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到达蔚州时,已是华灯初上。张无为早前得到了消息,亲自出城来迎。他面白无须,戴华阳巾,着远游履,一袭素领青纱道袍,不像个州官,倒像个闲坐书斋的中年书生。
他隔着半卷的车帘拜过了晏泠音,说了些治下不力、累公主受惊的自责之语,再拜陈桉时,执的是弟子礼。张父还在的时候,陈桉曾被延至张家做张无为的业师,两人实已多年未见,此刻站在蔚州的星点灯火前,站在北地沉寂下来的夜色里,竟也执手相对无言。
“进城罢。”张无为先开口打破了沉默,转身让下人回去准备,“老师和殿下舟车劳顿,一路辛苦。我备了薄酒,聊为诸位接风洗尘,也是替先前的失职赔罪。”
他口吻真诚。晏泠音不便与席,他便吩咐将菜肴送去她临时的居宅里,又拨了婢女前去伺候。
州府设在蔚州最大的城邑新城内,晏泠音的居宅就在新城城北,靠近乐山。宋齐这个近卫当得尽职尽责,下马后将宅院里里外外都巡视了一遍,又示意婢女先在外院等候。他接晏泠音进去时,小声道:“殿下,我不明白。”
晏泠音看到院内栽满了百日草,红色、黄色、白色,密密匝匝地混在一处,在这寂寥冷清的院落里显出些诡异的热闹。她嗅了口那清浅的花香,转身问宋齐道:“什么不明白?”
宋齐跟着她一起绕过花丛:“蔚州闹成这样,就殿下刚刚那一路过来,已有七八个乞儿拦车要钱了。张知州好定力,放着满眼的乌烟瘴气不管,在乱城里当他的无为道士,就不怕出乱子吗?”
晏泠音没钱。她身上的首饰大多已变卖,从宛京千里迢迢带来的嫁妆也已被劫走,这几日的吃用都是谢朗在贴。那些乞儿不肯走,最后还是宋齐替她散了些碎银,才哄得他们让开了路。
可宋齐也穷,整个泾州都穷。谢朗之所以接纳她,原因之一就是那几车嫁妆。他们这几日零零碎碎地寻回了点东西,包括那件氅衣在内,都是些笨重的旧物,成箱的珠玉金银仍然不见踪影。
她抬手摘了一小截桂枝,拿它替了发间的玉簪,又将簪子递给了宋齐:“赔你的禄银。”
宋齐“啊?”了一声,连连摆手道:“不不不殿下,这点银子我宋二还出得起。”
“还有明日呢。”晏泠音说得认真,“若明日遇上,后日再遇上,你的银子还够吗?”
“明日?”宋齐重复了一遍,忽然明白过来,“殿下日日都要散银?那也太……我们可以告诉张无为,让他多派些人跟着殿下的马车……”
“遇上了就给,散完便罢,”晏泠音摊开空空如也的双手,“再多也没有了。”
宋齐微张了口看她,一时说不出话,心底却无端生出了寒气。晏泠音的语气太过平静,平静得近乎冷漠,那双柳叶眼里半点情绪也无。他隐约感觉到,她做这件事不是出于怜悯,也不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安定。
只是因为她在痛苦。
散出去的银子不过杯水车薪,这一点晏泠音不会不明白。何况,她出手越大方,引来的乞儿也会越多,她帮不了所有人,还可能招来浑水摸鱼之徒,装成乞丐的样子来分一杯羹。
即便如此,仍然要典掉玉簪,给真假难辨的“流民”送去银两吗?
“没有用的,殿下,”宋齐下意识道,“这点银子什么也改变不了,最多让他们吃上一两日饱饭……”
“那不是很好吗?”晏泠音冲他笑了笑,“能多活一日是好事。”
她笑容里的情绪复杂难辨,看得宋齐愣了神,待他反应过来时,晏泠音已经拂开桂枝往前走了。他几步跟了过去,听见她轻声续上了方才的话题:“张知州确实好定力,但他能和乐山匪周旋至今,怎么可能真的‘无为’?这个人不简单。再者,要说蔚州乱,你们将军就没有‘功劳’吗?他不放流民入泾州,流民便只能由蔚州一力承担,张无为就是本事通天,也难以安置那么多人。”
宋齐没忍住叫了出来:“殿下,旁人这么说也就罢了,怎么你也怪起馥川了?蔚州现下兵匪杂居,这些流民身世不清,动机不纯,谁敢放他们入城?先前不是没有过发动流民攻城的事,若是奸细混了进来,危及泾州,可没人担得起这个责任。”
晏泠音挽了下发,点了点头:“你说得是,我没有怪他。”
她用着和方才一模一样的语气,明明相当平淡,听着却又让人心里发沉。宋齐抬眼去看她的神色,可从他的角度,只能望见晏泠音模糊的侧脸。她走得很快,此时已到了卧房的门前。
宋齐犹豫着开口唤她:“殿下……”
晏泠音恰好回过头来。
“还要劳烦成均给谢将军带句话。待宣抚从蔚州回去后,他未必会继续忍让。若是将军与他起了冲突,我没有把握能再帮上将军。”
她顿了顿,吱呀一声推开了门扇。
“谢将军,要做好准备。”
*
第二天,张无为陪陈桉去视察民情,这是陈桉主动要求的,张无为虽面有难色,却仍然恭顺地应了。他们前一晚喝了酒,喝到最后,张无为伏在桌上,像个孩子似的嚎啕大哭,连陈桉也红了眼睛。
晏泠音的马车不远不近地跟在两人后面。宋齐坐在车辕上,小声地把筵宴上的情形讲给她听。他确实是探查的好手,把不少细节说得绘声绘色,只是昨夜晏泠音的话仍让他有些不安,他每说一段便要停下来,听听晏泠音的反应。
但今日的晏泠音已恢复如常,她语气温和,也小声地回应着他。
“张侍郎外放南疆时,把儿子在陈家寄养了几年,后来张侍郎染病走了,陈家便收了他的儿子当义子。张无为和宣抚不只是师生,他是真把宣抚当父亲看的。”
“这就解释得通了。”宋齐若有所思,“我还是头一回见宣抚那么伤心。”
晏泠音卷起半边车帘,望向前方并肩而行的一老一少:“但后来张无为离开了陈家,再往后的事我便不清楚了,成均可有打听过?”
“有。”宋齐点了点头,“他运气不错,每次调职都能遇上升官的好时候。履历也没问题,该历练的年数一年不少,就是太巧了些,一直被往边地调,离京城越来越远。”
“谢将军,”晏泠音想起那日谢朗的话,“似乎知道原因。”
“馥川只是有过猜测,”宋齐瞥见前面两人停了步,当即也勒住了马缰,先一步跃下了车辕,“他说张知州或许受了情伤,这才不愿回京。”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值得玩味,晏泠音没有立刻开口。她看着陈桉和张无为被闹哄哄的流民拦下,现在正是衙门施粥的时辰,半条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陈桉走上前,喊了句什么想要维持秩序,张无为领着侍卫把他拽了回来,才没让他被人群撞倒。
挤不进里层的孩童转而涌向了马车。宋齐按她昨日的吩咐散了银子,直至囊中空空,孩子们仍不肯离开。他们的哭喊和哀求像汹涌的潮水,一浪接着一浪,冲得马车像浮在海面上一样,摇摇欲坠。
晏泠音也坐在海面上。她从车厢内向外望去,只能看到挤作一团的又黑又瘦的脸。昨夜被她压下去的情绪又无声地翻涌上来,如果宋齐此刻回头,或许会被惊得怔在原地。
她阻挡不了那混沌而深重的痛苦。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她喜爱过的那些锦绣文章,放到这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面前,就显得太轻了,轻得可笑。
而她安然地、高高在上地坐在马车里,占着上位者的特权,却护不了她的子民。
晏泠音扶着厢壁的手颤了一下,摸到了车帘。她像是想要将车帘放下,又像是要把它卷得更高些,好看得更清楚些。混乱间,一个孩子的手猛然伸了进来,长甲划破了她的手臂。她半月前曾跌倒在这里,手腕处的擦伤仍未痊愈,此刻新伤叠着旧伤,又痛又痒。
宋齐已是焦头烂额,又不能真的对孩子动武,他尽力把他们往外面推,同时回了头,几乎是喊着问晏泠音:“殿下还好吗?”
晏泠音应了句无事,目光越过他看向远处,忽然顿住了。
在一片黑压压的陌生面庞里,在无数高举着伸向她的手臂间,她看见了葛茵。女子站在一处高起的台阶上,眼神很亮,也很冷。她面无表情地对上了晏泠音的视线。
晏泠音张口想要唤她,但下一秒,葛茵就不见了。她消失得那样快,仿佛刚才的人影只是晏泠音的幻觉。空出的台阶上站了一个高大的妇人,她呵斥着挤到阶前的孩子,挥舞着扫帚把他们往远处赶。
“都说了别来老娘这里要饭,不怕被毒死就赶紧来!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
晏泠音缓慢抬眼。她好像终于走出了那场幻觉,看清了阶前挂牌上的字。
百花窟。
他隔着半卷的车帘拜过了晏泠音,说了些治下不力、累公主受惊的自责之语,再拜陈桉时,执的是弟子礼。张父还在的时候,陈桉曾被延至张家做张无为的业师,两人实已多年未见,此刻站在蔚州的星点灯火前,站在北地沉寂下来的夜色里,竟也执手相对无言。
“进城罢。”张无为先开口打破了沉默,转身让下人回去准备,“老师和殿下舟车劳顿,一路辛苦。我备了薄酒,聊为诸位接风洗尘,也是替先前的失职赔罪。”
他口吻真诚。晏泠音不便与席,他便吩咐将菜肴送去她临时的居宅里,又拨了婢女前去伺候。
州府设在蔚州最大的城邑新城内,晏泠音的居宅就在新城城北,靠近乐山。宋齐这个近卫当得尽职尽责,下马后将宅院里里外外都巡视了一遍,又示意婢女先在外院等候。他接晏泠音进去时,小声道:“殿下,我不明白。”
晏泠音看到院内栽满了百日草,红色、黄色、白色,密密匝匝地混在一处,在这寂寥冷清的院落里显出些诡异的热闹。她嗅了口那清浅的花香,转身问宋齐道:“什么不明白?”
宋齐跟着她一起绕过花丛:“蔚州闹成这样,就殿下刚刚那一路过来,已有七八个乞儿拦车要钱了。张知州好定力,放着满眼的乌烟瘴气不管,在乱城里当他的无为道士,就不怕出乱子吗?”
晏泠音没钱。她身上的首饰大多已变卖,从宛京千里迢迢带来的嫁妆也已被劫走,这几日的吃用都是谢朗在贴。那些乞儿不肯走,最后还是宋齐替她散了些碎银,才哄得他们让开了路。
可宋齐也穷,整个泾州都穷。谢朗之所以接纳她,原因之一就是那几车嫁妆。他们这几日零零碎碎地寻回了点东西,包括那件氅衣在内,都是些笨重的旧物,成箱的珠玉金银仍然不见踪影。
她抬手摘了一小截桂枝,拿它替了发间的玉簪,又将簪子递给了宋齐:“赔你的禄银。”
宋齐“啊?”了一声,连连摆手道:“不不不殿下,这点银子我宋二还出得起。”
“还有明日呢。”晏泠音说得认真,“若明日遇上,后日再遇上,你的银子还够吗?”
“明日?”宋齐重复了一遍,忽然明白过来,“殿下日日都要散银?那也太……我们可以告诉张无为,让他多派些人跟着殿下的马车……”
“遇上了就给,散完便罢,”晏泠音摊开空空如也的双手,“再多也没有了。”
宋齐微张了口看她,一时说不出话,心底却无端生出了寒气。晏泠音的语气太过平静,平静得近乎冷漠,那双柳叶眼里半点情绪也无。他隐约感觉到,她做这件事不是出于怜悯,也不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安定。
只是因为她在痛苦。
散出去的银子不过杯水车薪,这一点晏泠音不会不明白。何况,她出手越大方,引来的乞儿也会越多,她帮不了所有人,还可能招来浑水摸鱼之徒,装成乞丐的样子来分一杯羹。
即便如此,仍然要典掉玉簪,给真假难辨的“流民”送去银两吗?
“没有用的,殿下,”宋齐下意识道,“这点银子什么也改变不了,最多让他们吃上一两日饱饭……”
“那不是很好吗?”晏泠音冲他笑了笑,“能多活一日是好事。”
她笑容里的情绪复杂难辨,看得宋齐愣了神,待他反应过来时,晏泠音已经拂开桂枝往前走了。他几步跟了过去,听见她轻声续上了方才的话题:“张知州确实好定力,但他能和乐山匪周旋至今,怎么可能真的‘无为’?这个人不简单。再者,要说蔚州乱,你们将军就没有‘功劳’吗?他不放流民入泾州,流民便只能由蔚州一力承担,张无为就是本事通天,也难以安置那么多人。”
宋齐没忍住叫了出来:“殿下,旁人这么说也就罢了,怎么你也怪起馥川了?蔚州现下兵匪杂居,这些流民身世不清,动机不纯,谁敢放他们入城?先前不是没有过发动流民攻城的事,若是奸细混了进来,危及泾州,可没人担得起这个责任。”
晏泠音挽了下发,点了点头:“你说得是,我没有怪他。”
她用着和方才一模一样的语气,明明相当平淡,听着却又让人心里发沉。宋齐抬眼去看她的神色,可从他的角度,只能望见晏泠音模糊的侧脸。她走得很快,此时已到了卧房的门前。
宋齐犹豫着开口唤她:“殿下……”
晏泠音恰好回过头来。
“还要劳烦成均给谢将军带句话。待宣抚从蔚州回去后,他未必会继续忍让。若是将军与他起了冲突,我没有把握能再帮上将军。”
她顿了顿,吱呀一声推开了门扇。
“谢将军,要做好准备。”
*
第二天,张无为陪陈桉去视察民情,这是陈桉主动要求的,张无为虽面有难色,却仍然恭顺地应了。他们前一晚喝了酒,喝到最后,张无为伏在桌上,像个孩子似的嚎啕大哭,连陈桉也红了眼睛。
晏泠音的马车不远不近地跟在两人后面。宋齐坐在车辕上,小声地把筵宴上的情形讲给她听。他确实是探查的好手,把不少细节说得绘声绘色,只是昨夜晏泠音的话仍让他有些不安,他每说一段便要停下来,听听晏泠音的反应。
但今日的晏泠音已恢复如常,她语气温和,也小声地回应着他。
“张侍郎外放南疆时,把儿子在陈家寄养了几年,后来张侍郎染病走了,陈家便收了他的儿子当义子。张无为和宣抚不只是师生,他是真把宣抚当父亲看的。”
“这就解释得通了。”宋齐若有所思,“我还是头一回见宣抚那么伤心。”
晏泠音卷起半边车帘,望向前方并肩而行的一老一少:“但后来张无为离开了陈家,再往后的事我便不清楚了,成均可有打听过?”
“有。”宋齐点了点头,“他运气不错,每次调职都能遇上升官的好时候。履历也没问题,该历练的年数一年不少,就是太巧了些,一直被往边地调,离京城越来越远。”
“谢将军,”晏泠音想起那日谢朗的话,“似乎知道原因。”
“馥川只是有过猜测,”宋齐瞥见前面两人停了步,当即也勒住了马缰,先一步跃下了车辕,“他说张知州或许受了情伤,这才不愿回京。”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值得玩味,晏泠音没有立刻开口。她看着陈桉和张无为被闹哄哄的流民拦下,现在正是衙门施粥的时辰,半条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陈桉走上前,喊了句什么想要维持秩序,张无为领着侍卫把他拽了回来,才没让他被人群撞倒。
挤不进里层的孩童转而涌向了马车。宋齐按她昨日的吩咐散了银子,直至囊中空空,孩子们仍不肯离开。他们的哭喊和哀求像汹涌的潮水,一浪接着一浪,冲得马车像浮在海面上一样,摇摇欲坠。
晏泠音也坐在海面上。她从车厢内向外望去,只能看到挤作一团的又黑又瘦的脸。昨夜被她压下去的情绪又无声地翻涌上来,如果宋齐此刻回头,或许会被惊得怔在原地。
她阻挡不了那混沌而深重的痛苦。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她喜爱过的那些锦绣文章,放到这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面前,就显得太轻了,轻得可笑。
而她安然地、高高在上地坐在马车里,占着上位者的特权,却护不了她的子民。
晏泠音扶着厢壁的手颤了一下,摸到了车帘。她像是想要将车帘放下,又像是要把它卷得更高些,好看得更清楚些。混乱间,一个孩子的手猛然伸了进来,长甲划破了她的手臂。她半月前曾跌倒在这里,手腕处的擦伤仍未痊愈,此刻新伤叠着旧伤,又痛又痒。
宋齐已是焦头烂额,又不能真的对孩子动武,他尽力把他们往外面推,同时回了头,几乎是喊着问晏泠音:“殿下还好吗?”
晏泠音应了句无事,目光越过他看向远处,忽然顿住了。
在一片黑压压的陌生面庞里,在无数高举着伸向她的手臂间,她看见了葛茵。女子站在一处高起的台阶上,眼神很亮,也很冷。她面无表情地对上了晏泠音的视线。
晏泠音张口想要唤她,但下一秒,葛茵就不见了。她消失得那样快,仿佛刚才的人影只是晏泠音的幻觉。空出的台阶上站了一个高大的妇人,她呵斥着挤到阶前的孩子,挥舞着扫帚把他们往远处赶。
“都说了别来老娘这里要饭,不怕被毒死就赶紧来!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
晏泠音缓慢抬眼。她好像终于走出了那场幻觉,看清了阶前挂牌上的字。
百花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