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先生”
阴暗的牢房里,身穿囚服的犯人披头散发的蹲在角落,周围一片漆黑,根本不知道今夕何年。
他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直到外面走来一位官差,对方手里拿着皮鞭,沉重的脚步发出砰砰砰的脚步声。
直到到了犯人的面前,官差不耐烦的道:“也不知道杨大人怎么想到的新刑具,就用你来试试吧。”
侧边的小衙役听到这话,赶紧上去把门打开,上前抓着犯人的肩膀就朝外走,到门口的时候。
“给我吧,你看好这些犯人,做的好自有你的好处。”官差脸上带着淡淡的笑。
“行,您在一个时辰内送回来就行。”他说这话时正在低头锁木栏杆的大门,结果一抬头,刚才的两人已经只剩下一个背影。
两人走到封闭的处刑室,官差靠近犯人就开始面露嫌弃,但他没有说出来,而是一遍动手将人绑在椅子上,一边道:“杨大人说你说的那人不足为惧,他会帮你清除一切障碍。同样的,你必须做好杨大人交给你的事情,明白了?”
犯人麻木的点头:“我已经在找了,但是还没找到。”
“不急。杨大人说过时机未到,你只需要切记大人的指示即可。”最后一个铁链铐紧,犯人的身子瞬间紧绷起来,他害怕的左摇右晃:“大人,大人我已经在找了,但是他们藏的太深,我……我……”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声嘶力竭的哀嚎充斥着整个地牢,所有听到声音的“罪人”都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生怕下一个就是他们。
……
今日正月初五。
于淑就要今日继续上工了,她将自己准备已久的墨色衣衫放在床边道:“昨日晚终于将最后几针赶上,你试试看小不小?”
“好。”许墨起身,换上衣衫。
“不错。”于淑由衷的夸奖。
她做长工赚的钱奶奶没要,全都存在自己手里。
可平日里她又不买东西,吃饭不是家里就是客栈,住也有地方住,她手上这钱存到现在,都有近二两了。
吃完早饭,许墨送于淑到了客栈,这才又回到家中,他拿出年前提前在藏书阁借阅的书籍便开始学习起来。
随后又趁着闲暇的时间教导两个妹妹。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要开学的前一天。
往常一早就起来的从不拖沓的于淑,今天在床上磨磨蹭蹭,起床了在家里磨磨蹭蹭。
许墨看出怪异之处道:“淑妹,是客栈发生什么了吗?”
被问着,于淑这才开口将事情说出来:“只是那个男的,昨天突然去客栈闹事,害的客人都走了,虽然掌柜的没说什么,但我心里过意不去。”她忧愁着,总觉得对不起方掌柜。
许墨听到这,神色带着冷意:“我今天和你一起过去。”
“别担心。”他上前将发愁的人环住轻轻拍拍对方的后背,像是在哄小孩似的。
有了夫君撑腰,于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她脸上重新带上了明媚的笑容,赶紧将自己收拾好,和许墨一起出了门。
许墨带了几本书,打算在等人的时候看看,谁成想他们刚走到客栈门口,就见客栈门口围了一大群人。
而客栈往常会打开的大门此刻紧闭着。
那群人将门敲的砰砰作响,甚至还有人想要破门硬闯。
于淑看的心惊肉跳,她赶紧冲上去:“你们是干什么的!要是闹事就赶紧离开,不然我可要报官了!”
可惜这群人听到报官没有害怕,反倒是将门拍的更激烈了。
直到人群中有一个人开口:“那个女的好像就是那人?”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瞬间转头看向站在后面的于淑。
许墨见到这一幕,不自觉的用上了轻功。瞬间就到于淑身旁,他走到于淑身前道:“你们听到了什么话?还是收的谁的钱,故意来这里闹事?”
“嘿!我们可不是那种人,我们是听到这女的是个拐子又水性杨花,这才来客栈让掌柜的将人辞去。”
“我们都是经常在客栈吃饭的老熟人了,我平日里就见她一脸勾人样……”这人话还没说完,就飞了出去。
许墨缓缓收回自己的腿,将视线转向剩下的一伙人:“我不知道你们听到了哪些流言蜚语,但你们要是再继续闹下去,我今天是不会停手得。”
“你……你这是,你杀人是要坐牢的!”
“是吗?可我又没杀人。”许墨唇角勾着淡淡的冷笑,将那群文盲吓得不轻。
他看过吕国的法律,可以说是漏洞百出,打人不违法,传谣言不违法,故意伤害人不违法,只有杀人违法。
“究竟是谁在乱传谣言?是谁和你们说后,让你们来这边闹事?”
“我是听邻居说的。”
“我是听说书的说的。”
“我是听亲人说的。”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抢着解释,抄的许墨眉头紧锁:“安静。”
现场瞬间寂静无声,这时闹事的人见两米外的那家伙终于爬起来,结果却张张嘴却口吐鲜血。
这样惊恐的一幕将人群中本就不多的士气彻底打散,他们如洪水一般来,却比潮水退潮时还快的散去。
与此同时,客栈紧闭着的大门缓缓打开。
方掌柜探头探脑,终于确定什么事都没后,这才松口气。
他见到不远处的夫妻俩,笑了笑,把门彻底打开:“许公子,还好有你,不然我可不知道怎么办啊。”
许墨摇摇头,那群人离开后,他就猜到了大部分的源头和情况:“本就是我们招惹来的人,倒是拖累方掌柜你。”
方掌柜面上笑笑的说着不碍事,但他自己知道,他心里还是很愁的。
他也只是干个小本生意,背后没有靠山,能在这么好的地段开客栈还是因为这个客栈是他父亲传给他的。
近百年老店,这要是在他手上被搞砸了……
“淑妹,你先进去吧,我今日有约,是书院里的同窗,应该要晚上才回去。”
“好,路上注意安全。”
离开后,许墨直接朝着刚才那群人离开的方向走去,墙角处或者路中间留下的点点血迹成为了他的方向标。
终于在走到了一个巷子口,许墨脚步未停直接走了进去。
越是深入巷子,就能闻到更加刺鼻的臭味。
黑漆漆的巷子走了一盏茶的时间,终于走到了尽头。
许墨看着高耸的墙壁上露出来的仅能通过一人的口子,他顿时意识到这是条什么路了。
古代的城池基本建的都有五米以上,如果遇上战争亦或者天灾只用大门和侧门必然是不行的,所以城内设有部分特殊的逃生通道。
而现在这些特殊的逃生通道,却被部分人用来避开城门口巡逻森严的守城卫。
他原路返回,再次看着繁华的雁明。
刚才那些人说话都不明不白的,现在他只能根据细节来搜查出造谣者。
其中就有古代的特定八卦之地“说书的,茶馆。”
许墨询问了一下过路人,就根据对方的提示,找到了这家经常说家里家外的茶馆。
他走进去便看到满屋子的中老年人,稳健得脚步凌乱一下,就瞬间恢复如初。
许墨找了个没有人的地方坐着,侧边的小二连忙询问:“客官来碗茶?咱这里有青芽茶、谈叹茶、满香茶等,您需要哪种?”
“青芽茶。”
说完,许墨就坐凳子上等台上的说书人开始他的演讲。
“咱们今日说说王三菖家的逗乐事。”
“辰时,早该起的王三家婆娘躺在床上和王三菖说:“当家的,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起来了吗?””
“王三菖说:“因为你是懒婆娘。””
台下一阵轰隆大笑。
许墨听着脸上懵逼,这简直是比冷笑话还冷。
后面“八卦”先生又说了好几家,听的腻味的客人们开始挑选。
许墨也是在这个间隙时,听到了隔壁桌子上讨论的话。
“我姐夫今天早上去了凌春楼,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听说来了个身材魁梧的男人,一拳有我头这么大,他直接用脚把人踹飞几十米!”
“天呐!!!”
“这得有城墙那么高大了吧!”
“听说江湖上有这种人哎,你姐夫遇到那人是不是江湖上的?那人有没有给你姐夫个什么神功宝录吗?”
“有嘛有嘛?”
一桌子人新奇且奇怪的言论将周围人的耳朵都吸引住了,于是许墨就听着越发奇怪的描述出现在人群中。
台上控场的说书先生见所有人都不再听他讲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重重的拍了拍板,抬高音量,试图把跑偏的所有人拉回来,却不起一点作用。
后面的掌柜的倒是稳健,他拿出纸笔记下客人们走神了多久,在说书先生的当天工钱上扣除这部分。
一分力,一分钱。
客人都拉不好,他可是不会多给一文的。
台上的说书先生自然也注意到了掌柜的行迹,狠狠地咬牙切齿,最终将最近最吸引人的一个八卦掏出来。
“新婚燕尔第二天便反对家中的指使,新进门的媳妇出门抛头露面做长工。”
他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直到外面走来一位官差,对方手里拿着皮鞭,沉重的脚步发出砰砰砰的脚步声。
直到到了犯人的面前,官差不耐烦的道:“也不知道杨大人怎么想到的新刑具,就用你来试试吧。”
侧边的小衙役听到这话,赶紧上去把门打开,上前抓着犯人的肩膀就朝外走,到门口的时候。
“给我吧,你看好这些犯人,做的好自有你的好处。”官差脸上带着淡淡的笑。
“行,您在一个时辰内送回来就行。”他说这话时正在低头锁木栏杆的大门,结果一抬头,刚才的两人已经只剩下一个背影。
两人走到封闭的处刑室,官差靠近犯人就开始面露嫌弃,但他没有说出来,而是一遍动手将人绑在椅子上,一边道:“杨大人说你说的那人不足为惧,他会帮你清除一切障碍。同样的,你必须做好杨大人交给你的事情,明白了?”
犯人麻木的点头:“我已经在找了,但是还没找到。”
“不急。杨大人说过时机未到,你只需要切记大人的指示即可。”最后一个铁链铐紧,犯人的身子瞬间紧绷起来,他害怕的左摇右晃:“大人,大人我已经在找了,但是他们藏的太深,我……我……”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声嘶力竭的哀嚎充斥着整个地牢,所有听到声音的“罪人”都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生怕下一个就是他们。
……
今日正月初五。
于淑就要今日继续上工了,她将自己准备已久的墨色衣衫放在床边道:“昨日晚终于将最后几针赶上,你试试看小不小?”
“好。”许墨起身,换上衣衫。
“不错。”于淑由衷的夸奖。
她做长工赚的钱奶奶没要,全都存在自己手里。
可平日里她又不买东西,吃饭不是家里就是客栈,住也有地方住,她手上这钱存到现在,都有近二两了。
吃完早饭,许墨送于淑到了客栈,这才又回到家中,他拿出年前提前在藏书阁借阅的书籍便开始学习起来。
随后又趁着闲暇的时间教导两个妹妹。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要开学的前一天。
往常一早就起来的从不拖沓的于淑,今天在床上磨磨蹭蹭,起床了在家里磨磨蹭蹭。
许墨看出怪异之处道:“淑妹,是客栈发生什么了吗?”
被问着,于淑这才开口将事情说出来:“只是那个男的,昨天突然去客栈闹事,害的客人都走了,虽然掌柜的没说什么,但我心里过意不去。”她忧愁着,总觉得对不起方掌柜。
许墨听到这,神色带着冷意:“我今天和你一起过去。”
“别担心。”他上前将发愁的人环住轻轻拍拍对方的后背,像是在哄小孩似的。
有了夫君撑腰,于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她脸上重新带上了明媚的笑容,赶紧将自己收拾好,和许墨一起出了门。
许墨带了几本书,打算在等人的时候看看,谁成想他们刚走到客栈门口,就见客栈门口围了一大群人。
而客栈往常会打开的大门此刻紧闭着。
那群人将门敲的砰砰作响,甚至还有人想要破门硬闯。
于淑看的心惊肉跳,她赶紧冲上去:“你们是干什么的!要是闹事就赶紧离开,不然我可要报官了!”
可惜这群人听到报官没有害怕,反倒是将门拍的更激烈了。
直到人群中有一个人开口:“那个女的好像就是那人?”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瞬间转头看向站在后面的于淑。
许墨见到这一幕,不自觉的用上了轻功。瞬间就到于淑身旁,他走到于淑身前道:“你们听到了什么话?还是收的谁的钱,故意来这里闹事?”
“嘿!我们可不是那种人,我们是听到这女的是个拐子又水性杨花,这才来客栈让掌柜的将人辞去。”
“我们都是经常在客栈吃饭的老熟人了,我平日里就见她一脸勾人样……”这人话还没说完,就飞了出去。
许墨缓缓收回自己的腿,将视线转向剩下的一伙人:“我不知道你们听到了哪些流言蜚语,但你们要是再继续闹下去,我今天是不会停手得。”
“你……你这是,你杀人是要坐牢的!”
“是吗?可我又没杀人。”许墨唇角勾着淡淡的冷笑,将那群文盲吓得不轻。
他看过吕国的法律,可以说是漏洞百出,打人不违法,传谣言不违法,故意伤害人不违法,只有杀人违法。
“究竟是谁在乱传谣言?是谁和你们说后,让你们来这边闹事?”
“我是听邻居说的。”
“我是听说书的说的。”
“我是听亲人说的。”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抢着解释,抄的许墨眉头紧锁:“安静。”
现场瞬间寂静无声,这时闹事的人见两米外的那家伙终于爬起来,结果却张张嘴却口吐鲜血。
这样惊恐的一幕将人群中本就不多的士气彻底打散,他们如洪水一般来,却比潮水退潮时还快的散去。
与此同时,客栈紧闭着的大门缓缓打开。
方掌柜探头探脑,终于确定什么事都没后,这才松口气。
他见到不远处的夫妻俩,笑了笑,把门彻底打开:“许公子,还好有你,不然我可不知道怎么办啊。”
许墨摇摇头,那群人离开后,他就猜到了大部分的源头和情况:“本就是我们招惹来的人,倒是拖累方掌柜你。”
方掌柜面上笑笑的说着不碍事,但他自己知道,他心里还是很愁的。
他也只是干个小本生意,背后没有靠山,能在这么好的地段开客栈还是因为这个客栈是他父亲传给他的。
近百年老店,这要是在他手上被搞砸了……
“淑妹,你先进去吧,我今日有约,是书院里的同窗,应该要晚上才回去。”
“好,路上注意安全。”
离开后,许墨直接朝着刚才那群人离开的方向走去,墙角处或者路中间留下的点点血迹成为了他的方向标。
终于在走到了一个巷子口,许墨脚步未停直接走了进去。
越是深入巷子,就能闻到更加刺鼻的臭味。
黑漆漆的巷子走了一盏茶的时间,终于走到了尽头。
许墨看着高耸的墙壁上露出来的仅能通过一人的口子,他顿时意识到这是条什么路了。
古代的城池基本建的都有五米以上,如果遇上战争亦或者天灾只用大门和侧门必然是不行的,所以城内设有部分特殊的逃生通道。
而现在这些特殊的逃生通道,却被部分人用来避开城门口巡逻森严的守城卫。
他原路返回,再次看着繁华的雁明。
刚才那些人说话都不明不白的,现在他只能根据细节来搜查出造谣者。
其中就有古代的特定八卦之地“说书的,茶馆。”
许墨询问了一下过路人,就根据对方的提示,找到了这家经常说家里家外的茶馆。
他走进去便看到满屋子的中老年人,稳健得脚步凌乱一下,就瞬间恢复如初。
许墨找了个没有人的地方坐着,侧边的小二连忙询问:“客官来碗茶?咱这里有青芽茶、谈叹茶、满香茶等,您需要哪种?”
“青芽茶。”
说完,许墨就坐凳子上等台上的说书人开始他的演讲。
“咱们今日说说王三菖家的逗乐事。”
“辰时,早该起的王三家婆娘躺在床上和王三菖说:“当家的,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起来了吗?””
“王三菖说:“因为你是懒婆娘。””
台下一阵轰隆大笑。
许墨听着脸上懵逼,这简直是比冷笑话还冷。
后面“八卦”先生又说了好几家,听的腻味的客人们开始挑选。
许墨也是在这个间隙时,听到了隔壁桌子上讨论的话。
“我姐夫今天早上去了凌春楼,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听说来了个身材魁梧的男人,一拳有我头这么大,他直接用脚把人踹飞几十米!”
“天呐!!!”
“这得有城墙那么高大了吧!”
“听说江湖上有这种人哎,你姐夫遇到那人是不是江湖上的?那人有没有给你姐夫个什么神功宝录吗?”
“有嘛有嘛?”
一桌子人新奇且奇怪的言论将周围人的耳朵都吸引住了,于是许墨就听着越发奇怪的描述出现在人群中。
台上控场的说书先生见所有人都不再听他讲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重重的拍了拍板,抬高音量,试图把跑偏的所有人拉回来,却不起一点作用。
后面的掌柜的倒是稳健,他拿出纸笔记下客人们走神了多久,在说书先生的当天工钱上扣除这部分。
一分力,一分钱。
客人都拉不好,他可是不会多给一文的。
台上的说书先生自然也注意到了掌柜的行迹,狠狠地咬牙切齿,最终将最近最吸引人的一个八卦掏出来。
“新婚燕尔第二天便反对家中的指使,新进门的媳妇出门抛头露面做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