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捡得多
相比村长的一筹莫展,罗以娇已经放了一半的心。
村干部事情多,村里的事、去镇上开会,她们两家的矛盾调解不能立时解决,这点罗以娇明白,她已经去登记做了记录,等村长把前边的事处理好,就轮到他们了。
隔天,罗珍过来,手上没有提着毛线织毛衣,说要带她出去玩。
“去哪儿玩啊?”罗以娇纠结。
夏天她是真的不想出门,前两天不是去寄信,她也不会去赶集。回来后,要歇好久才能缓过来。
罗珍跺跺脚,她跟罗以娇接触几回下来,大致了解她的性子,知道她不喜欢天气炎热出门,拍了拍胸:“放心吧,我不带你去别的地方,你知道咱们村后山有个小溪沟可凉快吗。”
罗以娇摇头:“我不知道啊。”
罗珍给她介绍了下,小溪沟在后山上,后山背阳,天然就比别的地方凉快,小溪沟光照少,整个溪沟的水都是凉的,天气实在太热的时候,村里男女老少都喜欢去后山,坐在石头上乘凉。
年轻人也喜欢往小溪沟跑,打水仗、打水漂,裤腿挽上来,双脚在水里划来划去。
罗以娇眼睛一亮。
听起来好像有点意思,罗以娇有些意动。以前在渠县,每年到夏天,大家都在家里待着,家里又闷又热,最开朗的时候就是买冰棍吃的时候了。
罗珍看着她:“去吧去吧。”
罗以娇:“行、行吧,那去看看吧。”
罗以娇看了看罗珍的穿着,也跟着换上长衣长袖,脚上穿了双白色塑料拖鞋,她还挺喜欢这双拖鞋的,冰冰凉凉,款式简单,鞋子上还有粉色的蝴蝶,走路的时候,蝴蝶翅膀一颤一颤的。
以后土里土气的塑料凉鞋现在可是抢手货,供销社里一双要好几块,并不便宜,普通人舍不得买。罗珍在她脚上看了看,眼里有些羡慕:“凉鞋真漂亮。”
“是吧。”罗以娇伸出脚,笑眯眯的:“我也觉得。”
出门的时候,罗以娇又拿了顶草帽带在头上。她第一次来后山,跟着罗珍走了十分钟左右就到了,罗珍没带着她往山上走,在山下的小路拐了弯,往旁边小溪沟走。
刚走到溪口,四面八方的嘈杂就传出来,小溪沟深到山腹,声音带着回声,传出来变成了嗡声。里面人不少,男女老少都有,男同志和女同志之间的距离隔得远。
男女问题属于作风问题,严厉严打,罗以娇在省城读书的时候,学校里的男同学跟女同学都会保持距离。
罗珍没带她往小溪沟深处走,就在溪口旁边的石头上坐下:“就这儿吧。”
“行。”罗以娇看了几眼,把草帽取下来,学着罗珍的样子在石头上坐下,脚伸进溪水里,无师自通的在水里晃来晃去。
罗珍看向她:“怎么样,这里凉快吧?”
罗以娇高兴的点点头:“凉快。”
走在路上还觉得燥热,快到小溪沟了,温度骤然降了下来,难怪罗珍穿的是长衣长裤。
罗以娇刚刚还看见三嫂文慧也在里面,跟几个年轻的妇女同志说话。
她给罗珍一说,罗珍说道:“三嫂经常来小溪沟乘凉的,你多来两回就知道了。”
她跟罗以娇一样喊三嫂,只是跟罗以娇相比,她家关系更远一点,罗珍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像她妈说的,文慧经常往小溪沟跑,乘凉是其次,偷懒才是主要的。
文慧不仅爱偷懒,还是出了名的抠门,只进不出,到了她手上的东西没人能要出来。
这一点上,她平等的对待婆家人和娘家人。
别的女同志嫁人后,跟娘家的关系大部分都不错,也会有金钱往来,不衬手的时候相互借一借,度过难关。
文慧和娘家人关系不错,除了涉及到钱财。
去年夏天,文二弟文满结婚,文家给文满凑了彩礼,还差了几十块,文家父母特地登门,把这门亲事同罗家说了,怕他们误会文慧拿钱补贴娘家,同时也表明文家的态度,他们不是要占罗家便宜,而且也约定好了,到过年的时候,文家当面把这几十块还回来。
文家坦荡,罗家也理解,对文慧借钱给娘家没有意见。两家长辈和和气气,都是开明的人,本来都说好了,但谁也想不到——
文慧她不干。
当着两家人的面,文慧直说她不同意,不借。
文慧拒不借钱,是两家人都没有想到的,文家父母连罗家人的思想工作都做通了,没想到拦路虎变成了文慧这个亲女儿。
这件事村里人都知道,罗以娇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些好奇:“那最后借了吗?”
罗珍说道:“没借,说是文三妹,就是文秋借了,本来大伯和伯娘也说搭把手,那边没收,也就算了,听我妈说,过年的时候,文家就把欠账给还上了。”
罗以娇听得出来罗珍话里的愤愤,觉得三嫂文慧做得不对,不看重亲情,对亲人太冷漠了。不止是罗珍,现在大部分人都不觉得借钱给娘家有什么不对的,罗以娇倒是不以为然。
现在没有挣钱的门路,把手上的钱看得重很正常。从前集体干活、挣公分,年底的时候还会分钱到户头上,大伯母张英管着一大家子的钱,手上有点闲钱能借出来,现在集体解散,全家都指望地里的收成,把粮食卖到粮站,没有别的收入来源,文慧这些年轻女同志手上钱少,出手就抠一点。
再说了,谁说当姐姐的,一定要给弟弟的彩礼出力了?借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文家父母都在,儿女的彩礼本来就应该是他们操心的问题,手上没有那么多钱,谈彩礼的时候就应该量力而行。
她最讨厌的就是有一些当父母的觉得女儿给弟弟准备彩礼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还会把嫁女的彩礼扣下来,给女儿随便陪嫁几个锅碗瓢盆,拿着嫁女的钱给儿子娶媳妇、买房子,对外绝口不提彩礼、房子、车子有女儿的一份功劳,要用钱的时候又想起了女儿,手一伸就要。
有工作的女同志还能宽裕一点,挨一挨苦接济娘家,没有工作的女同志要伸手问丈夫要钱,一次两次罢了,次数多了,还要受讥笑,挨白眼,娘家人拿了女儿的辛苦钱,转头就大吃大喝,完全没考虑女儿在婆家的艰难。
罗以娇没有当着罗珍评判是错是对,随口说道:“那也不错,娶也娶了,还也还了,反正也解决了。”
“也对。”这样说也没错。罗珍卷起裤腿,从石头上滑下来,指了指着水里被打磨光滑的石头,朝她问:“你捡石头吗?”
“捡石头来干嘛?”虽然这样问,罗以娇还是有样学样,卷起裤腿,从石头上滑下来,双脚站在水里。
小溪沟水浅,刚没过她脚踝,罗珍说的石头一个个大小不一,圆润光滑,脚踩在上边,有一种脚底按摩的感觉,水流清澈,她在水里一摸就捡起一个小石头。
罗珍一下被问住了:“捡石头来玩啊,大家都喜欢捡石头。”
捡石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罗以娇承认她的说法:“也是,重点在捡,不是玩。”
“那我们比一比,看谁捡的石头多。”罗珍提出来。
罗以娇:“比就比。”
罗以娇气势雄雄,她虽然干农活一般,但捡石头这种事肯定不会输。
但没过多久,她就后悔了,捡石头虽然轻松,但要一直弯着腰,很快腰就酸了,动作也由一开始的速度慢了下来,再看罗珍,捡石头的动作就没停过,一直维持着匀速在进行。
罗以娇一点也没有越挫越勇的想法,把手上的石头扔到一边,屁股坐在石头上,认输:“不捡了,你赢了。”
罗珍:“要不然你再捡一点?”
罗以娇连忙摇头:“我不捡。”
看出来她实在不想捡了,罗珍也停下来:“那好吧,我也不捡了。”
她把捡的石头堆在一起,准备等会带回去。
罗以娇不解:“带回去干嘛?”
要是有鱼缸或者水池,还能把石头带回去,放进鱼缸或者水池里,摆成观赏景观,鱼缸或者水池都没有,带这些石头回去摆在哪里。
当抽象宠物养吗?
罗珍比她更不解:“我们都是带回去的啊。”
“那你们带回家放在哪里?”
罗珍想了想:“院子里,屋里、墙角...”
也是主打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放过了,“你妈就没说你?”
罗珍默了默:“说了。”
她想起来她每次带着这些东西回去,她妈都要念她好一会,说她整天无所事事,什么都往家里带,别人收破烂的都知道收老物件,收本子、笔,她就收一堆杂七杂八没用的。
以前她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没放在心上,现在被罗以娇提醒,罗珍看了两眼石头,说道:“算了,我也不要了。”
小溪沟气温低,她们玩了个把小时就不玩,回家了。
知道有小溪沟这个地方,罗以娇也没天天去,只去了那一回,在家里等了几天,村里的干部上门,说村里要为他们两家调解矛盾,让罗以娇准备一下。
村干部事情多,村里的事、去镇上开会,她们两家的矛盾调解不能立时解决,这点罗以娇明白,她已经去登记做了记录,等村长把前边的事处理好,就轮到他们了。
隔天,罗珍过来,手上没有提着毛线织毛衣,说要带她出去玩。
“去哪儿玩啊?”罗以娇纠结。
夏天她是真的不想出门,前两天不是去寄信,她也不会去赶集。回来后,要歇好久才能缓过来。
罗珍跺跺脚,她跟罗以娇接触几回下来,大致了解她的性子,知道她不喜欢天气炎热出门,拍了拍胸:“放心吧,我不带你去别的地方,你知道咱们村后山有个小溪沟可凉快吗。”
罗以娇摇头:“我不知道啊。”
罗珍给她介绍了下,小溪沟在后山上,后山背阳,天然就比别的地方凉快,小溪沟光照少,整个溪沟的水都是凉的,天气实在太热的时候,村里男女老少都喜欢去后山,坐在石头上乘凉。
年轻人也喜欢往小溪沟跑,打水仗、打水漂,裤腿挽上来,双脚在水里划来划去。
罗以娇眼睛一亮。
听起来好像有点意思,罗以娇有些意动。以前在渠县,每年到夏天,大家都在家里待着,家里又闷又热,最开朗的时候就是买冰棍吃的时候了。
罗珍看着她:“去吧去吧。”
罗以娇:“行、行吧,那去看看吧。”
罗以娇看了看罗珍的穿着,也跟着换上长衣长袖,脚上穿了双白色塑料拖鞋,她还挺喜欢这双拖鞋的,冰冰凉凉,款式简单,鞋子上还有粉色的蝴蝶,走路的时候,蝴蝶翅膀一颤一颤的。
以后土里土气的塑料凉鞋现在可是抢手货,供销社里一双要好几块,并不便宜,普通人舍不得买。罗珍在她脚上看了看,眼里有些羡慕:“凉鞋真漂亮。”
“是吧。”罗以娇伸出脚,笑眯眯的:“我也觉得。”
出门的时候,罗以娇又拿了顶草帽带在头上。她第一次来后山,跟着罗珍走了十分钟左右就到了,罗珍没带着她往山上走,在山下的小路拐了弯,往旁边小溪沟走。
刚走到溪口,四面八方的嘈杂就传出来,小溪沟深到山腹,声音带着回声,传出来变成了嗡声。里面人不少,男女老少都有,男同志和女同志之间的距离隔得远。
男女问题属于作风问题,严厉严打,罗以娇在省城读书的时候,学校里的男同学跟女同学都会保持距离。
罗珍没带她往小溪沟深处走,就在溪口旁边的石头上坐下:“就这儿吧。”
“行。”罗以娇看了几眼,把草帽取下来,学着罗珍的样子在石头上坐下,脚伸进溪水里,无师自通的在水里晃来晃去。
罗珍看向她:“怎么样,这里凉快吧?”
罗以娇高兴的点点头:“凉快。”
走在路上还觉得燥热,快到小溪沟了,温度骤然降了下来,难怪罗珍穿的是长衣长裤。
罗以娇刚刚还看见三嫂文慧也在里面,跟几个年轻的妇女同志说话。
她给罗珍一说,罗珍说道:“三嫂经常来小溪沟乘凉的,你多来两回就知道了。”
她跟罗以娇一样喊三嫂,只是跟罗以娇相比,她家关系更远一点,罗珍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像她妈说的,文慧经常往小溪沟跑,乘凉是其次,偷懒才是主要的。
文慧不仅爱偷懒,还是出了名的抠门,只进不出,到了她手上的东西没人能要出来。
这一点上,她平等的对待婆家人和娘家人。
别的女同志嫁人后,跟娘家的关系大部分都不错,也会有金钱往来,不衬手的时候相互借一借,度过难关。
文慧和娘家人关系不错,除了涉及到钱财。
去年夏天,文二弟文满结婚,文家给文满凑了彩礼,还差了几十块,文家父母特地登门,把这门亲事同罗家说了,怕他们误会文慧拿钱补贴娘家,同时也表明文家的态度,他们不是要占罗家便宜,而且也约定好了,到过年的时候,文家当面把这几十块还回来。
文家坦荡,罗家也理解,对文慧借钱给娘家没有意见。两家长辈和和气气,都是开明的人,本来都说好了,但谁也想不到——
文慧她不干。
当着两家人的面,文慧直说她不同意,不借。
文慧拒不借钱,是两家人都没有想到的,文家父母连罗家人的思想工作都做通了,没想到拦路虎变成了文慧这个亲女儿。
这件事村里人都知道,罗以娇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些好奇:“那最后借了吗?”
罗珍说道:“没借,说是文三妹,就是文秋借了,本来大伯和伯娘也说搭把手,那边没收,也就算了,听我妈说,过年的时候,文家就把欠账给还上了。”
罗以娇听得出来罗珍话里的愤愤,觉得三嫂文慧做得不对,不看重亲情,对亲人太冷漠了。不止是罗珍,现在大部分人都不觉得借钱给娘家有什么不对的,罗以娇倒是不以为然。
现在没有挣钱的门路,把手上的钱看得重很正常。从前集体干活、挣公分,年底的时候还会分钱到户头上,大伯母张英管着一大家子的钱,手上有点闲钱能借出来,现在集体解散,全家都指望地里的收成,把粮食卖到粮站,没有别的收入来源,文慧这些年轻女同志手上钱少,出手就抠一点。
再说了,谁说当姐姐的,一定要给弟弟的彩礼出力了?借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文家父母都在,儿女的彩礼本来就应该是他们操心的问题,手上没有那么多钱,谈彩礼的时候就应该量力而行。
她最讨厌的就是有一些当父母的觉得女儿给弟弟准备彩礼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还会把嫁女的彩礼扣下来,给女儿随便陪嫁几个锅碗瓢盆,拿着嫁女的钱给儿子娶媳妇、买房子,对外绝口不提彩礼、房子、车子有女儿的一份功劳,要用钱的时候又想起了女儿,手一伸就要。
有工作的女同志还能宽裕一点,挨一挨苦接济娘家,没有工作的女同志要伸手问丈夫要钱,一次两次罢了,次数多了,还要受讥笑,挨白眼,娘家人拿了女儿的辛苦钱,转头就大吃大喝,完全没考虑女儿在婆家的艰难。
罗以娇没有当着罗珍评判是错是对,随口说道:“那也不错,娶也娶了,还也还了,反正也解决了。”
“也对。”这样说也没错。罗珍卷起裤腿,从石头上滑下来,指了指着水里被打磨光滑的石头,朝她问:“你捡石头吗?”
“捡石头来干嘛?”虽然这样问,罗以娇还是有样学样,卷起裤腿,从石头上滑下来,双脚站在水里。
小溪沟水浅,刚没过她脚踝,罗珍说的石头一个个大小不一,圆润光滑,脚踩在上边,有一种脚底按摩的感觉,水流清澈,她在水里一摸就捡起一个小石头。
罗珍一下被问住了:“捡石头来玩啊,大家都喜欢捡石头。”
捡石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罗以娇承认她的说法:“也是,重点在捡,不是玩。”
“那我们比一比,看谁捡的石头多。”罗珍提出来。
罗以娇:“比就比。”
罗以娇气势雄雄,她虽然干农活一般,但捡石头这种事肯定不会输。
但没过多久,她就后悔了,捡石头虽然轻松,但要一直弯着腰,很快腰就酸了,动作也由一开始的速度慢了下来,再看罗珍,捡石头的动作就没停过,一直维持着匀速在进行。
罗以娇一点也没有越挫越勇的想法,把手上的石头扔到一边,屁股坐在石头上,认输:“不捡了,你赢了。”
罗珍:“要不然你再捡一点?”
罗以娇连忙摇头:“我不捡。”
看出来她实在不想捡了,罗珍也停下来:“那好吧,我也不捡了。”
她把捡的石头堆在一起,准备等会带回去。
罗以娇不解:“带回去干嘛?”
要是有鱼缸或者水池,还能把石头带回去,放进鱼缸或者水池里,摆成观赏景观,鱼缸或者水池都没有,带这些石头回去摆在哪里。
当抽象宠物养吗?
罗珍比她更不解:“我们都是带回去的啊。”
“那你们带回家放在哪里?”
罗珍想了想:“院子里,屋里、墙角...”
也是主打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放过了,“你妈就没说你?”
罗珍默了默:“说了。”
她想起来她每次带着这些东西回去,她妈都要念她好一会,说她整天无所事事,什么都往家里带,别人收破烂的都知道收老物件,收本子、笔,她就收一堆杂七杂八没用的。
以前她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没放在心上,现在被罗以娇提醒,罗珍看了两眼石头,说道:“算了,我也不要了。”
小溪沟气温低,她们玩了个把小时就不玩,回家了。
知道有小溪沟这个地方,罗以娇也没天天去,只去了那一回,在家里等了几天,村里的干部上门,说村里要为他们两家调解矛盾,让罗以娇准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