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老人所说,这个药方子,是一位云游大夫开的。

    那位大夫近日才到方城。

    初来乍到,没有固定住所。

    老人家的孙女,自幼身体就不太好,老人一直再想法设法地替她寻医。

    一听说这位大夫医术高强,立刻恭恭敬敬地将人请了过去。

    那位云游大夫便这样借助在老人家中。

    没过几日,大夫突然收拾东西出城去了。

    临走之前,他跟老人说,如果老人有需要,可以来城外找他。

    他最近几日就在城外采药。

    而后,老人的孙女突然染上了疫病。

    老人急忙出城去寻大夫。

    他刚一出门,城池就封锁了。

    那位大夫给了老人这个方子,只说,若是能够找到这些药,他的孙女就能活。

    几番交流,沈妙妍做出了决定。

    她令众人整队,稍稍改动了行走方向,向方城去了。

    与此同时,西疆,贺城。

    流窜的火焰,随着箭矢向城墙射来。

    箭矢落在城墙之上,将写着魏字的旗帜点燃。

    一片黄沙扬起的烟尘之中,旗帜被烧成灰烬,最终散在风中。

    远处,是一阵阵番邦语的呼喊声。

    成群的西夷人举着盾牌,扛着长梯,悍不畏死地向城墙冲来。

    战鼓阵阵。

    城池的驻军正仗着自己在更高的位置,在向下投掷滚石。

    即便如此,依旧有漏网之鱼借着他人的掩护冲上城墙,试图占领城墙。

    城墙之上,短兵相接。

    武器金属碰撞的声音在战场之上回荡。

    攻城只是最后的冲锋。

    早在攻城开始之前,这座城池,已经被敌军围困了十余日。

    被围困期间,贺城断水断粮。

    即便守城将颇有先见之明地安排了存粮存水,但耗了这么久,城内已经连驻军的食物都没有办法保证。

    饥饿的驻军失去了原本的体力,战力仅存十之一二。

    唯一能够安慰众人的,便是……贺城这座城池,依山而建。

    自有天险,易守难攻。

    也正是凭借着这种地势上的优势,即便贺城被数倍于自己的兵力围困,也依然能够继续坚持。

    但也坚持不了太久了。

    远处的涪城。

    主帐之中,带着一副有些狰狞的铁面具,漠北将军,谢昭,正皱眉看着各处的战报。

    手下的人早已经按耐不住,焦急地问道:“将军,这件事我们究竟怎么办?敌军越来越多了,朝廷那边还不能给我们送来援兵吗?”

    谢昭缓慢地摇了摇头。

    没有援兵。

    魏昌皇帝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的援助回复。

    他们快马加鞭送至京城的信件,每一封都会被打回。

    理由五花八门。

    皇帝对很多位置的驻军都做了详细部署。

    除了……他父母的旧部。

    皇帝本人,是万万不愿意西疆这里失守的。

    若是西疆彻底失守,接下里山脉减少,往里就是一马平川。

    甚至可能直接攻入京城。

    皇帝只是想要试探他。

    都到了这种时候,皇帝还在想着这些。

    谢昭叹了一口气。

    比起这里,他更担心贺城的情况。

    那里已经许多天没有新的消息传过来了。

    他这边的斥候,只能探出攻城还在继续。

    至于更详细的东西,因为很难靠近,迟迟没有消息。

    目前,没有坏消息,便算是好消息。

    但若是援军再不来……

    魏昌皇帝看着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送到手上。

    信中,谢昭,或者说是漠北将军,对战局做了详细的叙述。

    随后,又花了很大的篇幅叙述西疆对于大魏的重要性。

    话里话外还是和之前的那些信件一样,在要求他向西疆派出援兵。

    魏昌冷笑一声。

    西疆的战局什么样,他再清楚不过了。

    以谢昭的能耐,就算是没有援兵,也不过丢几个城池。

    绝对不至于失去整个西疆。

    反而是淮京城周边的驻军,如果被这样子轻易地派了出去,中央对于地方的压制力,会削弱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上。

    若是某些人想要趁机造反,可就谁都拦不住了。

    攘外必先安内,这种简单的道理,谢昭又怎么会不知道?

    不过是把他自己的战功和名声,放到了他这个皇帝的前头。

    魏昌慢悠悠地将信件折叠,放回了桌子上。

    对给他送来信件的兵士说道:“告诉他们,朕知道了,朕会做安排的。西岭那边不是有西岭军吗?之后让他们就近赶过去支援,由漠北将统一指挥。朕信任漠北将的能力。”

    那位兵士离开,将话带给送信的兵士。

    送信的兵士听了这个回复,当场跌坐在地。

    西岭距离贺城很远不提,西岭军才有多少人?

    这和放弃了西疆又有什么区别?

    这时,沈妙妍一行人已经跟随老人来到了方城。

    老人并没有将他们引进方城,而是在城外的半山腰,找到了一间木屋。

    老人带着药进里屋,给孙女熬药去了。

    沈妙妍则和廖维一同,在外屋中,等待那位云游大夫……传说中的医圣。

    木屋之中,很快就冒出滚滚的烟气,带着草药的气味。

    两人静默等待,过了许久,从外面走来一个中年人。

    那人穿着十分宽松的布袍,头发随意地散落下来。

    很吸引目光的是,那是一头白发。

    一般大夫都擅长养生,倒是很少见到这个年纪的高明医者有一头白发。

    沈妙妍暗自与书中的形象做了对比,最终确定了眼前的人的身份。

    确实是那本书中所描述的,医圣李淮。

    “你们是来求医的?还是来卖药的?”

    那中年人先开了口,甩给众人两个问题。

    沈妙妍没有出声。

    于是廖维自动上前,接过了解释的任务。

    廖维简单这么一说,中年人的表情似乎稍稍放缓。

    他哼笑一声:“那老头倒是好运。”

    沈妙妍此时看着地上的脚印,眯了眯眼睛。

    那脚印有些湿润,上面,还有残留着一些细软的泥沙。

    “这里可是有了疫病?”

    沈妙妍问道。

    那中年人正忙着在自己的竹筐之中挑挑拣拣,颇为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

    “是吧。”

    随后,他就推开门,向里屋走去。

    没成想,沈妙妍竟也跟了上来。

    那中年人挑眉,向躺在床上的小女孩那边扬了扬下巴:“你不怕吗?这个,可是疫病。”

    沈妙妍笑了笑:“药谷的医圣在我眼前,我还怕什么疫病。”

    那人一边将银针刺入小女孩的穴道,一边哼笑道:“没想到让你发现了,你怎么确定的?”

    沈妙妍摊手:“老人家呢?这房间总不至于把人凭空吃掉吧。”

    那白发中年人再次哼笑一声:“装什么,你进来才知道人不在这里吧。药还有多少?”

    沈妙妍踱步:“药有很多,足够你控制这里的疫病。问题是,只凭借药,你可以吗?”

    白发中年人冷笑一声,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沈妙妍能够理解。

    有些高人会有些怪癖,这很正常。

    比如眼前这位医圣,李淮,就喜欢冷笑。

    她刚才问的话,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嘲弄。

    不过她也不是很在乎。

    如果她队伍中带的这些药足够将方城的疫病压制住……那真是上天保佑。

    见李淮停了手,沈妙妍再次问道:“你扮做老人出来找药,是为了救她?”

    “是又怎样?”

    李淮手脚麻利地将银针从女孩身上取下,将刚刚放温的药灌了下去。

    “这孩子的家人呢?”

    沈妙妍疑惑道。

    “那儿。”

    李淮指了指窗外。

    沈妙妍顺着窗户望了出去,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土包。

    人去了哪里显而易见。

    沈妙妍沉默下去。

    “你的好奇心实在不少,”医圣转过头来,瞥了她一眼,“小姑娘自身难保,还要操心别人。”

    沈妙妍骤然被点破女儿身,惊了一瞬,随后又恢复正常。

    也对,堂堂医圣,总不至于连男女都分辨不出来。

    “那些药,叫你的人准备好吧,我一起配出来。”

    沈妙妍点头,廖维便去做了。

    医圣一笑:“你倒是聪明,我欠你一个人情,以后你可以来找我。”

    沈妙妍满意地笑了:“我要怎么联系你?”

    医圣李淮从怀中摸出一张皱皱巴巴的黄纸,又摸出一直很奇怪的笔,大笔一挥,在上面写了一个地址。

    “送信到这里,会有人代为转告。”

    随后,他又瞥了沈妙妍一眼:“机会只有一次,我劝你好好珍惜。我这里什么药都有,唯独没有后悔药。”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沈妙妍正高兴着,对于医圣的这点嘲讽,她毫不关心。

    医圣的人情!这相当于是一个保命符了。

    这世道中,大部分好东西,都是达官显贵可以完全掌握在手中的。

    唯有好的医者不是。

    习医需要天赋,需要传承和探索。

    好的医者,并非在高门大院中圈养出来的。

    即便是皇帝的太医院,要说能够网罗天下圣手,也实属大话。

    异世那本书中写得清清楚楚。

    医圣李淮本人,是当今医道第一人。

    解决完这些事情,李淮抱着那个女孩离开了。

    等到众人将那些配好的药打包妥当,沈妙妍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那本书中说,医圣只有一个弟子啊?

    所以,刚刚的那个小女孩,就是书中写的,后来嫁给谢昭的真命天女,林清云?

章节目录

想造反,但夫君是忠臣(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杯麦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杯麦冬并收藏想造反,但夫君是忠臣(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