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熙只能改变习惯,放弃了对鼠标的依赖。

    她的半年总结,没有多少数据支撑,开口时就有些底气不足。底下的人因为姜渠在,倒没人敢干其他的事,只是一个个眼神很没有焦点地投过来。

    辛熙敏锐地察觉到了,便想着既然大家不想听,那就简短些,说得快些,于是话赶话,词叠词,囫囵一通,结果将事先想好的逻辑顺序越说越乱。

    这个过程里,思维中跳出了另一个自己在同步检视自己的表现,察觉乱了又更慌乱。辛熙试图从姜渠的表情里找到些评价,但他神情很淡,只在她说到某几个关键点时会微微皱眉,就又单方面地给定了个“表现得令人失望”的结论。

    也没来得及想想,失望源自于有期待。

    “这一部分针对支持性事务的总结,核心要点还是在于移动工作台新增的线上数据模型,对我们的日常工作有显著提效。”

    底下有人听到这儿坐不住了,抱怨说:“哪儿提效了,新的这些流程太费时费力了,什么都要我们销售自己做申请,自己在系统里更新信息。以前我们每天在外面跑客户,参加招投标,维护客情关系,结果现在天天抱着手机或平板交数据,写汇报。”

    “是的呀。那部分纯粹白费精力。”

    他们似乎对此非常有意见,甚至有人说:“这些办公室的工作我们做不来,做业务的把合同签回来不就好了。”

    一言起,随之而来的应和声此起彼伏,他们的抱怨不在辛熙的预料之中,与其说是慌乱,她更多的是疑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对此意见很大,所以听得格外认真。

    这事,放大了是公司决策性的问题,放小了,也不过是销售和支持专员的工作分配问题。辛熙看向姜渠,他却似乎充耳不闻,甚至在施琪想要起身说两句的时候,示意她保持沉默。

    这是,要交给她独自应对了。

    辛熙硬着头皮说了句官话,“线上数据模型,是为了更高效地收集、更新信息,并通过及时处理数据将运算结果更快地反馈到前端,实现对业务的指导。你们......”

    “并没有觉得更方便了。”

    “是啊,只是减少了协助部门的工作量而已。”

    “以前,让我们填什么,我们直接EXCEL给你们,你们汇总上交,多方便的。”

    ......

    声讨的音浪让辛熙认为自己搞砸了这个开头。

    当然也有赞同的,李元便是其一,他说:“咱们本来也就是要提交的,填EXCEL表和在云台上提交,都差不多吧。”

    辛熙朝他感激地笑笑,随后又听见何耀丹说:“线上提交的工作数据可以做到更长时间的存留和调取,也能从更多维度进行整合分析,甚至是事先预警,例如,咱们的球管秒次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就可能高爆,这种业务机会,大家是想等通知,还是更想事先知晓,提早开展前期的客户维护工作呢?”

    何耀丹也不理解业务端的抱怨,就她个人而言,她更希望自己对区域内客户的信息全面的负责和掌控。

    坐得较为靠前的销售,平日里有些看不惯何耀丹,小声嘟囔了一句“就你懂呗”,然后成功收到了姜渠的一记冷眼。

    卢湘安静地坐在末尾席,销售这样的推诿,她自然不爽,但当着老板面吵工作分配,倒更像在拈轻怕重,于是不着痕迹地将耳边的发拨到一侧才出声回应:“理解大家平日工作的辛苦,你们要是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也可以把账户密码什么的给辛熙和我,我们可以帮忙维护的。”

    有个声音十分不给面子地回了一句,“话说得好听,一个找不见人,一个永远在忙。”

    听起来,应该积怨已久。

    姜渠终于在会议转变成吵架大会之前,敲了敲桌面,“别离题,有什么意见会后找我聊。”

    辛熙在他的眼神里读到了不耐烦。

    做不好总结,干不出业绩,随便甩了个话题都被狙击得毫无招架之力,可不就得惹人厌烦嘛?

    你年轻贪玩,我可以理解,但不准备配合——你年轻贪玩,工作能力也不行,凭什么和我绑在一起?

    为一段并不长久的关系承担高风险,并不是理智的选择——为你这样的人,不值得冒这样的险。

    辛熙觉得自己终于读懂了他那天离开前说的话。

    她一向温善,看似好欺负,但若被逼至墙角,倒能逼出一腔肝胆去力挽狂澜。

    辛熙将目光移回到自己的幻灯片上,按下手中的激光笔,她极力让自己冷静,关掉所有敏感的雷达,回归到具体的事务上,混沌的脑子才开始明晰。不要露怯啊,辛熙暗自提醒自己。

    要说服人,如果逻辑口才不行,就只能摆事实讲道理,还好她早有准备。辛熙将电脑画面切换到数据模型上,“这是我近俩月来收集的我所负责的区域的客户信息,有一些在我们历史的数据库中就有,我做了更新,另有一些是新增的。我已经将所有的信息录入了我们的云台。这些基础数据的录入确实人工可以完成,但数字化重塑后建立的模型,以及模型对应提供的解决方案,才是大家最需要也是最不可替代的。”

    她依然语调温和,并没有评判先前争论的对错,“我想,大家应该是还没有习惯用它,所以觉得它繁琐,认为它只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而对于业务没有任何的助益。但实际上,我们希望将数据维护的责任交给到每位销售的手里,目的只是希望大家永远掌握主动权。”

    “我举个例子说明,假设我们现在要在各大医疗集团推行整体打包服务,我们可以按照惯例设置筛选条件:1、中高端设备占比应高于50%;2、院内没有配置专业的医工团队;3、上一个自然年年度营收基本趋于收支平衡及以上;4、近年来有过50W+/年以上的买保记录。设定条件之后,数据模型会为我筛选出建议主推的客户。而我在经过一些拜访和洽谈之后,会发现有些业务机会并不在其中,我就可以增加或减少限制,同时将我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思考输入进数据模型中,这个模型会反复学习我们的使用习惯,并给出最优解,从而实现真正的,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

    辛熙说完,也演示完成,数据模型给出的答案,令全场静默了三秒,随后简运带头鼓了掌,掌声轰鸣。

    姜渠靠着椅子,翘着腿儿,几不可见地挑眉,这个表情只被身边的施琪和刚好坐在对面何耀丹捕捉到。

    “辛熙,你真的太棒了。这个数据模型刚上线这么短的时间,你就已经应用得这么熟练了。”

    “还好啦,主要是因为有太多不懂的地方,所以花了些时间学习”,刚才昂扬的人在一声声热烈的掌声里,回归谦逊,辛熙婉谢了何耀丹的夸奖。

    “辛熙,那你已经将这个数据模型应用到了实战中吗?”施琪希望能听到她更多的表达。

    “是的。头一个月我将津南地区的大小医院跑了个遍,在收集并完善了客户的基础信息后,我利用数据模型筛选出了存在设备老旧低效而导致病人量流失的几家客户,给不同医院量身定做了采购建议书,并且已经递交过去了。”

    “量身定做?做了多少?”姜渠终于开了口。

    “前后有十五份左右。”

    “有明确意向的客户了吗?”

    “有三家意向,正在持续跟进。另外有两家,需要先过院会。”

    这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辛熙回答的时候气儿足足的,甚至不自主地带着一丝对抗,只是她自己没有察觉。

    “新购设备、升级迭代、备用机、全保服务”,姜渠念着她PPT上呈现的方案,“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服务在其他任何一家正规公司都能提供。如果客户拿着你的建议书找其他的供应商合作,你该怎么办?”

    辛熙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可能,“可我并没有给他们报价。”

    “难道你到最后,是想要和他们拼低价?”

    辛熙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给来的压力,想到第一次会上,有新销售被吓哭,第二天就提交了辞呈,心想,莫不是自己也难逃这命运?

    辛熙双唇紧抿,憋着气,有些艰难地开口,“那姜总,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他却忽然敛起那股劲儿,语气寻常:“我没有建议。只是想提醒你,不要太过依赖算法,算法不懂人性。”

    “好的,谢谢姜总提醒。”

    辛熙不确定他是不是放过了自己,但理智上她是认可姜渠的话的,这的确是自己需要着重反思的地方。

    终于结束了,辛熙觉得自己的精气神儿全给榨没了。

    有她在前面抛砖引玉,后面的人做起汇报来,就容易得多。当然,姜渠的要求一向很高,做得不好的地方会毫不留情面地当场指出来,无论对方是谁,业绩多少。

    辛熙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刻意针对,但心里堵得慌,情绪一直有些低落。

    中场休息时,销售都扎堆结伴地往外面走,等辛熙处理完手上的工作再抬头时,会议室里散得只剩下了何耀丹和姜渠,在聊什么框架协议的事情。

    她迅速地意识到气氛上的微妙,这让她觉得自己有义务立即消失。这份责任感的来源,她尚且理不清,但她果断地站了起来,并迅速往外走。

    “回来”,姜渠却叫住了她。

    辛熙一脸问号,“姜总,您有什么指示?”

    姜渠看着她一半的身子已经跨出了门,就这么侧在门框里,手撑着门把手,半点不掩饰想要离开的心思,“跟外婆说,我明天出差,周六才回来,不能一起吃饭了。”

    哈?这......辛熙觉得自己开了半天会有些缺氧,脑子都转不动了,他这话什么意思?干嘛要我转述?我该回答什么?

    辛熙期待何耀丹问一句“你们俩什么关系”,或者哪怕只是发出一个单音,表达疑惑,自己也好顺着解释下:我只是刚巧租到了他外婆家的房子。

    可何耀丹没有问,她就没有立场开口解释,只能将语气尽量生硬,显得公事公办,“好的,姜总。”

章节目录

色浓情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钟如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钟如意并收藏色浓情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