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流言半遮半掩,县里人似有若无的避讳,也难怪那小商队的年轻男人会对池家那么好奇。
隔天庄文就出现在了池家门口,看着时不时有人来往的侧门(大滇这里基本上都是如此,有点身份的人家都是正侧两扇门),他看了看围墙,又给自己贴了一张敛息符,检查了一遍装备,确定遇到事也能跑后,绕到宅院后方,像一只鸟一样越过了两米左右高的围墙。
进来后就看见了后罩房,往右就是未出阁小姐住的东西厢房。池家有五个小姐,除了最小的才三岁,其他四个都在这。
庄文当然不是要进姑娘家的闺房,他靠在院墙拐角处调动灵力,仔细倾听。
东边的厢房没什么动静,西边的倒是挺热闹。
庄文听了盏茶功夫,西厢房里实在没聊什么,都是些丫头姑娘家的话题,灵视灵气搜检也没发现什么不妥。
正准备放弃这边时,里面的三妹小声问道:“二姐姐,那边前两天出门又发疯了,好不容易消停了两年又来……娘亲后面不是叫你了吗?有没有说爹爹是什么打算啊?”
“说来就吓人,我在窗边也看见了,都是叫人架回来的。”四妹以手抚胸,更小声道。
“能怎么打算,娘亲都忍了这么些年了,算命的也说那边活不过十岁,且忍忍吧。在自家说说就算了,都不许和你们那些个手帕交碎嘴,那边要是叫人逮住什么,咱们也好不了。”二姐警告两个妹妹。
“放心吧二姐姐,也就你这里管的好我才开口呢。”三妹笑道。随后三个姐妹嘻嘻哈哈聊起了首饰刺绣。
庄文转向东厢房,这池大小姐难不成是个精神病患者?她扔给松大的邪气又是哪里来的?
以庄文站在这里的视角看,池大小姐确实拥有符合身份的衣和住。他没有急着搜检,仔细观察这间厢房里的其他人。
看衣着,那里外各两个,正在洒扫的应该是小丫鬟,有个大丫鬟里里外外的转圈,似乎是在监工;再以灵气往里感应,还有个大丫鬟低眉顺眼的站在书桌边,桌前坐着一位身着石青裙装,手中捧书的可爱小姑娘,毋庸置疑是池大小姐了,在灵气感应中这一切都非常正常。
房间里很安静,池大小姐似乎看书看入迷了,大丫鬟也是纹丝不动。
庄文小心的以灵视去看,一看顿时瞪大了眼。
前文也说了,人皆有气场,真修称为五行气,而正常人五行气大多均衡,不清不浊不残,而这大小姐,五气皆轻薄,几乎如薄雾,庄文差点以为这姑娘是个死人。
好在并没有发现邪气踪迹,仔细辨别这姑娘的五气后,庄文也肯定她不是邪修,确认这点,他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后院,直奔前院书房。
只是庄文不知道,在他撤回灵视后,池大小姐微微呼出一口气,向庄文投注视线的方向看了一眼,轻轻咬住下唇。
书房很好找,感谢温师叔奉献身为大户人家子弟以及流浪专业户的经验,对于这种标准建筑庄文一找一个准。
书房里一位池家主正在与客人交谈,庄文看了眼就转去了书架后。
“如今风声听着是不好,我那侄儿传信来叫我等多留意氓夫,却未曾交代因由,陈兄,你消息灵通,这莫不是边境又起乱了?”池旺林端坐主位,向坐在左首蓄了美髯的陈兄问。
“迟兄这般问,心中当早有答案,何必打机锋呢。”陈兄抚须笑。
池旺林也笑:“只是些许猜测,不敢在陈兄面前卖弄。”
陈兄却不接话,只是单手指天,随后端起茶杯轻啜。
池旺林面上不动,也端起茶杯,心中琢磨后便换了话题:“此番南诏与朝廷议和,送财帛与公子入京为质,陈兄,往年南诏虽也败多胜少,却也从未提过质子之事,此次可谓是扬我朝之威。”
陈兄连连点头,两人默契的轻轻带过前一个话题。
庄文在书架后转了一圈,看上去都是非常正常的书籍,并没有关于大女儿事情的丝毫踪迹,难不成觉得有碍家族名声,藏起来了?庄文有些头秃,总不能就这么等着,指望撞天运得到什么时候?或者干脆自报身份,直接说你女儿有问题,我能救她?……先不说这复杂的家庭关系,他还真不知道池大小姐时什么情况,总不能现在返程回求真山啊。
庄文摇头,算了,既然排除了池大小姐和邪修的关系,其实问题就不是很大了。至于池大小姐那一丝邪气是从哪里来的,五气为何稀少的几乎不可见,以及所谓算命的说她活不过十岁,庄文觉得除了第一条他能挣扎一下,剩下两条实在无能为力,还是等返程的时候再来问问池大小姐的意见吧。
庄文正准备回客栈了,却又听见后院方向似有骚乱,正是后厢房。
难不成吃瓜人还真有天运?脚下一转,他路过两个聊天聊得眉飞色舞的男人,便出门向后面走去。
“快快快!快去禀夫人!”
“绳子呢?”
“来了来了!”
庄文刚越过正房屋顶,就见下面一片混乱,西厢房门关的紧紧的,东厢房的四个小丫头忙前忙后,庄文也不管什么闺房了,就往屋里走。
房间里的东西摔了一地,池大小姐已经被先前站在书桌边等着侍候的大丫鬟按住了,另一个大丫鬟正在绑绳子,再看那大小姐,原本规整齐的双平髻已经乱了,口中还被塞进了布团,双眼紧闭,好似昏了过去。
庄文却微微蹙眉,这姑娘身上五气依旧单薄,但是并没有紊乱迹象,转头看屋外,除了又跑来两个脸色发白的大丫鬟,也没见正屋有动静,更别说那继夫人过来了。
两个大丫鬟把人绑好了放床上,接着像是被鬼追似的跑出门,还把门关上了,和新来的两个丫鬟低声说了句“绑好了”就飞一样跑进耳房。
庄文微微摇头,将视线转回屋内,说实话,屋里采光是真的差,明明外面阳光灿烂,门一关屋里却一片昏沉。
他盯着躺在床上看上去并没有异常的小姑娘,右手按住剑柄,左手扣住了一张引雷符,慢慢靠近。
还没到床边,那小姑娘慢慢睁开眼,一双大眼直直看向庄文。
庄文瞳孔猛缩,右手已然拔剑出鞘!
小姑娘摇了摇头,试图吐出塞在嘴里的布,眼里泛起水光,似乎布团塞的太深,有点恶心。
庄文眯眼,盯着她的反应,引雷符微微泛现流光。
她艰难的用舌头顶出布团,忍住咳嗽,再次看向庄文,试探问道:“有人在那吗?”
庄文没出声。
池大小姐折腾着坐起,眼神始终不离庄文站的位置,等认为自己稍微得体了一点后,她再次小声问道:“您是为民女来的吧?”
庄文真的很惊讶,灵气护体和敛息术又用了敛息符,这姑娘居然能能看见。他沉默了一瞬,左手扣着引雷符背向身后,收起敛息符放开了敛息术。
对面的小姑娘抖了一下。
庄文挑眉:“你不是能看见我吗?”
那姑娘纠结了一下,老老实实道:“只是感觉到您在那里。”
庄文顿时无语,顿了顿:“也罢,这是小事。看你情形,你是故意引我来此?为何?”
“您是仙人,是吗?”小姑娘不答反问。
这反应有点意思,庄文想了想:“按照普通人的理解,算是吧。说吧,什么目的?”
“您可以带民女走吗?民女想去找父亲!”姑娘似乎颇为激动,外面的丫鬟骚动了一下。
庄文看了眼外面,右手伸手捏决,在房间内释放了一个隔音术,“她们听不见了。你的父亲?池旺林就在书房。”
“不是!他不是!我爹不在这里,我爹是天狐!他和我说他住在哀牢天界!”小姑娘情绪激动。
“……据说池家大小姐的娘曾被天狐迷惑……”那行商人头家的话在庄文脑海里回荡,他皱眉,仔仔细细端详这小姑娘的长相,还是有点像池家家主,可是哀牢天界不是普通人会知道的。
姑娘见仙人不信,大急:“是真的!我爹说我天生能看穿真实,这是天狐才有的本事……”
“停,你爹是天狐,但他不是早就走了吗?”庄文问道。
“……我爹从我五岁后这两年每年都能入梦一次,他说我神魂太弱,不能经常来看我。”姑娘犹豫了一下,说道。
“……好不容易消停了两年……”那三姑娘的话从庄文脑中飞过,“所以你爹没来之前呢?发疯?”
“没有发疯。”姑娘低下头,“民女只是看见一些东西,我想告诉丫鬟,但是他们都看不见。”
“那前两天那次是怎么回事?听说你被抬回来了。”
“池家主让民女每年都去找大巫祝驱邪,那天也不知怎么的,回来的路上非常难受,就昏过去了。”
“除了正常赶路以外,没有做其他事情吗?”
“每次都会路过鼳山,民女会拿吃食喂鼳兽。”
“全是你自己带的吃食?”
“不,上次是从巫祝那里拿的……”
庄文不动声色,继续问:“你爹没和你说他具体住哪里吗?”
小姑娘卡壳了,委屈巴巴道:“没有,爹说我来了就知道了。”
“你一个普通深闺女子,要怎么去找他?他不来接你?”
“来不了,阿爹说与阿娘相识虽然是夙因,但是确实犯了哀牢戒律,他现在出不来,就先教我控制能力,以后再慢慢图之。”
庄文第二次无语,槽多无口。
深吸一口气,庄文还是道:“现在带不了,我还另有事要做,等三月初我再来。”
小姑娘顿时急了,她挣扎着想从床上爬起,一边道:“民女不会打扰仙人的,您就当民女是个丫头,怎么都好,求您带民女一起吧……”话还没说完几乎就要掉眼泪。
庄文一惊,有些手足无措,他不会安慰人啊!只能干巴巴道:“你别哭,我这一路可不会飞天遁地,要一路走过去,再一路走回来,你才几岁?在家等着不好吗?”话音未落,就见这姑娘拼命摇头。
“这样吧,我要去解决些小事,你呢,试试在家不停的走一天……”
“民女练过的!”小姑娘听着眼睛发亮,忘了身上还被绑着呢,猛地往上窜,差点在床上摔个狗啃泥。“呃……阿爹来过以后,民女就一直在练功的!站大半天可以的!”
庄文看的眼抽抽,无奈叹气:“那也要等我解决问题再说,此前不要和池家人提起这件事,等我回来再谈。”言罢迅速离开,原以为是个安静的标准闺秀,看走眼了真是。
“他们也不会信的……”小姑娘的话还没出口,就见眼前的小仙人消失了,她失落的扁扁嘴,缓缓靠回墙上。
大巫祝不难找,他是附近几个县城的风云人物,光庄文这几天都听到了好几次,住在距离松大就隔一个山头的眉山山脚。
庄文马不停蹄的赶过去,怕打草惊蛇不敢调动太多灵气,等到了附近,以灵视看来,那座依山而建小院子并没有异常。
……也不是一点没有吧。
大巫祝是个老头,穿的花花绿绿,面相看着和蔼可亲,但是五行气暴露了他,水火二气浑浊,必然是个贪财好色之人,小院后住着的十几个的女人以及地下室里的各种珍宝就是有力证据。但是没有邪气,他不是邪修。
庄文看着那张老脸,再次查探了一番这个小院,完全没有邪气踪影。
怪了,问题出在哪里?
池家也没有探查初邪气,偏偏松大中的是实打实的邪气,总不能是一个邪修准备污染这个大巫祝,结果阴差阳错被池大小姐拿走,偏偏人家小姑娘拼爹抗住了,只有松大倒大霉?
想不通啊。
第二天广义县爆发了大新闻。
池家的大小姐没了!据有关人士说,大小姐本就体弱,在年前就染了风寒,一直反复不见好,拖到今日还是没了。
县里人的话题没那么多,这个话头又够他们嚼一段时间了。
隔天庄文就出现在了池家门口,看着时不时有人来往的侧门(大滇这里基本上都是如此,有点身份的人家都是正侧两扇门),他看了看围墙,又给自己贴了一张敛息符,检查了一遍装备,确定遇到事也能跑后,绕到宅院后方,像一只鸟一样越过了两米左右高的围墙。
进来后就看见了后罩房,往右就是未出阁小姐住的东西厢房。池家有五个小姐,除了最小的才三岁,其他四个都在这。
庄文当然不是要进姑娘家的闺房,他靠在院墙拐角处调动灵力,仔细倾听。
东边的厢房没什么动静,西边的倒是挺热闹。
庄文听了盏茶功夫,西厢房里实在没聊什么,都是些丫头姑娘家的话题,灵视灵气搜检也没发现什么不妥。
正准备放弃这边时,里面的三妹小声问道:“二姐姐,那边前两天出门又发疯了,好不容易消停了两年又来……娘亲后面不是叫你了吗?有没有说爹爹是什么打算啊?”
“说来就吓人,我在窗边也看见了,都是叫人架回来的。”四妹以手抚胸,更小声道。
“能怎么打算,娘亲都忍了这么些年了,算命的也说那边活不过十岁,且忍忍吧。在自家说说就算了,都不许和你们那些个手帕交碎嘴,那边要是叫人逮住什么,咱们也好不了。”二姐警告两个妹妹。
“放心吧二姐姐,也就你这里管的好我才开口呢。”三妹笑道。随后三个姐妹嘻嘻哈哈聊起了首饰刺绣。
庄文转向东厢房,这池大小姐难不成是个精神病患者?她扔给松大的邪气又是哪里来的?
以庄文站在这里的视角看,池大小姐确实拥有符合身份的衣和住。他没有急着搜检,仔细观察这间厢房里的其他人。
看衣着,那里外各两个,正在洒扫的应该是小丫鬟,有个大丫鬟里里外外的转圈,似乎是在监工;再以灵气往里感应,还有个大丫鬟低眉顺眼的站在书桌边,桌前坐着一位身着石青裙装,手中捧书的可爱小姑娘,毋庸置疑是池大小姐了,在灵气感应中这一切都非常正常。
房间里很安静,池大小姐似乎看书看入迷了,大丫鬟也是纹丝不动。
庄文小心的以灵视去看,一看顿时瞪大了眼。
前文也说了,人皆有气场,真修称为五行气,而正常人五行气大多均衡,不清不浊不残,而这大小姐,五气皆轻薄,几乎如薄雾,庄文差点以为这姑娘是个死人。
好在并没有发现邪气踪迹,仔细辨别这姑娘的五气后,庄文也肯定她不是邪修,确认这点,他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后院,直奔前院书房。
只是庄文不知道,在他撤回灵视后,池大小姐微微呼出一口气,向庄文投注视线的方向看了一眼,轻轻咬住下唇。
书房很好找,感谢温师叔奉献身为大户人家子弟以及流浪专业户的经验,对于这种标准建筑庄文一找一个准。
书房里一位池家主正在与客人交谈,庄文看了眼就转去了书架后。
“如今风声听着是不好,我那侄儿传信来叫我等多留意氓夫,却未曾交代因由,陈兄,你消息灵通,这莫不是边境又起乱了?”池旺林端坐主位,向坐在左首蓄了美髯的陈兄问。
“迟兄这般问,心中当早有答案,何必打机锋呢。”陈兄抚须笑。
池旺林也笑:“只是些许猜测,不敢在陈兄面前卖弄。”
陈兄却不接话,只是单手指天,随后端起茶杯轻啜。
池旺林面上不动,也端起茶杯,心中琢磨后便换了话题:“此番南诏与朝廷议和,送财帛与公子入京为质,陈兄,往年南诏虽也败多胜少,却也从未提过质子之事,此次可谓是扬我朝之威。”
陈兄连连点头,两人默契的轻轻带过前一个话题。
庄文在书架后转了一圈,看上去都是非常正常的书籍,并没有关于大女儿事情的丝毫踪迹,难不成觉得有碍家族名声,藏起来了?庄文有些头秃,总不能就这么等着,指望撞天运得到什么时候?或者干脆自报身份,直接说你女儿有问题,我能救她?……先不说这复杂的家庭关系,他还真不知道池大小姐时什么情况,总不能现在返程回求真山啊。
庄文摇头,算了,既然排除了池大小姐和邪修的关系,其实问题就不是很大了。至于池大小姐那一丝邪气是从哪里来的,五气为何稀少的几乎不可见,以及所谓算命的说她活不过十岁,庄文觉得除了第一条他能挣扎一下,剩下两条实在无能为力,还是等返程的时候再来问问池大小姐的意见吧。
庄文正准备回客栈了,却又听见后院方向似有骚乱,正是后厢房。
难不成吃瓜人还真有天运?脚下一转,他路过两个聊天聊得眉飞色舞的男人,便出门向后面走去。
“快快快!快去禀夫人!”
“绳子呢?”
“来了来了!”
庄文刚越过正房屋顶,就见下面一片混乱,西厢房门关的紧紧的,东厢房的四个小丫头忙前忙后,庄文也不管什么闺房了,就往屋里走。
房间里的东西摔了一地,池大小姐已经被先前站在书桌边等着侍候的大丫鬟按住了,另一个大丫鬟正在绑绳子,再看那大小姐,原本规整齐的双平髻已经乱了,口中还被塞进了布团,双眼紧闭,好似昏了过去。
庄文却微微蹙眉,这姑娘身上五气依旧单薄,但是并没有紊乱迹象,转头看屋外,除了又跑来两个脸色发白的大丫鬟,也没见正屋有动静,更别说那继夫人过来了。
两个大丫鬟把人绑好了放床上,接着像是被鬼追似的跑出门,还把门关上了,和新来的两个丫鬟低声说了句“绑好了”就飞一样跑进耳房。
庄文微微摇头,将视线转回屋内,说实话,屋里采光是真的差,明明外面阳光灿烂,门一关屋里却一片昏沉。
他盯着躺在床上看上去并没有异常的小姑娘,右手按住剑柄,左手扣住了一张引雷符,慢慢靠近。
还没到床边,那小姑娘慢慢睁开眼,一双大眼直直看向庄文。
庄文瞳孔猛缩,右手已然拔剑出鞘!
小姑娘摇了摇头,试图吐出塞在嘴里的布,眼里泛起水光,似乎布团塞的太深,有点恶心。
庄文眯眼,盯着她的反应,引雷符微微泛现流光。
她艰难的用舌头顶出布团,忍住咳嗽,再次看向庄文,试探问道:“有人在那吗?”
庄文没出声。
池大小姐折腾着坐起,眼神始终不离庄文站的位置,等认为自己稍微得体了一点后,她再次小声问道:“您是为民女来的吧?”
庄文真的很惊讶,灵气护体和敛息术又用了敛息符,这姑娘居然能能看见。他沉默了一瞬,左手扣着引雷符背向身后,收起敛息符放开了敛息术。
对面的小姑娘抖了一下。
庄文挑眉:“你不是能看见我吗?”
那姑娘纠结了一下,老老实实道:“只是感觉到您在那里。”
庄文顿时无语,顿了顿:“也罢,这是小事。看你情形,你是故意引我来此?为何?”
“您是仙人,是吗?”小姑娘不答反问。
这反应有点意思,庄文想了想:“按照普通人的理解,算是吧。说吧,什么目的?”
“您可以带民女走吗?民女想去找父亲!”姑娘似乎颇为激动,外面的丫鬟骚动了一下。
庄文看了眼外面,右手伸手捏决,在房间内释放了一个隔音术,“她们听不见了。你的父亲?池旺林就在书房。”
“不是!他不是!我爹不在这里,我爹是天狐!他和我说他住在哀牢天界!”小姑娘情绪激动。
“……据说池家大小姐的娘曾被天狐迷惑……”那行商人头家的话在庄文脑海里回荡,他皱眉,仔仔细细端详这小姑娘的长相,还是有点像池家家主,可是哀牢天界不是普通人会知道的。
姑娘见仙人不信,大急:“是真的!我爹说我天生能看穿真实,这是天狐才有的本事……”
“停,你爹是天狐,但他不是早就走了吗?”庄文问道。
“……我爹从我五岁后这两年每年都能入梦一次,他说我神魂太弱,不能经常来看我。”姑娘犹豫了一下,说道。
“……好不容易消停了两年……”那三姑娘的话从庄文脑中飞过,“所以你爹没来之前呢?发疯?”
“没有发疯。”姑娘低下头,“民女只是看见一些东西,我想告诉丫鬟,但是他们都看不见。”
“那前两天那次是怎么回事?听说你被抬回来了。”
“池家主让民女每年都去找大巫祝驱邪,那天也不知怎么的,回来的路上非常难受,就昏过去了。”
“除了正常赶路以外,没有做其他事情吗?”
“每次都会路过鼳山,民女会拿吃食喂鼳兽。”
“全是你自己带的吃食?”
“不,上次是从巫祝那里拿的……”
庄文不动声色,继续问:“你爹没和你说他具体住哪里吗?”
小姑娘卡壳了,委屈巴巴道:“没有,爹说我来了就知道了。”
“你一个普通深闺女子,要怎么去找他?他不来接你?”
“来不了,阿爹说与阿娘相识虽然是夙因,但是确实犯了哀牢戒律,他现在出不来,就先教我控制能力,以后再慢慢图之。”
庄文第二次无语,槽多无口。
深吸一口气,庄文还是道:“现在带不了,我还另有事要做,等三月初我再来。”
小姑娘顿时急了,她挣扎着想从床上爬起,一边道:“民女不会打扰仙人的,您就当民女是个丫头,怎么都好,求您带民女一起吧……”话还没说完几乎就要掉眼泪。
庄文一惊,有些手足无措,他不会安慰人啊!只能干巴巴道:“你别哭,我这一路可不会飞天遁地,要一路走过去,再一路走回来,你才几岁?在家等着不好吗?”话音未落,就见这姑娘拼命摇头。
“这样吧,我要去解决些小事,你呢,试试在家不停的走一天……”
“民女练过的!”小姑娘听着眼睛发亮,忘了身上还被绑着呢,猛地往上窜,差点在床上摔个狗啃泥。“呃……阿爹来过以后,民女就一直在练功的!站大半天可以的!”
庄文看的眼抽抽,无奈叹气:“那也要等我解决问题再说,此前不要和池家人提起这件事,等我回来再谈。”言罢迅速离开,原以为是个安静的标准闺秀,看走眼了真是。
“他们也不会信的……”小姑娘的话还没出口,就见眼前的小仙人消失了,她失落的扁扁嘴,缓缓靠回墙上。
大巫祝不难找,他是附近几个县城的风云人物,光庄文这几天都听到了好几次,住在距离松大就隔一个山头的眉山山脚。
庄文马不停蹄的赶过去,怕打草惊蛇不敢调动太多灵气,等到了附近,以灵视看来,那座依山而建小院子并没有异常。
……也不是一点没有吧。
大巫祝是个老头,穿的花花绿绿,面相看着和蔼可亲,但是五行气暴露了他,水火二气浑浊,必然是个贪财好色之人,小院后住着的十几个的女人以及地下室里的各种珍宝就是有力证据。但是没有邪气,他不是邪修。
庄文看着那张老脸,再次查探了一番这个小院,完全没有邪气踪影。
怪了,问题出在哪里?
池家也没有探查初邪气,偏偏松大中的是实打实的邪气,总不能是一个邪修准备污染这个大巫祝,结果阴差阳错被池大小姐拿走,偏偏人家小姑娘拼爹抗住了,只有松大倒大霉?
想不通啊。
第二天广义县爆发了大新闻。
池家的大小姐没了!据有关人士说,大小姐本就体弱,在年前就染了风寒,一直反复不见好,拖到今日还是没了。
县里人的话题没那么多,这个话头又够他们嚼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