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凭刚进跨进门来就先瞥了一眼地上的陈锦端,循礼向太后问过安后,就伸手去扶陈锦端。
“怎么跪着?”
太后爽朗地笑道:“快起来吧,再跪下去,皇帝该以为我欺负你了。”
陈锦端侧身躲开萧凭的手,自己撑着膝盖起身,边动作边说:“太后娘娘最是公正,哪会欺负臣妾,若真让臣妾罚跪,那也是臣妾犯了错,该罚。”
“你这张嘴啊”,太后笑着转向萧凭,“越儿应当也已用完早膳了,你们今日不是还有安排?接了越儿就快去吧,我这什么时候都能来,就别在我老婆子这里耽搁了。”
这时静安带着越儿进了内间,越儿向太后告别后,高高兴兴地一手拉着萧凭、一手拉着陈锦端,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三人同乘一架马车,马车内空间大,一侧能坐下三人,中间放了张红木小方桌。
萧凭步子大,走在最前面,便先上了车,坐在面向车门的那一侧,陈锦端上车时看到他只坐了一半位置,极自然地将越儿安置在了他旁边,自己则坐在了右侧。
一路上一直是越儿在叽叽喳喳地说话,这是她出生以来第二次出宫,第一次还是送陈锦端动身南巡的时候,在高高的京都城楼上被萧凭抱着,远远地看着自己的母后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然后就回宫了,宫外的风景是一点也没看到。
可能是前半程闹腾得太过,越儿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最后迷迷糊糊地说娘我想睡会儿,到外祖家了记得叫我。
萧凭把越儿抱到了马车左侧,座位的长度够她伸直身体舒舒服服地睡觉。
回身时萧凭又只坐了一半的位置,陈锦端低着头斟茶,也不看他。
萧凭盯了陈锦端一会儿,见她打算死不抬头了,才开口:“母后今日为难你了?”
陈锦端摇头,把茶盏端到萧凭面前,道:“陛下多虑了。”
萧凭想问那你今日为何跪着,自听到皇后去给太后请安了,一直到他迈进长乐宫时,足足半个时辰,怎会过了半个时辰了还跪着。
但陈锦端一副不想多说的表情,他也就没有再问,而是转到了另一个话题。
“坐这么久的马车,身体还受得住吗?”
陈锦端思索一番,缓缓回答:“有些难受。”
萧凭立马伸出一只手拉住了陈锦端,“那我们停车休息一下”,说着就要叫车夫停下。
陈锦端忙阻止了他,“就快到了,不必这么折腾”,如无特殊情况,宫门在天黑前就会落钥,他们自然得提前回宫,现在都快要正午了,在家里待不了两个时辰就得回宫,若还要在路上耽搁,那岂不是刚入家门就要走。
“那你过来,靠着我歇会儿。”萧凭展开右手手臂,示意陈锦端坐过来。
陈锦端愣了一秒,抿了抿唇,想到表哥的命和太后说的话,还是强按下心中的不适坐了过去,柔顺地偏头靠在了萧凭肩上。
萧凭没想到陈锦端会真的坐过来,她这段时间一直很抗拒他,连靠近一点都要躲,也不爱搭理他,一开口就是极客气、极有礼仪的谢恩,刚才提议的时候,他都做好陈锦端又要低头沉默的准备了。
但她竟然靠过来了。
许久没感受到的,她依偎在怀中的感觉。
“锦端,我……”
他想说我错了,我不该用你的命去和翎王斗,不该让你一个人守着益州,不该为了耗尽翎王的气数而迟迟不出援兵,以致最后让你亲自披挂上阵,差点葬身于敌军刀下,往后我会好好待你……
可还没等他说出口,陈锦端就先说话了,“陛下,臣妾这身子,怕是不成了。”
萧凭心头一滞,语气艰涩,“不要胡说,有太医院好好帮你养着,你定会康健起来的。”
陈锦端摇头,手里把玩着茶盏,说:“这若是臣妾的命数,臣妾便也认了,只是陛下膝下只有越儿这一个女儿,臣妾怕撒手人寰后,陛下孤单,越儿也孤单。”
萧凭揽住陈锦端的手越来越紧,这段时日的担心从陈锦端口中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心中更觉疼痛,“那你就好好养着身体,别……别丢下越儿。”
“陛下”,陈锦端直起身来,抬头看他,“若是陛下身边能多有佳人相伴,越儿也能有兄弟姐妹,臣妾走也能安心地走。”
萧凭眼中盈着的悲伤逐渐转为惊诧:“什么意思?”
从前两人交流,从不需将话说得直白完整,便能解得对方的意思。
此时此刻,两人在马车中对视,陈锦端知道萧凭明白她的意思,可是萧凭要装傻,她便只能将话说得更加明白。
“陛下登基已有五年,后宫只有臣妾一人,实在不合适,况且如今臣妾身子已毁,也无法再为陛下生儿育女,理应广开选秀,迎新人入宫。”
萧凭眼中恼怒愈来愈盛,低声一字一句道:“新人?锦端,你真能为我择新人入宫?”
“若陛下应允,臣妾可以督办选秀之事。”
“啪——”
陈锦端刚刚端到萧凭面前的茶盏被他砸在了地上,青瓷茶盏瞬间四分五裂。
她被他突然的动作吓得瑟缩,立马跪在了地上。
越儿被吓醒,哭着醒过来,睁开眼睛看清车厢内的情景,又噤了声抽泣着,不敢再发出声音。
“怎么跪着?”
太后爽朗地笑道:“快起来吧,再跪下去,皇帝该以为我欺负你了。”
陈锦端侧身躲开萧凭的手,自己撑着膝盖起身,边动作边说:“太后娘娘最是公正,哪会欺负臣妾,若真让臣妾罚跪,那也是臣妾犯了错,该罚。”
“你这张嘴啊”,太后笑着转向萧凭,“越儿应当也已用完早膳了,你们今日不是还有安排?接了越儿就快去吧,我这什么时候都能来,就别在我老婆子这里耽搁了。”
这时静安带着越儿进了内间,越儿向太后告别后,高高兴兴地一手拉着萧凭、一手拉着陈锦端,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三人同乘一架马车,马车内空间大,一侧能坐下三人,中间放了张红木小方桌。
萧凭步子大,走在最前面,便先上了车,坐在面向车门的那一侧,陈锦端上车时看到他只坐了一半位置,极自然地将越儿安置在了他旁边,自己则坐在了右侧。
一路上一直是越儿在叽叽喳喳地说话,这是她出生以来第二次出宫,第一次还是送陈锦端动身南巡的时候,在高高的京都城楼上被萧凭抱着,远远地看着自己的母后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然后就回宫了,宫外的风景是一点也没看到。
可能是前半程闹腾得太过,越儿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最后迷迷糊糊地说娘我想睡会儿,到外祖家了记得叫我。
萧凭把越儿抱到了马车左侧,座位的长度够她伸直身体舒舒服服地睡觉。
回身时萧凭又只坐了一半的位置,陈锦端低着头斟茶,也不看他。
萧凭盯了陈锦端一会儿,见她打算死不抬头了,才开口:“母后今日为难你了?”
陈锦端摇头,把茶盏端到萧凭面前,道:“陛下多虑了。”
萧凭想问那你今日为何跪着,自听到皇后去给太后请安了,一直到他迈进长乐宫时,足足半个时辰,怎会过了半个时辰了还跪着。
但陈锦端一副不想多说的表情,他也就没有再问,而是转到了另一个话题。
“坐这么久的马车,身体还受得住吗?”
陈锦端思索一番,缓缓回答:“有些难受。”
萧凭立马伸出一只手拉住了陈锦端,“那我们停车休息一下”,说着就要叫车夫停下。
陈锦端忙阻止了他,“就快到了,不必这么折腾”,如无特殊情况,宫门在天黑前就会落钥,他们自然得提前回宫,现在都快要正午了,在家里待不了两个时辰就得回宫,若还要在路上耽搁,那岂不是刚入家门就要走。
“那你过来,靠着我歇会儿。”萧凭展开右手手臂,示意陈锦端坐过来。
陈锦端愣了一秒,抿了抿唇,想到表哥的命和太后说的话,还是强按下心中的不适坐了过去,柔顺地偏头靠在了萧凭肩上。
萧凭没想到陈锦端会真的坐过来,她这段时间一直很抗拒他,连靠近一点都要躲,也不爱搭理他,一开口就是极客气、极有礼仪的谢恩,刚才提议的时候,他都做好陈锦端又要低头沉默的准备了。
但她竟然靠过来了。
许久没感受到的,她依偎在怀中的感觉。
“锦端,我……”
他想说我错了,我不该用你的命去和翎王斗,不该让你一个人守着益州,不该为了耗尽翎王的气数而迟迟不出援兵,以致最后让你亲自披挂上阵,差点葬身于敌军刀下,往后我会好好待你……
可还没等他说出口,陈锦端就先说话了,“陛下,臣妾这身子,怕是不成了。”
萧凭心头一滞,语气艰涩,“不要胡说,有太医院好好帮你养着,你定会康健起来的。”
陈锦端摇头,手里把玩着茶盏,说:“这若是臣妾的命数,臣妾便也认了,只是陛下膝下只有越儿这一个女儿,臣妾怕撒手人寰后,陛下孤单,越儿也孤单。”
萧凭揽住陈锦端的手越来越紧,这段时日的担心从陈锦端口中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心中更觉疼痛,“那你就好好养着身体,别……别丢下越儿。”
“陛下”,陈锦端直起身来,抬头看他,“若是陛下身边能多有佳人相伴,越儿也能有兄弟姐妹,臣妾走也能安心地走。”
萧凭眼中盈着的悲伤逐渐转为惊诧:“什么意思?”
从前两人交流,从不需将话说得直白完整,便能解得对方的意思。
此时此刻,两人在马车中对视,陈锦端知道萧凭明白她的意思,可是萧凭要装傻,她便只能将话说得更加明白。
“陛下登基已有五年,后宫只有臣妾一人,实在不合适,况且如今臣妾身子已毁,也无法再为陛下生儿育女,理应广开选秀,迎新人入宫。”
萧凭眼中恼怒愈来愈盛,低声一字一句道:“新人?锦端,你真能为我择新人入宫?”
“若陛下应允,臣妾可以督办选秀之事。”
“啪——”
陈锦端刚刚端到萧凭面前的茶盏被他砸在了地上,青瓷茶盏瞬间四分五裂。
她被他突然的动作吓得瑟缩,立马跪在了地上。
越儿被吓醒,哭着醒过来,睁开眼睛看清车厢内的情景,又噤了声抽泣着,不敢再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