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两人面面相觑,还是提剑冲上前去。
姜忱见状,略带嘲讽地望向手中钳制住的人,“怎么办?你好像被抛弃了。”
“别,求你……”话音未落,姜忱手下一用力,他眼睛尚未闭上,就已经断了气,软趴趴地死在了一摊泥水中。
这一幕,无疑于激起了对面两人的杀意,但是姜忱也没有打算放过他们。
这一方天地间,只听见刀剑相碰,即使对面是两个人,她也丝毫不落下风。弯腰躲过迎面袭来的剑风,但是邻近的竹子应声倒地。
在昏暗的环境姜忱如同一只水中游鱼,灵动自如,反观对面的人气喘吁吁。
姜忱似乎听见了勒马声,为以绝后患,落人把柄,决定速战速决,刀刀致命。
捡起一旁掉落的长剑,径直刺穿了为首人的手掌,左手钳制住她的脖子,只听咔嚓一声,脖颈断裂,瞪着一双死不瞑目的双眼咽了气。
“老大——”
还剩一个,马蹄声越来越近。
来人杀红了眼,手中的长剑早已被她削断,却不怕死一般冲上前去,口子念念有词,“去死吧——”
姜忱被一股掌力击中左肩,连连后退,直到抵住竹子方才停下。透过杀手的肩膀,她望见一只长箭势如破竹,向这里射去。
她只能赌一把,来人是来杀她的,还是救她的,她不能露出端倪,毕竟,手无寸铁的女子可不会杀人。
长箭射进了杀手的背部,鲜血顺着嘴角流下,他扭头看向后面,一眼望不尽的黑。
姜忱抓住时机,从袖中拿出匕首刺入了他的腹部,霎时,大股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泥土,死在了她的脚下。
从他临死前的眼中,姜忱看见了震惊、恐惧和想活下去的希望。
“真不巧,我也想活下去,所以——你一定得死。”明明是温柔的语气,却像是一道催命符。
最后还是如同一摊烂泥倒在了血泊中,死前他还不知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女人手中。
等到游行舟骑马赶过来时,地上三个人的尸体已经凉透了,地面充斥着刺目的鲜血,空气中萦绕着挥之不去的血腥味。
姜忱知道现在没有办法解释自己的身份,也许连宁致远都无法说服。
她眨眼掩去眼底的杀意,尽量平复自己的语气,一如往常地走到宁致远身边,问他:“你没事吧?”
宁致远眼睛闪过一丝被骗的神伤,不可置信地问她:“你是谁?”
游行舟翻身下马,见眼前一地的惨景,心里翻江倒海,嘴上什么也没有问,只是静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两人。
姜忱张了张嘴,带着歉意地望向宁致远,缓缓开口,“抱歉,没想着故意瞒着你,但是我没想过再轻易动手。”
宁致远看着眼前朝夕相处的朋友,不知怎的生出些陌生感,好似他就要抓不到她了。
但是这样的话,日后就不必再心忧姜忱被欺负了。
宁致远摇了摇头,“不必感到抱歉,天色已经晚了,你早些回去吧。”
而后在姜忱的注视下,背过身慢慢走下山,月光穿过稀疏的林翼,二人被明暗清晰的分界线隔开来。
姜忱现在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看着宁致远缄默的背影,心里密密麻麻如针扎一般。
游行舟借着如纱的月色,看见姜忱正在往下滴血的手心,眉心一皱,用力撕下衣袍的衣角。
布料被撕裂,刺啦一声显得格外突兀,惹得姜忱看向游行舟。
只见他轻轻走到姜忱身边,小心地捧起她的手,直到将双手紧紧裹住,鲜血才堪堪止住。
姜忱低下头,看着游行舟的动作,没有抽出手,任他包扎。
“没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游行舟放下包扎好手,没有回应她,淡淡问她道:“疼吗?”
如怒潮席卷过境,徒留滩面上的点点印迹,姜忱不知为何,心脏有些胀,偏过头尽力不让他看见自己的示弱,努力让眼眶的微热冷却。
好一会儿,她压制住翻涌的情绪,如说着今日吃什么的平常话一样,看着游行舟微笑道:“不疼了。”
游行舟对于受伤这件事,记忆仍然停留在外甥女五岁那年,她跑到花丛里捉蝴蝶,却不小心被绊了一跤,嘴里哭喊着,怎么也哄不好,后来给她买了芝麻糖和糖葫芦才哄住她的哭声。
他低头看着脚下一小滩血迹,心想怎么会不疼呢,十指连心,丁点伤放大后,常人都难以忍受,姜忱太过要强了。
“快些走吧,说不准背后的人会不会再追上来。”姜忱提醒道。
游行舟道:“嗯,快些走吧。”
一路上游行舟牵着马走在前面,姜忱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跟在后面,两人的影子若即若离,踩在姜忱的脚下。
姜忱没有问那匹马从何而来,亦没有过问游行舟今日去了哪里,又见了什么人。
反观游行舟亦然,也不过问为何姜忱隐瞒身手,独独隐于偏远的山脚下。
一种莫名的密切萦绕在二人身旁,知道如果戳破这层浆纸,营造的所以假象,都难以维系。
日子悄然而逝,姜忱近半个月都没有再去私塾上课,只是交代宁致远告知先生一声,此外一直窝在书房。
期间游行舟倒是难得包揽了全部的家务活,是以姜忱每每从书海中抬起头,饥肠辘辘地走到外面时,常常能喂到饭香,以及平时不舍得买的糕点。
经此姜忱十分确定游行舟当初为留在这里,编说的身世也是假的,不过她没有点明说破罢了。
有的时候,姜忱不由得生出两人在隐居过日子的假象,后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有打消了这个大胆的妄想。
几日来,小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压在箱底的书籍不少都受潮,生出斑点霉菌。
终于等到日头放晴姜忱搬起书房堆着的古籍,一本本地放在庭院晾晒,一阵风卷着片片落叶袭来,带动书页哗哗作响。
雨后的空气总是格外宜人,姜忱扬起下巴,整个人被温暖的阳光包围,像只午后慵懒偷闲的橘猫。
这一幕落在游行舟的眼里。
他站在屋内的窗户下,两只手臂闲散地搭在沿边,定定地望着姜忱,连他都未发觉自己的嘴角悄然勾起,眼底溢满了笑意。
姜忱一回身,径直撞入游行舟的眼里,两个人一时愣了片刻,还是姜忱觉得尴尬,开口打破了诡异的气氛。
“你站在那里做什么?”
游行舟放下手臂,反问她:“觉得有些闷,就开窗透会气。”
姜忱点点头道:“嗯。”
游行舟自屋内走出,衣角随风翻飞,抬脚便走到姜忱身旁,“我明日有要事处理,可能这几天都不会回来,你自己小心些。”
姜忱抬眸,下意识便要问他去哪里,但触到游行舟严肃的神情,又收回了疑问,只是点头说知道了。
果然,后来几日,姜忱再没有见到过游行舟,她又成了私塾里被先生寄予厚望的姜忱,先生恨不得将一生所学全数授予她,可她明白,这并不能做到,于是比平常更加刻苦学习。
就连宁致远也常被她带动,得到林鹤年欣慰的眼神。
自那日亲眼见到姜忱杀人,他不止一次旁敲侧吹问过姜忱实情,但姜忱多有顾虑,无论是自己,还是游行舟,都非三言两语能够概述,她不希望宁致远卷进是非恩怨中,每次都不着痕迹地掩饰过去。
久而久之,宁致远也发觉出姜忱不想告诉他,索性没有再遇到危险,姜忱也变成他所熟悉的样子,再没有追着她问。
下学后,宁致远和姜忱道:“我母亲让我喊你去我家吃晚饭。”
姜忱闻言,回道:“改日吧。”
宁致远心中早有意料,胜券在握道:“母亲说若你今日不来,改日她和阿姐亲自去请你。”
姜忱不由得笑道:“你就知道搬出伯母。”
宁致远偏过头,意问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苦涩道:“是啊,我说什么,你总是不放在心里。”
或许他不过是随口一言,可而今听到姜忱耳朵里,自然不是滋味,她瞒着宁致远好些事情,两个人终是无法摊开说个明白。
“好。”
一路上,两个人各怀着心思,不知不自觉走到宁致远家。
他们家倒比姜忱的房屋宽敞,庭院里种有一棵百年老树,参天的枝叶荫蔽整间屋子。而且前后都有邻居,鸡舍里喂养刚孵化的小鸡,
姜忱老远就瞧见门口站着个人,等宁致远唤她声阿姐,姜忱才认出是宁霜华。
“姐姐。”姜忱乖巧地唤道。
宁霜华散发披在脑后,仅一根木制簪子别在发间,衣着是农家朴素的灰布单衣,最引人瞩目的是出尘的气质,倒像是贵门生养出的丫头。
她笑着上前几步拉住姜忱的手,温柔说道:“早就让阿远唤你过来了,可他总说你很忙。”
姜忱随宁霜华走进屋内,笑着回她:“最近先生布置了很多功课,的确忙不开,而且又从钱老板那里揽了一些活。”
屋内扑鼻而来的苦药味,姜忱哑然,孙母已经病得那么严重了吗?
姜忱见状,略带嘲讽地望向手中钳制住的人,“怎么办?你好像被抛弃了。”
“别,求你……”话音未落,姜忱手下一用力,他眼睛尚未闭上,就已经断了气,软趴趴地死在了一摊泥水中。
这一幕,无疑于激起了对面两人的杀意,但是姜忱也没有打算放过他们。
这一方天地间,只听见刀剑相碰,即使对面是两个人,她也丝毫不落下风。弯腰躲过迎面袭来的剑风,但是邻近的竹子应声倒地。
在昏暗的环境姜忱如同一只水中游鱼,灵动自如,反观对面的人气喘吁吁。
姜忱似乎听见了勒马声,为以绝后患,落人把柄,决定速战速决,刀刀致命。
捡起一旁掉落的长剑,径直刺穿了为首人的手掌,左手钳制住她的脖子,只听咔嚓一声,脖颈断裂,瞪着一双死不瞑目的双眼咽了气。
“老大——”
还剩一个,马蹄声越来越近。
来人杀红了眼,手中的长剑早已被她削断,却不怕死一般冲上前去,口子念念有词,“去死吧——”
姜忱被一股掌力击中左肩,连连后退,直到抵住竹子方才停下。透过杀手的肩膀,她望见一只长箭势如破竹,向这里射去。
她只能赌一把,来人是来杀她的,还是救她的,她不能露出端倪,毕竟,手无寸铁的女子可不会杀人。
长箭射进了杀手的背部,鲜血顺着嘴角流下,他扭头看向后面,一眼望不尽的黑。
姜忱抓住时机,从袖中拿出匕首刺入了他的腹部,霎时,大股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泥土,死在了她的脚下。
从他临死前的眼中,姜忱看见了震惊、恐惧和想活下去的希望。
“真不巧,我也想活下去,所以——你一定得死。”明明是温柔的语气,却像是一道催命符。
最后还是如同一摊烂泥倒在了血泊中,死前他还不知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女人手中。
等到游行舟骑马赶过来时,地上三个人的尸体已经凉透了,地面充斥着刺目的鲜血,空气中萦绕着挥之不去的血腥味。
姜忱知道现在没有办法解释自己的身份,也许连宁致远都无法说服。
她眨眼掩去眼底的杀意,尽量平复自己的语气,一如往常地走到宁致远身边,问他:“你没事吧?”
宁致远眼睛闪过一丝被骗的神伤,不可置信地问她:“你是谁?”
游行舟翻身下马,见眼前一地的惨景,心里翻江倒海,嘴上什么也没有问,只是静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两人。
姜忱张了张嘴,带着歉意地望向宁致远,缓缓开口,“抱歉,没想着故意瞒着你,但是我没想过再轻易动手。”
宁致远看着眼前朝夕相处的朋友,不知怎的生出些陌生感,好似他就要抓不到她了。
但是这样的话,日后就不必再心忧姜忱被欺负了。
宁致远摇了摇头,“不必感到抱歉,天色已经晚了,你早些回去吧。”
而后在姜忱的注视下,背过身慢慢走下山,月光穿过稀疏的林翼,二人被明暗清晰的分界线隔开来。
姜忱现在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看着宁致远缄默的背影,心里密密麻麻如针扎一般。
游行舟借着如纱的月色,看见姜忱正在往下滴血的手心,眉心一皱,用力撕下衣袍的衣角。
布料被撕裂,刺啦一声显得格外突兀,惹得姜忱看向游行舟。
只见他轻轻走到姜忱身边,小心地捧起她的手,直到将双手紧紧裹住,鲜血才堪堪止住。
姜忱低下头,看着游行舟的动作,没有抽出手,任他包扎。
“没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游行舟放下包扎好手,没有回应她,淡淡问她道:“疼吗?”
如怒潮席卷过境,徒留滩面上的点点印迹,姜忱不知为何,心脏有些胀,偏过头尽力不让他看见自己的示弱,努力让眼眶的微热冷却。
好一会儿,她压制住翻涌的情绪,如说着今日吃什么的平常话一样,看着游行舟微笑道:“不疼了。”
游行舟对于受伤这件事,记忆仍然停留在外甥女五岁那年,她跑到花丛里捉蝴蝶,却不小心被绊了一跤,嘴里哭喊着,怎么也哄不好,后来给她买了芝麻糖和糖葫芦才哄住她的哭声。
他低头看着脚下一小滩血迹,心想怎么会不疼呢,十指连心,丁点伤放大后,常人都难以忍受,姜忱太过要强了。
“快些走吧,说不准背后的人会不会再追上来。”姜忱提醒道。
游行舟道:“嗯,快些走吧。”
一路上游行舟牵着马走在前面,姜忱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跟在后面,两人的影子若即若离,踩在姜忱的脚下。
姜忱没有问那匹马从何而来,亦没有过问游行舟今日去了哪里,又见了什么人。
反观游行舟亦然,也不过问为何姜忱隐瞒身手,独独隐于偏远的山脚下。
一种莫名的密切萦绕在二人身旁,知道如果戳破这层浆纸,营造的所以假象,都难以维系。
日子悄然而逝,姜忱近半个月都没有再去私塾上课,只是交代宁致远告知先生一声,此外一直窝在书房。
期间游行舟倒是难得包揽了全部的家务活,是以姜忱每每从书海中抬起头,饥肠辘辘地走到外面时,常常能喂到饭香,以及平时不舍得买的糕点。
经此姜忱十分确定游行舟当初为留在这里,编说的身世也是假的,不过她没有点明说破罢了。
有的时候,姜忱不由得生出两人在隐居过日子的假象,后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有打消了这个大胆的妄想。
几日来,小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压在箱底的书籍不少都受潮,生出斑点霉菌。
终于等到日头放晴姜忱搬起书房堆着的古籍,一本本地放在庭院晾晒,一阵风卷着片片落叶袭来,带动书页哗哗作响。
雨后的空气总是格外宜人,姜忱扬起下巴,整个人被温暖的阳光包围,像只午后慵懒偷闲的橘猫。
这一幕落在游行舟的眼里。
他站在屋内的窗户下,两只手臂闲散地搭在沿边,定定地望着姜忱,连他都未发觉自己的嘴角悄然勾起,眼底溢满了笑意。
姜忱一回身,径直撞入游行舟的眼里,两个人一时愣了片刻,还是姜忱觉得尴尬,开口打破了诡异的气氛。
“你站在那里做什么?”
游行舟放下手臂,反问她:“觉得有些闷,就开窗透会气。”
姜忱点点头道:“嗯。”
游行舟自屋内走出,衣角随风翻飞,抬脚便走到姜忱身旁,“我明日有要事处理,可能这几天都不会回来,你自己小心些。”
姜忱抬眸,下意识便要问他去哪里,但触到游行舟严肃的神情,又收回了疑问,只是点头说知道了。
果然,后来几日,姜忱再没有见到过游行舟,她又成了私塾里被先生寄予厚望的姜忱,先生恨不得将一生所学全数授予她,可她明白,这并不能做到,于是比平常更加刻苦学习。
就连宁致远也常被她带动,得到林鹤年欣慰的眼神。
自那日亲眼见到姜忱杀人,他不止一次旁敲侧吹问过姜忱实情,但姜忱多有顾虑,无论是自己,还是游行舟,都非三言两语能够概述,她不希望宁致远卷进是非恩怨中,每次都不着痕迹地掩饰过去。
久而久之,宁致远也发觉出姜忱不想告诉他,索性没有再遇到危险,姜忱也变成他所熟悉的样子,再没有追着她问。
下学后,宁致远和姜忱道:“我母亲让我喊你去我家吃晚饭。”
姜忱闻言,回道:“改日吧。”
宁致远心中早有意料,胜券在握道:“母亲说若你今日不来,改日她和阿姐亲自去请你。”
姜忱不由得笑道:“你就知道搬出伯母。”
宁致远偏过头,意问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苦涩道:“是啊,我说什么,你总是不放在心里。”
或许他不过是随口一言,可而今听到姜忱耳朵里,自然不是滋味,她瞒着宁致远好些事情,两个人终是无法摊开说个明白。
“好。”
一路上,两个人各怀着心思,不知不自觉走到宁致远家。
他们家倒比姜忱的房屋宽敞,庭院里种有一棵百年老树,参天的枝叶荫蔽整间屋子。而且前后都有邻居,鸡舍里喂养刚孵化的小鸡,
姜忱老远就瞧见门口站着个人,等宁致远唤她声阿姐,姜忱才认出是宁霜华。
“姐姐。”姜忱乖巧地唤道。
宁霜华散发披在脑后,仅一根木制簪子别在发间,衣着是农家朴素的灰布单衣,最引人瞩目的是出尘的气质,倒像是贵门生养出的丫头。
她笑着上前几步拉住姜忱的手,温柔说道:“早就让阿远唤你过来了,可他总说你很忙。”
姜忱随宁霜华走进屋内,笑着回她:“最近先生布置了很多功课,的确忙不开,而且又从钱老板那里揽了一些活。”
屋内扑鼻而来的苦药味,姜忱哑然,孙母已经病得那么严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