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焕轻笑,温声:“可今日是七夕啊。”
李然依惊讶:“今日是七夕?!”
“难怪洛州城里火光冲天的。”
七夕是女郎向织女娘娘乞巧的节日,也是许多有情人祈愿以后都能幸福团圆的日子。
所以基本上大宁境内的州府在七夕夜都不会宵禁,甚至还多会准备灯会游船、舞狮杂耍类的节目。
李然依常年劳心于政事,对这种偏向于儿女情长的节日敏感度便不那么高了。
而叶焕见了她的反应之后也是无奈地笑了笑。
没想到,她听到今日是七夕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过节,而是宵禁。
叶焕轻声问道:“殿下,想上街逛一逛么?”
李然依摇扇的动作停下。
她很少因自己想要而到街上闲逛,一来是因为她通常事务繁忙,没有空闲;二来,也是因为她的身份摆在那儿,京中又派系众多,指不定哪个就想要她的命,所以她就干脆在根上杜绝了他们行刺的可能。
但其实,李然依是想出去逛一逛、玩一玩的,每当她在府里听到从外面采买东西回来的侍女交谈市井趣事时,她的眼中便总是会隐隐泛起羡慕而又抑制的目光。
不过今日,诸事都已经处理完成,洛州城中知道她身份的人也不多,她的确想放纵一会了。
可她仍挑眉,故意问道:“驸马可是在相邀本宫?”
叶焕唇角微漾,依着她:“是。”
——
洛州城中,灯笼沿街高高挂起,还有各色剪纸用红线串起,连接在楼宇之间,悬挂于行人之上。
或有有情人持花灯并肩而行,或有小贩吆喝着,一路商铺,琳琅满目,街道两旁还有胡商歌舞,混杂着欢笑声和谈笑声,繁华之景尽显洛州城内。
这是李然依第二次在洛州逛灯会,但却是第一次好好地放松心情去享受这番热闹。
她与叶焕走在一起,身后的亲卫隔了他们一段距离。
行至一处露天乞巧的场所,李然依驻足,停下脚步。
她看着里面有诸多年轻女郎,先是一起向织女像虔诚跪拜,然后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开始穿起针线。
李然依好奇问:“她们这是在做什么?”
叶焕温声笑答:“她们是在对月穿针。”
李然依:“对月穿针?”
叶焕望着她,目光柔和:“嗯,对月穿针,年轻女郎们先向织女娘娘跪拜,乞求织女娘娘能够保佑自己心灵手巧。”
“然后,她们用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来对月穿针,最先把七根针穿好的人,就预示着她以后能成为巧手女。”
李然依点点头,记得幼时在书上是有见过这么一种说法,只是她自己并不参与。
她叹道:“听起来到挺有趣。”
叶焕问她:“殿下不如也去试试?”
李然依:“我?”她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不会女红。”
本在主持着活动的一个中年女妇瞧见了李然依,也笑意悠扬地走了过来。
她邀请道:“这位女郎想来是其它地方来的客人吧,今日七夕,不如也同我们这儿的姑娘一起乞巧吧。”
李然依对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女妇不好拒绝,只惊讶地“啊”了一声。
那女妇却继续热情道:“来嘛,本来就是讨个彩头,不用害羞。”
李然依苦笑,她倒不是害羞,她是不会啊。
而那女妇又道:“你看,这周围一圈啊,都是郎君,他们呀,都是守在这里看自己的心上人乞巧的。”
她望向叶焕:“你们二位这么般配,想来也一定是一对有情人吧。”
她对李然依道:“既然姑娘的郎君也在这儿,不如也让他陪你一起穿针乞巧,总归沾点织女娘娘的护佑嘛。”
李然依:“这……”
她看向叶焕,她有些排斥,但又有些踟蹰。
叶焕看出她的心思,也劝她:“不如就试一试吧,我陪你一起。”
而不待李然依再过多考虑,女妇就喜笑颜开地拉起她的手,往旁边的一个空座上去:“诶,这就好了嘛,有郎君陪着姑娘一起,姑娘也就不用担心了。”
李然依被女妇拉着坐到了座位上,望着眼前的针线,不知该从何下手。
周围的郎君都被批准坐到共同心意的女郎的旁边。
叶焕也因此坐到了李然依身边。
穿针引线,讲究的是细致和经验,李然依行事都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还未曾做过这般需要有耐心的细活。
她一手持针一手拿手,目不转睛地盯着银针尾端处的小孔,她试了几次都没把线成功穿进去。
李然依有些急躁了。
“慢慢来,不着急。”叶焕安抚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她应声回眸,见叶焕目光柔柔。
又见她回望过来,叶焕也扬眉嗯了一声,让她静下心。
于是李然依又再度尝试,这一次她不急不躁,专注细致。
果然,这一次,她成功了。
李然依惊喜得欢呼了出来。
又发现其它桌的男女都回过头来看她,她便又埋首沉静下去。
她悄么么地对叶焕道:“我成功了。”
那表情就像是小孩子做成了某项自己觉得惊天动地的大事一般,满脸写着,我厉害吧,快夸我快夸我。
叶焕望之一笑,也小声地回:“殿下果然厉害。”
李然依洋洋得意地抿唇摇了摇头,继续下去。
而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后面的过程就变得很顺利,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
李然依愈发的专注,叶焕望着她,久违地见到了她脸上没有被其它杂事烦扰的宁静,那般平和,那般恬静,在璀璨灯火地映照下,她专注的样子,竟那般让人觉得可爱。
“终于都穿完了!”李然依拍案感叹,她本想回头去看叶焕反应,却发现他目光凝滞地望着她。
虽只有一瞬,但还是没逃过她的眼睛。
叶焕回过神后立马:“殿下真厉害。”
李然依眼底却意蕴深长的:“驸马刚才在想什么?”
叶焕装无辜地否认:“啊?没,没想什么啊。”
李然依偷笑,她知道叶焕方才一直看着他,于是她又想起下午的事情:“那驸马今日又去帮洛州刺史做的什么?”
李然依是长公主,是君,叶焕与洛州刺史是臣,她这一问,可以说是夫妻之间的关切,也可以说是君臣之间询问。
而无论是哪一种,叶焕回得好像都有些随意,他拾起笑:“不过些许小事,算不得政要之事。”
李然依微微蹙眉,回望向他:“驸马这是不打算与本宫说了?”
叶焕唇角依旧带笑:“殿下想知道什么?”
“你……”
李然依语塞,她觉得她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叶焕还在装什么不懂呢!
而叶焕也不等她恼,拉起她的手腕,眉目温润,声音轻柔道:“殿下随我来。”
李然依被他拉起身,跟着他一路小跑往前,穿梭过人群。
叶焕似乎对洛州城的地形尤为熟悉,刚才也是有目的带着李然依往一处引。
穿街转巷,叶焕带着李然依停在了洛州城中的一处湖畔旁。
李然依微微弯了腰,还没来得及喘匀气,就听叶焕兴声道:“殿下觉得此处风景如何?”
湖面波光粼粼,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轻轻荡漾着微波。沿岸铺上了一排莲花灯,灯火点缀着湖畔的建筑,投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湖面上,如梦如幻。
微风拂过,带来了盛夏时分的清凉,不同于刚才街道上的喧哗,突然的宁静,让人一阵心旷神怡。
而夜风虽凉,但灯火却是温馨明亮,李然依静静地站在湖畔,微微有些恍然。
她没有回答叶焕的话,反问道:“这些都是你准备的?”
叶焕莞尔,再度牵起她的手腕:“殿下请随臣移步。”
叶焕这次带着她缓步往前,走进了一座水榭亭。
亭内各角都挂上了灯笼,中间前后分别摆着一个小方桌和一个圆桌。
圆桌上摆的都是些吃食,糕点、蜜饯还有清酒。
而更靠外的方桌上就只摆了一个木盒,以及笔墨纸砚。
李然依走进去,将里面的布置都看了一遍,她有些惊喜又有些奇怪地问:“这是?”
叶焕也走进来,到她身边,视线落在她双眸,从未有过偏离:“七夕节不仅是女郎向织女娘娘乞巧能够有聪慧心灵和灵巧双手的日子,还是……”
叶焕突然噎住,李然依便问:“还是什么?”
叶焕眼不错珠地望着她:“还是……年轻女郎祈求美满姻缘的日子。”
李然依煞地红脸,转过头去:“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叶焕视线依旧停留在她身上:“所以这个盒子是用来向织女娘娘祈福的。有情的女郎和郎君将自己的生辰八字写下,共放于盒内,然后再对织女牛郎星跪拜。”
李然依:“哦……这些都是小情人才干的。”
湖上星星的光影微闪,微风如低语拂过二人耳畔。
叶焕站在李然依身后,声音轻柔但却坚定:“臣想说的是,殿下愿与臣一起,写生辰八字,拜织女牛郎吗?”
李然依惊讶:“今日是七夕?!”
“难怪洛州城里火光冲天的。”
七夕是女郎向织女娘娘乞巧的节日,也是许多有情人祈愿以后都能幸福团圆的日子。
所以基本上大宁境内的州府在七夕夜都不会宵禁,甚至还多会准备灯会游船、舞狮杂耍类的节目。
李然依常年劳心于政事,对这种偏向于儿女情长的节日敏感度便不那么高了。
而叶焕见了她的反应之后也是无奈地笑了笑。
没想到,她听到今日是七夕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过节,而是宵禁。
叶焕轻声问道:“殿下,想上街逛一逛么?”
李然依摇扇的动作停下。
她很少因自己想要而到街上闲逛,一来是因为她通常事务繁忙,没有空闲;二来,也是因为她的身份摆在那儿,京中又派系众多,指不定哪个就想要她的命,所以她就干脆在根上杜绝了他们行刺的可能。
但其实,李然依是想出去逛一逛、玩一玩的,每当她在府里听到从外面采买东西回来的侍女交谈市井趣事时,她的眼中便总是会隐隐泛起羡慕而又抑制的目光。
不过今日,诸事都已经处理完成,洛州城中知道她身份的人也不多,她的确想放纵一会了。
可她仍挑眉,故意问道:“驸马可是在相邀本宫?”
叶焕唇角微漾,依着她:“是。”
——
洛州城中,灯笼沿街高高挂起,还有各色剪纸用红线串起,连接在楼宇之间,悬挂于行人之上。
或有有情人持花灯并肩而行,或有小贩吆喝着,一路商铺,琳琅满目,街道两旁还有胡商歌舞,混杂着欢笑声和谈笑声,繁华之景尽显洛州城内。
这是李然依第二次在洛州逛灯会,但却是第一次好好地放松心情去享受这番热闹。
她与叶焕走在一起,身后的亲卫隔了他们一段距离。
行至一处露天乞巧的场所,李然依驻足,停下脚步。
她看着里面有诸多年轻女郎,先是一起向织女像虔诚跪拜,然后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开始穿起针线。
李然依好奇问:“她们这是在做什么?”
叶焕温声笑答:“她们是在对月穿针。”
李然依:“对月穿针?”
叶焕望着她,目光柔和:“嗯,对月穿针,年轻女郎们先向织女娘娘跪拜,乞求织女娘娘能够保佑自己心灵手巧。”
“然后,她们用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来对月穿针,最先把七根针穿好的人,就预示着她以后能成为巧手女。”
李然依点点头,记得幼时在书上是有见过这么一种说法,只是她自己并不参与。
她叹道:“听起来到挺有趣。”
叶焕问她:“殿下不如也去试试?”
李然依:“我?”她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不会女红。”
本在主持着活动的一个中年女妇瞧见了李然依,也笑意悠扬地走了过来。
她邀请道:“这位女郎想来是其它地方来的客人吧,今日七夕,不如也同我们这儿的姑娘一起乞巧吧。”
李然依对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女妇不好拒绝,只惊讶地“啊”了一声。
那女妇却继续热情道:“来嘛,本来就是讨个彩头,不用害羞。”
李然依苦笑,她倒不是害羞,她是不会啊。
而那女妇又道:“你看,这周围一圈啊,都是郎君,他们呀,都是守在这里看自己的心上人乞巧的。”
她望向叶焕:“你们二位这么般配,想来也一定是一对有情人吧。”
她对李然依道:“既然姑娘的郎君也在这儿,不如也让他陪你一起穿针乞巧,总归沾点织女娘娘的护佑嘛。”
李然依:“这……”
她看向叶焕,她有些排斥,但又有些踟蹰。
叶焕看出她的心思,也劝她:“不如就试一试吧,我陪你一起。”
而不待李然依再过多考虑,女妇就喜笑颜开地拉起她的手,往旁边的一个空座上去:“诶,这就好了嘛,有郎君陪着姑娘一起,姑娘也就不用担心了。”
李然依被女妇拉着坐到了座位上,望着眼前的针线,不知该从何下手。
周围的郎君都被批准坐到共同心意的女郎的旁边。
叶焕也因此坐到了李然依身边。
穿针引线,讲究的是细致和经验,李然依行事都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还未曾做过这般需要有耐心的细活。
她一手持针一手拿手,目不转睛地盯着银针尾端处的小孔,她试了几次都没把线成功穿进去。
李然依有些急躁了。
“慢慢来,不着急。”叶焕安抚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她应声回眸,见叶焕目光柔柔。
又见她回望过来,叶焕也扬眉嗯了一声,让她静下心。
于是李然依又再度尝试,这一次她不急不躁,专注细致。
果然,这一次,她成功了。
李然依惊喜得欢呼了出来。
又发现其它桌的男女都回过头来看她,她便又埋首沉静下去。
她悄么么地对叶焕道:“我成功了。”
那表情就像是小孩子做成了某项自己觉得惊天动地的大事一般,满脸写着,我厉害吧,快夸我快夸我。
叶焕望之一笑,也小声地回:“殿下果然厉害。”
李然依洋洋得意地抿唇摇了摇头,继续下去。
而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后面的过程就变得很顺利,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
李然依愈发的专注,叶焕望着她,久违地见到了她脸上没有被其它杂事烦扰的宁静,那般平和,那般恬静,在璀璨灯火地映照下,她专注的样子,竟那般让人觉得可爱。
“终于都穿完了!”李然依拍案感叹,她本想回头去看叶焕反应,却发现他目光凝滞地望着她。
虽只有一瞬,但还是没逃过她的眼睛。
叶焕回过神后立马:“殿下真厉害。”
李然依眼底却意蕴深长的:“驸马刚才在想什么?”
叶焕装无辜地否认:“啊?没,没想什么啊。”
李然依偷笑,她知道叶焕方才一直看着他,于是她又想起下午的事情:“那驸马今日又去帮洛州刺史做的什么?”
李然依是长公主,是君,叶焕与洛州刺史是臣,她这一问,可以说是夫妻之间的关切,也可以说是君臣之间询问。
而无论是哪一种,叶焕回得好像都有些随意,他拾起笑:“不过些许小事,算不得政要之事。”
李然依微微蹙眉,回望向他:“驸马这是不打算与本宫说了?”
叶焕唇角依旧带笑:“殿下想知道什么?”
“你……”
李然依语塞,她觉得她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叶焕还在装什么不懂呢!
而叶焕也不等她恼,拉起她的手腕,眉目温润,声音轻柔道:“殿下随我来。”
李然依被他拉起身,跟着他一路小跑往前,穿梭过人群。
叶焕似乎对洛州城的地形尤为熟悉,刚才也是有目的带着李然依往一处引。
穿街转巷,叶焕带着李然依停在了洛州城中的一处湖畔旁。
李然依微微弯了腰,还没来得及喘匀气,就听叶焕兴声道:“殿下觉得此处风景如何?”
湖面波光粼粼,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轻轻荡漾着微波。沿岸铺上了一排莲花灯,灯火点缀着湖畔的建筑,投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湖面上,如梦如幻。
微风拂过,带来了盛夏时分的清凉,不同于刚才街道上的喧哗,突然的宁静,让人一阵心旷神怡。
而夜风虽凉,但灯火却是温馨明亮,李然依静静地站在湖畔,微微有些恍然。
她没有回答叶焕的话,反问道:“这些都是你准备的?”
叶焕莞尔,再度牵起她的手腕:“殿下请随臣移步。”
叶焕这次带着她缓步往前,走进了一座水榭亭。
亭内各角都挂上了灯笼,中间前后分别摆着一个小方桌和一个圆桌。
圆桌上摆的都是些吃食,糕点、蜜饯还有清酒。
而更靠外的方桌上就只摆了一个木盒,以及笔墨纸砚。
李然依走进去,将里面的布置都看了一遍,她有些惊喜又有些奇怪地问:“这是?”
叶焕也走进来,到她身边,视线落在她双眸,从未有过偏离:“七夕节不仅是女郎向织女娘娘乞巧能够有聪慧心灵和灵巧双手的日子,还是……”
叶焕突然噎住,李然依便问:“还是什么?”
叶焕眼不错珠地望着她:“还是……年轻女郎祈求美满姻缘的日子。”
李然依煞地红脸,转过头去:“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叶焕视线依旧停留在她身上:“所以这个盒子是用来向织女娘娘祈福的。有情的女郎和郎君将自己的生辰八字写下,共放于盒内,然后再对织女牛郎星跪拜。”
李然依:“哦……这些都是小情人才干的。”
湖上星星的光影微闪,微风如低语拂过二人耳畔。
叶焕站在李然依身后,声音轻柔但却坚定:“臣想说的是,殿下愿与臣一起,写生辰八字,拜织女牛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