名,如今世上仅一人雪谷生还,独负九千血仇冤魂。
“宋晗,快走!突围出去,你出去才能查清楚。”
从夜间坚持到即将黎明,老将哑声嘶吼着驱她骑马离开震耳欲聋。
何老头又持着那柄被血染红长枪转身便冲回杀阵,再灼热再艳烈如火焰般的鲜血,刹那间都会被巨兽一般的雪谷吞噬。
再睁眼时候,宋晗金棕色眼瞳边弥漫血丝,眼眶因为充血而有些可怖。佛殿香火袅袅,禅音茫茫,四百九十盏明灯星星点点。
她是被一阵诵祷梵音拉回到心虚。
回神时候,宋晗手中的九千名刀刃出鞘,昏暗中一泓刀光潋滟如秋水,映照四壁佛像悲悯众生。
独独近前处,她一张面庞,金瞳红发,美人面孔却凶煞嗜血。
“未出三界,皆在火宅,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
宋晗推门便闻此诵念之声,她此时面目凶狞,却心想自己是无半点回头之意。她自无间狱中来,往修罗道中去,从不求渡。
她与老住持说在殿中独自待上一会儿,这时已经余霞映满天,落日熔金,自幽室而出,满眼金红,只觉得刺眼非常。
山寺沉沉日暮鼓声响彻,惊起乌压压的鸟雀,站在面前诵经的见随沉如山石古木,身披万道佛光。
他原本洁白无垢的僧衣被染成绚烂的金色。
金光寺绝景,落日佛光照山台,白衣佛陀梵音渺渺。
“我佛慈悲。”
见随转头看走到近前来的宋晗,垂首持掌执礼。
“每日晨钟暮鼓,贫僧按时来此处诵祷经文,今日却见殿门紧闭,故而改为在殿前诵经。”
见随目光落在宋晗身上,见她如见山石草木,无甚区别,即使此时她面带杀意,赤红朱砂痣点在眉心,他眉目悲悯。
“施主,既然此刻因缘际会,正巧都在此处,不如稍费些空当,听贫僧将晚间的经文诵完。”
宋晗满怀煞气腾腾,像拳打棉花,如泥入水,顿时间被消解无形。
无奈只好坐在老松旁的光滑山石旁听经文诵祷,经文她是不大听得进去的,但日暮松风与清朗梵音却送她一段无梦好眠。
第二日,宋晗仍去了那供奉遗骨的殿中,还带了好酒来。
“老头,等着。”
宋晗从腰间取下酒囊,打开瞬间灼烈酒气直冲鼻间。
宋晗的声音清浅冰冷,她一手执着出鞘的长刀,一手将烈酒浇灌在其上,辛辣刺激的酒味冲破了昏昏弥漫的香火。
何老头嗜酒,荤素不忌,即使做了鬼这寻常供奉香火大抵也是不感兴趣,祭祀供奉最好还是好酒与敌首。
如今先将好酒呈上,倒了一大半,祭洒在泛着潋滟冷光的刀刃之上。
宋晗归京,一为送还遗骨,二位建归来处,三则是为雪拥关血仇。
剩余的举起,宋晗抬头便倒入口中,酒液随着唇边,下巴,脖颈,一路蜿蜒而下,浸湿了大半衣襟,她不甚在意,抬袖擦净唇角。
她在寺庙中,连破了两条清规戒律,携了刀兵又带了酒囊,方才刚起嗜血杀心,此时又饮了烈酒。
宋晗抬首望着满堂的骨盎与长明灯,羌海上好的烈酒,再冷的天时也能烧得五脏六腑滚烫,昏暗的殿中,她意识逐渐沉沦。
梦境是开始是混乱的,她时而在铁骑营雪地校场上与一群精壮兵士交手,又见何老头第一次卸下轻蔑递给盛烈酒她缺口瓷碗,苏均有些着急地喊殿下拍着她的背让她吐干净就好了。
迷迷糊糊梦境趋于平静,宋晗听到有澄澈通明的声音在诵念着什么。
“庄严佛慈悲,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推门见晨光煦暖,月下僧人持佛珠念祷,颀长身影与皎洁玉兰交相辉映,转身比之今早微笑闲游时更端华圣洁,眉目悲悯。
“施主,我佛慈悲,贫僧正在诵晨间的安魂经法,也听一段?”
“多谢大师。”宋晗垂首道谢,侧身让出通往殿中的空当。
面前的是渡人向善的慈悲佛子,他身上有清幽的檀木香气,周身宁静祥和,站在皎皎玉兰下,眉目明净悲悯。
她嗅到,犹带清露的玉兰散发清淡香气混着佛寺中渺茫的香火味。
还有自己身上沾染着辛烈的酒味,她手中握着刀刃的冰冷温度和沉然重量,只好将破戒之物往身后藏了藏。
清澈空明的诵经声音渺渺飘散佛殿渺渺香火中,宋晗自觉没有什么向佛之心,在庙中却莫名每每撞见随。
“施主,晨好。”
宋晗第三日清晨离开金光寺时,正好撞到见随在山门前扫地。
她垂首致意,准备离开时却听白衣僧清浅声音道。
“愿施主此途一切顺遂,有缘再见。”
果然摄政王回京,这帝京城中是注定无法清净的。坊间传言道,摄政王侵占私产,强买他人祖宅,连预备告老还乡的老臣都不愿意放过了?
就说那梁峥老爷子两年前便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头退下来,最近打算着变卖了家中老宅田地回乡养老,近段时间侄子处理手续,却被摄政王强买,本已经有看上的主顾就等着交授,却被摄政王截胡,也只得作罢。
摄政王还甚是气焰嚣张的放话,房子定是要到自己名下,且老宅购买款项自会在梁老七十大寿宴会送上,还请梁老这些日子保重身子。
摄政王真是只手遮天,卸任的老臣就这么被欺负,朝中人起了些许非议,终究也收效甚微,那摄政王依旧我行我素。
这还不止,那摄政王之前插手北衙军务,如今又直接动摇户部既定的赋税政策为自己封地临川谋取私利。
仲春时间择选吉日,天子按例往宫中祭农坛中进行亲耕礼,百官相随参与其中。第一锄头由天子破土,接着本应该是由跟随京兆尹捧青葙,而户部侍郎往新锄松的土中播种。
摄政王十年不在京中多年未参与亲耕礼,朝中官员也无意让其参与其中重要职能,就当个观礼重臣也就罢了。
没想户部侍郎刚撒了五谷种子后,摄政王却拿着小袋子走到皇帝身旁忽而开口道:“陛下福泽四海,天时风调雨顺,今岁五谷丰登在望,臣也想沾天子亲耕田一点光。”
小皇帝扶着锄头倒是饶有兴致看宋晗,宽和道:“王兄有什么不妨直说,只要朕办得到的,无有不允的。”
闻此言,农坛周边众臣俱是汗颜心痛,只道自家天子被这摄政王挟持操控在股掌之中了,如今对于摄政王已经全然是予取予求了。
“臣封地临川迁入大量西境卸甲兵士家眷以及遗孀孤儿,今年郡中田地预备广植药材与蚕桑,但收效需多费些时日,还望圣上能恩泽临川。”
官场上都是人精,听了便明白这话意思,便是药材种植收获时间长,中间收益见效并不快,恐怕不想寻常五谷般容易应付赋税,想户部这边对临川郡另开赋税政策。
只听摄政王又道:“只愿陛下能让户部暂缓临川今明两年便可,来日当双倍奉上当地该上缴的赋税。”
佛门清净地本不应该携带刀兵杀伐之器进来的,只因慧觉大师识得宋晗的真实身份,见着她腰间佩着刀也未曾多言。
宋晗取下腰间长刀,微微抽出,复回鞘中,声响细微如渊底沉吟。
这柄刀长度堪比□□,但刀身宽度却要略窄些,一面厚重钝沉,另一开刃薄而利。
此刀名为九千名,将刀放置在供台上,沉黑的刀鞘处在此处殿中长明灯映照下,可见密密麻麻篆刻在其上的小字。
都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
统统皆在拥雪关一战时候被吞没在无声的雪谷之中。
宋晗第一次进入铁骑营时,年轻也自负,倚仗着自己一身还不错的武艺,低估了边地战场的残酷。
她贵为皇子在当时营中也不足以服众,在人们看来,不过是个来踩在千万将士枯骨上边混军功的天潢贵胄罢了。
这种人在边地想也是呆不长久的。
那时候铁骑营中人瞧不上她,她亦不屑他人认可。
宋晗眯着眼,伸手手触碰沉黑刀鞘,上面有磨得有些看不清的名字。
时间久了,而此处又在刀鞘时常手持处,字迹已经模糊,但磨蚀得再严重但她清楚记得刻在此处这个名字。
何三合,何大将军,前任铁骑营大将。
一个于宋晗而言,亦师亦友之人。
这个刚入营看她这个大殿下不顺眼的老将,嘴里嘲讽着她身娇体贵的皇子就别跟着瞎掺和战场了,乖乖待在营帐里头便是。
也是这个老头指点她着看清西境战况各势力排布,教授她如何排兵布阵,告诉她真正西境战场拼杀对抗是何等残忍。
西境的战事本应该在三年前三月就结束了,营中诸人还笑言谈到时得胜回京受赏时候,正正赶上帝京春景。
但那次雪拥关之围,是有人透露了铁骑营行军路径,等待他们深入雪谷低处后,迅速合围缠斗,九千人葬送谷底。
刀上镌刻九千名,如今世上仅一人雪谷生还,独负九千血仇冤魂。
“宋晗,快走!突围出去,你出去才能查清楚。”
从夜间坚持到即将黎明,老将哑声嘶吼着驱她骑马离开震耳欲聋。
何老头又持着那柄被血染红长枪转身便冲回杀阵,再灼热再艳烈如火焰般的鲜血,刹那间都会被巨兽一般的雪谷吞噬。
再睁眼时候,宋晗金棕色眼瞳边弥漫血丝,眼眶因为充血而有些可怖。佛殿香火袅袅,禅音茫茫,四百九十盏明灯星星点点。
她是被一阵诵祷梵音拉回到心虚。
回神时候,宋晗手中的九千名刀刃出鞘,昏暗中一泓刀光潋滟如秋水,映照四壁佛像悲悯众生。
独独近前处,她一张面庞,金瞳红发,美人面孔却凶煞嗜血。
“未出三界,皆在火宅,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
宋晗推门便闻此诵念之声,她此时面目凶狞,却心想自己是无半点回头之意。她自无间狱中来,往修罗道中去,从不求渡。
她与老住持说在殿中独自待上一会儿,这时已经余霞映满天,落日熔金,自幽室而出,满眼金红,只觉得刺眼非常。
山寺沉沉日暮鼓声响彻,惊起乌压压的鸟雀,站在面前诵经的见随沉如山石古木,身披万道佛光。
他原本洁白无垢的僧衣被染成绚烂的金色。
金光寺绝景,落日佛光照山台,白衣佛陀梵音渺渺。
“我佛慈悲。”
见随转头看走到近前来的宋晗,垂首持掌执礼。
“每日晨钟暮鼓,贫僧按时来此处诵祷经文,今日却见殿门紧闭,故而改为在殿前诵经。”
见随目光落在宋晗身上,见她如见山石草木,无甚区别,即使此时她面带杀意,赤红朱砂痣点在眉心,他眉目悲悯。
“施主,既然此刻因缘际会,正巧都在此处,不如稍费些空当,听贫僧将晚间的经文诵完。”
宋晗满怀煞气腾腾,像拳打棉花,如泥入水,顿时间被消解无形。
无奈只好坐在老松旁的光滑山石旁听经文诵祷,经文她是不大听得进去的,但日暮松风与清朗梵音却送她一段无梦好眠。
第二日,宋晗仍去了那供奉遗骨的殿中,还带了好酒来。
“老头,等着。”
宋晗从腰间取下酒囊,打开瞬间灼烈酒气直冲鼻间。
宋晗的声音清浅冰冷,她一手执着出鞘的长刀,一手将烈酒浇灌在其上,辛辣刺激的酒味冲破了昏昏弥漫的香火。
何老头嗜酒,荤素不忌,即使做了鬼这寻常供奉香火大抵也是不感兴趣,祭祀供奉最好还是好酒与敌首。
如今先将好酒呈上,倒了一大半,祭洒在泛着潋滟冷光的刀刃之上。
宋晗归京,一为送还遗骨,二位建归来处,三则是为雪拥关血仇。
剩余的举起,宋晗抬头便倒入口中,酒液随着唇边,下巴,脖颈,一路蜿蜒而下,浸湿了大半衣襟,她不甚在意,抬袖擦净唇角。
她在寺庙中,连破了两条清规戒律,携了刀兵又带了酒囊,方才刚起嗜血杀心,此时又饮了烈酒。
宋晗抬首望着满堂的骨盎与长明灯,羌海上好的烈酒,再冷的天时也能烧得五脏六腑滚烫,昏暗的殿中,她意识逐渐沉沦。
梦境是开始是混乱的,她时而在铁骑营雪地校场上与一群精壮兵士交手,又见何老头第一次卸下轻蔑递给盛烈酒她缺口瓷碗,苏均有些着急地喊殿下拍着她的背让她吐干净就好了。
迷迷糊糊梦境趋于平静,宋晗听到有澄澈通明的声音在诵念着什么。
“庄严佛慈悲,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推门见晨光煦暖,月下僧人持佛珠念祷,颀长身影与皎洁玉兰交相辉映,转身比之今早微笑闲游时更端华圣洁,眉目悲悯。
“施主,我佛慈悲,贫僧正在诵晨间的安魂经法,也听一段?”
“多谢大师。”宋晗垂首道谢,侧身让出通往殿中的空当。
面前的是渡人向善的慈悲佛子,他身上有清幽的檀木香气,周身宁静祥和,站在皎皎玉兰下,眉目明净悲悯。
她嗅到,犹带清露的玉兰散发清淡香气混着佛寺中渺茫的香火味。
还有自己身上沾染着辛烈的酒味,她手中握着刀刃的冰冷温度和沉然重量,只好将破戒之物往身后藏了藏。
清澈空明的诵经声音渺渺飘散佛殿渺渺香火中,宋晗自觉没有什么向佛之心,在庙中却莫名每每撞见随。
“施主,晨好。”
宋晗第三日清晨离开金光寺时,正好撞到见随在山门前扫地。
她垂首致意,准备离开时却听白衣僧清浅声音道。
“愿施主此途一切顺遂,有缘再见。”
果然摄政王回京,这帝京城中是注定无法清净的。坊间传言道,摄政王侵占私产,强买他人祖宅,连预备告老还乡的老臣都不愿意放过了?
就说那梁峥老爷子两年前便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头退下来,最近打算着变卖了家中老宅田地回乡养老,近段时间侄子处理手续,却被摄政王强买,本已经有看上的主顾就等着交授,却被摄政王截胡,也只得作罢。
摄政王还甚是气焰嚣张的放话,房子定是要到自己名下,且老宅购买款项自会在梁老七十大寿宴会送上,还请梁老这些日子保重身子。
摄政王真是只手遮天,卸任的老臣就这么被欺负,朝中人起了些许非议,终究也收效甚微,那摄政王依旧我行我素。
这还不止,那摄政王之前插手北衙军务,如今又直接动摇户部既定的赋税政策为自己封地临川谋取私利。
仲春时间择选吉日,天子按例往宫中祭农坛中进行亲耕礼,百官相随参与其中。第一锄头由天子破土,接着本应该是由跟随京兆尹捧青葙,而户部侍郎往新锄松的土中播种。
摄政王十年不在京中多年未参与亲耕礼,朝中官员也无意让其参与其中重要职能,就当个观礼重臣也就罢了。
没想户部侍郎刚撒了五谷种子后,摄政王却拿着小袋子走到皇帝身旁忽而开口道:“陛下福泽四海,天时风调雨顺,今岁五谷丰登在望,臣也想沾天子亲耕田一点光。”
小皇帝扶着锄头倒是饶有兴致看宋晗,宽和道:“王兄有什么不妨直说,只要朕办得到的,无有不允的。”
闻此言,农坛周边众臣俱是汗颜心痛,只道自家天子被这摄政王挟持操控在股掌之中了,如今对于摄政王已经全然是予取予求了。
“臣封地临川迁入大量西境卸甲兵士家眷以及遗孀孤儿,今年郡中田地预备广植药材与蚕桑,但收效需多费些时日,还望圣上能恩泽临川。”
官场上都是人精,听了便明白这话意思,便是药材种植收获时间长,中间收益见效并不快,恐怕不想寻常五谷般容易应付赋税,想户部这边对临川郡另开赋税政策。
只听摄政王又道:“只愿陛下能让户部暂缓临川今明两年便可,来日当双倍奉上当地该上缴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