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榜当日便离京的探花郎可是古往今来头一份,当初多少人在背后看热闹。可更热闹的是,不过短短五年,他竟又回来了!
竟然还能回来!
初出茅庐的第一篇策论就站上了风口,在边陲小县也将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新政采纳执行,他的辖区也是贯彻得最好的,于情于理,都该将人迎回好好封赏。
可这位安知县能回来却不止是这些原因。众人瞧瞧坐在上首笑得合不拢嘴的宋首辅,又看看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的洪尚书,互相使了个眼色,神色微妙。
当初逼安蕴林离京的人自然不希望他回来,这次也是想尽了办法阻挠,只不过秀木已然长成,他们那点手段根本不管用罢了。新政后续事宜指定还要用到安蕴林,何况天子仪仗护送入京是多大的脸面,众人心里门清,便三三两两地上前与之攀谈。
两相比较之下,洪继昌的脸色更难看了。
“今日是为皇上庆生,诸位大人可别错看了轻重,某些人,也当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啊。”
循着声音,安蕴秀看到了面色不善的洪氏兄弟,开口说话的正是吏部侍郎洪继隆。
在他们身后,洪天璟正襟危坐,半分不曾失仪;徐开荣和李明知则是探头探脑的,见她看过来,一如当初那般狼狈地扭头躲闪。
安蕴秀笑了一下:“感念陛下恩德,在生辰宴上为下官接风,下官自是一刻也不敢忘。”
“说起来还要感谢二位大人的成全,让下官有机会在陛下面前聊表心意。幸不辱使命,西边属国进贡的玉雕像全乎送来了。”
“……”洪继隆的脸色瞬间黑如锅底,白让这人捡了个脸面。
“玉雕送来了?”
一道惊喜的声音传来:“快快快,抬上来给朕看看!”
伴随着众人山呼万岁,安蕴秀也瞧清了来人。记忆中粉雕玉琢的灵童被半大少年取代,不变的依然是那半点没吃苦的娇贵姿态,也算意料之中。
她点头称是,转而招呼侍从将那尊雕像抬了上来。小皇帝欢欣不已,大加称赞:“多亏你呀,这么快就送到了,一点磕碰都没有!”
“你想要什么赏赐?宅子?”
如今她身上可供封赏的功绩很多,但拎出来一个护送贺礼有功,似乎有点不对。安蕴秀提醒道:“陛下已经赏赐了微臣平安坊的宅子。”
“那就换一个,让朕想想,换个什么好呢……”
小皇帝冥思苦想,目光落在安蕴秀脸上,忽然真诚地称赞道:“你变更漂亮了!”
安蕴秀:“。”
若放在之前,她可能会因为主少国疑这些劳什子原因愁得睡不着觉,可如今看着面前这装憨过头的小皇帝……不是,真有人能小小年纪就装得这么像吗?
众人倒是对小皇帝这荒唐做派习以为常,将人哄到了上首后,这场各怀鬼胎的宴席就开始了。
宴上觥筹交错,因着是年末,还有朝臣总结起这一年的政事来拍马屁。只不过说着说着总能绕到奉山县上,绕着绕着又归为给安蕴秀劝酒。
安蕴秀一连被劝了好几杯酒。
人群之后,李明知也暗戳戳地跟了上来。
之前虽然有些事致使二人不如当初亲近,可也没有撕破脸皮,如今安蕴林回京,自己身为他的同乡故友,敬一杯酒也很正常。
看到安蕴秀被众人环绕风光无两,他心里酸溜溜的,却还要不断给自己打气:敬杯酒而已,自己才不是为了攀附安蕴林呢。
“安……”
李明知话未说完,手腕却忽然被人攥住。惊愕之间,他看到了安蕴秀微妙的笑意。
“我大概是醉了。”
安蕴秀面色微红,适时地表现出些醉意:“明知兄,好久不见啊。诸位,容下官介绍一句,这位李明知乃是下官在临州时的同窗好友,年少相知,这等情谊这么多年也不曾改。”
“……”李明知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砸懵了。
“下官不胜酒力,唯恐失仪冲撞了诸位大人,想请明知兄代为回敬。”
这些可都是叱咤朝堂的重臣,自己平时连见一面都难。如今,自己有机会给他们敬酒?
李明知心中惊喜,这个关头,众人多多少少都要给初回京的安蕴林几分薄面,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以他按捺心跳,立刻接话:“愿为蕴林兄分忧!”
……
安蕴秀安排好这一切,借口醉酒,悄然退出了大殿。
李明知跟着徐开荣,自然是一早就投靠了洪家。只可惜洪家看在徐知府的面上提拔徐开荣,却不会大发善心地拉上李明知。估摸着他也是病急乱投医,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跟随众人给自己敬酒。
洪家可以不给他好处,他却不能主动背弃洪家。安蕴秀当机立断将他推到前头,待这一圈酒水敬完,以往忽视李明知的洪家就真的该“重视”他了。
此番回京,很多人和事都变了,可自己的计划还要继续走下去。所以回京后的第一步棋,她选李明知!
殿外时有冷风吹过,方才还满脸醉意的安蕴秀此刻目光清明,悠然地坐在栏杆上偷闲。只不过一个转头,另有两道人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走廊。
她一惊:“谁?!”
下一刻,宿凌的面容显现出来。
“哦,是殿下啊。”
安蕴秀松了口气,揉揉眉心:“许久不见了。方才宴上人多,没看见殿下,还望海涵。”
“……”
人多?也还好吧,毕竟能来为皇帝庆生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拥挤推搡,何况自己还坐得极为靠前,一抬头便越不过,怎么会……没看见?
燕舜心里乐得不行,还得是安蕴林,哪怕客客气气地说着奉承话,一开口还是能让自家主子破防。
“你醉了。”
宿凌目光落在她的脸上:“移步偏殿,喝碗醒酒汤吧。”
“殿下多虑了,我没醉。”
有些民间的酒可比这金杯里盛着的琼浆玉酿烈多了,安蕴秀这句话也并不是推诿。只不过宿凌似乎不这么想,他哦了一声,又道:“多饮总归是伤身,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要回别尘院吗?”
“陛下新赐了我府邸。”
宿凌的声音逐渐飘渺:“也是,方才我听到了,平安坊的宅子是不错。那……”
“殿下。”
安蕴秀微笑打断,语气中的客气也不见了:“五年前我便能脱离你的掌控,你不会以为现在还能奈我何吧?”
宿凌似乎鼓足了勇气:“在我的认知中,我们一直心意相通。只怪我当初胆怯踌躇,迟了三天没有说开,这才造成之后五年的别离。”
“……”
什么说开?说开什么?
安蕴秀莫名其妙,迟了三天……难道当初离京前的三天,是什么重要的时间节点吗?
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至少安蕴秀对他说的迟了三天没啥印象。迎着宿凌逐渐黯淡的目光,她嘶了一声,使劲儿回想,自己也开始好奇到底是件什么事儿了。
跟宿凌有关,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来着?
“误入珠帘。”
宿凌忽然开口,神色有种故作的平静:“误拂意动,误思迷蒙,误别数年。”
“……”
安蕴秀匪夷所思:“你有病吧?”
这番含蓄又直白的话替她回忆了当初那微妙的情感,只不过彼时自己进退维谷,不想因他的情感使自己身陷险境;如今磨砺多年归来,就更不可能弃多年心血不要来选他。
当初那一口是为了让他早点意识到这事,好洁癖属性大爆发进而离自己远远的。如今看来……他这是意识过头了吧?
宿凌垂下眼睫,模样还有点委屈,仿佛好不容易聚起的勇气被这句话轻松击溃。安蕴秀越过他招呼燕舜:“你家主子喝多了,扶他回去吧。”
“等他酒醒记得告诉他,在其位谋其事,他是万人之上的王爷,顶着旁人的猜忌在京城这么多年,总得做成点儿什么。可别恍惚得不分轻重缓急,到时候只能灰溜溜回老家去了。”
“同样,我也不想有人拿各种幌子来扰乱我的事,为我好也不行。”
“咳咳咳,那当然。”燕舜忙不迭回应,他还忙着回去给自家主子摆镜子呢。
安蕴秀留下这番话便离开了,始终没再看他一眼,自然也不知道那道僵直的人影站了半晌都未挪动,只将手伸到自己袖中腕上,紧紧握住缠在那里的一条青色绳缎。
平安坊的宅子处在很不错的地段,这几日木材商人往来几波,赶在年前给宅子挂上了安府的匾额。
如今她不过赴个宴的功夫,多数朝臣已经遣人来过了,留下的赠礼几乎要放不下。梅成在一边叹道:“这人情世故,啧啧,总算知道以前在奉山,为何你逢年过节总要寄个东西了,挂念你的人蛮多的嘛。”
“对了,咱们要不要也送个回礼?”
“送个屁。”
安蕴秀没好气道:“往奉山县和临州城送点儿年礼,别的不管。梅成你去找锅捡柴,我跟阙香去买菜,大门一关咱们自己过年,谁来都别理。”
在京城也就这点不好,落魄时人人都赶着来嘲讽一句,风光时又都排着队拜访,指不定过几日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小小修撰,又该换另一幅面孔了。
在奉山县积攒的资本能带回京的少之又少,眼下最重要的是立府扎根,建造个牢靠的大本营。府邸安危的事儿她交给了梅成,阙香则像当初的自己一样,替兄长操持起府中中馈。
这日,三人正忙碌着洒扫屋舍清算账目,一个内侍忽然匆匆跑来,低声道皇帝即将驾临安府,要她准备着去接驾。
“皇帝要来了?!”
梅成目瞪口呆,迟钝地兴奋了起来:“我要亲眼见到皇帝了?”
“大人,你也没说过你面子这么大啊!”
竟然还能回来!
初出茅庐的第一篇策论就站上了风口,在边陲小县也将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新政采纳执行,他的辖区也是贯彻得最好的,于情于理,都该将人迎回好好封赏。
可这位安知县能回来却不止是这些原因。众人瞧瞧坐在上首笑得合不拢嘴的宋首辅,又看看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的洪尚书,互相使了个眼色,神色微妙。
当初逼安蕴林离京的人自然不希望他回来,这次也是想尽了办法阻挠,只不过秀木已然长成,他们那点手段根本不管用罢了。新政后续事宜指定还要用到安蕴林,何况天子仪仗护送入京是多大的脸面,众人心里门清,便三三两两地上前与之攀谈。
两相比较之下,洪继昌的脸色更难看了。
“今日是为皇上庆生,诸位大人可别错看了轻重,某些人,也当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啊。”
循着声音,安蕴秀看到了面色不善的洪氏兄弟,开口说话的正是吏部侍郎洪继隆。
在他们身后,洪天璟正襟危坐,半分不曾失仪;徐开荣和李明知则是探头探脑的,见她看过来,一如当初那般狼狈地扭头躲闪。
安蕴秀笑了一下:“感念陛下恩德,在生辰宴上为下官接风,下官自是一刻也不敢忘。”
“说起来还要感谢二位大人的成全,让下官有机会在陛下面前聊表心意。幸不辱使命,西边属国进贡的玉雕像全乎送来了。”
“……”洪继隆的脸色瞬间黑如锅底,白让这人捡了个脸面。
“玉雕送来了?”
一道惊喜的声音传来:“快快快,抬上来给朕看看!”
伴随着众人山呼万岁,安蕴秀也瞧清了来人。记忆中粉雕玉琢的灵童被半大少年取代,不变的依然是那半点没吃苦的娇贵姿态,也算意料之中。
她点头称是,转而招呼侍从将那尊雕像抬了上来。小皇帝欢欣不已,大加称赞:“多亏你呀,这么快就送到了,一点磕碰都没有!”
“你想要什么赏赐?宅子?”
如今她身上可供封赏的功绩很多,但拎出来一个护送贺礼有功,似乎有点不对。安蕴秀提醒道:“陛下已经赏赐了微臣平安坊的宅子。”
“那就换一个,让朕想想,换个什么好呢……”
小皇帝冥思苦想,目光落在安蕴秀脸上,忽然真诚地称赞道:“你变更漂亮了!”
安蕴秀:“。”
若放在之前,她可能会因为主少国疑这些劳什子原因愁得睡不着觉,可如今看着面前这装憨过头的小皇帝……不是,真有人能小小年纪就装得这么像吗?
众人倒是对小皇帝这荒唐做派习以为常,将人哄到了上首后,这场各怀鬼胎的宴席就开始了。
宴上觥筹交错,因着是年末,还有朝臣总结起这一年的政事来拍马屁。只不过说着说着总能绕到奉山县上,绕着绕着又归为给安蕴秀劝酒。
安蕴秀一连被劝了好几杯酒。
人群之后,李明知也暗戳戳地跟了上来。
之前虽然有些事致使二人不如当初亲近,可也没有撕破脸皮,如今安蕴林回京,自己身为他的同乡故友,敬一杯酒也很正常。
看到安蕴秀被众人环绕风光无两,他心里酸溜溜的,却还要不断给自己打气:敬杯酒而已,自己才不是为了攀附安蕴林呢。
“安……”
李明知话未说完,手腕却忽然被人攥住。惊愕之间,他看到了安蕴秀微妙的笑意。
“我大概是醉了。”
安蕴秀面色微红,适时地表现出些醉意:“明知兄,好久不见啊。诸位,容下官介绍一句,这位李明知乃是下官在临州时的同窗好友,年少相知,这等情谊这么多年也不曾改。”
“……”李明知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砸懵了。
“下官不胜酒力,唯恐失仪冲撞了诸位大人,想请明知兄代为回敬。”
这些可都是叱咤朝堂的重臣,自己平时连见一面都难。如今,自己有机会给他们敬酒?
李明知心中惊喜,这个关头,众人多多少少都要给初回京的安蕴林几分薄面,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以他按捺心跳,立刻接话:“愿为蕴林兄分忧!”
……
安蕴秀安排好这一切,借口醉酒,悄然退出了大殿。
李明知跟着徐开荣,自然是一早就投靠了洪家。只可惜洪家看在徐知府的面上提拔徐开荣,却不会大发善心地拉上李明知。估摸着他也是病急乱投医,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跟随众人给自己敬酒。
洪家可以不给他好处,他却不能主动背弃洪家。安蕴秀当机立断将他推到前头,待这一圈酒水敬完,以往忽视李明知的洪家就真的该“重视”他了。
此番回京,很多人和事都变了,可自己的计划还要继续走下去。所以回京后的第一步棋,她选李明知!
殿外时有冷风吹过,方才还满脸醉意的安蕴秀此刻目光清明,悠然地坐在栏杆上偷闲。只不过一个转头,另有两道人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走廊。
她一惊:“谁?!”
下一刻,宿凌的面容显现出来。
“哦,是殿下啊。”
安蕴秀松了口气,揉揉眉心:“许久不见了。方才宴上人多,没看见殿下,还望海涵。”
“……”
人多?也还好吧,毕竟能来为皇帝庆生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拥挤推搡,何况自己还坐得极为靠前,一抬头便越不过,怎么会……没看见?
燕舜心里乐得不行,还得是安蕴林,哪怕客客气气地说着奉承话,一开口还是能让自家主子破防。
“你醉了。”
宿凌目光落在她的脸上:“移步偏殿,喝碗醒酒汤吧。”
“殿下多虑了,我没醉。”
有些民间的酒可比这金杯里盛着的琼浆玉酿烈多了,安蕴秀这句话也并不是推诿。只不过宿凌似乎不这么想,他哦了一声,又道:“多饮总归是伤身,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要回别尘院吗?”
“陛下新赐了我府邸。”
宿凌的声音逐渐飘渺:“也是,方才我听到了,平安坊的宅子是不错。那……”
“殿下。”
安蕴秀微笑打断,语气中的客气也不见了:“五年前我便能脱离你的掌控,你不会以为现在还能奈我何吧?”
宿凌似乎鼓足了勇气:“在我的认知中,我们一直心意相通。只怪我当初胆怯踌躇,迟了三天没有说开,这才造成之后五年的别离。”
“……”
什么说开?说开什么?
安蕴秀莫名其妙,迟了三天……难道当初离京前的三天,是什么重要的时间节点吗?
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至少安蕴秀对他说的迟了三天没啥印象。迎着宿凌逐渐黯淡的目光,她嘶了一声,使劲儿回想,自己也开始好奇到底是件什么事儿了。
跟宿凌有关,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来着?
“误入珠帘。”
宿凌忽然开口,神色有种故作的平静:“误拂意动,误思迷蒙,误别数年。”
“……”
安蕴秀匪夷所思:“你有病吧?”
这番含蓄又直白的话替她回忆了当初那微妙的情感,只不过彼时自己进退维谷,不想因他的情感使自己身陷险境;如今磨砺多年归来,就更不可能弃多年心血不要来选他。
当初那一口是为了让他早点意识到这事,好洁癖属性大爆发进而离自己远远的。如今看来……他这是意识过头了吧?
宿凌垂下眼睫,模样还有点委屈,仿佛好不容易聚起的勇气被这句话轻松击溃。安蕴秀越过他招呼燕舜:“你家主子喝多了,扶他回去吧。”
“等他酒醒记得告诉他,在其位谋其事,他是万人之上的王爷,顶着旁人的猜忌在京城这么多年,总得做成点儿什么。可别恍惚得不分轻重缓急,到时候只能灰溜溜回老家去了。”
“同样,我也不想有人拿各种幌子来扰乱我的事,为我好也不行。”
“咳咳咳,那当然。”燕舜忙不迭回应,他还忙着回去给自家主子摆镜子呢。
安蕴秀留下这番话便离开了,始终没再看他一眼,自然也不知道那道僵直的人影站了半晌都未挪动,只将手伸到自己袖中腕上,紧紧握住缠在那里的一条青色绳缎。
平安坊的宅子处在很不错的地段,这几日木材商人往来几波,赶在年前给宅子挂上了安府的匾额。
如今她不过赴个宴的功夫,多数朝臣已经遣人来过了,留下的赠礼几乎要放不下。梅成在一边叹道:“这人情世故,啧啧,总算知道以前在奉山,为何你逢年过节总要寄个东西了,挂念你的人蛮多的嘛。”
“对了,咱们要不要也送个回礼?”
“送个屁。”
安蕴秀没好气道:“往奉山县和临州城送点儿年礼,别的不管。梅成你去找锅捡柴,我跟阙香去买菜,大门一关咱们自己过年,谁来都别理。”
在京城也就这点不好,落魄时人人都赶着来嘲讽一句,风光时又都排着队拜访,指不定过几日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小小修撰,又该换另一幅面孔了。
在奉山县积攒的资本能带回京的少之又少,眼下最重要的是立府扎根,建造个牢靠的大本营。府邸安危的事儿她交给了梅成,阙香则像当初的自己一样,替兄长操持起府中中馈。
这日,三人正忙碌着洒扫屋舍清算账目,一个内侍忽然匆匆跑来,低声道皇帝即将驾临安府,要她准备着去接驾。
“皇帝要来了?!”
梅成目瞪口呆,迟钝地兴奋了起来:“我要亲眼见到皇帝了?”
“大人,你也没说过你面子这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