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离开的时候只有空去韩生家中看过一眼,但是韩生家中破烂不堪,勉强能从屋内的情景看出他们走的很是急促。”

    “唉!望他能够平安归来。”刘永秀叹息,经此一事他那浮躁的心终于是平静了。

    刘永秀提议:“如今我就住在夫子隔壁,你们不如也在此扎营,大家靠的近也好互相照应?”

    “可以。”

    同意后,许墨这才同家人介绍道:“奶奶这位是我在书院认识的另一位学友,他名刘永秀、字瀚楽,也是一名童生。”

    “嘿嘿,学习不好,还请多多见谅。”刘永秀笑笑的拱手相让。

    “哪里哪里,书也不是那么好读的。”许氏含蓄的接了句话,转而难为情的看了看周围,见周围空地尚可道:“天色也不早了,还是赶紧收拾起来,好有落脚之处。”

    许墨也点点头,他对刘永秀道:“刘生等下有空再聊,我们先整理好住处。”

    “嗯,赶紧忙吧,你记得等下那边人少了就过去排队,一人一碗药汤,不领守城卫就会过来拖你离开城墙下。”他指着在城墙上那一排看守人员。

    “好。谢谢。”许墨拱手道谢。

    刘永秀离开回到自己的小棚子,就拿出包了许多天的黑馒头递给幺妹:“幺妹快吃,等十天后我们进了雁明,我就给你买肉包子来吃。”

    “嗯。”常幺妹头低的狠狠地,靠在刘永秀怀中用力的咀嚼着这能磕掉牙齿的馍。

    听了半天也没听到吞咽声,刘永秀自责道:“是不是太硬了,我去取药汤来,你在这里等我。”

    “好。”

    刘永秀将手里的黑馍强行吃下去,拿着个碗就去排队取药汤。

    这里的药汤都是要本人取,取的同时还有大夫在旁边重新检查流民的身体。

    最简单的检查就是放血。

    红色的血鲜艳夺目,就是身体正常,每天只需要喝一碗就行。

    血要是有些发黑,那就要每天喝两碗,要是在更黑的,守城卫就直接会把人拖走杀了。

    为什么一直说是拖去杀了?

    因为一开始守城卫就是直接当面杀的,后面雁明县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才装成拖下去,欺骗后面的人只是带去别的地方治病。

    “奶奶,这是不是有点小了?”许墨看着还没他肩膀高的小棚子。

    他们的布都是些很大块的麻布,因为棚子不高,导致布在地上落着。

    “是有些小,不过等下再搭俩,每个都这样。”

    见许氏一定要这样,许墨便没在说话,他只默默地去继续搭下一个。

    没有棍子,大家都是想尽办法用石头,或者土堆砌成个半人的高度,能躲进去都不错了。

    等搭建的差不多了,于淑和许雅各端着碗汤药回来,她们的后面则是小许氏和许老爹。

    许老爹虽然腿断了,但靠着人和自己做的拐棍,加上他瘦柴如骨的身体,勉强能站起来走动几步。

    在说走不动还有小许氏背着他。

    走到棚子前,小许氏轻轻地把许老爹放到地上,这才松口气。

    “墨儿,你和奶奶你们也去排队吧。”

    “好。”许墨点点头,将手里的长剑递给于淑。

    临走前他看了一圈的人,见那些人很识相的回到自己的棚子里,许墨依旧没有很放心。

    城墙下的人很多,从他们刚到这里,背着的东西就被周围的人犹如恶狼一样盯着。

    甚至许墨拿出长剑,也不过起到震慑作用。

    可想让这群饿疯了的人退却几乎没有可能。

    许墨本来要抱许盼盼,却被许氏抢了先:“哪有男子抱孩子的,你在前面走就行。”

    被拒绝,许墨没说什么。

    走到已经快没有人的队伍中,许墨见前面所有人都在领药汤前被割一刀,然后周围人都紧张的看着流出来的血色。

    “你已经喝了一天,身体好的差不多了,明天之后每天只用领一碗。”

    “好好好,谢谢大人为民造福!”

    男人没接话,盛一碗药汤递给眼前人:“给你,下一个!”

    第二个放的血有些发黑,登记的文人看着册子上原本记录着即将恢复,皱眉道:“今天喝了几碗?”

    “这……这是第一碗。”

    文人瞬间勃然大怒:“早上为什么不喝!”

    衣衫褴褛的老人立马跪下磕头道歉:“大人!大人我错了!对不起!”

    “你!你起来!你昨天明明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可结果你今天又加重了!”文人十分的生气。

    对于这些不在乎自己命的人他实在没有好脸色。

    “我太饿了大人,早上饿的起不来,才没喝药汤的。”

    老人的解释在文人面前显得极为苍白无力。

    文人冷漠道:“如果你不想活,就让守城卫带你下去,别在这里浪费汤药,多一碗汤药多一条命可以活。”

    他刚说完,站在一旁的守城卫不等老人说话,就两人往远处拖去。

    惊慌失措的老人再也忍不住的崩溃大哭:“你们只给药汤喝!可是我们在这里一直待着根本没饭吃!我本来还有几块饼!也被人夜里偷走了!守城的人明明看到了也不管!”

    “我一个老人,该怎么活??我就该死!我就该死啊!”

    坐着的文人不为所动,继续喊:“下一个!”

    很快就到了许墨。

    文人看着许墨的衣着打扮,难得的夸奖了句:“知道带面巾很聪明,但记得不要拿下来,也不要聚众交流。”

    “好的。”

    登记过没?”

    “没有。”

    “一行几人?名字?关系?”

    “三人,许墨、许盼盼、刘惠、奶孙关系。”

    “验血。”

    许墨伸出手,等待的小刀直接割在拇指上,鲜艳夺目的血缓缓流出。

    坐着的大夫睁大眼睛:“路上吃了什么?来雁明走的那条路?”

    “吃的死动物肉,从东方直走穿越森林和荒野过来。”

    文人等级的手顿了顿,将册子往前面翻几页,指着上面的名字道:“这几人也是你的家人?”

    许墨看着于淑、许雅等几人名字,有血液颜色正常以及后面记录的来路等等,他点点头。

    “难怪。”

    大夫没管低头呢喃的文人,对着许墨道:“每天晚上喝一次就行,七天都保持血液颜色即可进雁明县。”

    “好。”

    后面跟着的林氏和许盼盼同样血色鲜艳,这显现她们的身体同样毫无问题。

    药汤到手,也没有人管你喝不喝,反正第二天检验身体有不行的地方,就直接拖下去。

    没有人会拒绝免费的药汤,所以城墙下的人每天都会准时喝汤药。

    至于会不会有人家里家人病太重,然后偷偷隐瞒下去?

    根本不要想,你隐瞒不住的。

    守城卫会随时检查棚子,脸色不正常的、咳嗽不停的、全家人都会拖走。

    周围帮助隐瞒的,同样拖走。

    过于雷霆的手段,使得整个城墙下被管控的十分稳定。

    喝完药汤,天色也不早了。

    许墨让全家人先睡,自己则坐在暗夜里守夜。

    与他同样选择的有很多家,他们带着的东西虽然不是多贵重,但也不能任人偷抢。

    可惜此处无树,不然还能燃个火堆照照亮。

    “许生?还在守夜?”

    清亮的声音从后方传来,许墨回头道:“刘生。”

    “唉许墨,你们怎么过来的,我记得你说府试结果出来才离开绥阳县。”没睡着的刘永秀也坐在棚子口说着。

    他们搭建的棚子形成个圈,也就几步距离,许墨借着朦胧月色,稍稍将人看个轮廓:“我从八月十五开始走,不知今日是?”

    “现在都九月初了,你也走了半个月,我记得从绥阳县到雁明靠走得快把月,你这拖家带口的还能这么快,真行。”

    原来已经九月了,许墨惊讶了一下,听着刘永秀的话失笑道:“路上遇到一群好人,将带的粮食分了许多与他们,他们便好心背着家父和俩妹妹走了很久,也是靠他们我们才能这么快。”

    “不然还不知道要走到猴年马月。”

    刘永秀:“那确实运气好。”

    父母皆因为流民而彻底走散,现在行踪不知道在何处。

    现在他之所以待在雁明县,不过是父亲提前说过走散了也必须去雁明,只要大家都进雁明,就肯定还会见到。

    “你怎么有个长剑?我之前在书院没见你带过。”刘永秀睡不着,又凑巧遇到许墨,可算是能和人唠叨唠叨了。

    “友人相赠。”

    “挺好的,手中有剑,总好过手中无剑,如果有人或偷或抢你的东西可以直接杀死,雁明的守城卫不会管的。”

    许墨知道,如果守城卫要管,早就在看到他拿长剑的时候就强行收走了。

    “我是在八月就离开的,结果路上还是出了事,我父母全和我走散了,我爹让我来雁明县,说他会来找我的。”

    “他就是骗我。”刘永秀的声音带着点哽咽。

    “伯父伯母吉人自有天相,他们一定会来找你的。”

    “你就哄我吧!现在世道这么乱。”

    “言之不尽,上天自留有余地。”

    “……好,借你吉言。”

    刘永秀又坐了会儿,实在撑不住就睡下了。

    看着月亮的轨迹,许墨确定此刻已经是卯时一刻。

    许墨起身把许氏和于淑叫醒。

    “几时了?”许氏茫然的搓搓脸。

    “卯时了。”

    许墨没有急着去睡,等了一会儿两人都清醒了,才道:“奶奶你拿菜刀更熟练,长剑就给淑妹拿着。”

    “可以。”许氏直接从自己的包裹中拿出菜刀坐在地上,又拿出磨刀石,就开始磨起来。

    这个刀是厚刃的,平常砍骨头虽然不多,却不复曾经锋锐。

    许氏趁着现在有时间就给磨锋利点。

    两人坐着开始守夜,许氏怕那群人见家中男丁睡觉就冲上来抢劫,所以一直在盯着他们。

    于淑则在把长剑拿到手就整个人僵硬起来。

    同样的她也担心被看出不会用长剑,到手就有意无意的学习许墨的拿剑姿势。

    幸运的是那些人盯得累了,也都成片的躺下睡去。

    天还未亮,周围就吵了起来。

    “大家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啊!”

    “这个人年纪轻轻的,好的不学学坏的!居然偷我家东西!”

    “我没有,你松开我!”

    “你没有?我都看到你偷摸我家的包袱了!”

    “你快把我的黑馍还给你!那可是我们一家人的命啊!”男人抓着少年的腿,在地上撒泼打滚。

    少年一身青衣,被黑如煤炭的野男人抱着大腿,见衣服又脏了,整个人怒火中烧:“不要脸的老妇人!别说我偷你的黑馍了,小爷我从小到大就没见过黑馍什么样子!”

    “你!你!”青年男人被过于奢华的小少爷口中的话噎住。

    “那就是白馍!反正你把馍还给我!不然你别想走!”

    “滚!三福,杀了他!”少年耐心告竭,直接让赶来的护卫杀死挡路的男人。

    短剑急出,直取此人命门!

    许是因为没有吃的,此人伤口鲜血才流下来一点,就命丧黄泉了。

    这样的事情并未引起周围围观群众的恐慌,甚至是反响让他们更加兴奋的欢呼声。

    等不及的人直接去摸尸,看男人身上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还有人则去抢男人的棚子,疯狂的翻找里面吃的或者别的值钱东西。

    一晃七天就过去了。

    许墨告别老夫子和刘永秀,一家人就跟着守城卫进入了雁明县。

    同他们一起的还有一大批近千人同样进入雁明县。

    站在所有人前面的守城卫朗声道:“其一、所有人进入县内后有固定的房子住,房子可以住七天,同时每天还会有衙役去挨家挨户的检查身体,所有人一定要在辰时前等衙役到。”

    “其二、所有人七天内不可以离开街道外,只能在圈起来的地方走动,七天后检查身体依旧没有问题,那么你们就彻底可以进入雁明了!”

    “其三、和看守的衙役起争执者,杀无赦!”

    “其四、有人到处闹事,举报者可得十文。”

    “其五、每天巳时和酉时会有卖饭的去街道上,一碗饭一文钱。”

    “其六、街道内有十处水井,可用来洗衣做饭。”

    “其七、房间内必须保持干净整洁。”

    “其八、房子里的物品除了柴火外,别的不能缺少任何一件。”

    “其九、你们在街道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你们是以良民还是奴隶的身份进入雁明县,切记,必须遵守以上条件,不然后果自负。”守城卫幸灾乐祸的看着众人。

    他可一点也不想要这些流民进入他们的雁明,雁明的百姓和善,而外来的流民野蛮成性。

    站在他旁边的另一个守城卫冷冰冰的眼神扫过前面的人:“听见没有!”

    县令大人心善,非要接纳这些流民,那他们这些做手下的,就要好好挑选。

    许墨看着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个人不会违背自己任何一句话。

    “好了,跟着我走吧。”

    所有人根据家庭人数,早在前一天就分好了房子。

    许墨拿到的是兰花巷一百五十二号。

    “这个房子挺好的。”许氏深深地叹息一声:“可惜不能一直住,也不知道到时候真进了雁明会怎么样?”

    望城不断发展壮大她有做设想,可变化如此之大,一时间脑子让无法她改变自己曾经的回忆。

    许墨安慰道:“走一步看一步,咱们还有银子傍身。”

    “是啊,娘你就不要太操心了,一切有我们呢。”小许氏也跟着打消许氏多余的念头。

    对她来说只要人活着手艺在,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我们的粮食也快吃完了。”爱操心的许氏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被说服的。

    于淑:“……”

    她侧头看向满脸无奈的许墨,有些失笑。

    奶奶有时候真的很固执呢。

    一家人一路上各种奔波不断现在终于有了个安全的住处,还有干净的床和被子,所有人趁着天色尚早,一个接一个的认真用井中不冷不热的水洗洗全身,就躺下睡去。

    一觉睡到第二天,许家人这才接二连三的醒来,看着干净的房顶,听着门外巨大的“砰砰砰”声。

    “赶紧起来!衙役来了。”

    收拾的最快的于淑先去打开了大门,她抬头就看到高大黑壮的衙役眼神冰冷的盯着自己。

    “麻烦大人久等了,您快请进。”于淑没有惧怕对方的眼神,只是笑笑的侧开身子请人入内。

    冷面衙役拒绝:“不用,把所有人叫出来,然后验血。”

    “好好好。”于淑转身回去叫家中所有人,又帮着给许雅穿衣服。

    “手伸出来。”

    刀片轻轻划下去,每个人的血都艳红,确认没有得黑死病后登记完毕,冷面衙役就离开了许家继续走向下一家。

    因为现在有了房子住,所有人就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做事。

    于淑进入厨房,面对现在家里仅有的瘦肉,她依旧不畏艰难开始准备今日的吃食。

    现在不缺水不缺柴,她可以将烤肉切切放进锅里煮肉汤,就是可惜这周围没有野菜。

    不然她还能炒个野菜,或煮野菜汤。

    “吃饭了。”于淑喊了一声,就开始拿碗盛饭,慢慢端到外面的桌子上。

    “哇塞!好香啊!”

    “嫂嫂好厉害!”

    许盼盼和许雅两个捧场崽最快坐到椅子上,看着色香俱全的肉汤在旁边夸赞。

    全家人终于又聚在饭桌上,许氏看着安然无恙的每个人,心里那叫一个舒畅。

    现在黑死病也过去了,她们也到了更繁华的雁明县,以后的日子也只会越过越好的。

    “奶奶,这是三十一两,给你收着。”许墨将提前准备好的银子递给许氏。

    许氏赶紧避开目光低垂,满脸的沮丧和懊悔,她深吸一口气道:“墨儿,这个钱你收好,淑妹和雅雅的钱都已经交给了奶奶,奶奶不差钱,而且刚到雁明奶奶也人生地不熟。”她顿半晌,终究还是狠心的说出来:“你现在长大了,书院的事可以自己去寻找,奶奶已经给不了你帮助了。”

    许氏说到这里十分难过,她本来给许墨在绥阳县选的宜昌书院是县内最好的,那里甚至可以一直教到墨儿成为秀才。

    结果今年就出了这种事,不过命在就行,书院还是可以在找的。

    可惜这次她没法在给予许墨太多的帮助了,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将银子给到许墨手里,然后陪着对方一起去寻找书院。

    “奶奶别担心,我可以的。”自己找学校这种事,许墨已经做过很多次了,他一点也不担心。

    许氏看他一脸平淡,自己倒是开始纠结了:“奶奶和你娘到时候陪你去。”

    “嗯嗯,我知道的,吃饭吧等下凉了就不好吃了。”许墨说完,就端起滚烫的碗吹了吹,小心的喝起来。

    见许墨已经开吃,许氏也就放下片刻的纠结。

    吃完饭,许氏跟着一起收拾碗筷,拿到厨房里,她问道:“淑妹,我们的烤肉还能吃几顿?”

    于淑想了想:“大概两顿。”

    “能撑到这个时候也很不错了。”许氏一开始也是准备了很多的肉,再加上那群娃子走的时候也给她们留了许多肉,但吃这么多些天,能撑到进雁明已经非常不错。

章节目录

带着考神系统在古代考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婳子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婳子情并收藏带着考神系统在古代考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