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朝堂风波诡谲,江湖武林风起云涌。
若说这天下还有什么安宁之所,那必然是千里之外云蒸霞蔚的苍梧。
那里八万大山绵延,修行子弟万千,岁月千年亘古,晨钟暮鼓,朝朝暮暮。
可它沉睡了近百年。
如同蛰伏的兽,沉寂地太久了,久到这人世间的少年郎啊,已不知它昔日的容光。
多少年了。
当它携鼎盛而来,三十万谢家师笑傲群雄,从此中原便只剩下关于谢燕联军的传说。
而当它拥清寂而去,战事浮华未歇,世间之外,它便成了一处隐秘的桃源。
世事如白驹过隙,岁月更迭,不过弹指一瞬,两岸青山绿柳,却已历经人间无数春和秋。
比起山外的红尘冷暖,人世喧嚣,山里的岁月总是冷清了些。
那万人朝奉的苍梧之巅啊,自谢氏开派立宗起,便成了世人神往的天坛。
那里群山连绵,叠嶂重峦,无数琼楼玉宇,琳琅水榭。其有七大主殿,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以及玉衡、开阳、瑶光等殿,分别缀于七大山,山头也以主殿为名,凭空俯瞰,其精巧布局恰似星罗棋布,亦暗合了天上星宿,北斗七宫的精妙寓意。
第一主殿为天枢,乃苍梧掌政之所,司摄八万大山诸事兼千万弟子教养之责。
第二主殿为天璇,历来负责打理群山琐事,手握中馈之权。
第三主殿乃天玑,是四大主殿居中之所,乃谢氏旧邸,位于群山之巅。苍梧众殿里,就属它的年月最长久,高而胜寒,遥遥相望着人世间。
第四主殿乃天权,是苍梧各大宗师居住之所,八万群山之中,它最清幽。
至于玉衡、开阳和瑶光三殿,因地域宽广,历来是弟子居所。
人多喧嚣。
加之年轻弟子居多,这几片山涧整日闹哄哄的,似一泓清泉,鲜活又生动地流淌在连绵的群山间。
其中,瑶光殿要特殊些。
它是群山之中唯一的女弟子居所,终年云雾缭绕,远似天上仙山。里面的女郎们不常出来走动,但偶尔传出的银铃笑声总勾得邻山的男弟子们蠢蠢欲动......
天玑山,元启殿。
因着少主人南下回归的缘故,沉寂已久的元启殿近日终于有了几分人烟。
元者,一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乃世间之道也。
匾额上的“元启殿”三个字,风骨亭亭,笔力遒劲,乃是江南大家云庭先生亲笔,是少主青城出生之时先生亲手所赠,后来被老山主谢长卿裱做悬匾,挂在这里已有多年。
比起天玑山雕梁画栋的其余宫殿,元启殿看起来更像是寻常人家的富贵邸宅。
小轩窗、大庭院、青青翠竹,半亩方塘.....像极了江南的亭台楼榭,有小桥流水的风韵,亦不失江东门庭的朴雅。
谢青城最喜欢这里。
他虽是苍梧的少主之尊,这八万里大山真正的主人。
可他生于江南。
他在江南的草色烟波里长至年少,熟悉着那里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
他喜欢江南的山河明丽,风清日朗,也钟情那里名山秀水,月色清辉。
那是他的温柔乡啊,少年意气时,骑马倚斜阳。
那里有他正盛的年少,眉目青涩的曾经,也曾风流冠古,温柔沧桑。
所以,无事的时候,他最喜带着碧砚回到江南的府宅里,听一听那雨打芭蕉的声音,或在湖光山色里,田田莲叶间,枕荷而眠......
夏日午后,山中天光明亮。
绿树掩映间,溪水清澈,绵长的山涧里回荡着此起披伏的鸟雀啁啾声。
碧砚从外回来,殿中静悄悄的,不见人声也不见人影。
他心中疑惑,四下寻了片刻,方在院中的廊下找到了人。人正闭着眼,躺在廊下的软塌上小憩,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
少主回来也有多日了,除去天枢殿看了一眼正在闭关的苏师伯,就没踏出过元启殿,以致近来出没在天玑山周围的女郎也多了起来。
碧砚中午出去拿饭,还听前来送膳的小弟子们抱怨,说近日瑶光殿的女郎们出山的次数委实勤了些,着实给他们添了不少的麻烦。
“少主”碧砚近前唤道。
睡着的人轻应了一声,如画的眉目无甚波澜。
碧砚这才知道人并未熟睡。
那双手交叠着,右手的大拇指正细细摩挲着左手食指上的白玉戒,不知在想些什么。
“少主,您”
他开了头,又不知如何说起,话说得断断续续。
“男儿大丈夫,何事吞吞吐吐?”谢青城闭着眼睛淡淡斥他,话语间却并未怪罪之意。
碧砚犹豫片刻,直言道:“少主自回山中便神思郁结,可是遇上了什么难事?”
闭着眼睛的人神色未动,那摸着玉戒的指尖却一顿。
“哦,何出此言?”
“少主近来常对着一块令牌发呆,可是那块令牌有何不妥之处?”
碧砚说出了藏在心中许久的疑惑。
他自小跟着少主,自没见过那个令牌,那令牌也不知是个什么来路,黑不溜秋的,并不好看。
但是少主近日常常拿着它一看便是一个下午,他瞧见了好几回。
“少主这次南下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
碧砚再次询问,意料之中的没有回音。
午后辰光懒散,廊下枝影斑驳。
本是躺着的人,那双微阖的眼睛突然毫无预兆地睁开,对着虚空,怔怔然。
碧砚见状,不明所以。
“少主?”
谢青城回过神,突然问他:“碧砚,你自小跟着本尊长大,本尊想要什么可有没遂了心愿的?”
碧砚想了想,摇摇头。
“少主是两姓之子,出身贵不可言,不要说在苍梧,就是在江南,您若想要什么,也无人敢拂了您的心意。”
谢青城正躺在廊下的榻上,闻言,他对着万里无云的明空,淡淡一笑。
是啊。
万事如意,诸凡百顺。
他就是这样一生顺遂的命格。
家世门第,相貌才情,武艺谋略......他生来如此,是世间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
可不知是不是这一生命格太过顺遂的缘故,所以命中劫难才来得那般迟。
金陵桃花巷里,幕离翻飞的瞬间,那倏忽而过的乌发雪肤红唇......乍见觉欢,原来心滞的一刹那,是劫数的开始。
元徽是他的劫,他无法否认。
她是那样的清艳明朗,寡笑少言,又是那样的无悲无喜,素衣翩跹。
景州境内,他如何不知自己的心意。
所以她要玉佩,他连不愿退亲的荒唐言都慌不择口地说了出来。
她应允了,却也无动于衷,仿佛这场姻亲只是一桩与她相关的利益交接,那般凉薄。
到底是不甘心啊。
这样的不甘心,在北上归途里,南下去路中,让他耿耿于怀。
这是一桩迷局,是一厢情愿,又入骨相思。
他一时不察,难以自控,竟叫碧砚都看了出来。
到底是不甘心啊......
主仆正交谈间,殿外有脚步声临近,似有客临门。
碧砚见状,出去看了一眼,回来的时候领了个人。
来的人是天枢殿的弟子碧方,见了谢青城恭恭敬敬行了弟子礼。
谢青城便知他的来意。
“可是你们师祖出关了?”
“是。师祖刚出关,便遣弟子过来请少主前往天枢殿,有要事商谈。”
谢青城心绪来的快,散去也很快。
他松开交叠的双手,从榻上起身,理了理有些微微凌乱的衣襟。
“本尊正好无事,便随你过去瞧瞧吧。”
他抬脚出了门。
碧砚和碧方见状,也立即跟了上去。
出了天玑殿,目之所及,漫山遍野,云雾缭绕。
然而,不知他们出了天玑殿的消息怎么传开的,不消片刻,这一路上故作偶遇的女弟子越来越多。好在女郎们还畏惧着谢青城的少主身份,大多也只远远地望了望,少许居心不良的,也在碧砚的瞪视下灰溜溜而逃。
“青城?”
他们一行人路过瑶光山的时候,远远便听到女子的呼唤声。
谢青城一行人偏了头,便见瑶光殿的方向走来两个白衣似雪,衣袂飘飘的女郎。
若说这天下还有什么安宁之所,那必然是千里之外云蒸霞蔚的苍梧。
那里八万大山绵延,修行子弟万千,岁月千年亘古,晨钟暮鼓,朝朝暮暮。
可它沉睡了近百年。
如同蛰伏的兽,沉寂地太久了,久到这人世间的少年郎啊,已不知它昔日的容光。
多少年了。
当它携鼎盛而来,三十万谢家师笑傲群雄,从此中原便只剩下关于谢燕联军的传说。
而当它拥清寂而去,战事浮华未歇,世间之外,它便成了一处隐秘的桃源。
世事如白驹过隙,岁月更迭,不过弹指一瞬,两岸青山绿柳,却已历经人间无数春和秋。
比起山外的红尘冷暖,人世喧嚣,山里的岁月总是冷清了些。
那万人朝奉的苍梧之巅啊,自谢氏开派立宗起,便成了世人神往的天坛。
那里群山连绵,叠嶂重峦,无数琼楼玉宇,琳琅水榭。其有七大主殿,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以及玉衡、开阳、瑶光等殿,分别缀于七大山,山头也以主殿为名,凭空俯瞰,其精巧布局恰似星罗棋布,亦暗合了天上星宿,北斗七宫的精妙寓意。
第一主殿为天枢,乃苍梧掌政之所,司摄八万大山诸事兼千万弟子教养之责。
第二主殿为天璇,历来负责打理群山琐事,手握中馈之权。
第三主殿乃天玑,是四大主殿居中之所,乃谢氏旧邸,位于群山之巅。苍梧众殿里,就属它的年月最长久,高而胜寒,遥遥相望着人世间。
第四主殿乃天权,是苍梧各大宗师居住之所,八万群山之中,它最清幽。
至于玉衡、开阳和瑶光三殿,因地域宽广,历来是弟子居所。
人多喧嚣。
加之年轻弟子居多,这几片山涧整日闹哄哄的,似一泓清泉,鲜活又生动地流淌在连绵的群山间。
其中,瑶光殿要特殊些。
它是群山之中唯一的女弟子居所,终年云雾缭绕,远似天上仙山。里面的女郎们不常出来走动,但偶尔传出的银铃笑声总勾得邻山的男弟子们蠢蠢欲动......
天玑山,元启殿。
因着少主人南下回归的缘故,沉寂已久的元启殿近日终于有了几分人烟。
元者,一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乃世间之道也。
匾额上的“元启殿”三个字,风骨亭亭,笔力遒劲,乃是江南大家云庭先生亲笔,是少主青城出生之时先生亲手所赠,后来被老山主谢长卿裱做悬匾,挂在这里已有多年。
比起天玑山雕梁画栋的其余宫殿,元启殿看起来更像是寻常人家的富贵邸宅。
小轩窗、大庭院、青青翠竹,半亩方塘.....像极了江南的亭台楼榭,有小桥流水的风韵,亦不失江东门庭的朴雅。
谢青城最喜欢这里。
他虽是苍梧的少主之尊,这八万里大山真正的主人。
可他生于江南。
他在江南的草色烟波里长至年少,熟悉着那里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
他喜欢江南的山河明丽,风清日朗,也钟情那里名山秀水,月色清辉。
那是他的温柔乡啊,少年意气时,骑马倚斜阳。
那里有他正盛的年少,眉目青涩的曾经,也曾风流冠古,温柔沧桑。
所以,无事的时候,他最喜带着碧砚回到江南的府宅里,听一听那雨打芭蕉的声音,或在湖光山色里,田田莲叶间,枕荷而眠......
夏日午后,山中天光明亮。
绿树掩映间,溪水清澈,绵长的山涧里回荡着此起披伏的鸟雀啁啾声。
碧砚从外回来,殿中静悄悄的,不见人声也不见人影。
他心中疑惑,四下寻了片刻,方在院中的廊下找到了人。人正闭着眼,躺在廊下的软塌上小憩,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
少主回来也有多日了,除去天枢殿看了一眼正在闭关的苏师伯,就没踏出过元启殿,以致近来出没在天玑山周围的女郎也多了起来。
碧砚中午出去拿饭,还听前来送膳的小弟子们抱怨,说近日瑶光殿的女郎们出山的次数委实勤了些,着实给他们添了不少的麻烦。
“少主”碧砚近前唤道。
睡着的人轻应了一声,如画的眉目无甚波澜。
碧砚这才知道人并未熟睡。
那双手交叠着,右手的大拇指正细细摩挲着左手食指上的白玉戒,不知在想些什么。
“少主,您”
他开了头,又不知如何说起,话说得断断续续。
“男儿大丈夫,何事吞吞吐吐?”谢青城闭着眼睛淡淡斥他,话语间却并未怪罪之意。
碧砚犹豫片刻,直言道:“少主自回山中便神思郁结,可是遇上了什么难事?”
闭着眼睛的人神色未动,那摸着玉戒的指尖却一顿。
“哦,何出此言?”
“少主近来常对着一块令牌发呆,可是那块令牌有何不妥之处?”
碧砚说出了藏在心中许久的疑惑。
他自小跟着少主,自没见过那个令牌,那令牌也不知是个什么来路,黑不溜秋的,并不好看。
但是少主近日常常拿着它一看便是一个下午,他瞧见了好几回。
“少主这次南下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
碧砚再次询问,意料之中的没有回音。
午后辰光懒散,廊下枝影斑驳。
本是躺着的人,那双微阖的眼睛突然毫无预兆地睁开,对着虚空,怔怔然。
碧砚见状,不明所以。
“少主?”
谢青城回过神,突然问他:“碧砚,你自小跟着本尊长大,本尊想要什么可有没遂了心愿的?”
碧砚想了想,摇摇头。
“少主是两姓之子,出身贵不可言,不要说在苍梧,就是在江南,您若想要什么,也无人敢拂了您的心意。”
谢青城正躺在廊下的榻上,闻言,他对着万里无云的明空,淡淡一笑。
是啊。
万事如意,诸凡百顺。
他就是这样一生顺遂的命格。
家世门第,相貌才情,武艺谋略......他生来如此,是世间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
可不知是不是这一生命格太过顺遂的缘故,所以命中劫难才来得那般迟。
金陵桃花巷里,幕离翻飞的瞬间,那倏忽而过的乌发雪肤红唇......乍见觉欢,原来心滞的一刹那,是劫数的开始。
元徽是他的劫,他无法否认。
她是那样的清艳明朗,寡笑少言,又是那样的无悲无喜,素衣翩跹。
景州境内,他如何不知自己的心意。
所以她要玉佩,他连不愿退亲的荒唐言都慌不择口地说了出来。
她应允了,却也无动于衷,仿佛这场姻亲只是一桩与她相关的利益交接,那般凉薄。
到底是不甘心啊。
这样的不甘心,在北上归途里,南下去路中,让他耿耿于怀。
这是一桩迷局,是一厢情愿,又入骨相思。
他一时不察,难以自控,竟叫碧砚都看了出来。
到底是不甘心啊......
主仆正交谈间,殿外有脚步声临近,似有客临门。
碧砚见状,出去看了一眼,回来的时候领了个人。
来的人是天枢殿的弟子碧方,见了谢青城恭恭敬敬行了弟子礼。
谢青城便知他的来意。
“可是你们师祖出关了?”
“是。师祖刚出关,便遣弟子过来请少主前往天枢殿,有要事商谈。”
谢青城心绪来的快,散去也很快。
他松开交叠的双手,从榻上起身,理了理有些微微凌乱的衣襟。
“本尊正好无事,便随你过去瞧瞧吧。”
他抬脚出了门。
碧砚和碧方见状,也立即跟了上去。
出了天玑殿,目之所及,漫山遍野,云雾缭绕。
然而,不知他们出了天玑殿的消息怎么传开的,不消片刻,这一路上故作偶遇的女弟子越来越多。好在女郎们还畏惧着谢青城的少主身份,大多也只远远地望了望,少许居心不良的,也在碧砚的瞪视下灰溜溜而逃。
“青城?”
他们一行人路过瑶光山的时候,远远便听到女子的呼唤声。
谢青城一行人偏了头,便见瑶光殿的方向走来两个白衣似雪,衣袂飘飘的女郎。