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吐蕃境内,诺布嘉瑟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
或许是在西州受过折磨,回到焉耆,他就开始低低地发热。
嘉玛类每天担心得眼泪汪汪的,她用小手轻抚诺布嘉瑟的头顶,要给他“呼呼”:“嘉玛类给阿波呼呼,呼呼就好了。”
诺布嘉瑟推了推嘉玛类,有气无力道:“阿波病着,嘉玛类乖,不要来阿波房间,别过了病气。”
嘉玛类歪着小脑袋想了很久,抱住他的脖子,把脸贴在他面上:“我把病气带走,阿波是不是就不难受了?”
诺布嘉瑟强忍下鼻腔的酸涩,抱了抱嘉玛类:“那你替阿波求求敦巴辛饶弥沃,让阿波早点好起来。”
嘉玛类甜甜地应了声“好”,亲亲诺布嘉瑟的脸颊,一步三回头跟着乳母走了。
他沉沉地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妻子白玛类就坐在他身边。
“好些了吗?”她用帕子为诺布嘉瑟擦汗,“明天我去请本波做法事,把汉地带来的邪气去除就好了。”
诺布嘉瑟咽痛不能出声,他虚弱地点点头。
他真的很思念红山宫,在那里,他总能得到心灵的宁静,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心思烦乱到无法安眠。
此时此刻,祾歌正端坐在天山营,听张仁厚陈情。
帐内炭火跳动,映照着祾歌冷峻的面容。他身着玄色大氅,金瞳如刀,眼波流转间,好像刀锋划过张仁厚的脸颊。
张仁厚跪地颤抖:“监察使,卑职知罪……可卑职所为,实非贪图私利,皆因……皆因麴家之逼迫,不得已而为之。”
祾歌并未作声,只是微微抬手,示意他继续。
张仁厚抬起头,额角渗出冷汗,目光闪烁不定:“监察使有所不知,麴家既曾为高昌王室,盘根错节,麴氏在此地商路、军供皆有涉足。朝廷拨下的粮草辗转至此,若无麴家的默许,难免途中‘折损’。末将若不献上供奉,便有人故意制造运粮差错,甚至挑动部族冲突。若再追究,恐引发边疆不稳,祸及军心。”
祾歌指尖轻敲案几,冷冷道:“所以你便以将士血肉为筹,换取所谓的‘安稳’?”
敲击声并不重,在张仁厚耳中,却好似催命的符鼓。
张仁厚面色惨白,急忙磕头:“卑职无脸辩解!但此地天高皇帝远,麴家勾连地方豪强,甚至与部分军中将领私下勾结!若不暂时妥协,恐防线不稳,反生祸端!”
祾歌眼神在他身上转了一圈。
“你倒是会替自己找理由。”他淡淡道,“我查过军中账册,粮草折损并非一时,早已成习。麴家之势固然难缠,但更可恨的是你们这些甘愿为其开路之人。”
张仁厚的额头已磕得血迹斑斑,声音颤抖:“卑职……卑职愿戴罪立功!监察使若能给卑职一个机会,卑职必定为监察使扫除隐患,清理军中蛀虫!”
祾歌默然思忖,指尖仍在案几上轻敲着。
每敲一下,张仁厚就觉得自己的心脏收紧一下。
片刻后,祾歌淡淡开口:“麴家确是祸患,但你以为我不知道,这背后牵连的,不止麴家,还有地方官员、商贾、乃至朝中某些人的影子?”
张仁厚脸色骤变,猛地低下头,不敢言语。
祾歌一声冷笑:“能不能戴罪立功,全看你一念之间。好好想想吧。”
说罢,他径直起身,拂袖而去。
张仁厚终于卸了力,他跪在地上,浑身冷汗透湿,捂住心口,大口大口喘息着。
他的靠山麴家已经倒了,他本想浑水摸鱼,却没想到,麴家案还未尘埃落定,这位年少的监察使已经将屠刀对准了西州三营。
他摸摸自己的脖颈。
不知道这大好头颅,还能在他颈上安放多久?
出了营帐,唐旻疑惑道:“他已有贪腐之实,为何不就地正法?”
祾歌抬手接雪,看着雪花在掌心融化,缓缓呼出一口白气:“我已经杀光了麴家,再将这些小喽啰一网打尽,他们被逼到走投无路,一定会生事。”
“但他们不是违反军纪了吗?”唐旻更加疑惑。
祾歌只是淡淡一笑。
李毫素解释:“大战在即,战火一触即发。这种时候,边境容不得一点风吹草动。乱则生事,殿下整饬军纪,也只是为了稳定军心,而不是为了杀人。”
唐旻愣了一下,忽然意识到李毫素是他的上封,立刻低头应是。
祾歌又叹了口气,说:“走吧,陪我到营中走走。”
他踩在雪上,发出“沙沙”声,唐旻和李毫素紧随其后,脚下的积雪被踩出一串深浅不一的痕迹。
营地不算热闹,却透着一种异样的生机。大锅里炖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浓烈的肉香混着寒气弥散在空气中,士兵们围着篝火,有人端着粗陶碗大口喝着热汤,有人啃着油亮的馕饼,脸上挂着掩不住的满足笑意。
祾歌驻足,目光掠过那些满脸风霜的面孔。篝火映得他们的眼睛格外亮。
唐旻看着这一幕,眉头微蹙,似乎还未从刚才的疑惑中抽离:“他们竟不知粮草曾被克扣,居然还能如此心安。”
祾歌淡淡扫了他一眼,语气平静:“他们不需要知道。”
唐旻一愣,正想再问,却被李毫素轻拉了拉袖子。李毫素低声道:“军心易乱,安稳比真相更重要。”
祾歌没有再解释,继续向前走。他的手指在身侧微微蜷着,指腹还残留着方才雪花融化后的微凉。他忽然停在一处火堆前,看着几个年轻士兵正围着炭火打趣,一个少年军卒笑得正欢,露出一口黄牙。
祾歌凝视着那个笑容,轻轻地笑了。
他轻声细语地说:“你看,这不是挺好。”
唐旻低下头,终于不再多言。
忽然,祾歌抬步走向其中一伙,径直走到一口大锅旁。锅里翻滚着浓郁的羊肉汤,热气腾腾,带着一股鲜香的肉腥味。旁边几个士兵正低头专心盛肉汤,猛一抬头,见到祾歌,一时间愣住了,神色紧张,慌忙起身行礼:“监察使!”
祾歌抬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笑道:“有汤吗?给我盛一碗。”
几名士兵面面相觑,似乎没料到堂堂监察使会如此随意讨汤。
见状,祾歌笑道:“不抢你们的口粮,我只要碗热汤暖身子。”
一名年纪稍长的士兵赶紧反应过来,忙不迭地舀了一碗最香浓的汤,恭恭敬敬地递上来,手微微发抖。
祾歌接过陶碗,低头看了一眼,汤色浓白,漂着几片羊肉和油花,热气扑面而来,混着羊肉的膻香。他抿了一口,滚烫的热度从舌尖蔓延到喉咙,驱散了些许寒意。
他索性找了个草垫,盘腿坐下,笑道:“不介意我来蹭个饭吧?”
士兵们愣了一瞬,随即慌忙摆手:“怎敢!监察使愿意与我们同坐,是我们的荣幸!”
李毫素和唐旻也坐下来,一人要了一碗羊汤,小心翼翼地吹着热气。
有个年轻的军士鼓起勇气问:“监察使,你喝惯了宫里的好汤,这种粗糙的滋味,怕是难以下咽吧?”
祾歌平静地说:“我也是人,你吃得,我就吃得。”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周围的士兵心头一热。他们不善言辞,只是默默加了几根柴火,让篝火烧得更旺些。
有人悄声低语:“监察使和咱们一样,喝的也是这锅汤,坐的也是这堆草。”
另一人低声附和:“可不嘛,监察使和咱们一块吃饭,心里不觉得冷了。”
那个盛汤的军士递过来一块馕:“羊汤还是得配上大饼,掰碎了泡在汤里吃最香。”
这话一出,军士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不对,泡一半,干啃一半,才最香。大饼泡久了,都泡浮囊了,一点都没嚼头。”
“我看把肉夹到饼里最香!”
祾歌接过那块馕,不急不缓地将馕掰成几块,一半泡进碗里的羊汤,任其吸饱了热汤,另一半则握在手中,干脆地咬了一口。粗糙的面饼混着淡淡的麦香和羊汤的膻味,嚼在口中,硬中带韧,别有一番滋味。
军士们都期待地看着他:“好吃吗?”
祾歌咽下馕饼,笑道:“很香。”
这句话仿佛给了士兵们某种隐晦的默许,篝火旁的气氛顷刻间活跃起来。有人大着胆子笑道:“监察使果然有眼光!我早说泡一半最香,刚刚吸饱汤汁的馕,咬一口,油花都能顺着嘴流!”
“才不对呢!干啃才过瘾,配着热汤一口下去,才是男人的豪气!”另一个士兵不服气地回嘴。
祾歌静听了一会,问道:“你们的衣食住行都好吧?有什么人给你们委屈吗?”
篝火旁的笑声渐渐平息,军士们面面相觑,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神情变得略微拘谨起来。
打汤的军士率先开口:“回监察使的话,咱们吃得饱、穿得暖,帐篷也结实,没什么委屈。”他说完,悄悄瞥了祾歌一眼,似乎在揣测这位冷面监察使问这话的真正用意。
另一个年轻军士挠了挠头,憋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就是羊汤里的肉……有时候……”
话一出口,他立刻收声,脸微微涨红,生怕自己多嘴惹祸。
祾歌摆摆手:“不必拘谨,有话直说就好。”
这句话落下,原本僵硬的气氛又松动了些。军士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犹豫和思索,显然有人在权衡该不该说出心里的话。
最终,打汤的军士咬了咬牙,低声道:“其实……有时候军需发下来,到了我们手里就少了些,但谁也说不清是哪里出的问题,大家都当看不见。”说完,他低着头,像是在等着被斥责。
祾歌点了点头:“明白了。还有什么吗?”
短暂的沉默后,有人犹豫着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几分压抑已久的怨气:“有时候巡营的军吏态度不好,明明咱们按规矩站岗,他们却故意找茬,扣口粮或者罚跑,大家也不敢多说什么。”
另有人附和:“是啊,有时候补给晚了,上头只说是路上耽搁,可明明天气好得很,路也通畅,不知道到底卡在哪儿了。”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最后委屈得几乎要哭出来:“咱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就图个吃好喝好,攒钱回家过好日子。现在到嘴的肉都……”
“谁敢闹啊,闹了被逐出去,老妖婆还不准我们吃肉,说什么信佛。草原上哪来的菜饭,这是要让我们去啃草根吗?”
这话一出,众人的眼泪止不住落。
“军中之事,从来不是‘说不清’就能算了的。”祾歌缓缓开口,“粮草、军需、军纪,每一件小事背后都有人在动手脚。”
他指着李毫素和唐旻道:“他们这三天会留在天山营,你们有什么委屈,只要是分内事,本官都可以为你们做主。”
篝火旁再次陷入沉寂,军士们面面相觑,眼神里掠过惊讶、犹豫与隐约的期待。祾歌的话,如同投进冰冷水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迅速蔓延开来。
李毫素和唐旻微微一怔,随即站得笔直,神色庄重。李毫素拱手道:“诸位不必担心,只要是合理之事,末将自当秉公处理。”
唐旻也微微点头以示附和。
篝火跳动着,映照出军士们或犹豫、或思索的面孔。祾歌没有再多言,只是转身离去,脚步在雪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逐渐被飘落的雪花掩盖。李毫素与唐旻跟在身后,篝火旁只剩下军士们低声的耳语和篝火劈啪作响的声音。
夜色如墨,雪落无声,篝火未熄,风雪中的天山营,正酝酿着一场无声的风暴。
或许是在西州受过折磨,回到焉耆,他就开始低低地发热。
嘉玛类每天担心得眼泪汪汪的,她用小手轻抚诺布嘉瑟的头顶,要给他“呼呼”:“嘉玛类给阿波呼呼,呼呼就好了。”
诺布嘉瑟推了推嘉玛类,有气无力道:“阿波病着,嘉玛类乖,不要来阿波房间,别过了病气。”
嘉玛类歪着小脑袋想了很久,抱住他的脖子,把脸贴在他面上:“我把病气带走,阿波是不是就不难受了?”
诺布嘉瑟强忍下鼻腔的酸涩,抱了抱嘉玛类:“那你替阿波求求敦巴辛饶弥沃,让阿波早点好起来。”
嘉玛类甜甜地应了声“好”,亲亲诺布嘉瑟的脸颊,一步三回头跟着乳母走了。
他沉沉地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妻子白玛类就坐在他身边。
“好些了吗?”她用帕子为诺布嘉瑟擦汗,“明天我去请本波做法事,把汉地带来的邪气去除就好了。”
诺布嘉瑟咽痛不能出声,他虚弱地点点头。
他真的很思念红山宫,在那里,他总能得到心灵的宁静,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心思烦乱到无法安眠。
此时此刻,祾歌正端坐在天山营,听张仁厚陈情。
帐内炭火跳动,映照着祾歌冷峻的面容。他身着玄色大氅,金瞳如刀,眼波流转间,好像刀锋划过张仁厚的脸颊。
张仁厚跪地颤抖:“监察使,卑职知罪……可卑职所为,实非贪图私利,皆因……皆因麴家之逼迫,不得已而为之。”
祾歌并未作声,只是微微抬手,示意他继续。
张仁厚抬起头,额角渗出冷汗,目光闪烁不定:“监察使有所不知,麴家既曾为高昌王室,盘根错节,麴氏在此地商路、军供皆有涉足。朝廷拨下的粮草辗转至此,若无麴家的默许,难免途中‘折损’。末将若不献上供奉,便有人故意制造运粮差错,甚至挑动部族冲突。若再追究,恐引发边疆不稳,祸及军心。”
祾歌指尖轻敲案几,冷冷道:“所以你便以将士血肉为筹,换取所谓的‘安稳’?”
敲击声并不重,在张仁厚耳中,却好似催命的符鼓。
张仁厚面色惨白,急忙磕头:“卑职无脸辩解!但此地天高皇帝远,麴家勾连地方豪强,甚至与部分军中将领私下勾结!若不暂时妥协,恐防线不稳,反生祸端!”
祾歌眼神在他身上转了一圈。
“你倒是会替自己找理由。”他淡淡道,“我查过军中账册,粮草折损并非一时,早已成习。麴家之势固然难缠,但更可恨的是你们这些甘愿为其开路之人。”
张仁厚的额头已磕得血迹斑斑,声音颤抖:“卑职……卑职愿戴罪立功!监察使若能给卑职一个机会,卑职必定为监察使扫除隐患,清理军中蛀虫!”
祾歌默然思忖,指尖仍在案几上轻敲着。
每敲一下,张仁厚就觉得自己的心脏收紧一下。
片刻后,祾歌淡淡开口:“麴家确是祸患,但你以为我不知道,这背后牵连的,不止麴家,还有地方官员、商贾、乃至朝中某些人的影子?”
张仁厚脸色骤变,猛地低下头,不敢言语。
祾歌一声冷笑:“能不能戴罪立功,全看你一念之间。好好想想吧。”
说罢,他径直起身,拂袖而去。
张仁厚终于卸了力,他跪在地上,浑身冷汗透湿,捂住心口,大口大口喘息着。
他的靠山麴家已经倒了,他本想浑水摸鱼,却没想到,麴家案还未尘埃落定,这位年少的监察使已经将屠刀对准了西州三营。
他摸摸自己的脖颈。
不知道这大好头颅,还能在他颈上安放多久?
出了营帐,唐旻疑惑道:“他已有贪腐之实,为何不就地正法?”
祾歌抬手接雪,看着雪花在掌心融化,缓缓呼出一口白气:“我已经杀光了麴家,再将这些小喽啰一网打尽,他们被逼到走投无路,一定会生事。”
“但他们不是违反军纪了吗?”唐旻更加疑惑。
祾歌只是淡淡一笑。
李毫素解释:“大战在即,战火一触即发。这种时候,边境容不得一点风吹草动。乱则生事,殿下整饬军纪,也只是为了稳定军心,而不是为了杀人。”
唐旻愣了一下,忽然意识到李毫素是他的上封,立刻低头应是。
祾歌又叹了口气,说:“走吧,陪我到营中走走。”
他踩在雪上,发出“沙沙”声,唐旻和李毫素紧随其后,脚下的积雪被踩出一串深浅不一的痕迹。
营地不算热闹,却透着一种异样的生机。大锅里炖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浓烈的肉香混着寒气弥散在空气中,士兵们围着篝火,有人端着粗陶碗大口喝着热汤,有人啃着油亮的馕饼,脸上挂着掩不住的满足笑意。
祾歌驻足,目光掠过那些满脸风霜的面孔。篝火映得他们的眼睛格外亮。
唐旻看着这一幕,眉头微蹙,似乎还未从刚才的疑惑中抽离:“他们竟不知粮草曾被克扣,居然还能如此心安。”
祾歌淡淡扫了他一眼,语气平静:“他们不需要知道。”
唐旻一愣,正想再问,却被李毫素轻拉了拉袖子。李毫素低声道:“军心易乱,安稳比真相更重要。”
祾歌没有再解释,继续向前走。他的手指在身侧微微蜷着,指腹还残留着方才雪花融化后的微凉。他忽然停在一处火堆前,看着几个年轻士兵正围着炭火打趣,一个少年军卒笑得正欢,露出一口黄牙。
祾歌凝视着那个笑容,轻轻地笑了。
他轻声细语地说:“你看,这不是挺好。”
唐旻低下头,终于不再多言。
忽然,祾歌抬步走向其中一伙,径直走到一口大锅旁。锅里翻滚着浓郁的羊肉汤,热气腾腾,带着一股鲜香的肉腥味。旁边几个士兵正低头专心盛肉汤,猛一抬头,见到祾歌,一时间愣住了,神色紧张,慌忙起身行礼:“监察使!”
祾歌抬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笑道:“有汤吗?给我盛一碗。”
几名士兵面面相觑,似乎没料到堂堂监察使会如此随意讨汤。
见状,祾歌笑道:“不抢你们的口粮,我只要碗热汤暖身子。”
一名年纪稍长的士兵赶紧反应过来,忙不迭地舀了一碗最香浓的汤,恭恭敬敬地递上来,手微微发抖。
祾歌接过陶碗,低头看了一眼,汤色浓白,漂着几片羊肉和油花,热气扑面而来,混着羊肉的膻香。他抿了一口,滚烫的热度从舌尖蔓延到喉咙,驱散了些许寒意。
他索性找了个草垫,盘腿坐下,笑道:“不介意我来蹭个饭吧?”
士兵们愣了一瞬,随即慌忙摆手:“怎敢!监察使愿意与我们同坐,是我们的荣幸!”
李毫素和唐旻也坐下来,一人要了一碗羊汤,小心翼翼地吹着热气。
有个年轻的军士鼓起勇气问:“监察使,你喝惯了宫里的好汤,这种粗糙的滋味,怕是难以下咽吧?”
祾歌平静地说:“我也是人,你吃得,我就吃得。”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周围的士兵心头一热。他们不善言辞,只是默默加了几根柴火,让篝火烧得更旺些。
有人悄声低语:“监察使和咱们一样,喝的也是这锅汤,坐的也是这堆草。”
另一人低声附和:“可不嘛,监察使和咱们一块吃饭,心里不觉得冷了。”
那个盛汤的军士递过来一块馕:“羊汤还是得配上大饼,掰碎了泡在汤里吃最香。”
这话一出,军士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不对,泡一半,干啃一半,才最香。大饼泡久了,都泡浮囊了,一点都没嚼头。”
“我看把肉夹到饼里最香!”
祾歌接过那块馕,不急不缓地将馕掰成几块,一半泡进碗里的羊汤,任其吸饱了热汤,另一半则握在手中,干脆地咬了一口。粗糙的面饼混着淡淡的麦香和羊汤的膻味,嚼在口中,硬中带韧,别有一番滋味。
军士们都期待地看着他:“好吃吗?”
祾歌咽下馕饼,笑道:“很香。”
这句话仿佛给了士兵们某种隐晦的默许,篝火旁的气氛顷刻间活跃起来。有人大着胆子笑道:“监察使果然有眼光!我早说泡一半最香,刚刚吸饱汤汁的馕,咬一口,油花都能顺着嘴流!”
“才不对呢!干啃才过瘾,配着热汤一口下去,才是男人的豪气!”另一个士兵不服气地回嘴。
祾歌静听了一会,问道:“你们的衣食住行都好吧?有什么人给你们委屈吗?”
篝火旁的笑声渐渐平息,军士们面面相觑,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神情变得略微拘谨起来。
打汤的军士率先开口:“回监察使的话,咱们吃得饱、穿得暖,帐篷也结实,没什么委屈。”他说完,悄悄瞥了祾歌一眼,似乎在揣测这位冷面监察使问这话的真正用意。
另一个年轻军士挠了挠头,憋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就是羊汤里的肉……有时候……”
话一出口,他立刻收声,脸微微涨红,生怕自己多嘴惹祸。
祾歌摆摆手:“不必拘谨,有话直说就好。”
这句话落下,原本僵硬的气氛又松动了些。军士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犹豫和思索,显然有人在权衡该不该说出心里的话。
最终,打汤的军士咬了咬牙,低声道:“其实……有时候军需发下来,到了我们手里就少了些,但谁也说不清是哪里出的问题,大家都当看不见。”说完,他低着头,像是在等着被斥责。
祾歌点了点头:“明白了。还有什么吗?”
短暂的沉默后,有人犹豫着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几分压抑已久的怨气:“有时候巡营的军吏态度不好,明明咱们按规矩站岗,他们却故意找茬,扣口粮或者罚跑,大家也不敢多说什么。”
另有人附和:“是啊,有时候补给晚了,上头只说是路上耽搁,可明明天气好得很,路也通畅,不知道到底卡在哪儿了。”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最后委屈得几乎要哭出来:“咱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就图个吃好喝好,攒钱回家过好日子。现在到嘴的肉都……”
“谁敢闹啊,闹了被逐出去,老妖婆还不准我们吃肉,说什么信佛。草原上哪来的菜饭,这是要让我们去啃草根吗?”
这话一出,众人的眼泪止不住落。
“军中之事,从来不是‘说不清’就能算了的。”祾歌缓缓开口,“粮草、军需、军纪,每一件小事背后都有人在动手脚。”
他指着李毫素和唐旻道:“他们这三天会留在天山营,你们有什么委屈,只要是分内事,本官都可以为你们做主。”
篝火旁再次陷入沉寂,军士们面面相觑,眼神里掠过惊讶、犹豫与隐约的期待。祾歌的话,如同投进冰冷水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迅速蔓延开来。
李毫素和唐旻微微一怔,随即站得笔直,神色庄重。李毫素拱手道:“诸位不必担心,只要是合理之事,末将自当秉公处理。”
唐旻也微微点头以示附和。
篝火跳动着,映照出军士们或犹豫、或思索的面孔。祾歌没有再多言,只是转身离去,脚步在雪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逐渐被飘落的雪花掩盖。李毫素与唐旻跟在身后,篝火旁只剩下军士们低声的耳语和篝火劈啪作响的声音。
夜色如墨,雪落无声,篝火未熄,风雪中的天山营,正酝酿着一场无声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