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过后,我们便都忙起来了。我忙着打点行装,又托丽歌找来兵书温习,了解襄渠军队的构架,官职分配,闲暇时候也会拿趁手的兵器稍稍习武,毕竟在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一不留神恐怕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换做以前,我或许不甚在意,可如今的我,并非是那个无牵无挂,随时可以豁命的人间过客了。
如今的我,有了想要保护的人,有了想要与之共度一生一世的人。
而景烨则斋戒了三日,在太庙中告祭了列代皇室,闲暇时候还要在军中安排巡查各项事宜。我们忙得几乎见不到面。
出征那一日,彩旗飘飘,万里无云。
大法师占了大吉的卦象,用木剑劈开了妖邪鬼怪,大鱼大肉被送上高高的祭台,一杯酒,一把火,烧红了半面的天空。漫长的祭祀典礼终于结束,待到粮草器械清点完毕,景烨脱下铁冠,披甲执锐,站在所有人的面前,向高高在上的帝王一拜到底。
太师将大斧双手奉上,递给皇帝。
皇帝没接,抬了抬眼皮,适宜旁边的总管太监接过,递到了景烨的手里,象征着权利的传递。
太监高声道:“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
从现在开始,襄渠军便由景烨指挥了。
太监又宣读了手中早已备好的圣旨,大意便是叮嘱将军勿失忠信,当进退有度,等等。景烨自始至终都静跪着,我恍惚之中仿佛看见他和很久以前,记忆中的那个身影重叠了。可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不再任人宰割,逆来顺受。
他的背脊还是一样的直,他的目光依旧是一样的坚定。阳光为他的轮廓涂抹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影子,乍一看,好像他并不属于这个世界,而是从另一个四罗强嵌进来的虚像,似乎一触碰就要消失——可,他比这世界里的任何东西都要坚韧,都要牢固,都要明艳。
帝王的身侧立着文武百官。我在其中,看见了那位尊贵的太子。他此时正面无表情地望着景烨,上次的刺杀已经相当于彻底撕破了脸,也没有什么好伪装的了。襄渠皇室亲兄弟都尚且如此,遑论同父异母了。我试图在人群当中找到其他熟悉的面孔,却想起来,在襄渠,我根本不认识什么人。
往上看,我再次将目光放在这位运筹帷幄的襄渠帝王身上。帝王仿佛都是没有心的,也有着如出一辙的漠然神色,仿佛倒身下拜的并非是自己的亲生骨血,而是一个物件。
他看起来比曾经要老迈,也比曾经更要冷硬。
旨意宣读已毕,景烨一拜向君王,转身向三军,戴上头盔,翻身上马,凿开北面的凶门,以表必死的决心,离开皇宫。肃穆的军队为他腾出一条长而直的道路来,阳光填满了这条路,却被周围的铁甲金戈照得冰冷刺骨。
从此以后,他不需要向谁下跪了。
我攥起了袖子,袖子里的令牌,突然重若千钧。
这次出征,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我颠沛流离的一辈子,从一片小小的竹林开始,从娘亲牵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山,走进尘世间的那一刻开始——被一阵风吹向四海八荒,命运的滚滚洪流,将我与童年那个渺小的影子割裂开来,愈来愈远,愈来愈远。我再也没有回去过。() ()
出城门的时候,我感到两侧牢固沉默的石墙里,却好像透着一丝丝阴冷的风,吹得我心流涌动,从那潭黑水深处,莫名漩透出几分恐慌的火星。我抬起头,看见城墙上布满了风吹雨打的痕迹,坑坑洼洼的石头周围盘踞着毒蛇一般的藤蔓,对前进的兵士吐着浸满毒液的紫信。嘀嗒,嘀嗒,落在马蹄边,汇成一个个小洼。
天顶挂着的金芒跟着马蹄的节奏倏忽闪耀起来,刺穿了石门的缝隙,扎进了我的眼眶,逼得我不得不低下头去。
与此同时,头顶的号角响起来了,大鼓也擂起来了。天地具象,棱角分明,将整个尘世蒙在烈日里。响彻云端的送行曲冲不出去,只能撞在每个人的耳膜上,可是没有人回头,也没有人迟疑,大军的脚步愈发快了。
我已经很难在人群当中看见前方的景烨,直到那一抹鲜艳的金边红旗被举起的刹那,龙飞凤舞的“襄”字映入眼帘,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身下的红鬃马也奔跑了起来。
——
夜晚安营的时候,如今也是男相的丽歌替我擦拭掉额角的汗水:“姑……公子,今天急行了一天,你该好好休息,要不营帐那边就不要去了。这肯定并非是殿下的本意。”
我摇摇头,拉上外袍的袖子,笑道:“葵水罢了,一次不出席,还能月月不在吗?虽然离了皇城,眼线却依旧无处不在。若是第一日就不见,我定会被盯上。”
“别忘了,皇城虎视眈眈的,还有那位恨不能把三殿下乱箭穿心的太子。”
丽歌没接话。
我在铜镜里看着自己的倒影,此时俨然是个文人公子模样,发冠高束,交领上用金线缝着云纹,身着深色长袍,正是用那夜和景烨在庙会挑的布料做成的。我用指腹贴着胸口的面料,感受到自己的心跳迟缓地和脉动共鸣,脑海中刹那闪过无数个芙蓉帐暖的碎片。我匆忙将手放下,转身踏入茫茫夜色中去。
夜晚的风是极凉的,正是我需要的。当我踏入军帐的时候,里面已有了许多人了。景烨坐在主位,正蹙眉和身侧的臣子交谈着什么,面前的沙盘上摆着寥寥几面旗子,时不时被移动在一个新的位置。而沙盘的中间被划出几道深壑,我知道,那就是四国的分界线。
想必这些都是军中的幕僚了。
我看到陌颜也在其中,正开口同景烨在说着什么,正要走过去,旁边有一人拦住了我的去路,我抬头望去,见他面如冠玉,头上戴着一个花发冠,穿的衣服也并非是正统随军的轻便衣袍,多少有些奇装异服。
他笑着问:“在下陈庐,这位兄台看着面生,是殿下新的幕僚吗?”
如今的我,有了想要保护的人,有了想要与之共度一生一世的人。
而景烨则斋戒了三日,在太庙中告祭了列代皇室,闲暇时候还要在军中安排巡查各项事宜。我们忙得几乎见不到面。
出征那一日,彩旗飘飘,万里无云。
大法师占了大吉的卦象,用木剑劈开了妖邪鬼怪,大鱼大肉被送上高高的祭台,一杯酒,一把火,烧红了半面的天空。漫长的祭祀典礼终于结束,待到粮草器械清点完毕,景烨脱下铁冠,披甲执锐,站在所有人的面前,向高高在上的帝王一拜到底。
太师将大斧双手奉上,递给皇帝。
皇帝没接,抬了抬眼皮,适宜旁边的总管太监接过,递到了景烨的手里,象征着权利的传递。
太监高声道:“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
从现在开始,襄渠军便由景烨指挥了。
太监又宣读了手中早已备好的圣旨,大意便是叮嘱将军勿失忠信,当进退有度,等等。景烨自始至终都静跪着,我恍惚之中仿佛看见他和很久以前,记忆中的那个身影重叠了。可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不再任人宰割,逆来顺受。
他的背脊还是一样的直,他的目光依旧是一样的坚定。阳光为他的轮廓涂抹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影子,乍一看,好像他并不属于这个世界,而是从另一个四罗强嵌进来的虚像,似乎一触碰就要消失——可,他比这世界里的任何东西都要坚韧,都要牢固,都要明艳。
帝王的身侧立着文武百官。我在其中,看见了那位尊贵的太子。他此时正面无表情地望着景烨,上次的刺杀已经相当于彻底撕破了脸,也没有什么好伪装的了。襄渠皇室亲兄弟都尚且如此,遑论同父异母了。我试图在人群当中找到其他熟悉的面孔,却想起来,在襄渠,我根本不认识什么人。
往上看,我再次将目光放在这位运筹帷幄的襄渠帝王身上。帝王仿佛都是没有心的,也有着如出一辙的漠然神色,仿佛倒身下拜的并非是自己的亲生骨血,而是一个物件。
他看起来比曾经要老迈,也比曾经更要冷硬。
旨意宣读已毕,景烨一拜向君王,转身向三军,戴上头盔,翻身上马,凿开北面的凶门,以表必死的决心,离开皇宫。肃穆的军队为他腾出一条长而直的道路来,阳光填满了这条路,却被周围的铁甲金戈照得冰冷刺骨。
从此以后,他不需要向谁下跪了。
我攥起了袖子,袖子里的令牌,突然重若千钧。
这次出征,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我颠沛流离的一辈子,从一片小小的竹林开始,从娘亲牵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山,走进尘世间的那一刻开始——被一阵风吹向四海八荒,命运的滚滚洪流,将我与童年那个渺小的影子割裂开来,愈来愈远,愈来愈远。我再也没有回去过。() ()
出城门的时候,我感到两侧牢固沉默的石墙里,却好像透着一丝丝阴冷的风,吹得我心流涌动,从那潭黑水深处,莫名漩透出几分恐慌的火星。我抬起头,看见城墙上布满了风吹雨打的痕迹,坑坑洼洼的石头周围盘踞着毒蛇一般的藤蔓,对前进的兵士吐着浸满毒液的紫信。嘀嗒,嘀嗒,落在马蹄边,汇成一个个小洼。
天顶挂着的金芒跟着马蹄的节奏倏忽闪耀起来,刺穿了石门的缝隙,扎进了我的眼眶,逼得我不得不低下头去。
与此同时,头顶的号角响起来了,大鼓也擂起来了。天地具象,棱角分明,将整个尘世蒙在烈日里。响彻云端的送行曲冲不出去,只能撞在每个人的耳膜上,可是没有人回头,也没有人迟疑,大军的脚步愈发快了。
我已经很难在人群当中看见前方的景烨,直到那一抹鲜艳的金边红旗被举起的刹那,龙飞凤舞的“襄”字映入眼帘,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身下的红鬃马也奔跑了起来。
——
夜晚安营的时候,如今也是男相的丽歌替我擦拭掉额角的汗水:“姑……公子,今天急行了一天,你该好好休息,要不营帐那边就不要去了。这肯定并非是殿下的本意。”
我摇摇头,拉上外袍的袖子,笑道:“葵水罢了,一次不出席,还能月月不在吗?虽然离了皇城,眼线却依旧无处不在。若是第一日就不见,我定会被盯上。”
“别忘了,皇城虎视眈眈的,还有那位恨不能把三殿下乱箭穿心的太子。”
丽歌没接话。
我在铜镜里看着自己的倒影,此时俨然是个文人公子模样,发冠高束,交领上用金线缝着云纹,身着深色长袍,正是用那夜和景烨在庙会挑的布料做成的。我用指腹贴着胸口的面料,感受到自己的心跳迟缓地和脉动共鸣,脑海中刹那闪过无数个芙蓉帐暖的碎片。我匆忙将手放下,转身踏入茫茫夜色中去。
夜晚的风是极凉的,正是我需要的。当我踏入军帐的时候,里面已有了许多人了。景烨坐在主位,正蹙眉和身侧的臣子交谈着什么,面前的沙盘上摆着寥寥几面旗子,时不时被移动在一个新的位置。而沙盘的中间被划出几道深壑,我知道,那就是四国的分界线。
想必这些都是军中的幕僚了。
我看到陌颜也在其中,正开口同景烨在说着什么,正要走过去,旁边有一人拦住了我的去路,我抬头望去,见他面如冠玉,头上戴着一个花发冠,穿的衣服也并非是正统随军的轻便衣袍,多少有些奇装异服。
他笑着问:“在下陈庐,这位兄台看着面生,是殿下新的幕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