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山民众一开始对新县令期望极高,可日子逐渐平静,也没有见新官雷厉风行地做什么大事,倒是整日里戴着草帽往田地里钻,不知在忙些什么。
梅成跟着去了两次,见她只是在捣鼓花花草草,后续也没了兴趣。只坐在县衙里自我怀疑:这小子真能成大事吗?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相信他?
直到有一天,安蕴秀握着一把绿叶兴冲冲地跑到他跟前。
梅成听她絮叨半天,又垂头看看那把叶子,有些明了:“你想发动百姓种这个?”
“不是种,是摘。”安蕴秀纠正道,“今年已经错过播种时节,下半年注定没什么收成。想要筹足过冬的粮食,只能另想旁的办法。”
“而且下半年这么长的时间,大家不能什么都不干,惰性是会传染的。所以接下来,必须要劳作。”
梅成听了半晌,他之于这些事并不敏锐,以往即便察觉了也不以为意,如今倒是有些认同了。
“那你打算怎么做?”
安蕴秀晃了晃手中的绿叶:“简单来说,就是发展商业。”
“我看过了,奉山县这地理是劣势也是优势,有大江有渡口,水路交通可以的;下游是青州德州,北边还有大渊,市场也够广阔,发展商业再合适不过了。若真能发展起来,赚的银两足以抵扣税收顾住温饱。”
“唯一要费心思的就是卖什么了。”安蕴秀举起手中的绿叶,奉山县的物产也不丰饶,她走了许久的路,遍寻山野,终于发现了一片野茶树。
那片野茶树长得格外好,她当时用地衣植物粗略制作了石蕊溶液,约莫测出那是一片适合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
“西边山坡有一片野茶树,品质很好。只不过长得稀疏料峭,不易采摘,采茶炒茶估计要费去不少人力。我们今年下半年的任务,就是把茶叶卖出去。”
打定主意,安蕴秀详细地写了十几页计划书,随即马不停蹄地下基层,接见了奉山县林林总总二十几位乡长里正。
梅成想不出这些法子,可若是法子摆在眼前,还是能窥见几分希望的。此刻他佩刀守在门前,稍稍偏头,就能看到简陋的室内安蕴秀从容自信的面容,以及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商讨的老乡长。
“大人。”一老乡长上前迟疑道,“这野茶树,荒地里的粗野俗物,不是贵重东西,真的会有人来买吗?”
“再贵重的茶叶也是土地里长出来的,这野茶树多年来天生地养,很是难寻。我已找人验过,是旁的名茶所没有的风味。”安蕴秀解释道,“物以稀为贵,若真能推出,不愁卖不出去。”
老者下意识点头,又似乎还没完全放下担忧:“可光凭这些茶叶,似乎也不能长久顾全……”
“正是!老先生果然慧眼如炬!”
安蕴秀满脸诚挚一阵夸赞,听得老乡长脸皮发热,刚要推辞两句,便听安蕴秀顺势说道:“所以,我打算另谋作物。”
任何时候,单一经济都是不可靠的。种庄稼会遇到收成不好的时节,没经过人工培育的野茶树更不牢靠,还是得多多发掘一些其他的物产,丰富商品种类以防万一。
况且,今年是错过了播种时节才不得不这样做,来年春耕还是要把握住的,对于今年零星几个按时农耕的乡镇也得安抚住。
安蕴秀将这些计划细细说与他们听。
“今年按时农耕的乡镇,做得很好,坚持下去就是了,匪徒赋税这些事我会着力解决;今年未有耕作的乡镇也不必担忧,我们另有出路。”
“生长茶树的那片山坡离李家村近,便由李家村负责统筹采摘。如何炒制晾晒成茶,则要请各位乡长伸以援手举荐人才。”
“其余的村子负责采种旁的作物,离江近的往江里找找,离山近就往山里看看。待年末,所得钱财抵税盈余后会尽数分到每个村子,积极踊跃的人家每户会有五升米的嘉奖,更能获得‘奉山英杰’的荣誉。”
“得此荣誉者能在村务、甚至县内事务中享有优先特权。”
“……”众乡长眉目以示,隐隐有些心动。
于古人而言,荣誉头衔的诱惑属实不算小。正当有人想要站出来答应时,先前的老乡长拦住了他,皱着眉提了个关键问题:“大人,卖茶的银两真能抵赋税吗?”
这话一出,心情激荡的众人也略有迟疑。
现下赋税还是征收米粮,有银两确实有机会买来米粮,可若是买不到,银两真能抵税粮吗?
安蕴秀轻笑一声,坚定道:“能。”
“你们尽可放心,只要将茶叶卖出去,后续之事绝不劳烦各位。若是在征粮或征银上有什么变故,上头问责,我会一力承担。”
她如此答,不仅是为了扫除这些人的后顾之忧,更因为统一征银本就是大势所趋。京城中,江抒怀和杨新觉已然有所行动,她相信他们,也愿意身体力行地推动此令落实一步。
老乡长终于松了口气,深深一拜:“既然如此,老汉愿意。”
“我也愿意!”“听大人的!”众人亦纷纷附和。
安蕴秀长舒了一口气,百废待兴之际,还是要有充足的理解和信任,才能拧成一股绳。
她后退几步,躬身道:“奉山县,有劳各位!”
门外的梅成收回目光,唇角微扬,愉悦地哼起了小曲儿。
给出利益许诺后,众人动作都很迅速,采茶的青壮队伍次日便出发了。安蕴秀因地制宜组织人力照看陡坡茶树,指挥修剪种植。奈何实践能力储备实在不够,她倍感遗憾,转而登门拜访一些老农。县官亲自拜访这事令劳作一辈子的农人很是紧张,可待听说了来意,又见她拿出以往农耕笔记时,亦感激涕零,毫不藏私地对一些耕作之法进行指点阐述。
书房内,劣质油灯忽明忽暗。安蕴秀凑近灯光,正看着自己来时路上讨教的农耕笔记,与老农指点的内容一一对比,誊抄到新的纸张上。
梅成闪身进来,提着一小包茶叶:“李老说先让你尝尝。”
野山茶树在荒野多年无人问津,安蕴秀其实没指望有多好喝,可待真正地尝过之后,她还是抿了抿唇,不动声色地将杯子放下了。
“尝尝?”她眼神戏谑,示意梅成道。
梅成狐疑地喝了一口。
“炒茶师傅倒真没有撒谎。”他咂咂嘴,“那家伙只是跟老师傅学过一阵儿,后来见炒茶在奉山没生意,就改行当了厨子,十多年没炒过了。当时他拍着胸脯说自己会炒,我还不信,没成想还真给他炒出来了。”
梅成又喝了一口,脸上带了些喜色:“他说他小时候学过,加点料会更好,这是加了糖吧?”
安蕴秀收回目光,脸上笑意淡了些。
她确实听说过,在炒茶时放入糖汁或是糯米糊,能减少酸涩更添风味。技艺精湛的炒茶师傅则花样更多,宿凌钟爱的梅山雪岭就兼顾茶香与冷冽梅香,连她这不怎么饮茶的人都难以忘怀。可放在十多年没炒过的人手上,毫无章法地添加并未扬长避短,反而形成了难以描述的怪异味道。
若站在这里的是杨新觉或者时元青,二人估计会瞬间尝出这个难喝的茶,然后get到她的意思,相视一笑调侃一二,再三言两语将偏了的话题拨正,顺便忽悠下一个人来尝尝。
可现在这里是梅成,他不知道好茶叶甚至寻常茶叶是怎么样的,只会因为这丝丝甜味,觉得这确实是能救奉山县于泥潭的珍宝。
安蕴秀并未多言,只道:“你若喜欢就都拿去喝了吧,另外告诉炒茶师傅,炒熟就行,不用加旁的东西。”
梅成顿了一下:“那还怎么保证旁的茶没有的风味?”
“这风味啊,就是——”安蕴秀拖长声音,思索了会儿才道,“皇帝的新装。”
她抬头看向梅成,解释道:“即是说,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即便这茶什么特点都没有,所有人也都会买账,并且一口咬定这就是独一无二的。”
面前之人笑意温和,语调也愈发认真,看得梅成莫名其妙,下意识就将眼神移到一边。觉得不自在,又不自觉地捧着杯子喝了两口:“反正我也不懂,那就按你说的去办呗。”
炒茶师傅效率很高,次日午后便送来了没有加糖的茶叶。安蕴秀尝了尝,又根据口味让炒茶师傅稍微进行改动,直到最后终于尝到了醇馥饱满的木质香,又混着挥之不去的泥土气息,她深吸一口气,赞道这回对味儿了。
对此梅成却很嫌恶:“树叶子混泥水儿有什么好喝的?”
安蕴秀正给炒好的五两茶叶打包,闻言耸耸肩:“这你就不懂了,这可是姜知府即将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
行商计划筹备至今,只差一个时机。她苦等许久,终于探得了索州知府寿辰将近的消息。州内知县大多会前去拜访会晤,安蕴秀也做好了准备乘上这股东风。
她捧起打包好的茶叶,做出打广告的腔调:“这也将是大晋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品牌营销。”
梅成跟着去了两次,见她只是在捣鼓花花草草,后续也没了兴趣。只坐在县衙里自我怀疑:这小子真能成大事吗?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相信他?
直到有一天,安蕴秀握着一把绿叶兴冲冲地跑到他跟前。
梅成听她絮叨半天,又垂头看看那把叶子,有些明了:“你想发动百姓种这个?”
“不是种,是摘。”安蕴秀纠正道,“今年已经错过播种时节,下半年注定没什么收成。想要筹足过冬的粮食,只能另想旁的办法。”
“而且下半年这么长的时间,大家不能什么都不干,惰性是会传染的。所以接下来,必须要劳作。”
梅成听了半晌,他之于这些事并不敏锐,以往即便察觉了也不以为意,如今倒是有些认同了。
“那你打算怎么做?”
安蕴秀晃了晃手中的绿叶:“简单来说,就是发展商业。”
“我看过了,奉山县这地理是劣势也是优势,有大江有渡口,水路交通可以的;下游是青州德州,北边还有大渊,市场也够广阔,发展商业再合适不过了。若真能发展起来,赚的银两足以抵扣税收顾住温饱。”
“唯一要费心思的就是卖什么了。”安蕴秀举起手中的绿叶,奉山县的物产也不丰饶,她走了许久的路,遍寻山野,终于发现了一片野茶树。
那片野茶树长得格外好,她当时用地衣植物粗略制作了石蕊溶液,约莫测出那是一片适合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
“西边山坡有一片野茶树,品质很好。只不过长得稀疏料峭,不易采摘,采茶炒茶估计要费去不少人力。我们今年下半年的任务,就是把茶叶卖出去。”
打定主意,安蕴秀详细地写了十几页计划书,随即马不停蹄地下基层,接见了奉山县林林总总二十几位乡长里正。
梅成想不出这些法子,可若是法子摆在眼前,还是能窥见几分希望的。此刻他佩刀守在门前,稍稍偏头,就能看到简陋的室内安蕴秀从容自信的面容,以及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商讨的老乡长。
“大人。”一老乡长上前迟疑道,“这野茶树,荒地里的粗野俗物,不是贵重东西,真的会有人来买吗?”
“再贵重的茶叶也是土地里长出来的,这野茶树多年来天生地养,很是难寻。我已找人验过,是旁的名茶所没有的风味。”安蕴秀解释道,“物以稀为贵,若真能推出,不愁卖不出去。”
老者下意识点头,又似乎还没完全放下担忧:“可光凭这些茶叶,似乎也不能长久顾全……”
“正是!老先生果然慧眼如炬!”
安蕴秀满脸诚挚一阵夸赞,听得老乡长脸皮发热,刚要推辞两句,便听安蕴秀顺势说道:“所以,我打算另谋作物。”
任何时候,单一经济都是不可靠的。种庄稼会遇到收成不好的时节,没经过人工培育的野茶树更不牢靠,还是得多多发掘一些其他的物产,丰富商品种类以防万一。
况且,今年是错过了播种时节才不得不这样做,来年春耕还是要把握住的,对于今年零星几个按时农耕的乡镇也得安抚住。
安蕴秀将这些计划细细说与他们听。
“今年按时农耕的乡镇,做得很好,坚持下去就是了,匪徒赋税这些事我会着力解决;今年未有耕作的乡镇也不必担忧,我们另有出路。”
“生长茶树的那片山坡离李家村近,便由李家村负责统筹采摘。如何炒制晾晒成茶,则要请各位乡长伸以援手举荐人才。”
“其余的村子负责采种旁的作物,离江近的往江里找找,离山近就往山里看看。待年末,所得钱财抵税盈余后会尽数分到每个村子,积极踊跃的人家每户会有五升米的嘉奖,更能获得‘奉山英杰’的荣誉。”
“得此荣誉者能在村务、甚至县内事务中享有优先特权。”
“……”众乡长眉目以示,隐隐有些心动。
于古人而言,荣誉头衔的诱惑属实不算小。正当有人想要站出来答应时,先前的老乡长拦住了他,皱着眉提了个关键问题:“大人,卖茶的银两真能抵赋税吗?”
这话一出,心情激荡的众人也略有迟疑。
现下赋税还是征收米粮,有银两确实有机会买来米粮,可若是买不到,银两真能抵税粮吗?
安蕴秀轻笑一声,坚定道:“能。”
“你们尽可放心,只要将茶叶卖出去,后续之事绝不劳烦各位。若是在征粮或征银上有什么变故,上头问责,我会一力承担。”
她如此答,不仅是为了扫除这些人的后顾之忧,更因为统一征银本就是大势所趋。京城中,江抒怀和杨新觉已然有所行动,她相信他们,也愿意身体力行地推动此令落实一步。
老乡长终于松了口气,深深一拜:“既然如此,老汉愿意。”
“我也愿意!”“听大人的!”众人亦纷纷附和。
安蕴秀长舒了一口气,百废待兴之际,还是要有充足的理解和信任,才能拧成一股绳。
她后退几步,躬身道:“奉山县,有劳各位!”
门外的梅成收回目光,唇角微扬,愉悦地哼起了小曲儿。
给出利益许诺后,众人动作都很迅速,采茶的青壮队伍次日便出发了。安蕴秀因地制宜组织人力照看陡坡茶树,指挥修剪种植。奈何实践能力储备实在不够,她倍感遗憾,转而登门拜访一些老农。县官亲自拜访这事令劳作一辈子的农人很是紧张,可待听说了来意,又见她拿出以往农耕笔记时,亦感激涕零,毫不藏私地对一些耕作之法进行指点阐述。
书房内,劣质油灯忽明忽暗。安蕴秀凑近灯光,正看着自己来时路上讨教的农耕笔记,与老农指点的内容一一对比,誊抄到新的纸张上。
梅成闪身进来,提着一小包茶叶:“李老说先让你尝尝。”
野山茶树在荒野多年无人问津,安蕴秀其实没指望有多好喝,可待真正地尝过之后,她还是抿了抿唇,不动声色地将杯子放下了。
“尝尝?”她眼神戏谑,示意梅成道。
梅成狐疑地喝了一口。
“炒茶师傅倒真没有撒谎。”他咂咂嘴,“那家伙只是跟老师傅学过一阵儿,后来见炒茶在奉山没生意,就改行当了厨子,十多年没炒过了。当时他拍着胸脯说自己会炒,我还不信,没成想还真给他炒出来了。”
梅成又喝了一口,脸上带了些喜色:“他说他小时候学过,加点料会更好,这是加了糖吧?”
安蕴秀收回目光,脸上笑意淡了些。
她确实听说过,在炒茶时放入糖汁或是糯米糊,能减少酸涩更添风味。技艺精湛的炒茶师傅则花样更多,宿凌钟爱的梅山雪岭就兼顾茶香与冷冽梅香,连她这不怎么饮茶的人都难以忘怀。可放在十多年没炒过的人手上,毫无章法地添加并未扬长避短,反而形成了难以描述的怪异味道。
若站在这里的是杨新觉或者时元青,二人估计会瞬间尝出这个难喝的茶,然后get到她的意思,相视一笑调侃一二,再三言两语将偏了的话题拨正,顺便忽悠下一个人来尝尝。
可现在这里是梅成,他不知道好茶叶甚至寻常茶叶是怎么样的,只会因为这丝丝甜味,觉得这确实是能救奉山县于泥潭的珍宝。
安蕴秀并未多言,只道:“你若喜欢就都拿去喝了吧,另外告诉炒茶师傅,炒熟就行,不用加旁的东西。”
梅成顿了一下:“那还怎么保证旁的茶没有的风味?”
“这风味啊,就是——”安蕴秀拖长声音,思索了会儿才道,“皇帝的新装。”
她抬头看向梅成,解释道:“即是说,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即便这茶什么特点都没有,所有人也都会买账,并且一口咬定这就是独一无二的。”
面前之人笑意温和,语调也愈发认真,看得梅成莫名其妙,下意识就将眼神移到一边。觉得不自在,又不自觉地捧着杯子喝了两口:“反正我也不懂,那就按你说的去办呗。”
炒茶师傅效率很高,次日午后便送来了没有加糖的茶叶。安蕴秀尝了尝,又根据口味让炒茶师傅稍微进行改动,直到最后终于尝到了醇馥饱满的木质香,又混着挥之不去的泥土气息,她深吸一口气,赞道这回对味儿了。
对此梅成却很嫌恶:“树叶子混泥水儿有什么好喝的?”
安蕴秀正给炒好的五两茶叶打包,闻言耸耸肩:“这你就不懂了,这可是姜知府即将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
行商计划筹备至今,只差一个时机。她苦等许久,终于探得了索州知府寿辰将近的消息。州内知县大多会前去拜访会晤,安蕴秀也做好了准备乘上这股东风。
她捧起打包好的茶叶,做出打广告的腔调:“这也将是大晋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