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近半年的仗,陛下消瘦了这些,还受了如此重伤,老身看着真如剜心一般。自陛下南征以来,老身没睡过一个安生觉,生怕刀剑无眼,不想还是……”
恭惠夫人边关切絮语,边从汤瓮里盛了汤,稍稍晾凉,才将鎏金双狮纹银碗递到他手里。
“幸得祖宗神灵庇佑,总算有惊无险。就怕落下病根,若当时能有锁甲挡着也好,偏没个遮挡。乐陵王这次被罚不冤枉,不是他大意,陛下岂能横遭此劫?”
“傅母宽心,寡人这不是好生回来了。”
穆崇渊没接长柄汤匙,一只手端着就喝了,眼睛未曾稍离奏本。
恭惠夫人知他性情,忙起来谁劝也不听,空自担心也没奈何。
她也不好在此多留,临走似才想起,问了一嘴:“燕朝来的那个女俘,听冯度说于陛下有恩,现下人在奚官局,陛下有无指示?”
穆崇渊皱眉,搁下汤碗。
恭惠夫人窥他神色:“陛下政务繁忙,本不该拿这等琐事来烦你。左不过一个奚官奴,老身且就看着办了——”
穆崇渊忽而开口:“寡人对她另有安排。”
恭惠夫人一顿,就问是何安排。
脑海中不期然浮现一双微红的泪眼,眉目含忍,可怜中又透着执拗。穆崇渊一反常态沉吟起来。
他自来果断,鲜有这样举棋不定的时候。
恭惠夫人试探道:“陛下是打算纳了她?这倒是喜事,内庭空虚,也是时候扩充了。就是她这身份……”迟疑了一下,“异国之囚,恐难同心,倘有异图,只怕为害不浅啊。”
穆崇渊抬眼:“古皋关以北而今尽为魏土,傅母何出此言。”
“瞧我,准是老糊涂了!”恭惠夫人笑笑,“陛下既拿了主意,老身这就着人去办。只一样,她毕竟是作为罪俘入的宫,虽曾有恩于陛下,也不好逾越太过,权且封个采女如何?若伺候得好了,或日后诞下——”
“不好。”穆崇渊摇头。屈指轻扣几案,心思随之落定,“侍御奏案女史,就这个吧。”
侍御奏案女史。
既是侍御,自然是直侍陛下。
不过终归也只是掌执文书、经管笔札几案之事,不属嫔御范畴。
看来陛下并不曾动心起意,仅是欣赏其才学而已,不然何至于连个像样的封号都不给。
也是,任她再是貌美,这宫里姹紫嫣红,貌美的女子何尝缺过?陛下以前未曾一顾,也不会突然间就转了性了。
恭惠夫人大松一口气,跟着又发起愁来。
陛下即位已是第五个年头,子嗣的问题是该考虑起来了,偏他鲜少在这上头着意,回来这些天一次也未召幸过。
想到他的身体还需将养,恭惠夫人也不好催促,但既话赶话说到此,有些事也就顺便提了。
“近几年陛下致力于攘外安内,未遑顾及其他,不知后宫员位,其数多阙。君王以朴素自居,甚得人君之体,可内职过于简少,到底不利子嗣。而今天下清平、四海安宁,是时候扩充内廷广衍皇嗣了,陛下以为呢?”
“南北皆有强敌,西南亦未廓定,与后梁的战事也才将开始,哪里谈得上清平安宁。傅母且回,此事日后再议。”视线又回到奏疏上,显然不欲多谈。
恭惠夫人摇头叹息,只得出了建章殿。
回到寿安殿,近身宫人谭嬷嬷宽慰她,说这事急不得,“陛下这些年就没有闲着的时候,等战事告一段落,陛下留宫的时间多起来,一切还不是水到渠成?”
“若真是因为战事未息也就罢了,就怕是——”
就怕是当年那桩事,给陛下心里留下了阴翳。恐怕这才是他冷落后宫的主要原因。
想至此,恭惠夫人目光含恨,投向承晖殿方向: “陛下若真是因她而坐下心病,我必不能轻绕了她!”
当年的事谭嬷嬷也算知情人,不好多说什么,只道:“高昭仪常年称病,几乎足不出承晖殿,而今咱们大魏与她母国开战,恐怕假病也要变作真病了。”
说起来,高昭仪还是陛下最先纳娶的。
陛下即位前久在军旅,即位时年岁也不大,莫说娶妻,身边便连一个姬侍也没有。
御极后的半年,后梁老皇帝献女乞和,陛下接受了,立其为昭仪,仅次于皇后——皇后之位自是不能给她,那是给陛下舅家表妹尉逢英预留的,这门亲事还是昭宪太后在世时所定。
不过因为迎纳高昭仪的事,表兄妹二人于中军账里大吵了一架,似是闹崩了。尉逢英戍守西南边陲,已经好几年没回都邑,后位就一直这么空悬着。
高昭仪但凡是个肯惜福的,趁此空隙,好好抓住陛下的心,作为禁庭中第一人,陛下想也不会亏待了她。
偏偏出了那样的事——
陛下待她真也算宽仁的了,当晚便下令封锁了消息,非但没究治其罪,还交代恭惠夫人不必为难,不然她哪能好吃好喝地在承晖殿住着。
不过好也好的有限,宫里头想为难一个人,法子有的是,不必非得摆在明面上。
眼下就连这种“好日子”也快到头了,母国若亡,她又能落个什么下场。
谭嬷嬷瞧着她发沉的面色,转而问:“要不要见见奚官局那个?暴室令回话说,这一向还算安分。”
恭惠夫人道:“安守本分当差,不生妄念是最好。我就不见了。”
谭嬷嬷点点头,一个卑品女官,的确用不着亲自见了。
“姑母!”
随着这声轻唤,一道端秀的身影缓步入殿。
恭惠夫人转身,露出笑貌:“阿翎来了。”
-
“奚骊珠!出来。”
中晌,正埋头舂米间,忽闻一声厉喝。
种月和葵香手上动作不由放缓,偷偷觑向奚骊珠,肉眼可见替她紧张起来。
奚骊珠放下木杵,走出舂米室。
满脸横肉的暴室令站在门口,她身旁还有个总管模样的内侍,目光不怎么让人舒服,声音也甚是尖刻:“你就是奚骊珠?”
那人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通,见她虽形似囚徒却姿容难掩,自有一段动人气韵在,当即阴笑一声,“果是个好苗子。你的福气到了,换洗一下,随咱家走吧。”
“敢问宦者,去何处?”
“畅音殿。”
内侍原是畅音殿的总管汪才,张贵嫔从一众有才艺的奚官奴中亲点了奚骊珠做书女,这便是他口中所谓的喜事。
是不是喜事尚不可知,容不得拒绝倒是真的。
奚骊珠简单梳洗一番,换了寻常宫人穿的青绿色垂胡袖直裾服饰,跟着汪总管出了奚官局。
从薄室门出来,转入永巷,畅音殿在西部宫苑区,要走很长一段路。
快要入夏了,日头高挂在天上,汪才又生得肥胖,不时拿出绢帕擦汗,没一会儿绢帕就水渍渍的。
跟着的小黄门讨好地递上自己的帕子,他捏着鼻子接过,擦了两把随手就给扔在了地上。
瞥了眼落后一步的奚骊珠,那脸儿素白素白,跟积了一冬的冰雪似的,看一眼都觉得沁凉爽快到心田里。可惜了……
他一面喜滋滋地想着,一面拿帕子扇风,走得摇头晃脑。
过了万岁门,又走一时,往北转入永巷门,再折往西行。
不知哪里露了风声,横街岔路口聚了好几个看热闹的宫女和小黄门。
“她就是那个燕国的女俘?”
“快让我瞧瞧长什么样……垂着头也看不清呀,瞅着挺娴静的,身段儿也不错。”
“是她呀!不是说她把陛下给迷住了,怎么还在奚官局?”
“传言当不得真。不过,虽没能侍奉陛下,眼下不也有了好前程?”
“……畅音殿,好前程,亏你敢说……”
众人叽叽咕咕笑起来。
奚骊珠正不知此行是福是祸,隐约听到议论,偏首瞧去。
哄笑声止。
有人看呆了眼,喃喃:“真像个花骨朵。”
“哈哈,小锄头,你就知道个花骨朵。”
“那,那花骨朵就是好看!”小锄头是侍候苗圃的,在他看来花骨朵便是最高的夸赞。
“嘿!一群猴崽子!”汪才掐腰捏手指着他们,“你们都是哪个宫的?不好好当差,难不成是想尝尝暴室的饭食?”
围观的人一哄而散。
小锄头一边走一边回头张望,勾头伸脖地想要再看美丽的花骨朵一眼。
汪才啐了一口,一行人继续走着。
眼看就要到畅音殿了,身后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留步!”
汪才闻声回头,见冯度疾奔而来,身后还缀着几个宫人。
忙换了副笑脸迎上去:“冯常侍呀,什么天大的事,还劳您亲自走一趟?”
冯度先去了奚官局,又带着人一路追来,不免气喘。
当下也不跟他闲扯,指着奚骊珠:“这人,咱家要带走。”
汪才一惊,小心道:“张贵嫔缺个书女,才挑了个合适的——”
冯度不阴不阳地笑着:“那可真不凑巧,陛下缺个侍案的女史,也点了她。你看,是不是让张贵嫔另挑一个?”
他敢说让陛下另挑一个吗?汪才眼珠子转了两转,嘴里道着“那是那是”,退开两步,伸手做请状。
“陛下等着见人,改日有空咱家再来给贵嫔赔罪。”冯度留下这句虚套话,带着人扬长而去。
汪才收了笑,忿忿回了畅音殿。
恭惠夫人边关切絮语,边从汤瓮里盛了汤,稍稍晾凉,才将鎏金双狮纹银碗递到他手里。
“幸得祖宗神灵庇佑,总算有惊无险。就怕落下病根,若当时能有锁甲挡着也好,偏没个遮挡。乐陵王这次被罚不冤枉,不是他大意,陛下岂能横遭此劫?”
“傅母宽心,寡人这不是好生回来了。”
穆崇渊没接长柄汤匙,一只手端着就喝了,眼睛未曾稍离奏本。
恭惠夫人知他性情,忙起来谁劝也不听,空自担心也没奈何。
她也不好在此多留,临走似才想起,问了一嘴:“燕朝来的那个女俘,听冯度说于陛下有恩,现下人在奚官局,陛下有无指示?”
穆崇渊皱眉,搁下汤碗。
恭惠夫人窥他神色:“陛下政务繁忙,本不该拿这等琐事来烦你。左不过一个奚官奴,老身且就看着办了——”
穆崇渊忽而开口:“寡人对她另有安排。”
恭惠夫人一顿,就问是何安排。
脑海中不期然浮现一双微红的泪眼,眉目含忍,可怜中又透着执拗。穆崇渊一反常态沉吟起来。
他自来果断,鲜有这样举棋不定的时候。
恭惠夫人试探道:“陛下是打算纳了她?这倒是喜事,内庭空虚,也是时候扩充了。就是她这身份……”迟疑了一下,“异国之囚,恐难同心,倘有异图,只怕为害不浅啊。”
穆崇渊抬眼:“古皋关以北而今尽为魏土,傅母何出此言。”
“瞧我,准是老糊涂了!”恭惠夫人笑笑,“陛下既拿了主意,老身这就着人去办。只一样,她毕竟是作为罪俘入的宫,虽曾有恩于陛下,也不好逾越太过,权且封个采女如何?若伺候得好了,或日后诞下——”
“不好。”穆崇渊摇头。屈指轻扣几案,心思随之落定,“侍御奏案女史,就这个吧。”
侍御奏案女史。
既是侍御,自然是直侍陛下。
不过终归也只是掌执文书、经管笔札几案之事,不属嫔御范畴。
看来陛下并不曾动心起意,仅是欣赏其才学而已,不然何至于连个像样的封号都不给。
也是,任她再是貌美,这宫里姹紫嫣红,貌美的女子何尝缺过?陛下以前未曾一顾,也不会突然间就转了性了。
恭惠夫人大松一口气,跟着又发起愁来。
陛下即位已是第五个年头,子嗣的问题是该考虑起来了,偏他鲜少在这上头着意,回来这些天一次也未召幸过。
想到他的身体还需将养,恭惠夫人也不好催促,但既话赶话说到此,有些事也就顺便提了。
“近几年陛下致力于攘外安内,未遑顾及其他,不知后宫员位,其数多阙。君王以朴素自居,甚得人君之体,可内职过于简少,到底不利子嗣。而今天下清平、四海安宁,是时候扩充内廷广衍皇嗣了,陛下以为呢?”
“南北皆有强敌,西南亦未廓定,与后梁的战事也才将开始,哪里谈得上清平安宁。傅母且回,此事日后再议。”视线又回到奏疏上,显然不欲多谈。
恭惠夫人摇头叹息,只得出了建章殿。
回到寿安殿,近身宫人谭嬷嬷宽慰她,说这事急不得,“陛下这些年就没有闲着的时候,等战事告一段落,陛下留宫的时间多起来,一切还不是水到渠成?”
“若真是因为战事未息也就罢了,就怕是——”
就怕是当年那桩事,给陛下心里留下了阴翳。恐怕这才是他冷落后宫的主要原因。
想至此,恭惠夫人目光含恨,投向承晖殿方向: “陛下若真是因她而坐下心病,我必不能轻绕了她!”
当年的事谭嬷嬷也算知情人,不好多说什么,只道:“高昭仪常年称病,几乎足不出承晖殿,而今咱们大魏与她母国开战,恐怕假病也要变作真病了。”
说起来,高昭仪还是陛下最先纳娶的。
陛下即位前久在军旅,即位时年岁也不大,莫说娶妻,身边便连一个姬侍也没有。
御极后的半年,后梁老皇帝献女乞和,陛下接受了,立其为昭仪,仅次于皇后——皇后之位自是不能给她,那是给陛下舅家表妹尉逢英预留的,这门亲事还是昭宪太后在世时所定。
不过因为迎纳高昭仪的事,表兄妹二人于中军账里大吵了一架,似是闹崩了。尉逢英戍守西南边陲,已经好几年没回都邑,后位就一直这么空悬着。
高昭仪但凡是个肯惜福的,趁此空隙,好好抓住陛下的心,作为禁庭中第一人,陛下想也不会亏待了她。
偏偏出了那样的事——
陛下待她真也算宽仁的了,当晚便下令封锁了消息,非但没究治其罪,还交代恭惠夫人不必为难,不然她哪能好吃好喝地在承晖殿住着。
不过好也好的有限,宫里头想为难一个人,法子有的是,不必非得摆在明面上。
眼下就连这种“好日子”也快到头了,母国若亡,她又能落个什么下场。
谭嬷嬷瞧着她发沉的面色,转而问:“要不要见见奚官局那个?暴室令回话说,这一向还算安分。”
恭惠夫人道:“安守本分当差,不生妄念是最好。我就不见了。”
谭嬷嬷点点头,一个卑品女官,的确用不着亲自见了。
“姑母!”
随着这声轻唤,一道端秀的身影缓步入殿。
恭惠夫人转身,露出笑貌:“阿翎来了。”
-
“奚骊珠!出来。”
中晌,正埋头舂米间,忽闻一声厉喝。
种月和葵香手上动作不由放缓,偷偷觑向奚骊珠,肉眼可见替她紧张起来。
奚骊珠放下木杵,走出舂米室。
满脸横肉的暴室令站在门口,她身旁还有个总管模样的内侍,目光不怎么让人舒服,声音也甚是尖刻:“你就是奚骊珠?”
那人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通,见她虽形似囚徒却姿容难掩,自有一段动人气韵在,当即阴笑一声,“果是个好苗子。你的福气到了,换洗一下,随咱家走吧。”
“敢问宦者,去何处?”
“畅音殿。”
内侍原是畅音殿的总管汪才,张贵嫔从一众有才艺的奚官奴中亲点了奚骊珠做书女,这便是他口中所谓的喜事。
是不是喜事尚不可知,容不得拒绝倒是真的。
奚骊珠简单梳洗一番,换了寻常宫人穿的青绿色垂胡袖直裾服饰,跟着汪总管出了奚官局。
从薄室门出来,转入永巷,畅音殿在西部宫苑区,要走很长一段路。
快要入夏了,日头高挂在天上,汪才又生得肥胖,不时拿出绢帕擦汗,没一会儿绢帕就水渍渍的。
跟着的小黄门讨好地递上自己的帕子,他捏着鼻子接过,擦了两把随手就给扔在了地上。
瞥了眼落后一步的奚骊珠,那脸儿素白素白,跟积了一冬的冰雪似的,看一眼都觉得沁凉爽快到心田里。可惜了……
他一面喜滋滋地想着,一面拿帕子扇风,走得摇头晃脑。
过了万岁门,又走一时,往北转入永巷门,再折往西行。
不知哪里露了风声,横街岔路口聚了好几个看热闹的宫女和小黄门。
“她就是那个燕国的女俘?”
“快让我瞧瞧长什么样……垂着头也看不清呀,瞅着挺娴静的,身段儿也不错。”
“是她呀!不是说她把陛下给迷住了,怎么还在奚官局?”
“传言当不得真。不过,虽没能侍奉陛下,眼下不也有了好前程?”
“……畅音殿,好前程,亏你敢说……”
众人叽叽咕咕笑起来。
奚骊珠正不知此行是福是祸,隐约听到议论,偏首瞧去。
哄笑声止。
有人看呆了眼,喃喃:“真像个花骨朵。”
“哈哈,小锄头,你就知道个花骨朵。”
“那,那花骨朵就是好看!”小锄头是侍候苗圃的,在他看来花骨朵便是最高的夸赞。
“嘿!一群猴崽子!”汪才掐腰捏手指着他们,“你们都是哪个宫的?不好好当差,难不成是想尝尝暴室的饭食?”
围观的人一哄而散。
小锄头一边走一边回头张望,勾头伸脖地想要再看美丽的花骨朵一眼。
汪才啐了一口,一行人继续走着。
眼看就要到畅音殿了,身后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留步!”
汪才闻声回头,见冯度疾奔而来,身后还缀着几个宫人。
忙换了副笑脸迎上去:“冯常侍呀,什么天大的事,还劳您亲自走一趟?”
冯度先去了奚官局,又带着人一路追来,不免气喘。
当下也不跟他闲扯,指着奚骊珠:“这人,咱家要带走。”
汪才一惊,小心道:“张贵嫔缺个书女,才挑了个合适的——”
冯度不阴不阳地笑着:“那可真不凑巧,陛下缺个侍案的女史,也点了她。你看,是不是让张贵嫔另挑一个?”
他敢说让陛下另挑一个吗?汪才眼珠子转了两转,嘴里道着“那是那是”,退开两步,伸手做请状。
“陛下等着见人,改日有空咱家再来给贵嫔赔罪。”冯度留下这句虚套话,带着人扬长而去。
汪才收了笑,忿忿回了畅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