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结束后,安蕴秀并未着急回去,而是在潼江边上驻足,百无聊赖地打起了水漂。
这次会晤,吴御史的态度释放出了回京的信号,可能是出于控制自己,也可能是因为宋鸿卓等人的坚持,不论怎样,她预感离自己回京的日子不远了。
有来江边捕鱼的村民,看到她后热情地打招呼:“安大人歇着呢?”
“白家小子也在。”
“可巧,我们这儿刚捕了新鲜的鱼,送两条去府上,给大人也尝尝鲜!”
白朔自然而然地上去攀谈,他做事本就周全,如今处理起这些更加游刃有余。婉言谢绝之后,还顺势对今年农林牧渔的情况问询一二。
安蕴秀就在一边静静看着,今日白朔表现得出彩,也让自己在无形中装了一波大的。细数民心、政绩、声誉、门生,无论他们要什么,自己都能捻出一两样。
时光荏苒,自己在奉山县即将进入第五个年头。
安蕴秀收回目光,转而盯着宽阔的江面出神。当初孤身一人破风斩浪而来,如今回头看看,江面宽阔平和,似乎也不是特别难走。
“在想什么?”
时逢君不知何时出现在侧:“潼江汹涌宽阔,舵手需要乘上最坚固的船才能平和度过。你初来时孤身涉水,差点被淹没,不知道回去时,船造好了吗?”
“不算尽善尽美。”
安蕴秀笑了一下:“但也与当初大不相同。”
如今新政正在全面推行,当初初出茅庐的江抒怀杨新觉也逐渐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自己与他们不同路,但是殊途同归,她知道,尝试不同道的同窗们依然有着同样的目标。
他们目标一致,意力合一,愿意与曾经的敌人再战一场。
“我应当不会留很久了。”
安蕴秀起身伸了个懒腰:“终究是要踏上这条路的,这样也好,离我们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时逢君没有再接话,二人的影子在夕阳下被拉得很长,皆是隔着茫茫江水远眺另一边。
安蕴秀在心里盘算着奉山县后续的路,满打满算,还剩个水利工程没有扫尾,余下的日子得紧着这事处理了。田鹏程时任县丞,届时接班顺理成章,阙香和梅成自己是要带走的,白朔过两年会试也会在京城重逢,而时逢君……
迎着她的目光,时逢君轻笑一声:“平时话说得满,临到跟前,竟还是踌躇了。”
“之前我以为,声势浩大地回京会是件痛快的事。可父亲不在了,我回去也不过是对着空荡的屋子独自伤感。”
最初来到奉山县时还带着些逃避的意味,如今世殊事异,自己在这儿能够讲经论道、教书育人,每一步都是落在实处的。奉山县于他而言已不仅仅是避世之所,同样也是心之所向。
“比起这些,我想,守一方水土或许会有意思得多。”
“愿我们,各有前程。”
安蕴秀并未回答,只扔出了一块石子,在江面上打出长长的水漂。二人就这样目送这颗石子远离,到最后消失不见,不知是没入了江中还是到达了对岸。
既然知晓不会久留,安蕴秀也不想留下什么半截子工程让后人难做,故而归来后她就全心投入工作,从商队到书院再到工程,事事亲力亲为。
除了最初开路的阶段,在能人贤士越聚越多的情况下,已经很少需要安蕴秀亲自去做这些事了。她往往只是坐镇后方,凭借着过人的才学和胆识,规划好接下来该走的路。因此,当这些情景再度出现时,众人都感觉到了几分不同寻常。
“大人,我家的瓜熟了,我爹让我给你送来几个。”
清亮的少年音传来,是小虎。几年下来,曾经的奶娃娃抽条似的长个儿,在书院里算得上听话,出了书院同样也是摘瓜抓鱼的一把好手。
安蕴秀继续化身抽查老师:“小虎,谁从石头里蹦出来,后来又成了花果山主人?”
小虎有些懵,但依旧老实答道:“孙悟空啊。”
“那孙悟空的二师弟是谁?”
“猪八戒。”小虎挠挠头,“这个故事我早就听熟了,都记下来了,您难不倒我的。”
安蕴秀笑了笑,继续问:“他们师徒四人是要去干什么?”
“取经!”
“取经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
小虎皱了皱眉,这个词于他而言,显然还是太大了:“为了,救苦救难?”
安蕴秀笑了,随即一拳捶开了瓜。
“救苦救难太大了,谁都不能保证真的做到。”
“但至少,他们解救了被关在妖怪洞里的娘娘,除掉了喝人鲜血的大蛇妖,灭了火焰山上终年不熄的大火。”
“有厉害的人经过,抓住机会请他们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解决了问题就该好好过日子啦,不用总是追忆往昔,也不用认准了这个恩人。”
故事里并未表现出真经如何泽庇万世,安蕴秀也无意给他们洗脑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相逢一场是难得的缘分,奉山县走到如今这一步,她问心无愧,也别无他求。只是不想等自己走后,奉山县因着与自己的这段缘分而被旁人蛊惑利用。
小虎还在恍惚于文气的大人怎么一点都不文气了,手上就被塞了一块瓜。他茫然抬头,听到安蕴秀道:“这个故事,时先生会再给你们讲一遍的,记得去听。现在不说别的,赶紧吃瓜吧。”
她临走时还带着些逗小孩的恶趣味,不成想回到了府邸,差点以为自己也被当成小孩逗弄了。
“不过来坐吗?”
阙香做了一桌子的菜,笑意盈盈道:“今天是哥哥的生辰呢。”
“……哦。”
安蕴秀走过去:“还以为你们提前给我践行呢。”
“我们都知道你的事儿,也知道早晚会有那么一天。”田鹏程挠挠头,招呼道,“但这回确实不是,这回是为着你生辰。”
她在现代的生日与现在并不相同,这么久以来,也只有头一年记个新鲜。以往鉴于公务繁多,连一顿丰盛点的饭都没吃过。眼下这突如其来的团圆一桌,倒是分明地让人觉察出分别的意味。
“安兄来,我祝你高升!”
安蕴秀碰了碰杯:“我也祝你高升。”
时逢君举杯:“祝蕴林宿愿得偿。”
“也祝你宿愿得偿。”
阙香眨了眨眼:“祝哥哥早日成家。”
“也祝你早日成家……”
众人一愣,忽然齐齐发出一阵笑声。
伴随着生辰的欢笑,安蕴秀迎来了她在奉山县的第五个年头。
随着新政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觉税银的好处,自然就越不过第一篇策论和第一封税银这些话题。不知是不是有心之人的推动,安蕴秀近来与“商人”往来,总是能听到京城中关于自己的议论。
左不过支持与反对,主归与不归。
如今水利工程也已经进入收尾期,安蕴秀索性直接告了假,将手头上的事情逐渐转交给田鹏程和时逢君。
她本意是为了着力应对工程的事,却不想传着传着,竟传成了自己壮志难酬心志郁结,登时支持与反对双方吵得更凶了。
朝中是怎样的血雨腥风安蕴秀不知道,只知道来奉山县调查的人变多了,简直比过往四年加起来还要多。目的也是各不相同,有的说督察水利,有的是调查巽风府谜团,还有直言说是来调查她的。
她自然能察觉到这其中的较量,只妥善应付,静等时机。终于在这个夏天快要过去时,一个内廷宦官来到了奉山县。
来人年岁不大,细看竟还有些眼熟,安蕴秀在脑海中搜寻一圈,很快便想起来,他就是自己作为会元进宫面圣时,来传话的小太监之一。
彼时幼帝顽劣不肯来见,同等品秩的宦官招呼宫女给自己上茶,她当时就觉得不是好事,如今这人竟真成了能够传旨的大监。
只是安蕴秀也不会如当初那般喜怒形于色,轻易让人看出心中所想。她极为得体地接待来人,听他阴阳怪气地抛下了一个难题。
原来,小皇帝是年末的生辰,西地属国为此特意进贡了一尊玉石雕像。据说这玉名贵无比,寻常车马运送怕是要磕碰,若为此放慢脚步又怕错过皇帝生辰,于是乎,众人便想到了水运。
不知是谁提议的,也不知是想看她出彩还是窘迫,总之,眼下朝野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她的身上。
“这有何难。”
安蕴秀笑得肆意,次日,众人便看到了打着奉山旗帜的船队整装待发,而实力高强性格古怪的沧海帮帮主海文柏,则与这位安知县称兄道弟。
传旨大监面上有一瞬间的惊愕,安蕴秀也在瞬间发现了他的反常。
“由奉山县护送的船只,没有到不了的地方,也没有送不到的货物。除非……这货物本身就被动过手脚,本来的用意也只是为了发难。”
传旨大监瞬间跌坐在地。
时至今日,安蕴秀自然不需要万事依靠别人。至少在回京这件事上,她感念旁人声援,却也不愿意一直做清白无辜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当初那些人或许以为,他们还能左右自己的去留,却不知,自己也已经做好了杀回去的准备。
故而不久后,她传回京城的奏章中除了应承下这件差事,还有便是这位大监欺上瞒下的数条罪状。
朝野顿时又是一片哗然。
安蕴秀倒不是很在乎,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这些琐事根本左右不了结局,无非是朝中双方需要再吵几个来回。
她老神在在,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直到秋收时节的一个寻常午后,一队从京城来的兵士,忽然来到了她劳作的地头。
……
天佑七年年末,安蕴秀终于收到了回京述职的旨意。
这次会晤,吴御史的态度释放出了回京的信号,可能是出于控制自己,也可能是因为宋鸿卓等人的坚持,不论怎样,她预感离自己回京的日子不远了。
有来江边捕鱼的村民,看到她后热情地打招呼:“安大人歇着呢?”
“白家小子也在。”
“可巧,我们这儿刚捕了新鲜的鱼,送两条去府上,给大人也尝尝鲜!”
白朔自然而然地上去攀谈,他做事本就周全,如今处理起这些更加游刃有余。婉言谢绝之后,还顺势对今年农林牧渔的情况问询一二。
安蕴秀就在一边静静看着,今日白朔表现得出彩,也让自己在无形中装了一波大的。细数民心、政绩、声誉、门生,无论他们要什么,自己都能捻出一两样。
时光荏苒,自己在奉山县即将进入第五个年头。
安蕴秀收回目光,转而盯着宽阔的江面出神。当初孤身一人破风斩浪而来,如今回头看看,江面宽阔平和,似乎也不是特别难走。
“在想什么?”
时逢君不知何时出现在侧:“潼江汹涌宽阔,舵手需要乘上最坚固的船才能平和度过。你初来时孤身涉水,差点被淹没,不知道回去时,船造好了吗?”
“不算尽善尽美。”
安蕴秀笑了一下:“但也与当初大不相同。”
如今新政正在全面推行,当初初出茅庐的江抒怀杨新觉也逐渐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自己与他们不同路,但是殊途同归,她知道,尝试不同道的同窗们依然有着同样的目标。
他们目标一致,意力合一,愿意与曾经的敌人再战一场。
“我应当不会留很久了。”
安蕴秀起身伸了个懒腰:“终究是要踏上这条路的,这样也好,离我们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时逢君没有再接话,二人的影子在夕阳下被拉得很长,皆是隔着茫茫江水远眺另一边。
安蕴秀在心里盘算着奉山县后续的路,满打满算,还剩个水利工程没有扫尾,余下的日子得紧着这事处理了。田鹏程时任县丞,届时接班顺理成章,阙香和梅成自己是要带走的,白朔过两年会试也会在京城重逢,而时逢君……
迎着她的目光,时逢君轻笑一声:“平时话说得满,临到跟前,竟还是踌躇了。”
“之前我以为,声势浩大地回京会是件痛快的事。可父亲不在了,我回去也不过是对着空荡的屋子独自伤感。”
最初来到奉山县时还带着些逃避的意味,如今世殊事异,自己在这儿能够讲经论道、教书育人,每一步都是落在实处的。奉山县于他而言已不仅仅是避世之所,同样也是心之所向。
“比起这些,我想,守一方水土或许会有意思得多。”
“愿我们,各有前程。”
安蕴秀并未回答,只扔出了一块石子,在江面上打出长长的水漂。二人就这样目送这颗石子远离,到最后消失不见,不知是没入了江中还是到达了对岸。
既然知晓不会久留,安蕴秀也不想留下什么半截子工程让后人难做,故而归来后她就全心投入工作,从商队到书院再到工程,事事亲力亲为。
除了最初开路的阶段,在能人贤士越聚越多的情况下,已经很少需要安蕴秀亲自去做这些事了。她往往只是坐镇后方,凭借着过人的才学和胆识,规划好接下来该走的路。因此,当这些情景再度出现时,众人都感觉到了几分不同寻常。
“大人,我家的瓜熟了,我爹让我给你送来几个。”
清亮的少年音传来,是小虎。几年下来,曾经的奶娃娃抽条似的长个儿,在书院里算得上听话,出了书院同样也是摘瓜抓鱼的一把好手。
安蕴秀继续化身抽查老师:“小虎,谁从石头里蹦出来,后来又成了花果山主人?”
小虎有些懵,但依旧老实答道:“孙悟空啊。”
“那孙悟空的二师弟是谁?”
“猪八戒。”小虎挠挠头,“这个故事我早就听熟了,都记下来了,您难不倒我的。”
安蕴秀笑了笑,继续问:“他们师徒四人是要去干什么?”
“取经!”
“取经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
小虎皱了皱眉,这个词于他而言,显然还是太大了:“为了,救苦救难?”
安蕴秀笑了,随即一拳捶开了瓜。
“救苦救难太大了,谁都不能保证真的做到。”
“但至少,他们解救了被关在妖怪洞里的娘娘,除掉了喝人鲜血的大蛇妖,灭了火焰山上终年不熄的大火。”
“有厉害的人经过,抓住机会请他们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解决了问题就该好好过日子啦,不用总是追忆往昔,也不用认准了这个恩人。”
故事里并未表现出真经如何泽庇万世,安蕴秀也无意给他们洗脑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相逢一场是难得的缘分,奉山县走到如今这一步,她问心无愧,也别无他求。只是不想等自己走后,奉山县因着与自己的这段缘分而被旁人蛊惑利用。
小虎还在恍惚于文气的大人怎么一点都不文气了,手上就被塞了一块瓜。他茫然抬头,听到安蕴秀道:“这个故事,时先生会再给你们讲一遍的,记得去听。现在不说别的,赶紧吃瓜吧。”
她临走时还带着些逗小孩的恶趣味,不成想回到了府邸,差点以为自己也被当成小孩逗弄了。
“不过来坐吗?”
阙香做了一桌子的菜,笑意盈盈道:“今天是哥哥的生辰呢。”
“……哦。”
安蕴秀走过去:“还以为你们提前给我践行呢。”
“我们都知道你的事儿,也知道早晚会有那么一天。”田鹏程挠挠头,招呼道,“但这回确实不是,这回是为着你生辰。”
她在现代的生日与现在并不相同,这么久以来,也只有头一年记个新鲜。以往鉴于公务繁多,连一顿丰盛点的饭都没吃过。眼下这突如其来的团圆一桌,倒是分明地让人觉察出分别的意味。
“安兄来,我祝你高升!”
安蕴秀碰了碰杯:“我也祝你高升。”
时逢君举杯:“祝蕴林宿愿得偿。”
“也祝你宿愿得偿。”
阙香眨了眨眼:“祝哥哥早日成家。”
“也祝你早日成家……”
众人一愣,忽然齐齐发出一阵笑声。
伴随着生辰的欢笑,安蕴秀迎来了她在奉山县的第五个年头。
随着新政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觉税银的好处,自然就越不过第一篇策论和第一封税银这些话题。不知是不是有心之人的推动,安蕴秀近来与“商人”往来,总是能听到京城中关于自己的议论。
左不过支持与反对,主归与不归。
如今水利工程也已经进入收尾期,安蕴秀索性直接告了假,将手头上的事情逐渐转交给田鹏程和时逢君。
她本意是为了着力应对工程的事,却不想传着传着,竟传成了自己壮志难酬心志郁结,登时支持与反对双方吵得更凶了。
朝中是怎样的血雨腥风安蕴秀不知道,只知道来奉山县调查的人变多了,简直比过往四年加起来还要多。目的也是各不相同,有的说督察水利,有的是调查巽风府谜团,还有直言说是来调查她的。
她自然能察觉到这其中的较量,只妥善应付,静等时机。终于在这个夏天快要过去时,一个内廷宦官来到了奉山县。
来人年岁不大,细看竟还有些眼熟,安蕴秀在脑海中搜寻一圈,很快便想起来,他就是自己作为会元进宫面圣时,来传话的小太监之一。
彼时幼帝顽劣不肯来见,同等品秩的宦官招呼宫女给自己上茶,她当时就觉得不是好事,如今这人竟真成了能够传旨的大监。
只是安蕴秀也不会如当初那般喜怒形于色,轻易让人看出心中所想。她极为得体地接待来人,听他阴阳怪气地抛下了一个难题。
原来,小皇帝是年末的生辰,西地属国为此特意进贡了一尊玉石雕像。据说这玉名贵无比,寻常车马运送怕是要磕碰,若为此放慢脚步又怕错过皇帝生辰,于是乎,众人便想到了水运。
不知是谁提议的,也不知是想看她出彩还是窘迫,总之,眼下朝野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她的身上。
“这有何难。”
安蕴秀笑得肆意,次日,众人便看到了打着奉山旗帜的船队整装待发,而实力高强性格古怪的沧海帮帮主海文柏,则与这位安知县称兄道弟。
传旨大监面上有一瞬间的惊愕,安蕴秀也在瞬间发现了他的反常。
“由奉山县护送的船只,没有到不了的地方,也没有送不到的货物。除非……这货物本身就被动过手脚,本来的用意也只是为了发难。”
传旨大监瞬间跌坐在地。
时至今日,安蕴秀自然不需要万事依靠别人。至少在回京这件事上,她感念旁人声援,却也不愿意一直做清白无辜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当初那些人或许以为,他们还能左右自己的去留,却不知,自己也已经做好了杀回去的准备。
故而不久后,她传回京城的奏章中除了应承下这件差事,还有便是这位大监欺上瞒下的数条罪状。
朝野顿时又是一片哗然。
安蕴秀倒不是很在乎,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这些琐事根本左右不了结局,无非是朝中双方需要再吵几个来回。
她老神在在,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直到秋收时节的一个寻常午后,一队从京城来的兵士,忽然来到了她劳作的地头。
……
天佑七年年末,安蕴秀终于收到了回京述职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