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城二人出去后,上官初融差人带了一个女子进来。
那女子戴着帷帽,一袭霓裳舞衣,虽看不清面目,然而行走间步履生莲,身姿摇曳,不难看出是个姿容上佳的美人。
流光的视线从她臂上几不可见地掠过,眸光微动,却立在阁内的珠帘后并未出声。
上官初融见人进来,走过去领着她来到流光面前。
“秦姑娘,这位便是殿下。”
那女子闻声摘下帷帽,露出布幔之下的掩藏的一副美丽娇容。
眉如远山,肤若桃花,色若皎皎月华。这女子的相貌姿容竟半分不逊于莫纤纤。
她看了流光一眼,又看向领着她的上官初融,见后者点头,她才低了头,过来屈膝行礼,声音轻悦若谷中流淌的清溪:“妾秦翩翩叩见殿下。”
她自报名姓,流光听在耳里,眉目一动。
“秦翩翩?秦明月是你何人?”她问。
不妨她有如此一问,那女子愣了一下,旋即红了眼睛,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
“殿下英明。妾就是为此而来,还请殿下为妾姐妹做主。”
她突然哭道,俯首在地,泪水涟涟而下,泣不成声。
流光心中生疑,看向一旁的上官初融。
“上官将军”
上官初融会意,他看了一眼跪在前方止不住抽泣的秦翩翩,拱手回道:
“殿下,秦姑娘乃是楼中人,她的胞姐也就是殿下刚刚提及的秦明月。”
流光心中豁然。
秦明月的案宗是她意外查到的,当时也只是被卷宗中记载的貔貅纹身吸引,这才发现这桩案件的蹊跷。然而毕竟是三年前的旧案了,当时仵作验尸也没有任何疑点,她正愁如何查探这个案子,没想到就有人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原来,秦翩翩还有一个胞妹,这还真是意外之喜。
想到此,她看向跪在地上的秦翩翩。
“秦姑娘,你刚刚求我为你做主,你可是有何冤情?”
谁知那秦翩翩却摇了摇头,哑声道:“不是妾有冤情,妾是为宋元之宋大人喊冤。殿下明鉴,宋大人并非死于旧疾暴毙,他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被人暗杀而亡。”
流光倏然抬目。
“你说什么?”
“妾说宋大人案情有冤,还请”
“上官将军”流光突然出声,打断了她的话,也看向一旁的上官初融。
“你暂且回避一下。”
“是。”
上官初融不做遮掩地退了下去,随即是吱呀一声轻响,阁门被他从外阖上。
流光朝前几步越过莫纤纤抬目朝阁外看了一眼,那边玄倾正守在门前,四围的官兵也没有挨近这里。
她转身过来,扶起秦翩翩,沉声问她:
“秦姑娘,我且问你,你与宋元之宋大人是何关系?”
秦翩翩站了起来,闻言如实答道:“宋大人乃妾姐妹的恩人。”
“怎么说?”
“妾姐妹二人本是这阜阳城中寻常人家的女儿,自幼娘亲早逝,爹爹又体弱多病,为了家中生计,十几岁时便出来歌唱卖艺,却因姿容出众,歌喉婉转,时常引得城中恶霸欺凌调戏。那恶霸家中富贵,与府衙官吏又素有勾结,妾姐妹势单力薄,不敢轻易得罪,只能忍气吞声,想着躲一躲便过去了。谁知那恶霸不死心,一日竟要将妾姐妹二人当街拉去凌辱,姐姐不堪搓摩,便要咬舌自尽,幸得路过阜阳考察民情的宋大人所救,才得以避开此难。那之后大人严惩了恶霸和当地的贪官污吏,还了阜阳城一片清明,此事被城中百姓津津乐道,大人也由此清名远扬。对妾姐妹而言,大人是一辈子的大恩人。”
秦翩翩缓缓道来,许因忆起往昔,她湿润的眸光逐渐柔软,神情美丽而不自知。
流光从她的眼睛里看出了深深的眷恋与哀伤。
想来宋元之应该是个真正的好官了。
流光闭了闭眼,复而睁开,淡淡开口,沉了声音:
“秦姑娘,宋大人暴毙安阳乃是我朝官府查办后仔细得出的结果,你现在说宋大人此案有冤情,可有凭证?”
秦翩翩以为她并不信自己的话,面露焦急,急急道:
“殿下,翩翩所言皆是实情。世人皆知宋大人是北上巡察途经安阳暴毙,可是少有人知宋大人在遭遇变故之前已经暗地里来过阜阳,是为了查一件事。”
“什么事?”
秦翩翩倏然沉默,抬目看了看她,又低了头。
流光见状示意她在阁中落座,又替她斟了一杯茶水,将杯盏推到她手边。
“秦姑娘,在我面前你无需隐瞒什么。”
秦翩翩咬了咬唇,迟疑片刻,将手放在了杯盏之上,抬目看她,
“殿下可是信得过的人?”
“信不信得过在你。不过我可以向姑娘保证,本宫是元徽。”她淡淡道。
秦翩翩心中有了底,她稍稍迟疑了片刻,再开口时声音有些微哑:“宋大人私访阜阳是收到了朝中有官员在此勾结外敌意图谋犯北境的消息。”
流光眉目却倏而抬起,她心中一动。
“宋大人既是暗查此事,出行必然微服私访,你又如何得知?”
“妾姐妹自得大人相救后便对大人极为感激。尤其是姐姐,宋大人满腹诗书,家中又尚无妻妾,她对大人心生爱慕,自然时时注意他的动向。三年前是大人最后一次来到阜阳,当时我们姐妹已经迫于生计不得已卖身在了满楼春。而像满楼春这种烟花之地,各种消息互通有无,宋大人那个时候乔装混进楼中打探消息恰巧被我们姐妹碰上,说起来也是缘分。”
又是和满楼春有关?
流光凝目,转身问她:“那宋大人微服私访期间,可是入住的满楼春?”
秦翩翩点头。
“不错。满楼春日日人来人往,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大人本就为了探听消息而来又不愿暴露身份,再加上楼中有我们襄助,留在楼中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她如实道来,却点了流光心中疑惑。
如果宋元之客死安阳之前便来过阜阳,而且还是入住满楼春,这倒是意外之获。
按照时间来算,他是在回到安阳暴毙,而且那时他的行程是要北上再去阜阳的,可是尚未动身便突然出事,这其中蹊跷是不是他已经查到了什么,或是打草惊蛇,被人突然灭口呢?
最关键的还是满楼春,既然是清风堂所披的羊皮,宋元之的死是不是也和它脱不开关系?
而所谓的朝廷官员与外敌勾结是不是真的存在,而宋元之又是否查到了什么?
这其中尚有不曾清楚的地方。
流光走过来在秦翩翩身侧站定,想了想,她放缓了声音:
“秦姑娘,说到令姐,你姐姐自缢又是怎么回事?”
闻言,秦翩翩摇摇头,秋水眸又瞬间浮起雾气。
“姐姐的死妾也不大清楚。当初宋大人出事,姐姐心急如焚,她平素与大人走得亲近,隐约知道大人在查朝廷秘辛,所以她怎么也不相信大人是旧疾暴毙,于是便向城中府衙申冤。可是当时宋大人的案子是由朝廷派人查办,当地的官府衙门不接她的诉状。她投诉无门,那几日神色怏怏,也常常胡言乱语。妾心中忧心,那几日便时常陪着她,可是纵然这样也没能”秦翩翩说到哽咽处,竟不由落下泪来。
流光递去一方丝帕,温声宽慰了她几句。
秦翩翩抹了抹眼睛,微微苦笑:
“不瞒殿下,妾初时也怀疑姐姐自缢也许另有隐情,便上报官府,后来官府来了人,仔细查过房间却没有发现任何不妥,城中便传言妾姐姐是为情所困自缢而死。这种说法,其实妾也相信的。”
“为何?”流光问。
她笑了笑,低了眉目,轻声道:
“妾的姐姐是有情人,她对宋大人情根深种,生死相许也不为过了。”
流光心中略略沉吟。
以她的说法,秦明月当时情绪不稳,一时为情赴死极为可能,可是纵然是选择自缢,那在离开之前对亲妹妹就一点交代都没有?还是她知道的不多,没什么可交代的了,又或者知道的太多,却怕牵连家人,不能交代什么了?
见她情绪平复了一点,流光才重新问她:
“那你对宋大人所查之事了解多少?”
“不多。就是方才告诉殿下的那些,这还是妾从姐姐和大人的对话里偶尔听及的。大人的事情事关生死,姐姐纵使知道也不会与妾多说。”秦翩翩答道。
之后的事情便容易清楚了,秦明月上吊自缢,官府查证宋元之的确暴毙而死,相关的人和事死的死沉的沉,过个两三年烟消云散,谁会再去追究?只是这其中......
流光还是有几分疑惑。
“秦姑娘,你既知宋大人死因有异,这三年里为何不去它处诉冤?还有你和上官将军是如何结识,又为何找我?那倘若我不来阜阳,你这冤情又往何处去诉?”
那女子戴着帷帽,一袭霓裳舞衣,虽看不清面目,然而行走间步履生莲,身姿摇曳,不难看出是个姿容上佳的美人。
流光的视线从她臂上几不可见地掠过,眸光微动,却立在阁内的珠帘后并未出声。
上官初融见人进来,走过去领着她来到流光面前。
“秦姑娘,这位便是殿下。”
那女子闻声摘下帷帽,露出布幔之下的掩藏的一副美丽娇容。
眉如远山,肤若桃花,色若皎皎月华。这女子的相貌姿容竟半分不逊于莫纤纤。
她看了流光一眼,又看向领着她的上官初融,见后者点头,她才低了头,过来屈膝行礼,声音轻悦若谷中流淌的清溪:“妾秦翩翩叩见殿下。”
她自报名姓,流光听在耳里,眉目一动。
“秦翩翩?秦明月是你何人?”她问。
不妨她有如此一问,那女子愣了一下,旋即红了眼睛,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
“殿下英明。妾就是为此而来,还请殿下为妾姐妹做主。”
她突然哭道,俯首在地,泪水涟涟而下,泣不成声。
流光心中生疑,看向一旁的上官初融。
“上官将军”
上官初融会意,他看了一眼跪在前方止不住抽泣的秦翩翩,拱手回道:
“殿下,秦姑娘乃是楼中人,她的胞姐也就是殿下刚刚提及的秦明月。”
流光心中豁然。
秦明月的案宗是她意外查到的,当时也只是被卷宗中记载的貔貅纹身吸引,这才发现这桩案件的蹊跷。然而毕竟是三年前的旧案了,当时仵作验尸也没有任何疑点,她正愁如何查探这个案子,没想到就有人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原来,秦翩翩还有一个胞妹,这还真是意外之喜。
想到此,她看向跪在地上的秦翩翩。
“秦姑娘,你刚刚求我为你做主,你可是有何冤情?”
谁知那秦翩翩却摇了摇头,哑声道:“不是妾有冤情,妾是为宋元之宋大人喊冤。殿下明鉴,宋大人并非死于旧疾暴毙,他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被人暗杀而亡。”
流光倏然抬目。
“你说什么?”
“妾说宋大人案情有冤,还请”
“上官将军”流光突然出声,打断了她的话,也看向一旁的上官初融。
“你暂且回避一下。”
“是。”
上官初融不做遮掩地退了下去,随即是吱呀一声轻响,阁门被他从外阖上。
流光朝前几步越过莫纤纤抬目朝阁外看了一眼,那边玄倾正守在门前,四围的官兵也没有挨近这里。
她转身过来,扶起秦翩翩,沉声问她:
“秦姑娘,我且问你,你与宋元之宋大人是何关系?”
秦翩翩站了起来,闻言如实答道:“宋大人乃妾姐妹的恩人。”
“怎么说?”
“妾姐妹二人本是这阜阳城中寻常人家的女儿,自幼娘亲早逝,爹爹又体弱多病,为了家中生计,十几岁时便出来歌唱卖艺,却因姿容出众,歌喉婉转,时常引得城中恶霸欺凌调戏。那恶霸家中富贵,与府衙官吏又素有勾结,妾姐妹势单力薄,不敢轻易得罪,只能忍气吞声,想着躲一躲便过去了。谁知那恶霸不死心,一日竟要将妾姐妹二人当街拉去凌辱,姐姐不堪搓摩,便要咬舌自尽,幸得路过阜阳考察民情的宋大人所救,才得以避开此难。那之后大人严惩了恶霸和当地的贪官污吏,还了阜阳城一片清明,此事被城中百姓津津乐道,大人也由此清名远扬。对妾姐妹而言,大人是一辈子的大恩人。”
秦翩翩缓缓道来,许因忆起往昔,她湿润的眸光逐渐柔软,神情美丽而不自知。
流光从她的眼睛里看出了深深的眷恋与哀伤。
想来宋元之应该是个真正的好官了。
流光闭了闭眼,复而睁开,淡淡开口,沉了声音:
“秦姑娘,宋大人暴毙安阳乃是我朝官府查办后仔细得出的结果,你现在说宋大人此案有冤情,可有凭证?”
秦翩翩以为她并不信自己的话,面露焦急,急急道:
“殿下,翩翩所言皆是实情。世人皆知宋大人是北上巡察途经安阳暴毙,可是少有人知宋大人在遭遇变故之前已经暗地里来过阜阳,是为了查一件事。”
“什么事?”
秦翩翩倏然沉默,抬目看了看她,又低了头。
流光见状示意她在阁中落座,又替她斟了一杯茶水,将杯盏推到她手边。
“秦姑娘,在我面前你无需隐瞒什么。”
秦翩翩咬了咬唇,迟疑片刻,将手放在了杯盏之上,抬目看她,
“殿下可是信得过的人?”
“信不信得过在你。不过我可以向姑娘保证,本宫是元徽。”她淡淡道。
秦翩翩心中有了底,她稍稍迟疑了片刻,再开口时声音有些微哑:“宋大人私访阜阳是收到了朝中有官员在此勾结外敌意图谋犯北境的消息。”
流光眉目却倏而抬起,她心中一动。
“宋大人既是暗查此事,出行必然微服私访,你又如何得知?”
“妾姐妹自得大人相救后便对大人极为感激。尤其是姐姐,宋大人满腹诗书,家中又尚无妻妾,她对大人心生爱慕,自然时时注意他的动向。三年前是大人最后一次来到阜阳,当时我们姐妹已经迫于生计不得已卖身在了满楼春。而像满楼春这种烟花之地,各种消息互通有无,宋大人那个时候乔装混进楼中打探消息恰巧被我们姐妹碰上,说起来也是缘分。”
又是和满楼春有关?
流光凝目,转身问她:“那宋大人微服私访期间,可是入住的满楼春?”
秦翩翩点头。
“不错。满楼春日日人来人往,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大人本就为了探听消息而来又不愿暴露身份,再加上楼中有我们襄助,留在楼中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她如实道来,却点了流光心中疑惑。
如果宋元之客死安阳之前便来过阜阳,而且还是入住满楼春,这倒是意外之获。
按照时间来算,他是在回到安阳暴毙,而且那时他的行程是要北上再去阜阳的,可是尚未动身便突然出事,这其中蹊跷是不是他已经查到了什么,或是打草惊蛇,被人突然灭口呢?
最关键的还是满楼春,既然是清风堂所披的羊皮,宋元之的死是不是也和它脱不开关系?
而所谓的朝廷官员与外敌勾结是不是真的存在,而宋元之又是否查到了什么?
这其中尚有不曾清楚的地方。
流光走过来在秦翩翩身侧站定,想了想,她放缓了声音:
“秦姑娘,说到令姐,你姐姐自缢又是怎么回事?”
闻言,秦翩翩摇摇头,秋水眸又瞬间浮起雾气。
“姐姐的死妾也不大清楚。当初宋大人出事,姐姐心急如焚,她平素与大人走得亲近,隐约知道大人在查朝廷秘辛,所以她怎么也不相信大人是旧疾暴毙,于是便向城中府衙申冤。可是当时宋大人的案子是由朝廷派人查办,当地的官府衙门不接她的诉状。她投诉无门,那几日神色怏怏,也常常胡言乱语。妾心中忧心,那几日便时常陪着她,可是纵然这样也没能”秦翩翩说到哽咽处,竟不由落下泪来。
流光递去一方丝帕,温声宽慰了她几句。
秦翩翩抹了抹眼睛,微微苦笑:
“不瞒殿下,妾初时也怀疑姐姐自缢也许另有隐情,便上报官府,后来官府来了人,仔细查过房间却没有发现任何不妥,城中便传言妾姐姐是为情所困自缢而死。这种说法,其实妾也相信的。”
“为何?”流光问。
她笑了笑,低了眉目,轻声道:
“妾的姐姐是有情人,她对宋大人情根深种,生死相许也不为过了。”
流光心中略略沉吟。
以她的说法,秦明月当时情绪不稳,一时为情赴死极为可能,可是纵然是选择自缢,那在离开之前对亲妹妹就一点交代都没有?还是她知道的不多,没什么可交代的了,又或者知道的太多,却怕牵连家人,不能交代什么了?
见她情绪平复了一点,流光才重新问她:
“那你对宋大人所查之事了解多少?”
“不多。就是方才告诉殿下的那些,这还是妾从姐姐和大人的对话里偶尔听及的。大人的事情事关生死,姐姐纵使知道也不会与妾多说。”秦翩翩答道。
之后的事情便容易清楚了,秦明月上吊自缢,官府查证宋元之的确暴毙而死,相关的人和事死的死沉的沉,过个两三年烟消云散,谁会再去追究?只是这其中......
流光还是有几分疑惑。
“秦姑娘,你既知宋大人死因有异,这三年里为何不去它处诉冤?还有你和上官将军是如何结识,又为何找我?那倘若我不来阜阳,你这冤情又往何处去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