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忽忽间飞回十年前的初夏。
天空蓝得似块纯粹宝石,白云悠悠,树叶慵懒,过了午时的冷宫里寂静得能听见风穿树叶的声音。
“砰砰”,屋顶上接连几声巨大响动,不似飞鸟平日嬉戏的轻柔。
景珩正在描红的笔忽的窜出了线框,他搁下笔看向窗外。一条长长宽宽的红绸从屋檐上垂了下来,在檐下轻轻晃动。
“哥哥,这是什么?”景珩扭头问身边的景琮。
“出去看看”,景琮说话间已走了出去。
一只硕大红色锦鲤纸鸢落在屋檐上,它有一人多长,通体红色,红绸布上精细地描画着金色鱼鳞,黑黑的眼珠活灵活现,红尾巴从屋檐上垂落,随着微风轻摆。
这硕大又精美的纸鸢显然不是普通宫人的消遣玩意。
景琮景珩两兄弟静静看着没说话,从记事起他俩就在冷宫,从未有过什么正经的玩具,更不论这么好看的纸鸢。
张承和道:“估计是哪位娘娘或者公主的纸鸢,我先取下来”,言毕转身去搬竹梯。
两兄弟亦要回屋,宫门外传来一阵嘈杂人声,兄弟俩驻足看向宫门,这里从来都是安安静静,从未有过这么多人声。
“吱呀”,厚重宫门被打开,一群人走了进来,为首者是一男一女两个孩童,绫罗锦缎玉佩玎珰,男孩看上去和景琮景珩差不多大,女孩身量比男孩要矮上大半个头,眼似水杏,像明珠一样熠熠生光。
“在那儿!”男孩一眼看到屋顶的纸鸢,高兴地指给女孩看。
一群人向着纸鸢方向走来,身后跟随的侍从看见刚刚放好竹梯的张承和,斥道:“还不快向太子和永安郡主行礼!”
张承和匆匆跑上前向两位孩童问安,又低声提示景琮景珩。
景琮笑着上前打招呼:“原来是太子殿下和永安郡主”。
太子景珣疑惑道:“你是谁?”
景琮笑着自我介绍:“我是大皇子景琮”,伸手拉过景珩介绍道:“这是我弟弟二皇子景珩”。
“我们都是太子殿下的哥哥,大太子殿下两岁”。
太子景珣困惑地点点头,身后宫人俯身在他身边窃窃私语。
永安郡主看向景珣,目露惊讶:“珣哥哥,你有两个哥哥你都不知道吗?”
女孩走到景琮面前,抬眼仔细瞅瞅,又走到景珩跟前瞧瞧,景珩不自在地缩了缩身体。
女孩忽而银铃般笑:“我叫明婳,你们怎么长得这么像,像镜子一样,我分不出来!”
景琮笑道:“我们是双生子,我弟弟高我一点点”。
明婳往后退了两步,视线在景琮景珩身上扫来扫去,又笑:“是哦,不过要是单独一个人我还是分不出。真有趣!”
看看太子景珣,又看看兄弟俩,明婳笑问景珩:“你是我们四人中最高的,你怎么长这么高的?”
景珩沉默不语。这冷宫深深,高墙将世界隔成里外两个完全不同空间,外面鲜活的人蓦地出现在他面前,他很不适应。
“你是不是很能吃?”
景珩仍然沉默。
明婳纳闷:“你是不是没有上学,所以不会说话,我在国子监从未见过你”。
景琮解释:“我们从未出过这个院门”。
“为什么?”明婳看向景琮,神色讶异。
景琮垂首亦不再回答。
明婳环顾院内四周,宫墙颜色暗淡,青苔爬上院墙角落,檐下栏杆朱漆剥落,窗纸看不出颜色,大部分地面没有地砖,青草显出勃勃生机。
视线回落到景琮景珩,衣着朴素,配饰简陋。想到他们亦是皇子,过得还不如自己身边仆从,明婳不由喃喃低语:“真可怜呐”。
意识到失言,明婳随即笑起来掩饰,笑着对景珩道:“没关系,等你去国子监读了书,定会讲话”。
她转头看向太子景珣:“珣哥哥,你向陛下说说,让两位哥哥也去国子监呀”。
突然冒出两个模样相似的哥哥,景珣尚在消化中,意外明婳的提议:“你怎么不去说”。
“我当然可以说,但圣人训首孝弟,珣哥哥你去说,不更显得你仁德至善吗?”
景珣思索须臾,点点头:“永安说的是,我回去和父皇说”。
张承和已取下纸鸢,正要递给跟随的宫人。明婳看到,又对景珣道:“珣哥哥,我这会儿想去钓鱼,这纸鸢太大拿着不便,放在两位哥哥这儿,下次让他们拿着一起玩”。
景珣顺从地点头。
两位孩童转身离开,走到宫门,明婳回头向景琮景珩招招手,笑问:“下次再见,哥哥可会说话”。
阳光耀在明婳的脸上,她微眯着眼,像一朵含苞春花迎着日头绽放,暖意生机扑面而来。
景珩迅速垂眸回避明婳的目光,似长期幽闭在黑暗中的眼,内心无比渴望光明渴求炫烂阳光,可初时总觉刺目眩晕而不得不避开。
冷宫里所有人都以为明婳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不久后,天子真的下旨,让两兄弟进国子监读书,也是从去国子监开始,兄弟俩迈出走出冷宫的第一步。
张承和后来打听回来说,太子景珣在天子面前询问,是否有双生子哥哥并央求一同学习,天子赞其仁善,当即满足他的愿望。
锦鲤纸鸢亦带去国子监两次,明婳在国子监门口将锦鲤放飞得很远很高。
“那个锦鲤纸鸢有没有经常拿出来晒晒?”景珩忽然问张承和。
“每年都拿出来晾晒好几次,保存得和以前一样”。
张承和回道:“殿下和太子妃自小认识,关系尚好,太子妃若有什么事,遇到殿下怎可能不开口求助于殿下?
而且这相州也不是回信王府邸的路,往北地走的人,不可能绕远路走这里”。
“早点歇吧,明早启程”,景珩默认了他的话。
翌日清晨。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露珠在树叶间滚动,景珩率领轻骑军整装待发,陈训周带着相州府衙一众官员路边送行。
客套一番话语后,景珩示意陈训周往边上走了几步,淡声道:“叶灵姐妹俩在府衙为婢,若老实安分,一年后陈大人垂怜,就放她们出去罢”。
陈训周愕然,反问道:“不知她俩有没那个福气挨到那时候”。
“何意?”景珩眉峰微拢。
陈训周额间一阵痛:“昨晚叶莺头疼得满地打滚,我真怕她一命呜呼,我这儿山匪案还没完全结案”。
他话没说完,也不敢明说,叶莺或有个三长两短,他真怕景珩找他麻烦,毕竟两人过了一夜,叶莺怎么说亦算是景珩的女人,尽管只有个别人知道。
景珩身子滞了一瞬,复问:“严重吗?”
“大夫说前晚刚刚看过,他没辙,这已经是相州最好的大夫”,陈训周看着景珩神色,小心问道:“殿下,您说怎么办呐,要不现在就放了她们?让她们自寻生路去”。
景珩看向他的目光转向张承和,他默了片刻,缓缓举手向张承和示意,张承和快速跑了过来:“殿下!”
“你准备辆马车,带着叶灵姐妹跟着大部队”。
“什么?!”张承和和陈训周都瞪大了眼睛。
张承和道:“殿下,这不妥——”
“我知道”,景珩打断他的话:“让她俩全程戴幕离,除了睡觉别摘下”。
“可是——”
“照我说的做”,景珩不容置喙:“别让她俩死路上了”。
“不要用雪松香”,景珩叮嘱,想了想又道:“不是,所有香都别用”。
天空蓝得似块纯粹宝石,白云悠悠,树叶慵懒,过了午时的冷宫里寂静得能听见风穿树叶的声音。
“砰砰”,屋顶上接连几声巨大响动,不似飞鸟平日嬉戏的轻柔。
景珩正在描红的笔忽的窜出了线框,他搁下笔看向窗外。一条长长宽宽的红绸从屋檐上垂了下来,在檐下轻轻晃动。
“哥哥,这是什么?”景珩扭头问身边的景琮。
“出去看看”,景琮说话间已走了出去。
一只硕大红色锦鲤纸鸢落在屋檐上,它有一人多长,通体红色,红绸布上精细地描画着金色鱼鳞,黑黑的眼珠活灵活现,红尾巴从屋檐上垂落,随着微风轻摆。
这硕大又精美的纸鸢显然不是普通宫人的消遣玩意。
景琮景珩两兄弟静静看着没说话,从记事起他俩就在冷宫,从未有过什么正经的玩具,更不论这么好看的纸鸢。
张承和道:“估计是哪位娘娘或者公主的纸鸢,我先取下来”,言毕转身去搬竹梯。
两兄弟亦要回屋,宫门外传来一阵嘈杂人声,兄弟俩驻足看向宫门,这里从来都是安安静静,从未有过这么多人声。
“吱呀”,厚重宫门被打开,一群人走了进来,为首者是一男一女两个孩童,绫罗锦缎玉佩玎珰,男孩看上去和景琮景珩差不多大,女孩身量比男孩要矮上大半个头,眼似水杏,像明珠一样熠熠生光。
“在那儿!”男孩一眼看到屋顶的纸鸢,高兴地指给女孩看。
一群人向着纸鸢方向走来,身后跟随的侍从看见刚刚放好竹梯的张承和,斥道:“还不快向太子和永安郡主行礼!”
张承和匆匆跑上前向两位孩童问安,又低声提示景琮景珩。
景琮笑着上前打招呼:“原来是太子殿下和永安郡主”。
太子景珣疑惑道:“你是谁?”
景琮笑着自我介绍:“我是大皇子景琮”,伸手拉过景珩介绍道:“这是我弟弟二皇子景珩”。
“我们都是太子殿下的哥哥,大太子殿下两岁”。
太子景珣困惑地点点头,身后宫人俯身在他身边窃窃私语。
永安郡主看向景珣,目露惊讶:“珣哥哥,你有两个哥哥你都不知道吗?”
女孩走到景琮面前,抬眼仔细瞅瞅,又走到景珩跟前瞧瞧,景珩不自在地缩了缩身体。
女孩忽而银铃般笑:“我叫明婳,你们怎么长得这么像,像镜子一样,我分不出来!”
景琮笑道:“我们是双生子,我弟弟高我一点点”。
明婳往后退了两步,视线在景琮景珩身上扫来扫去,又笑:“是哦,不过要是单独一个人我还是分不出。真有趣!”
看看太子景珣,又看看兄弟俩,明婳笑问景珩:“你是我们四人中最高的,你怎么长这么高的?”
景珩沉默不语。这冷宫深深,高墙将世界隔成里外两个完全不同空间,外面鲜活的人蓦地出现在他面前,他很不适应。
“你是不是很能吃?”
景珩仍然沉默。
明婳纳闷:“你是不是没有上学,所以不会说话,我在国子监从未见过你”。
景琮解释:“我们从未出过这个院门”。
“为什么?”明婳看向景琮,神色讶异。
景琮垂首亦不再回答。
明婳环顾院内四周,宫墙颜色暗淡,青苔爬上院墙角落,檐下栏杆朱漆剥落,窗纸看不出颜色,大部分地面没有地砖,青草显出勃勃生机。
视线回落到景琮景珩,衣着朴素,配饰简陋。想到他们亦是皇子,过得还不如自己身边仆从,明婳不由喃喃低语:“真可怜呐”。
意识到失言,明婳随即笑起来掩饰,笑着对景珩道:“没关系,等你去国子监读了书,定会讲话”。
她转头看向太子景珣:“珣哥哥,你向陛下说说,让两位哥哥也去国子监呀”。
突然冒出两个模样相似的哥哥,景珣尚在消化中,意外明婳的提议:“你怎么不去说”。
“我当然可以说,但圣人训首孝弟,珣哥哥你去说,不更显得你仁德至善吗?”
景珣思索须臾,点点头:“永安说的是,我回去和父皇说”。
张承和已取下纸鸢,正要递给跟随的宫人。明婳看到,又对景珣道:“珣哥哥,我这会儿想去钓鱼,这纸鸢太大拿着不便,放在两位哥哥这儿,下次让他们拿着一起玩”。
景珣顺从地点头。
两位孩童转身离开,走到宫门,明婳回头向景琮景珩招招手,笑问:“下次再见,哥哥可会说话”。
阳光耀在明婳的脸上,她微眯着眼,像一朵含苞春花迎着日头绽放,暖意生机扑面而来。
景珩迅速垂眸回避明婳的目光,似长期幽闭在黑暗中的眼,内心无比渴望光明渴求炫烂阳光,可初时总觉刺目眩晕而不得不避开。
冷宫里所有人都以为明婳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不久后,天子真的下旨,让两兄弟进国子监读书,也是从去国子监开始,兄弟俩迈出走出冷宫的第一步。
张承和后来打听回来说,太子景珣在天子面前询问,是否有双生子哥哥并央求一同学习,天子赞其仁善,当即满足他的愿望。
锦鲤纸鸢亦带去国子监两次,明婳在国子监门口将锦鲤放飞得很远很高。
“那个锦鲤纸鸢有没有经常拿出来晒晒?”景珩忽然问张承和。
“每年都拿出来晾晒好几次,保存得和以前一样”。
张承和回道:“殿下和太子妃自小认识,关系尚好,太子妃若有什么事,遇到殿下怎可能不开口求助于殿下?
而且这相州也不是回信王府邸的路,往北地走的人,不可能绕远路走这里”。
“早点歇吧,明早启程”,景珩默认了他的话。
翌日清晨。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露珠在树叶间滚动,景珩率领轻骑军整装待发,陈训周带着相州府衙一众官员路边送行。
客套一番话语后,景珩示意陈训周往边上走了几步,淡声道:“叶灵姐妹俩在府衙为婢,若老实安分,一年后陈大人垂怜,就放她们出去罢”。
陈训周愕然,反问道:“不知她俩有没那个福气挨到那时候”。
“何意?”景珩眉峰微拢。
陈训周额间一阵痛:“昨晚叶莺头疼得满地打滚,我真怕她一命呜呼,我这儿山匪案还没完全结案”。
他话没说完,也不敢明说,叶莺或有个三长两短,他真怕景珩找他麻烦,毕竟两人过了一夜,叶莺怎么说亦算是景珩的女人,尽管只有个别人知道。
景珩身子滞了一瞬,复问:“严重吗?”
“大夫说前晚刚刚看过,他没辙,这已经是相州最好的大夫”,陈训周看着景珩神色,小心问道:“殿下,您说怎么办呐,要不现在就放了她们?让她们自寻生路去”。
景珩看向他的目光转向张承和,他默了片刻,缓缓举手向张承和示意,张承和快速跑了过来:“殿下!”
“你准备辆马车,带着叶灵姐妹跟着大部队”。
“什么?!”张承和和陈训周都瞪大了眼睛。
张承和道:“殿下,这不妥——”
“我知道”,景珩打断他的话:“让她俩全程戴幕离,除了睡觉别摘下”。
“可是——”
“照我说的做”,景珩不容置喙:“别让她俩死路上了”。
“不要用雪松香”,景珩叮嘱,想了想又道:“不是,所有香都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