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引蛇出洞
第578章 引蛇出洞
接下来的几天,李二陛下一直待在骊山行宫内,连奏折都已经不再批改。
长安城中甚至传出了李二陛下病危的消息。
毕竟,一连几天,宫中的御医都被请到了骊山行宫之中,不免让人猜测。
夜幕已深,漆黑的夜笼罩大地。
骊山行宫内只点了一盏油灯,显得有些昏暗。
李二陛下躺在软塌之上,一动不动,看起来宛如生了重病一般卧床不起。
李君羡在门外通报一声,便隐隐听到轻轻的一声“嗯”后,便悄然迈步走进了行宫内。
却见李二陛下此时已端坐在床榻上。
李君羡行了一礼后赶紧说道:“启禀陛下,这几日那些番僧一些切常,如同往日一般呆在丹房里炼丹。”
“不过,今夜亥时一刻,却有一名番僧偷偷外出,属下让百骑跟随,此人与汉王府的一名仆人见面后便很快回来,并没有与其他人接触。”
“汉王李元昌?”
李二陛下有些意外,但是想了想,觉得又在意料之中。
这位七弟可藏得真深啊!
自从让李元昌从封地回到长安城反省,这家伙一直深居简出,还以为他认识到了错误,哪知道这些番僧会与他牵连。
看来这个七弟所图不小啊!
其实,引蛇出洞的计策是前几日杨帆提出来的。
在杨帆看来,既然这些番僧利用这么长时间算计李二陛下,后面必然有推手。
于是让李二陛下加大了“食用”丹药的剂量,让番僧真的认为李二陛下已经病入膏肓,从而让幕后之人放松警惕。
果不其然,这些人这么快就露出了马脚,显然是认为李二这个皇帝快不行了。
本来以李二的性格,是不可能完全相信一个人的,毕竟很容易出问题。
假如杨帆想对付对手,那他李二很可能被利用。
之所以如此信任杨帆的计策,一方面是李二对自己掌控力的信任,另一方面那也是因为杨帆的政治智慧。
虽然杨帆平时很冲动,但对于朝中的争储和站队从来都不参合。
即使是面对他这个皇帝,也是经常敢顶撞,是一个对事不对人的家伙,这样的人不可能为了构谄对手而设局。
最主要的是,杨帆既不过分亲近某一位皇子,也不刻意的交好皇族,很懂得避嫌。
这也是令李二陛下很满意杨帆的地方。
既然身为臣子,该管的事情要管,不该管的事情,那就离得远远的。
皇位是皇帝的,皇帝想要让给谁,皇帝一言而定,大臣可以建议,但是大臣绝对不能站队,这是底线。
在这方面杨帆就做的很好,这也是杨帆很得李二信任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此次想对付他李二的人定然是皇族中人。
因为他这个皇帝驾崩,只可能是皇族中人能登上皇位。
也只有这种人才会处心积虑的算计他这个皇帝。
见皇帝半晌没说话,李君羡忍不住再次说道:“陛下,既然李太史从天象中看出异常,根据万年县公的算计又找出了幕后之人,那微臣建议,应当提前动手,把相关人等捉拿归案进行问讯?”
“另外,如今关于陛下的风言风语让整个朝堂震荡,陛下应当尽快回宫稳定朝局,况且,此地禁卫不足,并不能保证陛下的万全。”
作为皇帝的特务头子,李君羡当然知道李淳风的那番话。
更主要的是,李二被人“下毒”,他这个禁卫首领居然没发现,如今有了进展,当然得防患于未然。
至于会不会冤枉其他人,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
在李君羡看来,此次皇帝已经在骊山行宫中待了这么久,也该回宫主持大局了。
为了稳妥起见,只有回到皇宫之中才能万打尽,你待如何?”
看到皇帝如此强硬,杨帆也毫不相让,微微仰着头,说道:“陛下,一旦您回到皇宫,便可稳定朝堂,只要责令三法司彻查,便可把幕后主使之人查个水落石出。”
“清理乱臣贼子的办法有很多,陛下却为何单单选了这最简单、最粗暴……可能会让很多士卒牺性的做法?”
杨帆之所以还如此强硬,其实也是看李二陛下大有松动……
见杨帆不依不饶,李二陛下反而更加坚定留在骊山行宫的决心。
不过,心里好气又好笑!
虽然杨帆这个小混蛋能一直坚持着善良的初心,李二却没打算放过他!
在李二陛下看来,胆敢在他面前大呼小叫,更直指朕的过错,长此以往,那还了得?
今日必须给杨帆一个教训,否则越来越不知道天高地厚,以后更没人治得了这混蛋。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脸色一沉,怒叱道:“朕不仅是你的长辈,更是天子,还要你教朕如何做事不成?”
“你居然敢说朕不关心士兵的死活,简直谬论,今日朕若是不严厉责罚于你,他日还不知道要闯出什么祸事来……来人……”
随着皇帝一声大喝,守在行宫外的禁卫齐齐入内等候命令。
“万年县公杨帆、目无尊卑,肆意妄为,但念其年幼,让其在骊山行宫内闭门思过直至年关,给朕把他带下去……”
“诺!”
几名禁卫领命,上前便架住杨帆的两条胳膊往外带。
杨帆真的是无语了。
咱是为你好,你却处罚咱,简直是昏君啊!
接下来的几天,李二陛下一直待在骊山行宫内,连奏折都已经不再批改。
长安城中甚至传出了李二陛下病危的消息。
毕竟,一连几天,宫中的御医都被请到了骊山行宫之中,不免让人猜测。
夜幕已深,漆黑的夜笼罩大地。
骊山行宫内只点了一盏油灯,显得有些昏暗。
李二陛下躺在软塌之上,一动不动,看起来宛如生了重病一般卧床不起。
李君羡在门外通报一声,便隐隐听到轻轻的一声“嗯”后,便悄然迈步走进了行宫内。
却见李二陛下此时已端坐在床榻上。
李君羡行了一礼后赶紧说道:“启禀陛下,这几日那些番僧一些切常,如同往日一般呆在丹房里炼丹。”
“不过,今夜亥时一刻,却有一名番僧偷偷外出,属下让百骑跟随,此人与汉王府的一名仆人见面后便很快回来,并没有与其他人接触。”
“汉王李元昌?”
李二陛下有些意外,但是想了想,觉得又在意料之中。
这位七弟可藏得真深啊!
自从让李元昌从封地回到长安城反省,这家伙一直深居简出,还以为他认识到了错误,哪知道这些番僧会与他牵连。
看来这个七弟所图不小啊!
其实,引蛇出洞的计策是前几日杨帆提出来的。
在杨帆看来,既然这些番僧利用这么长时间算计李二陛下,后面必然有推手。
于是让李二陛下加大了“食用”丹药的剂量,让番僧真的认为李二陛下已经病入膏肓,从而让幕后之人放松警惕。
果不其然,这些人这么快就露出了马脚,显然是认为李二这个皇帝快不行了。
本来以李二的性格,是不可能完全相信一个人的,毕竟很容易出问题。
假如杨帆想对付对手,那他李二很可能被利用。
之所以如此信任杨帆的计策,一方面是李二对自己掌控力的信任,另一方面那也是因为杨帆的政治智慧。
虽然杨帆平时很冲动,但对于朝中的争储和站队从来都不参合。
即使是面对他这个皇帝,也是经常敢顶撞,是一个对事不对人的家伙,这样的人不可能为了构谄对手而设局。
最主要的是,杨帆既不过分亲近某一位皇子,也不刻意的交好皇族,很懂得避嫌。
这也是令李二陛下很满意杨帆的地方。
既然身为臣子,该管的事情要管,不该管的事情,那就离得远远的。
皇位是皇帝的,皇帝想要让给谁,皇帝一言而定,大臣可以建议,但是大臣绝对不能站队,这是底线。
在这方面杨帆就做的很好,这也是杨帆很得李二信任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此次想对付他李二的人定然是皇族中人。
因为他这个皇帝驾崩,只可能是皇族中人能登上皇位。
也只有这种人才会处心积虑的算计他这个皇帝。
见皇帝半晌没说话,李君羡忍不住再次说道:“陛下,既然李太史从天象中看出异常,根据万年县公的算计又找出了幕后之人,那微臣建议,应当提前动手,把相关人等捉拿归案进行问讯?”
“另外,如今关于陛下的风言风语让整个朝堂震荡,陛下应当尽快回宫稳定朝局,况且,此地禁卫不足,并不能保证陛下的万全。”
作为皇帝的特务头子,李君羡当然知道李淳风的那番话。
更主要的是,李二被人“下毒”,他这个禁卫首领居然没发现,如今有了进展,当然得防患于未然。
至于会不会冤枉其他人,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
在李君羡看来,此次皇帝已经在骊山行宫中待了这么久,也该回宫主持大局了。
为了稳妥起见,只有回到皇宫之中才能万打尽,你待如何?”
看到皇帝如此强硬,杨帆也毫不相让,微微仰着头,说道:“陛下,一旦您回到皇宫,便可稳定朝堂,只要责令三法司彻查,便可把幕后主使之人查个水落石出。”
“清理乱臣贼子的办法有很多,陛下却为何单单选了这最简单、最粗暴……可能会让很多士卒牺性的做法?”
杨帆之所以还如此强硬,其实也是看李二陛下大有松动……
见杨帆不依不饶,李二陛下反而更加坚定留在骊山行宫的决心。
不过,心里好气又好笑!
虽然杨帆这个小混蛋能一直坚持着善良的初心,李二却没打算放过他!
在李二陛下看来,胆敢在他面前大呼小叫,更直指朕的过错,长此以往,那还了得?
今日必须给杨帆一个教训,否则越来越不知道天高地厚,以后更没人治得了这混蛋。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脸色一沉,怒叱道:“朕不仅是你的长辈,更是天子,还要你教朕如何做事不成?”
“你居然敢说朕不关心士兵的死活,简直谬论,今日朕若是不严厉责罚于你,他日还不知道要闯出什么祸事来……来人……”
随着皇帝一声大喝,守在行宫外的禁卫齐齐入内等候命令。
“万年县公杨帆、目无尊卑,肆意妄为,但念其年幼,让其在骊山行宫内闭门思过直至年关,给朕把他带下去……”
“诺!”
几名禁卫领命,上前便架住杨帆的两条胳膊往外带。
杨帆真的是无语了。
咱是为你好,你却处罚咱,简直是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