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获
对于李君羡的遮遮掩掩,李二陛下有些不悦,皱着眉头问道:“是否查出有其他幕后主使?”
李君羡有些惶恐,赶紧解释:“经过排查,军器监有三名工匠和两名官员涉及这些弓弩的贩卖,这些弓弩都是报废之后秘密转移出去的。”
“据军器监这些人所言,他们只是为了谋些钱财, 贩卖的弓弩也是由不同的人购买,他们并不知道、也没有参与刺杀吴王殿下与忠义侯一案。”
“不过,经过侦查,军器监这些人之所以产生贩卖报废弓弩的想法,是褒国公二公子段瓘从旁引诱所致,但段瓘属于功勋之后,没有确凿的证据, 末将不敢随意抓人。”
吴王李恪与忠义侯杨帆两人在秦岭一带光天化日之下被人伏击,所用的武器还是大唐军中的弓弩。
若不是杨帆的亲卫强悍, 又加上杨帆与李恪两人的运气比较好,早就被射成刺猬了。
现在据事发已经过去十几天,可李君羡所带领的百骑却还没把来龙去脉搞清楚,更不用揪说幕后主使了。
如今李二陛下特意叫他今天前来汇报,又见李二语气有些不悦,怎能不让李君羡诚惶诚恐。
所以只能把调查情况一五一十给说出来。
长安城内勋贵林立、世家纵横,百骑即使是作为皇帝的情报机构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杨帆听完后若有所思,也能够理解。
百骑作为大唐的特务组织,情报能力当然不可能很差。
只是因为各方面的因素有些束手束脚不能全力施展。
这些百骑当然不可能与后世的锦衣卫一样为所欲为。
要知道大唐御史台的那些官员可不是吃干饭的。
李二陛下他们都敢指着鼻子骂,李君羡不敢乱来也理所当然,调查结果没有多大的进展也就能够预见。
不过,百骑调查的方向显然是对的,只是受到的阻力不小。
李绩抚着短须插话道:“购买弓弩的人可曾追查到?”
弓弩这等杀伤力巨大的远程武器其实一般人很少用,私自持有还会受到官府的追究。
像这种鸡肋的东西普通人根本不会去购买。
如果从购买人入手,或许可收到意外的惊喜。
李君羡有些尴尬地说道:“某亦曾追查购买人的来历, 但并无发现, 因为这些购买人连续转了十几手,根本查不出这些弓弩最后流到了哪里!”
即使没有做情报的经验, 李君羡怎会想不到这点?
可想归想,真要从转手十几道查出最后持有之人,简直难如登天!
更何况里面的一些人涉及到了很多权贵。
例如像段瓘这类的勋贵二代,没有确凿的证据,即使李君羡也不敢随便抓人审问。
听到李君羡的话,李二陛下额头上的青筋直冒,隐隐有爆发的预兆。
科举制度的改革受到了世家的极力反对,刺杀朝中亲王和大臣的案子又没有进展。
一桩桩,一件件当然让李二陛下如梗在喉。
诺大一个情报机构,搞了十几天,却连幕后主使之人都找不出,确实让李二陛下失望。
李君羡在战场上勇猛无敌,看来却非是情报组织的人才。
当初之所以选择李君羡作为百骑的首领,只不过是因为他忠心罢了。
唉,有得必有失!
这世界又有谁又文武全才、样样精通呢?
心中虽然这么想,不过李二陛下的眼神便下意识的转到杨帆身上。
这家伙正倚靠在殿内的柱子旁,眯着眼,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杨帆居然昏昏欲睡, 不知为何, 李二陛下瞅着这幅模样就来气。
在他看来,这货还不如闹腾一些更让人看着自在。
不过,这小子似乎还真是有些才能。
会医术、会敛财,各种思想天马行空,不仅提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刚到礼部就能让下属上下一心……
出征吐蕃,作为督运提督也能捞一个第一等的军功!
平时杨帆做事虽然大大咧咧,但这小子心眼却不少,行事更是不拘泥于常规。
若让他来查此案可能会收到意外之喜!
心里有了这样的念头,李二陛下再也忍住,转头说道:“忠义侯,朕命令你自现在起协助李君羡调查此案,务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朕查清楚。”
“距年关还有十来天,尔等必须在年关之前有个交代,若不然,这个年你就不要过了!”
杨帆直接愣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不是站着旁听么?
这也会躺枪?
虽然咱有点小聪明,偶尔也能搞搞发明创造。
但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在远超这时代的见识之上,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僚望,是在系统的强有力支撑下……
让他去破案,李二陛下莫不是疯了。
杨帆他懂个毛线啊!
专业完全不对口。
再说,这个案件武媚娘已经跟他汇报过,涉及到的人和事,一旦真要彻查,定然会引起朝野震动。
若通过官方正正规规的彻查,还真不一定能够找到对付幕后之人的证据。
杨帆总不能为了一个案子,把武媚娘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情报组织暴露出来吧?
一旦让李二陛下知道自己掌握着这样一个情报组织,而且发展的这么好,砍脑袋都有可能。
另外,刺杀一事虽然明知道是崔氏和段志玄有参与其中。
但以两人的势力和老奸巨滑根本不可能留有什么把柄给自己抓住。
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杨帆当然不干,于是张嘴便说道:“微臣伤势未愈,刚刚又被仗刑,伤上加伤,请陛下另择人选。”
说着,眼神不由飘向了房玄龄,想让这个仆射为自己说句话。
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久,早已经人老成精,房玄龄不露痕迹的点了点头,说道:
“陛下,忠义侯年少,又没有查案的经验,如何能担得起如此大任?”
“对方胆敢行刺亲王和大臣,若不是江湖中的草莽,便是朝中某一股势力所为。”
“忠义侯虽然才学不凡,但毕竟年轻气盛,若贸然行事,说不得要坠入对方的圈套。”
“况且,忠义侯作为当事人之一,如果涉入此案,恐怕会引人争议,所得的结果也不能让人信服,请陛下三思。”
长孙无忌皮笑肉不笑的反驳:“房相此言差矣,忠义侯面色红润、中气十足,哪有一点受伤的迹象?”
“再说,忠义侯武功过人才学无双,陛下今日委以重任,也是为了让他更好的锻炼,只要加以磨砺,他日才能更好的担负起更重要的任务。”
“年轻人只有不断的历练,才能有所进步!不过房相的忧虑也不无道理,但只要忠义侯不是用刑讯逼供所得的证据,想来也能让大家信服,更何况还有李将军在一旁监督,老夫相信忠义侯定然不负陛下之信任。”
杨帆狠狠瞅了长孙无忌一眼,这老狐狸显然是跟自己杠上了。
什么不用刑讯逼供便能找出真相……
什么年少有为不负陛下所望……
这些全他妈是扯淡。
审问犯人不用些手段能问出真相才怪。
长孙无忌这话看似在捧杨帆,实际却是落井下石,一旦调查不出真相,岂不是说明杨帆不堪大用?
李绩既欣慰又担忧,这件刺杀案很明显不是那么简单。
回头还需叮嘱这小子小心一点才好,可不要惹了一屁股屎让自己女儿担心。
不过,李二陛下似乎对杨帆充满信心:“辅机说得不错,年轻人就要多锻炼锻炼,更何况只是让忠义侯辅助而已,一切还是以李君羡为主,此事就这么定了。”
杨帆本是想再次拒绝,可是迎上李二陛下威胁的眼神,立马把拒绝的话语咽了回去。
这时候可不是后世人人平等的时代,如果一直驳李二陛下的面子,打自己一顿是轻的,砍脑袋都有可能。
谁让皇帝是老大的呢!
想到这里,杨帆立马改口:“微臣遵旨!定会协助李将军把真相给找出来,不过,如果证据确凿,朝廷是否敢将幕后主使之人绳之以法?”
既然避无可避,杨帆当然得把丑话说到前头。
一旦把证据确定,必然会把对方得罪死,如果证据找出来,李二却瞻前顾后不敢动手,岂不是浪费了他的表情。
况且,杀鸡儆猴可能也是一个好的方法,让他们以后不敢轻易招惹自己。
李二陛下深深的看了杨帆一眼,沉吟片刻后欣然点头:“只要证据确凿,朕自有主张!”
“好了,今天暂且商议这么多,李君羡和众爱卿先退下,忠义侯留下……”
“诺!”
众人走后,殿内除了老太监王焕贵,就只有李二与杨帆两人。
看着一直不说话的杨帆,李二陛下没好气的说道:“怎么?对朕刚刚的安排心里有怨言?”
“微臣不敢。”杨帆并未显露出一丝半点不满的神色,平静的说道:“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何况陛下是为了锻炼微臣……微臣感激还来不及呢!”
李二陛下郁闷了。
这小子真是个混球,还说不敢?
说话的语气那么不爽,心里显然是有火气,而且火气还不小。
连“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君”都弄出来了,这不是说自己独断独行么?
不过李二陛下也没办法,谁让这小子总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今天给杨帆安排了两个差事,虽然看起来牛马不相及,但两者还是有很大的联系的。
一方面,科举制度的改革是由这小子提出来的,让杨帆来主持最合适不过。
另一方面,让杨帆调查刺杀一案,如果杨帆能够找出幕后主使,朝廷便可拿这些人开刀,以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如今世家对改革的科举制度很抵触。
到时候,杨帆便能挟灭国之功以及反击刺杀他们敌人的威势震慑世家,李二陛下算是用心良苦。
不过,杨帆表现却让李二陛下下哭笑不得。
只不过是让他主持科举改革而已,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这小子的怨念真不小。
没好气的瞪了杨帆一眼,李二陛下沉声说道:“让你暂代礼部尚书之职主持科举改革,是朕多方面斟酌之后方才做出的决定,既然做出了决定,便不可更改,不过,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
李二这话等于是给杨帆好处,意思是说:“小子,朕知道有些为难你,需要什么,提条件吧!”
杨帆心里狂喜,果然会闹的孩子有奶吃,既不忍气吞声的认命,也不大吵大闹的反抗,咱可以来一出以退为进的戏码。
适当的显示出自己的不满,李二陛下果然让步了。
心头得意,杨帆面上却丝毫不敢显现,故作淡然说道:“陛下真的什么都答应?”
本想满嘴答应,可李二陛下一想到杨帆那不要脸的性格,眯了眯眼,小心翼翼的问道:“先说来听听?”
呃……,杨帆微微一怔,套路有些不对呀!
这时候李二陛下不是应该满口答应的么?
想了想,觉得跟李二陛下这种聪明人,还是不要耍太多的心机。
稍微一点手段,李二陛下觉得无所谓,毕竟有求于他。
可若是过了头,真惹恼了这位皇帝,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这位皇帝翻起脸来,可是六亲不认的。
于是杨帆赶紧说道:“陛下想让微臣主持科举改革也行,除了想几个人协助微臣,另外,微臣想要陛下赐给微臣一块地。”
“这你不用担心,需要什么人你尽管开口就行。”说着,李二陛下饶有兴趣的看了杨帆一眼,问道:“汝想要什么地?”
杨帆赶紧说道:“琉球群岛,微臣想在这里建码头,让这块地作为出海之用!”
出海之用?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神,这才想起来杨帆以前说要开辟新航道,于是问道:“你的海船制造好了?”
杨帆点了点头:“江州那边传来消息,海船六月左右就可以下水。”
李二陛下捋着颌下胡须,看着杨帆眼睛里抑制不住的渴望,心里就一阵得意。
你这个臭小子还不是有求于自己?
口中却左右而言他,说道:“此次出征吐蕃,汝作为都运提督,斩首几万余人,实在是大涨我大唐之军威,可谓是一等一的功臣,想要什么奖励?”
若是放在以往,杨帆必然趁机哭诉,说什么也要讨一个大赏才行。
可现在李世民明显是拿这个当筹码,杨帆心里觉得有些憋屈。
心头早却有定计,说道:“大唐军威隆隆,四夷臣服,微臣只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不敢当陛下赏赐。”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似乎很是意外于杨帆这般谦逊低调。
按常理,这货不是应该嘚瑟得不行,争功要赏么?
虽然对杨帆的奖赏早已议定,此时提出来,只是想让这小子不要有怨言而已。
看来这小子也猜到自己的心思,于是李二陛下便没有再故弄玄虚,语重心长的解释道:
“你此次的功劳朕看在眼里,可你小子犯的错也不少,朕就不另外追究,也不另外进行封赏。”
“今日大军回朝,朕会对所有的功臣进行封赏,至于你的封赏下午也会送达你的府中。”
“既然你有心开辟新航道,那朕便把琉求封为你的封地,也算是你此次出征的功劳吧!”
在李世民看来,琉球只不过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对于大唐而言根本就是一个鸡肋。
而杨帆则高兴不已:“感谢陛下天恩。”
虽然爵位没有提升,不过官位一下子从绯袍变成了紫袍,还是让杨帆很高兴的。
至于琉求群岛成为自己的封地,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李君羡有些惶恐,赶紧解释:“经过排查,军器监有三名工匠和两名官员涉及这些弓弩的贩卖,这些弓弩都是报废之后秘密转移出去的。”
“据军器监这些人所言,他们只是为了谋些钱财, 贩卖的弓弩也是由不同的人购买,他们并不知道、也没有参与刺杀吴王殿下与忠义侯一案。”
“不过,经过侦查,军器监这些人之所以产生贩卖报废弓弩的想法,是褒国公二公子段瓘从旁引诱所致,但段瓘属于功勋之后,没有确凿的证据, 末将不敢随意抓人。”
吴王李恪与忠义侯杨帆两人在秦岭一带光天化日之下被人伏击,所用的武器还是大唐军中的弓弩。
若不是杨帆的亲卫强悍, 又加上杨帆与李恪两人的运气比较好,早就被射成刺猬了。
现在据事发已经过去十几天,可李君羡所带领的百骑却还没把来龙去脉搞清楚,更不用揪说幕后主使了。
如今李二陛下特意叫他今天前来汇报,又见李二语气有些不悦,怎能不让李君羡诚惶诚恐。
所以只能把调查情况一五一十给说出来。
长安城内勋贵林立、世家纵横,百骑即使是作为皇帝的情报机构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杨帆听完后若有所思,也能够理解。
百骑作为大唐的特务组织,情报能力当然不可能很差。
只是因为各方面的因素有些束手束脚不能全力施展。
这些百骑当然不可能与后世的锦衣卫一样为所欲为。
要知道大唐御史台的那些官员可不是吃干饭的。
李二陛下他们都敢指着鼻子骂,李君羡不敢乱来也理所当然,调查结果没有多大的进展也就能够预见。
不过,百骑调查的方向显然是对的,只是受到的阻力不小。
李绩抚着短须插话道:“购买弓弩的人可曾追查到?”
弓弩这等杀伤力巨大的远程武器其实一般人很少用,私自持有还会受到官府的追究。
像这种鸡肋的东西普通人根本不会去购买。
如果从购买人入手,或许可收到意外的惊喜。
李君羡有些尴尬地说道:“某亦曾追查购买人的来历, 但并无发现, 因为这些购买人连续转了十几手,根本查不出这些弓弩最后流到了哪里!”
即使没有做情报的经验, 李君羡怎会想不到这点?
可想归想,真要从转手十几道查出最后持有之人,简直难如登天!
更何况里面的一些人涉及到了很多权贵。
例如像段瓘这类的勋贵二代,没有确凿的证据,即使李君羡也不敢随便抓人审问。
听到李君羡的话,李二陛下额头上的青筋直冒,隐隐有爆发的预兆。
科举制度的改革受到了世家的极力反对,刺杀朝中亲王和大臣的案子又没有进展。
一桩桩,一件件当然让李二陛下如梗在喉。
诺大一个情报机构,搞了十几天,却连幕后主使之人都找不出,确实让李二陛下失望。
李君羡在战场上勇猛无敌,看来却非是情报组织的人才。
当初之所以选择李君羡作为百骑的首领,只不过是因为他忠心罢了。
唉,有得必有失!
这世界又有谁又文武全才、样样精通呢?
心中虽然这么想,不过李二陛下的眼神便下意识的转到杨帆身上。
这家伙正倚靠在殿内的柱子旁,眯着眼,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杨帆居然昏昏欲睡, 不知为何, 李二陛下瞅着这幅模样就来气。
在他看来,这货还不如闹腾一些更让人看着自在。
不过,这小子似乎还真是有些才能。
会医术、会敛财,各种思想天马行空,不仅提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刚到礼部就能让下属上下一心……
出征吐蕃,作为督运提督也能捞一个第一等的军功!
平时杨帆做事虽然大大咧咧,但这小子心眼却不少,行事更是不拘泥于常规。
若让他来查此案可能会收到意外之喜!
心里有了这样的念头,李二陛下再也忍住,转头说道:“忠义侯,朕命令你自现在起协助李君羡调查此案,务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朕查清楚。”
“距年关还有十来天,尔等必须在年关之前有个交代,若不然,这个年你就不要过了!”
杨帆直接愣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不是站着旁听么?
这也会躺枪?
虽然咱有点小聪明,偶尔也能搞搞发明创造。
但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在远超这时代的见识之上,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僚望,是在系统的强有力支撑下……
让他去破案,李二陛下莫不是疯了。
杨帆他懂个毛线啊!
专业完全不对口。
再说,这个案件武媚娘已经跟他汇报过,涉及到的人和事,一旦真要彻查,定然会引起朝野震动。
若通过官方正正规规的彻查,还真不一定能够找到对付幕后之人的证据。
杨帆总不能为了一个案子,把武媚娘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情报组织暴露出来吧?
一旦让李二陛下知道自己掌握着这样一个情报组织,而且发展的这么好,砍脑袋都有可能。
另外,刺杀一事虽然明知道是崔氏和段志玄有参与其中。
但以两人的势力和老奸巨滑根本不可能留有什么把柄给自己抓住。
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杨帆当然不干,于是张嘴便说道:“微臣伤势未愈,刚刚又被仗刑,伤上加伤,请陛下另择人选。”
说着,眼神不由飘向了房玄龄,想让这个仆射为自己说句话。
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久,早已经人老成精,房玄龄不露痕迹的点了点头,说道:
“陛下,忠义侯年少,又没有查案的经验,如何能担得起如此大任?”
“对方胆敢行刺亲王和大臣,若不是江湖中的草莽,便是朝中某一股势力所为。”
“忠义侯虽然才学不凡,但毕竟年轻气盛,若贸然行事,说不得要坠入对方的圈套。”
“况且,忠义侯作为当事人之一,如果涉入此案,恐怕会引人争议,所得的结果也不能让人信服,请陛下三思。”
长孙无忌皮笑肉不笑的反驳:“房相此言差矣,忠义侯面色红润、中气十足,哪有一点受伤的迹象?”
“再说,忠义侯武功过人才学无双,陛下今日委以重任,也是为了让他更好的锻炼,只要加以磨砺,他日才能更好的担负起更重要的任务。”
“年轻人只有不断的历练,才能有所进步!不过房相的忧虑也不无道理,但只要忠义侯不是用刑讯逼供所得的证据,想来也能让大家信服,更何况还有李将军在一旁监督,老夫相信忠义侯定然不负陛下之信任。”
杨帆狠狠瞅了长孙无忌一眼,这老狐狸显然是跟自己杠上了。
什么不用刑讯逼供便能找出真相……
什么年少有为不负陛下所望……
这些全他妈是扯淡。
审问犯人不用些手段能问出真相才怪。
长孙无忌这话看似在捧杨帆,实际却是落井下石,一旦调查不出真相,岂不是说明杨帆不堪大用?
李绩既欣慰又担忧,这件刺杀案很明显不是那么简单。
回头还需叮嘱这小子小心一点才好,可不要惹了一屁股屎让自己女儿担心。
不过,李二陛下似乎对杨帆充满信心:“辅机说得不错,年轻人就要多锻炼锻炼,更何况只是让忠义侯辅助而已,一切还是以李君羡为主,此事就这么定了。”
杨帆本是想再次拒绝,可是迎上李二陛下威胁的眼神,立马把拒绝的话语咽了回去。
这时候可不是后世人人平等的时代,如果一直驳李二陛下的面子,打自己一顿是轻的,砍脑袋都有可能。
谁让皇帝是老大的呢!
想到这里,杨帆立马改口:“微臣遵旨!定会协助李将军把真相给找出来,不过,如果证据确凿,朝廷是否敢将幕后主使之人绳之以法?”
既然避无可避,杨帆当然得把丑话说到前头。
一旦把证据确定,必然会把对方得罪死,如果证据找出来,李二却瞻前顾后不敢动手,岂不是浪费了他的表情。
况且,杀鸡儆猴可能也是一个好的方法,让他们以后不敢轻易招惹自己。
李二陛下深深的看了杨帆一眼,沉吟片刻后欣然点头:“只要证据确凿,朕自有主张!”
“好了,今天暂且商议这么多,李君羡和众爱卿先退下,忠义侯留下……”
“诺!”
众人走后,殿内除了老太监王焕贵,就只有李二与杨帆两人。
看着一直不说话的杨帆,李二陛下没好气的说道:“怎么?对朕刚刚的安排心里有怨言?”
“微臣不敢。”杨帆并未显露出一丝半点不满的神色,平静的说道:“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何况陛下是为了锻炼微臣……微臣感激还来不及呢!”
李二陛下郁闷了。
这小子真是个混球,还说不敢?
说话的语气那么不爽,心里显然是有火气,而且火气还不小。
连“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君”都弄出来了,这不是说自己独断独行么?
不过李二陛下也没办法,谁让这小子总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今天给杨帆安排了两个差事,虽然看起来牛马不相及,但两者还是有很大的联系的。
一方面,科举制度的改革是由这小子提出来的,让杨帆来主持最合适不过。
另一方面,让杨帆调查刺杀一案,如果杨帆能够找出幕后主使,朝廷便可拿这些人开刀,以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如今世家对改革的科举制度很抵触。
到时候,杨帆便能挟灭国之功以及反击刺杀他们敌人的威势震慑世家,李二陛下算是用心良苦。
不过,杨帆表现却让李二陛下下哭笑不得。
只不过是让他主持科举改革而已,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这小子的怨念真不小。
没好气的瞪了杨帆一眼,李二陛下沉声说道:“让你暂代礼部尚书之职主持科举改革,是朕多方面斟酌之后方才做出的决定,既然做出了决定,便不可更改,不过,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
李二这话等于是给杨帆好处,意思是说:“小子,朕知道有些为难你,需要什么,提条件吧!”
杨帆心里狂喜,果然会闹的孩子有奶吃,既不忍气吞声的认命,也不大吵大闹的反抗,咱可以来一出以退为进的戏码。
适当的显示出自己的不满,李二陛下果然让步了。
心头得意,杨帆面上却丝毫不敢显现,故作淡然说道:“陛下真的什么都答应?”
本想满嘴答应,可李二陛下一想到杨帆那不要脸的性格,眯了眯眼,小心翼翼的问道:“先说来听听?”
呃……,杨帆微微一怔,套路有些不对呀!
这时候李二陛下不是应该满口答应的么?
想了想,觉得跟李二陛下这种聪明人,还是不要耍太多的心机。
稍微一点手段,李二陛下觉得无所谓,毕竟有求于他。
可若是过了头,真惹恼了这位皇帝,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这位皇帝翻起脸来,可是六亲不认的。
于是杨帆赶紧说道:“陛下想让微臣主持科举改革也行,除了想几个人协助微臣,另外,微臣想要陛下赐给微臣一块地。”
“这你不用担心,需要什么人你尽管开口就行。”说着,李二陛下饶有兴趣的看了杨帆一眼,问道:“汝想要什么地?”
杨帆赶紧说道:“琉球群岛,微臣想在这里建码头,让这块地作为出海之用!”
出海之用?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神,这才想起来杨帆以前说要开辟新航道,于是问道:“你的海船制造好了?”
杨帆点了点头:“江州那边传来消息,海船六月左右就可以下水。”
李二陛下捋着颌下胡须,看着杨帆眼睛里抑制不住的渴望,心里就一阵得意。
你这个臭小子还不是有求于自己?
口中却左右而言他,说道:“此次出征吐蕃,汝作为都运提督,斩首几万余人,实在是大涨我大唐之军威,可谓是一等一的功臣,想要什么奖励?”
若是放在以往,杨帆必然趁机哭诉,说什么也要讨一个大赏才行。
可现在李世民明显是拿这个当筹码,杨帆心里觉得有些憋屈。
心头早却有定计,说道:“大唐军威隆隆,四夷臣服,微臣只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不敢当陛下赏赐。”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似乎很是意外于杨帆这般谦逊低调。
按常理,这货不是应该嘚瑟得不行,争功要赏么?
虽然对杨帆的奖赏早已议定,此时提出来,只是想让这小子不要有怨言而已。
看来这小子也猜到自己的心思,于是李二陛下便没有再故弄玄虚,语重心长的解释道:
“你此次的功劳朕看在眼里,可你小子犯的错也不少,朕就不另外追究,也不另外进行封赏。”
“今日大军回朝,朕会对所有的功臣进行封赏,至于你的封赏下午也会送达你的府中。”
“既然你有心开辟新航道,那朕便把琉求封为你的封地,也算是你此次出征的功劳吧!”
在李世民看来,琉球只不过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对于大唐而言根本就是一个鸡肋。
而杨帆则高兴不已:“感谢陛下天恩。”
虽然爵位没有提升,不过官位一下子从绯袍变成了紫袍,还是让杨帆很高兴的。
至于琉求群岛成为自己的封地,可以说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