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堂告状
我来到赵允戒的房间,轻轻敲敲门,没人回应。心想他可能是先睡了吧,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简单的收拾一下也睡了。本来以为那个何三爷能来找我的麻烦,这一夜倒是安静的很,刚开始心里有事想,睡得不深,慢慢的也就沉沉的睡着了。
睡梦中听到门口有几个人跑来,还隐约听到哭声,我以为自己做梦了,“当当当……当当当”急促的敲门声连续响起。
“你们干什么啊?这么早打扰夫人休息。”还没睁开眼就听到庆喜的声音,这个小跟班真是向着我,有庆喜在我也就没起床,翻了个身准备接着睡。
“当当当……当当当”敲门声又响起来,我抓了抓头发,被人打扰睡梦的感觉真不好。“夫人,夫人,您起来没有?”这次是庆喜的声音。
看来不起来是不行了,我烦躁的起身,穿上外衣快步来到门前,“哐啷”打开门,“我告诉你庆喜,要不是火上房的事儿,我就揍你。”我还没完全睁开眼睛,一副迷离的样子。
“夫人,出……出事了”庆喜声音有些颤。
“真火上房了?”我睁开眼睛,看清门前一众来人。
“夫人,秀秀姑娘昨夜寻了短见,死了。”庆喜说。
听到这句话,我立马清醒了,“怎么会这样?”
“夫人,求您给秀秀讨回公道。”张老汉扑通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和庆喜赶忙扶起他来,又引一众人进了我的房间。张老汉哭了语不成句,还是掌柜的代他表述明白。
原来昨日父女二人回租住的地方收拾东西,本想天色已晚,待天明就出发,没成想半夜何三,也就是昨天的何三爷带着一众家丁找上门,家丁们对张老汉一顿拳打脚踢,张秀秀被何三和几个人拽进里屋给轮流糟蹋了,秀秀不堪受辱,随即便上吊了。张老汉跑到衙门击鼓鸣冤,被差役给挡了回来,走投无路来到客栈求我帮助。
掌柜的说完也哽咽了,我气的更是握紧双拳,
“掌柜的,麻烦你找几个信得过的人,陪着庆喜去看好秀秀姑娘的尸体。”
“庆喜,你带着人把秀秀姑娘的尸体抬到衙门口”。
“走,张老伯,我带你去报官,我就不相信没有天理公道”说完我们一行人就走出房间。
刚出来就被人挡住去路,我定睛一看,原来是赵允戒。
“侯……老爷,有人逼死良家女子,衙门助纣为虐,我要带苦主去告状”。说着我就准备走,赵允戒一把拉住我。
“跟我进来。”说完就把我拽进屋,关上了门。
“你想怎么告状,是用你侯夫人的身份,还是用你县令小姐的身份,还是一个没有关系的第三人?”赵允戒平静的说。
“随便什么,总之不能让恶人逍遥法外。”我回道。
“你别忘了此行的目的,若身份暴露,你非但帮不了他,还有惹上杀身之祸,而且父皇允你省亲,你又如何解释与俪湾相隔千里?”赵允戒的声音里透着些许急躁。
“那该当如何?”我反问。
“尽快去除蛊毒,到俪湾探望父母,尽快返京,我们耽搁的时间已经够长了,我不能离京太久,迟则生变”
“那秀秀姑娘就白死了吗?”
“先回京,稍后我通过江南巡察司查办此事,为之不晚。”
“当真为之不晚吗?赵允戒,你知不知道一个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含冤而死,你知不知道如果不及时处置了恶人,他又会残害多少无辜的人,你是皇室之人,天下人都是你们的子民,你难道放之不管吗?”
“世间不平事太多了,你能管多少,你又能救多少?”
“我不知道的便罢了,既然遇上就不能置若罔闻、弃之不顾,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但是我不想做这样冷漠之人,我也做不到。”我别过头,不想再看他。
“随便你,记住不能对外透漏你身份,你只有一天时间,今晚必须离开彩云县。”
我没有再理赵允戒,转头离开房间带着一行人离去。
“出来。”赵允戒厉声道。
昨日向赵允戒汇报的黑衣人应声出现,“主子”
“鬼影,你亲自去趟恒升钱庄找莫掌柜,告知此间发生的事情,他知道该怎么做”说完不耐烦的摆了下手,示意鬼影退下。鬼影行礼告退,不敢迟疑片刻,因为他知道主子生气了。
我带着张老汉来到县衙门外,等着庆喜抬来秀秀的尸体准备告状,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庆喜过来,此时已有闻声而来的百姓,人群中窃窃私语。
“听说这个老汉的女儿被辱上吊了。”
“是嘛,真是可怜。”
“这不是在客栈唱小曲的张老汉吗”
“好像是啊,我还听过那姑娘唱曲呢”
“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
我听着人群的议论,看着快哭背气的张老汉,心想一定要替他讨回公道。
这时我看到远处跑过来一群人,最前面的就是庆喜。庆喜挤进人群,小声对我说“夫人,秀秀姑娘的尸体不见了”
“怎么会这样?”
“我也不知道,我们带人去了张老汉的家里,家里已经收拾干净,没有看到秀秀姑娘的尸体。会不会是被人抢了先啊。”
“有没有四处打探?”
“问了,街坊邻居都说没有看到,也都说昨晚没听到吵闹。”
这下糟了,没有尸体如何来证明何三爷带人强辱一事,又没有人证实昨夜之事,但是如若就此退却就更没有希望了,只能拼命一试。
我带着张老汉敲响登闻鼓,衙门大开,一众差役带我们进入公堂。
远处的赵允戒看在眼里,叹气道“愚不可及”,随会转身消失在街角。
公堂上县令端坐正上方,一拍惊堂木,差役高喊“威武……”
“下跪何人,因何击鼓”说话的是县令,我抬头看来,县令应该五十多岁,身形瘦弱、面容方正,倒不似奸佞之人。
“回禀县令,下跪之人乃苦主张老汉,状告何三强占其女张秀秀,致其女上吊自尽,还请大人主持公道”,我看张老汉已经魂不守舍,替他答道,因为之前经常看爹爹开堂审案,过程还是知道一些。
“你是何人?与之有何关系?”县令还是老道。
问的我不知如何回答,只能说“回县令大人,昨日偶遇何三在客栈调戏张秀秀,一时不愤出手相助,见张老汉老迈,故而代其上告。”
“你既不是苦主,又与苦主非血亲,亦非本朝状师,实与本案无关,你退到一旁,不问不可答话,你可听明白了?”滴水不漏,又有理有据,我只得退到一旁。
“张老汉,我且问你,你状告何三强占张秀秀,可有人证?”县令接着问道。
半响张老汉抖着身体,微声说“回大人,昨夜丑时,何三带了七八个家丁闯进小人家中,殴打小人,家丁皆可作证。”
“来人,传何三和其家丁。”
“是”。差役回道。
不一会儿的功夫,何三和几个家丁模样的人就被带到公堂,何三一副还没睡醒的样子,说“姐夫,这么早有什么事儿啊,我还没睡醒呢。”
“啪”,县令一拍惊堂木,“放肆,此乃公堂之上,不可随意攀亲,我且问你,原告张老汉状告你昨夜丑时强占其女张秀秀,逼其自尽,可有此事,从实招来。”
“胡说八道,昨天我跟朋友一起喝酒,子时回到家中,家人皆可作证。”何三大声说道。
“来人,传招何三家人和朋友”。县令说道。
等何三的家人和朋友来到大堂,大家都说何在丑时前即已到家,家丁们也都说都没再出府。
“何三,我问你,有人证实昨日在你客栈调戏张秀秀,可有此事?”县令问。
“这事儿啊,昨天确是小人多喝了几杯,冲撞了一个唱曲的姑娘,但是被一个女子跟随从制止,你看还把我打了一顿呢。”说完便指了指头上、脸上、眼睛上的淤青,确实是昨天我和庆喜打的。
“你被何人所伤,他人可在大堂?”县令接着问。
“在在,就是她,还有她的一个随从。”何三指着我说。
“何三的伤可是你跟随从造成的,上前答话。”县令对我说。
我来到大堂中间,回到“确是我见她调戏张秀秀出手制止所伤,但是家丁都是何三府上的,证言不足为信。”
“依本朝律例,非公堂审问不得滥用私刑,本府念你一时心急,便不与你计较,且不可再犯,至于家丁的证言,你可有证据证明他们所言有虚,没有就不要妄议。”县令说道。
“可是张秀秀如今已死,如非变故,她为何自尽?”我追问道。
“既如你所言,张秀秀的尸体何在,可有仵作验尸?”县令反问道。
是啊,如今张秀秀的尸体没有找到,怎么能证明她被人所辱,未经仵作验尸,又怎么证实她是被逼死,这位县令说的句句都是命门。
“啪”县令又拍惊堂木,道“经本府查明,何三于昨日酒后调戏张秀秀,行为有失,但被他们制止,未造成实际损害,判何三赔偿张老汉白银十两,赔礼道歉。至于张秀秀之死,目前既无人证,也无物证,不能判定,就此结案,退堂”说完县令就要起身。
“冤枉啊,大人,冤枉啊”张老汉高喊,紧接着砰砰砰的磕头。
“大人,不能就此判案,虽然张秀秀尸体没有找到,但是张老汉作为父亲怎会拼上女儿的名声捏造事实、污蔑他人,只能说明他们是真的受到了伤害,求大人明察。”我上前辩白道。
“放肆,你与本案无关,多次咆哮公堂,质疑本府断案,依本朝律例,本应判你仗责二十,本府念你一介深闺妇女,不与你计较,你还不退下。”县令厉声呵斥着我。
事到如今,想起惨死的张秀秀,还有跪在地上磕头的张老汉,我也不能退却,“民妇谢大人宽宥,但本案仍有疑点,如果张秀秀不是被害死,那她如今何在,而且张老汉身上的伤又是如何造成的,还请大人细查。”
“来人,抓住这个藐视公堂的妇人,仗责二十、以儆效尤。”县令扔下两片令签,一片就是十板,这是真要打二十仗。
“大人还请明察,民妇不服。”我喊到。
这时已经有两个差役过来抓住我的胳膊,在人群中,我听到庆喜在喊“住手,放开夫人。”此时也被差役挡在外边。人群一时比较混乱,有的说大人断的没错,有的说肯定是有隐情。
就在我被差役按在地上准备行刑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到县令耳边说了几句话,县令抬头看看我,伸头一摆,“本府不和你一介女流计较,此次就免了,再有下次,绝不轻饶,退堂。”说完转身退回后堂。
按着我的差役也松了手,庆喜连忙推开众人跑到我身前扶起我,左看右看问我有没有受伤。
而张老汉依然在磕头高喊“冤枉”,每一声都像扎在我心上一样。我扶起他说“张老伯,是我没用,不能替秀秀姑娘讨回公道。”说着,我的眼泪也控制不住的流下来。
“夫人,这怎么能怪你呢”庆喜安慰我说。
张老汉站了起来,向我施了一礼,没有说话,慢慢的走出府衙,看着他佝偻的身影,心里仿佛有千斤石压得我喘不过来气。
我和庆喜跟在他身后,看他一步步走回家。庆喜问我,要不要进去看看,我想迈步,却抬不起脚。我让庆喜进屋留了十两银子,又宽慰了几句,便回到客栈。
走到房间回廊时遇到赵允戒,他想说话,我抢话道“我很累,不想跟你吵架。”他便没有说什么,我回到房间倒头便哭,不知哭了多久,便睡了过去。
本来赵允戒想连夜启程,在门外听到我的哭声,最后还是没有喊我。
夜半时分,庆喜敲开赵允戒的房门,递给他一个纸包,赵允戒打开后,里面是十两银子和一副耳坠,纸上写着四个字“绝不喊冤”。
庆喜说张老汉跳河了,只留下了这个,赵允戒交待庆喜不要将这件事告诉我。
庆喜离开以后,赵允戒又招来鬼影,吩咐了一些事。
当天夜里,几个黑衣人潜入何三府中,府里传来嚎叫声,之后黑衣人把几个麻袋扔到县衙大堂,在“明镜高悬”的牌匾上钉上了几份认罪的血书。
之后又有几个黑衣人在大堂扔下了一个草席包裹的东西,随即翻墙而出。
当然,这些事都是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的。
睡梦中听到门口有几个人跑来,还隐约听到哭声,我以为自己做梦了,“当当当……当当当”急促的敲门声连续响起。
“你们干什么啊?这么早打扰夫人休息。”还没睁开眼就听到庆喜的声音,这个小跟班真是向着我,有庆喜在我也就没起床,翻了个身准备接着睡。
“当当当……当当当”敲门声又响起来,我抓了抓头发,被人打扰睡梦的感觉真不好。“夫人,夫人,您起来没有?”这次是庆喜的声音。
看来不起来是不行了,我烦躁的起身,穿上外衣快步来到门前,“哐啷”打开门,“我告诉你庆喜,要不是火上房的事儿,我就揍你。”我还没完全睁开眼睛,一副迷离的样子。
“夫人,出……出事了”庆喜声音有些颤。
“真火上房了?”我睁开眼睛,看清门前一众来人。
“夫人,秀秀姑娘昨夜寻了短见,死了。”庆喜说。
听到这句话,我立马清醒了,“怎么会这样?”
“夫人,求您给秀秀讨回公道。”张老汉扑通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和庆喜赶忙扶起他来,又引一众人进了我的房间。张老汉哭了语不成句,还是掌柜的代他表述明白。
原来昨日父女二人回租住的地方收拾东西,本想天色已晚,待天明就出发,没成想半夜何三,也就是昨天的何三爷带着一众家丁找上门,家丁们对张老汉一顿拳打脚踢,张秀秀被何三和几个人拽进里屋给轮流糟蹋了,秀秀不堪受辱,随即便上吊了。张老汉跑到衙门击鼓鸣冤,被差役给挡了回来,走投无路来到客栈求我帮助。
掌柜的说完也哽咽了,我气的更是握紧双拳,
“掌柜的,麻烦你找几个信得过的人,陪着庆喜去看好秀秀姑娘的尸体。”
“庆喜,你带着人把秀秀姑娘的尸体抬到衙门口”。
“走,张老伯,我带你去报官,我就不相信没有天理公道”说完我们一行人就走出房间。
刚出来就被人挡住去路,我定睛一看,原来是赵允戒。
“侯……老爷,有人逼死良家女子,衙门助纣为虐,我要带苦主去告状”。说着我就准备走,赵允戒一把拉住我。
“跟我进来。”说完就把我拽进屋,关上了门。
“你想怎么告状,是用你侯夫人的身份,还是用你县令小姐的身份,还是一个没有关系的第三人?”赵允戒平静的说。
“随便什么,总之不能让恶人逍遥法外。”我回道。
“你别忘了此行的目的,若身份暴露,你非但帮不了他,还有惹上杀身之祸,而且父皇允你省亲,你又如何解释与俪湾相隔千里?”赵允戒的声音里透着些许急躁。
“那该当如何?”我反问。
“尽快去除蛊毒,到俪湾探望父母,尽快返京,我们耽搁的时间已经够长了,我不能离京太久,迟则生变”
“那秀秀姑娘就白死了吗?”
“先回京,稍后我通过江南巡察司查办此事,为之不晚。”
“当真为之不晚吗?赵允戒,你知不知道一个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含冤而死,你知不知道如果不及时处置了恶人,他又会残害多少无辜的人,你是皇室之人,天下人都是你们的子民,你难道放之不管吗?”
“世间不平事太多了,你能管多少,你又能救多少?”
“我不知道的便罢了,既然遇上就不能置若罔闻、弃之不顾,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但是我不想做这样冷漠之人,我也做不到。”我别过头,不想再看他。
“随便你,记住不能对外透漏你身份,你只有一天时间,今晚必须离开彩云县。”
我没有再理赵允戒,转头离开房间带着一行人离去。
“出来。”赵允戒厉声道。
昨日向赵允戒汇报的黑衣人应声出现,“主子”
“鬼影,你亲自去趟恒升钱庄找莫掌柜,告知此间发生的事情,他知道该怎么做”说完不耐烦的摆了下手,示意鬼影退下。鬼影行礼告退,不敢迟疑片刻,因为他知道主子生气了。
我带着张老汉来到县衙门外,等着庆喜抬来秀秀的尸体准备告状,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庆喜过来,此时已有闻声而来的百姓,人群中窃窃私语。
“听说这个老汉的女儿被辱上吊了。”
“是嘛,真是可怜。”
“这不是在客栈唱小曲的张老汉吗”
“好像是啊,我还听过那姑娘唱曲呢”
“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
我听着人群的议论,看着快哭背气的张老汉,心想一定要替他讨回公道。
这时我看到远处跑过来一群人,最前面的就是庆喜。庆喜挤进人群,小声对我说“夫人,秀秀姑娘的尸体不见了”
“怎么会这样?”
“我也不知道,我们带人去了张老汉的家里,家里已经收拾干净,没有看到秀秀姑娘的尸体。会不会是被人抢了先啊。”
“有没有四处打探?”
“问了,街坊邻居都说没有看到,也都说昨晚没听到吵闹。”
这下糟了,没有尸体如何来证明何三爷带人强辱一事,又没有人证实昨夜之事,但是如若就此退却就更没有希望了,只能拼命一试。
我带着张老汉敲响登闻鼓,衙门大开,一众差役带我们进入公堂。
远处的赵允戒看在眼里,叹气道“愚不可及”,随会转身消失在街角。
公堂上县令端坐正上方,一拍惊堂木,差役高喊“威武……”
“下跪何人,因何击鼓”说话的是县令,我抬头看来,县令应该五十多岁,身形瘦弱、面容方正,倒不似奸佞之人。
“回禀县令,下跪之人乃苦主张老汉,状告何三强占其女张秀秀,致其女上吊自尽,还请大人主持公道”,我看张老汉已经魂不守舍,替他答道,因为之前经常看爹爹开堂审案,过程还是知道一些。
“你是何人?与之有何关系?”县令还是老道。
问的我不知如何回答,只能说“回县令大人,昨日偶遇何三在客栈调戏张秀秀,一时不愤出手相助,见张老汉老迈,故而代其上告。”
“你既不是苦主,又与苦主非血亲,亦非本朝状师,实与本案无关,你退到一旁,不问不可答话,你可听明白了?”滴水不漏,又有理有据,我只得退到一旁。
“张老汉,我且问你,你状告何三强占张秀秀,可有人证?”县令接着问道。
半响张老汉抖着身体,微声说“回大人,昨夜丑时,何三带了七八个家丁闯进小人家中,殴打小人,家丁皆可作证。”
“来人,传何三和其家丁。”
“是”。差役回道。
不一会儿的功夫,何三和几个家丁模样的人就被带到公堂,何三一副还没睡醒的样子,说“姐夫,这么早有什么事儿啊,我还没睡醒呢。”
“啪”,县令一拍惊堂木,“放肆,此乃公堂之上,不可随意攀亲,我且问你,原告张老汉状告你昨夜丑时强占其女张秀秀,逼其自尽,可有此事,从实招来。”
“胡说八道,昨天我跟朋友一起喝酒,子时回到家中,家人皆可作证。”何三大声说道。
“来人,传招何三家人和朋友”。县令说道。
等何三的家人和朋友来到大堂,大家都说何在丑时前即已到家,家丁们也都说都没再出府。
“何三,我问你,有人证实昨日在你客栈调戏张秀秀,可有此事?”县令问。
“这事儿啊,昨天确是小人多喝了几杯,冲撞了一个唱曲的姑娘,但是被一个女子跟随从制止,你看还把我打了一顿呢。”说完便指了指头上、脸上、眼睛上的淤青,确实是昨天我和庆喜打的。
“你被何人所伤,他人可在大堂?”县令接着问。
“在在,就是她,还有她的一个随从。”何三指着我说。
“何三的伤可是你跟随从造成的,上前答话。”县令对我说。
我来到大堂中间,回到“确是我见她调戏张秀秀出手制止所伤,但是家丁都是何三府上的,证言不足为信。”
“依本朝律例,非公堂审问不得滥用私刑,本府念你一时心急,便不与你计较,且不可再犯,至于家丁的证言,你可有证据证明他们所言有虚,没有就不要妄议。”县令说道。
“可是张秀秀如今已死,如非变故,她为何自尽?”我追问道。
“既如你所言,张秀秀的尸体何在,可有仵作验尸?”县令反问道。
是啊,如今张秀秀的尸体没有找到,怎么能证明她被人所辱,未经仵作验尸,又怎么证实她是被逼死,这位县令说的句句都是命门。
“啪”县令又拍惊堂木,道“经本府查明,何三于昨日酒后调戏张秀秀,行为有失,但被他们制止,未造成实际损害,判何三赔偿张老汉白银十两,赔礼道歉。至于张秀秀之死,目前既无人证,也无物证,不能判定,就此结案,退堂”说完县令就要起身。
“冤枉啊,大人,冤枉啊”张老汉高喊,紧接着砰砰砰的磕头。
“大人,不能就此判案,虽然张秀秀尸体没有找到,但是张老汉作为父亲怎会拼上女儿的名声捏造事实、污蔑他人,只能说明他们是真的受到了伤害,求大人明察。”我上前辩白道。
“放肆,你与本案无关,多次咆哮公堂,质疑本府断案,依本朝律例,本应判你仗责二十,本府念你一介深闺妇女,不与你计较,你还不退下。”县令厉声呵斥着我。
事到如今,想起惨死的张秀秀,还有跪在地上磕头的张老汉,我也不能退却,“民妇谢大人宽宥,但本案仍有疑点,如果张秀秀不是被害死,那她如今何在,而且张老汉身上的伤又是如何造成的,还请大人细查。”
“来人,抓住这个藐视公堂的妇人,仗责二十、以儆效尤。”县令扔下两片令签,一片就是十板,这是真要打二十仗。
“大人还请明察,民妇不服。”我喊到。
这时已经有两个差役过来抓住我的胳膊,在人群中,我听到庆喜在喊“住手,放开夫人。”此时也被差役挡在外边。人群一时比较混乱,有的说大人断的没错,有的说肯定是有隐情。
就在我被差役按在地上准备行刑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到县令耳边说了几句话,县令抬头看看我,伸头一摆,“本府不和你一介女流计较,此次就免了,再有下次,绝不轻饶,退堂。”说完转身退回后堂。
按着我的差役也松了手,庆喜连忙推开众人跑到我身前扶起我,左看右看问我有没有受伤。
而张老汉依然在磕头高喊“冤枉”,每一声都像扎在我心上一样。我扶起他说“张老伯,是我没用,不能替秀秀姑娘讨回公道。”说着,我的眼泪也控制不住的流下来。
“夫人,这怎么能怪你呢”庆喜安慰我说。
张老汉站了起来,向我施了一礼,没有说话,慢慢的走出府衙,看着他佝偻的身影,心里仿佛有千斤石压得我喘不过来气。
我和庆喜跟在他身后,看他一步步走回家。庆喜问我,要不要进去看看,我想迈步,却抬不起脚。我让庆喜进屋留了十两银子,又宽慰了几句,便回到客栈。
走到房间回廊时遇到赵允戒,他想说话,我抢话道“我很累,不想跟你吵架。”他便没有说什么,我回到房间倒头便哭,不知哭了多久,便睡了过去。
本来赵允戒想连夜启程,在门外听到我的哭声,最后还是没有喊我。
夜半时分,庆喜敲开赵允戒的房门,递给他一个纸包,赵允戒打开后,里面是十两银子和一副耳坠,纸上写着四个字“绝不喊冤”。
庆喜说张老汉跳河了,只留下了这个,赵允戒交待庆喜不要将这件事告诉我。
庆喜离开以后,赵允戒又招来鬼影,吩咐了一些事。
当天夜里,几个黑衣人潜入何三府中,府里传来嚎叫声,之后黑衣人把几个麻袋扔到县衙大堂,在“明镜高悬”的牌匾上钉上了几份认罪的血书。
之后又有几个黑衣人在大堂扔下了一个草席包裹的东西,随即翻墙而出。
当然,这些事都是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