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临河镇的冬日,是南方的冬日。
冷意有一分算一分,悉数浸入人骨。
这时,做具死尸最好。
寒冰盖天,白雪扑地,惊不动死气。
凌晨五点多,久安村里两家送葬队伍浩荡启程。
别处的白事风俗不知。在久安村里,哪家死人了,必有一道流程——请来一支能奏哀曲的队伍,跟在一家老小身后,吹吹打打,绕村转上两圈。
一路哀乐吹过。街道两旁的居民房里,凡是长耳朵的活人,别想再睡好觉。不过,没人站出来抱怨,只能忍下。毕竟,谁家不会死人,谁家没死过人呢?
送葬队伍路过一处看起来不会住人的土房,土房里传来狗叫。狗多少有点音乐才能,合着奏曲,嗷呜嗷呜。
两队乐声填满了不大的久安村。
六点的时候,两家人在村小学门口的那条街上撞了个正着。
马路不宽,队伍开始又走得松松散散,加之人起得早,忙了许多事,脑子不大灵光。两队人一时竟都想不起来,只要人员靠紧,就能腾出空位,好让彼此顺利过路。
最后,这两家送葬队,避无可避地搅合在一起。
这阵混乱中,有一声离群索居的唢呐,惊散天上的云,吓出了太阳。
把调子吹上天的人,正是许观云。
虽然他不是什么专业的演奏家,但自小学了十年的唢呐,属于实实在在的童子功,混个白事轻轻松松。
出师未捷,全怪有人突然拍了他的后背。
“许观云!是你吧?”
他听到的这声,出自一个女人,音量不比他手上的唢呐低。
许观云的确是许观云。但这会儿他答应不了,也没法停下来看。所以,叫自己名字的人到底是谁?
短暂的骚乱结束后,送葬队伍稳步行进。没人在乎许观云吹错了调子,只要在吹就行。
卜远就是这么把许观云绑来了,“没事,吹不好没关系,只要在吹就行。”
卜远是许观云的发小,两人一路玩到卜远中考失败,被分流去职校学了厨师为止。
彻底离开学校后,卜远先是给别人打了几年工,慢慢觉得赚钱不够花,人也不够自由,开始回农村承办酒席。
这是他接到的第一个大单。靠得不是物美价廉或者能力出众,纯粹因为去世的老人是他姐夫的奶奶。
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许观云被卜远当成自己人。于是这次的肥水不管顺不顺路,都要来他门前淌一淌。
“你闲着也是闲着,用才艺赚点外快多好。人要居安思危。”
“你还不如说你姐夫的奶奶就想听我吹唢呐呢。”
“可我姐夫的奶奶根本就不认识你。”
说话不着调,做事不着调,卜远就是一个浑人。许观云挺羡慕他。
打小那会儿,在幼儿园,卜远把班里公共的拼装玩具全倒进便坑的时候,他就羡慕。
经年的情谊,耐得住敲打磋磨。因着几件旧事,许观云与卜远的交情更不同一般,哪怕实在不高兴,他也不忍拒绝,只好加入这趟白事乐队——卜远硬要称呼它为乐队。
乐队吹完街上的两圈,得回主家设的灵堂桌前继续吹。
一支歪歪扭扭的队伍,弯向田地,弯向形单影只的老屋。披麻戴孝的人们,拖着沉重未醒的灵魂,穿过浓重的寒气。他们为一个死去的人相聚在此,难得同行一段长路。
队伍走到老人的家门口时,人群中有一个打了哈欠,带上好几个人跟着张大了嘴巴。
许观云抬眼望进屋内,黑白飘飞的魂幡仿佛在竭力挣脱束缚它们的木梁。若真有亡魂,亡魂已在家中久等。
灵堂内,哀乐呜呜咽咽,好一阵吹不止。已近中午的饭点,灵堂外,是笑容满面的客人。
老人无病无灾,活到九十一岁寿终正寝,没什么好哭的。
许观云把固定的流程吹完,终于能歇上一歇。他就坐在灵堂进门的左侧,黑白色的魂幡带则垂在他右手边。
旁边敲锣的老头递过来一根新点着的烟。许观云正扯魂幡布条擦唢呐,腾不开手。头一够,用嘴把烟衔来。
吞云吐雾,说不上多有滋味,只当它是叹气。许观云心想,要戒掉这东西,好改改咳嗽的毛病。
他抽烟比认字早。十二岁往前是吸各式各样的二手烟,十二岁往后就加入制造二手烟的阵营。
许观云的云大概是烟云。思及关于自己姓名的解读,他似回味般哑然失笑。
他想自己十有八九要死在这上头。
还剩小半根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许观云的左胳膊撑在灵堂桌上,身体朝椅背处后靠。以一种快要滑下去的姿态,他望着指间的香烟燃烧,烟灰抖落在桌面。
他不带任何心思地瞥了眼黑白遗像,遗像前的铜炉里点着烟。
死人也要抽烟,比他手里的细长些。
算了,何必费那个功夫去戒?等他死了,要是有人给他上香,到时不还得破戒?
不过,又有谁会来给他点香呢?
许观云眯了眯眼,看向屋外搭的塑料棚。两个身穿围裙的女人端着盘子来回走动,不停往桌上送凉菜。不知道卜远的手艺怎么样?好久没见,这回终于有机会尝尝。
想着卜远的菜,许观云咽了下口水。今早粮米未进,全在出力气。
害他快要饿死的“罪魁祸首”卜远,在厨房里备完食材,将手放在水龙头底下划过两道,又往围裙两边一抹。
他非得抽出空去找许观云。
卜远大步迈进灵堂,见许观云发呆,照他的肩膀猛下一掌:“许观云,我告诉你一件事儿,你待会儿可别在我姐夫奶奶的遗像面前笑出来。”话虽如此,他自己却丝毫不避讳地手指遗像,笑意直至眉梢。
“有屁快放。”许观云将唢呐搁在桌上,抱手看向卜远。
卜远眉目清秀,个头不过分高,也不比一般男人矮,是讨姑娘喜欢的样子。初中的时候,卜远就谈了好些女朋友,花花公子的坏名从久安村传遍整个临河镇。
虽然早就学会跟人谈情说爱,但卜远的心思活络,绝不肯在某朵花上停留,所以三十岁了也安定不下来。
他冲许观云挤眉弄眼,“今天早上,你遇见另一家死人的了?”
许观云想抄起唢呐,照卜远头上来一下:“我仇人死了?”不然有什么好高兴的。
“不是仇人,是爱人。”卜远突然弯腰,小声附在他耳边,语调暧昧至极。
说完,他直起身来,见许观云脸色陡变严肃,赶紧补充道:“不对不对,也不是你爱人死了。是你爱人的亲戚死了。”
“是衡远。”卜远知道许观云说不出这个名字。连同“很远”他都不再提。
许观云笑了,他一笑就露出两颗虎牙,云消雾散般明朗,“你们还真是有缘。”
衡远和卜远,他们的名字好像天生一对,过去也没少因为相称的姓名被别人打趣。有时课上老师点名喊人回答问题,头一个叫卜远,后一个接衡远。一前一后,形影不离。
卜远立刻驳回:“关我什么事情啊?”
许观云微笑道:“你也死了亲戚。”
早间那个突然拍自己,叫自己名字的女人,就是她了。
许观云觉得挺好,她还愿意跟他打招呼。而且,拍肩也算是很亲密的举动吧。
“我听说她结婚了。”还不止一次。许观云咽下这半句话。
“何止,小孩儿都生了一个。”卜远一点不照顾他的心情。
许观云将早已燃尽的烟重新送回唇边,“你想我高兴什么?”
“她上一个老公死了,现在单身了。”
“你的意思是要我给人家小孩做后爹?”
“说话还是那么难听。你明明喜欢她。”
“所以你不知道她不喜欢我吗?”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你口袋里有钱,她拖家带口。”
有些人长了岁数,脑子发育健全,就会看清真爱什么都不是,有钱过日子才算正经事。
许观云会是这种人吗?他岁数长了,脑子还是不大好。只有一点长进,谈到衡远,终于不再结巴。
衡远会是这种人吗?许观云不完全否定这种可能。
他向卜远伸出左手,声音压低,听起来倒像是哀求:“给我一根烟吧。”
卜远拍掉他伸来的手,“我没你这抽烟的坏病。你要还想过好好日子,快点戒了吧。”
衡远讨厌烟味,许观云靠不得她。她要把他推得远远的,推到天边。
许观云觉得自己贱到土里,不配“观云”这样仙人似的名字。自然,也没什么人把他跟天上的云挂在一块儿。
只有一个人,她真把他当成云。却是希望他烟消云散。
许观云连咳三声,将烟头丢到地上,又把唢呐重新抓回手里。
卜远见他一下子落寞,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后退几步转身回厨房继续忙碌。
“呐,再来一根。”
有人递过来一支烟。还是那个敲锣的大爷。
许观云摇摇头,“收着吧。我戒了。”
他的左手捏着唢呐的中段,食指不住在金属外壳上敲打。
桌上立着的黑白遗像,微笑地目视一切。
冷意有一分算一分,悉数浸入人骨。
这时,做具死尸最好。
寒冰盖天,白雪扑地,惊不动死气。
凌晨五点多,久安村里两家送葬队伍浩荡启程。
别处的白事风俗不知。在久安村里,哪家死人了,必有一道流程——请来一支能奏哀曲的队伍,跟在一家老小身后,吹吹打打,绕村转上两圈。
一路哀乐吹过。街道两旁的居民房里,凡是长耳朵的活人,别想再睡好觉。不过,没人站出来抱怨,只能忍下。毕竟,谁家不会死人,谁家没死过人呢?
送葬队伍路过一处看起来不会住人的土房,土房里传来狗叫。狗多少有点音乐才能,合着奏曲,嗷呜嗷呜。
两队乐声填满了不大的久安村。
六点的时候,两家人在村小学门口的那条街上撞了个正着。
马路不宽,队伍开始又走得松松散散,加之人起得早,忙了许多事,脑子不大灵光。两队人一时竟都想不起来,只要人员靠紧,就能腾出空位,好让彼此顺利过路。
最后,这两家送葬队,避无可避地搅合在一起。
这阵混乱中,有一声离群索居的唢呐,惊散天上的云,吓出了太阳。
把调子吹上天的人,正是许观云。
虽然他不是什么专业的演奏家,但自小学了十年的唢呐,属于实实在在的童子功,混个白事轻轻松松。
出师未捷,全怪有人突然拍了他的后背。
“许观云!是你吧?”
他听到的这声,出自一个女人,音量不比他手上的唢呐低。
许观云的确是许观云。但这会儿他答应不了,也没法停下来看。所以,叫自己名字的人到底是谁?
短暂的骚乱结束后,送葬队伍稳步行进。没人在乎许观云吹错了调子,只要在吹就行。
卜远就是这么把许观云绑来了,“没事,吹不好没关系,只要在吹就行。”
卜远是许观云的发小,两人一路玩到卜远中考失败,被分流去职校学了厨师为止。
彻底离开学校后,卜远先是给别人打了几年工,慢慢觉得赚钱不够花,人也不够自由,开始回农村承办酒席。
这是他接到的第一个大单。靠得不是物美价廉或者能力出众,纯粹因为去世的老人是他姐夫的奶奶。
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许观云被卜远当成自己人。于是这次的肥水不管顺不顺路,都要来他门前淌一淌。
“你闲着也是闲着,用才艺赚点外快多好。人要居安思危。”
“你还不如说你姐夫的奶奶就想听我吹唢呐呢。”
“可我姐夫的奶奶根本就不认识你。”
说话不着调,做事不着调,卜远就是一个浑人。许观云挺羡慕他。
打小那会儿,在幼儿园,卜远把班里公共的拼装玩具全倒进便坑的时候,他就羡慕。
经年的情谊,耐得住敲打磋磨。因着几件旧事,许观云与卜远的交情更不同一般,哪怕实在不高兴,他也不忍拒绝,只好加入这趟白事乐队——卜远硬要称呼它为乐队。
乐队吹完街上的两圈,得回主家设的灵堂桌前继续吹。
一支歪歪扭扭的队伍,弯向田地,弯向形单影只的老屋。披麻戴孝的人们,拖着沉重未醒的灵魂,穿过浓重的寒气。他们为一个死去的人相聚在此,难得同行一段长路。
队伍走到老人的家门口时,人群中有一个打了哈欠,带上好几个人跟着张大了嘴巴。
许观云抬眼望进屋内,黑白飘飞的魂幡仿佛在竭力挣脱束缚它们的木梁。若真有亡魂,亡魂已在家中久等。
灵堂内,哀乐呜呜咽咽,好一阵吹不止。已近中午的饭点,灵堂外,是笑容满面的客人。
老人无病无灾,活到九十一岁寿终正寝,没什么好哭的。
许观云把固定的流程吹完,终于能歇上一歇。他就坐在灵堂进门的左侧,黑白色的魂幡带则垂在他右手边。
旁边敲锣的老头递过来一根新点着的烟。许观云正扯魂幡布条擦唢呐,腾不开手。头一够,用嘴把烟衔来。
吞云吐雾,说不上多有滋味,只当它是叹气。许观云心想,要戒掉这东西,好改改咳嗽的毛病。
他抽烟比认字早。十二岁往前是吸各式各样的二手烟,十二岁往后就加入制造二手烟的阵营。
许观云的云大概是烟云。思及关于自己姓名的解读,他似回味般哑然失笑。
他想自己十有八九要死在这上头。
还剩小半根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许观云的左胳膊撑在灵堂桌上,身体朝椅背处后靠。以一种快要滑下去的姿态,他望着指间的香烟燃烧,烟灰抖落在桌面。
他不带任何心思地瞥了眼黑白遗像,遗像前的铜炉里点着烟。
死人也要抽烟,比他手里的细长些。
算了,何必费那个功夫去戒?等他死了,要是有人给他上香,到时不还得破戒?
不过,又有谁会来给他点香呢?
许观云眯了眯眼,看向屋外搭的塑料棚。两个身穿围裙的女人端着盘子来回走动,不停往桌上送凉菜。不知道卜远的手艺怎么样?好久没见,这回终于有机会尝尝。
想着卜远的菜,许观云咽了下口水。今早粮米未进,全在出力气。
害他快要饿死的“罪魁祸首”卜远,在厨房里备完食材,将手放在水龙头底下划过两道,又往围裙两边一抹。
他非得抽出空去找许观云。
卜远大步迈进灵堂,见许观云发呆,照他的肩膀猛下一掌:“许观云,我告诉你一件事儿,你待会儿可别在我姐夫奶奶的遗像面前笑出来。”话虽如此,他自己却丝毫不避讳地手指遗像,笑意直至眉梢。
“有屁快放。”许观云将唢呐搁在桌上,抱手看向卜远。
卜远眉目清秀,个头不过分高,也不比一般男人矮,是讨姑娘喜欢的样子。初中的时候,卜远就谈了好些女朋友,花花公子的坏名从久安村传遍整个临河镇。
虽然早就学会跟人谈情说爱,但卜远的心思活络,绝不肯在某朵花上停留,所以三十岁了也安定不下来。
他冲许观云挤眉弄眼,“今天早上,你遇见另一家死人的了?”
许观云想抄起唢呐,照卜远头上来一下:“我仇人死了?”不然有什么好高兴的。
“不是仇人,是爱人。”卜远突然弯腰,小声附在他耳边,语调暧昧至极。
说完,他直起身来,见许观云脸色陡变严肃,赶紧补充道:“不对不对,也不是你爱人死了。是你爱人的亲戚死了。”
“是衡远。”卜远知道许观云说不出这个名字。连同“很远”他都不再提。
许观云笑了,他一笑就露出两颗虎牙,云消雾散般明朗,“你们还真是有缘。”
衡远和卜远,他们的名字好像天生一对,过去也没少因为相称的姓名被别人打趣。有时课上老师点名喊人回答问题,头一个叫卜远,后一个接衡远。一前一后,形影不离。
卜远立刻驳回:“关我什么事情啊?”
许观云微笑道:“你也死了亲戚。”
早间那个突然拍自己,叫自己名字的女人,就是她了。
许观云觉得挺好,她还愿意跟他打招呼。而且,拍肩也算是很亲密的举动吧。
“我听说她结婚了。”还不止一次。许观云咽下这半句话。
“何止,小孩儿都生了一个。”卜远一点不照顾他的心情。
许观云将早已燃尽的烟重新送回唇边,“你想我高兴什么?”
“她上一个老公死了,现在单身了。”
“你的意思是要我给人家小孩做后爹?”
“说话还是那么难听。你明明喜欢她。”
“所以你不知道她不喜欢我吗?”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你口袋里有钱,她拖家带口。”
有些人长了岁数,脑子发育健全,就会看清真爱什么都不是,有钱过日子才算正经事。
许观云会是这种人吗?他岁数长了,脑子还是不大好。只有一点长进,谈到衡远,终于不再结巴。
衡远会是这种人吗?许观云不完全否定这种可能。
他向卜远伸出左手,声音压低,听起来倒像是哀求:“给我一根烟吧。”
卜远拍掉他伸来的手,“我没你这抽烟的坏病。你要还想过好好日子,快点戒了吧。”
衡远讨厌烟味,许观云靠不得她。她要把他推得远远的,推到天边。
许观云觉得自己贱到土里,不配“观云”这样仙人似的名字。自然,也没什么人把他跟天上的云挂在一块儿。
只有一个人,她真把他当成云。却是希望他烟消云散。
许观云连咳三声,将烟头丢到地上,又把唢呐重新抓回手里。
卜远见他一下子落寞,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后退几步转身回厨房继续忙碌。
“呐,再来一根。”
有人递过来一支烟。还是那个敲锣的大爷。
许观云摇摇头,“收着吧。我戒了。”
他的左手捏着唢呐的中段,食指不住在金属外壳上敲打。
桌上立着的黑白遗像,微笑地目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