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秉安来到三河县休整了三日,就闲不住了,见窗外天空万里无云,外面的树叶一动不动,一丝风也没有,冬日的暖阳照得人暖烘烘的,舒服极了。
天气正好,岑秉安打算今日出门去,在三河县到处走动走动。
顾珏这几日都在家里翘首以盼,她让秦月把账目搬到她的小书房里,其余跑腿查账的事情也都交由秦月代劳,她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等了几天,还以为老爷子是年前不打算出门了,没想到今日就有了消息。
叶白薇派人来通知她,岑老爷子要出门活动。
顾珏立马扔下手中的笔,迅速上了马车来到县衙。
她的机会来了。
顾珏虽然难掩心中激动,表现欲爆棚,但是到县衙下了马车的那一刻,她就压下心绪,维持好自己的仪态,行事举动依旧淡定。
这次出行,除了岑秉安之外,只有林氏两兄弟,外加一个顾珏。
岑秉安年纪大了,出行要用马车,林氏兄弟俩要骑马。
林津洲之前没少跟着顾珏去郊外踏青赏花,知道顾珏是会骑马的,所以让母亲备好的是三匹马。
而叶白薇很贴心,特意为顾珏准备的是一头较其他两只矮一些的小母马,顾珏摸了摸这头温顺漂亮的小白马,很心动,想立刻骑上去跑上一圈。
但最终,她还是不得不恋恋不舍地挪开了手,看着眼前唯一的马车道:
“实在辜负叶夫人的心意,今日我身体不适不能骑马,还是去陪岑老一起坐马车吧。”
岑老一个人孤零零的坐马车,正是拉近关系的好机会,她怎能浪费?
至于这头漂亮的小白马,她只能改日来骑了。
“你身体不适?那还能出去玩吗?不然,叶姐姐你别去了,我也不去留下来陪你。”林津洲关心道。
顾珏差点被他的体贴送走,天灵盖都凉飕飕的。
“不要紧,不要紧,就是这几日忙着查账,久坐导致腰酸,大夫说最近最好不要骑马。”
顾珏忙解释道,担心晚了一秒她就无缘和岑老相谈甚欢。
心中冷汗直冒,开始后悔那日姨母不同意林津洲出来玩,她怎么鬼使神差反倒去劝说。
孩子的心是一片赤诚,却差点掀翻她的算盘。
顾珏心有余悸地上了马车,开始了和岑老的友好交流。
没来之前她心中还有些小紧张,现在上了马车她倒是一点也不紧张。
岑秉安是个和善的老人,已经年过五旬,顾珏又是一个小姑娘,他家中也有孙女,比顾珏年纪小一些,所以他把顾珏当做是一个孙辈,随意聊了聊家常。
问道顾珏的家人时,顾珏低落地说家中已经无人,她是孤女,流落到三河县来,举目无亲,却好在遇到好心人......
岑秉安得知她的可怜的身世,开始同情起面前这个不过比他家中孙女大一点的小姑娘来。
听到后面,得知这小姑娘竟然凭借自己在三河县开店,结识县令公子,得了县令夫人的青睐,岑秉安开始对顾珏另眼相看。
真没想到,面前这个瘦瘦弱弱,瞧着弱不禁风的小姑娘会有这样的本事。
他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属于站在金字塔顶的人,如何不知世道艰难,更何况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姿容上佳的小姑娘,要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可谓是难上加难。
除了对顾珏身世上的怜悯,又多了几分欣赏来。
他在顾珏身上看到的是蓬勃向上的朝气,这份朝气不是林津洲那样的天真不谙世事,而是被生活磨砺后,依旧积极向上攀登的韧劲。
他看过太多人,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一朝受到挫折后,一蹶不振好多年。
顾珏年龄小,身上这股韧性尤为难得。
岑秉安第一次见到顾珏时,他注意到小姑娘站在叶夫人身边,好奇地望着从马车下来的他,眼中是生动的狡黠和灵动,甚是可爱。
自己的关门弟子家中只有一个弟弟,他猜测顾珏是叶夫人的亲眷,家世一定不差。
实难将顾珏同孤女联系上。
顾珏岔开话题,没有继续说自己的事情,而是同岑秉安说起三河县的山水布局。
卖惨也要适可而止,过多就有故意的嫌隙适得其反。
顾珏提前做好了功课,她本来对三河县知道的就不少,再加上让秦月找人收集到的资料,这几日她反复临摹,私底下她都画了好多张地势图。
现在三河县的地势、河流、山川都在她脑海里有轮廓,同岑老说起这些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岑老惊讶于顾珏对三河县的了解,听她说起河流的汛期,如何引导水流灌溉等实务,不免感兴趣多问了几句。
发现这些都难不倒顾珏,顾珏对深层的理解也极为透彻,岑秉安有些遗憾,对顾珏起了惜才之心,顾珏要是个小郎,就可以读书科考,可惜呀,这么有才华的小辈可不多见。
岑秉安一路观察着顾珏,顾珏也没闲着,她除了一边陪着岑秉安谈天说地,一边也暗中琢摸岑秉安的喜好,她发现这位是务实的风格。
从岑秉安问她的问题就可以看出,相比三河县的自然风光,他对三河县的人口、土地、堤坝问的多一些。
这是一位真心忧国忧民的先生,顾珏得出结论。
她的压力骤减,上车前原本只有三分的把握现在有七分。
要说三河县郊外的风光,还得是城北的朝觉寺,城北人烟虽少,朝觉寺所在的山叫做玉衡山,山峰很高,直入云端,山上常年云雾缭绕,远看白雾缭绕甚是神秘,被当地人称做小仙山。
朝觉寺就建在半山腰处,给仙山更添了一份神韵。
顾珏将人带到这来,除了私心之外,玉衡山确实当得起三河县风光的门面。
现在是深冬,树上挂满了白白的一层雾凇,漫山遍野煞是好看。
几人在山脚停下,顾珏率先下了马车,扶着岑秉安下车。
林津浩很有眼力见的过来搀扶自己老师,岑秉安撇过他去,不让他扶,“老夫身子骨还行,还没弱到走路要人扶的地步。”
看到眼前白茫茫一片,确实是一番好景象,不禁摸着胡须赞叹一番。
众人上山,山路并不难走,从山脚到朝觉寺上香的人也不少,山路都被修整过。
大家走走停停,很是轻松悠闲。
一路上,都是林津洲叽叽喳喳,给岑秉安说起昭觉寺的一些神异之处,从民间传说到志怪流言有好几个版本,逗得岑老爷子哈哈大笑。
林津浩稳定发挥他惜字如金的功力,落在几人身后,顾珏注意到后,故意慢下脚步,同他并排走。
“浩哥哥,阿洲话多你话少,是不是他平日说的过多,将你那份也说了去。”
顾珏打趣道。
林津浩侧头看了她一眼,淡淡“嗯”了一声。
还好,还会回应她。
顾珏暗自松了口气,她方才真担心,她巴巴上赶着问,高冷表哥一个字也不回,她虽然脸皮厚,但是能要脸她还是要的。
看来话少就是林津浩的风格,并不是他不礼貌。
这就有戏呀,虽说她的目标是让岑老去到她的小破书院讲一讲课,但是她也有自知之明,还没有到狗胆包天,她会请岑老去上一节课,赚点名气就好,可不敢让岑老天天给她上课,这样的大儒去教导那些还没有功名在身的小子,她都有种暴殄天物,大材小用的......糟心感。
有种破坏了岑老名讳的罪恶。
就好比你有一只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你却用它来照亮你的茅房。
而林津浩这位天才儿童,少年成名,文曲星下凡的科考利器,她怎么会不拿来用一用呢?
让林津浩给她的那帮学生补一补课,但凡从指缝里透露一些科考心得,也够他们受用无穷了,学习这事,顾珏也有心得。
这些学得好的人都有一套自己总结的快速吸收整合知识的方法,学得轻松还简单,事半功倍,在科考一事上,林津浩无往不利也会有自己的方法,经过他一点拨,不说个个都成神童,但是对来年的县试拿个名次一定是有利的。
读书非一日之功,济慈书院的学生底子太薄,所以顾珏才想到这个速成的方法,其中有取巧的成分,但是科考嘛,说白了是一张卷子,只要卷子答对了就得分,谁管你功底厚不厚,除非是到了殿试,皇帝要考你。
能闯到殿试的,文采上岂有弱者。
叶白薇平日里没少在顾珏面前唠叨两个儿子,顾珏挑了些拉近关系的话讲。
“你不知道,叶夫人经常同我说,阿洲若有你半分的文才就好了,她特别为你骄傲,还没有见过比你更优秀的孩子。”
人都爱听好听话,对于林津浩这样话少的人,也要攻心为上。
父母之于孩子,尤其是两个孩子,孩子自身是会比较的,无论这两个孩子关系有多好,对比竞争天然就会发生,无关善良与罪恶。
顾珏以自身分析,她家也是两个孩子,兄长顾瑜和她关系很好,非常宠她,父母也很爱她,但是她从前依旧会不自觉对比父母是爱她多一点还是哥哥多一点。
起初她非常不齿,哥哥明明对她那么好,她竟然会有争宠的心思,但后面通过书籍她想通和解了,这是人性的本能,只要我们自己恪守本心,不做越矩之事,就不是坏。
林津浩面上依旧无动于衷,但是脚步放缓了一点,他问道:“真的?”
顾珏注意到他的小动作,暗中一笑,高冷表哥果然异常在意姨母,哪有生来对母亲冷淡的孩子,若有,一定是有误会别扭导致的。
天气正好,岑秉安打算今日出门去,在三河县到处走动走动。
顾珏这几日都在家里翘首以盼,她让秦月把账目搬到她的小书房里,其余跑腿查账的事情也都交由秦月代劳,她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等了几天,还以为老爷子是年前不打算出门了,没想到今日就有了消息。
叶白薇派人来通知她,岑老爷子要出门活动。
顾珏立马扔下手中的笔,迅速上了马车来到县衙。
她的机会来了。
顾珏虽然难掩心中激动,表现欲爆棚,但是到县衙下了马车的那一刻,她就压下心绪,维持好自己的仪态,行事举动依旧淡定。
这次出行,除了岑秉安之外,只有林氏两兄弟,外加一个顾珏。
岑秉安年纪大了,出行要用马车,林氏兄弟俩要骑马。
林津洲之前没少跟着顾珏去郊外踏青赏花,知道顾珏是会骑马的,所以让母亲备好的是三匹马。
而叶白薇很贴心,特意为顾珏准备的是一头较其他两只矮一些的小母马,顾珏摸了摸这头温顺漂亮的小白马,很心动,想立刻骑上去跑上一圈。
但最终,她还是不得不恋恋不舍地挪开了手,看着眼前唯一的马车道:
“实在辜负叶夫人的心意,今日我身体不适不能骑马,还是去陪岑老一起坐马车吧。”
岑老一个人孤零零的坐马车,正是拉近关系的好机会,她怎能浪费?
至于这头漂亮的小白马,她只能改日来骑了。
“你身体不适?那还能出去玩吗?不然,叶姐姐你别去了,我也不去留下来陪你。”林津洲关心道。
顾珏差点被他的体贴送走,天灵盖都凉飕飕的。
“不要紧,不要紧,就是这几日忙着查账,久坐导致腰酸,大夫说最近最好不要骑马。”
顾珏忙解释道,担心晚了一秒她就无缘和岑老相谈甚欢。
心中冷汗直冒,开始后悔那日姨母不同意林津洲出来玩,她怎么鬼使神差反倒去劝说。
孩子的心是一片赤诚,却差点掀翻她的算盘。
顾珏心有余悸地上了马车,开始了和岑老的友好交流。
没来之前她心中还有些小紧张,现在上了马车她倒是一点也不紧张。
岑秉安是个和善的老人,已经年过五旬,顾珏又是一个小姑娘,他家中也有孙女,比顾珏年纪小一些,所以他把顾珏当做是一个孙辈,随意聊了聊家常。
问道顾珏的家人时,顾珏低落地说家中已经无人,她是孤女,流落到三河县来,举目无亲,却好在遇到好心人......
岑秉安得知她的可怜的身世,开始同情起面前这个不过比他家中孙女大一点的小姑娘来。
听到后面,得知这小姑娘竟然凭借自己在三河县开店,结识县令公子,得了县令夫人的青睐,岑秉安开始对顾珏另眼相看。
真没想到,面前这个瘦瘦弱弱,瞧着弱不禁风的小姑娘会有这样的本事。
他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属于站在金字塔顶的人,如何不知世道艰难,更何况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姿容上佳的小姑娘,要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可谓是难上加难。
除了对顾珏身世上的怜悯,又多了几分欣赏来。
他在顾珏身上看到的是蓬勃向上的朝气,这份朝气不是林津洲那样的天真不谙世事,而是被生活磨砺后,依旧积极向上攀登的韧劲。
他看过太多人,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一朝受到挫折后,一蹶不振好多年。
顾珏年龄小,身上这股韧性尤为难得。
岑秉安第一次见到顾珏时,他注意到小姑娘站在叶夫人身边,好奇地望着从马车下来的他,眼中是生动的狡黠和灵动,甚是可爱。
自己的关门弟子家中只有一个弟弟,他猜测顾珏是叶夫人的亲眷,家世一定不差。
实难将顾珏同孤女联系上。
顾珏岔开话题,没有继续说自己的事情,而是同岑秉安说起三河县的山水布局。
卖惨也要适可而止,过多就有故意的嫌隙适得其反。
顾珏提前做好了功课,她本来对三河县知道的就不少,再加上让秦月找人收集到的资料,这几日她反复临摹,私底下她都画了好多张地势图。
现在三河县的地势、河流、山川都在她脑海里有轮廓,同岑老说起这些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岑老惊讶于顾珏对三河县的了解,听她说起河流的汛期,如何引导水流灌溉等实务,不免感兴趣多问了几句。
发现这些都难不倒顾珏,顾珏对深层的理解也极为透彻,岑秉安有些遗憾,对顾珏起了惜才之心,顾珏要是个小郎,就可以读书科考,可惜呀,这么有才华的小辈可不多见。
岑秉安一路观察着顾珏,顾珏也没闲着,她除了一边陪着岑秉安谈天说地,一边也暗中琢摸岑秉安的喜好,她发现这位是务实的风格。
从岑秉安问她的问题就可以看出,相比三河县的自然风光,他对三河县的人口、土地、堤坝问的多一些。
这是一位真心忧国忧民的先生,顾珏得出结论。
她的压力骤减,上车前原本只有三分的把握现在有七分。
要说三河县郊外的风光,还得是城北的朝觉寺,城北人烟虽少,朝觉寺所在的山叫做玉衡山,山峰很高,直入云端,山上常年云雾缭绕,远看白雾缭绕甚是神秘,被当地人称做小仙山。
朝觉寺就建在半山腰处,给仙山更添了一份神韵。
顾珏将人带到这来,除了私心之外,玉衡山确实当得起三河县风光的门面。
现在是深冬,树上挂满了白白的一层雾凇,漫山遍野煞是好看。
几人在山脚停下,顾珏率先下了马车,扶着岑秉安下车。
林津浩很有眼力见的过来搀扶自己老师,岑秉安撇过他去,不让他扶,“老夫身子骨还行,还没弱到走路要人扶的地步。”
看到眼前白茫茫一片,确实是一番好景象,不禁摸着胡须赞叹一番。
众人上山,山路并不难走,从山脚到朝觉寺上香的人也不少,山路都被修整过。
大家走走停停,很是轻松悠闲。
一路上,都是林津洲叽叽喳喳,给岑秉安说起昭觉寺的一些神异之处,从民间传说到志怪流言有好几个版本,逗得岑老爷子哈哈大笑。
林津浩稳定发挥他惜字如金的功力,落在几人身后,顾珏注意到后,故意慢下脚步,同他并排走。
“浩哥哥,阿洲话多你话少,是不是他平日说的过多,将你那份也说了去。”
顾珏打趣道。
林津浩侧头看了她一眼,淡淡“嗯”了一声。
还好,还会回应她。
顾珏暗自松了口气,她方才真担心,她巴巴上赶着问,高冷表哥一个字也不回,她虽然脸皮厚,但是能要脸她还是要的。
看来话少就是林津浩的风格,并不是他不礼貌。
这就有戏呀,虽说她的目标是让岑老去到她的小破书院讲一讲课,但是她也有自知之明,还没有到狗胆包天,她会请岑老去上一节课,赚点名气就好,可不敢让岑老天天给她上课,这样的大儒去教导那些还没有功名在身的小子,她都有种暴殄天物,大材小用的......糟心感。
有种破坏了岑老名讳的罪恶。
就好比你有一只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你却用它来照亮你的茅房。
而林津浩这位天才儿童,少年成名,文曲星下凡的科考利器,她怎么会不拿来用一用呢?
让林津浩给她的那帮学生补一补课,但凡从指缝里透露一些科考心得,也够他们受用无穷了,学习这事,顾珏也有心得。
这些学得好的人都有一套自己总结的快速吸收整合知识的方法,学得轻松还简单,事半功倍,在科考一事上,林津浩无往不利也会有自己的方法,经过他一点拨,不说个个都成神童,但是对来年的县试拿个名次一定是有利的。
读书非一日之功,济慈书院的学生底子太薄,所以顾珏才想到这个速成的方法,其中有取巧的成分,但是科考嘛,说白了是一张卷子,只要卷子答对了就得分,谁管你功底厚不厚,除非是到了殿试,皇帝要考你。
能闯到殿试的,文采上岂有弱者。
叶白薇平日里没少在顾珏面前唠叨两个儿子,顾珏挑了些拉近关系的话讲。
“你不知道,叶夫人经常同我说,阿洲若有你半分的文才就好了,她特别为你骄傲,还没有见过比你更优秀的孩子。”
人都爱听好听话,对于林津浩这样话少的人,也要攻心为上。
父母之于孩子,尤其是两个孩子,孩子自身是会比较的,无论这两个孩子关系有多好,对比竞争天然就会发生,无关善良与罪恶。
顾珏以自身分析,她家也是两个孩子,兄长顾瑜和她关系很好,非常宠她,父母也很爱她,但是她从前依旧会不自觉对比父母是爱她多一点还是哥哥多一点。
起初她非常不齿,哥哥明明对她那么好,她竟然会有争宠的心思,但后面通过书籍她想通和解了,这是人性的本能,只要我们自己恪守本心,不做越矩之事,就不是坏。
林津浩面上依旧无动于衷,但是脚步放缓了一点,他问道:“真的?”
顾珏注意到他的小动作,暗中一笑,高冷表哥果然异常在意姨母,哪有生来对母亲冷淡的孩子,若有,一定是有误会别扭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