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阿娘安。

    女儿即献此身与彼,以全赵氏清名。

    若你们泉下有知,万望勿怪。

    勿念。”

    赵良姜喃喃,跪在院内老槐树下,再对着圆月磕了两个头。

    宫闱禁私祭,今日又值中秋,她未能烧香火冥钱,只能如此潦草叙言。

    悼完,她敛了敛心神,拾着裙裾起身,前往栖霞宫偏殿。

    她是栖霞宫主子裴婕妤手底的梳头婢女,年前才经掖庭调到此处。

    本以为离了浣衣之类的粗活,上头又有个娘娘主子罩着,日子能好过些,没想到这裴婕妤气性颇大,每每到在人前受了气,人后便打骂她们这些宫婢。

    赵良姜,更是经常得她“照拂”。

    无他。

    赵良姜生得倾国倾城,像极圣眷正隆的万贵妃。裴婕妤便是因得罪万贵妃,才沦为掖庭里不得恩宠的主子,所以,她失意时,就要作弄赵良姜。

    不过,赵良姜在她梳头的桂花油里动了点手脚,如今,她缠绵病榻,命不久矣。

    赵良姜不动声色地从窗户处,把装着块冷馒头的碗投进裴婕妤寝宫。随即,里面传出女人怨毒的咒骂,她睫羽微敛,若无事发生,放下支摘窗。

    她款步越过那群正高喝“五魁首六六连”,为杯盏争得面红耳赤,不愿再管失势主子的内侍,匆匆离了栖霞宫。

    裴婕妤总是担心她身边的宫婢媚惑梁帝,但她并不知,赵良姜的目标,从来都不是那个耳目昏聩的老男人。

    她要接近的,是大梁未来的掌权者。就是那个人,当年主审赵家涉嫌的皇长子谶纬案,下令斩了她的父兄,连尚在襁褓的幼弟也不放过。

    **

    三年前,赵良姜还是太史令的掌珠,后来赵家因罪被抄,她就和母亲一起被罚到了掖庭做苦役。

    她们这种没入掖庭的罪臣女眷,被时人称为“衣冠子女”。比起沦落教坊司的官伎,或被抄斩流放,她们可谓“得沐皇恩”。

    她的闺中密友薛采瑜便没那么幸运,被送到了教坊司习歌舞,沦为王公大臣掌中尤物。好在她在某次筵席上,得和梁帝共赴巫山云雨,一跃而封昭仪,而今已诞下小公主德昭,迁居关雎宫。

    只是,让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高门贵女入宫为奴,低声下气苟且求生,又比死好到哪儿?

    性子孤傲的母亲才生产不久,气血体虚,遭不住掖庭的罪不到两年就亡故了,只剩她一人,仍在强撑。

    吊着她这条命的,已非对生的眷恋,抑或对富贵荣华的向往,而是“不甘”二字。

    她不甘那人借着主审谶纬案的功勋,踏上东宫太子位。不甘她全族血流成海,他却步步高升,金尊玉贵地活着。

    他该为此付出代价,随赵氏一族下地狱的!

    今夜,她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梁帝在安仁殿大宴皇亲国戚,天子近臣,后宫各位主子娘娘,都到安仁殿赴宴了。宫中守卫也不似平日森严,她很轻易地,便从宣武门步入太极宫。

    途径太闲池的时候,赵良姜便停下了脚步。

    太闲池边停着几艘小船,乘船可以抵达池中的披香阁。

    赵良姜躲在假山后,远远的,能看到披香阁上的两个人影。家宴结束,东宫太子梁藏旭便前往了披香阁。披香阁格外幽静,最适宜放松小憩。

    赵良姜在掖庭服役的时候,也常听人提及这位年轻的太子。

    和前太子梁晗不同,他的生母并非皇后,而是早逝的德妃。在前太子失势前,他只是诸皇子中不起眼的端王,直至他十六岁出征西北大捷而归,才名动京城。

    在那之前,他一直潜心佛道,曾几度邀请普陀寺得道高僧圆觉到端王府开坛说法,还曾在梁帝寿宴献过佛经,未有任何夺嫡的野心。

    许是因为他常年参禅论法的缘故,而今十九岁了,东宫依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女主子。

    有段时间,宫内还传说梁藏旭好男风。皇后冯氏吓得立刻挑了几个司寝宫婢去“教导”他,但他却整日埋头公务,从不召见她们。若是他一日不册封太子妃,皇后便一日不安。

    尤其是最近,万贵妃的儿媳,也便是宁王妃诞下聪慧可爱的小世子梁希,得到梁帝连连赞许,皇后想抱孙子的想法,便越发浓烈了。

章节目录

把清冷太子拉下神坛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张部尚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部尚书并收藏把清冷太子拉下神坛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