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摆摊卖这一段时间,姜禾已经在国子监门口和周围的商贩都混了眼熟了。
所以当她这个大铁盘子往炉子上一架的时候,周围刚摆上摊子的商贩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和姜禾相熟一些的摊主更是直接上前来围观了。
“这是做什么呢。”
姜禾正往那铁盘里倒油,闻言抬头看向油条摊抱着孩子的妇人。
只要出摊,姜禾就会和他们拿油条酥。两家早就混得很熟了,也早就开发出了饭团加油条的吃法,颇受工匠们的欢迎。
“在做酱香饼。”
姜禾笑着将提前拿好的面团拿出来,动作麻利地擀平,因为是第一天出摊,姜禾怕自己不够熟练,早上出门前就已经提前擀过一遍,涂过油酥了。
将面饼擀得又薄又圆,抱着孩子的妇人看了看那明显大过铁盘的面饼,有些好奇。
这怎么放得下啊?
只瞧见姜禾用擀面杖卷起了面皮,一点一点放进铁盘上。
面皮接触到热油,发出吱吱地声音,而后褶皱的部分迅速鼓胀了起来,像是绵延的丘陵。
姜禾将提前刷好油,放在一旁的另一个铁盘盖在了上面。
即使如此,也没能完全掩盖住香味和滋滋的诱人声响。
“这得多久啊。”
路过的工匠一开始是奔着饭团摊子来的,但很快被这动静吸引了注意力。
“很快的很快的,马上就好!”
姜禾说着又从竹背篓里端出一个陶罐子和一把小葱。
等她迅速将小葱切碎后,铁盘那边也好了。
姜禾掀起压在上面的铁板,那带着油香顿时四溢开来。
就在周围人愣神的这一会,姜禾已经将面饼翻了个面。
那一开始就浸在油里的那一面,被煎炸的金灿灿的,只是看上一眼,就可以想象出有多酥脆。
这效果比想象中还要好些。
姜禾松了一口气,她端起那个小陶罐子,刷子蘸上酱料,朝着金灿的酥脆的大饼上刷去。
刷完酱后,整张饼泛着棕褐的光亮。
酱料里不知道加了什么香料,被高温一激,那咸香混着辛香味,横冲直撞的,霸道极了。直往人鼻尖钻去,勾得人直咽口水。
姜禾也没急着将饼捞出锅,而是稍等片刻才撒上葱花,一手持一双长筷子,将大饼夹到了案板上。
在锅里的时候,酱汁就已经刷的很均匀了,姜禾又提着刷子,在边角上补了一些。
而后才拿起刀,将那一整张饼切成方便入口的方形小块。
刀刃触碰到饼时,那清脆的声响清晰响起在周围围观的每一个人耳中。
像是有一只爪子凭空出现在脑子里,哼哧哼哧地抓挠着。
一个工匠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卖啊!”
一旁的雨桑已经提前将油纸袋子撑开来了,姜禾接过后,将小块的酱香饼夹进油纸袋里。一直到油纸袋撑得鼓鼓囊囊的,才收手。
青杨递过来两根竹签子,扎进袋子里的处于最顶上的饼里。
“一袋六文。”
姜禾话音刚落,那提问的大哥立刻掏钱递给青杨,迫不及待地接过了油纸袋子。
六文,能买两个烧饼了。
烧饼虽然是梅干菜馅的,但多少有点肉夹在里面,就是薄薄一个,不太容易吃饱。
酱香饼的制作过程,他们可是全看在眼里的,没有肉。
但是这一包的酱香饼,看着分量也不少。
尤其是那酱料,实在是香得勾人心魄。
即使理智告诉自己这不划算,还不如去吃俩个烧饼。但是身体却像扎在原地一样,动弹不得。
尤其是,刚刚买了一包酱香饼的工匠也没走远。
他就站在摊子旁边吃了起来,陶醉的表情和嘴角鲜亮的红油,叫人忍不住怀疑这是不是摊主请来的托了。
姜禾倒也没急,她取来两根竹签,扎起案板上的酱香饼,递给了油条摊子的妇人和隔壁粥铺的大爷。
“尝尝尝尝。”
那妇人道谢后,接过来竹签。
酱香饼被切得四四方方,可以看见那鼓起好几层的酥脆表皮,酱汁覆盖其上。
那原本的褶皱处吸饱了酱汁,浓郁赤亮,但依旧保持着层层分明的酥脆。伴随着后知后觉到来的葱香,叫人凭空升腾出一份期待来。
妇人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牙齿触碰到酱香饼的第一反应,是酥脆。但咬到底的时候,却能感受到那未曾接触到油锅的,面皮的柔韧。
还没来得及从极致的反差中抽身。紧随着,香料的味道在唇齿间横冲直撞了起来。
滚烫的浓郁、辛辣、带着回味的微甘和咸香。复杂的味道在此刻完美交织,柔软又和酥脆交融,疯狂刺激着味蕾。
妇人嚼着嚼着,双眼一点点的亮了起来。她刚咽下嘴里的饼,便迫不及待朝着姜禾道:“来一份,我要一份!”
姜禾一直没停下装袋的动作,闻言直接递了一袋过去。
虽然价格有些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预算,但是这香味,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狠狠心掏钱买上一袋。
姜禾也没闲着,这就开始着手准备摊下一个饼了。
有饭团的第一天卖不出去的经历在前头垫着,姜禾现在对酱香饼有足够的信心。
怕忙不过来,她还特意把青杨和雨桑都带上了。
饭团的成本毕竟放在那,肉松也不便宜。
但是酱香饼不一样,最核心的地方在于酱料。
姜禾有些庆幸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前,在家待业了半年多。
在那段时间里,她不仅在阳台种菜。还因为馋小学门口的酱香饼,但又懒得出门,就打开视频软件琢磨起自己在家做。
虽然做不到原封不动找到配方,但好在和南方的商贸往来密切。
南方惯用的香料基本都可以在京城找到。
这个秘制酱料不可不像是饭团那样,一般人是真的学不走。姜禾也不准备卖,就准备做京城独一份。
而随着战乱结束,香料的价格也没有之前昂贵了,成本可谓是一降再降,虽然废油了一点,这定制的磨具也有点贵,但要回本还是很快的。
这样算下来,甚至酱香饼的利润比饭团还高点。
那买了酱香饼的食客,只要吃上一口,那觉得贵了点的想法立刻被香味冲散了去。
再掂一掂这分量,心里顿时有了判断。
这六文钱,花得值!
只是这酱香饼,随着早课时间越来越近,监生们在浓郁香味的诱惑下,还是选择了饭团。
像李墨这样,早早就来的人,自然是可以买上一份,慢悠悠吃完后,再去漱口净手,不会沾染上这浓郁的香料味。
但是杨瑞棠这样卡点来的人,即使没下马车就闻到了香味,却只能眼巴巴看着,接过饭团然后一步三回头的进国子监。
他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带着这样香味浓郁的吃食去上早课。
监生们的胃口毕竟是有限的,姜禾的目标还是想要靠这香味吸引来周围来来往往的过路人。
酱香饼什么都好,就是热了点。
姜禾站在铁盘子前,热得直掉汗。
青杨今天倒是没有再消失不见了,他和雨桑两个人守着饭团摊子,小榆在帮忙撑油纸袋子。
姜禾的目光落在雨桑的身上,微微皱眉,面色有些沉重。
虽然这样子是比平时多赚了大概有一倍左右,但下个月就要把他们三个都送去书院了,也不能一直叫他们帮忙。
赚钱很是重要,但也不能耽误孩子们读书。
最好的方法,还是找一个帮手来。
姜禾在思索着的时候,青杨和雨桑也在窃窃私语。
昨日里国子监的事情,青杨略过了自己狼狈遭遇的细节,捡着说给雨桑听了。
雨桑有些惊愕:“你说,那位大人要你一定考进国子监?”
“对。”青杨长舒一口气,隐藏下情绪,压低声音道:“听他的意思,我是有能力可以考进国子监的。”
雨桑担忧地眨了眨眼,没有说话。
兄妹二人没有开口,但都从彼此眼中看出来他们最担心的事情。
良久,青杨才叹了一口气,他抬眼看向姜禾,眉眼之间满是惆怅:“你说,现在生意这么好,她会让我去读书吗?”
“她会的。”
雨桑倒是没有什么犹豫,语气笃定。但看着青杨化不开的愁色,她在确定四下无人后,才开口:“若你是担心和薛承道碰上后,她碍于薛家的权势不肯护佑住你的话,我前几日从柳姨那里得了消息。南方的那支军队,下月就要回来了。”
“你是说。”青杨的眼中倏得亮了起来:“爹要回来了!”
这对青杨来说,是绝对的好消息。
顾沛回来,他心中的石头就落了大半了。
顾沛绝对不会把他交给薛承道的,也一定会愿意供着他读书的!
就在青杨慢慢感受着这满心雀跃的时候,雨桑扭头看了一眼姜禾,语气平淡,但是笃定道:“但是哥哥,我觉得,在权势和你之间,她还是会选择你的。”
青杨一愣,他下意识抬眼看去。
姜禾刚擀了饼,正在往铁盘你堆着褶皱。
她年轻姣好的脸上因为太热而泛着红,汗水顺着鬓角缓缓淌下,她的指尖也因为近距离接触油锅,还没有形成足够厚的茧子,熏烫的红色已经蔓到了掌根。
尽管如此,她依旧脸上带着笑,眼眸璀璨,闪着光亮。
“不管怎么样,她都已经不是那个娇滴滴的大小姐了。你也没必要这样抗拒她,起码这些日子,她不曾亏待过我们,甚至我们过得比以前好多了。和她拧巴对我们来说没有好处,只管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再多的东西留给爹处理便是了。”
这些话,自然不是雨桑自己琢磨出来的。
她并不敏锐,也没有多的兴趣去思考。
这些话,是柳长歌说给她听的。
雨桑一开始也并不想干涉青杨的想法,只是,凭借她对青杨的了解。
青杨真的会因为所谓的家仇和未知的风险,去放弃进国子监的机会的。
雨桑自己是对读书没有兴趣的,她认字的速度不慢,但始终对顾沛带回来的那什么《诗》《礼记》什么的,不感兴趣。
但是青杨不一样,这两年,他来来回回把书翻了无数遍。
还常常在厨房后,用树棍在地上练字。
别的大道理,雨桑也不懂。她只知道,青杨不能因为仇恨,彻底放弃自己的未来。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在青杨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昨日那个男人的样子。
虽然昨日发生的一切狼狈,都因和他的那一眼对视而起。但是青杨不得不承认,那个男人让他看到了一丝的希望。
青杨深吸一口气,他朝着雨桑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姜禾送走了摊上的客人,她放下刀,朝着青杨和雨桑招招手。
“来来,我有事想要问你们!”
所以当她这个大铁盘子往炉子上一架的时候,周围刚摆上摊子的商贩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和姜禾相熟一些的摊主更是直接上前来围观了。
“这是做什么呢。”
姜禾正往那铁盘里倒油,闻言抬头看向油条摊抱着孩子的妇人。
只要出摊,姜禾就会和他们拿油条酥。两家早就混得很熟了,也早就开发出了饭团加油条的吃法,颇受工匠们的欢迎。
“在做酱香饼。”
姜禾笑着将提前拿好的面团拿出来,动作麻利地擀平,因为是第一天出摊,姜禾怕自己不够熟练,早上出门前就已经提前擀过一遍,涂过油酥了。
将面饼擀得又薄又圆,抱着孩子的妇人看了看那明显大过铁盘的面饼,有些好奇。
这怎么放得下啊?
只瞧见姜禾用擀面杖卷起了面皮,一点一点放进铁盘上。
面皮接触到热油,发出吱吱地声音,而后褶皱的部分迅速鼓胀了起来,像是绵延的丘陵。
姜禾将提前刷好油,放在一旁的另一个铁盘盖在了上面。
即使如此,也没能完全掩盖住香味和滋滋的诱人声响。
“这得多久啊。”
路过的工匠一开始是奔着饭团摊子来的,但很快被这动静吸引了注意力。
“很快的很快的,马上就好!”
姜禾说着又从竹背篓里端出一个陶罐子和一把小葱。
等她迅速将小葱切碎后,铁盘那边也好了。
姜禾掀起压在上面的铁板,那带着油香顿时四溢开来。
就在周围人愣神的这一会,姜禾已经将面饼翻了个面。
那一开始就浸在油里的那一面,被煎炸的金灿灿的,只是看上一眼,就可以想象出有多酥脆。
这效果比想象中还要好些。
姜禾松了一口气,她端起那个小陶罐子,刷子蘸上酱料,朝着金灿的酥脆的大饼上刷去。
刷完酱后,整张饼泛着棕褐的光亮。
酱料里不知道加了什么香料,被高温一激,那咸香混着辛香味,横冲直撞的,霸道极了。直往人鼻尖钻去,勾得人直咽口水。
姜禾也没急着将饼捞出锅,而是稍等片刻才撒上葱花,一手持一双长筷子,将大饼夹到了案板上。
在锅里的时候,酱汁就已经刷的很均匀了,姜禾又提着刷子,在边角上补了一些。
而后才拿起刀,将那一整张饼切成方便入口的方形小块。
刀刃触碰到饼时,那清脆的声响清晰响起在周围围观的每一个人耳中。
像是有一只爪子凭空出现在脑子里,哼哧哼哧地抓挠着。
一个工匠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卖啊!”
一旁的雨桑已经提前将油纸袋子撑开来了,姜禾接过后,将小块的酱香饼夹进油纸袋里。一直到油纸袋撑得鼓鼓囊囊的,才收手。
青杨递过来两根竹签子,扎进袋子里的处于最顶上的饼里。
“一袋六文。”
姜禾话音刚落,那提问的大哥立刻掏钱递给青杨,迫不及待地接过了油纸袋子。
六文,能买两个烧饼了。
烧饼虽然是梅干菜馅的,但多少有点肉夹在里面,就是薄薄一个,不太容易吃饱。
酱香饼的制作过程,他们可是全看在眼里的,没有肉。
但是这一包的酱香饼,看着分量也不少。
尤其是那酱料,实在是香得勾人心魄。
即使理智告诉自己这不划算,还不如去吃俩个烧饼。但是身体却像扎在原地一样,动弹不得。
尤其是,刚刚买了一包酱香饼的工匠也没走远。
他就站在摊子旁边吃了起来,陶醉的表情和嘴角鲜亮的红油,叫人忍不住怀疑这是不是摊主请来的托了。
姜禾倒也没急,她取来两根竹签,扎起案板上的酱香饼,递给了油条摊子的妇人和隔壁粥铺的大爷。
“尝尝尝尝。”
那妇人道谢后,接过来竹签。
酱香饼被切得四四方方,可以看见那鼓起好几层的酥脆表皮,酱汁覆盖其上。
那原本的褶皱处吸饱了酱汁,浓郁赤亮,但依旧保持着层层分明的酥脆。伴随着后知后觉到来的葱香,叫人凭空升腾出一份期待来。
妇人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牙齿触碰到酱香饼的第一反应,是酥脆。但咬到底的时候,却能感受到那未曾接触到油锅的,面皮的柔韧。
还没来得及从极致的反差中抽身。紧随着,香料的味道在唇齿间横冲直撞了起来。
滚烫的浓郁、辛辣、带着回味的微甘和咸香。复杂的味道在此刻完美交织,柔软又和酥脆交融,疯狂刺激着味蕾。
妇人嚼着嚼着,双眼一点点的亮了起来。她刚咽下嘴里的饼,便迫不及待朝着姜禾道:“来一份,我要一份!”
姜禾一直没停下装袋的动作,闻言直接递了一袋过去。
虽然价格有些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预算,但是这香味,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狠狠心掏钱买上一袋。
姜禾也没闲着,这就开始着手准备摊下一个饼了。
有饭团的第一天卖不出去的经历在前头垫着,姜禾现在对酱香饼有足够的信心。
怕忙不过来,她还特意把青杨和雨桑都带上了。
饭团的成本毕竟放在那,肉松也不便宜。
但是酱香饼不一样,最核心的地方在于酱料。
姜禾有些庆幸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前,在家待业了半年多。
在那段时间里,她不仅在阳台种菜。还因为馋小学门口的酱香饼,但又懒得出门,就打开视频软件琢磨起自己在家做。
虽然做不到原封不动找到配方,但好在和南方的商贸往来密切。
南方惯用的香料基本都可以在京城找到。
这个秘制酱料不可不像是饭团那样,一般人是真的学不走。姜禾也不准备卖,就准备做京城独一份。
而随着战乱结束,香料的价格也没有之前昂贵了,成本可谓是一降再降,虽然废油了一点,这定制的磨具也有点贵,但要回本还是很快的。
这样算下来,甚至酱香饼的利润比饭团还高点。
那买了酱香饼的食客,只要吃上一口,那觉得贵了点的想法立刻被香味冲散了去。
再掂一掂这分量,心里顿时有了判断。
这六文钱,花得值!
只是这酱香饼,随着早课时间越来越近,监生们在浓郁香味的诱惑下,还是选择了饭团。
像李墨这样,早早就来的人,自然是可以买上一份,慢悠悠吃完后,再去漱口净手,不会沾染上这浓郁的香料味。
但是杨瑞棠这样卡点来的人,即使没下马车就闻到了香味,却只能眼巴巴看着,接过饭团然后一步三回头的进国子监。
他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带着这样香味浓郁的吃食去上早课。
监生们的胃口毕竟是有限的,姜禾的目标还是想要靠这香味吸引来周围来来往往的过路人。
酱香饼什么都好,就是热了点。
姜禾站在铁盘子前,热得直掉汗。
青杨今天倒是没有再消失不见了,他和雨桑两个人守着饭团摊子,小榆在帮忙撑油纸袋子。
姜禾的目光落在雨桑的身上,微微皱眉,面色有些沉重。
虽然这样子是比平时多赚了大概有一倍左右,但下个月就要把他们三个都送去书院了,也不能一直叫他们帮忙。
赚钱很是重要,但也不能耽误孩子们读书。
最好的方法,还是找一个帮手来。
姜禾在思索着的时候,青杨和雨桑也在窃窃私语。
昨日里国子监的事情,青杨略过了自己狼狈遭遇的细节,捡着说给雨桑听了。
雨桑有些惊愕:“你说,那位大人要你一定考进国子监?”
“对。”青杨长舒一口气,隐藏下情绪,压低声音道:“听他的意思,我是有能力可以考进国子监的。”
雨桑担忧地眨了眨眼,没有说话。
兄妹二人没有开口,但都从彼此眼中看出来他们最担心的事情。
良久,青杨才叹了一口气,他抬眼看向姜禾,眉眼之间满是惆怅:“你说,现在生意这么好,她会让我去读书吗?”
“她会的。”
雨桑倒是没有什么犹豫,语气笃定。但看着青杨化不开的愁色,她在确定四下无人后,才开口:“若你是担心和薛承道碰上后,她碍于薛家的权势不肯护佑住你的话,我前几日从柳姨那里得了消息。南方的那支军队,下月就要回来了。”
“你是说。”青杨的眼中倏得亮了起来:“爹要回来了!”
这对青杨来说,是绝对的好消息。
顾沛回来,他心中的石头就落了大半了。
顾沛绝对不会把他交给薛承道的,也一定会愿意供着他读书的!
就在青杨慢慢感受着这满心雀跃的时候,雨桑扭头看了一眼姜禾,语气平淡,但是笃定道:“但是哥哥,我觉得,在权势和你之间,她还是会选择你的。”
青杨一愣,他下意识抬眼看去。
姜禾刚擀了饼,正在往铁盘你堆着褶皱。
她年轻姣好的脸上因为太热而泛着红,汗水顺着鬓角缓缓淌下,她的指尖也因为近距离接触油锅,还没有形成足够厚的茧子,熏烫的红色已经蔓到了掌根。
尽管如此,她依旧脸上带着笑,眼眸璀璨,闪着光亮。
“不管怎么样,她都已经不是那个娇滴滴的大小姐了。你也没必要这样抗拒她,起码这些日子,她不曾亏待过我们,甚至我们过得比以前好多了。和她拧巴对我们来说没有好处,只管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再多的东西留给爹处理便是了。”
这些话,自然不是雨桑自己琢磨出来的。
她并不敏锐,也没有多的兴趣去思考。
这些话,是柳长歌说给她听的。
雨桑一开始也并不想干涉青杨的想法,只是,凭借她对青杨的了解。
青杨真的会因为所谓的家仇和未知的风险,去放弃进国子监的机会的。
雨桑自己是对读书没有兴趣的,她认字的速度不慢,但始终对顾沛带回来的那什么《诗》《礼记》什么的,不感兴趣。
但是青杨不一样,这两年,他来来回回把书翻了无数遍。
还常常在厨房后,用树棍在地上练字。
别的大道理,雨桑也不懂。她只知道,青杨不能因为仇恨,彻底放弃自己的未来。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在青杨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昨日那个男人的样子。
虽然昨日发生的一切狼狈,都因和他的那一眼对视而起。但是青杨不得不承认,那个男人让他看到了一丝的希望。
青杨深吸一口气,他朝着雨桑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姜禾送走了摊上的客人,她放下刀,朝着青杨和雨桑招招手。
“来来,我有事想要问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