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一天之内,听到了两次关于要下雨的事情。
姜禾顿时就上了心。
今日的晚霞格外绚烂,浓墨重彩的橙黄色好似凤凰的尾羽留下的痕迹。
众人浸在暖暖的霞光里,围着锅灶大快朵颐。
等到吃饱喝足,绚烂的霞光已经被漆黑的夜幕所取代。送走了梁燕儿和张小花后,趁着月色清凉,姜禾又提着锄头下了地。
青杨蹲在院子里,将换下来的衣服浸到水盆里,随口问道:“这么急?明天再挖不行吗?”
“就当消消食吧。”
姜禾自己也说不明白为什么要连夜去挖土豆。只是心里隐隐感觉有些不安,雨桑还在屋里洗澡,一时间没事干她干脆就下地去了。
今晚的黄焖鸡味道好极了,味道合适,鸡肉炖煮得入味,丝丝缕缕的,一点也不柴。
土豆的味道尤其惊艳众人,软糯入味,筷子一夹就碎开了。
夹两块土豆捣碎,拌在米饭里,再浇上一勺黄焖鸡汤。
这一口饭下去,颗粒分明的米饭浸透汤汁,又被土豆泥裹住。
实在是好吃到叫人停不下来。
小榆不带停地吃了一整碗,撑得肚子都圆鼓鼓的还想要再吃。
被雨桑强制叫停后,这才后悔起来自己吃了太多的薯条。
他领着狗绕着院子散步,一个劲追问姜禾什么时候可以再炸薯条和吃土豆拌饭。
“改天吧改天。”
姜禾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刨着土豆。
小榆不依不挠追问,姜禾只觉得耳边是嗡嗡作响,压根做不到无视。
“明天吧,就明天好不好!”
“娘,你应下小榆。”
“好不好嘛好不好。”
姜禾摸了一把汗,提着竹筐到了最后一株土豆前,蹲下身来准备开挖。
小榆亦步亦趋地也跟着蹲下身来,眨着眼睛追问道“明天可不可以吃到薯条啊?”
那边青杨已经收拾好了,正催促着小榆去洗澡。
但小榆依旧跟一块膏药似的,黏在姜禾身边,似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姜禾觉得她要是不答应下来,今天晚上就别想睡个安生觉。
偶尔惯一下孩子也不是不行,这孩子平时乖巧,也就只对吃这么执着了。
姜禾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妥协了。
“明天早上我出门之前把薯条炸好放在厨房。但是早上不可以空腹吃油腻的东西,你醒了之后,吃了早饭之后再吃,可以吗?”
“可以可以。”
小榆连声应下,欢呼了一声之后,也不管姜禾沾了一手的泥,张开手臂紧紧地抱了她一下。
不等姜禾反应过来,他便连蹦带跳地去洗澡了。
——
第二天早上睡眼惺忪地姜禾起来切土豆的时候,还有点恍惚。
切土豆的动作机械又有节奏,她一个没留神就切多了。
看着这满满一案板的土豆条子,姜禾有些头疼。
看小榆昨天吃薯条的架势,大有一副撑不死我,我就要继续吃的豪气。
姜禾想了想,炸是全部下油锅炸了。但是只留下一半留给小榆和雨桑。剩下的装在碗里打包带走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今天的天气格外的阴沉。
灰蒙蒙的云,轻轻薄薄地罩在头顶上,有一些说不出来的压抑。
虽不见太阳,但气温还是很高。
水气很重,空气都是潮潮乎乎的。
青杨在下马车的时候,都忍不住地嘟囔了一句。
“不会下雨吧。”
张小花动手开始擀面饼,随口应道:“说不准呢。”。
见识过她擀面饼的速度后,姜禾便不再提前在家揉面了。
因为在家炸薯条的缘故,今天出摊已经有些晚了。面饼刚下锅,就已经有不少食客等着了。
这一会儿也顾不上会下雨了,该吆喝的吆喝,该包饭团的包饭团。一时间大家都忙活了起来。
今天的生意不比昨天差,饭团摊子这边姜禾一个人忙得过来。
青杨便去帮着张小花,给酱香饼装袋。
和小榆询问客人“够了吗”的方式不同,他是数着块数装袋的。严谨到叫人问不出质疑的话来。
等到人稍稍少了一些后,姜禾忙里偷闲,环顾了一圈四周,盘算着一会儿去吃点什么当早饭。
刚收回目光,就看见了杨府的马车停在了不远处。
杨瑞棠跳下马车,远远的就朝着姜禾挥了挥手。
跟着他一起从马车上下来的是个年轻的小厮
“杨公子。”
姜禾笑了笑,将早已准备好的两个陶罐子从背篓里拿了出来。
“上面已经贴了字,肉松要早些吃,记得放在阴凉处,不要受了潮。”
小厮快步上前。连声应下,伸手接过了陶罐。
杨瑞棠朝着她一拱手:“多谢姜姑娘了。”
“客气了,客气了。”姜禾笑着摆摆手。
看见杨瑞棠来,青杨便伸手取过袋子,不等他开口,就已经装好了一袋酱香饼。
“对了。”姜禾又弯下腰,从背篓里取过一个四四方方的,油纸叠成的盒子递给小厮。
“这个你拿回家去,叫厨房把油烧热了。下到锅里炸上一会儿,等到金黄酥脆了就捞出来。撒上盐糖拌匀了吃。”
杨瑞堂有些好奇,但是光看这个纸盒子又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他忙问道:“这是什么?”
“是薯条。”
昨天晚上,又炸了一轮薯条。张小花和梁燕儿各自带了一大包回去。
姜禾趁着刚刚酱香饼的锅里有空的时候,复炸了一些,给青杨当小零嘴。
只是大早上的青杨对着油炸的东西兴致也不是很高,便一直放着没动。
早上切多了薯条后姜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瑞棠。上一次端午节赚了这么一大笔钱,还没有感谢过他。
偏偏这少爷又不缺钱,唯独对那些新鲜吃食颇有兴趣。
薯条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实现量产,也就不能拿出来摆摊。
这一盒薯条分量也不少,让杨家兄妹尝个鲜也还是可以的。
“薯条?那是什么东西?”
果不其然,杨瑞棠眼前一亮,来了兴趣。
桌上还有一份刚出锅不久,还没有动过的薯条,姜禾把碗推到杨瑞棠面前。
“杨公子若是不嫌弃的话就尝尝,只是不是刚刚出锅的,没那么酥脆了。”
杨瑞棠闻言,便伸手捻起一根,打量了一番后送进了嘴里。
他已经做好了,没有那么酥脆的准备。但是入口之后,他就觉得姜禾在骗他。
这哪里不酥脆了?分明是外脆里糯的恰倒好处!
“嗯嗯嗯!好吃!”
他双眼放光,连声道:“不愧是姜姑娘!什么时候开始卖薯条啊,我一定买上一大份。”
“这卖不了…”姜禾笑着轻叹了一口气,这大家都是怎么回事,一吃到好吃的第一反应居然都是想着可以出摊卖钱。
“原材料用的土豆,我只是种着玩的。也就挖了一筐,没有那么多可以用来卖,只是自家尝个鲜。”
杨瑞棠闻言连声惋惜。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过往的监生脚步都匆忙了起来。
但杨瑞棠还是站在摊子前,不紧不慢地吃着薯条。
“你不担心迟到吗?姜禾忍不住问。
杨瑞棠摇摇头,毫不在乎道:“吃要紧,吃要紧。你都不打算卖!这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让我再吃两根!”
姜禾哭笑不得。青杨没有想吃的意思,这一份干脆就叫杨瑞棠打包带走吧。
她取了一个油纸袋,将剩下的薯条全都倒进袋子里,插上两根竹签递给杨瑞棠。
“拿着走边吃吧。”
这正合了杨瑞棠的意,他连声道谢着接了过来。
他一手提着酱香饼,一手端着薯条,扭头冲着小厮认真嘱咐道:“这些东西你拿回去放到我的小厨房里,薯条等我下课回来再下锅。要是温梨问起来,叫她等着!一定等我回来之后再说。”
交代完后,杨瑞棠一刻也没耽误,脚步匆忙地朝着国子监大门走去。
等早课铃打响之后,饭团摊子就没这么忙了。
姜禾刚想着把摊子托付给青杨,去买碗豆花降降暑。
可不等她起身,杨瑞棠又折了回来。
他语速极快道:“对了,姜姑娘,若是下雨了,你就早些回去,不要再出来摆摊了。我昨晚又打听了一下,这雨有来头的,像是飓风。”
飓风便是台风。
这个消息对姜禾来说很重要,她昨日做的准备都是有用的。
只是还不等她道完谢,杨瑞堂便脚步匆匆地跑走了,他虽说着不在乎迟到,但反应还是很诚实的。
“飓风?”
张小花微微皱眉:“今年的飓风来的这么早吗?以往这雨要到下个月中旬才下得起来。”
姜禾仰头看了一眼天色,比起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乌云似乎离地面更近,稍稍有了那么一点压下来的趋势。
但确实是台风天前的天象。
这样想来,昨日那格外绚烂的晚霞,也是一个预兆。
“看来今天要早些收摊了。”
只是这雨比想象中来的还要快些,还没到中午呢,雨点就已经开始往下掉了。
台风天不比雷阵雨,这雨一开始下起来,就是绵绵密密没完没了的。
姜禾当机立断,招呼着青杨和张小花收拾东西准备撤离。
国子监大概也得了消息,开始有监生三三两两地往外走了。
周围的摊贩有自备了挡雨的伞的,便趁着人流再卖上一会。
但大多数摊贩还是和姜禾他们一样,开始收摊了。
走到牛车旁的时候,刚好碰上收工的梁生和梁二。
这刚好,省得姜禾几人再冒着可能会淋雨的风险,去城门口等车了。
去码头接上梁燕儿后,便朝着梁家村的方向启程。
牛车颠簸,姜禾掀开帘子,往外头探了一眼。
雨已经开始下起来了,不算大,但细细密密的。
一下子驱散了空气中的燥热。
梁燕儿有些担忧的开口道:“这飓风的阵仗比往年要大多了……”
姜禾顿时就上了心。
今日的晚霞格外绚烂,浓墨重彩的橙黄色好似凤凰的尾羽留下的痕迹。
众人浸在暖暖的霞光里,围着锅灶大快朵颐。
等到吃饱喝足,绚烂的霞光已经被漆黑的夜幕所取代。送走了梁燕儿和张小花后,趁着月色清凉,姜禾又提着锄头下了地。
青杨蹲在院子里,将换下来的衣服浸到水盆里,随口问道:“这么急?明天再挖不行吗?”
“就当消消食吧。”
姜禾自己也说不明白为什么要连夜去挖土豆。只是心里隐隐感觉有些不安,雨桑还在屋里洗澡,一时间没事干她干脆就下地去了。
今晚的黄焖鸡味道好极了,味道合适,鸡肉炖煮得入味,丝丝缕缕的,一点也不柴。
土豆的味道尤其惊艳众人,软糯入味,筷子一夹就碎开了。
夹两块土豆捣碎,拌在米饭里,再浇上一勺黄焖鸡汤。
这一口饭下去,颗粒分明的米饭浸透汤汁,又被土豆泥裹住。
实在是好吃到叫人停不下来。
小榆不带停地吃了一整碗,撑得肚子都圆鼓鼓的还想要再吃。
被雨桑强制叫停后,这才后悔起来自己吃了太多的薯条。
他领着狗绕着院子散步,一个劲追问姜禾什么时候可以再炸薯条和吃土豆拌饭。
“改天吧改天。”
姜禾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刨着土豆。
小榆不依不挠追问,姜禾只觉得耳边是嗡嗡作响,压根做不到无视。
“明天吧,就明天好不好!”
“娘,你应下小榆。”
“好不好嘛好不好。”
姜禾摸了一把汗,提着竹筐到了最后一株土豆前,蹲下身来准备开挖。
小榆亦步亦趋地也跟着蹲下身来,眨着眼睛追问道“明天可不可以吃到薯条啊?”
那边青杨已经收拾好了,正催促着小榆去洗澡。
但小榆依旧跟一块膏药似的,黏在姜禾身边,似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姜禾觉得她要是不答应下来,今天晚上就别想睡个安生觉。
偶尔惯一下孩子也不是不行,这孩子平时乖巧,也就只对吃这么执着了。
姜禾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妥协了。
“明天早上我出门之前把薯条炸好放在厨房。但是早上不可以空腹吃油腻的东西,你醒了之后,吃了早饭之后再吃,可以吗?”
“可以可以。”
小榆连声应下,欢呼了一声之后,也不管姜禾沾了一手的泥,张开手臂紧紧地抱了她一下。
不等姜禾反应过来,他便连蹦带跳地去洗澡了。
——
第二天早上睡眼惺忪地姜禾起来切土豆的时候,还有点恍惚。
切土豆的动作机械又有节奏,她一个没留神就切多了。
看着这满满一案板的土豆条子,姜禾有些头疼。
看小榆昨天吃薯条的架势,大有一副撑不死我,我就要继续吃的豪气。
姜禾想了想,炸是全部下油锅炸了。但是只留下一半留给小榆和雨桑。剩下的装在碗里打包带走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今天的天气格外的阴沉。
灰蒙蒙的云,轻轻薄薄地罩在头顶上,有一些说不出来的压抑。
虽不见太阳,但气温还是很高。
水气很重,空气都是潮潮乎乎的。
青杨在下马车的时候,都忍不住地嘟囔了一句。
“不会下雨吧。”
张小花动手开始擀面饼,随口应道:“说不准呢。”。
见识过她擀面饼的速度后,姜禾便不再提前在家揉面了。
因为在家炸薯条的缘故,今天出摊已经有些晚了。面饼刚下锅,就已经有不少食客等着了。
这一会儿也顾不上会下雨了,该吆喝的吆喝,该包饭团的包饭团。一时间大家都忙活了起来。
今天的生意不比昨天差,饭团摊子这边姜禾一个人忙得过来。
青杨便去帮着张小花,给酱香饼装袋。
和小榆询问客人“够了吗”的方式不同,他是数着块数装袋的。严谨到叫人问不出质疑的话来。
等到人稍稍少了一些后,姜禾忙里偷闲,环顾了一圈四周,盘算着一会儿去吃点什么当早饭。
刚收回目光,就看见了杨府的马车停在了不远处。
杨瑞棠跳下马车,远远的就朝着姜禾挥了挥手。
跟着他一起从马车上下来的是个年轻的小厮
“杨公子。”
姜禾笑了笑,将早已准备好的两个陶罐子从背篓里拿了出来。
“上面已经贴了字,肉松要早些吃,记得放在阴凉处,不要受了潮。”
小厮快步上前。连声应下,伸手接过了陶罐。
杨瑞棠朝着她一拱手:“多谢姜姑娘了。”
“客气了,客气了。”姜禾笑着摆摆手。
看见杨瑞棠来,青杨便伸手取过袋子,不等他开口,就已经装好了一袋酱香饼。
“对了。”姜禾又弯下腰,从背篓里取过一个四四方方的,油纸叠成的盒子递给小厮。
“这个你拿回家去,叫厨房把油烧热了。下到锅里炸上一会儿,等到金黄酥脆了就捞出来。撒上盐糖拌匀了吃。”
杨瑞堂有些好奇,但是光看这个纸盒子又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他忙问道:“这是什么?”
“是薯条。”
昨天晚上,又炸了一轮薯条。张小花和梁燕儿各自带了一大包回去。
姜禾趁着刚刚酱香饼的锅里有空的时候,复炸了一些,给青杨当小零嘴。
只是大早上的青杨对着油炸的东西兴致也不是很高,便一直放着没动。
早上切多了薯条后姜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瑞棠。上一次端午节赚了这么一大笔钱,还没有感谢过他。
偏偏这少爷又不缺钱,唯独对那些新鲜吃食颇有兴趣。
薯条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实现量产,也就不能拿出来摆摊。
这一盒薯条分量也不少,让杨家兄妹尝个鲜也还是可以的。
“薯条?那是什么东西?”
果不其然,杨瑞棠眼前一亮,来了兴趣。
桌上还有一份刚出锅不久,还没有动过的薯条,姜禾把碗推到杨瑞棠面前。
“杨公子若是不嫌弃的话就尝尝,只是不是刚刚出锅的,没那么酥脆了。”
杨瑞棠闻言,便伸手捻起一根,打量了一番后送进了嘴里。
他已经做好了,没有那么酥脆的准备。但是入口之后,他就觉得姜禾在骗他。
这哪里不酥脆了?分明是外脆里糯的恰倒好处!
“嗯嗯嗯!好吃!”
他双眼放光,连声道:“不愧是姜姑娘!什么时候开始卖薯条啊,我一定买上一大份。”
“这卖不了…”姜禾笑着轻叹了一口气,这大家都是怎么回事,一吃到好吃的第一反应居然都是想着可以出摊卖钱。
“原材料用的土豆,我只是种着玩的。也就挖了一筐,没有那么多可以用来卖,只是自家尝个鲜。”
杨瑞棠闻言连声惋惜。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过往的监生脚步都匆忙了起来。
但杨瑞棠还是站在摊子前,不紧不慢地吃着薯条。
“你不担心迟到吗?姜禾忍不住问。
杨瑞棠摇摇头,毫不在乎道:“吃要紧,吃要紧。你都不打算卖!这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让我再吃两根!”
姜禾哭笑不得。青杨没有想吃的意思,这一份干脆就叫杨瑞棠打包带走吧。
她取了一个油纸袋,将剩下的薯条全都倒进袋子里,插上两根竹签递给杨瑞棠。
“拿着走边吃吧。”
这正合了杨瑞棠的意,他连声道谢着接了过来。
他一手提着酱香饼,一手端着薯条,扭头冲着小厮认真嘱咐道:“这些东西你拿回去放到我的小厨房里,薯条等我下课回来再下锅。要是温梨问起来,叫她等着!一定等我回来之后再说。”
交代完后,杨瑞棠一刻也没耽误,脚步匆忙地朝着国子监大门走去。
等早课铃打响之后,饭团摊子就没这么忙了。
姜禾刚想着把摊子托付给青杨,去买碗豆花降降暑。
可不等她起身,杨瑞棠又折了回来。
他语速极快道:“对了,姜姑娘,若是下雨了,你就早些回去,不要再出来摆摊了。我昨晚又打听了一下,这雨有来头的,像是飓风。”
飓风便是台风。
这个消息对姜禾来说很重要,她昨日做的准备都是有用的。
只是还不等她道完谢,杨瑞堂便脚步匆匆地跑走了,他虽说着不在乎迟到,但反应还是很诚实的。
“飓风?”
张小花微微皱眉:“今年的飓风来的这么早吗?以往这雨要到下个月中旬才下得起来。”
姜禾仰头看了一眼天色,比起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乌云似乎离地面更近,稍稍有了那么一点压下来的趋势。
但确实是台风天前的天象。
这样想来,昨日那格外绚烂的晚霞,也是一个预兆。
“看来今天要早些收摊了。”
只是这雨比想象中来的还要快些,还没到中午呢,雨点就已经开始往下掉了。
台风天不比雷阵雨,这雨一开始下起来,就是绵绵密密没完没了的。
姜禾当机立断,招呼着青杨和张小花收拾东西准备撤离。
国子监大概也得了消息,开始有监生三三两两地往外走了。
周围的摊贩有自备了挡雨的伞的,便趁着人流再卖上一会。
但大多数摊贩还是和姜禾他们一样,开始收摊了。
走到牛车旁的时候,刚好碰上收工的梁生和梁二。
这刚好,省得姜禾几人再冒着可能会淋雨的风险,去城门口等车了。
去码头接上梁燕儿后,便朝着梁家村的方向启程。
牛车颠簸,姜禾掀开帘子,往外头探了一眼。
雨已经开始下起来了,不算大,但细细密密的。
一下子驱散了空气中的燥热。
梁燕儿有些担忧的开口道:“这飓风的阵仗比往年要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