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枝理下楼时,魏法正在一楼吃早点。
他见素枝理,招手道:“李姑娘,来吃早点。”
他今日换了一身灰色锦袍,领口上绣着梅花纹路,笑意盈盈,看起来很是精神,似乎并没有受昨晚夜游的影响。
素枝理坐下,拿起一个小笼包随口问道:“公子今日有什么安排?”
魏法放下手中的茶杯,道:“吃过饭准备街上走走,询问一下百姓们对治水的看法。”
素枝理咽下嘴里的饭,“公子若是想要打探消息,不如先去找城中乞丐,或者是寻李家。”
魏法不解,问道:“李家尚且还能理解,但找乞丐做什么?”
素枝理解释道:“乞丐遍布城中四处,晚上无处可去定然聚在一起,每日流动性极大,消息比城中百姓灵通,对城内的观察定然更仔细,问他们事半功倍。”
魏法笑道:“李姑娘果然见解过人,这些都是我未曾考虑到的。”
他出身名门,长在京城,自幼泡在书中苦读,两手不沾阳春水,从未想过事情还有此等处理之法。
两人吃过早点,素枝理提议魏法换一身布衣,魏法略一思索,便知其中缘由。他一身的锦袍,百姓一眼就能看出他出身不同。
魏法换了一身青色布衣后,三人一同出门去。
素枝理带着魏法和刘三伯两人在街上乱窜,看见乞丐就问治水之事。这些乞丐身上,或多或少也有黑气缠绕,一问治水就支支吾吾,或是决口不谈治水之事。
素枝理接着问见没见过一个坡脚的老乞丐。
乞丐们只说,要找老乞丐,去城南找。
三人问了一圈,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答案。
只是魏法说,他来这里三天,从未听人提及过城南,不知在哪儿。
这倒是好办。
素枝理变出一把碎银,给了最近的一个乞丐,叫他带着他们去城南。
乞丐一开始还不愿意,直到素枝理给了一锭银子,立马带着他们往娄县南边而去。
到了城墙边上,外面是一条五尺多宽的护城河,一条破破烂烂的木桥横在河中,桥上有的地方已经木板,看起来已经不能走人了。
桥的对面是一片林子,看不见什么人烟。
怎么同在娄县,却要划分的这么清明?
乞丐到了这里,说什么也不走了,道:“前面就是城南,那是个晦气的地界儿,你们找完人,还是赶紧出来吧。”
说罢,转身往城北而去。
刘三伯皱眉道:“这桥这么破烂,可如何过去?总不能绕一个大圈吧?”
素枝理干咳一声,你俩先闭上眼睛。
魏法知道,素枝理又要动用她的能力了,闭上眼睛。
刘三伯不明所以,但看魏法都闭上眼睛了,自己也闭上,好奇问道:“李姑娘要干什么?”
他只感觉身体一轻。
“好了,可以睁开眼睛了。”
刘三伯睁开眼,惊讶地发现,他现在已经在桥的另一头。
“这,怎么做到的?”他看向素枝理。
素枝理笑道:“秘密。”
说罢,率先继续往南边走去。
刘三伯看向魏法,魏法也只是微微一笑,“等她愿意说的时候吧。”说罢,跟着素枝理往前而去。
刘三伯挠挠头,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快步跟上两人。
穿过树林,待看清眼前景象之后,三人面色具是一凝。
城南和城北是两个世界。
城北繁华热闹,甚至比其他县城还要富庶几分。
但城南,是一片荒凉死寂之象。
茅草房大都年久失修倒塌,长满荒草,衣不蔽体的百姓们蜗居在草棚里,瘦的骨头架子似乎都要从皮肤里挣脱出来。
三人一路走来,所见皆触目惊心。
说是城南,却像是一个放弃老弱病残的集聚之地。
不过好在,这些百姓身上没有城中百姓那般浓烈的黑气。
就连那头顶的黑气骷髅,也可能因这儿太过破旧,未曾笼罩过来。
魏法眉头紧皱,他在这里三天,竟然第一次知道,娄县还有此场地。
他走到一老妇草棚前,还没开口说话,只见老妇往里面缩了缩,惊恐道:“仙官大人们,我是真的没钱了,请饶恕我不忠之罪。”
仙官?
魏法上前一步道:“老人家,我们不是仙官,也不是来收钱的。”
那老妇上下打量三人许久,见他们一动不动,这才往前挪动了几步,道:“你们三人来这贱民之地,当心脏了身体,回去被仙官责骂。”
魏法道:“我们是城外来的,不慎迷了路,老人家,您说的仙官是何人啊?”
老妇松了口气道:“仙官是掌管易水宫的官人。”
“你很怕他们?”
老妇打了个哆嗦,“这城南的,谁会不怕。不过我们拿不出贡品,水仙不庇佑我们,受了仙官的责罚也是我们活该。”
素枝理心下一惊,皱眉道:“你们现在这样,怎么可能拿出贡品来?他们就是强人所难!”
老妇叹了口气,“别看我现在这样,三年前,我也是有田有宅的。”
“那你的田,你的宅呢?”
“去供奉水仙了。”
素枝理倒吸一口凉气,“你疯了么?为什么要相信一个莫须有的神仙而放弃自己的家宅田地?”
老妇道:“什么叫疯了,你看这城南的,哪一个不是这样的?疯总不能一起疯了吧?”
素枝理往草棚外看去,无数衣衫破烂的百姓们正在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他们,竟然都是将自己的一切都供奉给水仙的人。
但看玄盛的样子,并不像是收到了供奉的样子。
而且它说要她救这一城百姓。
不对。
很不对劲。
或者说,城内的百姓,供奉的并不是玄盛这个水仙,而是供奉的一个,莫须有的水仙。
魏法厉喝道:“荒唐!这天下还从未说有哪个神仙,敢这样作践百姓的!怕不是你们的田宅,都进了别有用心之人的肚中!”
“诶!可不能这样说。”老妇脸色大变,拉过魏法的袖子,“这位小哥儿,我看你年轻气盛,还不知道水仙的厉害,若是无事,还是今早离开吧。”
魏法问道:“老人家,若是我跟你们说,有一人能带着你们解决水患,你们可还相信那不做事的荒唐神仙?”
老人家脸色几度变化,最终怯弱道:“这,这水哪儿是人能解决的啊……”
“怎么不行,一辈人解决不了,那就两辈人,总有一天,水会被治好。”
魏法震声说道,四周一片安静。
百姓们的目光纷纷向着这边看来,眼里有震惊,鄙夷,不屑一顾,还有根深蒂固的深深的绝望。
老妇悲戚道:“说这些又有什么用,我们哪儿还有下一辈?你也就是年轻气盛,唉。”
魏法知道问题根源所在了。
这水仙在娄县百姓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战胜水患,他们被易水宫逼上了绝路,没心力去解决。
若是想进行治水,得先除掉易水宫。
素枝理问道:“老人家,你可知李家么?”
老妇一听是来找李家的,霎时间脸色大变,连连推脱“不知道不知道,你们快走吧!”
她往后挪动,眨眼间又缩回干草堆中。
不管素枝理和魏法怎样说,甚至拿出银两来,老妇用破稻草盖着头,就是不出来。
回头看去,刚刚还在听他们谈话的城南众百姓,此刻已经缩回窝棚中,再也看不见一个人影,仿佛他们提及的李家是什么洪水猛兽。
太反常了。
素枝理和魏法、刘三伯分头在破茅草屋,草棚间询问,众百姓闭口不谈,在城南晃了一个时辰了,没再找到一丝线索。
素枝理心里起了一阵火气,这些人都怎么了?不过是一个李家,是银子还是金子,怎么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但不管素枝理是用银子诱惑,或者是威逼利诱,这儿的百姓就像是一个石头,不动分毫,就在她忍不住要用灵识操控时,只见一个妇人在一破房子墙边朝他们招手。
素枝理眼睛一亮,叫上两人小跑到墙边。
妇人谨慎看向他们后面,见无人打探,引着他们往墙后的小巷里走。
走到深处小巷深处,妇人重回墙边,见无人看来,又走到深处。
她嘴唇紧抿,苍白的脸上有些惊怕,她道:“我知道李家在哪儿,但你要给我十两银子,若是不……”
此声音颤抖,似乎耗尽了毕生的力气。
妇人还没说完话,手里已经被素枝理塞了两个沉甸甸的银子。
素枝理道:“你想要什么尽管说便是。”
妇人捧着银子的手有些颤抖,嘴唇几番抖动,道:“我……我儿有救了!”
她摸着银子,不知放在哪里为好,最后塞在怀中,仔细拢了拢衣襟。
素枝理道:“现在可以告诉我们李家在哪儿了?”
妇人脸上的喜色快速散去,被恐惧重新占据。她抖着嘴皮,颤颤巍巍道:“你们往西走,最边上那处被烧毁的残宅,就是李家……你们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也千万别说见过我!”
魏法道:“你可知这李家为何被焚毁?”
“不知道,不知道!别问我了!我只知道他家在哪儿,其他的,你们再问别人吧!”
她说着,逃也似的跑没了踪迹。
三人按照妇人所说,走了两炷香的时间到最西边一看,果然有一处被烧毁的残宅。
残宅旁被烧毁的大树树枝上串着一个虎头娃娃,娃娃被烧的只剩下半边脑袋,暴露的棉花在空中随意飘动着。
他们还没走进,只听一声厉喝传来:“你们来这儿干什么?!”
素枝理往声音看去,昨日见过的老乞丐躲在柱子后,愤恨地敲着手里的木棍。
她没想到会在李宅前遇到昨日的老乞丐。
素枝理快步走到老乞丐前,道:“老伯,你怎么会在这里?”
老乞丐没回答她的问题,举起木棍朝着她打去,一边打一边骂:“见过愚钝的,没见过你们这么傻的!”
素枝理快速往后退去,眉头紧皱,“老伯息怒,我们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调查李家孩子的事儿。”
老乞丐气急,脸色涨红,怒吼道:“不需要你们帮!快滚!”
魏法行了一礼,“老伯息怒,我们乃是外地人士,调查至此,想知道李家小子是为何而死。众人知却不答,其中定有冤情。您知道此种冤情但说无妨,我定然还你个公道。”
“有冤情又如何,你们还能给平定了不成?”
他见素枝理,招手道:“李姑娘,来吃早点。”
他今日换了一身灰色锦袍,领口上绣着梅花纹路,笑意盈盈,看起来很是精神,似乎并没有受昨晚夜游的影响。
素枝理坐下,拿起一个小笼包随口问道:“公子今日有什么安排?”
魏法放下手中的茶杯,道:“吃过饭准备街上走走,询问一下百姓们对治水的看法。”
素枝理咽下嘴里的饭,“公子若是想要打探消息,不如先去找城中乞丐,或者是寻李家。”
魏法不解,问道:“李家尚且还能理解,但找乞丐做什么?”
素枝理解释道:“乞丐遍布城中四处,晚上无处可去定然聚在一起,每日流动性极大,消息比城中百姓灵通,对城内的观察定然更仔细,问他们事半功倍。”
魏法笑道:“李姑娘果然见解过人,这些都是我未曾考虑到的。”
他出身名门,长在京城,自幼泡在书中苦读,两手不沾阳春水,从未想过事情还有此等处理之法。
两人吃过早点,素枝理提议魏法换一身布衣,魏法略一思索,便知其中缘由。他一身的锦袍,百姓一眼就能看出他出身不同。
魏法换了一身青色布衣后,三人一同出门去。
素枝理带着魏法和刘三伯两人在街上乱窜,看见乞丐就问治水之事。这些乞丐身上,或多或少也有黑气缠绕,一问治水就支支吾吾,或是决口不谈治水之事。
素枝理接着问见没见过一个坡脚的老乞丐。
乞丐们只说,要找老乞丐,去城南找。
三人问了一圈,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答案。
只是魏法说,他来这里三天,从未听人提及过城南,不知在哪儿。
这倒是好办。
素枝理变出一把碎银,给了最近的一个乞丐,叫他带着他们去城南。
乞丐一开始还不愿意,直到素枝理给了一锭银子,立马带着他们往娄县南边而去。
到了城墙边上,外面是一条五尺多宽的护城河,一条破破烂烂的木桥横在河中,桥上有的地方已经木板,看起来已经不能走人了。
桥的对面是一片林子,看不见什么人烟。
怎么同在娄县,却要划分的这么清明?
乞丐到了这里,说什么也不走了,道:“前面就是城南,那是个晦气的地界儿,你们找完人,还是赶紧出来吧。”
说罢,转身往城北而去。
刘三伯皱眉道:“这桥这么破烂,可如何过去?总不能绕一个大圈吧?”
素枝理干咳一声,你俩先闭上眼睛。
魏法知道,素枝理又要动用她的能力了,闭上眼睛。
刘三伯不明所以,但看魏法都闭上眼睛了,自己也闭上,好奇问道:“李姑娘要干什么?”
他只感觉身体一轻。
“好了,可以睁开眼睛了。”
刘三伯睁开眼,惊讶地发现,他现在已经在桥的另一头。
“这,怎么做到的?”他看向素枝理。
素枝理笑道:“秘密。”
说罢,率先继续往南边走去。
刘三伯看向魏法,魏法也只是微微一笑,“等她愿意说的时候吧。”说罢,跟着素枝理往前而去。
刘三伯挠挠头,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快步跟上两人。
穿过树林,待看清眼前景象之后,三人面色具是一凝。
城南和城北是两个世界。
城北繁华热闹,甚至比其他县城还要富庶几分。
但城南,是一片荒凉死寂之象。
茅草房大都年久失修倒塌,长满荒草,衣不蔽体的百姓们蜗居在草棚里,瘦的骨头架子似乎都要从皮肤里挣脱出来。
三人一路走来,所见皆触目惊心。
说是城南,却像是一个放弃老弱病残的集聚之地。
不过好在,这些百姓身上没有城中百姓那般浓烈的黑气。
就连那头顶的黑气骷髅,也可能因这儿太过破旧,未曾笼罩过来。
魏法眉头紧皱,他在这里三天,竟然第一次知道,娄县还有此场地。
他走到一老妇草棚前,还没开口说话,只见老妇往里面缩了缩,惊恐道:“仙官大人们,我是真的没钱了,请饶恕我不忠之罪。”
仙官?
魏法上前一步道:“老人家,我们不是仙官,也不是来收钱的。”
那老妇上下打量三人许久,见他们一动不动,这才往前挪动了几步,道:“你们三人来这贱民之地,当心脏了身体,回去被仙官责骂。”
魏法道:“我们是城外来的,不慎迷了路,老人家,您说的仙官是何人啊?”
老妇松了口气道:“仙官是掌管易水宫的官人。”
“你很怕他们?”
老妇打了个哆嗦,“这城南的,谁会不怕。不过我们拿不出贡品,水仙不庇佑我们,受了仙官的责罚也是我们活该。”
素枝理心下一惊,皱眉道:“你们现在这样,怎么可能拿出贡品来?他们就是强人所难!”
老妇叹了口气,“别看我现在这样,三年前,我也是有田有宅的。”
“那你的田,你的宅呢?”
“去供奉水仙了。”
素枝理倒吸一口凉气,“你疯了么?为什么要相信一个莫须有的神仙而放弃自己的家宅田地?”
老妇道:“什么叫疯了,你看这城南的,哪一个不是这样的?疯总不能一起疯了吧?”
素枝理往草棚外看去,无数衣衫破烂的百姓们正在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他们,竟然都是将自己的一切都供奉给水仙的人。
但看玄盛的样子,并不像是收到了供奉的样子。
而且它说要她救这一城百姓。
不对。
很不对劲。
或者说,城内的百姓,供奉的并不是玄盛这个水仙,而是供奉的一个,莫须有的水仙。
魏法厉喝道:“荒唐!这天下还从未说有哪个神仙,敢这样作践百姓的!怕不是你们的田宅,都进了别有用心之人的肚中!”
“诶!可不能这样说。”老妇脸色大变,拉过魏法的袖子,“这位小哥儿,我看你年轻气盛,还不知道水仙的厉害,若是无事,还是今早离开吧。”
魏法问道:“老人家,若是我跟你们说,有一人能带着你们解决水患,你们可还相信那不做事的荒唐神仙?”
老人家脸色几度变化,最终怯弱道:“这,这水哪儿是人能解决的啊……”
“怎么不行,一辈人解决不了,那就两辈人,总有一天,水会被治好。”
魏法震声说道,四周一片安静。
百姓们的目光纷纷向着这边看来,眼里有震惊,鄙夷,不屑一顾,还有根深蒂固的深深的绝望。
老妇悲戚道:“说这些又有什么用,我们哪儿还有下一辈?你也就是年轻气盛,唉。”
魏法知道问题根源所在了。
这水仙在娄县百姓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战胜水患,他们被易水宫逼上了绝路,没心力去解决。
若是想进行治水,得先除掉易水宫。
素枝理问道:“老人家,你可知李家么?”
老妇一听是来找李家的,霎时间脸色大变,连连推脱“不知道不知道,你们快走吧!”
她往后挪动,眨眼间又缩回干草堆中。
不管素枝理和魏法怎样说,甚至拿出银两来,老妇用破稻草盖着头,就是不出来。
回头看去,刚刚还在听他们谈话的城南众百姓,此刻已经缩回窝棚中,再也看不见一个人影,仿佛他们提及的李家是什么洪水猛兽。
太反常了。
素枝理和魏法、刘三伯分头在破茅草屋,草棚间询问,众百姓闭口不谈,在城南晃了一个时辰了,没再找到一丝线索。
素枝理心里起了一阵火气,这些人都怎么了?不过是一个李家,是银子还是金子,怎么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但不管素枝理是用银子诱惑,或者是威逼利诱,这儿的百姓就像是一个石头,不动分毫,就在她忍不住要用灵识操控时,只见一个妇人在一破房子墙边朝他们招手。
素枝理眼睛一亮,叫上两人小跑到墙边。
妇人谨慎看向他们后面,见无人打探,引着他们往墙后的小巷里走。
走到深处小巷深处,妇人重回墙边,见无人看来,又走到深处。
她嘴唇紧抿,苍白的脸上有些惊怕,她道:“我知道李家在哪儿,但你要给我十两银子,若是不……”
此声音颤抖,似乎耗尽了毕生的力气。
妇人还没说完话,手里已经被素枝理塞了两个沉甸甸的银子。
素枝理道:“你想要什么尽管说便是。”
妇人捧着银子的手有些颤抖,嘴唇几番抖动,道:“我……我儿有救了!”
她摸着银子,不知放在哪里为好,最后塞在怀中,仔细拢了拢衣襟。
素枝理道:“现在可以告诉我们李家在哪儿了?”
妇人脸上的喜色快速散去,被恐惧重新占据。她抖着嘴皮,颤颤巍巍道:“你们往西走,最边上那处被烧毁的残宅,就是李家……你们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也千万别说见过我!”
魏法道:“你可知这李家为何被焚毁?”
“不知道,不知道!别问我了!我只知道他家在哪儿,其他的,你们再问别人吧!”
她说着,逃也似的跑没了踪迹。
三人按照妇人所说,走了两炷香的时间到最西边一看,果然有一处被烧毁的残宅。
残宅旁被烧毁的大树树枝上串着一个虎头娃娃,娃娃被烧的只剩下半边脑袋,暴露的棉花在空中随意飘动着。
他们还没走进,只听一声厉喝传来:“你们来这儿干什么?!”
素枝理往声音看去,昨日见过的老乞丐躲在柱子后,愤恨地敲着手里的木棍。
她没想到会在李宅前遇到昨日的老乞丐。
素枝理快步走到老乞丐前,道:“老伯,你怎么会在这里?”
老乞丐没回答她的问题,举起木棍朝着她打去,一边打一边骂:“见过愚钝的,没见过你们这么傻的!”
素枝理快速往后退去,眉头紧皱,“老伯息怒,我们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调查李家孩子的事儿。”
老乞丐气急,脸色涨红,怒吼道:“不需要你们帮!快滚!”
魏法行了一礼,“老伯息怒,我们乃是外地人士,调查至此,想知道李家小子是为何而死。众人知却不答,其中定有冤情。您知道此种冤情但说无妨,我定然还你个公道。”
“有冤情又如何,你们还能给平定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